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流失与国外的国宝
海外藏品数量惊人
原本“出身”就在中国的艺术品,正逐渐回流到中国,已是一个有目共睹的现象。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间,我国有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文物流失到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有一百余万件,精品达几十万件。而 1992年之后,一些海外收藏家开始陆续将文物艺术品拿到内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出售。 1994年到 1998年,全国各大拍卖公司的成交拍品中,从海外征集的文物达到一万余件,截止到 2003年 10月,共计拍卖回流文物三万三千余件。而这十年来,从海外征集的文物一改过去价位偏低的状况,中、高档次拍品的比例逐年上升,刷新纪录的高价位成交拍品基本上都是回流文物,有些回流文物的成交价位已接近和达到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
据有关专家分析,旧中国文物流失国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新中国建立以后主要是两种途径流到国外:一是 20世纪 80年代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二是前几年一些国外买家通过拍卖会、古玩摊子、文物商店等内地艺术品市场公开购得。与此同时,港澳台人士从内地和国外,通过购买等多种方式收藏了大量的中国艺术品。这些方式都是在中国艺术品没有得到国内的重视,普遍价格低廉的时期出现的。
而据了解,目前国内十余家著名文物拍卖企业中,海外回流文物已占全部拍品的 50%以上,回流文物成交额超过全部拍品成交额的 60%,其中,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为中国书画和明清瓷器,海外回流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率保持在 90%以上。文物价格的“回归”,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海外文物的“回流”,从根本上彻底改写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外流的历史。
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外回流艺术品不仅对国家馆藏文物是个极大补充,也使许多珍贵艺术品由此进入民间,培育出一个巨大市场,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而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关注也就顺理成章了。流失国宝备忘录
日本侵华期间,流失文物360多万件又1870箱,古迹741处。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永乐大典》被掠走海外。
大英博物馆中中国历代珍稀之品现有3万多件。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收藏了中国文物3万多件。
中国被盗古墓20万座。
美国收藏绘画最多,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
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
在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
敦煌遗书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3成。
近几年来,中国内地书画市场的“海外回流”热,可谓持续增温,从一窝蜂结集“海外淘宝团”到各家拍卖公司老总亲自出马交替“征战”欧、美、日,大有要将被劫、散落、倒卖出去的“国宝”悉数收回的气势。
当然,这一切一切的举动,或可被赞许为爱国之举,或可被解释为中国内地收藏家实力雄厚的需要。从昔年仇英《赤壁图》的7000余万元到今春的八大山人《仿倪云林山水》突破8千万元的拍卖业绩,就像一针强心剂,不但有效激活老买家重回江湖、蓄金待搏的信心,而且也会以其莫大的诱惑——如天价成交的古代书画尚未达到应有的价位、如今古书画再贵也有人买的声音刺激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各路新买家挺身而出、涉足艺市。
可是,天价的频频爆出并没有使业内明眼人为之感动。今春5件“见诸著录、流传有绪”古代作品超过5000万元天价的拍绩,给人的感觉只是司空见惯,甚至不乏有“笑谈”的会意。终究宋徽宗(款)《写生珍禽图》自其现世以来便遭遇真伪质疑的煎熬,尤其是新生代鉴定家与老一辈鉴定家的观点绝然相左,最为学界关注;而以89056万元天价成交的仇英《文姬归汉长卷》,其成交的可信度与人们对待以逾亿元成交的宋徽宗《临唐怀素圣母帖》一样,充其量也就是会心一笑而已。
对此,我们或可为之欣慰。但冷静下来我们是否有必要思考一下艺市内需狂热的尺度?我们在不遗余力地奔波于海外大力挖掘、征集拍品时,有没有考虑到:一,究竟有多少是真品、珍品、精品?二、“抢救”海外遗珍在扩大了内需的同时,是不是潜伏着进军国际市场的隐患?
天价的数据是令人欢呼雀跃的,但内陆天价所折射出来的问题也是值得人们思考的。
我们从今年春拍以及以往的拍品来看,大部分重量级拍品征集的区域大多是海外。对此,我们即可看作是中国内地买家实力的日益增强,是一种扩大内需、抢救国宝的需要;但是,也要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格局里,海外藏家为什么对中国的国宝采取反抛绣球的举动而且倾其所有?客观地说,中国的书画市场还不足以成为操控整个世界金融资本市场的道琼斯。因此,它所显现的拍卖指数只能是一个区域性的市场意义,因而,它也就不可能具备可以影响甚至是左右整个世界性艺术品市场的艺术品类的价值走向。散落在海外的中国国宝以及“国宝垃圾”的大量回流,反倒证明了这支“中国国宝股”的流通领域只能限定在中国,只有中国人是其合适的买单人。
我们一直在追求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走向世界,甚至在发问自己我们走向世界还缺什么?前不久某报刊登了《全球“世界级”收藏家都在藏什么艺术品?》一文,其中“‘世界级’藏家都在收藏什么”的数据,或许能给我们一些警示。
分析数据显示,在今年顶级收藏家的前10个席位中,美国人从去年的6位上升至7位,而另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即200强的第一把交椅被Broad夫妇占据,而在此前他们一直屈居第二。Broad夫妇拥有以自己姓氏命名的艺术基金会和当代艺术博物馆,长期致力于当代艺术的收藏和展示。自1984年以来,他们的收藏已经在世界各地超过400个博物馆和大学画廊中展出过,影响广泛。
可以。
回流的古董可以带出国,但您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来办理相应的海关手续。
回流古董的意思就是指,在早期流落到海外的古玩,由于当时国外的价格比国内高,所以早期有许多古玩都被海外人收走。
对“流失文物”的认识缘自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提出的说法,即“流失文物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年新中国建立的一百余年间,因战争被劫掠的文物,以及因为盗掘、盗凿、不正当贸易等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方式流散国外的文物”。
笔者认为把流失文物的时间界限框定在1840-1949年的一百余年间似乎还有再讨论的必要。不可否认,那一百余年是中国文物疯狂外流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不再有因战争哄抢而造成的文物流失,但因偷盗走私而流失的文物数量也绝不在少数,所以笔者认为在定义流失文物时最好也能够考虑到后者。
若用更为准确的法律术语对流失海外文物进行定性,流失海外文物应是指非法出口文物。国际社会对文物合法出口的公认做法是对出口文物实行许可证制度,凡是经文物原主国同意,并发给出口许可证的某件文物出境,则是合法出口的文物;反之,则是非法出口的文物。不论是什么方式的非法出口,都可称为流失海外文物。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近代流失海外的文物,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战争中直接掠夺走的文物,西方国家一些团体或者个人在我国非法挖掘、盗窃、贩运出境的文物,以及一些人非法收买、走私出境的文物等。这些文物是中国近代流失海外文物最主要的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对文物出口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从而结束了近代中国文物被掠夺、盗运出口、大量流失海外,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遭受重大损失、令人痛心的历史。但是自1980年代以来,文物走私、外流日益严重,走私活动日益集团化。
从圆明园铜兽头到《研山铭》 国宝回流有了里程碑
让流失海外的国宝回家,是中国人长久以来难以释怀的情结。随着国力日益强盛,一些有实力的收藏机构、公司和个人主动出击,通过国际文物市场购买流失的祖国文物,直接促进了海外文物及艺术品的回流,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保利集团和北京市文物公司通过竞拍以高价购得圆明园大水法前十二铜兽头中的虎头、牛头和猴头,结束了国宝飘零异国他乡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2002年 11月,流落在海外达三百年之久的宋代书法家米芾仅有的三幅大字作品之一——《研山铭》,在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秋拍中,被国内买家以 2990万元的天价购得,最终由故宫博物院收藏,被文物收藏界认为是我国文物回流的里程碑。
《研山铭》是第一件启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抢救回归的文物。 2002年,国家财政部与国家文物局共同启动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研山铭》为该经费的第一次试水。而此前有多个文博单位多次在拍卖会上出手,显示出政府对艺术品回流的支持: 2002年中贸圣佳春拍上,北京首都图书馆以 800万元购入《孔子弟子像》 (手绘善本 ); 2002年 11月嘉德秋拍中,上海博物馆以 990万元购得《钱竟塘藏历代名人书札》,创历年古籍拍卖价格最高记录。
显而易见,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海外艺术品回流的一大重要因素。
回流文物艺术品在国内成交高价迭出
在十年前的中国,有人拿 3000万元买一件文物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但是今天成为了事实。经济的发展让很多人不但满足了温饱还满足了收藏爱好,而且如今不少人已经将文物收藏作为显示品位和经济实力的标志。
据专家分析,近年来国内文物回流市场日益升温,大致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在 2002年,以中国各大拍卖公司在海外征集拍品为主的拍卖会,以创纪录的成交金额获得成功;第二次浪潮是在 2003年,以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为特征的海外文物商家直接到国内进行文物回流商品的销售;第三次浪潮就是在今年,开始出现海外收藏家团体在国外组织拍品,委托中国拍卖公司在国内进行专场拍卖。
以中国嘉德为例,在 2004年的拍卖品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海外征集来的,比例占到了总量的 40%,近两年拍出的艺术品包括: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 (2002年春拍, 2530万元 )、徐悲鸿的《春山十骏图》 (2003年秋拍, 627万元 )、清乾隆《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和吴昌硕的《花卉十二屏》 (2004年春拍, 3575万元和 1650万元 )。
海外藏品数量惊人
原本“出身”就在中国的艺术品,正逐渐回流到中国,已是一个有目共睹的现象。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间,我国有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文物流失到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有一百余万件,精品达几十万件。而 1992年之后,一些海外收藏家开始陆续将文物艺术品拿到内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出售。 1994年到 1998年,全国各大拍卖公司的成交拍品中,从海外征集的文物达到一万余件,截止到 2003年 10月,共计拍卖回流文物三万三千余件。而这十年来,从海外征集的文物一改过去价位偏低的状况,中、高档次拍品的比例逐年上升,刷新纪录的高价位成交拍品基本上都是回流文物,有些回流文物的成交价位已接近和达到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
据有关专家分析,旧中国文物流失国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新中国建立以后主要是两种途径流到国外:一是 20世纪 80年代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二是前几年一些国外买家通过拍卖会、古玩摊子、文物商店等内地艺术品市场公开购得。与此同时,港澳台人士从内地和国外,通过购买等多种方式收藏了大量的中国艺术品。这些方式都是在中国艺术品没有得到国内的重视,普遍价格低廉的时期出现的。
而据了解,目前国内十余家著名文物拍卖企业中,海外回流文物已占全部拍品的 50%以上,回流文物成交额超过全部拍品成交额的 60%,其中,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为中国书画和明清瓷器,海外回流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率保持在 90%以上。文物价格的“回归”,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海外文物的“回流”,从根本上彻底改写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外流的历史。
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外回流艺术品不仅对国家馆藏文物是个极大补充,也使许多珍贵艺术品由此进入民间,培育出一个巨大市场,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而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关注也就顺理成章了。
经济力量推动回流速度
2004年 6月,南京一家公司以 6930万元的天价竞拍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成功,开创了中国书画交易新的世界纪录,可以看成中国民间收藏力量潜力巨大的象征。富裕的江浙一带在掀起购房热潮之后,又开始将目光转向升值潜力更大的艺术品市场。这些民间投资力量的加入,极大地加快了中国艺术品的回流。
另外有个现象值得注意,一些文物通过竞拍的形式回到国内,但不久又立即转到海外,例如,曾被广泛关注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成交价高达 2530万元,刷新了当时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纪录,然而,最后的“赢家”其实是美国一家美术馆。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国内的企业或投资者往往缺乏独立的鉴定和判断力,对瞬息万变的拍卖市场尚不太适应,片面追求保值、增值或带有“捡漏”的侥幸心理,导致难以成交。上海博物馆在得知美国收藏家安思远有意出让宋拓本《淳化阁帖》,立即抢先出手,最终以 450万美元购得此本,让启功先生感叹“不见此帖,我死不瞑目”的“我们的国宝”回到国内。
国家的支持自然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推动力量,恐怕还是中国这些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消费力。“盛世兴收藏”,这是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年代都可能出现的现象,中国这些年来国力的极大增强,为艺术品回流创造了最根本的条件。例如美国在“二战”过后,国力空前强大,所以他们在国内兴建了许多博物馆,这一时期在欧洲大举购买名画。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海外文物回流改写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外流的历史。随着大量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踏上回国之路,全球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已经开始重新整合,中国文物价位正在迅速接近或达到国际市场水平。而中国文物高价位的诞生,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藏家的关注,这也就促使流失的中国文物加快了朝国内移动的速度。
鸦片战争中流失与国外的国宝
本文2023-10-07 01:52: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