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地貌中的民俗民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3收藏

各种地貌中的民俗民居,第1张

田园村镇等民居分布于山区、平原、江河湖海之滨的各种地貌景观之上,为简化类型,将其归于一类,放置于农村居民最多的平原风景之内。但各种地貌之上的民居和田园特点也有不同,如欲进一步细分,可再按地貌分为亚类。在本节内介绍各种田园民居、古镇及目前盛行的农家乐。关于风俗民情因依附于民居之内,不单列。此处大部分资料来自《走到底中国50个古村落》。

一、简陋的民居

川北丘陵区最简陋的住房为草房,四周用夹板打成土墙,中间立柱、架梁,用竹竿绑成方格网状,上盖稻草或麦草,房屋的一头为牲口圈,许多圈上都搭有木架,供男丁睡眠。屋前有一块很平的场地,称为“地坝”,供晾晒农作物。一般厨房门紧邻一块水田,以便洗涤杂物,房屋后有竹林。庄稼四季常青,农舍是绿色海洋中的一些孤岛,这就是竹林茅舍,田园风光美的一个方面。

云南省广南县大山中有一个峰岩村,全村54户280多人居住在一个面积达几千平方米的大岩洞中。洞中岩溶渗水足够人畜饮用,这里村规极严,民风淳朴。全村6姓,和睦相处,从未发生过偷盗之事,实为“中国第一奇村”。

二、文化悠远的古村落

文化悠远的古村落是现今兴起的一个旅游热点,这些古村落往往由一个富有的家族兴建。

1徽州黟县西递村

村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穿村而过,村中街巷沿溪而设,青石铺地,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进入西递村,一幢幢用青石建造的高大房屋,90 条扑朔迷离而又四通八达的街巷,饰着花鸟戏文砖雕的门楼,嵌有雕镂青石漏窗的外围高墙,黑黝黝的飞檐翘角……弥散着浓郁的民俗风采。各家各户的宅院都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全村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许多建筑都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西递村始建于北宋,从清雍正至道光,91年间从这个村走出知县以上官员115人,举人、秀才234人,成为封建社会耕读文化的一个缩影。

2兰溪诸葛村

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是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背靠山峦,面对流水,8 座小山环抱,形成一个天然的外八卦。村落粉墙黛瓦,倒映在荡漾的池塘,散发出江南水乡的韵味。村内现有明清民居及厅堂200多处。雕梁画栋,重檐歇顶,日用器物精美雅致,而非农家朴素之物。

村落的八卦布局为中国一绝。村中心的钟池,由池水陆地和水井合成一个太极图,8条小巷向外辐射,房屋环池排列,归入八卦位置。巷子纵横相济,似连却断,宛如一座迷宫。

3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是一个聚族而居达五六百年之久的自然村,位于湖南岳阳县渭洞乡笔架山下,以其祖先张谷英名命。村舍一直沿袭明清时期庄园风格,整个村落共有房屋2300多间,屋宇绵亘,檐廊衔接,绵延两里之遥,俨然是一个“大屋”。每户庭院都由“三井四进”组成,巷道回廊四通八达,户户相连,晴不曝晒,雨不湿鞋,俯瞰“大屋”,状若飞鸟凌空,势如卧龙欲腾。

张谷英村四面环山,自然景观非常幽雅。这里没有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金石碑刻,只有普普通通的青砖瓦屋、平常人家。他们保存了古老的建筑,继承了古朴的风俗习惯,提倡“勤有功,谦受益”,从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重视办学,鼓励读书,以古老建筑群和重教尚德的民风而驰名。

三、富商大贾的庄园

1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巩义市康店乡,建于明朝晚期,背依邙山,面临洛水,有33个庭院,其中楼房53座、平房97间、窑73孔,总建筑面积643×104m2。其建筑特点是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院院独立,又院院相通,兼有我国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的建筑特色,为典型的封建堡垒式建筑群。远望寨上寨下一片青堂瓦舍,楼房林立,土窑依山就势,可谓中原一绝。

2常家庄园

常家庄园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车辋村,自清代中叶起陆续建成,占地200余亩,有房屋1500余间。鳞次栉比的房屋和楼阁,不像一个家庭的住所,而像一座古代的城市。

四、恶劣环境中开发的村落

1悬崖上的村庄——郭亮村

郭亮村位于河南辉县西北太行山深处海拔1700m的悬崖上,昔日与世隔绝,今天却成为旅游热点。太行山以一道雄伟巨大的悬崖与华北平原分界。郭亮村便建在一条峡谷悬崖的台阶上。村子完全溶浸在石头的奇妙怀抱之中,石磨、石碾、石凳、石床……几乎是现代的“石器”时代。20 世纪70年代以前,郭亮村仅靠一条“天梯”与外界联系。天梯建在绝壁之上,是由块块不整齐的岩石垒起以及直接在近90°的岩壁上凿出的石梯组成,攀爬天梯时,向上只能看到上层石梯的底,向下则是峡谷中翻滚的水浪。登上200m高的红岩绝壁,俯视身下,山壁耸直陡峭,如斧劈一般。如今开凿了郭亮洞,从山脚到洞口是用石头依山势砌成的“之”字形路,石洞是在绝壁上的石英砂岩中凿成,高5m,宽4m,全长1200余米。

郭亮村是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有峡谷的险峻,溪流的柔美,溶洞的幽深,泉瀑的飘逸,观日出星空,听虫鸣鸟啼,一派桃花源似的田园画卷。

2于家石头村

于家村位于河北井陉县中西部山区,全村400多户人,房屋依高就低,顺势而建。村里有古庙、古阁、古戏楼22座,村东口耸立的“清凉阁”是该村的标志性建筑,下层为拱形,宛如城门。村里无论古建筑还是大小民居、设施、用具均以石头为原料,是名副其实的石头村。全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四合院屋顶都是平的,且家家相连,屋顶是进入各家的空中走廊。

于家村周围几十里的墚岭沟坡,无处不是坝及梯田。于家村重视蓄水,井、窑、池遍布全村,新、旧水井有1000多眼,平均每户两眼有余。“柳池禁约”是块水法碑,“每年挖池,按门出工……每家吃水许一瓮,取水许两担……”。正是他们对水的开发和管理,才能在这干旱不毛之地生息繁衍。

五、少数民族的居所

1金帐汗蒙古部落

金帐汗部落坐落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曾经是成吉思汗的营地。牧民们冬天住砖瓦房,夏季转场放牧住蒙古包,它已与游牧文化融为一体。当你来到草原上,会感到无比清新、宁静和惬意。蒙古族的兄弟姐妹淳朴而豪爽,他们会拿出醇香的奶茶和美酒来招待客人,马奶酒和烤羊肉是待客的主菜,托着哈达唱敬酒歌,享受美酒、手扒肉,酒过三巡,跳起蒙古舞蹈。

2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位于四川理县桃坪乡,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和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着陡峭的山势依坡而上。寨子里住着百余户人家,当地人叫“格尔麦阿嘎”,意为古巷人家。因为巷道纵横,迂回曲折,又称“神秘的东方古堡”。居民的房屋大都分为5层:第一层饲养牲畜;第二层为客厅、厨房和卧室;第三层为储物间;第四层堆放谷物和粮食;第五层供奉羌人崇拜的白石神。寨内现存两座石头碉楼,一座高30m,共9层,每层有射击窗口。这是个强地震多发区,但碉楼历两千多年却安然无恙。寨内还有完善的地下供水系统,揭开石板即可取水。水道具有生活、消防、通行、战时防御等多种功能。寨子下面有31条地下通道,连接每户人家,到处都有对外射击的暗孔。寨子外有八大门,与寨子中心8条放射状出口相通,构成八卦布局。本村人攻守自如,外人却如入迷宫。这个村寨结构比兰溪诸葛村更为复杂。

3西江苗寨

在贵州凯里苗岭主峰雷公山东北的雷公坪有中国最大的苗寨,由8个自然村组成,坐落在白水河畔,从山脚一直叠爬到山顶。当地人珍惜土地,平坦处用于造田耕作,把房屋建在30°以上的斜坡上,先挖一个呈两级阶梯形的平台,房子的支撑立柱便安放其上。从侧面看,最外面的一根柱子悬空而挂,同上面一级屋基持平,便形成了吊脚楼。西江吊脚楼通常分为3层,最低一层为畜圈禽舍和堆肥放柴,中间为人居住,顶上一屋用于存放粮食杂物。

西江是苗族文化的一方厚土,除了12年一轮的盛大祭祀典礼外,一年一度的“吃新节”和“苗年”,文化内涵也极为丰富。盛大节日的“跳芦笙”,场面辉煌,几百个身着丽装银饰的姑娘,踩着铜鼓的节奏,随着芦笙的音律,款款移步,翩翩起舞。

西江苗寨的美丽在于它几乎全部营建在一座山上,寨顶有风景树林,寨中有百年老树,使它生动纯朴,生意盎然。傍晚时分,苗寨升起了炊烟,人们在白水河畔洗浴,妇女们将盘在头上的长发散开,浸在河中,姿态从容不迫,优雅自如。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山头,阴影中的山峦变得幽蓝,西江苗寨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六、古镇

1甪直古镇

甪直古镇位于苏州市昆山之南,古镇周围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湖泊和水网共同营造了它的繁华和美丽,一切与水有关的城镇景色都可以在那里找到。镇内有40余座古石桥,精致的雕刻没有一座重复。傍河而建的民宅,从街岸一直建到水上,河道里一排排木桩支撑着一半凌空的木板房,楼板下面、窗户下面都是水。从后门通过石阶,可在河中浣洗。古镇的房屋大多为明清时所建,有58条巷子以及依河道而建的廊棚(带屋顶的街)。沿河岸有不少雕刻着精美图案的栓缆桩和嵌在水巷墙壁上的缆船石。它们都是富有魅力的艺术品。镇东的正阳桥长58m,明代修成,每当夜幕降临,月影和桥影相映,“长虹漾月”为八景之一。镇内圣保寺在宋代达鼎盛时期,有殿宇5000多间、僧众1000多人,所塑罗汉是国宝级文物。最大的银杏树有1300年的树龄。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古今名人不可胜数。

2南浔古镇

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巨富之镇,有号称“四象”、“八牯牛”、“七十二只金黄狗”的豪门财主。这里将五百万两以上银子称为“象”,一百万两以上银子称为“牛”,十万两以上银子称为“狗”。南浔以蚕丝交易而繁荣,当年的“丝行埭”密密地挤满了50余家丝行。每逢新丝上市,丝行埭上便“一日贸易数万金”、“列肆喧阗、衢路拥塞”。南浔是水乡,以桥多为特色,名桥有广惠桥、通津桥。闻名遐迩的“楫里丝”便是通过通津桥运往上海。镇上的“嘉业楼”是与宁波“天一阁”齐名的藏书楼,广收地方志,尤其刊刻了被清廷列为禁书的古籍,可称“海内秘籍”的珍本就有62 种。最有名的园林是小莲庄,其古树长廊的柱间嵌装有45块名人手迹碑刻。

3大圩古镇

广西灵川大圩古镇位于桂林之南、漓江东岸。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后,大圩便成为水陆交通枢纽,逐渐繁荣起来。古镇沿江而建,石板路两旁挤满了青砖青瓦楼房。大圩镇的8 条老街上遍布老店面、老建筑。大圩始终是商贾云集之地,有“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东”之说。沿江有13个码头,都是巨石砌成,一端伸入江中,一头楔入街巷。不过以前樯桅如林的景象,已被旅游的人流和客船所取代。

4鸡鸣驿

鸡鸣驿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保存最好的一座古代驿站,坐落在河北怀来县西北鸡鸣山下。它是明清两代宣化府通往京师大路上独立存在的一座驿城,在我国邮政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存周长近2000km的古城,城墙为青砖砌垒,分东、西两座城门,供人马车辆出入。城堡中民宅整齐划一,像井然有序的军营。“公馆院”是供过往官员、驿卒住宿就餐之处。现今保存完好,为三进院落。驿城署是驿城规格最高的建筑,为五进连环院。

七、农家乐

农家乐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在特点上介于旅游风景区与真正的农家之间。因为它和旅游风景区一样,有为游客服务的设施,但没有美丽的风景,仅以靠近城市交通方便、消费不高、有一定的农村生活气息而博得城市人的喜爱。开办农家乐的家庭,都会在一个漂亮的院落内或树荫下摆上桌子、椅子,供游人喝茶、打牌或其他娱乐消遣活动,为到附近游玩的客人提供食宿娱乐。

习俗先辈云:“习俗移人,贤智者不免。”今一衣一帽、一器一物、一字一语,种种所作所为,凡唱自一人,群起而随之,谓之“时尚”。或尚坐关,群起而坐关;或尚礼忏,群起而礼忏;群起而背经,群起而持准提,群起而读等韵,群起而去注疏、专白文,群起而斋十万八千僧,群起而学书、学诗、学士大夫尺牍语,靡然成风,不约而合。独于刻心励志,真实参禅念佛者,则有唱而无随,谓之何哉?

凉山彝族喜温凉,恶酷热,多居住在海拔1500——3000米的温凉地带。民间有俚语:“彝入住高山”。由于历史上部族社会结构和内争外患,形成凉山彝族传统住宅的“聚族而居”、“据险而居”、“靠山而居”三大特点。杂姓村落和平坝、河畔村落是近代开始出现的。同时,凉山彝族村落多是三、五十户,大村落的居民仅百余户。历史上彝族聚居的腹心地域无集镇无街市。凉山彝族社会流行儿子结婚后独立门户,父母又与小儿子同住,所以凉山彝族住宅不尚深宅大院。传统住宅布局是以土墙、竹篱、柴篱园围成方形院落,院外四周植树,院门为木框木门,院内修建人字形顶一字形住房,屋门矮而宽,门两侧各留50厘米见方小窗,有的不设窗孔。

凉山彝族住房不甚高大,标准住房为长10—15米,宽5—6米的长方型建筑,屋檐及地35米左右。建筑以木为主,采用原木为柱为梁为横杆,穿榫呈现“树”型屋架.表现出凉山彝族历史上与大山与森林休戚相关的朴素原始的建筑美学观。住宅四壁或土或木,屋顶上面盖长约六尺宽七、八寸的云杉木板.俗称“瓦板”,加横木压石固定。雨水顺杉木纹路而下,通光透气。凉山彝族传统住宅又有“瓦板房”的别号。走进这类新房,杉木的清香仿佛引人进入原始森林的狩猪木屋。

凉山彝族住宅内分左中右三部分.入门正中为中堂,中堂靠右上方设火塘.用三块象鼻型雕花锅庄石架锅,塘火终年不熄,是彝族待客和家事活动的中心。火塘左边,用木板或竹篱隔成内屋,有中门相通.为女主人卧室并收藏贵重物品,入门右侧为畜圈。屋内上层空间设竹楼。竹楼左段储粮,中段堆放柴草,右段为客房或未婚子女居室。

凉山彝族民居也有不少变异建筑,主要表现在盖房材料,如瓦房、茅草房、压泥箭竹房、薄沙石板房。大户人家和不少村落还建有多层高碉土楼。现代凉山彝乡住宅变化最为显著.向砖木结构建筑发展,普通另设畜圈。一些富户开始修建砖混结构、花园庭院式的新房。古老的凉山彝族民居洞开了窗户,吹进了现代风。

彝族源于羌?

彝族,一个崇巫尚武的神秘民族;一个在长江流域创造了灿烂辉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一个曾经雄霸大西南――川、滇、黔的强大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优秀民族,它的族属问题,它来源于何处?这个问题在当今的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争论不断。

有人认为彝族与古越族同族;有人认为彝族来源于西藏高原;还有“濮人”说、“僚人”说、“卢人”说,也有国外学者所持的“高加索人种”说等众多学说;但最为公认和流行的是“彝族源于古羌人”这一学说。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就是这一学说的主要创造者和支持者,他认为:“彝族渊源出自古羌人。”李绍明等许多学者也均认同这种观点。但随着当今考古界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对彝汉古籍文献及西南地区彝族、羌族的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彝族源于羌”这一说法逐渐被证明是片面的、错误的。

要想弄清“彝族是否源于羌”?首先我们要知道何谓“彝”?何谓“羌”?现如今我们所用所写的彝族的“彝”,是一九五六年毛主席在北京与彝族干部商议,将当时所用的“夷”字改为“彝”,取房子“ ”下有“米”有“丝”,有吃有穿之意,象征兴旺发达。从此“夷”改为“彝”。而在这之前的汉文古籍中均写作“夷”。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古音读‘聂’。”这与今天彝族人民自称“聂”、“聂苏”、“诺”、“诺苏”、“能”的读音相吻合。而“羌”《说文》解释为:“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也载有:“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从人,因以为号。”因此可知,夷“从大从弓”,羌“从人从羊”,且一东一西,何以谓彝为羌?

再者,羌何时南迁?南迁的是羌的哪一支?据司马迁《史记·秦本记》中的记载:“秦献公初立,(即公元前384年)欲法其祖,出兵灭狄嵵戎。羌无弋爰剑之孙卬则恐于秦国攻伐,率羌人南迁。”《后汉书·西羌传》也有:“至爰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夡,兵临渭首,灭狄嵵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觽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并多娶妻妇。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起矣。……及秦始皇时……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觽狄,筑长城以界之,觽羌不复南度。”根据以上古籍得记载,我们因此可知羌人南迁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84年至公元前221年左右。而南迁的羌人是由“忍”的季父“卬”所率领的“其种人”。在南下之后,其后裔“各自为种”分为“越巂羌”、“广汉羌”和“武都羌”等三支部族。他们与由“忍”和其弟“舞”所率领得留在“湟中”的羌人远离“不复交通”。到了秦始皇派遣蒙恬“筑长城以界之”(约公元前221年左右)以后,“觽羌不复南度。”那么,当羌人南下以前,在今天彝族广泛分布的川、滇、黔等广大西南地区是否空无人迹?哪些民族又生活劳作于此?随着考古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对甲骨文的破译,我们了解到:早在殷商、周朝甲古卜辞中就有“蜀”及周武王伐纣时“蜀人”参战的记载。1986年在广汉发掘出的“三星堆”遗址,以及随后在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发掘出的“金沙村”遗址等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的不断发掘和研究,也证明很早就有多个不同的民族(“夷”系统民族)生活于广大的西南地区。另据《西南彝志》记载:夏、商时,勤劳的彝族先民就已经建立了以岷江流域、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古蜀国;以滇池区域为中心的古滇国等部落联盟制国家,并且羌人南迁时与当时生活于今茂汶地区的土著夷人——“戈基”或“果基”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羌族史诗《羌戈大战》就记述了那段历史:羌人首领“阿巴白构”率部南迁,同土著“戈基人”相战。戈基人非常强悍、勇猛,羌人不敌。在危急之时,天神“阿爸木比塔”托梦羌人用白石打,可胜;托梦戈基人用麻秆打,可胜。次日交战,羌人大胜。从此羌人代代传唱此事,并且将此做为祭神经。羌人白石崇拜由此兴。《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也记载了岷江上游茂汶一带在西汉时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显然这里所记述的夷与羌是各自不同的民族。羌何以为彝之祖。

据彝族经典古籍《西南彝志》、《勒俄特依》和《送魂经》等彝经的记载。彝族父子连名谱系已有三百余代,如以25年一代计,仅父系社会就已有7500多年的历史。而羌人从公元前384年南迁起算也不过2390年左右。另外,古籍和彝经均说彝族发源于今云南境内,彝族死后送魂也是送入云南昭通、大理点苍、昆明滇池一带,未发现有往北方送魂者。故,从北方南下的羌人何以能“生”彝?彝怎为羌之裔。

最能直接证明“羌”是“羌”,“彝”是“彝”的是两个民族间各自不同的风俗、生活习惯和文化。根据《史记》和《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人是:“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被发为俗。”;“不立群臣,无相长一。”的游牧民族。而彝族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被描述为:“此皆魋(椎)结,耕田,有邑聚。”或是“皆编发”;《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里记为:“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东接交址,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其人皆椎结左囏,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又有巂、昆明诸落,西极同师,东北至叶榆,地方数千里。无君长,辫发,随畜迁徙无常。自巂东北有莋都国,东北有冉駹国,或土著,或随畜迁徙。自冉駹东北有白马国,氐种是也。此三国亦有君长。”“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从上面的古籍中的记述来看,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还有,彝族有着古老的文字——“古彝文”。根据现今众多专家学者的论证,古彝文有着至少9000年的历史。生活在各地的彝族支系都有彝文、彝经,包括迁入长江以北及更远地区的夷人先民都在当地留下了古彝文遗迹。而羌族却没有文字,更没有传世的书籍,只有口传的传说和神话、史诗。

综上所述,彝族和羌族是各自不同的两个民族。但二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羌人南迁之后,大部定居于今凉山州和甘孜州、雅安市之间,与土著的“夷”系统的各部族发生了战争和文化交流,相互间渐渐融合。特别是南下羌人分支中的“越巂羌”,同“巂”、“昆明”等夷人部族交错而处,来往密切,并相互通婚,繁衍后代,相互学习,并在生活习惯和生产劳动方式上逐步改变和融合,逐渐从事农耕。另一部分与藏族融合。一部分在茂汶及周边地区延续至今,成为今天的羌族。

那么,彝族真正的源流在哪里呢?著名学者张增祺在其所著的《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中认为:“今天的彝族的族属源流非常复杂,彝族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共同体,他的族源中包含了古代横断山区若干不同族系的古代不了,甚至可能包括一些来自中亚迁徙而来古部落成份。”“古代‘昆明’是近代彝族的主要组成部分。”著名历史学家蒙默则认为:“彝族是大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从旄牛徼外南迁至云南的‘昆明夷’,与以‘濮人’为主的土著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昆明”为彝族之祖先在彝族传说中也有所反映,民国《贵州通志》引《兴义志》曰:“初,秦时有孟(传说中彝族的始祖)者事邛君,邛君邑之。西汉初,其种类繁盛,由泸入滇以西,地方千里,咸为所有,是为昆明夷,《史记》所云‘巂’、‘昆明’也。”这段地方志显然系出于当地彝族的传说,说明在彝族自身传说中同样是将其祖先追溯到古代的“昆明夷”。因此,我认为我们彝族是一个以“巂”、“昆明”、“ 什数”、“夜郎”、“靡莫”等众多古代“夷”系统部落为了主干,在不同时期逐步融合了其他迁徙而来的民族或部落,(如:羌族)逐渐形成的一个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川、滇、黔等地的民族,一个由多民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云南腾冲民居:

位于滇西南的腾冲古城,与缅甸邻近,被誉为中国极边第一城。去腾冲的路上有高黎贡山阻挡,怒江、澜沧江横贯,交通不便,然而却并非无人问津。近年来自助旅游新潮,这里的火山地热温泉吸引了众多游客。远离工业化的尘嚣,空气清新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秋天金黄的稻田中散布着零星的白色小村庄,一派与世无争的安宁氛围。徽州民居以粉墙黛瓦、朴实无华为特色,云南民居也是白墙灰瓦,但细节部分添加了不少彩绘,色泽鲜艳,体现了地方和民族特点。同样,在腾冲郊区不远,一座依山傍水、面积不大的和顺古镇却获得多重美誉,如“面向南亚的第一镇;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西南丝绸古道上最大侨乡;六千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景区”等,成为中国魅力名镇。

自古因为处于中原向南亚的要道,虽远隔崇山峻岭也不能阻挡人们开拓边疆、促进交流的愿望。特色物产通过茶马古道输往境外,加强了与缅甸、印度的经济文化联系,也培育了和顺的不少商帮。古镇中迂回曲折的走马转角楼,顺应马帮商队的石砌小径,富有人情味。附近火山群星罗棋布,增强了自然环境的气势,但必须登热气球从天上俯瞰才能感受到这种风情。和顺古镇的人民世代过着亦商亦侨亦农亦儒的生活,在社会分工不明显的传统社会,根据需要扮演着多重角色。古镇出过近代名人艾思奇,与这里的文风有关,而镇里的一座乡村图书馆,更是历史和文化的浓缩。

和顺图书馆建于民国,当时一群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在这里搞了咸新社(咸于维新),共同学习和传播革命思想。知识分子们意识到发动群众的重要性,于是把这里建成一座图书馆,让村民们也能接受到文化的熏陶。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做法却反映了当时知识阶层与普罗大众的积极互动,有利于奠定革命的群众基础,更何况是在这样边陲的山区。作为乡村图书馆,规模自然有限,但作为文化符号却有一定象征意义。2006年和顺图书馆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过芭蕉叶掩映下的小桥流水,进入和顺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端坐于山坡之上的和顺图书馆。拾级而上,层层递进。大门乃中国传统风格的木构门楼,牌匾上书“和顺图书馆”、“文化源泉”。第二进院落是中西合璧的砖砌三开间牌坊,上书“文化之津”。此处地势渐高,登临回望,古镇的自然人文风情尽收眼底。

进入门内则是图书馆主楼——一座近代民族风格的小楼。以木构为主,环境古朴优雅,挂满的红灯笼增添了喜庆气氛。两侧采用六角亭形式的副楼,飞檐翘角,轻盈欲飞,也能多角度地接受光源。采用立体窗也增加了采光面积,这是吸收西方建筑的特点,适应图书馆阅读的需要。

走进图书借阅室内,面积不大,陈列着不少报刊杂志和图书,几张书桌,至今仍供村民休闲阅读之用。特别是村里的老年人,闲来到此处读书,享受知识的乐趣。室内陈列和结构都还保留了民国时代的特征,古老的摆钟记录了时光的流逝。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啊。

最后一进藏弥楼为30年代扩建而成,据说收藏了不少古籍善本,也作为图书馆的储备库使用。这座两层楼房呈西洋特色,下书“古阁文津”,似乎和避暑山庄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津阁、老北京图书馆主楼的文津阁遥相呼应。京城皇家有的,小乡村也有。风光秀丽的和顺古镇,也因为文脉的延续而历久弥新。 白族是个酷爱艺术的民族,在他们的居住建筑上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喜洲,是白族居民建筑的精萃所在。据史书记载,这里曾是唐代南诏王异牟寻的都城。在那古代文化兴盛的年代,白族工匠吸取 了丰富的中原建筑艺术并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才能,逐渐形成了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 

喜洲的民居建筑均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有点象北京的四合院。一座端庄的民居院落主要由院墙、大门、 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由于过去的人民生活地位 不同,所以房屋的建筑格调和形式也有所区别。一般的 建筑形式是:“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少数富户住“四合五天井”,即四方高房,四方耳房,一眼大开井,四眼小天井。此外,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 ”;楼上楼下由走廊全部贯通的“走马转阁楼”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犹似迷宫。不过这种古老而又造价昂贵 华丽的住宅已不被当地白族人采用了。现在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二层楼房。但雕刻、彩绘仍不减当年,而且有所发展。 白族民居往往注重门楼、照壁建筑和门窗雕刻以及 正墙的彩绘装饰。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门楼建 筑艺术水平的高低,可以确实其主人的经济地位,也是 一种光宗耀祖的标志。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大理石 屏、石刻、彩绘、凸花砖和青砖等材料组成一座串角飞檐,花枋轻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的综合性艺术建筑。白族门楼建筑不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 建筑结构技巧上也独具风格。有的地方整个门楼不用一颗铁钉或其它铁件,而联结却十分牢固,几十年风雨如故,再装上两扇较有厚度的铁黑色木大门,甚是庄重威 严。 

白族居民门窗木雕,无处不闪现着剑川木匠高超的 手艺。一般均用剔透和浮雕手法,层层刻出带有神话色 彩和吉祥幸福的白鹤青松、鹭鸶荷花、老鹰菊花、孔雀玉兰,以及几何图案。门窗的表面上还涂有褚红色的油 漆,显得光滑明亮,古朴典雅。室内清洁、整齐,左右为卧室,当中为客厅,放有 嵌镶彩花大理石的红木桌椅和画屏。 

各种地貌中的民俗民居

田园村镇等民居分布于山区、平原、江河湖海之滨的各种地貌景观之上,为简化类型,将其归于一类,放置于农村居民最多的平原风景之内。但各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