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一到,如何“养藏”阳气?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2收藏

小雪一到,如何“养藏”阳气?,第1张

2017年11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古籍《群芳谱》谈到: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此时虽大地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冬之气,藏之气,小雪到了,如何养藏阳气呢

合理起居早睡晚起

冬三月的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睡觉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藏的状态。那么,现在冬三月强调养藏,这个睡眠的时间就要适当地延长。

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建议大家在冬三月要早睡晚起。尤其是习惯了早起锻炼身体的老人,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外出锻炼。

此外,冬三月要去寒就温。衣着就是一个藏字,将整个身体封藏起来了,这也是养藏。

提醒那些在冬天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人们,年轻的时候冷一冷可以顶过去,但是一旦年纪渐长,随之而来的关节痛,会让你后悔哦。

合理饮食暖身食物

古代养生专家孙思邈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结,不足以生存也。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益寿延年,而饮食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合理运动轻缓运动

小雪过后天气寒冷,户外运动最好选择在有阳光或较暖和的时间段进行,场地宜选择在空气新鲜的地方。

锻炼项目建议以行走、慢跑、太极拳、养身操等有氧运动为好,这样才能与冬相应,有利于养藏。

冬天的锻炼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汗出多了,容易耗气伤阳。另外,根据中医学说的天人合一以及五行学说,肾主骨生髓,而寒易伤肾,故冬季易出现骨关节不适,运动时应注意对骨关节的特别保护。

合理情志听歌解愁

小雪节气过后,天气较为阴冷晦暗,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容易引发抑郁症。专家建议,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若伏若匿,伏也好,匿也好,指的都是藏。

清代医学家吴尚说过: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去倾诉、去运动、听个小曲都有助于释放情绪。但是要切记:喝酒解愁,愁更愁。

民间还流传另外一句话,叫做瑞雪兆丰年。冬季阳气蓄藏得好,来年的释放就会更好。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生命即是一团阳气。因此说,阳气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养生要养阳,治病也要养阳。只有明白了阳气的意义,我们才不会无谓地耗损自己的阳气。 养阳与温阳、扶阳、通阳虽然用词不同,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温阳重在祛寒,扶阳意在补虚,通阳则以化浊为主,归根到底,三法皆是养阳。 我们的生命即是一团阳气,治病或养生总需在阳气上下功夫。疾病之所以康复,是因为邪退而阳气得安;身体之所以健康,是因为阳气旺盛而邪不能客。因此说,阳气是本,病邪是标。治病时往往需要标本兼顾,但切记勿失其本。不管任何医疗手段都不能只盯住病邪而忽视阳气,祛邪固然要紧,复阳才是康复的关键。 如何做到阳气不损?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养生就是要养阳。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饮食寒热要平衡,凉的与温的混杂着吃,这样才能保持阳气不损。但若体质已经偏虚偏寒,就要多吃些温性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阳气。 因此说,阳虚的人当重视养阳扶阳,晨起喝姜糖水,平时少吃寒凉食物;而相火偏旺的人吃些寒凉性的水果反而更健康。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 ”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萌芽于肝,培养于脾,积贮于胸中为大气,以 斡旋全身。” 元阴不充肝阴,肝气升发过度,则头晕目眩,中风暴厥;肝气虚,升发无力,寒疝囊缩、筋缩弛缓、阳事不能。 人的生命即是一团阳气,阳气旺则生命力旺,阳气弱则生命力弱。心神是生命的表现形式,生命力旺,其心神必旺;反之,生命力弱,其心神亦弱。心神内则由心所主,心火明亮则心神足;外则显示于眼睛,眼睛明亮则心神足。小儿阳气旺盛,因此能整天蹦蹦跳跳而不觉疲劳;其心神充足,背诵东西最不容易忘记。 睡眠是养阳的最好方法,需适时休息,夜则入眠,晨则起床,使起居合乎天地规律。夜晚睡觉是敛藏阳气,让阳气休息,至早晨一觉醒来,人体阳气随太阳而升发,充满朝气与活力。 睡子午觉,即保证每天子时(晚23时至凌晨1时)和午时(中午11时至下午13时)的睡眠时间。 「 ”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黄帝内经》如此诠释了睡子午觉对调养阴阳的重要性。子时在一天中阴气最盛,这时睡眠质量最好,最能养阴。而午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睡午觉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持一天饱满精力。 睡子午觉要遵循「 ”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的原则。睡前应减少刷手机、玩电脑等兴奋活动,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同时中午也要小憩15-25分钟。 阳气不足或不通则成瘤、结石、增生 生命有阳气,若阳气宣通,则阴霾自散,周身不病。偶尔阳气不足或不通时,机体会暂时把阴浊瘀毒水饮痰湿等代谢产物打包放在某处,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脂肪瘤、结石、增生、囊肿、脂肪肝、肿瘤等等。若检查发现此类东西,这都是暂时的生理变化。一旦阳气充足了,气化功能加强,这些产物就会自然消失。 只要生命存在,机体就会有阳气,也就会有气化功能。我们每天饮食而能获得食物中的能量,全都依赖阳气的气化功能,同时,代谢之后的浊毒糟粕等能正常排泄,也依赖气化功能。若阳气健旺,气化功能正常,则体内浊毒都能顺利排出;若阳气已虚,气化功能异常,即会产生病理代谢产物,郁滞于体内,即是疾病。 阳气与治病 中医治大病,重在扶正,次在祛邪,因为扶正才能救命,祛邪才能治病。正气就是生命,正气也是一团阳气。要保命,就要保住这一团阳气,因此不可滥用寒凉而浇灭阳气,亦不可滥施攻伐以釜底抽薪。只有养得阳气,才足以保命。若为了治病反而剥夺了尚可延续的生命,这不是可供依赖的医学,而是盗贼,是恶魔。 有人检查发现有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肝血管瘤、腰椎增生等病。所有的增生、囊肿、肌瘤、肿块等皆属阴浊凝滞,其根本原因还在于阳气不能宣通。因此说,治病的关键是扶阳通阳,让阳气健旺,则浊毒痰饮水湿等阴性代谢产物自能排出体外,而不至于凝聚滞塞为患。阳气一通,则诸症皆可霍然而解。 不少女性有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医认为:阳化气,阴成形。若阳气不足,则气化不利,痰浊水饮等阴邪就会凝滞,滞塞不通,即变成囊肿、增生、肿块等阴性病理产物,且往往发生在机体阳气最虚的地方,若胞宫阳虚则成子宫肌瘤;卵巢阳虚则成囊肿等。其正确治法是扶阳以化气,通阳以排浊。 不少阴浊瘀血凝滞所形成的疾病(如各种肿瘤、囊肿、增生、脂肪瘤、血管瘤等等)都需要通阳排浊。如何通阳呢?或用麻黄、细辛、附子、干姜、吴茱萸之类温热性的中药,或用针灸,特别灸法,能养阳、壮阳、扶阳、通阳,最善化阴浊。再者,平时生活中需避风寒、慎起居、节饮食,可使阳气不损,有利于康复。 当前有血瘀的人很多,在皮则为血络,其色或青或紫或黑或红,在内则为肿块、增生、诸痛等。预防血瘀不仅仅是服些活血化瘀的汤药,更需重视养阳。使阳气充足并宣通,则气能化,血能散,经络通畅,自然不至于留瘀。通阳之法,或用温药,或用针灸,特别是逢盛夏用灸法,最能扶阳逐寒,行气通络,活血祛瘀。 阴盛阳虚的人容易生病,且多是三阴病证。一方面阳气内虚而升发无力;另一方面阴寒、痰饮、湿浊等既蒙蔽又伤损阳气,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体质持续下降。动能升阳,像这类的病人一定要坚持运动锻炼,可选择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站桩等较舒缓的运动。并重视健康的生活饮食起居,使阳气振奋起来,慢慢地可以气化掉一部分阴浊。若能以艾灸扶阳,则效果更好。 大病久病初愈时,虽然病症消失,但脏腑尚且脆弱,气血有所不足,此时可用针灸调理。一般情况下可取大椎、陶道(大椎穴往下的第一个胸椎就是陶道穴)二穴,能扶督脉阳气,增强全身抵抗力;足三里能开胃进食,兼可补益中焦,增强气血生化之源。以上三穴可针可灸,都有效果。尚需注意调节饮食,避免风寒,起居有常,节制 ,则正气渐可恢复。 晒头顶补阳气:4个部位多晒好养生 晒头顶:补阳气 中医认为,「 ”头为诸阳之首”,也就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是百脉所会之处。 晒太阳时,一定要让阳光晒过头顶,晒太阳时间最好11—13点之间。这时的日光阳气最充足。 上班族在午饭后,不妨走到室外,让阳光洒满头顶,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晒后背:调气血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背部有一条不可忽视的经络——督脉。它有「 ”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 晒腿脚:祛寒气 俗话说:「 ”寒从足下起”。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到头腿脚都是冷冰冰的。这种情况最应该晒晒腿脚。 阳光可以带走腿脚的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此外,小腿的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保健穴,平时常按揉和针灸可强壮身体、调理脾胃。 晒手心:促睡眠 手心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劳宫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劳宫穴为心包经腧穴,五行属火,按揉此穴位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 手心朝向太阳,让阳光照进劳宫穴,可以释放压力,舒缓疲劳,促进睡眠,还有强心益气的作用。 温馨提醒:一般来说,当人体15%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年轻人每周累计晒40分钟、老年人每周晒60分钟就能保证皮肤合成充足的维生素D。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测度经脉长短的度数·脉度 5 脉诊上辨别脉象·脉度 6 《黄帝内经灵枢》篇名·《脉度》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脉度 1 拼音

mài duó

2 英文参考

length of meridia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eridian measuremen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脉度为五度之一。1.测度经脉长短的度数;2.脉诊上辨别脉象;3《灵枢经》篇名。

4 测度经脉长短的度数·脉度

脉度指测度经脉长短的度数[1][2]。《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记载了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和蹻脉、任脉、督脉等长度[1][2]。

《黄帝内经灵枢·骨度》:“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5 脉诊上辨别脉象·脉度

脉度指脉诊上辨别脉象的大小、浮沉、滑涩,别其左右、上下、前后,以求五脏四时逆从[1][2]。

6 《黄帝内经灵枢》篇名·《脉度》

《脉度》为《黄帝内经灵枢》的篇名[2]。该篇根据当时的度量和标准身材,计算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和蹻脉、任、督脉的长度[2]。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清]张志聪):

脉度第十七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走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五十营章。论气之流行。此章论脉之度数。故曰。此气之大经隧。谓营气宗气。所容行之大隧。故维脉不与焉。手足六阳六阴者。经脉分循于两手两足。三阴三阳。分而为六也。跷脉亦分循左右而上。故合一丈五尺。夫背为阳。腹为阴。督脉主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中。下循膂络肾。任脉主阴。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任脉从会阴之分。而上行至目。督脉从目绕头。而下至脊之十四椎。故各长四尺五寸。盖气行于任督二脉。阴阳通贯而行也。尚御公曰。督脉围绕于周身之前后上下。只言四尺五寸。与任脉相等者。二十八脉。皆分阴阳而行。故跷脉之阴阳。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此承上文而言脉度之十六丈二尺。只以经脉为数。支而横者。络脉孙络也。夫经脉内营于脏腑。外络于形身。浮而见于皮部者皆络脉也。盛而血者。邪盛于外。血留于络脉。故当疾诛之。盛者邪客于外。故当泻之。虚者本虚于内。故当饮药以补之。盖言血气本于脏腑之所生也。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营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营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夫手足之六阳。内通于六腑。六阴内通于六脏。十二经脉之血气。由脏腑之所生。故虚者饮药以补之。是脏腑之气。营于脉内者也。此复论脏腑之气。通于脉外之皮肤七窍。以应天地之纪。阅、历也。五脏常内阅于七窍。是以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矣。在内者六腑为阳。在外者皮肤为阳。本经曰。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是以六腑不和。则血气留滞于皮腠而为痈。此病从内而外也。故邪在腑者。谓邪在于表阳。则阳脉不和。谓左之人迎不和也。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谓右之气口不利也。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营也。故曰关。谓关阴于内。阳气不得以和之。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营也。故曰格。谓格阳于外。阴气不得以和之。如是则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此病因于外也。夫五脏六腑。应天地之五运六气。有升降出入之神机。上节论出入于脉中。此论营运于脉外。玉师曰。不得尽期者。不得尽天地之寿。此注当合五十营注参看。

黄帝曰。跷脉安起安止。何气营水。岐伯答曰。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 。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营。则目不合。

此节论流溢之精气。从跷脉而布散于脉外。脉外之血气。从跷脉而通贯于脉中。气并相还。内外交通者也。夫肾为水脏。受藏水谷之精。水者。流溢于肾脏之精水也。何气营水者。谓阴跷之脉。乃足少阴之别。直上循阴股。入于肾阴。脉内之营气宗气。营运肾脏之水。上循胸里。交于手少阴之心神而化赤。上注于目内 。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阴跷阳跷之气。相并。经脉外内之气。交相往还。则为濡目。如气不营。则目不合。谓流溢于脉外之气。不营于目也。再按、本经大惑篇曰。病有不得卧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不瞑矣。病有不得视者。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此脉外之卫气。复内通于跷脉。外内之血气相并而往还也。尚御公曰。脉外之阴气虚。则目不瞑。气不营。则目不合者。脉外之阴气。不营于目也。此节始论跷脉之起止。而复曰气不营。则目不合。谓脉内之阴气。流溢于脉外者也。夫脉度者。乃营气宗气行于脉中。以应呼吸漏下。若夫营血之流行。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其支者。只环转督脉一周。而跷脉不与焉。盖跷脉主营运肾脏之精水于脉中而为血者也。举足行高曰跷。盖取其从下行上之义。

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营六腑何也。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脏。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五脏。外濡腠理。

此承上文复申明经脉外内之气。营于脉中。濡于脉外也。按卫气之行。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入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脉外之血气相将。妇随夫转。是只营于五脏。而不营于六腑。上文论脉外之血气。则为濡目。故帝有此问。伯言气之不得无行于六腑也。营于脉中者。如水之流。运于脉外者。如日月之行。随天道之营运无息。故阴脉营其脏。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五脏。外濡腠理。腠理者。皮肤肌肉之纹理。五脏募原之肉理也。玉师曰。营气之行。肾传于心包络。包络传之肝。肝传之肺。肺传之脾。脾传之心。水火木金土。先天之五行也。卫气之行。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交相胜制。后天之五行也。故曰此逆顺之常也。盖脉内之气顺行。脉外之气逆行。有顺有逆。斯成天地之纪。

黄帝曰。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其数之数去声余上声)阴跷之脉。后足上行。应地气之上升。故女子数其阴。阴跷属目内 。合阳跷而上行。是阳跷受阴跷之气。复从发际而下行至足。应天气之下降。故男子数其阳。

气上冲胸为症状名。《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少阴在泉,……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指腹内逆气上冲胸脘部,或吞咽有气团阻塞感的表现。见于奔豚、厥阴病及肝气逆证。参见奔豚、厥阴病及肝气逆证:奔豚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又名贲豚、奔豚气。《难经》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往来寒热,病延日久,可见咳逆、骨痿、少气等症。多由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所致。治宜温散寒邪或清肝降逆。用桂枝加桂汤或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奔豚汤等方。厥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故其治法当以扶阳抑阴为主。阳虚寒厥,见脉微恶寒,手足厥冷者,治宜回阳救逆;血虚寒厥,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治宜养血和营、通阳散寒。阳气内郁,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胸胁苦满,或腹中痛,脉弦有力者,治宜疏肝泄热退厥。肝气逆为证候名。肝气郁结,或因怒而引起上逆或横逆的证候。如上逆则见眩晕头痛,胸胁苦闷,面赤耳聋,甚则呕血;横逆则见腹胀、腹痛,嗳气吞酸,月经失调等。《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治以平肝或疏肝为主。

详见百科词条:气上冲胸 [ 最后修订于2015/11/13 16:15:49 共62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重阳之人 1 拼音

zhòng yáng zhī rén

2 注解

重阳之人 生理学名词。指阳气偏盛之人。《灵枢·行针》:“重阳之人,熇熇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

古籍中的重阳之人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八]行针第六十七

各不同形者。谓形中之血气。有盛有少也。六者。谓重阳之人。阳中有阴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多阴之人。阴中有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量气刺

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夫为针之法,以调气为

《类经》:[二十卷针刺类]二十二、行针血气六不同

闻其方。(言受针之人,有此六者之异。)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

《内经评文》:[卷十]行针第六十七

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

《针灸素难要旨》:[卷二上《灵》、《素》]二十八、血气不同形

小雪一到,如何“养藏”阳气?

2017年11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古籍《群芳谱》谈到: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此时虽大地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