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历史有什么别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2收藏

徐州历史有什么别称?,第1张

徐州在历史上的别称叫做彭城。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楚汉时,西楚霸王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为山东省辖市,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驻徐州市,辖11县市。

此后,徐州市和徐州专区并存,不同时期辖属有所变化。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6县划归徐州市。徐州市现辖5区6县。

扩展资料:

徐州市的地理区位优越,在我国实行沿海、沿江、沿线开放开发战略中,处于东部沿海开放带和陇兰地带的交汇处,也是长江三角洲与环勃海湾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

具有东靠西移、南北对接、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特征。1986年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18个地市成立淮海经济区。

徐州客观形成了南京以北、济南以南、连云港以西、郑州以东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辐射范围近20万平方公里,人口109亿。

《国家国土规划纲要》将徐州列为近期发展的特大城市,建设部在《新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线城镇体系规划纲要》中,把徐州列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第一个中心城市。 

—徐州

  徐州市图书馆始建于 1930 年,曾为“江苏省立徐州图书馆”。现有藏书 76 万余册;其中古籍近 10 万册, 8000 余册善本及地方文献尤为珍贵,闻名全国。其中的孤本和存世不多的清雍正年间铜活字版《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更是价值连城。

  徐州市图书馆新馆坐落于徐州市南郊风景秀丽的云龙山东麓,面对泰山路,东邻著名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陵园。总占地面积2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为主体两层,局部四层的大型建筑物。其设计藏书容量为 160万册(件),可摆放阅览座位1000多个,预装信息节点700多个;设计日均接待读者 2000人次,年借阅文献100余万册(件)次。

  新馆奠基于 1999年11月18日,是年12月中旬正式开工;2003年末建成,是年12月8日正式宣布对外开放。 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和地方文化象征的徐州市图书馆新馆,地处美丽的云龙风景区内,与背倚的云龙山势相掩映,正面为宽阔的广场绿地,大环境优雅宁静;楼体中央设计的两个天井不仅解决了室内采光问题,使楼内也平添无限绿色小景,真正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新馆的外观庄严厚重、典雅气派。其建筑设计风格既突出了徐州历史的渊远凝重和文化内涵的深厚博大,与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汉文化底蕴相契合,具体标志为屋顶的五个大小各异、高低错落的汉代风格四角亭和楼体立面的樱花红色花岗岩外墙;又体现出徐州基本现代化、并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具体体现为大体量的楼宇和错落有致的楼层。具有与之相应风格特点的室内装饰,主要集中展现在馆内大厅中。大厅中央黑色大理石基座的米**大理石方柱直贯屋顶,象征徐州人气冲霄汉的时代精神;硕大的玻璃采光屋面使室内明亮舒畅,象征着徐州人胸襟坦荡宽广;特别是二层回廊四周的汉画像石拓片,在现代化风格的装饰氛围中突现了徐州汉文化的深厚历史内涵。

  新馆建筑采用模数式设计,框架结构,同柱网、同层高(48米)、同荷载(500公斤/平方米)、大空间,具有很好的开放性、扩展性、互换性和灵活性。基于此,图书馆真正实现了文献的藏、借、阅一体化,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在功能布局上,将公共服务区与内部办公区、读者借阅区与活动区、传统型服务和管理区与现代化服务和管理区、读者流与非读者流、普通读者流与特殊读者流、人流与物流等合理有机地分离流转。从读者服务而言,一层主要为普通图书外借和少儿图书馆,二层主要为期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三层主要为古籍书库、参考阅览室及读者自修区。为适应现代多元化发展需求,还配备了展览区、多功能厅以及休闲区;特别是采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网络化管理后,读者不仅可以在馆内局域网通过电脑快捷地实现借阅、查询、检索、上网,还可以在办公室或家中远程登录图书馆网站,便捷地完成书目查询、图书到期续借、预约预借、新书查询、馆藏电子文献浏览或下载以及其他网络图书馆服务业务。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部,2008年3月1日公布;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51个) 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山西省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大连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河南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16部,2013年3月8日公布。

国务院正式公布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上海图书馆藏北宋拓本《三藏圣教序》、徐州市图书馆藏南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青岛市博物馆藏清蒲松龄《鹤轩笔札》稿本等1516部古籍入选该名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浙江省西泠印社、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等16家单位成为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汉文古籍1218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286部,其他文字古籍9部,3种甲骨文。这是甲骨文首次进入《名录》。《名录》收录宋元拓本71种,明清稿本76部、抄本177部;收录舆图43种,其中,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还是西汉初即已发明造纸术的有力证明;收录的民族文字古籍,涵盖藏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等12种民族文字。

其中,西藏博物馆藏元刻本《释量论》,是继元刻《因明正解藏论》之后发现的第二部元刻本藏文古籍。这两部元刻本的发现,推翻了元代无刊印藏文文献和明代以前无藏文印刷实物的旧说。

在此次公布的1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中国嵩山少林寺、西藏博物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等5家为宗教、少数民族单位。

截至目前,共有1137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66家单位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徐州历史有什么别称?

徐州在历史上的别称叫做彭城。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