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明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历史联系!(简单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2收藏

请说明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历史联系!(简单些},第1张

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丁结合,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学派和宗派;并外传朝鲜、日本和越南。

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年代,学术界尚无定论。古代汉文史籍中,有秦始皇时沙门室利防等18人到中国的记载。据《善见律毗婆沙》记述,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曾派大德摩诃勒弃多至臾那世界(原注:汉地);派末世摩至雪山边国。西藏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称达摩阿育王时,高僧善见至大支那弘法。南璺佛教史书则称派末世摩至支那。以上这些布教活动因无译述遗迹传世,无法证实。

佛教自传入汉地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至隋唐时期,达到了高峰。其中,在绘画方面,历代著名画家大都精于佛画。如三国时吴曹不兴、晋顾恺之和卫协并称为汉地最初三大佛画家。梁张僧繇于天监中为武帝所建寺院作画极多,北齐曹仲达与唐吴道子的画后世称为“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特别是甘肃敦煌石窟壁画,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才华,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艺术宝库。唐代盛代变文,用以讲述佛经故事,讲时多配合图画(变相),对后世鼓词、弹词等说唱文学影响很大。在雕塑造像方面,有东汉的也望山佛教摩崖刻像,自北魏起又有各种石刻、木雕、金镂、漆塑、浇铸等造像艺术,形式多样,气魄宏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风格,如敦煌、云冈、龙门石窟,均为世界文化之瑰宝。在建筑方面,历代佛教寺院不仅依照宫殿形式,而且多有发展,美轮美奂,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在音乐方面,相传陈思王曹植曾制山梵呗,以后龟兹等地舞乐传入内地,逐渐形成了汉地特有的佛教音乐传统。此外,佛经的翻译和佛教的发展,对中国音韵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自鸠摩罗什译《大品般若》以后,译场组织完密,迄至唐代益臻完善。宋代更有译经院之设,以宰辅为润文使,成为国家正式机构。此外,伴随佛教传入的医药、历算等知识也对中国这些学科的发展起过一些促进作用。

佛陀以前的时代虽然尚未产生佛教,但是古代印度的人文背景与宗教背景却为佛教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我们不妨从文明的发展与宗教的发展两方面来了解。

早期印度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两个阶段:

兴起于 印度河流域 的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余的三个分别为 两河流域 的古巴比伦(今伊拉克境内)、 尼罗河流域 的古埃及、 黄河流域 的中国。

印度河文明是一个已经消失的古代文明,现代考古学认为其居民主要是 达罗毗荼人 ,他们肤色较黑,是印度最早的居民。印度河附近的城市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青铜器、印章和农作物遗迹,可见当时已经有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贸易。

上图中,左侧肤色较黑的是 达罗毗荼人 ,右侧肤色较白的是后来入主印度的 雅利安人 。

雅利安人 (Aryan) 是 原始印欧人 的一个分支,在梵文经典中,这一词被用于指称「贵族阶层」。

古代印欧人原居于今天俄罗斯西南部乌拉尔山脉附近,从公元前1700年到公元前1100年,曾有两次大规模向西、向南的迁徙,有几支向西进入欧洲,分别是后来的 希腊人 、 凯尔特人 、 日耳曼人 、 意大利人 和 斯拉夫人 。

一部分向南进入中东,在伊朗高原一带建立了波斯帝国,演变为今天的 伊朗人 。

另一部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越过 兴都库什山脉 (今阿富汗境内),约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来到印度河流域。

在印度河流域,雅利安人遇到了原住民的顽强抵抗,经过了长达6个世纪的漫长战争,雅利安人从 印度河流域 向东扩张到 恒河流域 ,并统治了大量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占人口少数的外来民族如何统治多数的原住民呢?这不得不从 种姓制度 说起。

种姓 即“瓦尔纳”,原是颜色之意,雅利安人肤色白,占统治地位,土著居民肤色黑,被统治,由此分出两个种姓来。开始只有 雅利安 、 达萨 两个种姓,后来在雅利安人中又分出 婆罗门 、 刹帝利 、 吠舍 三个种姓。达萨一般转为 首陀罗 ,从而形成四大种姓, 贱民 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

从宗教的角度来说,吠陀经典中记载,诸神分割了原人普鲁沙的身体,用他身体的不同部位创造出了四个不同的种姓:他的口变为婆罗门,双臂变为刹帝利,双腿变为吠舍,双脚变为首陀罗。

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祀的特权。代表原人的口。

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赋税的特权,是统治者。代表原人的双臂。

吠舍是农人或牧人,任务是生产食物,并提供各种祭品。他们代表原人的双腿。

首陀罗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仆,负责提供各种服务。他们代表原人的两脚。

在四个种姓之外还有更低等级的 贱民 (被视为不可接触的人),多由罪犯、战俘或是跨种姓婚姻者及其后代组成。他们的身份世代相传,不能受教育也几乎没有社会地位,只能从事非常基层的工作,例如清洁秽物或屠宰等。

印度种姓制是古代世界最典型的等级制度,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种姓制度导致了阶级的固化,一天做什么就世世代代做什么。中国古代通过科举制度来跨阶层的选拔人才,人民受到压迫时还会出现农民起义,这在古代印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婆罗门男只能取婆罗门女,首陀罗男只能取首陀罗女,跨越种姓通婚的后果很严重,会导致贱民的产生。

古印度很重视祭祀活动,认为宗教活动是很神圣的,低种姓的首陀罗没有资格参加。

种姓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尤其是贱民,严禁碰触高种姓人的身体,走路要边走边清理自己的足迹,就连影子也不可交叠,以免玷污他人。

今天的印度虽然废除了种姓制度,种姓歧视是非法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种姓制度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律的约束力十分有限。

以上就是佛陀诞生以前印度文明的发展情况。

原始佛教的经典

自佛世时至佛灭後百馀年间的佛教,称为「原始佛教」或「初期佛教」,当中,也有人将释尊及其弟子们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因为这个时期存在著佛陀真实的佛法,而这真实的佛法成为後世整个佛教的根本。又因为在观念上,释尊的教法也是後来继之而起的小乘各部派,与传布於三国(中、韩、日)的大乘佛教之根源,由此就可了解它为何称为「根本佛教」的原因了。

总之,释尊所说的「法与律」成为佛教的根本。佛入灭那年的三个月雨季期间,在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召开了佛典编辑会议(结集),佛弟子中最优秀的五百位阿罗汉比丘聚集在一起,汇集了他们分别受佛陀所教导的「法」与「律」。这是第一次的结集,也称为「王舍城结集」。

佛教圣典结集的缘起

释尊晚年,舍利弗与目犍连两大弟子在释尊入灭前一年相继去世,佛陀带领五百位比丘自摩揭陀国的王舍城,朝著出生的故乡继续最後的弘法之旅。当时众多弟子中最为长老的摩诃迦叶(大迦叶),留意到释尊将要入灭,於是也带领五百位比丘追随在释尊队伍後面,而来到拘尸那揭罗附近的波婆城。那时有位邪命外道从拘尸那揭罗前来,迦叶便探询他是否知道释尊的近况。这位外道答道:「沙门乔答摩已於一周前入灭了,我手上带回的这朵曼陀罗华,就是供养其遗体当中的一枝。」听到这消息後,比丘们都非常震惊,并且骚动不安。

其中,已经开悟的人因了知诸行无常的真理,知道无法改变事实而能忍住悲痛;但是尚未觉悟的凡夫比丘们,却如丧考妣,寝食难安,悲叹不已。当中有位年老的僧人看到这样的情形,就对他们说:「你们何必如此悲伤呢?大沙门过去对我们事事严格管束,说这样可以、那样不行,现在我们终於脱离大沙门的束缚,从此可以随性地为所欲为了,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大迦叶听到这些话,心想如果这种非法非律的言行横流於僧团之内,则真实的「法」与「律」终将丧失,佛教必定灭亡,因此便决心无论如何要确立纯正的「法」与「律」。而後,由大迦叶为释尊的遗体举行火葬。

当葬礼结束,迦叶就立刻召集数千名比丘并提案,为了使纯正的佛法存续,必须结集释尊所说的「法」与「律」。为此,推选通晓「法」与「律」的五百位阿罗汉,且预定三个月後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举行结集。在获得与会大众的同意後,便著手筹备相关事宜。(日译《南传》册四,页 426 以下;《汉译南传》册四,页 381 以下)

这次会议是由首座长老摩诃迦叶担任主席,佛所说的「法」(经典),由堪称多闻第一的阿难为代表,在大众面前诵出。阿难在释尊後半生的二十馀年间,因担任侍者而听闻这段期间内的所有教说,又从佛或其弟子们口中得知佛陀前半生的说法,所以听闻过全部教法,并将所听闻的都铭记在心。与会大众对阿难诵出的所有内容,全体一致赞同通过,从此便汇集了佛陀的一代说法。另外,作为出家僧团规范的「律」,则由最通晓律、持律第一的优婆离代表诵出,也获得与会大众的赞同而得以结集。

第一次结集的内容

虽然关於第一次结集有种种的传说,但古老而可信的有《巴利律》(日译《南传》册四,页 428 以下;《汉译南传》册四,页 382 以下)、化地部《五分律》、法藏部《四分律》等律典所记载的结集说,皆谈到结集释尊所说的「法」与「律」一事。但後世的文献中,有说第一结集时已汇集了经、律、论三藏,更有记载连大乘经典也已经汇集。然而当时论藏还不存在,且经(法)与律也尚未收集整理成经藏与律藏,只不过是收集了「法」与「律」的资料而已,至於佛灭五百年後才成立的大乘经,当时根本不存在,那就更不用说了。

於是,佛陀一代时教的「法」与「律」,就此全部已诵出、编集了,但据说该项结集并非文字的记录,而是保存在各人的记忆中,此後至少三、四百年间,都还是口耳相传著,至於以文字书写成经典,则是西元前一世纪以後的事情了。

圣典的书写

释尊当时的印度,似乎已有文字存在,但当时文字只使用於商贾买卖、货币与公文等而已,并未将宗教与哲学的文献写成文字。尤其是正统婆罗门教的《吠陀》圣典等,先於释尊至少五百年以前就已存在,却全部都依记忆、口诵传承到近代。因他们认为记忆是最确实的,不至於像书写的典籍可能毁於水火,乃至於会被下层民众看到或受到污损等。

在印度各宗教中,佛教最先发起书写经典的风气。依南传佛教的说法,在西元前一世纪斯里兰卡国王瓦达伽摩尼时,比丘之间出现异端,由於担心会失去正法,为了使纯正的佛法存续,因而将截至当时为止,口诵传承下来的三藏圣典与注释书等,以僧伽罗(斯里兰卡)文书写记录下来。(《岛史》即日译《南传》册六十,页 134;《汉译南传》册六十五,页 132。《大史》即日译《南传》册六十,页 378 以下;《汉译南传》册六十五,页 340 以下)

在西元一世纪左右最早成立的大乘经典《小品般若经》中,强调书写经典的功德。後来的《大品般若经》、《金刚般若经》、《法华经》等也传承了这个说法,因此可知在西元一至二世纪时,已有大乘经典的书写。而说一切有部中流传著,西元二世纪迦腻色迦王时代,在迦湿弥罗结集了三藏与注释书,而且将《大毘婆沙论》等刻写在铜板上,并保存於王宫(参见《大唐西域记》卷三)。由此可见,在此之前,印度本土的北方佛教,就已经存在著书写经典的风气了。

关於这些圣典是如何整理组织的,以及在何处传承、受持等问题,历史上并无留下任何记载,因为无法确知从佛世到佛灭後佛教流传的地域范围。只能从阿含经与律藏所提的佛说法与制戒(制定戒条)的地点,约略推想出释尊游历的地区,大抵就是恒河中游的摩揭陀国,即现今印度比哈尔省的大部分与乌塔普拉德什省的一部分地区,如此稍显狭小的范围。

但在佛弟子当中,有来自印度半岛西部的摩诃迦旃延,他修行後即归国而在该区推广佛教,另外还有富楼那也致力於西部海岸地区民众的教化,这些地方比释尊游行的地区更西部,是从纳巴达河流域扩及印度西海岸的德干一带。

根据佛灭百年後,在王舍城北方的毘舍离城举行第二次结集的记事中,耶舍反对毘舍离城的比丘们受持违反律制的「十事非法」,於是回到西部故乡招集同志,企图纠正非法。耶舍巡回招募数百名同志的地方,是比恒河支流阎牟那河还偏西南方的西印度一带,由此可知那里曾是佛教的一大中心。

第二次结集

关於佛灭百年後,於毘舍离城举行第二次结集的记载,在《巴利律》、《五分律》、《四分律》等律典中,都是接续在第一次结集之後而记述下来的,如此便足以肯定其确实为史实。在此次结集中,由於出身毘舍离城跋祇族的革新派青年比丘们,主张与戒律有关的十事是正确的,但相对地印度中西部的保守派长老们,却判定那十事全都是违反传统的「非法」,僧团的根本因而分裂为革新派的大众部与保守派的上座部两大派。

根本分裂後,由於阿育王对佛教的保护奖励政策,使佛教扩大传扬到印度内外各地。之後,这根本两大部又各自再分裂,到佛灭三百年以後,便形成所谓十八部或二十部的「部派佛教」。因为各部派都以其布教地区的民众日常用语来宣说经典,所以佛教圣典便转而以印度中、西、北、南、东部等印度雅利安各地的俗语来流传。

再者,依据南方上座部所传,佛灭後二百多年的阿育王时代,在首都华氏城举行第三次结集。据说阿育王後来派遣僧伽到印度国内外九个地区传教,因而扩大佛教教团的幅员,即西北自巴基斯坦延伸到阿富汗,甚至更远及希腊;北至喜马拉雅山地,西自印度河下游往西海岸一带发展,南从印度半岛南部到斯里兰卡,东则远达缅甸地区。也就是说,由於阿育王推广「法」,使得原本仅流传於印度一部分地区的佛教,得以广为弘传到当时的全世界,并且在印度产生支派,而成为十八部或二十部。

如此一来,在佛灭後,经历一百年或二百馀年,佛教圣典阿含经与律藏等,逐渐整理成接近今日所见的型态。佛教虽然在後来分裂为许多部派,但从现存各部派经、律的组织结构,基本上呈现一致、类似的情形看来,显然在部派分裂之前各部派教典就已经作了基础上的整理,因此,各部派的经、律只是在细部上有所差异而已。或许那是由於部派间的分歧,或圣典转译成各地语言等因素所造成的吧!而佛教哲学的论书(阿毘达磨)也在这时逐渐成立,因此在佛灭三至四百年前後,各部派都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经、律、论三藏圣典。

请说明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历史联系!(简单些}

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