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对我国文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孔子文学上的贡献
孔子修《诗》,正《乐》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
《乐经》失传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三千余篇,孔子删除其重复的,选取其"可施于礼义"的,形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诗经》文本
孔子还对《诗经》的主旨,作用和若干篇章作了重要解说
《论语》中就有很多记载,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更是最近发现的孔子诗论文献
孔子对《诗经》的解说, 涉及到文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各个层面,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理念,对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孔子整理的《诗经》和孔子的诗论,就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
孔子的影响有:
1、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2、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其影响。
3、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当然是好 孔子学说是儒家学说的开创学说。我说“开创学说”,是说孔子本人的学说并不包含我们现今所讲的儒家学说的全部,甚至也不包含战国时代儒家学说的全部。两千多年前的韩非就说过:“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后世之学乎?”(《韩非子·显学篇》)韩非是研究过孔子及孔门各家学说的,他的这个问题提得有道理。战国时代几个大儒,取舍已很不相同,如孟子取“仁”;荀子取“礼”;子夏居魏地,为魏文侯师,他是传经大师,又和法家关系密切。看来,他们同是儒家。同传孔子之学,但各有侧重或创新。战国以后就更是这样了,像董仲舒、程朱陆王,他们的学说距孔子的原始儒学尤远,尽管他们都自称孔门嫡传,都表示虔诚地拜在孔子的门 下。 对原始儒学,即孔子本人的学说,现时代的人认识也不同。有人认为孔子是为奴隶说话,有人认为孔子是为封建立言。有人说孔子贵“仁”,有人说孔子重“礼”。有人把六经看做孔子的学说,有人不以为然,以为那不过是周的旧籍,如此等等。两千多年前的事,或全亡无征,或其征不足,或有征而解释不同。看来,不仅孔门后学难以考订,就是孔子学说的有些内容也难以考订。有些问题已经打了一二千年的官司,恐怕还要继续打下去。不过困难虽然有,我们还是要勉力来做这场官司的一方。因为关于孔子的学说,剔去种种超时代的增饰,毕竟还有线索可寻。 研究孔子,根据什么?无非是根据有关书籍记载和所处的时代。孔子十五志于学,二十四岁葬母时就有门人帮忙,但他的著述生涯却开始得较晚,根据周卜官和史官积累的材料整理出六经时已近七十岁了,修订《春秋》是在他死前的两年。有人说,六经即孔门儒学。六经为古籍古事,经孔子删定,孔子当然是立意宣扬并有所寄托的;有的可能是作为珍贵的掌故文献保存下来。《列子》记杨朱的话说:‘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六经以前,无复书记,夏殷无征。周籍在平王东迁时丢失一大部分,春秋时所剩无几。加之,原来在王室掌管书籍的缙绅先生们这时多已离散,各自找饭吃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删定六经,为我们民族保存了大批有价值的古文籍,实属难能可贵。 现在我们研究孔子,主要根据四部书。一是《春秋》。孔子用鲁史官所记《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凡242年。《春秋》这部书对于孔子来说与其他经书大不相同。孔子自命为“继周者”,且自命为下一代的“新王”。“新王”之礼就寄托在《春秋》里面。孔子说:“吾志在春秋。”孟子也曾转述孔子的话:“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孔子在周道衰微时通过修《春秋》以拨乱反正,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是著作,也是著作。历来人们公认孔子修《春秋》的目的在于正名分、立名教,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惧。所谓“正名分”,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夫妇、贵贱尊卑等各符其名,各守其分。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就以春秋为最高标准。古代中国一以贯之的宗法等级思想,以及奴隶制宗法等级思想与封建制宗法等级思想的一致性,都充分地表现在《春秋》一书里。 二是《论语》。关于《论语》的流派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论语系战国时孔子的再传弟子(据说是曾子、有子的门人)编纂而成,非孔子亲笔。康有为认为,《论语》虽出自孔门弟子之手,战国时儒分为八,则难免“各尊所闻,各明一义”,就难免有战国儒者的一些观点掺杂其中。因此,《论语》尚不足以尽孔学的全貌。 三是《易经》据《史记》载,《易经》的一些卦象辞、爻象辞是孔子亲作。孔子的重要哲学思想反映在《易经》这部书里。这里附带说一下,《易》一般认定是殷末周初的作品,但后来郭沫若提出新说,认为《易》是战国初年的作品,姑存疑。 四是孔子删定的《仪礼》十七篇及其他礼学著作。孔子生前大声疾呼以“复礼”为己任。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正名分的思想,在《春秋》中已有充分表述,《春秋》不妨说就是一部礼学著作。《仪礼》十七篇,其中最重要的是《丧服礼》一篇,孔子弟子卜子夏特为之作传,其中亲亲尊尊长幼男女有别那一套规定得最具体清楚。此外,阐明孔子礼学的,还有汉时儒生所编的《礼记》一书。此书有些篇目如《中庸》、《礼运》,记载孔子一些言论,其价值不低于《论语》,可以补《论语》之不足,明《春秋》之未尽。 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明白:孔子自己确实没有专著,孔子多借整理古籍或史料寄托自己的思想;再就是孔子后学追记下孔子的一些语录,片言只语在所难免。凭书籍研究孔子,由于根据不一,理解各异,见仁见智,发生争论是极正常的。因此,要研究孔子,弄清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几件事应对孔子影响很大 可以自己衡量一下 1 3岁丧父
被迫离家
与母贫居阙里
2 17岁欲承继父亲 士的地位到季氏家赴宴
被拒
明白自己是没落的贵族 3 约30岁游洛邑
相传遇老子而问礼
增广见识 4 35岁
目睹三桓击鲁君
深感世道不正
时局混乱
初离鲁国 5 约50岁
任鲁国中都宰
后升大司寇
于夹谷之会挫齐国
摄相事
一度令鲁国致治 6 约52岁
见鲁君和季氏大夫无心政事
心灰
辞官
开始周游列国
几经磨难
未尝所愿 7 约68岁
弟子冉有进言
季氏大夫请孔子回国
孔子得以重返鲁国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 (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的创始人。 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平 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 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 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中不少人出身低贱,许多过去无权受教育的平民子弟得以受教育。 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矣”,故而以“文行忠信”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排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他注重道德培养,主张治学要先立人,提出了一整套以道德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他注重言传身教,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在教学中他讲究教育方法,注重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
孔子的学说及其对后世之贡献。 自平王东迁以后,王道衰落,礼乐崩坏,遂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学说中,以孔子所发扬之儒学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其学术思想博大丰富,大致可分为「天道观」、「伦理观」、「政治观」以及「教育观」。(引言
可交代孔子所倡的是儒家思想
其源自周代礼制思想) 孔子的天道观,是春秋百家学说中最具人文精神的。虽然他认同有天的存在,偶然亦会有「天命」的邲难,但系认为人可以克服种种困难,并非宿命之论。他相信个人后天的努力及环境的影响,是有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孔子反对鬼神之说,认为「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但他却重视「慎终追远」的祭祖思想。可见其天道观具有积极的入世意义。(详尽
但可涉及这个倡议的因由
如突破古代思想文化
与乱世关系) 孔子的伦理观以「仁」为中心思想,「仁」就是指个人内在修养及感情的蕴蓄。「仁者,人也。」要判辨一个人是否仁人,就得靠「义」。所谓「行而宜之之谓义」,即行为本身是否正确、恰当。孔子说明一个君子必须以义为行为的根本,以礼去实践和体现「义」的行为,而以谦逊诚实的态度完成事情。「礼」是指外在行为的约束规范,而且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仁」,并合符「义」的行为模式,才有真正的意义,故孔子曰:「克己复礼谓仁」。至于行仁之法,孔子则认为在于「忠」、「恕」。忠者,「尽己之力谓之忠」,即尽己及敬事,便能「用其力于仁」;恕者,「推己及人谓之恕」,而推己及人亦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大学》篇中所的絜矩之道,皆属消极的推及。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为积极的推己及人。(可用图表显示) 孔子的一生希望透过其学说,改变当时王道衰微,礼乐崩坏的现象,以求恢复周礼,重整受破坏的社会秩序。他十分注重「正名」,认为社会各阶层人士要按其本身身行事,不能有所僭越。他主张复礼,即恢复周礼。他认为「名不正,言不顺」,只有达到「复礼」和「正名」,便能达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社会。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统治者必须行仁政,以礼仪治国,社会要贫富平均。行仁政,就是以礼义治国,能做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推己及人的精神。孔子主张在位者须以身作则,躬行礼仪,故曰:「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在上位者若能以身作则, 以德化民, 则不必靠刑罚杀人之方法来求治。另外,孔子认为「不患寡而患不均」,统治者若要安邦定国,就必须做到贫富平均。然而,孔子的思想存有强烈的阶级观念,所以他同意「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与其教育思想有莫大关系。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凡是愿意来学的,不问家世身分,一律施教。他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弟子的能力而进行不同的施教。他主张学思并重,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认为学习必须「温故而知新」,并应该不耻下问,认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求举一反三,在真理面前要「当仁,不让于师」。另外,孔子认为学习应该博学而多闻,并尽量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突破了固有之贵族学习) 在教学内容方面,孔子重视政治与伦理教育,以《诗》、《书》、《礼》、《乐》及六艺为教材,并以「文、行、忠、信」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经验、对待别人的「忠」、与人交往的「信」,可见孔子一分注重学生于品德方面的发展。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判对中国社会影响最为深远。孔子是首人将私人讲学从贵族府邸带到平民社会,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士人,如子路、曾子等,并使知识不再局限于贵族 ,广泛地推广到社会各阶层,促成后世学术文化及开创布衣卿相局面。而且,他本着「有教无类」的胸襟
诲人不倦的精神
为后世树立起良好的教育风范。另外
他所提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都对后世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晚年专注于整理古籍,当中包括《诗经》、《春秋》、《礼》、《书》、《易》等,对保存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有卓越的贡献。又孔子主张「正名」, 目的在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端,以挽救人心,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五伦思想深入民心,支配中国社会至巨钜。 而孔子所强调的重人精神,大大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使中国人不谈鬼神,重开拓了中国人强调道德自觉的方向。其次,孔子大肆宣扬「仁」的观念 ,提高人的地位及尊严 ,到了孟子时更演变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可说是受了孔子的影响。 总之
孔子的学说,影响中国之思想甚钜,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教育各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故被誉为「圣人」和「万世师表」。
参考: lkycampus/~lky-ccw/new_page_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整理的古代文献就是《诗经》,他要把这权些不符合思无邪的诗全部删除,留下了对一些可供后人培养品德的诗。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删除整理这些古代诗集的初衷,所以孔子对这些诗集做了整理删除,做了重新编排的工作就是为了给后人留下好的诗篇。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扩展资料:
孔子于68岁返回鲁国,开始整理图书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
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整理者,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孔子通过国家的藏书,了解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典章制度和历史,他所收藏的图书主要有《诗》《书》《礼》《乐》《春秋》等。《公羊解诂》载孔子“使子夏等十四人救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说明在编定《六经》时,广泛搜集各国典籍。故后,“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
孔子的思想对我国文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文2023-10-07 04:58: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