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之类的竖排古书,没有句读,应该怎么阅读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3收藏

十三经注疏之类的竖排古书,没有句读,应该怎么阅读啊?,第1张

慢慢看,一般断句的地方大多出现语气词,古文能力可以的话,出声读读大体能判断出来。别着急,毕竟古书跟白话文不一样,耐心点。

如果看着眼花,可以那个长条东西遮盖一下,这样就不会读错行了,呵呵,一点小经验。。希望有点帮助~~~

漫话外圆内方与天圆地方

文图/李根勇

外圆内方知进退,上圆下方定乾坤。在李氏孝德基金会团队内部,作者作为会长倡导"外圆内方"的治家处世理念,即对家族内部方方正正,方方面面,从严要求,勤勤恳恳,节俭处事,以利长远和未来发展。对离开故里的外乡人,则圆润怀柔,热情接待,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尽量达到圆满成功。这是因为凡是当年背井离乡,远离故土的族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状况:

一是考取仕途,升官发达,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厚土,混上了好事,这类为数较少,如枣核的两头。

二是投亲靠友,或作倒插门女婿,这类居多,混得亦说得过去,如枣核之中间部位。

三是在族里受欺或违反了"祖宗规矩",被逐井扫门,被迫流落他乡,这类多有砺志故事,吃过苦,受过罪,遭过难,往往成就了事业与功名。

现如今,外圆内方,泛指为人处事之道,表面随和,内心严正。也指钱币。

圆:圆通;方:方正。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外圆内方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外圆内方,上圆下方逐步浸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石器、木竹器、货币等,譬如:

古钱币中的方圆造型,比比皆是。

筷子一头方一头圆,涵盖了方圆的大智慧。 

石雕艺术中的方圆雕刻,匠心独具,更是引人入胜。

书法艺术方圆呈现。嘉祥人著名书法艺术家韩益先生,对内圆外方颇有心得,活学活用到其写字功课中相得溢章。韩先生说:写字要用劲,但不是死劲,是活的。力量要用在笔尖上……执笔要松紧活用,重按轻提。

写字要运肘,运臂,力量集中。光运腕,能把字写坏了。腕动而臂不动,此是大病。千万不能单运腕。

腕动而臂不动,千古无有此法。

拙从工整出。要每一笔不放松,尽全力写之。要能收停,不宜尖,宜拙。

笔要勒出刚劲,不能软而无力。

笔要写出刚劲来,笔乱动就无此劲了。

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变,要能理解此中道理。

写字,一定要讲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虚,先悬腕而后悬肘。

古人书法嫉尖,宜秃、宜拙,忌巧、忌纤。

古人论笔,用笔需毛,毛则气古神清。

古人千言万语,不外“笔墨”二字。

写寸楷即可悬肘。先大字,后渐小,每日坚持20分钟,逐渐延长。

运笔直来横下,看字要着重笔画中间,逐步养成中锋习惯,终生受惠。

无基本功悬腕则一笔拖不动。

东坡论书,握笔要掌虚、指实。

圆而无方,必滑。

方笔方而不方,难写。

可以内圆外方,不方不圆,亦方亦圆;过圆也不好,柔媚无棱角。正是: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觉更方。

笔笔涩,笔笔留,何绍基善变,字出于颜,有北碑根基,正善于留,所以耐看。

古人作书,笔为我所用,愈写愈活,笔笔自然有力,作画也一样。

悬肘是基本功之一,犹如学拳的要“蹲裆”,蹬得直冒汗,水到渠成,便能举重若轻。

游刃有余,举重若轻。

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

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

写字时手不能抬得太高,也不能拖在下面,要上到下一样平,这叫平肘。

还要虚腕,虚腕才能使手中的笔自由转动,随心所欲。

墨要熟,熟中生。磨墨欲熟,破之用水则润,惜墨如金,泼墨如渖,路子要正,切勿邪途。

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

笔是骨,墨是肉,水是血。

天圆地方。有学者认为天圆”是指时间按照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像圆圈一样永不间断地循环;“地方”是指空间的东南西北上下不同的方位,东南西北的四方形是最早的空间二维坐标系,不是四方城。这是人类最早的时空观念,这个远古的时空概念,其意义类同于现代的爱因斯坦时空观,是开天辟地的时空宇宙观。伏羲一画(即一位01二进制),分出天地和阴阳的时空概念,是科学唯物的。

“天圆地方”讲的是时间和空间,是讲宇宙的真实面目,体现了老祖宗智慧的时空观念。

古籍中的天圆地方。《尚书·虞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随后命羲和、羲仲、和仲、和叔分赴四方。”

尧帝是先讲“天时”,然后再说赴“四方”去发展扩张,根本就没有任何“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意思,我们的先圣在讲科学的时空概念,定天时,分四方。

《太平御览》:“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以“—”为阳,以“- -”为阴,组成八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坎为水,艮为山、巽为风、离为火、兑为泽,以类万物之情。”

伏羲坐的“方坛”其实是一个东南西北的空间坐标系,用以确定八风的不同方位,八卦、八方和八风之气是一脉相承的。

《吕氏春秋》:“八风者,盖风以应四时,起于八方,而性亦八变。东北曰炎风,艮气所生,一曰融风。东方曰滔风,震气所生,一曰明庶风。东南曰熏风,巽气所生,曰清明风。仲春始发,主暖。南方曰巨风,离气所生,一曰凯风。风自大洋来,势汹汹,毁屋败舍,坏没田稼。西南曰凄风,坤气所生,一曰凉风。凄者,苦困也,取冷风之解。西方曰飂风,兑气所生,一曰阊阖风。秋时之风也,主萧瑟。西北曰厉风,乾气所生,一曰不周风。北方曰寒风。坎气所生,一曰广莫风。起于孟冬,而过则万物肃杀,草木凋零。”

日常生活中往往把“天圆地方”,解读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认为这是远古先民在认知上的局限,想必现在绝大所数中国人也都是这个看法和认知。这是文人们一知半解的狭义认知,偏离了中华文化的根本。

“天”字既有“天空”的意思,还有一个更久远、更本源的含义,是“时间”;“方”字既有“方正”的意思,还有一个更久远、更本源的含义,是“方位”。

身上事少,自然苦少。

口中言少,自然祸少。

腹中食少,自然病少。

心中欲少,自然忧少。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

缘来要惜,缘尽就放,

随方就圆,知足常乐。

买一本《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研究前面符识(zhi去声)说明,钻研内文圈点方法,买支中性笔,用红笔芯,我用的是晨光的,笔芯型号MG-6139红。我不是做广告,这是我用了不少之后的经验。丹巾

01

古人要使用标点符号

一直以来古文都是有标点的,中国最早能考据到的成熟文字是殷商的甲骨文,在甲骨文中段落号是以横线直线作标识的。甲骨文的所谓“段”,是指每一节记述某日占卜及其占卜后效的文字;春秋的《侯马盟书》,就有使用一或两条的短线来表示重文;从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老子》中,就有比较复杂的标点系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丶部》中,就收录了引人注目的一条:“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凡丶之属皆从丶。”里面的“丶”正是古人用来表示停顿之法;宋刻本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就出现顿号来做分隔。另外,古人还会使用三角、圆点、方块等符号,它们的用法皆不同。在《尚书表注》中,就出现了圆圈、方块、扁长条等较为复杂的图案来作为标点。只是,这些多样的标点图案到了宋代就逐渐简化为一个作为分隔的圆圈。

句读有误 句意解错

大家若是阅读古书会发现,整本书是一路写到底,密密麻麻的字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不信,你可以试着上网查找古籍看看,例如《钦定四库全书》的影本。古人读书,似乎就得训练自己加上标点符号的能力。

若是你的标点符号加错了,那么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会解读错了。 例如有一本坊间的《资治通监》就出现了这类趣事,它里面的〈梁纪〉出现了一句:“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这一整段是在说败战,士兵们无力抵抗,故只能相继抛弃武器逃亡。

看见“争投水死者十余万”这一句没有?断句者以为到了“悉弃其器甲”这一句就该要停顿了。错!正确的句读为:“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还记得历史上最著名的无标点句子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一个出自清代赵恬养的《增订解人颐新集》的句子,若是加上标点符号,将会出现七种拆解的方式。例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古人使用标点 符号多样

话又说回来,其实古人是有在使用标点的,数量还不少。

中国最早能考据到的成熟文字,注意是成熟已经成足够体系的文字,应该是殷商的甲骨文,那么在甲骨文中是否已经有相关符号出现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殷墟甲骨文中段落号是以横线直线作标识的甲骨文的所谓“段”,是指每一节记述某日占卜及其占卜后效的文字。即便是同一天占卜而占卜内容、序次不同的文也以横直线(偶尔以曲线)分隔。例如(脊)5,以两直线分隔出三段文字;而《藏新)475则以十横线分隔开十一段文字(骨残,否则不止此数)。一般说来,肩脚骨上的卜辞以直线分段,肋骨上的卜辞以横线分段,龟甲上的卜辞分段则横线直线兼用。甲骨文的这种区分段落的方式仍处于幼稚阶段。虽然早在武丁时代的甲骨文就用“线”划分段落,但并非所有龟甲兽骨上均有这类标识,哪怕版面上的文字乱成一团也是如此。

春秋时期的《侯马盟书》中使用一条或者两条短线表示重文,是标点的一种。汉代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当中的标点系统已经比较复杂,除了之前的单、双短横外,还有拐角符号,三角符号,圆点符号,方块符号等,用法也各异。现在能够看到的宋代刻本,其实也有标点。宋刻本陆德明《经典释文》就已经有顿号作分隔。一些比较复杂的书,像是《尚书表注》就已经有以圆圈、方块、黑三角、扁长条,半圆等图案作为标点。这种复杂的标点方式,到了宋代渐渐简化成为一个圆圈,作为分隔。甚至在《说文解字》中收录了这样一条:「丶,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也就是「丶」是古人表示停顿的方式。

只写不念 “之乎者也”真出名

虽然我们已经找着不少古书是有标点的,可总会好奇古时候的人怎么不加以利用标点呢?!其实这就和古人的文章结构与学习方式有莫大关系了。“之乎者也”应该算是文言文中相当出名,也是最奇异的文句了。因为“之乎者也”后来从口语中消失了,但是却持续以书面语的方式出现。它就这样被人们以“只写不说”的方式使用了两三千年。“之乎者也”约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于书面语中出现的,而且还在二三百年之间快速地达到完备的程度。

“之乎者也”往往代表句子的停顿与分隔。古人常以它代表句子的停顿,尤其是韵文。《离骚》则会使用“兮”来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在《文心雕龙卷七章句》中,就谈论到采用虚词来断句:

又诗人以“兮”字入于句限,《楚辞》用之,字出于句外。寻兮字承句,乃语助余声。舜咏《南风》,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岂不以无益文义耶!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外字难谬,况章句欤。

另外,还因为古人的学习方式与今人不同,故影响了标点的使用方式。《礼记学记》有载: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古人是很重视“明辨句读”的,那是读懂古籍的起源。

古人其实很重视句读的训练,因为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而且,学童求学后,还得考试验证有没有“离经辨志”的能力的。倘若“离经(句读经典)”有问题,那正说明他还没有完全读懂这一本古籍。所以,想要具备读古籍的能耐,你就得先拥有句读之能。

你好朋友!那是古代句读(也称句逗)中的“读(逗)”,中国古书中原本没有标点符号(我们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都民国以来借鉴西方后逐渐建立和规范的),读书人为了阅读的通畅和准确的理解文意、往往会自行在书中加以圈、点(圈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句号、点大致相当于顿号逗号),这种圈点又叫句读(逗)。还记得高中学的韩愈的《师说》吗?上面就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说明在古代明白和掌握句逗是读书人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但凡读书人都要学会圈点、知道文章的停顿断开处,否则会闹出很多偏离文意的笑话。你看到上面的红圈就是“句”、红点就是“读(逗)”,顾名思义,所以句逗又叫圈点,“圈点”也往往用来指给古书加句读(逗)的行为。根据照片,这本书应该是《孟子》,很羡慕你手里有这么原汁原味的古书,至少也应该是民国以前印刷的,我读小学时曾偶然在一个同学家里看到过这种散发着古墨油光的老书,可惜那时不懂得它的可贵,现在想再看看也不能了。你这本应该是家里长辈保存下来的吧?羡慕你。如满意,望采纳,祝你生活愉快!

乐谱的价值之于音乐,犹如古籍的价值之于历史。它把转瞬即逝的古调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刻写下来,使后人得以部分地恢复原曲,“旧调重弹”。音乐史与其他学科史的区别,正在于它有声响,而大量的古谱就是它的依据。如同文字的发明一样,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记录下来的乐谱的发明与完善,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前面曾说过,上古音乐以打击乐器为主体。因此,击重节律的鼓点便成为中国乐谱最早的使者。《礼记·投壶》载有鲁、薛两国射礼时鼓的节奏谱:一种符号绘作圆圈,一种符号绘作方框。它们无疑就是两种鼓形的象形摹画。一般来说,无论何种谱式,都应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记音高,二是记节奏。中国早期的大多数谱式都沿用了以圆圈或圆点、方框“点拍”的方式。

现存历史上第一次记下音高的乐谱是唐人手抄本古琴谱《碣石调·幽兰》。该谱前“序言”说,《幽兰》是六朝丘明(493一590)所传。实际上,它是一首用4954个汉字详细记录了每个音在古琴上属第几根弦,什么位置,用什么弹奏法的文字诸。由文字谱发展成为采用文字中各种象形性的笔画,拼成符号,并作为右手音位与弹法的减字谱,是依据乐器产生的记谱法(如:謦,即右手中指勾第一弦,左手中指按一弦七徵)。唐人曹柔首创此法,晚唐陈康士、陈拙依此谱式整理了大量琴谱传世。宋元以来,少琴家使其进一步完善。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古琴音乐所以能卷肤浩繁,保存至今,主要是得益于减字谱。

唐代的“燕乐半字谱”也是以乐器音位和手法为基础的谱式。它又分为弦索谱和管色谱,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唐琵琶谱,记录了四根弦上每个指位的符号,如果定弦可以确定,便可以基本恢复原来的曲调。这份珍贵的《敦煌曲谱》写于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而在日本发现的《天平琵琶谱》。抄写年代则在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唐代诗人白届易写下《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一诗:“琵琶师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一纸展开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可见唐朝时燕乐半字谱确很流行了。

工尺谱是我国应用最广的唱名谱,规范的诸字由上、勾、尺,工、凡、六、(合)、五、乙等汉字组成,有“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两种。记写节奏的板(强拍)眼(弱拍)符号也发展得较完善。调号用正宫调、小工调等调名标示。宋、元以后,我国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乐谱是用工尺谱式记写的。其中以器乐作品和戏曲唱腔为数最多。

古谱对于音乐传播和记录信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古代文化研究领域的拓展,我们不仅从乐谱记写的音调旋律中去体味传统,而且还从记写方式去考察传统。中国历代谱式中那种提示性多千明晰性,含蓄性多于严密性的象形简笔,浸透着中国审美精神的独特之处。先秦美学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魏晋佛禅中的“不立文字,直接人心”,民间传承习惯上“口授心传、耳提面命”的实践精神都程度不等地体现在中国古谱节奏记写“点到为止”,旋律繁简足以备忘的方式之中。

十三经注疏之类的竖排古书,没有句读,应该怎么阅读啊?

慢慢看,一般断句的地方大多出现语气词,古文能力可以的话,出声读读大体能判断出来。别着急,毕竟古书跟白话文不一样,耐心点。如果看着眼...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