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4收藏

心痛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心前区或心窝部疼痛·心痛 41 病因病机 42 辨证分型 421 心痛·寒凝心脉证 422 心痛·火邪热结证 423 心痛·气滞心胸证 424 心痛·痰浊闭阻证 425 心痛·瘀血闭阻证 426 心痛·心气虚证 427 心痛·气阴两虚证 428 心痛·心阴虚证 429 心痛·心阳虚证 43 治疗 5 胃脘痛·心痛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心痛的穴位 2 治疗心痛的方剂 3 治疗心痛的中成药 4 心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心痛 心痛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xīn tòng

2 英文参考

heart pai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cardiodynia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心痛为病证名[1]。为胸脘部疼痛的统称[1]。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古代文献对心痛有多种记载。如真心痛、厥心痛、九种心痛、冷心痛、热心痛、气心痛、血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失血心痛、蚘心痛、虫心痛、大实心痛、悸心痛等。

心痛:1心前区或心窝部疼痛;2胃脘痛。

4 心前区或心窝部疼痛·心痛

心痛(heart pain[2])为病证名[1]。又称胸痹心痛,是指气滞、血瘀、痰阻、寒凝等导致心脉挛急或闭塞,以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突然疼痛如刺、如灼、如绞,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即心前区或心窝部疼痛[1]。

41 病因病机

风冷邪气乘心,血瘀阳衰,心脉痹阻所致。

《赤水玄珠·心痛门》:“今之治例,皆非真心痛也,以其在心之部位而名,或心之脉络,或手心主之脉络,……或食伤,或寒伤,或气逆,或痰饮,或死血,或虫,或郁火,皆致痛也。”

《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心痛者,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者,有久成疹(通“疢”,病也)者。心为诸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心有支别之络脉,其为风冷所乘,不伤于正经者,亦令心痛,则乍间乍甚,故成疹不死。”

42 辨证分型 421 心痛·寒凝心脉证

心痛·寒凝心脉证(heart pain with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and cold congelation[2])是指寒邪凝阻心脉,以猝然心痛如绞,身冷,遇天寒或迎寒风则心痛易作或加剧,甚则手足不温,冷汗,短气,心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舌淡,苔薄白,脉紧等为常见症的心痛证候[3]。

422 心痛·火邪热结证

心痛·火邪热结证(heart pain with syndrome of binding of heat and fire pathogen[2])是指火邪热结于内,以心中灼痛,口干,烦躁,气粗,痰稠,或有发热,大便不通,舌红,苔黄或糙,脉数或滑数等为常见症的心痛证候[3]。

423 心痛·气滞心胸证

心痛·气滞心胸证(heart pain with syndrome of qi stagnating in chest[2])是指气滞心胸,气机不畅,以心胸满闷,隐痛阵阵,痛无定处,喜叹息,遇情绪波动则诱发、加剧,或脘胀,得嗳气、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等为常见症的心痛证候[3]。

424 心痛·痰浊闭阻证

心痛·痰浊闭阻证(heart pain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phlegmturbidity[2])是指痰浊内聚,闭阻心胸,以胸闷重而心痛轻,遇阴天易作,咳唾痰涎,痰黏,苔白腻或白滑,脉滑等为常见症的心痛证候[3]。

425 心痛·瘀血闭阻证

心痛·瘀血闭阻证(heart pain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2])是指瘀血闭阻心脉,以心胸疼痛较剧,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伴有胸闷,日久不愈,或由暴怒而致心胸剧痛,舌暗红,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血脉青紫,苔薄,脉弦涩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心痛证候[3]。

426 心痛·心气虚证

心痛·心气虚证(heart pain with syndrome of heart qi deficiency[2])是指心气不足,鼓动无力,以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喘急,心悸且慌,倦怠乏力,或懒言,面色白,或易汗出,舌淡胖有齿痕,苔薄,脉虚细缓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心痛证候[3]。

427 心痛·气阴两虚证

心痛·气阴两虚证(heart pai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2])是指以胸闷痛,心悸且慌,气短乏力,心烦口干,舌红胖苔薄,或淡红胖少苔,脉虚细带数,内若不甚明显等为常见症的心痛证候[3]。

428 心痛·心阴虚证

心痛·心阴虚证(heart pain with syndrome of heart yin deficiency[2])是指心阴亏虚,脉失濡养,以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兼胸闷,心悸,怔忡,心烦不寐,头晕,盗汗,口干,大便不爽,或面红,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心痛证候[3]。

429 心痛·心阳虚证

心痛·心阳虚证(heart pain with syndrome of heart yang deficiency[2])是指心阳虚衰,温煦无力,以心悸动而痛,胸闷,神倦怯冷,遇冷则心痛加剧,气短,动则更甚,四肢欠温,自汗,舌淡胖,苔白或腻,脉虚细迟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心痛证候[3]。

43 治疗

治宜温阳通脉、活血化瘀及祛痰等法。

5 胃脘痛·心痛

心痛指胃脘痛[1]。《丹溪心法·心脾痛》:“心痛即胃脘痛。”胃脘痛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4]。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亦称胃痛、脘痛、心下痛,心痛等[4]。

胃痛(gastralgia[5]、stomachache[2])为病证名[6]。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7]。由于痛处近心窝部,所以古时亦称心下痛或心痛[8],但与真心痛有显著区别。胃痛亦称胃脘痛[7]、心下痛[4],心痛[4]等 。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的心痛都是指胃脘痛。在《伤寒论》中所谓的心下痞,按之濡,或心下痞,按之痛等,实皆指胃部而言。古方九种心痛之说,亦多指胃痛而言。为此,古代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后世医家,根据各自的实践经验,对胃痛与心痛,有了明确的区分。《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医学正传·胃脘痛》也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针灸治疗胃痛,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如坚持治疗,亦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并可促进溃疡的愈合。[9]

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和十二指肠炎症、胃溃疡、痉挛等疾病[9]。急慢性胃炎[8]、消化系溃疡[8]、胃肠神经官能症[8]、胃粘膜脱垂等引起的胃脘疼痛属中医“胃痛”范畴。

详见胃痛条。

6

一、 八纲分阴阳

中医最为基础的纲领性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 。还有针对 外感发热性 疾病为主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针对 内科疾病为主 的脏腑辨证;用以 指导针灸临床 的经络辨证;以及

所谓“八纲辨证”, 就是 首先要辩清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即。 而八纲之中, 阴阳为总纲, 故当 以阴阳统率 表里、寒热、虚实。里、虚、寒属阴证,表、热、实属阳证。

(一)辨表里

中医所讲的辨表里,是对病变部位、病变层次的辨识。 表里就是阴阳。 皮毛筋肉相比,皮毛就是表,筋肉就是里;筋肉六腑相比,筋肉就是表,六腑就是里;六腑五脏相比,六腑就是表,五脏就是里。实际上,中医对表里证的辨识,更加重视的、更有临床价值的是在诊治外感病时,对病位表里的判断。

辨表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表里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都是截然不同的;表里判断不清,导致误治的后果也会十分严重。 

在表之病,多由外邪入侵所致;在里之疾,常与气血不和有关。 

外邪入侵,正邪交争,矛盾性质属于敌我矛盾;气血不和,邪从内伤,矛盾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治表邪,以发汗驱邪为首务,多求速效,所谓“治外感如将”。 治里证,以调和气血为重点,常须缓图,所谓“治内伤如相”。

表证不解而攻里,正气本在表奋力抗邪,体内却遭毒药而混乱不堪,邪气必然乘机而入,病情也会随之加重。里证不和而攻表,体内气血不和,不治里而反攻表,徒耗正气,里证更甚。

在表在里,究竟如何判断呢?

两条判别的依据, 一是恶寒,二是脉浮 。

恶寒就是怕冷 ,不过这种怕冷 即便 多盖上很厚的衣被也不管用 , 仍然寒战不止。但凡见到 恶寒的症状,一定说明有邪在表。所谓 "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脉浮就是脉象非常表浅 ,手刚刚接触到寸口皮肤,就可以感觉到很强的脉动,用力按下去之后,脉的力度反而减小。也是正气奋起抗邪之象。

(二) 辨寒热

▌病案1  

患者,男,58岁。患“胃病”近30年,在某医院行胃肠钡剂造影,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于前日晚餐饮少量白酒后,当晚11时许胃脘部突然阵发性绞痛向右胁放散伴嗳气泛酸口苦口干,喜手按压,面青肢冷,身微出汗,饮热开水疼痛可缓解。舌质红润,苔淡黄、厚腻,脉象弦紧而数。

这是广西中医学院方显明老师的一则医案。这例患者出现的胃痛,究竟是寒,是热,还是寒热错杂?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患者口苦口干,舌红苔淡黄厚腻,脉数,似乎都是热证的表现。当该患者到某医院门诊就医时,应诊医生也是根据上述“热象”,结合胃脘痛,向右胁放散的症状特点,诊断为“肝火犯胃型胃痛”,予龙胆泻肝汤治疗。

但是服药1剂后,胃痛加重,伴脘腹作胀,嗳气频作,纳呆,恶心,泛吐清涎,大便不畅。问题出在哪儿呢?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患者除了上述热象外,有一个症状格外的引人注意,就是 “饮热开水疼痛可缓解”。

再结合一些其他的表现如 舌虽红但润泽不干,胃脘部疼痛为绞痛,面青肢冷 等等,可以判断患者当前出现的疼痛,其性以寒为主。再有经服寒凉药龙胆泻肝后,疼痛加重的反应,可以进一步确诊疼痛是因寒而起。再结合全身症状综合诊断,该 患者属寒热错杂夹湿,当前治疗当以散寒为主。

▌病案2

杨某,女,30岁。初患上腹疼痛,发高热,大便秘结。病已4日。曾用灌肠法通便,反致腹痛、吐泻、手足厥冷、烦躁不安、面青、脉微。经服大剂附子理中汤(重用附子),服后病情加剧。症见:面青,神烦,肢冷,吐泻,发热,口臭气粗,烦渴引冷,口唇焦燥。舌呈紫色,脉象闭伏。细审之:手背虽冷,但手心灼热。

该患者表面看来,面青,肢冷,脉沉,都是寒象;又见发热,口臭气粗,烦渴引冷,口唇焦燥,都是热象。似乎寒热并见,其实不然。该患者的问题,是体内阳热之气太盛,阴气弱小,根本无力制约亢盛的阳气,反而被阳气排斥在外,从而出现了 体内真热,体表假寒的 表现。即所谓真热假寒。

二、 用阴阳确定疾病治疗原则

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阴阳失调 。因此, 调整阴阳,补不足,泻有余,回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1) 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阴阳偏胜,即阴邪或阳邪的过盛有余,为实证,故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又叫“实则泻之”。 包括热者寒之和寒者热之两个方面。 

①   热者寒之 : 阳胜则热,属实热证 ,宣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

表热感冒用双黄连口服液;

里热要分脏腑:肺热咳吐黄痰,用鱼腥草片,或急支糖浆;肝热目赤肿痛,用龙胆泻肝丸;

心火舌体溃疡、心烦失眠,用朱砂安神丸或莲子心泡水;

胃火旺口苦口臭用黄连上清丸或牛黄清胃丸

凡此种种,都是“热者寒之”的应用。

②   寒者热之 : 阴胜则寒,属实寒证, 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

表寒感冒用感冒清热颗粒;

寒邪入里要分脏腑:肺寒咳嗽,痰白清稀,用通宣理肺丸治疗;胃寒胃痛,用良附丸治疗;肝寒小肠疝气少腹冷痛,用天台乌药散治疗等。凡此种种,都是“寒者热之的应用。

由于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即阳热盛易于损耗阴液。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即阴寒盛易于损伤阳气。故在调整阴阳的偏胜时。应注意有无相应的阴或阳偏衰的情况存在。

若阴或阳偏胜而其相对的一方并未构成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

若其相对一方有所偏衰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扶阳可用干姜、肉桂等,益阴可用百合、乌梅、雪梨等。

2)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阴阳偏衰,即阴气或阳气的虚损不足,为虚证,故治疗原则为“补其不足”又叫“虚则补之”。 包括扶阳益火和滋阴壮水两个方面。

①   扶阳益火( 益火之源、阴病治阳): 若 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盛者属虚寒证, 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唐代王冰对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语。就是用辛热药治寒证,但寒反而更严重,这不是属于外感寒邪的寒证,而是肾阳(真阳)不足的虚寒,所以应该 温补肾阳药来补火之本 ,从而来消退阴寒偏盛,又叫“阴病治阳”,这里的“阴病”,不同于“阳胜则阴病”里的“阴病”含义。

“阳胜则阴病” 的“阴病”指的是阳邪盛导致的阴气不足,而在 “阴病治阳” 中的“阴病”,强调的是阳虚引起的“虚寒证”,其性质属阴而称为“阴病”,由于是阳气虚引起来的,所以要“治阳”,就是要“补阳”。

②   滋阴壮水 ( 壮水之主、阳病治阴): 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 属虚热证 ,一般不能用苦寒药直折其热,须用“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的方法,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唐代王冰对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注语。意即用苦寒药治疗热证,而热不退,反见增重,这不是有余的实热证,而是肾阴(真阴)不足的虚热,故治疗应滋阴补肾水之本,从而来消退阳热偏盛。又叫“阳病治阴”,这里的“阳病”,不同于“阴胜则阳病”里的“阳病”的含义。

“阴胜则阳病”的“阳病”指的是阴邪盛导致的阳气不足,而在“阳病治阴”中的“阳病”,强调的是阴虚引起的“虚热证”,其性质属阳而称为“阳病”,由于是阴气虚引起来的,所以要“治阴”,就是要“补阴”。

三、 用阴阳分析药物的性能

阴阳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于确定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

采用中药治疗时,我们就是 利用药物的某种偏性,来纠正人体内出现的相应的问题。 以寒药治热,以热药治寒;以补药治虚,以泻药治实。 如果医生对疾病的寒热辨别不清,以寒为热,以热为寒,用药必然会错。后果轻则无效,重则害人,不可不谨小慎微。

药物的性能 ,一般地说,主要依据其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又均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 主要指寒、凉、热、温四种药性,又称“四气”。 其中寒凉者属阴(凉次于寒),温热者属阳(温次于热)。一般来说,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如栀子、黄芩等。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干姜、附子之类。

五味: 即指甘、辛、酸、苦、咸五味。 有些药物具有涩味等,所以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习惯上仍然称为五味。 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如辛辣能宣散,行气活血,为阳;甘味,有补益作用,为阳;酸味,有收敛固涩之效,为阴;苦味,有泄火燥湿作用,为阴。咸味软坚散结,人血分、入肾脏,为阴。 这里的“涌”是“通”的含义,涌泄理解为通泄,即向下排泄。 淡味附属于甘,有健脾淡渗利湿功效,为阳。

升降浮沉: 即升是上升,降是下降, 浮为发散,沉为收敛和泻利便等。 大凡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上行向外,其性多升浮,升浮者为阳;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

总之, 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证的阴阳偏胜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味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由疾病引起的阴阳失调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脾胃阳虚,多由于饮食生冷过多,或过多服寒凉中药而导致,平素的体质因素有关联,最主要是表现为胃肠的症状,比如寒湿内停而导致的腹胀、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苔白等症状。

脾胃阳虚经常也会容易伴有容易受风寒、四肢冰凉、怕冷等症状,身体抵抗力低下,身体机能下降,常用的调理药方比如有附子理中丸,用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加入附子温阳,起温阳健脾的作用,这类的药方加减变化,能够治疗多种脾胃阳虚而导致的症状。

桂枝人参汤是有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桂枝组成,也可以用于脾胃阳虚的治疗,根据临床的症状变化,比如兼有脾胃湿阻,痰湿内停的可以配合平胃散、二陈丸等药方共同使用,腹胀腹痛明显的可以搭配藿香正气散等,这些都是调理脾胃阳虚常用的方药方法。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更多中医文章内容,关注郑医生,有疑问可留言评论。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症状 5 关于疳积上目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的方剂 2 治疗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 1 拼音

gān jī shàng mù ·pí shèn yáng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 with spleen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 with spleen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肾阳虚,以白睛干燥无泽,黑睛混浊呈乳白色,形寒面白,四肢不温,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少津,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疳积上目证候[1]。

4 症状

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患者白睛干燥无泽,黑睛混浊呈乳白色,形寒面白,四肢不温,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少津,脉细无力[1]。

5 关于疳积上目

疳积上目(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keratomalacia)为病证名。《秘传眼科龙木论》对本病记载较早[2]。又称小儿疳眼(见《卫生宝鉴》卷十)、疳毒眼(明·倪维德《原机启微》)、疳眼(出《龙木论》)、疳涩眼(出《儒门事亲》)、小儿疳眼外障(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小儿疳伤眼目(见《银海精微》)、疳病攻眼症(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疳疾上目(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是指由小儿疳积引起,以早期出现夜盲,继而眼珠表面干燥,失去光泽,黑睛呈灰白色胶冻样混浊,甚至糜烂破损,并伴黄液上冲为主要表现的眼病[3]。如不及时医治,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疳积上目相当于西医的角膜软化症[2]。

1 阳虚有哪些表现

1脸色青白、灰暗、无光泽,不是非常红润。女性要是阳虚的话,面色往往发白,失去红润之色,看起来就觉得缺乏血色。

2抵抗力下降,明显怕风、怕冷,对季节转换特别敏感,稍不注意就着凉感冒。

3食欲不好或大便稀薄、不成形,经常慢性腹泻,特别是熬夜后、吃寒性食物后、劳累或受寒后就开始拉肚子。

4稍微一活动,哪怕上三层楼就会感觉心慌、气短,还特别容易出汗,夜间多尿。

5女性精神萎靡不振、少气懒言、月经不调,男性表现为腰部酸痛、早泄等。

2 阳虚有哪些症状 畏寒怕冷,抵抗力差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人体阳气不足,抵抗力下降,就会畏寒怕风、怕冷,手脚冰凉,对季节转换特别敏感,稍不注意就着凉感冒。

气色较差,精神欠佳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人体阳气不足,抵抗力下降,就会畏寒怕风、怕冷,手脚冰凉,对季节转换特别敏感,稍不注意就着凉感冒。

食欲不畅,容易腹泻

食欲不好或大便稀薄、不成形,经常慢性腹泻,特别是熬夜后、吃寒性食物后、劳累或受寒后就开始拉肚子,尤其以晨起腹泻多见,甚至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

容易外感,鼻炎反复

《黄帝内经》中专门论述“肺寒”之病理过程可以引申于此,所谓“肺寒饮冷则伤肺”,这是中医治疗慢性鼻炎的核心所在。

鼻炎不只是鼻子的问题,也不只是呼吸系统的问题,而是免疫力下降、正气不足在鼻部的体现。

容易疲劳,多汗多尿 3 阳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贪吃冷饮

长时间在空调房中,容易导致机体阳气受到损伤,严重的会导致各种疑难杂病,最典型的莫过于“空调综合征”。

长时间使用空调

长时间在空调房中,容易导致机体阳气受到损伤,严重的会导致各种疑难杂病,最典型的莫过于“空调综合征”。

用药寒凉

抗生素、激素滥用,中药凉茶、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寒凉药物的大量使用,也会严重损害机体的阳气。

缺乏运动

长期坐在办公室,缺乏运动,夜生活繁多、夜晚加班、熬夜看电视、通宵玩游戏或打牌等,往往会使人体睡眠严重不足,从而导致阳气受损。

衣着不温

衣着对人体阳气也有影响,尤其是着露脐装、露背装。背部的中心为“人体的阳光三角区”,暴露在外很容易凉气入侵,伤及心阳。而肚脐保温更加重要,下面即为人体先、后天的肾阳和脾阳,不注意也容易损伤。

4 阳虚怎么办 顺时养阳

晒太阳就是吸收大自然的阳气,转变为自己的阳气。晒太阳也是有技巧的,在红日初升的清晨,适宜把两个手掌心(劳宫穴)对着太阳,做深呼吸,这样可以养心、肺之阳。在红日当空的午时,尤其是冬天的午时,是晒太阳最宝贵的时间,适宜把帽子脱掉,让阳气从头顶(百会穴)吸收进去,这样可以养心脑之阳,然后低下头,让阳光从颈后(风池穴)吸收进来,风池穴是人体卫外阳气的源头。

值得注意的是,晒太阳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每次30~45分钟即可。在南方、在夏天,切忌暴晒,在北方、在冬天,还应注意避风。

起居保阳

睡子午觉 中医古籍《素问》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提示人们需要合理地安排起居。其实我们每天的睡眠就是保护阳气的一种很好方法。

国医大师朱良春介绍自己养生经验时说,无论工作多繁忙,抓好睡眠时间是精力充沛的关键。晚上23点到凌晨1点是子时,是人体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的阴阳交接时候,这是睡眠的最好时间。如果继续熬夜,就会耗损人体萌发的阳气,第二天阳气不足,就打不起精神了,即使睡到第二天10时也补不过来。日积月累阳气虚的表现就呈现出来。

饮食助阳

从中医角度看,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主要有热、温、寒、凉“四气”。食物入口与药物治病是同一道理,性味合于人体则除病健身,不合于人体则增病损身。寒凉的食物会有损阳气,温热的食物能固护阳气。

温热食物 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如高粱、黑大豆、糯米,南瓜、韭菜、辣椒、大蒜,牛肉、羊肉、鸡肉、鸽肉、虾、海参,荔枝、龙眼肉、大枣、栗子、核桃肉、生姜、小茴香、花椒等。

艾灸壮阳

艾灸是我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穴位的方法。具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和回阳救逆等作用。《扁鹊心书》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的说法,故艾灸是阳虚人群顾护阳气的好方法。

胃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亦称 “胃脘痛”。

中医认为

中医认为,胃痛的病因复杂,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及药物损害等;基本病机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以气滞为主,并见食积、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等。

其证型一般可分为寒邪客胃证、饮食伤胃证、肝气犯胃证、湿热中阻证、瘀血停胃证、脾胃虚寒证和胃阴不足证等。

冬季天气寒冷,身体容易受到外界寒邪的侵袭,如果不讲究饮食,进食较多的生冷食物,则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胃阳不足,虚寒内生,寒凝气滞,不通就会出现胃脘冷痛;脾阳虚衰,不能消化吸收,运输水谷精微,就会出现泄泻等症状。

出现了这种胃痛,除了禁食寒凉生冷的食物外, 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穴位来缓解疼痛呢?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分别以脏腑名称来命名。背俞穴均分布于背腰部,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位置大体和对应脏腑所在的位置相对应。

背俞穴共有12个,其可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也可以用来诊查和治疗对应脏腑的病症, 当脏腑功能有异常时,在背俞穴局部可能出现各种异常的反应,如压痛,结节,凹陷,出血点,温度等的变化。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时,如慢性胃炎、胃痛,在脾俞、胃俞穴附近会出现反应点。当出现阳性反应点时,取这些对应的背俞穴可以治疗对应的脏腑及脏腑相关疾病。

胃俞穴,起到温补阳气,调理脾胃的作用。

胃俞穴俞与脾俞穴相连,脾俞穴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在脾俞穴下一寸,即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如果是急性胃痛,表现为胃痛骤然发作,恶寒喜暖,用暖水袋放在胃脘部可以稍稍缓解等症状,在脾俞,胃俞的基础上可以配合隔姜灸梁丘穴。梁丘为足阳明经郄穴,中医理论认为,郄穴是脏腑经气深聚的地方,阳经的郄穴可以治疗急性痛症,阴经的郄穴可以治疗急性出血性疾病,因此急性胃痛发作的时候可以配合隔姜灸梁丘穴。梁丘穴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

如果是平素患有慢性胃痛的患者,还可以配合隔姜灸中脘,足三里。

中脘穴属于任脉上的穴位,是胃的募穴,是胃部气血聚集的地方,善于调理脾胃,中脘穴也是八会穴之一,腑会。 所谓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气汇聚的八个腧穴 ,八会穴与它们所属的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在治疗方面,这些脏腑组织的异常病变都可以用八会穴治疗,所以中脘穴有较好的健运脾胃,调理气机的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通经络的作用,能够治疗胃痛,胃部胀满,呕吐等消化系统的疾病。

中脘穴在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其中犊鼻在外膝眼上,一横指以中指近侧指间关节宽度为标准。

胃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理气和胃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治法。

基本介绍 中医学名 :胃痛 发病部位 :胃脘 相关西医疾病 :急慢性胃炎等 其他名称 :胃脘痛 多发群体 :所有人 疾病分类 :内科-脾胃 传染性 :无 名词解释,历史沿革,胃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诊断依据,病证鉴别,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证治分类,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文献摘要, 名词解释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的病证。 历史沿革 1、胃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 2、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直至金元时代李杲《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3、明清时代进一步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 胃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 病因 1、外邪犯胃 外感寒湿热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其中尤以寒邪为多。 2、饮食伤胃 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损伤脾胃,胃气壅滞,不通则痛。 3、情志不畅 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气阻滞,均致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4、素体脾虚 脾胃为仓禀之官,主受纳运化水谷,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阳而发胃痛。 病机 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病理性质:早期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菸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病证鉴别 1、胃痛与真心痛 真心痛是心系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2、胃痛与胁痛 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症状,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症状。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3、胃痛与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症状。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在个别特殊病证中,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热证。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治疗原则 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再分虚实施治。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谓通;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属于血瘀者,化瘀即所谓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谓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即所谓通。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 证治分类 (一)寒邪客胃 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常用药:高良姜、吴茱萸、香附、乌药、陈皮、木香。 (二)饮食伤胃 症状: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半夏、陈皮、连翘。 (三)肝气犯胃 症状: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芍药、川芎、郁金、香附、陈皮、枳壳、佛手、甘草。 (四)湿热中阻 症状: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身重疲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清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 (五)瘀血停胃 症状: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常用药: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六)胃阴亏耗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乾,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 (七)脾胃虚寒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 其他疗法 针灸疗法 1、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适用于各种胃痛。实证用泻法,虚痛用补法。 2、艾灸:中脘,足三里,神厥。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转归预后 胃痛可衍生变证,如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或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均可致便血、呕血。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危及生命。 若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火热内结,导致腑气不通,可见腹痛剧烈,拒按,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的厥脱危证;或日久成瘀,气机壅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致呕吐反胃。若胃痛日久,由气分深入血分,久痛入络致瘀,瘀结胃脘,可形成噎膈。 预防调护 本病在预防上要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患者要注意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匀;胃痛持续不已者,应在一定时期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粗糙多纤维饮食,尽量避免食用浓茶、咖啡、菸酒和辛辣等,进食宜细嚼慢咽,慎用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西药。同时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也是预防本病复发的关键。 文献摘要 1、《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夫心痛者,……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之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若十二经络外感六*,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若五脏内动,汨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属内所因;饮食劳逸,触忤非类,使脏气不平,痞隔于中,食饮遁疰,变乱肠胃,发为疼痛,属不内外因。” 3、《景岳全书·心腹痛》:“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 4、《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初病在经,久痛人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血之当然也,凡气既久阻,血也因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而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 5、《顾氏医镜·胃脘痛》:“须知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少气虚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老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必以望、闻、问、切四者详辨,则虚实自明。”

胃痛的发生几率很大,民间就有“十人九胃”之说,当您发生胃痛的时候,说明您的胃部可能有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原发病会逐渐加重。所以,胃痛可不能对其置之不理,应当及时治疗。那么,如何治疗胃痛呢?且看本文分解。

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七类证候。

一、肝气犯胃证

胃脘胀痛,痛窜胁背,嗳气痛轻,怒气痛重,胸脘痞闷,嘈杂吞酸,排便不畅,喜善叹息;舌边红,苔白,脉沉弦。以胃脘胀痛、痛窜胁背、嗳气痛轻、怒气痛重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舒肝和胃,理气止痛。

二、寒邪客胃证

胃凉暴痛,遇冷痛重,食少,喜热饮食,口淡乏味,泛吐清水,痰涎壅盛,胃寒喜暖,口不渴,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弦紧。以胃凉暴痛、遇冷痛重、喜热饮食、口淡乏味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三、饮食伤胃证

暴饮暴食,胃饱胀痛,厌食拒按,嗳腐酸臭,恶心欲吐,呕吐不消化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矢气酸臭;舌苔厚腻,脉弦滑。以暴饮暴食、胃饱胀痛、厌食拒按、嗳腐酸臭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消食导滞,调理气机。

四、湿热阻胃证

胃脘热痛,胸脘痞满,心烦,口苦,口黏,头身重着,食少,嘈杂,肛门灼热,大便不爽,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滑数。以胃脘热痛、胸脘痞满、心烦、口苦、粪黏、肛门灼热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五、瘀血停胃证

胃痛如刀割,痛久拒按,痛处不移,或呕血黑便,入夜痛甚,痛伤胸背,食后痛重;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涩。以胃痛如刀割、痛处不移、入夜痛甚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六、脾胃虚寒证

胃凉隐痛,空腹为甚,喜热喜按,饮冷痛重,食少便溏,畏寒肢冷,得食痛减,遇冷痛重,餐后饱胀,口淡流涎;舌淡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迟。以胃凉隐痛、喜热喜按、饮冷痛重、食少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益气健脾,温中止痛。

七、胃阴亏虚证

胃痛隐作,灼热不适,口干舌燥,大便干燥,手足心热,食少干呕,空腹症重,似饥不食,渴不欲饮;舌红少津有裂纹,无苔,脉细数。以胃痛隐作、口干舌燥、大便干燥、手足心热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养阴生津,益胃止痛。

对证选药:

一、肝气犯胃证

选用成药

气滞胃痛颗粒;舒肝健胃丸;越鞠保和丸;沉香化气丸;胃苏颗粒;乌贝胶囊;木香分气丸;沉香舒气丸;苏南山肚痛丸;陈香露白露片。

成药配伍举例

1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其症重者,可用沉香化气丸合胃苏颗粒。胃苏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冲泡,送服沉香化气丸,早晚各服1次,午服胃苏颗粒1次。

2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若兼泛吐酸水者,可用越鞠保和丸合左金丸。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5取汁送服,上下午各服1次。或用气滞胃痛颗粒合乌贝胶囊。气滞胃痛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冲泡,送服乌贝胶囊,早、午、晚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木蝴蝶10g,玫瑰花10g。

方2:刺蒺藜10g,橘叶10g。

方3:砂仁6g(捶碎),川芎10g(捶碎),香附10g(捶碎)。

方4:绞股蓝15g。

方5:麦芽15g(捣碎)。

二、寒邪客胃证

选用成药

十香止痛丸;良附丸;仲景胃灵丸;御制平安丸;复方田七胃痛胶囊;丁桂温胃散(内服、外用);丁桂儿脐贴(外用);舒腹贴膏(外用)。

成药配伍举例

1寒邪客胃所致的胃脘痛,其症重者,可用十香止痛丸合藿香正气颗粒。藿香正气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冲泡,送服十香止痛丸,上下午各服1次。

2寒邪客胃所致的胃脘痛,若兼见胸闷、嗳气,外见怕冷发热者,可用良附丸合午时茶颗粒。午时茶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合方3取汁冲泡,送服良附丸,上下午各服1次。

3寒邪犯胃所致的胃脘痛,若因过食生冷而夹有宿食停滞者,可用丁桂温胃散合加味保和丸。丁桂温胃散用本证“药茶送服”方5取汁冲泡,送服加味保和丸,上下午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高良姜10g,香附6g(捶碎),红糖适量。

方2:紫苏叶10g,香附6g(捶碎)。

方3:藿香10g,紫苏叶10g,生姜5g(切丝),红枣3枚(切开,去核,切片)。

方4:丁香3g(捶碎),木香3g,厚朴3g(劈丝)。

方5:艾叶6g,神曲10g,陈皮10g(撕碎)。

三、饮食伤胃证

选用成药

沉香化滞丸;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健胃片;大山楂丸;开胃山楂丸;槟榔四消丸;开胸理气丸;四磨汤口服液;山楂丸。

成药配伍举例

饮食伤胃所致的胃痛,其症重者,可用槟榔四消丸合大山楂颗粒。大山楂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冲泡,送服槟榔四消丸,早、晚各服1次,午服大山楂颗粒1次。

药茶送服

方1:神曲6g,麦芽6g(捶碎),焦山楂6g(捶碎)。

方2:山楂肉10g(切碎),陈皮6g(撕碎)。

方3:麦芽15g(捶碎),木香5g(捶碎),槟榔10g(片)。

方4:砂仁6g(捶碎),陈皮6g(撕碎)。

方5:煨生姜30g(捣烂),山楂肉24g(切片)。

四、湿热阻胃证

选用成药

三九胃泰胶囊;左金丸;加味左金丸;胃炎康胶囊。

成药配伍举例

湿热阻胃所致的胃痛,其症重者,可用加味左金丸合丹栀逍遥丸。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合方4取汁送服,上下午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生栀子10g(捶碎),川芎6g(捶碎)。

方2:绞股蓝15g。

方3:淡竹叶5g,栀子5g(捣碎)。

方4:蒲公英15g,陈皮10g(撕碎),砂仁3g(捶碎)。

方5:合欢花10g,扁豆花10g,厚朴花10g(捶碎)。

五、瘀血停胃证

选用成药

胃康胶囊;元胡止痛片;复方元胡止痛片;安胃片;摩罗丹;山楂内消丸。

成药配伍举例

1瘀血停胃所致的胃痛,其症重者,可用胃康胶囊合元胡止痛片合三七片。三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合方3取汁送服,早、午、晚各服1次。

2瘀血停胃所致的胃痛,若见呕血及黑便等出血现象者,可用胃康胶囊合摩罗丹合三七片。三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4取汁送服,早、午、晚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川芎10g(捶碎),红花10g。

方2:丹参15g,玫瑰花10g。

方3:山楂肉15g(切碎),神曲6g。

方4:当归10g(切片),川芎6g(捶碎)。

方5:白芍15g(捶碎),甘草10g(片),延胡索10g(捶碎)。

六、脾胃虚寒证

选用成药

虚寒胃痛胶囊;理中丸(党参理中丸);小建中合剂;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香砂理中丸;胃炎宁颗粒。

成药配伍举例

1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其症重者,可用虚寒胃痛颗粒合附子理中丸。虚寒胃痛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1合方2取汁冲泡,送服附子理中丸,早、午、晚各服1次。

2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若兼见泛吐酸水者,可用丁蔻理中丸合乌贝胶囊。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送服,早、晚各服1次,午服乌贝胶囊1次。或用虚寒胃痛颗粒合香砂理中丸。虚寒胃痛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取汁冲泡,送服香砂理中丸,早、晚各服1次,午服虚寒胃痛颗粒1次。

药茶送服

方1:桂枝10g(捶碎),生姜5g(切丝),红枣5枚(切开,去核,切片)。

方2:砂仁6g(捶碎),生姜5g(切丝),红枣5枚(切开,去核,切片)。

方3:吴茱萸5g(捶碎),生姜5g(切丝),红枣5枚(切开,去核,切片)。

方4:甘草10g(片),陈皮6g(撕碎),蜂蜜30g(后下冲泡)。

方5:*羊藿10g,高良姜6g。

七、胃阴亏虚证

选用成药

阴虚胃痛颗粒;胃安胶囊;养胃舒胶囊。

成药配伍举例

1胃阴亏虚所致的胃痛,其症重者,可用阴虚胃痛颗粒合胃安胶囊合枸杞膏。阴虚胃痛颗粒、枸杞膏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1合方2取汁冲化,送服胃安胶囊,早、午、晚各服1次。

2胃阴亏虚所致的胃痛,若兼胃中嘈杂或有吞酸者,可用阴虚胃痛颗粒合左金丸。阴虚胃痛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4取汁冲泡,送服左金丸,早、晚各服1次,午服阴虚胃痛颗粒1次。

3胃阴亏虚所致的胃痛,若兼大便秘结者,可用阴虚胃痛颗粒合五仁润肠丸。阴虚胃痛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取汁冲泡,送服五仁润肠丸,早、晚各服1次,午服阴虚胃痛颗粒1次。

茶药送服

方1:枸杞子30g,川楝子10g(捶碎)。

方2:沙参10g,麦冬10g。

方3:麦冬15g,乌梅10g(捶破)。

方4:乌梅10g(捶破),甘草5g(片)。

方5:枸杞子30g。

心痛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心前区或心窝部疼痛·心痛 41 病因病机 42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