秦国函谷关中有哪些关,这些关有什么历史?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100余篇。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发轫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内外。
战国时,战国七雄除秦以外的其余六国曾联合对抗秦国,但秦国在函谷关成功抵御住六国联军的攻势。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过秦论》写道:“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其中的“关”就是指函谷关,可见其战略影响。 由于函谷关易守难攻,秦朝末年各地起义抗秦后,新立的楚怀王为尽快平息战乱,宣告谁先入关中,得为关中王,此处所提的关亦是函谷关,之后刘邦先入关中,不过并非直入函谷关,理由即是函谷关易守难攻,加上关内即是秦的首都咸阳,护守函谷关的秦军必是精锐,为避免攻坚,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绕道进入关内。不过,项羽不满刘邦先入关,设下鸿门宴,但又不愿违逆楚怀王当初的宣告,因此在册封时将刘邦封为巴王,之后封为汉王,虽然巴、汉两地也属于关中关内(函谷关以西),但当时为未开化的不毛之地,甚至是秦与秦朝专门用来流放罪犯的地方。不过刘邦仍然在汉中成功积蓄力量,最终在楚汉相争中战胜了项羽。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太平寰宇记》中称“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迭碧,因其地处桃林塞之中枢,崤函古道之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唐·胡宿诗),“双峰高耸太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金·辛愿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伐秦,秦据函谷关天险大败六国军队。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3年),楚、赵、魏、韩、卫五国伐秦,“至函关,皆败走”。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曾守关阻挡项羽进攻。唐“安史之乱”中,官兵与叛军在关前进行了著名的桃林大战。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函谷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历史上的函谷关有三座:秦关、魏关、汉关。
秦关和魏关都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的灵宝,彼此相距五公里。
远古时期,函谷关一带被称作桃林地。
传说夸父追日口渴难耐,虽然饮干了黄河渭河还有大泽之水,最后还是渴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变成了邓林——桃林地。
殷商时期,这里被称作桃林塞。
函谷关的具体修建年份,看景区介绍是公元前1016年的西周时期,武王伐纣成功后,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桃林塞修建关隘,置函谷关,派重兵把守。
后来,随着秦国的不断崛起,函谷关就变成了秦函谷关。
按3000多年前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材料,再加上经过了几千年的烽火狼烟和风雨侵蚀,函谷关除了遗址和遗迹,不知道还剩下些什么宝贝东西。
在中国历史上,秦函谷关曾发生过很多重要事件。
最为后世所熟悉的,莫过于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著5000言《道德经》的史典。
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田文,当年他费尽心机逃回齐国时发生的“鸡鸣狗盗”故事,也是在秦函谷关。
此后不久,秦函谷关还发生了一起和“鸡鸣狗盗”差不多的历史故事。
燕国的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境况非常凶险。不得已,太子丹装扮成普通百姓,半夜时分,在秦函谷关学鸡叫,引起周围的雄鸡跟着一起打鸣,从而骗开城门,“鸡鸣过关”。
太子丹逃回燕国后,导演了一出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荆轲刺秦”大戏。
另外,因为推行商鞅变法,对秦国雄起有重要贡献的商鞅,在秦孝公赢渠梁死后,也曾在这里装扮成普通百姓逃出了秦函谷关。
虽然商鞅最终还是被嬴驷抓回到了秦国,处五马分尸的酷刑,不过这是后话了。
此外,秦国另一位非常重要的宰相范雎,也是在魏国历经构陷与羞辱后,通过装死,在郑安平的帮助下,偷偷经秦函谷关进入秦国,并被秦昭王赢稷委以重任。
魏关是曹操讨伐马超时,为快速调运马匹粮草所建。后来成为连接两京(西安与洛阳)的重要通道。
抗日战争时,魏关的主要建筑毁于战火。
新中国成立后,建第一座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大坝时,魏函谷关被库区淹没。
据说,现在还残留一处古道和一处烽火台遗址。
可惜的是,这一次我没有见到。
现在,虽然秦函谷关被列为国家AAAA级景区,但其实很有些名不副实,称其为函谷关遗址上修建的“道教主题公园”倒还差不多。
景区门票与景区实际现状相比,可以说是齁贵。
门票75,电瓶车票20。最关键的是没什么可看的东西,若当作公园来逛,将近300公里的路程,花费这么多时间不说,还有驾车的辛苦,真心感觉有些冤枉和不值。
景区内有两处小小的,叠加起来有两三平方米左右的挖掘遗址:一个是城墙遗址,一个是箭窟遗址。
还有一通距今700多年的“重修太初宫记事碑”。
除了这三样可以称得上货真价实的东西外,其余所有建筑都是新修新建的。
现在看到的函谷关关楼,是根据汉墓出土的画像砖复建而成。
因为不懂建筑,所以不敢贸然评论。但是关楼上横陈着一具不伦不类的黑色鎏金火炮模型,实属画蛇添足,而且有大煞风景之嫌。
另外,景区内还建有古道,鸡鸣台,因为缺乏考古资料,难免有今人附会而建的意味,参观价值极低。
据说,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道教文化活动,至于规模就不知道了。
景区的草坪里,散落着很多天然石头,上面刻写着老子《道德经》里面的名言,很符合函谷关“老子著经地”的史实。
不知是不是因为河南进入暑期,天气极热不适合出游,还是其它什么不可说的原因,总之,秦函谷关景区游人很少,甚至连我也对此次行程略感遗憾。
幸亏前一天去了不被看好的汉关,再与眼前的秦关一对比,汉关可以算得上是此次出行的最大收获之一了。
离开秦函谷关时,看见景区内还有工人在给商服模样的建筑做内外装饰。
已经被稀释成眼前这般模样的秦函谷关,如果再继续大规模的投入建设下去,还会有游人买单吗?
但愿是我多虑和杞人忧天了。
接下来会讲讲关于修建汉关的故事,相当的有趣,写着写着,自己都被逗乐了。
1、秦函谷关位于河南灵宝市,其历史可以追溯至西周的康王时期。但是在当时似乎尚未形成函谷关之名,直到战国时,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这时的函谷关谷道仅容一车通行,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但是函谷关真正名声大振应该是在“修鱼之战”之后。在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41年之间,在期间发生了几次著名的“合纵攻秦”之战。其中,在公元前317年的七大国第一次交战被称为“修鱼之战”,也被称为“函谷关之战”。当时,五大国,即楚、燕、韩、赵、魏,在魏国丞相公孙衍的推动下,推举楚怀王为“从长”,五国联合起来想要瓜分秦国,而最终的交战地就在函谷关。结果由于五国各怀鬼胎,消极作战,但是对于秦人来说,五大国这可是打到了自家门口了,自然要积极迎击,而且,秦人本就好战,经过了商鞅变法确定的“军功爵制”,更加积极应战了。最后联军“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不得不退到了修鱼(现在的河南原阳)。于是,五大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合纵抗秦就宣告失败了。这一战虽然对当时的格局并没有大的影响,但是,秦国可谓一战成名,相当于秦都咸阳东大门的秦函谷关当然也因此名声大振。在随后的合纵攻秦中,秦国虽有败有胜,但是秦函谷关的天险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秦国固守关中的根本,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是秦国的命门,比如在公元前247年的合纵抗秦之战中,信陵君作为联军指挥,一度打得秦国退进函谷关内坚守不出,双方僵持了数月之后,联军才不得不撤回。不夸张地说,春秋战国之际,秦国的存亡兴盛很大程度上是仰仗了秦函谷关的天险。正因为此,后世每每提到函谷关,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国的函谷关。
2、汉函谷关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宜阳县境内,始建于公元前114年。与萧关、武关、陈仓大散关并称为西汉的“关中四塞”。为什么要迁关呢?东汉应劭注:“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关东,以家财给其用度,武帝亦好广阔,于是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什么意思呢?在秦汉时期,函谷关以东被称为关外,函谷关以西被称为关内或关中,处于关中就相当于现在的“城里人”。据说当时贵为将军的杨仆的家是在新安县,也就是关外,杨仆也想当“城里人”,于是就上书给汉武帝请求迁关,让自己也成为“城里人”,他可以出资。一方面汉武帝挺看重杨仆的,另一方面,其实杨仆的建议也很合汉武帝的心意,正好趁此机会扩大关中的面积,于是就同意了杨仆迁关的要求,这样便有了汉函谷关。在汉代,朝廷也认识到了函谷关位置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函谷关执行非常严苛的关禁制度。过关人员需要有“通关文书”,否则就不能顺利过关。对于通关的物资也会有控制,尤其是对于马匹、黄金、铜等物质的流出会有限制,毕竟在那个时代,马匹对于打仗有着重要的意义。相较于西汉对于函谷关的重视,东汉时期汉函谷关则时兴时废,直到曹魏时期又出现新的函谷关。
3、曹魏函谷关,公元211年,也就是赤壁之战后的几年,曹操的兵力稍稍恢复,于是作为汉丞相的曹操决定西征凉州,毕竟,南方那块硬骨头暂时还啃不下来。途径秦函谷关古道时,由于函谷关崎岖难行,多疑的曹操也担心会有埋伏,于是曹操另辟蹊径,在黄河岸边开辟了新道,作为运粮道。最后经过了潼关之战,大胜马超等人。到了公元240年,弘农太守孟康在运粮道的入口处,也就是距离秦时的函谷关北6公里处建立新的关城,号“大崤关”。由于早在公元220年,曹丕就已经称帝,所以此时的函谷关又被称为“曹魏函谷关”。
4、秦函谷关、汉函谷关、曹魏函谷关,这是在后来人为了加以区分才在前面加了朝代修饰。三个函谷关并不处于同一位置,但是为何在古代都冠以“函谷关”之名?其实前面《辞海》里的内容对此已经有所解释了,从河南新安县到陕西潼关一带,具有天险,是重要的屏障。不同的朝代依据自身的疆域因时因势加以迁改,但是总的来说,都在这一带附近。并且“函谷”原本就不特指某地,只是形容此地的地貌而得名,而秦时的“函谷关”之名又太有名了,所以才会沿用下来吧。只是,到了宋代以后,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函谷关的险要位置便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变得强大,自从夺了魏国的西河之地后,秦国就打开了东出函谷、挺进中原的大路,尤其是函谷雄关,秦国利用险要的地势,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整个战国几百年时间内,东方六国一共有过四次合纵攻打函谷关,但只有一次攻破了函谷关,你知道是哪一次吗?
第一次是公元前318年,魏国公孙衍组织的除齐国外的五国攻秦,但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是公元前247年,魏国信陵君组织的五国攻秦,还在关外打败了秦军,但是秦军紧闭关门,五国联军还是无法攻破;第四次是公元前241年,楚国楚考烈王组织六国攻秦,实际负责作战的是楚国春申君,这次六国攻秦还是失败告终。
而唯一一次攻破函谷关的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98年,也就是战国历史上的第二次东方诸侯国联合攻打函谷关,这一次是由齐国孟尝君组织的齐、韩、魏三国攻秦,后来宋国与赵国也加入攻秦,终于攻破了秦国函谷关,而这一次五国合纵攻秦的军事主将就是齐国将领匡章。
匡章是个很低调的人,低调到他在史书中没有传记,他的名字很多人不知道,但他的确是整个战国时期唯一一次攻破函谷关的将领,这一年秦国国君是秦昭襄王,国力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那么匡章为什么能攻破函谷关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匡章军事能力强。
匡章是孟子的学生,虽然师出儒家,但是匡章军事才能也很强,而且能文能武,匡章曾经与魏国国相惠施辩论,使齐国、魏国在徐州相王上互认王位,匡章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军事才能,下面会讲到。
二是秦国大军正在攻打楚国。
秦国当时出动大军出武关攻打楚国,斩杀了楚军五万人,夺取了楚国16座城池,能斩杀楚军五万人,攻楚的秦军至少也有六七万人,所以函谷关兵力没那么足,以至于被匡章攻破,匡章攻破函谷关的详细经过史书没有记载,只知道结果。
五国联军攻入函谷关后,秦昭襄王立即向五国联军求和,并且答应将占领韩国和魏国的土地还给他们,再加上有个叫韩庆的说客说明孟尝君放弃灭亡秦国,以释放楚怀王为条件,所以这次虽然攻破了函谷关,但并失去了一个绝佳灭亡秦国的机会,从此再也没有灭亡秦国的机会了。
所以,发生在公元前298年五国伐秦攻破函谷关的战役,是战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攻破。但是匡章并非只有这一战,他的一生还有另外三次大型战役:
1、桑丘之战败秦军
桑丘之变发生在公元前323年,秦惠文王十五年,秦国出动大军越过韩国、魏国、卫国三国,攻打齐国,秦军先是假装攻打阳晋(山东曹县),然后突袭亢父(山东济宁),齐威王派匡章迎战秦军。
虽然秦军是孤军深入齐境作战,但是匡章仍然采用了非常稳妥的战术,他把部分齐军改变旗帜,并化妆成秦军,混入了秦军大营,然后配合齐军里应外合一起攻打秦军,只一战,就把秦军打得大败,这就是匡章的计谋。
2、伐燕之战灭燕国
公元前314年,燕哙王把王位禅让给国相子之,由此引发了燕国内乱,太子平不服子之当政,于是联合将军市被率军攻打子之,战争打了几个月,也没有打败子之,最终将军市被临阵倒戈,反而联合子之攻打太子平,结果双双战死。
而齐国借燕国内乱之际,派出匡章率军干涉燕国内政,匡章只用了50天就攻破了燕国,杀死了燕王哙及国相子之,齐国完全占领燕国,这是燕国历史上第一次被灭国,这就是匡章领导的战争。
3、垂沙之战败楚国
公元前301年,齐宣王派匡章率领齐军与魏军、韩军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楚国派出大将唐昧迎战匡章,双方在泌水对峙,匡章因为不了解河水深浅,不敢贸然进攻,但齐宣王等不了,多次派人催促匡章开战,但是匡章并不理会,最终从樵夫口中得知楚军防守严密的地方就是河水浅的地方,于是匡章集结精兵攻打楚军防守严密且河水较浅的地方,一举打败楚军。
此战匡章杀死楚将唐昧,斩杀楚军2万多人,并且三国联军趁胜攻入楚国腹地,楚国不得不割地求和,将宛和叶割让给韩国和魏军,同时将太子横派到齐国当人质,才迫使三国联军撤退,这也是匡章指挥作战获取胜利的一战。
所以,你可以看到匡章一生四次最有名的战役,都获取了胜利,无一败绩,同时匡章作战有两个特点:
一、作战时不受上级领导干涉。
桑丘之战时,齐国国内总有人诬陷匡章投敌,当时的齐威王并没有轻信,而且匡章也丝毫不顾及后方的奸人诬陷,换了其他人,也许就直接率军逃跑了,战国时期经常发生这种事,比如名将乐毅就是如此,燕国内有人诬陷乐毅,燕王又招乐毅回国,乐毅直接逃走了,根本不回燕国,而匡章不同,他不受影响,努力先打赢战争。
垂沙之战时,齐宣王不满匡章在前线对峙而不进攻,派人催促应战,这就是典型的外行指挥内行,这是很危险的,如果让后方的领导来指挥前线的战役,那前线的将军又有何用?所以匡章坚决地顶住了齐王的压力,一切以军事合理为原则,最终打赢了战争。
二、善于利用谋略。
桑丘之战利用自己军队混入敌军形成里应外合而破敌,垂沙之战利用楚军防守的破绽,以突袭的方式从河水浅的地方渡河,这样做不需要船,可以直接作战,这些战役都是利用谋略破敌的。
匡章大概的活动年限是在公元前334年~公元前296年的38年间,这只比秦国名将白起早了2年而已,白起是从公元前294年担任左庶长攻打韩国新城开始的,不知道两人在战场上是否有过交手,如果有,那一定很好看。
综合起来,匡章的战绩就是:2次打败秦国,1次打败楚国,1次灭亡燕国,秦国和楚国都是当时的强国,而匡章所效力的齐国也是战国时期国力最强的齐国,但匡章这个名字一直很陌生,知名度也很低,这并不妨碍匡章的战绩很厉害,他是战国时期唯一攻破函谷关的将领。
古函谷关又称“秦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始建于西周时期,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是洛阳到长安的必经之地。这条古道东西长75公里,沿途绝岸壁立,道路狭窄,来往车辆仅得通过,“车不分轨,马不并鞍”,易守难攻,被称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还有人用“一泥丸而东封函谷”来形容它的战略地位。它在军事上居有重要的地位,战国秦汉之际,为国内少有的雄关。
汉函谷关又名“新函谷关”,距秦函谷关150公里,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汉武帝元鼎三年(114年),楼船将军杨仆出资兴建。据说,汉武帝时期曾迁山东一带的豪强富贾至关中地区,关中腹地乃天子脚下。许多诸侯王被封于关外,楼船将军也被封于关外,但是杨仆耻于做关外侯,因而向武帝请求捐尽家资建函谷关一座,以雪此耻。新建的函谷关就被称为“汉函谷关”。现在早已废弃,仅存遗址。
魏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东北20公里处函谷关镇孟村境内,又被称为“大崤关”“金陡关”。本为曹操运输粮草的官道,魏正始初年弘农太守孟康在运粮道的入口修建关楼。关楼毁于抗日战争期间,现早已废弃,仅存古道和烽火台遗址。
秦国函谷关中有哪些关,这些关有什么历史?
本文2023-10-07 00:41: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