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元任的一个典型的事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1收藏

关于赵元任的一个典型的事例,第1张

太和殿 建极绥猷匾

故宫每个大殿中,都有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这些匾额集中反映了封建帝制的最高治国理想和策略。

上图是挂在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正中的“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笔。所谓“建极绥猷”,是说天子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用中正的法则治理国家。“极”是屋脊栋梁,建极就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国方略。绥是顺应之意,猷为道,为法则。这块匾挂于太和殿中,正是说明了历代皇族的治国理想。站在这方匾下,天天仰视,自然有心怀天下的使命之感。

中和殿 允执厥中匾

过了太和殿,就是中和殿了。“允执厥中”依然是乾隆御笔,他一生爱好书法,所以在北京,到处都能看到他御笔亲题的遗迹。

《尚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允执厥中的出处。意思是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允”就是诚信的意思。

保和殿 皇建有极匾

前朝三大殿的最后一殿是保和殿。保和殿中是“皇建有极”匾。所谓皇建有极,是说由天子来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有强调皇权之意

乾清宫 正大光明匾

后朝寝宫三大殿由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组成。“正大光明”匾位于乾清宫,由顺治皇帝御笔亲题。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和谓之交泰。因此乾清宫是皇帝日常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作为“乾”,表现的是天地正大,日月光明,象征皇权至上,能行天地日月之道。

交泰殿 无为匾

“无为”匾为康熙所题,这是道家思想的体现。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又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康熙题无为,意在告诫帝王要顺应天道,体恤民情,与民休息。换在今天,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之意

养心殿 中正仁和匾

清朝自雍正皇帝后,就将寝宫从乾清宫迁到了养心殿。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是雍正所书,是说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

西暖阁 勤政亲贤匾

雍正皇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克尽职守,勤政爱民。西暖阁位于养心殿,“勤政亲贤”匾同样是雍正御笔,体现了这个皇帝一生都对自己严格要求,严于律己,严于律人。用他跟宋徽宗赵佶比较,正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人

养心殿 三希堂匾

养心殿西暖阁的旁边,有一间几平米的小屋,乾隆为他取名“三希堂”,因为他经常在这里把玩他钟爱的三件书法绝品,所以名之。三希,一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一是王献之的《中秋贴》,一是王珣的《伯远贴》。这三件宝贝,被乾隆一生真爱,时时把玩。三希之名还有包涵周敦儒的“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意,激励自己要不断进取,提高自身修炼,进入更高的境界。

故宫匾额

太和殿 建极绥猷匾

故宫每个大殿中,都有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这些匾额集中反映了封建帝制的最高治国理想和策略。

上图是挂在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正中的“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笔。所谓“建极绥猷”,是说天子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用中正的法则治理国家。“极”是屋脊栋梁,建极就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国方略。绥是顺应之意,猷为道,为法则。这块匾挂于太和殿中,正是说明了历代皇族的治国理想。站在这方匾下,天天仰视,自然有心怀天下的使命之感。

中和殿 允执厥中匾

过了太和殿,就是中和殿了。“允执厥中”依然是乾隆御笔,他一生爱好书法,所以在北京,到处都能看到他御笔亲题的遗迹。

《尚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允执厥中的出处。意思是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允”就是诚信的意思。

保和殿 皇建有极匾

前朝三大殿的最后一殿是保和殿。保和殿中是“皇建有极”匾。所谓皇建有极,是说由天子来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有强调皇权之意。

乾清宫 正大光明匾

后朝寝宫三大殿由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组成。“正大光明”匾位于乾清宫,由顺治皇帝御笔亲题。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和谓之交泰。因此乾清宫是皇帝日常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作为“乾”,表现的是天地正大,日月光明,象征皇权至上,能行天地日月之道。

交泰殿 无为匾

“无为”匾为康熙所题,这是道家思想的体现。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又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康熙题无为,意在告诫帝王要顺应天道,体恤民情,与民休息。换在今天,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之意。

养心殿 中正仁和匾

清朝自雍正皇帝后,就将寝宫从乾清宫迁到了养心殿。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是雍正所书,是说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

西暖阁 勤政亲贤匾

雍正皇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克尽职守,勤政爱民。西暖阁位于养心殿,“勤政亲贤”匾同样是雍正御笔,体现了这个皇帝一生都对自己严格要求,严于律己,严于律人。用他跟宋徽宗赵佶比较,正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人。

养心殿 三希堂匾

养心殿西暖阁的旁边,有一间几平米的小屋,乾隆为他取名“三希堂”,因为他经常在这里把玩他钟爱的三件书法绝品,所以名之。三希,一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一是王献之的《中秋贴》,一是王珣的《伯远贴》。这三件宝贝,被乾隆一生真爱,时时把玩。三希之名还有包涵周敦儒的“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意,激励自己要不断进取,提高自身修炼,进入更高的境界。

故宫卫星鸟瞰图

中国姓氏文化知识

第一章 话说姓与氏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每天也都在想到或称呼别人的姓名;同样,自己的姓名也在被别人想着或叫着。可以说,姓名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的标志。试想,如果生活中没有姓名,我们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将会变得怎样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姓名。因此,我们也应该了解姓名的意义和作用。

谈到姓,很容易使人想到氏。我们常把按姓名笔画多少排列的人名称为“以姓氏笔画为序”,这里姓氏并称,表示同一个概念。但在上古时期,姓与氏所指完全不同,其中姓表示一个人的血统来源,氏则是姓的分支和发展。《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姓是指他的血统来源而言的,氏则是指他子孙的血统来源而言的。当时严格进行这种区分的作用,其一在于严格男女之别,如三代之时“男子称氏,妇人称姓”(《通志·氏族略》);其二是为了区别贵贱,出身低贱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血统来源,也就没有“氏”;其三是为了更好地选取婚姻之家。我国自古就有“同姓不婚”的惯例,如果同姓相婚,不仅有悖人伦,而且还会引起“其生不蕃”的严重后果。春秋末年以后,由于礼崩乐坏和战乱的影响,姓与氏之间的界线慢慢变得模糊不清,出现了姓氏走向统一的势头。秦朝统一天下以后,“废封建,虽公族亦无议贵之律,匹夫编户,知有氏不知有姓久矣”(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此后的人们有时称姓,有时称氏,有时姓氏并称,完全没有了以前的界限。于是,姓氏从此合而为一。

姓氏的统一在当时还有重要意义。每个宗族有了固定的姓氏,子子孙孙永久使用,就形成了许多一脉相传的家族,血统源流的线索也开始清晰。以至后人在要探讨姓氏历史时,很容易找到血缘所出。

第二章 姓氏的来源和演变

我国最早的姓氏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一问题很难回答。生活在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由于血缘关系的不同,也会分为一个个部落;各个部落为了相互区别,也会有各自的名称,这种名称无疑就是姓的雏形。但那时还不曾出现文字,部落的名称只能靠口头传说下来。经历了无数世代以后,开始有了文字记载,人们才能把这些最早的姓氏(部落名称)记录下来。

我国在夏代以前,曾有许多部落或部落联盟活动在广袤的国土之上。这些部落各有不同的始祖,他们是各部落的开创者,被后人奉为神圣,当作半人半神的英雄。如我国传说的黄帝、炎帝、虞舜等人,曾为开创各自的部落做出过突出贡献,不仅被本部落的人当作神明看待,而且名字也被用来当作部落的代号,这些代号无疑都是最原始的“姓”。后来各个部落又进一步分衍为许多支族,这些支族同样以与本支族有关的人或物命名,这些名称显然也就是最早的“氏”。

我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姓氏,一般认为出自商代的甲骨文中。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字看,有“帚秦”、“帚楚”、“帚杞”、“帚周”、 “帚庞”等字,其中“帚”即后来的“妇”字,“帚秦”等即“妇秦”等,指来自“秦”等部族的妇人。上述“秦”、“楚”、“杞”、“周”、“庞”等字,都被认为是我国早期姓氏的一部分。

商周以后,由于人口的增多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姓氏渐渐多了起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些姓氏经过进一步的分化、发展、演变,就成为今天我们使用的姓氏。如果我们把这些姓氏逐一进行研究,就会发现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源和发展历史,不同的姓氏有不同的源流。不过,若把这些姓氏放在一起研究,也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是由国名演变而来的,有些是从官名、地名等发展而来的,有些则是历史上某些少数民族的称号或改姓,原因众多,情况不一。

如今天常见的齐、鲁、秦、吴等姓,大都是由历史上的齐国、鲁国、秦国、吴国等国的皇室宗族或黎民百姓为纪念故国而以国名为姓。其中齐姓人源于两周时期的齐国,原是姜姓吕尚的后代,春秋战国时因齐国发生内乱,姜姓王朝被田姓王朝取代,于是,这些亡国后的姜姓人便纷纷以国名为姓氏,姓齐。至于鲁、秦、吴等姓,情况也大抵如此。

在我国姓氏的来源中,有些姓氏是由祖先的官爵谥号而来的。如周代有人做管理粮仓的官,当时把露天的粮仓称为“庾”,有房顶的粮仓称为“廪”,此后,粮官的后裔便以庾、廪为姓;西周春秋时期,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后来便有人以公子、公孙为姓;春秋时,宋国有位国王名子和,去世后被谥为“穆”,他的后人除继承王位者继续姓子外,其余便都以穆为姓。此外,这类的例子还有周文王之后姓文,卫康叔之后姓康,宋武公之后姓武,等等,不胜枚举。

除上述以外,我国有些姓氏的来源与某些家族的崇拜物(图腾)及居住地、祖先的名字或职业有关。如某些氏族崇奉青牛、白象,其后便姓青牛、白象;鲁庆公之子公子遂居住在鲁国都城东门,号东门襄仲,子孙便以东门为姓。此外,如巫、卜、匠、陶等姓,也大都与各自祖先原来从事的职业有关。

当然,我国的姓氏在出现以后,还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古老的姓氏被废止、绝灭,同时又有许多新姓氏诞生出来。在这些新姓氏中,有些属于为避开某位皇帝的名讳而改(如秦汉时的籍姓,因避西楚霸王项籍的名讳而改姓席;唐末王审知称闽王,当地沈姓改为尤),有些是因读音相近而变为别的姓氏(如江淮地区“韩”、“何”不分,北京一带“耿”、“简”音近,福建沿海“王”、“黄”不分,历史上都有互改现象),有些是因避乱避祸等自行改姓(如南北朝时,南朝人刘凝之避乱入北朝,改姓员;王审知闽国灭亡后,子孙为逃避仇人追杀,分别改姓游、沈、叶等;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因武帝恩准乘车上殿,家族以为荣,从此改姓车),有些是因政治原因而改姓(如南朝齐巴东王萧子响起兵作乱,兵败被杀,家族除籍,改姓峭;隋朝贵族杨玄感反隋失败后,被改姓凫),有些是从少数民族或外国人中改姓而来(如隋末王世充本西域胡人,后改姓王;明朝时有菲律宾国王入朝中国,病死途中,子孙留下守丧,改姓安、温等),但影响最大且使姓氏变化最多的一次事件,是发生在公元496年由北魏皇帝主持的把鲜卑姓改为汉姓运动。

北魏皇室出自鲜卑族中。在改用汉姓以前,鲜卑人使用的是三字或四字姓,复杂且难记。至北魏孝丈帝时,随着鲜卑人汉化程度的加深,原来的姓氏越来越不利于民族间的融合,于是,孝文帝下令把繁复的鲜卑姓改为汉姓。其中,皇姓拓跋被改为元,其他如丘穆陵改为穆,普六茹改为杨步六,孤改为陆,等等。据《魏书.官氏志》和《通志·氏族略》记载,在这次运动中,总计有144个鲜卑姓氏被改为汉姓,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少数民族改姓汉姓之举。这些被改姓的鲜卑人后来都融入了汉族之中,他们的姓氏也成为汉族姓氏中的一部分。到宋代人编修《百家姓》时,由这次改姓而来的许多姓氏都被收录了进去。如今,如果仅仅从姓氏上看,我们更加无法区分它们的族属了。

总而言之,我国姓氏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要全部理清各种姓氏发展和演变的线索,显然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的,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第三章 中国姓氏知多少

我们国家共有多少姓氏这是一个人人都会问但又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从姓氏发展的本身看,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有些姓氏在发展中被摈弃不用,而有些人还在出于不同的原因制造新的姓氏。这些被摈弃的、或者正在使用的、新出现的姓氏无疑都应包括在中国姓氏总数之内。

不过,若对我国历代姓氏数量作一个大致的估计还是不难的。如先秦时期的姓氏书籍《世本》收入18姓875氏,尽管其中有些姓氏没有留传下来,但绝大部分都使用至今。又如汉代的姓氏书《急就篇》收入130姓,其中单姓127个,复姓3个。由于这本书是按韵律编定的儿童识字课本,不可否认其作者在编写的过程中曾避弃过一些难写难读无法入韵的姓氏。因此,这130姓并非汉代人所使用姓氏的全部。

两汉以后,我国使用的姓氏在不断增加,一些新的姓氏和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的姓氏大量涌现,大大丰富了我国姓氏的数量。唐代初年编修的《大唐氏族志》收录293姓,唐代中叶人林宝编撰《元和姓纂》,收入姓氏1233个;宋朝人撰著《通志·氏族略》和《姓解》,收录的姓氏分别为2155和2568个。此外,明朝人陈士元所著《姓熊》一书,收录姓氏3625个;王圻撰《续文献通考》,收录姓氏4657个,现代人编著的《中国姓氏大全》收录姓氏5600多个,《中国姓氏汇编》收录5730个,《中国姓符》收录6363个,《姓氏辞典》收录8000多个,《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11969个,《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收录12000多个。本公司顾问、著名姓氏文化专家陈历甫先生编著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收入姓氏10129个,《续集》新收入姓氏9931个,使得姓氏总数已达20060个。上述这些专门研究姓氏的书籍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从所收姓氏数量不断增加这一事实也不难看出,我国的姓氏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由于姓氏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任何一种姓氏书都无法也不可能毫无遗漏地把我国所有的姓氏都收录进去。据专家估计,我国实际使用过的姓氏大约有20000多个。

第四章 姓氏与郡望堂号

谈到我国的姓氏,很容易使人想到一直在我国流传甚广的郡望堂号问题。在过去民间嫁娶的名帖上或官宦人家的府第上,往往在自己的姓氏之前,还要冠以一定的名号,如“陇西李氏”、“三槐堂”、“彭城刘氏”、“汝南周氏”等等。这些在姓氏以前的“陇西”、三槐”等代表什么其实,这就是郡望、堂号。

所谓郡望,就是指某一姓氏在某一地区地位最高的家族。在姓氏发源以后,由于不同的原因,同一姓氏不可能居住在同一地方,而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同一姓氏的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地位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那些地位比较高的人为表示自己这一支高于其他地区的同姓人,便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所居住的地区(郡),这样就有了郡望。如前述的陇西李氏即居住在陇西地区(今甘肃天水一带)的李姓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是李姓人中地位最高的一支,其他地区的李姓无一能与之相比。诸如此类的标榜郡望,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当时无论是选官还是婚嫁最重郡望门第,不同郡望的人即使是同姓,也不能担任相同的官职;朝中最为显赫的官位也只能由有最著名郡望的人来担任;郡望较低的人无论才能多高,都是无法染指这些位置的。当时在婚姻上也是如此。最著名的例子如《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两家的婚姻,因为张生出身于西洛,不是海内望族,就无法与博陵崔氏这样的著名郡望相匹配,因此才会有崔莺莺之母以门不当户不对为由加以反对。唐末以后,由于“选官不问郡望,婚姻不分阀阅”,标榜郡望失去了实际意义,才使郡望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从此以后,郡望演变为姓氏的一种标志,不管是不是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都可以“言李必称陇西,言周必称汝南”,而不必在意真正的居住地如何了。

堂号则是郡望的进一步分化和发展,是某一郡望中某一房支的称号。在某一姓氏中的某一支成为望族后,由于不断繁衍发展和迁徙的缘故,往往会进一步分化为许多不同的房支和系派。这些房支和系派与郡望不同的人一样,也会有贫富贵贱之分,为了加以区别,便在郡望之下出现了许多新的名号,这种名号有时称为房号,有时则称为堂号。如前述“三槐堂”本是王姓中的“琅邪王氏”的一个分支,北宋初年,这支人的开创者王祜在所住的庭院中栽植了三棵槐树,以勉励子孙努力仕宦位登公卿(槐树在古代是公卿的标志),此后,其子孙果然实现了他的夙愿。为了纪念王祜,这支王姓人便称“三槐王氏”,或王氏“三槐堂”。这里的“三槐”或“三槐堂”就是这支王姓人的堂号。

我国姓氏中郡望堂号较多的是唐代的张姓,有43望之多,此外王姓也有32望,然而,今天的张姓则习惯称16望:即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百忍、金鉴。其中,除最后两个是堂号外,其余14个全是郡望;王姓则称23望,即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平、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三槐、开闽,其中三槐、开闽是堂号。由于张、王二姓历来就是我国的大姓,其郡望堂号也要较其他姓氏为多。

我国的不少姓氏只有一个郡望堂号,如丁氏只称济阳堂、于氏只称河南堂、井氏只称南阳堂、郑氏只称荥阳堂等等。至于宋元以后,人们对郡望、堂号的内容不再有所区分,把二者同样作为姓氏发祥地的代称,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五章 我国姓氏现状及其分布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万多个姓氏,其中的3000多个一直使用到今天。早在1978年,我国的有关部门曾对北京等七大城市的姓氏使用情况作过一个调查,发现北京市共有姓氏2225个,上海市有1640个,沈阳市有1270个,武汉市有1574个,重庆市有1245个,成都市有1631个,广州市有1802个。把七大城市姓氏放在一起统计,共有2694个。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进行全面的人口姓氏统计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工程,因此一时还不可能完全做到。

从已知的姓氏统计资料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所使用的姓氏都在1000个以上,但这些姓氏的使用频率和拥有的人口情况是十分悬殊的。李、王、张、刘是北方大姓,仅在北京一地,王姓人口就占全市总人口的10.6%,李、张二姓也各占 9·6%,刘姓占7·7%。四姓人口加起来,共占北京总人口的1/3以上。又如上海,据有关部门对上海市区和上海县625万人的统 计,张、王、陈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6.46%、6.4%和583%。除这三大姓外,位居前10名的还有李、徐、朱、周、吴、刘、沈,七姓人口各占人口总数的3.6%至2.43%不等。此外,人口数量占总人口1%以上的姓氏共有19个,除上述10个外,另有杨、 黄、陆、孙、顾、赵、胡、金、曹。19姓人口加起来,占全部人口的4941%以上。

再如台湾省,根据1978年6月的人口普查结果,当时全省有居民1700万,使用姓氏1694个,其中位居前10名的依次是陈、孳、黄、张、李、王、吴、刘、蔡、杨。10大姓人口占台湾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陈姓,据1938年和1958年两次抽样调查统计,人口数量都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以上。

另外,从全国来看,据一些专家对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 资料的分析研究,参考1970年《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发现李、王、张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9%、7.4%和 71%。此外,另有16个姓氏的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它们依次是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这19姓的人口之和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占人口总数的556%。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各姓氏的人口数量和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王姓在198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所作的统计中是第一大姓,但到1986年中国科学院统计时则退居第二位,至1990年人口普查时,王姓又跃居第一位。此外如张姓,在近年所作的各种统计中均居第三位,但由于其人口增长很快,有人预测,它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王、李二姓,跃居百家姓第一位。

我国大小姓的悬殊是十分明显的,这种悬殊并且还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其发展的结果可能是大姓人口越来越多,小姓越来越少甚至被淘汰。据近年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使用着3000多个姓氏,但经常使用的仅有1900个左右,占人口总数87%以上的人只使用100个姓氏。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我国姓氏的分布,由于各姓氏的起源、发展、迁徙原因不同,其分布也极不均衡。如李、王、张是北方大姓,陈、林、黄则是南方大姓。一些影响较小的姓氏甚至仅仅分布在某一地区、某一乡镇。如在湖南省桃源县有璩(音渠)姓,辽宁沈阳有皓姓,浙江余姚有众姓,陕西彬县有叱干姓,江苏武进有莳姓,这些姓氏在其他地方都不曾见到。又如在湖南澧水流域的慈利、大庸、澧县等地,生活着16000余名庹(音脱)姓人,在其他地区也很少能见到这一姓氏。

第六章 姓 氏 趣 谈

一、中国的姓氏繁多古怪。俗谓“百家姓”,当然远不止百,可称之为“千家姓”、“万家姓”。中国的姓不但多,而且有许多稀奇古怪甚至不可理解的姓。比如有狗、狼、蛇、鬼、尸、秃发、大狐、黑齿等姓。狗氏,汉朝有名人狗未央。蛇氏,出自南安(今江西大余),古代有建武将军蛇元。鬼氏,《古今人表》中有鬼臾区。狼氏,春秋时有晋国大夫狼谭,齐国人狼蓬。尸氏,《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有尸佼,秦相商鞅之得力助手,曾助商鞅变法,著有《尸子》20篇,凡6万余言。秃发氏,出自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西平王秃发乌孤曾创立十六国之一的南凉,建都青海乐都。大狐氏,出自姬姓,春秋时有晋国大夫大狐容。黑齿氏,出自百济西部,百济是公元1世纪至7世纪时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强国,与新罗、高丽鼎足,唐朝有左武卫大将军黑齿常元,被封为燕国公。更奇的是,连“怪”这个字也是姓,上古有一位怪义,曾画地形图供神农通水脉。甚至“姓”“氏”二字也是姓,《汉书·货殖传》有:“临淄姓伟,资五千万。”这位“姓伟”是汉代山东临淄的一位大工商业主。氏姓,《吴志》记有“北海氏仪”,是春秋时齐国大夫的一位公子。

这些稀奇古怪的姓氏。主要见之于古籍,但也不能说现代就没有怪姓了。如山东有冯姓,此姓原为马姓的一支,因祖先得罪朝廷,雍正皇帝将其改为“骂”,世代沦为贱民,直到民国初年才添上人旁成为冯姓。今河北某地有人姓狼,并一再声称不是杨二郎的“郎”而是狼狗的“狼”。这个人还介绍了他热心寻知的许多狼姓同胞,并说他的原籍老家大半个村的人都姓狼。此可谓“狼姓满村,狼烟四起”了。

  彭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一: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大彭为商代的诸侯,大彭国在江苏徐州氏。其后有彭氏。一说大彭即为「彭祖」。

  二:为古代少数民族的姓氏。据《晋书》所载,安定胡水胡有彭氏。又据《姓氏考略》云;西羌,南蛮皆有彭氏。

  家族名人

  彭祖尧的臣子籛铿。陆终氏第三子,帝颛顼之孙,历虞夏至商,相传活了七、八百岁。因封於彭城,故称为彭祖。后世用以比喻长寿。

  彭蒙战国齐的隐士,田骈之师,思想与庄子的齐是非说相近。

  彭越字仲,昌邑人。为汉初功臣。佐高祖定天下,封梁王。后因人告他谋反而被杀,被刘邦诛杀他的三族。

  彭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知归子及二林居士,际清是他受菩萨戒的法名。江苏长洲县人。清代著名的居士。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及第,授县官,辞不就。因结织罗有高与阅读明朝高僧紫柏的全集,受到感动而归心佛法,尤深信净土。他在净土教义上除莲池外,最推重省庵。平日常闭关念佛,发愿回向。著有一行居士集、居士传、阿弥陀经约论、一乘决疑论等。对清代净土信仰的推展有重要的影响。

  彭德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之一,骁勇多智,曾领导朝鲜战争,为一代伟人。

  地望分布:甘肃陇西郡,江西宜春郡。

  彭姓起源参考之二:彭氏与武夷

  提起彭姓始祖,人们自然联想到寿高800的彭祖。几千年来,彭姓子孙都认为自己出自这位亘古以来独一无二的人瑞。据史料记载,彭祖姓名铿,是上古时期部落首领陆终氏的第三个儿子,擅长养生之术,尧帝时,因铿向尧进献长寿之羹,获得尧的赏识,被封为大彭,故称彭祖。从此以后,彭祖的子孙后代皆“以国为姓”,开始了彭姓。

  福建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彭汝茂:现在的徐州,历史上叫彭城。彭城是尧帝赐封的,赐封的是因为彭祖的贡献,所以封为彭城。

  商末时,纣王为求长生不老,派人窃取了彭祖的长生秘诀,为独占此术,阴谋害死彭祖。为躲避灾祸,彭祖只好离开彭城,云游天下。

  福建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彭汝茂:彭祖晚年不得志,所以带领两个小儿子跋山涉水来到现在的武夷山。彭祖从徐州来了之后,当时的年代,这个地方洪水泛滥、野兽出没,荒无人烟,彭祖和他的两个小儿子彭武、彭夷首先疏浚河道,拓宽河床,让洪水顺流而下。随之开荒造田,发展农业文明。

  由于彭祖父子三人诛草拓荒,开发武夷,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倍受后人的崇敬。

  福建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彭汝茂:现在的武夷山为什么叫武夷山呢?是因为我们当地人为了纪念彭祖和他两个儿子开山有功,所以用他两个儿子的名字彭武,彭夷各取一个字,称为武夷山。

  因为历史久远,有关彭祖父子隐居幔亭,开发武夷的种种说法已难以考证,但武夷山的彭氏后裔都乐于接受这些美丽的传说。显然,他们希望借助彭祖这位长寿之神寄托宗族繁衍,五谷丰登的良好愿望,用彭武、彭夷开辟武夷的大无畏精神激励本族子弟进取向上。

  根据崇安的史志,彭氏从中原迁入武夷山有文字的记载,始于唐代的彭迁。祖籍江苏镇江的彭迁是唐朝的开国功臣,青年时曾辅佐秦王李世民平定隋末之乱,建立了赫赫战功。彭迁年迈退休后,不图个人的安逸享受,来到武夷山的吴屯定居。彭迁为人豪爽,他把朝廷赏赐给他的钱财,金帛捐献出来,募集大批流民拓荒造田、引水灌溉,使得吴屯一带阡陌纵横,沃野连片。自彭迁定居吴屯之后,彭氏宗族繁衍,人才辈出。在1400年间,仅地方志记载的有功名者就达近百人。如北宋的特科状元彭路,南宋的诗词名家彭奕;清代杰出的外交官彭光誉等人。明末,武夷山的彭氏后裔开始迁居台湾和海外。目前彭姓在台湾属于第31大姓,其主要分布和居住在新竹和苗栗两县。

  福建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彭汝茂:彭祖的后裔有很大的特点,吃苦性强,创业性也很强。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台湾的彭祖后裔最近几年不少回来寻根问祖,来到武夷山,来到福建。

  彭姓起源参考之三

  彭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三十九,在台湾排名第三十五。彭姓出自黄帝,关于彭姓的起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彭姓是黄帝的后代祝融的后裔。祝融的后裔有八种姓氏,彭姓就是其中的一种,其他还有象董,秃,己,曹之类。第二种是说,彭姓是祝融的弟弟吴回的后代。吴回的儿子陆终有六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受封于彭,传说他因为献了一碗野鸡肉汤给上帝,上帝很高兴,就赐他长生不老。据说他一共活了八百岁,被后人尊称为“彭祖”。彭祖建立了大彭国,后来被商高宗武丁所灭,后人就以彭为姓,从此姓彭。发展和演变:彭姓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古时候,匈奴,南蛮,西羌等少数民族都有彭姓,后来有一些就融入了汉族。彭姓最早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发展,主要在湖南,湖北一带,到晋朝,已经发展到山东,陕西,甘肃,江西,四川,福建等地,宋英宗时,彭姓首次进入广东,并在清代迁入台湾。彭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淮阳,陇西,宜春,昌邑,豫章,广汉,崇安,阳夏,安定,瀛州,庐陵,浦口,漳州,泉州,梅州等。(待续,下一姓氏为:郎)

  ================================================

  彭姓何来

  1、为祝融之后,以国为氏。相传陆终为古祝融之后,生有六子,三曰彭祖帝尧封彭祖于彭(今江苏徐州市),为大彭氏国。大彭氏国于商朝被灭后,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彭氏。彭祖原姓篯名铿。据说他年轻时做了一碗野鸡肉羹献给上帝,上帝吃得高兴,就赐他长寿。他经历夏商两代,活了八百多岁,所以人们称他彭祖。商朝时,商王派人向他讨教长寿的秘诀,他却回答说:我幼年时父母双亡,从小就身体不好。长大后,又碰上犬戎入侵,流落西域一百多年。我从年轻时到现在,已经死了四十九个妻子,失去了五十四个儿子,经历的人生忧患实在太多,精神上大受影响。象我这样的人,本来就先天不足,后天又保养不好,所以现在身体弄得如此干瘦枯槁,恐怕快要不久于人世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延年益寿的方法呢?说完就长叹一声,飘然而去。

  2、祝融之后有八姓己、董、彭、秃、妘、斟、曹、芊。周灭之。彭为八姓之一。大彭国一直延续至商代,被灭以后,其庶子不以原国名彭命姓,彭姓就是彭祖的后代。 又据《晋书》载:安定胡水有彭氏。《姓氏考略》载:西羌、南蛮皆有彭氏。均出自少数民族。

  彭姓分布

  春秋时彭氏已向西、向南迁徙。此后至晋代,由于战乱及官职周迁等原因,彭氏又有播迁于今山东、陕西、甘肃、江西、四川、福建等省者。唐玄宗时,为避安史之乱,彭构云迁居彭州宜春(今属江西)。彭构云5世孙彭玕居于庐陵吉水之山口村,其子孙分布于今吉安市、吉安县、永丰县、吉水县、峡江县、安福县、永新县、泰和县。彭玕6世孙彭嗣元迁居分宜县。彭嗣元8世孙彭跃次子彭延年定居于广东揭阳之浦口村,是为彭氏入粤始祖,后分出漳州、泉州等支派。其中彭延年第三子彭锐的裔孙彭君达于明朝迁入广东梅州,是为梅州彭氏始祖。自清代开始,闽、粤彭氏有部分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迁徙至东南亚及欧美。

  彭姓家谱

  江苏:云阳东门基庄彭氏重修族谱六卷、溧阳南门彭氏宗谱四十六卷、彭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彭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怀玉彭氏宗谱二卷、彭氏宗谱二卷、三门亭彭氏宗谱二卷、彭氏宗谱

  安徽:彭氏宗谱十一卷、潜山述信堂彭氏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江西:南昌彭氏族谱十卷首一卷、萍乡竹溪彭氏四甲宗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奉新彭蔡十三修族谱不分卷

  湖北:武昌葛仙镇彭氏宗谱二卷首六卷、彭氏宗谱七卷、彭氏宗谱不分卷

  湖南:长沙青山彭氏会宗谱不分卷、宁邑彭氏族谱六卷、湾头彭氏四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大冲彭氏族谱七卷

  历史名人

  彭越:汉初诸侯王。曾先后在汉高祖刘邦收魏、定梁、灭楚的战事中建立奇功,后来被封为梁王。他与当时的韩信、英布被称为三王。

  彭莹玉:元末红巾军领袖徐寿辉部将领。

  彭绍升:学者,曾用禅学的精神解释儒书,企图调和儒、佛两家的思想。著有《二林居集》。

  彭德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彭孙贻::清诗画家,与同邑吴仲木同为名流,称武原二仲。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

  1、伏羲、女娲、神农

  2、伏羲、祝融、神农

  3、伏羲、神农、共工

  4、伏羲、神农(炎帝) 、黄帝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五帝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4、少昊(黄帝之子)、颛顼、帝喾、尧、舜

  5、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其中第四种说法因《尚书》而流行。

  最早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这个部落大约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附近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坂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并且结为联盟。最后,黄帝又打败蚩尤,收复了周边各个部落。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就是由此产生的。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

关于赵元任的一个典型的事例

太和殿 建极绥猷匾故宫每个大殿中,都有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这些匾额集中反映了封建帝制的最高治国理想和策略。上图是挂在紫禁城的中心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