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管湿毒叫什么
湿毒: 慓盛暴烈的湿气。《素问·五常政大论》:“阳明在泉,湿毒不生。”
湿热症,湿毒证
所谓湿,即水湿,有生理和病理两种状态。在前者,是体内津液类物(如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的正常新陈代谢,维系机体正常营养供应;在后者,是体内津液类物质的异常聚集、停留或代谢紊乱,如炎性渗出、各种腺体分泌异常等。
病态的湿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外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外居潮湿之地,使外来水湿之邪气入侵人体而引起,异致体内水液代谢异常而发病。例如胃肠型感冒、感染性皮肤病等,是典型的外感湿邪导致。“内湿”则是因消化功能不足,水液代谢紊乱导致的病理产物。脾胃虚弱运化不力所使“水湿内停”或因脾虚正气不足招来外湿入侵,妨碍脾胃运化功能使湿从体内产生。
所谓热,指的是一种热象表现,例如发热、烦躁、舌红、脉搏快等症状,通常是身化机能代谢活动过度亢盛所产生的证候,有外感和内生两种因素。外感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内生则是因饮食和情绪因素,例如常吃辛辣热性食物,或心情郁闷导致人们常说的“上火”。除了常见的外感热病,临床当中常常发生不典型的热性疾病,例如体温虽不高但自觉发热、周期性低烧、心情烦燥、口渴等等。
湿热则是指热与湿同时存在的现象,临床中非常多见。湿热共存使病邪难以祛除,疾病迁延难愈,临床上,一些常见妇科炎症多属于湿热症,治疗起来非常棘手,就是这个道理。皮炎、湿疹常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也是典型的湿热病特点。湿热性疾病常常随天气变化而发作,例夏季天热潮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人们易患皮炎、湿疹,脚气、等病,慢性炎症也易加重。
湿热体质是湿热性疾病的内因,因此,同样的生活条件下,有些人容易得一些为症性疾病,有些人则不容易得。平素体内蕴积湿热的,常常更容易罹患皮炎、湿疹等炎性疾病。平素爱喝酒、喜食辛辣食物的人,尤其是较肥胖的人如果喜欢喝酒,则常常表现为湿热体质。
目录 1 拼音 2 《世医得效方》卷九:苍术散 21 苍术散的别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功能主治 25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3 《明医指掌》卷七:苍术散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外科真诠》卷下:苍术散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方出《保婴撮要》卷四,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三:苍术散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方出《古今医鉴》卷九,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苍术散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得效》卷九:苍术散 71 苍术散的别名 72 处方 73 制法 74 功能主治 75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76 摘录 8 《眼科全书》卷六:苍术散 81 苍术散的别名 82 处方 83 制法 84 功能主治 85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86 摘录 9 《活人书》卷十七:苍术散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医方类聚》卷六十七引《神巧万全方》:苍术散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105 摘录 11 《朱氏集验方》卷九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2 《医林纂要》卷六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124 制备方法 13 《银海精微》卷上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14 《圣济总录》卷一○八 141 组成 142 主治 14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144 制备方法 15 方出《古今医鉴》卷九,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 151 组成 152 主治 15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154 制备方法 16 《得效》卷十八 161 组成 162 主治 16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164 制备方法 17 《普济方》卷一三○ 171 组成 172 功效 173 主治 174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朱氏集验方》卷二 181 组成 182 主治 18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184 制备方法 19 《圣济总录》卷一○三 191 组成 192 主治 19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194 制备方法 20 《瑞竹堂方》卷二 201 组成 202 功效 20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 20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苍术散 1 拼音
cāng zhú sǎn
2 《世医得效方》卷九:苍术散21 苍术散的别名
二妙苍柏散(《医学入门》卷七)。
22 处方苍术(米泔浸一日夜,盐炒)黄柏(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各120克
23 制法上药锉散。
24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主湿热下注,下肢酸软无力,足膝红肿热痛,带下色黄而臭, 湿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25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日进三四服。
26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九
3 《明医指掌》卷七:苍术散31 处方
苍术4两(泔浸),黄柏4两(酒炒),虎胫骨(酥炙)2两,防风1两。
32 制法上为末。
33 功能主治湿热成痹。
34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调下。
35 摘录《明医指掌》卷七
4 《外科真诠》卷下:苍术散41 处方
苍术1两,点红川椒3钱。
42 功能主治杨梅结毒。
4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煎水冲洗。
44 摘录《外科真诠》卷下
5 方出《保婴撮要》卷四,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三:苍术散51 处方
苍术4两(米泔浸,切片,焙)。
52 制法上为末。
53 功能主治雀目。
54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猪肝2两,批开掺药在内,用麻系定,粟米1合,水1碗,砂锅内煮熟,熏眼。每服3钱,临卧温服。
55 摘录方出《保婴撮要》卷四,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三
6 方出《古今医鉴》卷九,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苍术散61 处方
木贼、苍术、白蒺藜、防风、羌活、川芎、甘草各等分。
62 制法上为末。
63 功能主治肝风实热,眼出冷泪不止。
64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温米泔调下。
65 摘录方出《古今医鉴》卷九,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
7 《得效》卷九:苍术散71 苍术散的别名
二神汤、二炒苍柏散、苍柏散
72 处方苍术(米泔浸1日夜,盐炒)4两,黄柏(去粗皮,酒浸1日夜,炙焦)4两。
73 制法上锉散。
74 功能主治一切风寒湿热,令足膝痛,或赤肿,脚骨间作热痛,虽一点,能令步履艰苦,及腰膝臀髀大骨疼痛,令人痿躄,一切脚气。
75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二神汤(《医统》卷五十九引《医林集要》)、二炒苍柏散(《医学入门》卷七)、苍柏散(《疡科选粹》卷五)、二妙苍柏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
76 摘录《得效》卷九
8 《眼科全书》卷六:苍术散81 苍术散的别名
二神汤
82 处方苍术、僵蚕、蝉蜕、川芎、防风、荆芥、蔓荆子、白芷、夏枯草、甘草。
83 制法上为细末。
84 功能主治风目。
85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清茶调下。
86 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9 《活人书》卷十七:苍术散91 处方
麻黄1两(汤洗过,焙干称),苍术半两(米泔浸,去皮,切),石膏1两(煅),桔梗半两,甘草半两(炙),山茵陈半两(去梗)。
92 制法上为细末。
93 功能主治伤寒12日,头疼,发热憎寒,身体疼痛。
94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8分,数服出汗。
95 摘录《活人书》卷十七
10 《医方类聚》卷六十七引《神巧万全方》:苍术散101 处方
苍术4两(肥实者,于银石器内以河水煮1日,煮时入皂角1寸许,煮了不用皂角,取苍术以铜刀子刮去黑皮,切过晒干,取3两),甘菊花1两半,京芎1两半,荆芥穗1两,木贼1两,旋覆花1两,草决明(温水洗3遍,晒干)1两,菥蓂子1两,甘草(炙)3分,细辛3分。
102 制法上为末,用不津器内盛。
103 功能主治眼病。
104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入真腊茶半钱,同点服。
105 摘录《医方类聚》卷六十七引《神巧万全方》
11 《朱氏集验方》卷九 111 组成
苍术1两,槐花3钱,藁本3钱,蛇蜕3钱,防风3钱,枸杞3钱,白蒺藜3钱,黄芩半两,川芎半两,木贼2钱,甘草2钱,白菊花2钱,蝉蜕4钱,乳香半钱,没药半钱,硬石膏(煅)半两,干葛1两。
112 主治癍疮入眼。小儿痘疮入眼,生翳膜,羞明怕日。
11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用白水煎,食后服。加谷精草3钱半尤妙。
11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2 《医林纂要》卷六 121 组成苍术1斤(泔水浸过,9蒸9晒,为末),橘皮4两(留白)。
122 主治寒痰积湿,痰饮腹痛。
12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姜汤调服。
124 制备方法上为末。
13 《银海精微》卷上 131 组成苍术、木贼、香附米、夏枯草、蝉蜕、甘草、蒺藜、白芷、防风、蔓荆子、川芎、僵蚕各等分。
132 主治风湿伤肝,湿泪昏花。
13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3钱,茶清下;酒亦可。
134 制备方法上为末。
14 《圣济总录》卷一○八 141 组成苍术(米泔浸1宿,切,焙)4两,木贼(童便浸1宿,净洗,锉,焙)2两,甘草(炙)1两半,旋覆花1两,蝉蜕(去土)1两。
142 主治风毒客搏,目生翳晕,黑白睛昏浊不明。
14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麦门冬熟水调下。
144 制备方法上为散。
15 方出《古今医鉴》卷九,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 151 组成木贼、苍术、白蒺藜、防风、羌活、川芎、甘草各等分。
152 主治肝风实热,眼出冷泪不止。
15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温米泔调下。
154 制备方法上为末。
16 《得效》卷十八 161 组成紫金皮、苍术、猪牙皂角(盐醋炒)、鸡脚风叶、骨碎补各等分。
162 主治打扑损伤,皮不破,浮肿者。
16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酒调敷肿处。
164 制备方法上为末。
17 《普济方》卷一三○ 171 组成苍术(去粗皮,米泔浸1宿)1两,甘草1两半(炙),香附子3两半(炙,炒)。
172 功效逼毒气。
173 主治伤寒12日以前。
174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3寸,淡豆豉30粒,同煎至7分,热服,不拘时候。连服3服,汗出即愈。
175 制备方法上为末。
18 《朱氏集验方》卷二 181 组成苍术半斤(炒),麻黄1两半(去节),杏仁2两(去皮尖,炒),甘草2两(炒)。
182 主治四时伤寒、疫疾。
18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调下,不拘时候。
18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9 《圣济总录》卷一○三 191 组成苍术1两,蝉蜕半两,木贼(锉)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192 主治目赤痛。
19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新汲水调下。服后仰卧少时。
194 制备方法上为散。
20 《瑞竹堂方》卷二 201 组成苍术1斤(用粟米泔浸过,用竹刀刮去皮,半斤童便浸,半斤无灰好酒浸,春5日,夏3日,秋7日,冬10日,取出苍术)。
202 功效除湿,壮筋骨,明目,健步。
203 苍术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盐汤或酒调下。
204 制备方法于净地上撅一坑,以炭火煅红,去炭,将浸苍术酒、小便、倾于坑内,却放苍术于坑内,用瓦器盖覆,用泥固封,经一宿,取出苍术,为细末。
古籍中的苍术散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伤寒门]伤寒二日候。连进一盏。平常服。减南椒一味。专治伤寒四酸伤苍术散治伤寒一日二日以前。逼毒瓦斯令散。苍术(去粗皮
《外科证治全书》:[卷一眼部证治(计二十三证)]治目大要。)两眼至晚不见,至晓复明,此元阳不足之病,用苍术散久服自愈。苍术散茅山苍术(米泔水准浸一宿,切片
《明医指掌》:[卷七]痹证六痹,脚膝肿痛,行步艰难,腰、膝、臂、髀大骨痛,苍术散。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难以屈伸,当归拈痛汤
《本草新编》:[卷之一(宫集)]苍术邪出而正又不大伤,汗出而阳又不甚越也。(〔批〕苍术散气虚之邪,实胜诸风药。)或疑苍术之功,不及白术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草之一]术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除湿汤处方半夏麹(炒一钱半)厚朴(姜制一钱半)苍术(米泔浸二钱)藿香(一钱)陈皮(去白一钱半)白茯苓(去皮二钱)白术(二钱)甘草(一钱)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伤,身体重著,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赤涩。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前服。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世医得效方》卷四:除湿汤处方半夏(汤洗)厚朴(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藿香叶15克(去土)陈皮(去白)15克甘草9克苍术(米泔浸)30克(切,炒赤)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燥湿健脾。主周身重著;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1枚,煎至160毫升,热服,不拘时候。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明医指掌》卷四:除湿汤处方厚朴(姜汁拌,炒)1钱,苍术(米泔浸,炒)1钱,半夏1钱,藿香叶3分,陈皮5分,茯苓5分,白术5分。功能主治痢疾病久,所下若鼻涕、冻胶,脉迟弱,形体虚怯,四肢倦怠。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摘录《明医指掌》卷四《眼科纂要》卷上:除湿汤处方连翘、滑石、车前、枳壳、黄芩、川连、木通、粉甘草、陈皮、白茯苓、荆芥、防风。功能主治风弦赤烂外障,脾胃湿热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眼科纂要》卷上《一盘珠》卷一:除湿汤处方苍术、白术、白苓、甘草、干姜、橘红、丁香各等分。功能主治中湿。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摘录《一盘珠》卷一《女科万金方》:除湿汤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药、葶苈、半夏、厚朴、苍术、藿香、陈皮、白茯苓、白术。功能主治诸湿,腰膝肿疼,项颈浮肿,筋骨紧急, 凝滞。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服。摘录《女科万金方》《普济方》卷一一八:除湿汤处方平胃散加半夏曲(炒)、藿香、白茯苓、白术各等分(一方去白术,用赤茯苓)。功能主治寒湿所伤或脾虚停湿,身体重著,腰脚酸痛,面
详见百科词条:除湿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20:22 共225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国自古医学著作到齐了 上面是书目名称 下面是详解 望采纳
一、《脉经》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七篇,为西晋·王叔和编撰。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脉经》开宗明义指出“脉理精微,其体难辩”,“在心易了,指下唯明”,《脉经》正是针对这些难点来进行编撰总结的。
《脉经》虽然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就陆续传到我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起着重大的影响。通过这里,中国脉学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尔哈姆丹(1247~1318)编写的一部波斯文的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十三世纪~十四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中有关脉学的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旧唐书》载《脉经》二卷,但到宋初本书已濒于湮没。至宋林亿等校正医书时,发现此书,予以删繁补缺。今存版本较早的有天历三年广勤书堂刻本。其后历明清诸代,直至现代,各种刻本、排印本等等,计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如清守山阁丛书本较有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有商著印书馆铅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等影印本。
二、《针灸甲乙经》
全名有时也称《黄帝甲乙经》(《隋书·经籍志》)、《黄帝三部针灸经》(《新唐书,艺文志》等),现一般通称《针灸甲乙经》。各书所载卷数不一,今本多取其自序所述的十二卷。
今本《针灸甲乙经》全书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其内容系撷取《素问》、《铖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灸治要》这三部书的有关部分的精华,予以整理重编。
卷一至卷六,依次叙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精神魂魄、精气津液及肢体五官与脏腑功能的关系等;其次是人体经脉、经筋等经络系统的循环路线、骨度肠度及肠胃所受;再次是人体俞穴,依身体部位分部叙述其位置,主治,书中计叙述俞穴348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299个)而不是如其所说的365穴,这些穴位是按头、面、项、胸、腹、臂、股等部位排列的;很便于寻检。每一穴均有针刺的深度、灸灼的壮数,再次叙述诊法、重点介绍脉诊的内容。尤其是三部九候;其后介绍针道,针灸禁忌,包括禁穴;最后介绍了病理及生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进行阐释。
临床部分也是六卷,依次介绍内科(包括伤寒热病、中风、杂病)、五官科、妇科、儿科等病症的针灸治疗,其中内科共43篇,有外感六*、内伤七情、五脏病、六腑病、经脉病及五官病等,外科有三篇,主要论述痈疽,至于妇科及儿科,各有一篇各论述20种及10种该科病症。
《针灸甲乙经》的著成,对于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宋、公元6~8世纪,中、朝、日之教学均规定为教授学生的必修课;宋、金、元、明、清重要针灸学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本书的基础上的发挥。国外早已有本书英译本,对国外针灸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三、《肘后备急方》
本书原名《肘后救卒》,计三卷,东晋葛洪所著。今本《肘后备急方》共八卷,其内容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病证的简便疗法,包括内服方剂、外用、推拿按摩、灸法、正骨等一些十分实用的内容。这部书虽号“肘后”,但却包含相当多宝贵的医学史料实用的方剂方法,有不少医学史上的重要发明发现,对今天的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他所描绘的“虏疮”即天花,是外界传入,并非我国固有,具有重要的医学史价值。
书中还提到射工、沙虱、马鼻疽等多种传染病,论者认为所谓射工是对一种血吸虫病的得病描述。而沙虱所描述的是恙虫病,山有人认为这是血吸虫病的得病过程。更可宝贵的是书中还指出这种沙虱钻入皮肉后。如果以针挑取虫子,正如疥虫,著爪上映光方见行动也。这可证明当时已经认识疥虫,它用疥虫的大小,检得方法来比喻沙虱,十分恰当。总之,《肘后备急方》一书,对古代几种传染病作了细致的描述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肘后备急方》中专有一节讨论“猘犬所咬毒”的处理。书中首先认识到猘犬(亦即狂犬)咬人的严重性,指出其潜伏朗和病程经过。提出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计约二十种,其中有“仍杀咬犬,取脑傅之,便不复发”之法。这方法的宝贵之处在于它是以该狂犬的脑组织来敷贴伤口以预防狂犬病之发作,是一种免疫治疗的思想萌芽。狂犬病毒原是亲神经组织的病毒,在狂犬的脑组织中大量繁殖。用这种组织来治疗狂犬病,如果说是在“以毒攻毒”的思想的影响下提出的,它也符合现代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肘后备急方》虽然都是一些简便易得的治疗方法,而这一部著作及其所宣扬的治疗思想,似乎与一向认为正统的“辩证论治”的思想不相协调,因而使一些后代“正统”医家认为不足轻重,甚至不值一提,不能登大雅之堂。然而,正是这些简便易得的治疗方法、方剂中涵有宝贵精华,应予以重视。如以青蒿治疗疟疾“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也是长期经验积累所得的珍贵结论。现代研究证明,青蒿中含有抗疟作用十分明显的青蒿素,是一种不耐热的化学成分,因而虽然中药一般都用煎剂,葛洪强调要生服其汁。青蒿素的分离研究导致了现代抗疟史上的一大重要发现,(青蒿抗疟的研究,载《中国中医研究院三十年论文选》,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又如书中有关脚弱病的记述,可以认为是最早的脚气病的历史,尤其是心脏型脚气病的描述以及含有足够的维生素乙来治疗脚气病等。
四、《名医别录》
原书早佚,但其有关内容仍可从后世的《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中窥知。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内容,365种系陶弘景录自《名医别录》。
《名医别录》原书的收药数目,应该在730种以上,因为这一数目是陶弘景在编录成二部独立的著作时筛选出来的,当时可能摒弃了一部分主观上认为不用的药物。从药物的分类方法来看,仍然是《本草经》那种三品分类法,即按药物的治疗作用粗分上、中、下三品,同时在每一品之下,又粗略地将植物、矿物、动物等类药大致做了归类。
对每一种药,本书都载有其正名、性味、主治、别名(或一名)、用法、用量、药物形态、产地采集炮制法及七情畏恶等项目。这基本上与《本草经》是相同的。在《名医别录》中,个别药味之后己附有方剂,如说”露蜂房,合乱发、蛇皮三味合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二,治诸恶疽、附骨痈,根在脏腑,历节肿出,丁肿恶脉诸毒皆差,”这是本草著作中最早附有方剂的体例,为后世本草附方开创一个良好的实用开端。此外,《名医别录》中记载的药物主治功效,有一些已经超过《本草经》,如桂可发汗,百部根可止咳等等,都是《本经》所无,故此书对于研究汉魏六朝的本草学有较重要的实用价值。
五、《本草经集注》
梁陶弘景撰,是根据《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的内容各365种,共730种编撰而成,也是本时期本草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本草经集注》存有两种残卷,一是出土于敦煌石窟的残卷,一是出土于吐鲁番的残卷。
敦煌本残卷只存一卷,也即“序录”部分,原卷长十七米,正背两面均书写。1908年日本人桔瑞超及吉川小一郎受龙谷光瑞之命,在中亚细亚进行探险时,由敦煌携往日本。此卷正面及背面小部分为其他文献内容,背面有720行属《本草经集注》的序录,但缺卷首。据文字内容最末两行写有“开元六年九月十一日尉迟卢麟于都写本草一卷。辰时写了记”的记录,罗振玉氏认为此段文字与原文书法不同而认为应是六朝时的作品。此残卷1955年群联出版社有影印本。
吐鲁番出土的残卷为一285×27厘米的残片,卷上只有燕屎、天鼠屎的全文,及豚卵后半部的注文,还有鼹(鼠泉)的前部正文,应是《本草经集注》中兽类药的部份内容。
此两件一在日本龙谷大学(一说在英国伦敦博物馆),一在德国普鲁士学院。
六、《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据说是晋末的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专著,又称《神仙遗论》。据《隋书·经籍志》所载为十卷,今本则只存五卷,后刘涓子后人传与北齐龚庆宣而传世,原书又你《痈疽方》,经龚庆宣整理后,成今本《刘涓子鬼遗方》。
有关外科痈疽方面的认识,魏晋以后,服石之风渐盛,痈疽的发病率大增。客观上要求提高对痈疽病的认识和改进治疗,《鬼遗方》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基本上是一部痈疽证的专著。此外,还涉及金疮、瘀血、外伤治疗,包括止痛止血,取出箭镞等等,全书计载方140余首,其中治疗金疮外伤跌仆的方子共计34首;对痈疽的辨证论冶,尤其详尽,可称为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外症痈疽及金疮方面的专著。
书中对痈与疽首先从病机和症象方面作了明确的鉴别,对痈疽等证的辨脓,已经十分精细。除辨别成脓与否以外,还特别指出发病部位与愈后的关系,说明严重痈疽症引发全身性感染的预后严重。
《鬼遗方》在治疗痈疽外证、石发中毒,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它是根据痈疽的不同情况而给予辨证治疗提出了许多解毒的治疗方法。如对钟乳石中毒,书中用“雄鸡肘上血一合,将铁粉汤一茶碗调服之”。又如丹砂发,书中用“黑铅、黄芪、防风、伏龙肝各半两,水一升,煎半茶碗去滓服之”。
《刘涓子鬼遗方》代表着我国南北朝时期外科的发展水平。
本书现存最早版本为北京图书馆所藏之宋代刻本,新疆吐鲁番曾出土本书残卷二页。清代也有若干刻本,人民卫主出版社1956年出版仿宋刻影印本。
七、《小品方》
《小品方》又称《经方小品》,是本时期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陈延之,生平失考。据学者考证约著成于公元五世纪下半叶之南朝宋齐间。
《小品方》,其具体内容在宋代已佚,1985年从日本尊经阁文库《图书分类目录》医学部中发现此书残卷,其内容包括序、总目及卷一,使《小品方》恢复其全貌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了。根据总目得知,全书共十二卷,除卷首有序文、全书参考书目,全书日录外,其内容为:第一卷包括用药合药法、调三焦诸方27首及治胸痹等八种病证诸方,从第二卷至第五卷为治疗各种杂病方,第六卷为治伤寒温热病方,第七、八卷分别为女子众病及少小百病方,第九卷治服石诸证方,第十卷为外科疮疡折伤等方,第十一卷为本草,第十二卷则为灸法要穴。
《小品方》内容丰富,可谓唐以前的一部包罗广泛的小百科全书,在当时具有相当影响,被视为与《伤寒沦》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经典作品。同时又是一部门径书,所谓“童幼始学治病者,亦应先习此《小品》,以为入门”。正由于此,在本书散佚之前,影响极大,唐太医署规定《小品方》为学生心修课程。后来仿效唐制的日本的《大宝律令》及《延熹式》十分重视把本书作为教科书,要求学习时间长达300天,《千金方》、《外台秘要》以及《医心方》所引该书不少佚文中有不少独创性的治疗方法。如《外台》引书卷十所载的既简易而又是科学的测定井冢内有否毒气的方法,是防止中毒的有效措施。又如《医心方》所引的“疗自缢方”,其方法极为详尽,较张仲景《今匮要略》中所述者,已有所发展。
《小品方》自宋末后,就已亡佚,其佚文散见于后世增补之《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及《诸病源侯论》,此外,日本的《医心方》及朝鲜的《东医宝鉴》也录有一些佚文。近代在日本发现本书的残卷。现有辑佚本,于1983年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
公元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
《黄帝内经》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先秦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共计216卷,但绝大部分已经失传,而《内经》是仅存者。《黄帝内经》包括现存的《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其成书时期一向有争议。它并非一人一时之手笔,大约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而成。中医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两者在《内经》中均有充分反映,尤以整体观念最为突出。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计三卷(也有分五卷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均不详。此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
《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著作,成书于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不久,由于战乱原著散失,后人分别搜集其中的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整理成两部书,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它成书以后,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公元265-960年(晋-五代)
这一时期,有不少医家从事《内经》的整理和注释工作。最早进行此项工作的,为齐梁间的全元起,他注释《皇帝素问》八卷,书名《素问训解》。此书到南宋时失传。
隋唐时期,杨上善又将《内经》分类编纂和注解,编成《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是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
注释《素问》影响较大的,是中唐时期的王冰。他历时十二年,于762年撰成《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
《脉经》作者王叔和,成书于魏晋。《内经》《难经》均有关于诊脉法的阐述,王叔和搜集有关脉法的资料,采集各家之说,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脉经》十卷。
《诸病源候论》于公元610年由巢元方等人编撰。全书共50卷,分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该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对疾病记载的广泛和详细,对病源的认识。
《肘后救卒方》晋代葛洪著,他先著成《金匮药方》100卷,因篇幅浩繁,不便携带,将其中救急、多见、简要实用的部分,摘要编成《肘后救卒方》3卷。《肘后救卒方》现存8卷,书中突出之点是对某些传染病的认识,达到很高的水平。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唐代孙思邈著。孙思邈十分重视医家的医德。孙思邈重视前人的宝贵经验,但尊古却不拘泥。他很重视妇科、儿科疾病的诊治,《千金要方》首列妇人方3卷,少儿婴孺方2卷。
《外台秘要》是唐代王焘著作。全书40卷,分1104门,是唐代另一部规模巨大的综合性医籍。内容包括有今天的内、外、骨、妇产、小儿、传染病、皮肤、五官、畜疾等科的证治。本书主要选辑东汉到唐的很多方书而成。临床各科编排较为合理,先论后方,次序井然。重视急性传染病,伤寒、温病、疟疾等,所占篇幅较大,说明对传染病具有相当知识。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著,成书于256-282年,为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全书分12卷128篇。书中叙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重点介绍腧穴总数、厘定部位,详细介绍了针灸操作方法,并把各种适应证按照临证需要排列出来。此书影响久远,其他一些著名的针灸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此书的基础上发挥而成的。此书也较早传到国外。
《刘涓子鬼遗方》南齐人龚庆宣著,约成书于475-502年之间,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内容,载金疮、痈疽、疮疖、疥癣及其他皮肤疾患,有内外治处方140多个。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隋唐蔺道人著,约成书于841-846年。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很有学科价值的伤科专书。它反映了隋唐时期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水平已相当先进。书中载40余方,为伤科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元960-1368年(宋-元)
《太平圣惠方》是宋廷编著的大型方书之一。共100卷,分1670门,载方16834首,广泛地收集宋以前方书及当时民间验方,内容颇为丰富。对方剂、药物、病证、病理都进行了论述。
《圣惠选方》,成书于1046年,由何希彭节选《太平圣惠方》中的精要部分,编辑而成。作为教本应用了数百年,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宋朝诏令太医裴宗元等人将官药局所收医方加以校订,编成《和剂局方》。全书共5卷,分21门,载方297首。后来《和剂局方》经多次增补,内容日益丰富,1151年,经许洪,定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行全国,为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行时全书10卷,附《用药指南》3卷,分诸风、伤寒、诸气等14门,载方788首。
《圣济总录》:北宋末年,政府组织医家广泛收集历代方书及民间方药,历时7年(1111-1117年)编成此书。共200卷,达200万字,分60余门,方近2万首,前代方书几乎全部被囊括。
《济生方》宋代严用和著于1253年,是严氏五十余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全书10卷,分80门,载方400首。原书已佚。
《三阴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言著,全书15卷,分180门,载方1500余首,有方有论,论后附方,使读者易于洞晓病因,论因求治,在传播方剂学上也有贡献。
金代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2卷,《宣明论方》15卷,《伤寒直格方》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卷。可靠而价值较大的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与《宣明论方》二书。
金代张元素著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等。
金代张从正著《儒门事亲》。
金代李杲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
元代王好古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
元代朱震亨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注》、《伤寒辨疑》等。
公元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前)
《本草发挥》1384年徐用诚编撰。
《救荒本草》1406年朱骕编撰,它既是15世纪初我国一部药、食两用的植物学著作,也是一部植物学图谱。
《滇南本草》约1476年,兰茂编撰。
《本草集要》1492年,王纶编撰。
《本草纲要》1578年,李时珍著,共52卷。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证治准绳》1602-1608年,王肯堂著,全书以证治为主,每证引经据典,结合己见论述,内容丰富,条理清楚,议论持中,选方较精。
《寿世保元》1615年,龚廷贤著,共10卷。
《外科正宗》1617年,陈实功编著,此书主要是作者对其外科理论和经验的总结,书中尚有外科疾病插图若干。
《瘟疫论》1642年,吴有性著。该书创立“戾气”学说,对温病病因提出了伟大创见,对传染病方面有独到见解。
《温热论》叶桂著。书中总结了温热病的理论和经验,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湿热条辨》薛雪著,此书对湿热病的病因、证侯、发展变化特点及其诊治法则,以条文形式作简要阐述,其中还注明作者自己的见解,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1765-1802年,赵学敏著。载药921种,其中有716种是《本草纲目》所未收载或叙述不详者。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浊邪 1 拼音
zhuó xié
2 英文参考turbid pathogenic factor
3 注解
浊邪 病因学名词。多指湿浊之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清邪居上,浊邪居下。”《温热论》:“浊邪害清也。”参湿浊条。
古籍中的浊邪 《温热经纬》:[卷四]薛生白湿热病篇作“舌苔滑白”,无杏仁、苍术、浓朴、草果、半夏。浊邪上干则胸闷,胃液不升则口渴,病在中焦气分,故多开
《伤寒悬解》:[卷一脉法上编]脉法十四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
《医宗金鉴》:[卷二]辨脉法篇病也。@@@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
《高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温热经纬》:[卷二]仲景疫病篇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加味连壳丸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加味连壳丸 1 拼音
jiā wèi lián ké wán
2 处方黄连1两,枳壳5钱,厚朴5钱,当归4钱,木香3钱,黄柏3钱,荆芥2钱,猬皮1个。
3 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湿热内甚,饱食肠澼,发为诸痔,久而成瘘。
5 加味连壳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
6 摘录
《医学入门》卷八
古籍中的加味连壳丸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羊、鱼、鸡、鹅、煎炒热物。治痔漏及脱肛便血。加味连壳丸黄连一两,枳壳、浓朴各五钱,当归四钱,木香、
《医学入门》:[外集·卷五外科]痈疽总论,黄连阿胶丸、清心丸、槐角丸、槐胆丹;湿热,加味连壳丸,或四物汤合败毒散∶风湿,秦艽汤;燥痔,四顺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内伤类,或凉血地黄汤。实者,槐角丸、黄连阿胶丸;虚者,加味槐角丸、四物坎离丸。通用四物汤,祛风,加柏叶、防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因病机及症状 5 辨证分型 51 湿温·阴湿伤表证 52 湿温·阳湿伤表证 53 湿温·湿遏卫气证 54 湿温·邪阻膜原证 55 湿温·湿困中焦证 56 湿温·湿热弥漫三焦证 57 湿温·湿热蕴毒证 58 湿温·痰蔽心包证 59 湿温·余邪未净证 510 湿温伤寒 6 辨证论治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湿温病的方剂 2 治疗湿温病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湿温病 1 拼音
shī wēn bìng
2 英文参考damp warm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ampwarm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湿温病(damp warm[1]、dampwarm disease[2])为病名[3]。出自《难经·五十八难》。是指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温病[4][5]。是好发于夏秋季节的一种热性病[3]。
4 病因病机及症状
《医门棒喝·湿温》:“湿温者,以夏令湿盛,或人禀体阳虚多湿,而感四时杂气,遂成湿温。虽四时皆有,而夏秋为多。湿热二气胶黏,淹缠难愈。如从下受,则足肿体重,上受,则头目昏闷,胸满腹膨,乍寒乍热,胃不思食,渴不欲饮,大便溏泄,频而不爽,小便黄赤,短而不利,或变黄疸,或化疟痢,皆湿热二气合病也。良由清阳不振,阴邪窃踞,故宜苦温芳香,以宣三焦气化,使小便通利为法。如藿香正气、五苓、六和、消暑丸等方,审证选用。”
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湿温者,乃夏暑熏蒸,阴睛蕴酿,天地间氤氲之气也。人在蒸*之中,受而即发;或交秋令,而为新寒感发者。身重头痛,形类伤寒,胸闷寒热,过午更甚者,是为湿温。”
5 辨证分型 51 湿温·阴湿伤表证湿温·阴湿伤表证(dampwarm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yin dampness injuring superficies[2])是指阴湿之邪,伤及卫表,以无汗,恶寒,身重,头疼等为常见症的湿温证候[5]。
52 湿温·阳湿伤表证湿温·阳湿伤表证(dampwarm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yang dampness injuring superficies[2])是指阳湿之邪,伤及卫表,以自汗,汗出不解身热,关节烦疼,微恶寒,身重等为常见症的湿温证候[5]。
53 湿温·湿遏卫气证湿温·湿遏卫气证(dampwarm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dampness inhibiting defense qi[2])是指湿温犯表,阻遏卫气,以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痛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面色淡黄,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等为常见症的湿温证候[5]。
54 湿温·邪阻膜原证湿温·邪阻膜原证(dampwarm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 blocking pleurodiaphragmatic interspace[2])是指湿温之邪,阻遏膜原,以寒热往来如疟状,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苔白厚腻浊,或如积粉,脉缓等为常见症的湿温证候[5]。
55 湿温·湿困中焦证湿温·湿困中焦证(dampwarm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dampness retaining in middle jiao[2])是指湿浊偏胜,困阻中焦,以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等为常见症的湿温证候[5]。
56 湿温·湿热弥漫三焦证湿温·湿热弥漫三焦证(dampwarm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dampheat diffusing in sanjiao[2])是指湿热蕴盛,弥漫三焦,以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痛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呕恶不饥,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腻滑,脉濡数等为常见症的湿温证候[5]。
57 湿温·湿热蕴毒证湿温·湿热蕴毒证(dampwarm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dampheat and amassing poison[2])是指湿热久积蕴毒,以发热口渴,胸闷腹胀,肢酸倦怠,咽喉肿痛,小便黄赤,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湿温证候[5]。
58 湿温·痰蔽心包证湿温·痰蔽心包证(dampwarm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phlegm invading pericardium[2])又称湿温·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是指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以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志昏蒙,似清似昧,时或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等为常见症的湿温证候[5]。
59 湿温·余邪未净证湿温·余邪未净证(dampwarm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lingering remnant pathogen[2])是指余邪未净,湿留中焦,以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脉濡等为常见症的湿温证候[5]。
510 湿温伤寒湿温伤寒(dampwarm disease with cold damage[2])又称湿温兼寒,是指伏湿酝酿成温,新感暴寒而发,以头痛身重,恶寒无汗,胸痞腰疼,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脘痞腹满,便溏尿少,苔白滑,脉缓等为常见症的湿温证候[5]。
6 辨证论治辨证如湿重于热,身热稽留,汗出热不退,胸闷泛恶,四肢倦怠,大便溏泄,苔白腻等,治以化湿为主,清热为辅,如选用藿朴夏苓汤、不换金正气散、三仁汤等方[3]。
如热重于湿,身热增高,胸痞干呕,心烦溲赤,便秘或溏而不爽,苔黄腻或干燥等,治宜清热为主,化湿为辅,如选用王氏连朴饮、黄芩滑石汤、甘露消毒丹等方[3]。
目录 1 拼音 2 《医方集解》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3 《症因脉治》卷三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4 《杏苑》卷三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羌活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羌活除湿汤 1 拼音
qiāng huó chú shī tāng
2 《医方集解》 21 方名羌活除湿汤
22 组成羌活胜湿汤去独活、蔓荆、川芎、甘草,加升麻、苍术。
23 主治风湿相搏,一身尽痛。
3 《症因脉治》卷三 31 方名羌活除湿汤
32 组成
羌活、防风、柴胡、独活、苍术、茯苓、泽泻、猪苓、甘草、陈皮、黄连、黄柏、川芎、升麻。
33 主治风寒湿热四气成痹。
4 《杏苑》卷三 41 方名羌活除湿汤
42 组成羌活1钱1分,防风1钱,苍术(酒浸,去皮)8分,黄耆8分,升麻5分,甘草(炙)3分,独活6分,柴胡5分,川芎4分,黄柏3分,橘皮5分,藁本3分,泽泻3分,猪苓2分,茯苓5分,黄连2分。
43 主治中风,湿气胜风,病不退,眩晕,麻木不已。
44 羌活除湿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食远温服。
古籍中的羌活除湿汤 《症因脉治》:[卷三痹证论]外感痹症寒湿。脉洪而数,湿热之诊。湿痹之治发汗,羌活除湿汤。胸满闷,茯苓汤。风湿,苍防二妙汤。寒湿,术
《成方切用》:[卷七下燥湿门]羌活胜湿汤苓六唯厌合除独活蔓荆川芎甘草,加升麻苍术,名羌活除湿汤。治风湿相搏,一身尽痛。除川芎,加黄当归《成
《医方简义》:[卷四胃痛]羌活胜湿汤去独活川芎蔓荆子甘草四味。加升麻苍术二味。名羌活除湿汤。治《医方简义》清王清源公元1644191
《医方集解》:[利湿之剂第十二]羌活胜湿汤方除独活、蔓荆、川芎、甘草,加升麻、苍术,名羌活除湿汤∶治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本方除川芎,加黄、当
《汤头歌诀》:[利湿之剂]羌活胜湿本文2023-08-04 12:46: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