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低烧该吃什么食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3收藏

感冒低烧该吃什么食物?,第1张

适用食物:水果,如梨、西瓜、甘蔗、椰子汁(不加冰)等。葱豉汤、四神汤。

 一般出现咽喉肿痛、鼻涕或痰液黄稠、发热高烧等炎症反应时,不宜使用补药,如人参、当归、黄耆及麻油等,以免火上加油,让病情加重。

 冬令进补的当归鸭、麻油鸡、姜母鸭或姜汤(老姜、干姜汤)等,会加速血液循环,发炎反应期间不要轻易尝试。

 发炎期间可以补充一些水果或果汁来「熄火」,如中医理论偏寒凉的水果如西瓜、橘子等。

 新鲜梨子磨汁,可以生津止渴,缓解口干舌燥;其它像西瓜、甘蔗、莲藕汁、椰子汁等,都具有解热作用。

此外,传统中医古籍记载的葱豉汤,除可缓解头痛鼻塞,对于发烧的人也有帮助。

 取青葱葱白部份,加上淡豆豉(传统市场可以买到,呈淡褐色)煮汤,葱白具有发汗功效,发酵的豆鼓则可补充蛋白质。

 葱白中的苹果酸、磷酸醣等,会刺激血液循环,促进发汗,效果甚至比姜更快,发烧时来碗葱白粥,马上逼出一身汗。

 但要注意本身发烧流汗多的人,不适用葱豉汤。

 粥的发汗效果也不错,清代名医王士雄提到「米汤可代参汤用」,粥容易消化吸收且具护胃功能,可以帮助排汗,是很好的感冒食疗。

 也可以喝点四神汤补充元气。将山药、茯苓、莲子、芡实、薏苡仁等量,添加少许猪肉煮成稀饭,「有点像打点滴作用一样,」四神汤的成分,可以调解体内水分电解质,达到平衡状态。

 平时饮用四神汤,可以增强肠胃功能,也较不容易感冒。杨大夫

能够有效祛湿的食物有:糙米、红豆、胡萝卜、地瓜、山药、绿豆、牛蒡、芦笋、燕麦、薏仁等。具体如下:

1、糙米有丰富的纤维,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当的饱足感,能整肠利便,有助于排毒。

2、红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可在睡前将红豆用电锅炖煮浸泡一段时间,隔天将无糖的红豆汤水当开水喝,能有效促进排毒。

3、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β-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因为它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柠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4、地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5、山药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将去皮白山药和菠萝切小块,一起打成汁饮用,有健胃整肠的功能。

6、绿豆具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机酸、维生素受到破坏而降低作用。

7、牛蒡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并有调整肠道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以保有水分、软化粪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秘。可作成牛蒡茶随时饮用,长期服用。

8、芦笋含多种营养素,所含的天门冬素与钾有利尿作用,能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有利排毒。绿芦荀的荀尖富含维生素A,料理可将尖端微露水面,能保存最多营养素。

9、燕麦能滑肠通便,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将蒸熟的燕麦打成汁当作饮料来喝是不错的选择,搅打时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苹果、葡萄干,营养又能促进排便!

10、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判断自己是否湿气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早上刷牙恶心。起床后刷牙喜欢呕吐下才舒服、感觉嗓子里边总是有东西似的。丝丝拉拉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点。吐不出来。这个症状也说明体内有湿气。

2、看舌苔。健康正常人的舌头应该是淡色而润泽。如果舌苔颜色发白而且较厚,看起来好象刚刚喝过牛奶一样,这说明你的体内有寒湿。如果舌苔的颜色有点发黄,看起来腻而粗糙,就说明你的体内有湿热。

3、看食欲。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马上会有饱胀的感觉,这是胃强脾弱的表现,也是脾湿的征候。

4、观察排便。看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另外,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正常的大便是金**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

5、起床时看感觉。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就是体内有湿了。

参考资料 人民网  排毒祛湿吃10种食物 赶走湿气让你健康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干霍乱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寒霍乱、热霍乱及干霍乱的辨证要点 7 治法 8 干霍乱的方药治疗 9 霍乱的预防 10 文献摘录 11 关于霍乱 12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干霍乱的穴位 2 治疗干霍乱的方剂 3 治疗干霍乱的中成药 4 干霍乱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干霍乱 1 拼音

gàn huò luàn

2 英文参考

dry cholera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干霍乱为病名[1]。俗称绞肠痧[2]、搅肠痧[1]、斑痧[1]、乌痧胀[1]。指突然腹中绞痛,吐泻不得的疾患[1]。多因冷气搏于肠胃,或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闭塞经隧,气滞血凝,中气拂乱所致[1]。本病除内服药物探吐、急刺委中出血外,并可刺十指出血[1]。其证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腹中绞痛,脘闷难忍[2]。由于饮食先伤脾胃,重感秽浊之气,邪阻中焦,升降之气窒塞,上下不通,故发为干霍乱,乃霍乱中之严重证候[2]。

4 干霍乱的症状

卒然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躁闷乱,甚则面色青惨,四肢厥冷。头汗出,脉象沉伏[2]。

5 证候分析

暑令秽浊疫疠之气,壅遏中焦,气机窒塞,升降格拒,上下不通,故腹痛而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浊邪壅闭,热格于上,则烦躁闷乱。阳气不能宣通,复因腹部剧痛,故面色青惨而头汗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2]

6 寒霍乱、热霍乱及干霍乱的辨证要点

霍乱证型分寒霍乱,热霍乱及干霍乱三类。寒、热霍乱,皆以吐泻交作为主证,但寒霍乱之吐泻较缓,以吐泻物不甚臭秽,四肢清冷,舌淡苔白,脉象微弱为辨证特点;而热霍乱之吐泻较急,以呕吐如喷,吐泻物臭秽难闻,发热、烦渴,舌红苔黄,脉象濡数为辨证特点;干霍乱,是以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腹中绞痛,烦躁闷乱为辨证特点。三类证型,各有特征,临床是不难分辨的。[2]

7 治法

辟秽解浊,利气宣壅[2]。

8 干霍乱的方药治疗

玉枢丹[备注]玉枢丹(《是斋百一选方》):山慈姑、续随子、大戟、麝香、腰黄、朱砂、五倍子为主方。方中山慈姑、雄黄、五倍子辟秽解浊,麝香通窍开闭;续随子、大戟泻下逐邪。因邪气过盛,可先用烧盐方[备注]烧盐探吐法(《医方集解》):单用烧盐熟水调饮,以指探吐。探吐,一经吐出,不仅烦躁闷乱之症可减,而使下窍宣畅,二便自然通利,并可口服行军散[备注]行军散(《霍乱论》):牛黄、麝香、珍珠、冰片、硼砂、雄黄、火硝、金箔或红灵丹[备注]红灵丹(上海中医学院《方剂学》):朱砂、麝香、银硝、礞石、雄黄、硼砂、冰片一至三分,亦可以搐鼻取嚏,以辟秽解毒,通闭开窍。还可采用针刺十宣、委中出血以及刮痧等法,以通脉开窍,引邪外出;或用吴萸、青盐各两许,略研,炒热,用布裹之,熨脐下,以温通阳气。如汤药可进,而仍欲泻不出者,可用厚朴汤[备注]厚朴汤(《苏沈良方》):高良姜、厚朴、朴硝、大黄、槟榔、枳壳为主方。方中良姜、厚朴以温中破满;朴硝、大黄、槟榔、枳实以泻下通便。如吐泻畅通,病势已减者,可用藿香正气散以善其后。[2]

9 霍乱的预防

霍乱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属于时令疾病,其主要成因为外感时邪,内伤饮食,内外合邪,壅滞中焦,引起脾胃功能紊乱。脾陷胃逆,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挥霍撩乱而为病。因此,预防本病,必须外避时邪,内慎饮食,真正作到起居谨慎,饮食卫生。使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2]

10 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干霍乱候》:“干霍乱者,是冷气搏于肠胃,致饮食不消,但腹满烦乱、绞痛、短气,其肠胃先挟实,故不吐利。”

《圣济总录·干霍乱门》:“干霍乱之状,中气喘争而不吐不利是也,肠胃挟实,与冷气相搏,正气暴衰,神志昏冒,上下隔塞,白汗自出,治之稍缓,则不可救。”

《杂病源流犀烛·霍乱源流》:“干霍乱,即俗云搅肠痧,亦由胃气虚,猝中天地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间,上不得吐,下不得泻,以致肠胃绞痛异常,胸腹骤胀,遍体紫黑。”

《医学心悟》卷三:“干霍乱证,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搅肠大痛,变在须臾。古方以烧盐合阴阳水引而吐之,或以陈皮同煎吐之,或用多年陈香橼煎汤更佳。俗名搅肠痧、乌痧胀,皆此之类。此系秽气闭塞经隧,气滞血凝,脾土壅满,不能转输,失天地运行之常,则胀闭而危矣。”

《医宗己任篇·霍乱》:“有干霍乱者,俗名斑痧 ,又名搅肠痧。吐泻不见,面色青冷,腹中绞痛,乃阴阳错乱最恶之候而最易治。急刺委中出血,明矾末调饮探吐,或用菜油探吐,兼用碗刮背上,用苎麻根蘸清菜油,刮夺命穴、督脉后顶、天庭等处,后服砂仁细末数口,连嗳数十声即愈。”

11 关于霍乱

霍乱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灵枢·五乱》。俗称触恶。泛指突然剧烈吐泻,心腹绞痛的疾患[3]。《诸病源候论·霍乱病诸候》:“霍乱者,由人温凉不调,阴阳清浊二气有相干乱之时,其乱在于肠胃之间者,因遇饮食而变发。”《杂病源流犀烛·霍乱源流》:“皆由中气素虚,或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气,或伤饮食,或中邪恶、污秽气及毒气,往往发于夏秋。”

1指剧烈吐泻有传染性的病证。《伤寒溯源集·霍乱证治》:“此皆六气胜复之变也……或为诸寒湿之间气客气所胜者亦然,且尤于阴晴风雨,酷暑暴寒之中,每每有之。一家之中,一里之内,或阖境皆然,乃时行寒湿也。”症见突然上吐下泻,躁乱烦闷,甚则转筋,手足厥逆等。治宜温阳散寒为主,如附子理中汤、急救回阳汤、解毒活血汤、急救回生丹、卫生防疫宝丹等。外治可用刺法、熨法、刮痧法等。危重时宜中西两法结合抢救[3]。

2指严重吐泻,心腹绞痛的病证。多因暑天感湿,或饮食失节所致[3]。《医学入门》卷二:“三焦水谷道路,邪在上焦,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利而不吐,邪在中焦,上吐下利。病因饮食不节,清浊相干,阴阳乖隔,轻者止日吐利,重者挥霍扰乱,乃曰霍乱。”

根据病因与症状不同,有干霍乱、湿霍乱、暑霍乱、热霍乱等。必须注意的是,古代由于缺乏病因鉴定方法,在“霍乱”病名之下,包括了以上两方面内容。可见于霍乱、副霍乱、急性胃肠炎、嗜盐菌性胃肠炎等疾患,也可见于某些食物中毒。现代中医病名已逐步将霍乱限定于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3]。

12

目录 1 拼音 2 《易简方》:草果平胃散 21 草果平胃散的别名 22 处方 23 功能主治 24 草果平胃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得效》卷二:草果平胃散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草果平胃散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医方类聚》卷一○○引《医方大成》 41 方名 42 草果平胃散的别名 43 组成 44 功效 45 主治 46 草果平胃散的用法用量 4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草果平胃散 1 拼音

cǎo guǒ píng wèi sǎn

2 《易简方》:草果平胃散

21 草果平胃散的别名

定斋草果饮子、草果饮子

22 处方

厚朴3两半,苍术5两半,橘红3两半,甘草1两,草果1枚,乌梅1枚。

23 功能主治

脾寒痞疾。

24 草果平胃散的用法用量

定斋草果饮子(《医方类聚》卷一二二引《简易》)、草果饮子(《永类钤方》卷十三)。

25 摘录

《易简方》

3 《得效》卷二:草果平胃散

31 处方

生料平胃散4两,草果2两,大腹皮2两,槟榔2两,青皮2两。

32 制法

上为末。

33 功能主治

脾虚作疟,不问寒热先后,饮食不进。

34 草果平胃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个,煎7分,空心多服收效。

35 摘录

《得效》卷二

4 《医方类聚》卷一○○引《医方大成》 41 方名

草果平胃散

42 草果平胃散的别名

对金饮子

43 组成

苍术(去皮,米汁浸2日)5两,厚朴(去皮,姜制,炒香)3两2钱,陈皮(去白)3两2钱,甘草(炒)30两,草果。

44 功效

暖胃消痰,除山岚瘴气,调理脾胃。

45 主治

脾胃不和,不进饮食,寒热疟疾。

46 草果平胃散的用法用量

水1盏,生姜3片,大枣1个,煎,或盐汤点服亦可。

47 附注

对金饮子(《医学入门》卷八)。方中草果用量原缺。

古籍中的草果平胃散 《奇效良方》:[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脾胃通治方

,红枣二枚,煎至一盅,食远服。一方加草果,名草果平胃散,或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盐汤调服亦可。《奇效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八诸疟门]足太阴脾疟(附论)

过两服而止。后再一服。不拘老少孕妇皆可用服。草果平胃散(出危氏方)治脾虚作疟。不问寒热先后。饮食不

《证治准绳·类方》:[第一册]疟

片,枣一枚,煎服。一方,加草果,倍用苍术,名草果平胃散。五积散(见中寒。)人参养胃肠(《和剂》)加

《证治准绳·杂病》:[第一册寒热门]疟

山饮吐之。刘立之法∶先当化痰下气,调理荣卫。草果平胃散、理中汤加半夏、藿香正气散、不换金正气散、对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三脾胃门]药方

感冒低烧该吃什么食物?

适用食物:水果,如梨、西瓜、甘蔗、椰子汁(不加冰)等。葱豉汤、四神汤。 一般出现咽喉肿痛、鼻涕或痰液黄稠、发热高烧等炎症反应时,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