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梅山蛮是一个神密地区素不与中央通,梅山地区的瑶与苗人都到哪去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古梅山蛮是一个神密地区素不与中央通,梅山地区的瑶与苗人都到哪去了,第1张

  一、华夏系是中国各民族发展的主干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人口增多,在彼此融合的过程里,均以华夏系为主干。

  华夏系,发生于史前,其来源说法甚多,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即生活在黄河流域。此后五六千年,与他系民族频繁接触混合而渐次扩大, 历史上迄今已有四次大的融合[ 2 ] (1937) 。

  在历史推进的过程中,诸民族都以华夏系为主干,其他各族依次加入。但融合的次序如波澜状,一起一伏,两个或几个民族之间的征战、会盟扰攘一时,最终同化归于平静。迨旧民族同化方毕,新的民族又出现了,于是又扰攘一时,复归同化,如此一波一波,继续无已。迄今中国已出现了五十六个民族,这就是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特殊性。

  不难理解,华夏系每扩大一次,即改变其原质一次。今日之华夏,非明代之华夏,明代之华夏,非唐、汉时之华夏,汉时之华夏,绝非太古之华夏。以此类比,其他各族在演变的过程里,亦将吸收同化他系的成份,关键是取决于当时的地理环境之主从关系。如古湘地区之土著,总称南蛮。单就古洪泽湖之南岩,雪峰山脉东西麓之资水、沅水流域的居民:春秋时之南蛮,汉代之武陵蛮、长沙蛮、六朝时之荆雍州蛮、隋唐时之莫徭、五代宋朝时之梅山蛮,明清时之苗瑶,都离不开上述发展规律。苗瑶今自成一系并发展成国际性的民族了。

  二、荆吴系与梅山蛮之渊源

  荆吴系,有殷代时即见于记载,春秋时古荆楚尚自称“蛮夷”,诸夏称之为“荆蛮”,居长江中游,后逐步强大向北吞灭诸夏一些小国。时吴人亦属荆蛮,其君长自称出自周,春秋之末始通中国,其国后亡于越。吴人入楚同化于华夏,部分迁居洞庭之南,与雪峰山脉东西麓之沅水资水流域居民杂处,接触甚密,存在着血缘交融,彼此同化的渊源关系。

  三、百越(粤) 系是后世梅山蛮主要成分

  百越,以百称者乃名其种类之多。春秋时有“於越”,战国时有“扬越”,秦汉时有“瓯越、闽越、南越、骆越”,三国时有“山越”。除战乱南迁者外,大部分同化于华夏。笔者在《论梅山文化发展之渊源》一文里,依据史料与地方残存的古迹,论述了扬越人“梅鋗”是古梅山文化之奠基人,“越人”是形成“梅山蛮”的主要组成部分。

  《宝庆府志》、《史记大辞典》、《梅山通志•地理志》转引《湖广总志》、《中国名人大辞典》等史笈中均载有:“扬越人吴芮率师响应项羽倒秦,其部将梅鋗协同刘邦捣咸阳。因其功吴芮受封为长沙王, 梅鋗受封为十万户。

  汉祚兴起, 梅鋗鉴于刘汉政权排除异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政治动向,毅然离开官场,率师深入雪峰山脉隆之中下段,秉承老庄寡国小民之学说,自成一家, 另辟天地。由是该地因梅氏而得名“梅山”(《楚宝•梅山考按语》) , 梅鋗则成为后世敬仰的“辖公”、“梅王”。新化苍溪山留下的古梅王殿,身披铠甲、虎目髭髯之梅王塑像,以及后世流传下来的由巫师作法,发五路猖兵追杀“猫公”以谢韩王的“傩神戏”,足以佐证梅鋗隐居梅山后对沛公刘邦滥杀功臣韩信之不满情绪。扬越人梅鋗是中古时期梅山文化之奠基人,大批越人与当地各系之民族融合成为后来之梅蛮势力。

  四、苗猺族系名称之来源

  据《岭表记蛮》载:“苗猺确系同宗。一因其语言相近,均属“蒙克麦语系”;二因其体质相类;三以其名称之来源皆属同种。

  “猺”之名称来源寻根颇难,盖古代无“猺族”之名称,“猺”字很可能由它字转成。此说有二:

  (一)《说文》注:侥,五柳切,南方有“焦侥人”;

  《风俗通》云:“蛮类有八,一曰侥蛮;戎类有六,一曰侥戎;若然今之瑶人,盖古蛮人之种类也”。

  《小韵》作:古了切。为侥幸求利不止之。

  按《说文》着其形,《风俗通》辩其族,而《小韵》则言其性也。因诸书无猺字,当以此补侥义,则《说文》不阙矣。“闵叙《粤述》此谓猺字由侥转成也”。

  (二)《广韵》曰:“獏猺”,狗种也。

  《广韵•二十六桓部》,“盘”作“犭般”、“瓠”作“狐”。注曰:“犬也”,或云徭人为盘瓠后,以当日有功免其徭役,后讹为“徭”。则“莫徭”,即《广韵》之“獏猺”。(《湖南苗徭问题考述》所举)

  《隋书》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尝免徭役,故以为名。②

  笔者认为:瑶人为盘瓠后,已成定论,记之神话传说亦难相信。至于“以其功免其徭役”之说,亦似乎欠妥! 如果说氏族首领盘瓠有功,而又由谁免其徭役呢 原始后期的氏族阶段并不需要向谁负担什么徭役。如果说因“梅鋗 ”有功,倒近情理,但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南方民族中并没出现“莫徭”这一称谓。直到隋唐之际方始有之。所以应当看到,自梅鋗这部分越人定居梅山后,与当地各系之蛮人,荆吴人融合,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自主自立,为不屈从于中原封建统治者而提出了这一战略防御性的口号“莫徭”! 藉以振奋人心,加强凝聚力,这是势所必然。久之,“莫徭”,便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的代词,一个民族的统称。这是古梅山人的骄傲,梅蛮后裔的光荣,它是梅山人不畏强暴、坚毅、勇敢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它是继武陵五溪蛮之后更具时代特色的一个称号。

  再从其音译汉字的角度来推论一下苗、猺两字的来源。

  “莫徭”二字之音为“MOIAO”,其音近“苗”(MIAO) ,故“莫徭”与后来的“苗”,实为同音异字。现代苗人自称为“MUN”或“MON”,其音与“蛮”甚近,与“莫徭”第一个字母“M”同。此三字大约由其发音而递变也。林惠祥先生在民国廿五年时所著的《中国民族史》上也提到了这一点。

  日本人类民族学学者“鸟居龙藏氏”认为:“MIAO 之名称或为彼等昔日自称之词,故汉族统治者遂以其自称之音近似苗、猫等字而名之。”

  许多学者都认为:今日之苗族,并非古时之“有苗”,而为秦汉时蛮种后裔。

  “蛮”音“MUN、MON”,与苗音近,故“苗”系由“蛮”音转。而“蛮”是汉字音表。例如:

  《诗小雅》有“如蛮如髦”。正义为“彼茅此髦”,音义均同也。

  《毛传》有“髳夷髦也”。

  吕思勉以为:“如蛮如髦”,乃以双声之音重之。“髟予 ”及“髦”之音更近于“苗”,故苗字音即“蛮、髳、髦”之音而转成无疑。

  据上,可以肯定“猺、苗”都属于汉人称之为南蛮民族之中的一种。且“猺”已论定为来自“莫徭”、“苗”字又属汉字“莫徭”或“蛮”字之音而转化,这样,就可完全肯定“苗、猺”本是一家,后因用汉字表之而分化为两个民族了。

  《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4 载:“莫徭者,自荆南五溪而来,居岭海间,号曰山民,盖盘瓠之遗种,本猺獞类,而无酋长,随溪谷群处,斫山为业,有采捕而无赋役,自为生理,不属于官,亦不属岗首,故名‘莫徭’也。”

  林惠祥先生于民国廿五年时所著之《中国民族史》上载::“……武陵,即今湖南常德县,此族以奉犬为祖,即所谓‘图腾’崇拜,有神话说明之……故可谓今世苗徭之族祖……”。

  其所指之武陵后称鼎州(今常德市) ,梅山(包括今安化、新化等县市) 属其辖区,后划至潭州。《宋史》载:“梅山蛮不与中国通”。足证明其为自主自立的化外蛮民。

  总之,今湖南之常德春秋时属楚,战国时为秦掠取置黔中郡,汉改武陵郡,后汉光武时亦称五溪,为汉将马援所平。从其发展阶段来看,六朝五胡乱华时,部分南蛮亦北迁中原,后魏常封其蛮酋为刺史,东晋叛臣桓玄之子即为太阳蛮之酋。其在江南者均以不同地名名之,如荆州蛮、长沙蛮、辰州蛮⋯⋯。西至蜀中亦有蛮。南北朝时,诸夏政治集团皆利用蛮人以制敌。而蛮人对双方扰害亦颇大。北周天和元年(566 年) ,乃大举征服之,蛮势受挫。《南史》卷七九载:“时宋人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诸党连郡,动有数百千人,州郡力弱,则起为盗贼,种类稍多,户口不可知也。所在多深险。居武陵者,有雄溪、横溪、辰溪、酉溪、武溪⋯⋯皆深山重阻,人迹罕至。”唐以后长江以北不复有蛮,同化与南迁者皆有之,杂

  居江南。由于周边地区受中原势力的征剿,很大部分便集结到雪峰山脉隆起之中下段的深山丛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繁衍生息,发展成为隋唐之“莫徭”,五代宋时之梅山蛮,震摄古湘楚地段而使北宋统治者惶惶不安。宋开梅山后, 猺(獠) 苗渐为南蛮之通称了。

  综上所述,可得出下面几点结论:

  1 苗猺系民族,是经过南北朝五胡乱华阶段和隋唐五代时期的频繁战乱以华夏系为主干民族,大融合后所产生的一个新民族;

  2 苗猺系今虽自成一族,然属蛮种后裔,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里,亦部分地吸收了他族之成分;

  3 苗猺纯属同宗,其所以区分为两大族者,该因中原文化以汉字表音而异名。始祖应为武陵蛮———莫徭———梅山蛮。是以古湘梅山地域应为后世苗徭民族之发祥地。

  五、今日之苗、猺与古代“九黎”、“三苗”之区别[ 5 ]

  上文已阐述了苗属蛮种之后裔。本系同宗,是因中原统治者们以汉字表而异名。然究竟是否与上古之“九黎、三苗”有关 也曾产生过各种不同看法。大都沿引下列史笈以为论据。

  《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势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目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兴,治五气,艹执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区、虎,以与炎帝战于板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

  高诱注《秦策释蚩尤》云:“蚩尤,‘九黎之君’,‘九黎民之君’”。

  《礼记•缁衣正义》引郑注《吕刑》:“苗民,谓九黎之君也。九黎之君于少昊时衰,而弃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变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居于西裔者三苗。至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恶。尧兴又诛之,尧末又在朝,舜时又窜之。后王深恶此族三生凶恶,故著其氏谓之民。民者冥也,言未见仁道也。”

  《吕氏春秋》:“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舜却苗民,更易其俗。”

  《山海经》郭璞注:“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

  《书•尧典》:“窜三苗于三危”“分北三苗”。

  《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

  《韩非子》:“三苗之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在洞庭之陂,右彭蠡之水”。

  《史记•吴起传》:“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

  由于上例各文献之记载凑合,故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解释。

  一说:苗即后世之苗族。

  梁任公曰:“据汉儒说,黄帝所讨伐之蚩尤即苗首长,此属神话性质,且勿深考。但据《书•尧典》、《皋陶》、《禹贡》、《吕刑》皆言苗事至再至三,则在古代为我劲敌可想,大抵当尧舜禹之际,苗族已侵入我族之根据地,故以攘斥之为一大业。⋯⋯经累代放逐之后,其族愈窜而愈南, ⋯⋯至春秋时谓之蛮。”(《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

  王桐龄云:“当四千年前⋯⋯现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已经有苗族占领,此族之国名为“九黎”,君主名蚩尤,当时同汉族共主炎帝榆罔氏大起冲突,击败榆罔兵⋯⋯幸而汉族中有一大英雄,姓公孙,名轩辕,迎击蚩尤,败其兵,杀之。⋯⋯史书上称之为黄帝。”(王著《中国民族史》第四页)

  二说:缪夙林著《中国通史》云:“炎黄之世⋯⋯南有黎苗。⋯⋯颛顼之前曰九黎,颛顼而后乃曰三苗。(郑玄说)⋯⋯是黎苗虽非今之苗族与诸夏当另为一族也。⋯⋯大抵上古之时江汉之区皆为黎境⋯⋯然蚩尤为九黎之君自马郑以下无异说,蚩尤授首,夏族遂永酋中土。”

  三说《: 中国民族史》吕思勉云:“苗者,盖蛮字之转音⋯⋯今所谓苗族者,其本名盖曰黎。我国以其居南方也,乃称之曰蛮⋯⋯晚近乃伪为苗。遂与古之三苗国混。三苗姜姓⋯⋯近人既不察今之苗族与古之三苗之别。⋯⋯何以知三苗为姜姓之国而非种族之名也。⋯⋯苗者氏族,民者贬辞⋯⋯共工三苗,皆当时姜姓之分舜者,实乃姬姜之争耳。”

  四说《: 章氏丛书》别录一《排满平议》。章太炎云“: 尚考苗种得名其说各异,大江以南,陪属猥亻此之族。自周讫唐通谓之蛮,别名则或言獠、言俚、言陆梁,未有谓之苗者,称苗者,自宋始,明非耆志相似存此旧语,乃学者逆据尚书三苗之文以相傅丽耳。汉时诸蛮无苗名,说尚书者,故不以三苗为荆蛮之族。《虞书》窜三苗于三危,马季长曰三苗国名也。缙云氏之后,为诸侯,盖饕餮也。《淮南东务训》高诱注:三苗,盖为帝鸿氏之裔子浑敦,少昊氏之裔子穷奇,缙云氏之裔子饕餮三族之苗裔,故谓之三苗⋯⋯与今世之苗种不涉。”

  以上众说纷纭。古史原多出后人追作,自难尽信。古之三苗九黎,或只是部落名称,而非全民族之总称。两个部落,一前一后,故后人认三苗为九黎之后裔,此两部落与汉族斗争之结果,上古时即已失败。九黎失败于颛顼 三苗继服于夏禹。若说此二部落即属后来之苗族,殊难令人相信。春秋时代,江淮荆州尚有荆舒、吴越各异族,此地以前即三苗之故地,荆舒吴越在后尚非后来之苗族,则上古三苗何能即指其为后来之苗族!

  伍新福先生1992 年所著的《苗族历史探考》称:“ ⋯⋯有苗即南蛮,南蛮即有苗”。在三

  苗集团被瓦解以后,不再以“三苗”、“有苗”称呼“南蛮”,而是以地命名为“荆蛮”、“蛮荆”或“荆楚”。也就是说,从三苗到荆蛮,再到苗族,是一脉相承的。“荆蛮”是继“三苗”之后

  苗族历史发展的又一阶段。“伍先生引”《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卷二十《, 郎岱县访稿》云“: 考苗族古称三苗”,“一曰‘有苗’或‘荆蛮’”,苗族来自‘楚地’,即古之荆蛮云

  云。”

  伍新福先生是当代知名学者,湖南地区民族史研考的权威,本人也一贯尊重其是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史学家。我想进一言:即或荆蛮群体中有不少源于三苗后裔,但毕竟后来已同化于华夏,时不少吴人亦入楚同化于华夏,更难保证其族祖或父母是否在血缘上业已与他族交融。纵使其一是三苗后裔,配偶未必亦属九黎、三苗之后,且荆楚人在春秋时既已彻底汉化。以华夏民族为主干在历史上的几次大融合后,今人是否还有必要追溯其中哪些人属夷、戎、狄⋯⋯或三苗之后裔 今之澳门人中有父亲是葡人,母亲是华人者,其子孙到底称葡人还是称华人 那么,只能是“澳门人”了。是故,古“荆蛮”就是“荆蛮”,既汉化了就是汉人。如果曾南迁至武陵五溪或梅山者,自是又当别论了。

  笔者认为:章太炎之论述有理,且许多学者亦持此说。苗之名《书经》上虽有之,但自周秦以后诸史册上并未复见。直到元代时才再出现。如《元史》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正月条有“诸峒苗蛮”之句。并提到了“桑州生苗、八番、苗蛮、骆度来贡方物”等语,此外皆用“蛮夷、 峒”等称谓。至明代时,苗称渐多,如《大明•会典》上即有“苗族”之语。《大明一统志》上则有“苗人、苗蛮、东苗、西苗、紫姜苗、卖爷苗”等名称。入清以后“, 苗”字便盛行了,区别亦多。初见时范围尚狭,迨后才逐渐扩大而为西南民族之总称。从此便取代了历史上的“蛮夷”二字了。

  所以说,今世之苗瑶,绝非上古之“九黎三苗”。而是在隋唐五代以后新产生的一个民族———苗猺系。

姓氏

Tán:

谭氏,发源于山东,却长久以来称盛于湖南及其四周各地,声誉响亮,备受尊敬。

一、 姓氏源流

1、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另一说出自嬴姓,即黄帝之后皋陶有子伯益,为嬴姓。周朝时,伯益之后被封于谭国。公元前684年,谭为齐国所灭,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此说最为普遍,已为古史和民间谭氏家谱所佐证。

2、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

4、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分布于湖北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

二、 迁徙分布

谭氏起源于山东。

先秦时期,谭姓主要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

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成的。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

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入江西。

唐、宋时期,谭姓第一大省为湖南。其次分布于广东、江西、四川、山东、河北、湖北。明、清以来仍以湖南为中心,形成了湘粤川赣鄂谭姓大聚集区。北方则形成了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中心的谭姓群。

五代时,福建泉州人谭峭在嵩山从事辟谷养气炼丹之术。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种“无亲、无疏、无爱、无恶”的“太和”社会。

宋代起,谭姓人物渐多见于史册,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大约从清代开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东南亚,侨民于新加坡等国。

当代,谭姓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378%),四川(重庆)(14%),广东(87%),湖北(6%),山东(48%),辽宁(47%)。在国外,则由东南转向为美洲、欧洲和大洋洲。谭氏自春秋立姓开族,在2700年的历史变革中,已遍全国各地,现为当代第65位大姓。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后宦居河南,再迁江右。今湘、川、粤、桂、赣、鄂、港、澳诸省区多其裔。

“齐郡堂”:是谭氏最早的堂号,国出入齐,谭子后裔为缅怀故国,以齐郡为堂号,以志永远。今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以及广西东兰、越南同登等地谭氏多称齐郡堂。

“弘农堂”:亦称“宏阳堂”。汉时先世籍弘农,曰弘农郡。后谭氏子孙以郡望为堂号,称弘农堂。至清康熙三十八年因避讳改为宏阳堂,族谱有载,沿用于今。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台等谭氏多以宏阳为堂号。 另外还有“济南”、“弘农”等堂号。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齐郡: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相当于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大约为洛阳市、嵩县、灵宝县、内乡县以西至陕西省柞水县、商县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

齐郡:西汉时(公元前206年)改临淄郡为齐郡,位置相当于山东省济南、临淄一带,治所在东平陵,即今章丘市龙山镇的平陵城。

北海郡:渤海亦名北海。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相当于今山东省潍坊地区。

临淄郡: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齐郡(齐州)改置临淄郡。“临淄郡四姓有谭氏。”

四、 家乘谱牒

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

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十二卷、嘉兴谭氏宗谱十卷、嘉兴谭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湖北:新洲谭氏宗谱四卷

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湖南:长沙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宁乡谭氏族谱十卷、宁乡谭氏家谱二十五卷、攸县泽田谭氏七修族谱二十二部、茶陵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湘西谭氏六升堂支谱十六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一卷首一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五卷、湘潭中湘段西塘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谭氏家谱十六卷、湘潭涧子塘谭氏七修族谱十六卷、湘潭中湘谭氏续修族谱七卷、湘潭青山谭氏五修族谱三十二卷、湘乡湘西七星桥谭氏族谱七卷首四卷、湘潭湘西谭氏四修族谱十卷、湘乡田乐堂谭氏族谱(卷数不清)

地区不明:望仙谭氏宗谱(卷数不清)、谭氏族谱不分卷、仁源谭氏续修支谱不分卷、富溪谭氏族谱残不分卷、天河谭万庄长房系谱不分卷

五、 历史名人

谭子:古谭国国君,谭氏开姓祖先。

谭拾子:齐师围谭后第16代谭子。与战国四公子齐名。

谭忠:唐敬宗时幽州大将军。

谭全播:宋太祖时防御使。

谭溥:明宣德壬子(1432年)举人,仕至南京户部侍郎。

谭元春:文学家,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官至兵部尚书。与戚继光齐名,世称“谭戚”。

谭希思:明中宪大夫。著有《大明纂要》、《四川土夷考》,均入《四库全书》。

谭嗣同(1865-1898):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其父为巡抚。他曾游历西北、东南各省。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堪,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成稿。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八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华尔洋枪队,后又转战太仓、昆山,屡创敌军。1863年在苏州被叛徒刺死。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制服,练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部队,加强北方防务。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谭元春:文学家,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主有《谭有夏合集》。 谭夫吾:战国时期人物,曾以无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谭晶:当代著名歌星,深受广大歌迷的喜爱。 谭咏麟:当代著名歌星,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歌坛天王。 谭浩强:中国计算机基础教育与计算机普及的先驱者。

谭鑫培:京剧艺术家,演员。

谭延凯:北伐时期国民政府主席、复任行政院长。世代书香,为湖南谭氏望族。

谭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军队的优秀***,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任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谭震林:***员,1959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74年当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谭浩强:教授,中国计算机启蒙教育专家。

谭千秋: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人。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地震中用自己的双臂和身体护住4个学生,自己却不幸遇难

1、燧人(sùi rén)(燧人氏)

允婼

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有说法他为三皇之一。

2、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

3、燧人氏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个母系氏族,他们以打猎为生,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撞时产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启法,于是发明了钻木取火。

4、燧人氏即是代表一个人物,有时则是几个人物的合成;有时它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氏族或一个部落历史;有是又代表先民生活的一个时代,反映了人类饮食方面的一个时代的特色;是一个时代成就的反应。“燧人氏”这一词汇的多义性,在中国上古神话中是普遍存在的。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燧人氏简介

燧人氏又称“燧人”,远古人“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关于他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

燧人氏在神话中的地位

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很多以智慧、勇敢、毅力为人民造福的英雄,燧人,就是其中的一个。

燧明国简介

远古时代以燧木取火的氏族,又称“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燧木,又叫火树,屈盘万顷,云雾出于其间。有鸟若鹗,用咀去啄燧木,发出火光。有位圣人,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就折下燧枝钻木取火,人们就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氏。《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号鸟},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同书卷七八引《礼古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遂天之意,故为燧人。”又有“燧人氏夏取枣杏之火”的传说(见《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九州论》)。今河南商丘流传有“燧人击石取火”的活神话。

燧人氏的首领

距今三万年前,燧人氏首领与弇兹氏首领结合,建立互为婚姻的血缘联盟,始称燧人弇兹合雄氏。

弇兹氏的织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首领,后世人追尊她为女帝,又称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弇兹等。她在距今三万年前就发明了用树皮搓绳的技术。她发明的绳有三种: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兹”,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作素)。

距今三万年前,燧人弇兹氏在昆仑山(今甘肃祁连山)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上指天芎中宫天极星,为天之中。天极星即天北极,故又称北极星。

北极星的首创者是燧人弇兹氏,故又称紫宫、紫微垣。紫是玄的代称,紫宫即玄宫,宫中女主为阴德星,是为弇兹圣母九天玄女。

约在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年时,北极星因弇兹氏织女而命名为织女星。

燧人弇兹氏的分支

燧人弇兹氏有三大分支:一为大鵹(li),二为少鵹,三为青鸟。弇兹合雄氏以玄鸟为图腾,其三大族系合称“三柯氏”,也称三青鸟氏。他们以燧人弇兹为始祖,尊称他为“伊萨姆”,或“伊萨姆那”,各分支的首领则称“耶劳”。

玄女部大鵹柯乌耶劳居住在合黎山南弱水(今甘肃张掖市北),其族属又称魁隗氏,分支甚广。其中一支沿弱水向北迁徙,以居延海(今残留嘎顺诺尔湖)、焉支山(又名燕然山,即今龙首山及阿尔泰山脉的杭爱山)为基地向外延伸,散布于贝加尔湖支流的色楞格河、鄂尔浑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上源)。一支沿阿尔泰山北麓西迁至东欧。一支由弱水西迁至阿尔泰山南麓乌伦古湖,沿伊犁河、阿拉套山进入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须女部少鵹柯诺耶劳居住在合黎山南弱水流域的方雷泽(今甘肃张掖市临泽县,其水今已枯),分衍出方雷支的盘古支,居于古浪(今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其分支东迁至西海之东贺兰山,北跃阴山入燕然山、贝加尔湖,与柯约耶劳支会合;另一支由阴山向东进入滦河流域及东北平原;一支由六盘水进入北洛水,与柯约耶劳的环江部为邻。

柯约耶劳后世为张姓,在挪得建有张国(今甘肃张掖市),另有一支,后来被赐封为杨姓,于环江上游建元城(又作玄城)。柯诺耶劳的后世沿桑干河及支流黄水河发展,迁居于浑河、壶流河,建都于代王城(今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再迁涿鹿山,建“洛乌”城(又称下洛,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

燧人弇兹本部柯约耶劳一支沿太行山往东进入今河北省境内,弇兹氏建都于灵寿(今河北石家庄市灵寿县),燧人氏建都于蒲阴(又称完县,今河北保定市顺平县)。其后又北迁于大王店,建都于遂城(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县),定天地之中灵台(今名戊己台)。

燧人弇兹氏晚期分布

燧人弇兹氏自立姓氏为“风”,这是中国人最早之姓。

风姓共分为十部:一为天芎部,二为天齐部,三为天乙部,四为合雄部,五为天阳部,六为天阴部,七为候鸟部,八为候虫部,九为雷雨部,十为天皇部。

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几乎遍布中华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今甘肃省境内,西起敦煌(古瓜州)、三危山、疏勒河、弇兹山;东达庆阳、华池、河水,直至陕西境内的北洛河;南至湟中拉脊山、日月山、成县、礼县、康县、凤县,直至秦岭以南的华阳。其活动中心(观星象祭天中心)主要有三处:一为合黎龙首山(古昆仑山),二为湟中拉脊山,三为六盘山。燧人氏的直系允姓、风姓、婼姓,分布在其周围。

弇兹氏的十项发明

燧人弇兹氏是中华民族的创立者,他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十项重大发明,这十项发明是:

一距今约五万年时发明了“钻木取火”,继而又发明“燧石取火”。

二距今约四万年时始作大山扶木纪历,在昆仑山顶观察天象以明天道,始为山川百物命名。

三距今约三万年时弇兹氏织女发明搓绳技术,创立“结绳记事”,燧人氏以右枢天乙(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

四距今约二万年时燧人氏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始立姓氏为风。距今约二万六千年时,燧人氏以太乙织女星(天琴座a星)为北极星。

五距今约一万五千年时,燧人弇兹氏发明大山榑木太阳历。

六距今约一万四千八百年时,燧人弇兹氏发明《河图》、《洛书》(柯约耶劳创《河图》,柯诺耶劳创《洛书》)、星象历,创造人类早期的符号文字。

七距今约一万二千年时,燧人氏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

“十天干”使用的完全是上古符号文字,称呼也与现在不同,记录于此,供读者参考。(因上古符号文字无法输入电脑,暂时从略)

八距今约一万一千年时,燧人氏创立八索准绳圭表纪历。

九距今约一万年时,燧人氏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

十约公元前7800年,燧人氏总结天道大发现,建立远古文明。

相关考古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考古界在河北徐水南庄头发现了燧人氏晚期遗址,遗址中发掘出两种陶片,一种为夹沙深灰陶,一种为夹沙红褐陶。经科学考证,其生产年代距今约在一万二千年前。

南庄头遗址向世人公布:早在一万二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已经能生产制作陶器,这是中华人种从原始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重要物证。

[编辑本段]钻木取火

古籍对钻木取火的记载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据《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尸子》云::“ 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拾遗记》云:“遂明国有大树名遂,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至其国,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日燧人。”《三坟》云:“燧人氏教人炮食,钻木取火,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汉书》亦有“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的记载。清末著名学者尚秉和先生说:“火自无而有者也,其发明至为难能。燧皇感森林自焚,知木实藏火,不知几经攻治,几经试验,始钻木得之。其功又进于有巢,而即以是为帝号,可见当时之诧为神圣,而利赖之深矣。”又说: “或谓火化而食始于庖羲,故以为号,岂知燧人既发明出火,其智慧岂尚不知炮食况炮者裹肉而烧之,燎其毛使熟耳。在熟食中,燧人氏不仅发明了人工取火,而且最早教人熟食。尚先生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还说:“由今追想未有火之先,凡肉皆生食,其有害于人而夭折者,不知凡几,且不知味。及得熟食,肉之腥臊者忽馨香矣,草木实之淡泊寡味者忽甘腴脆关矣,水之冰者可燠饮,居之寒者可取温矣。至黑夜燔柴以御虎豹,犹后也。当夫登台传教,广播为用之时,万民之感为至粗之法。燧人去伏羲近,伏羲益发达美备耳。其创于燧人,无疑也。”尚秉和先生认为,戴庆幸为何如,真惊天动地之伟业矣。既有火则可冶金作刃及他器用。未有火之先,凡器皆以石为之,今所谓石器时代也。”

故事还原

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

天上有个大神叫伏羲,他看到人间生活得这样艰难,心里很难过,他想让人们知道火的用处。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随着“咔”的一声,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人们被雷电和大火吓着了,到处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了一起,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这时候有个年轻人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他发现身上好暖和呀。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火一点不可怕,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时候,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

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了这一切,他来到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那个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遂明国,那里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大神说的话,决心到遂明国去寻找火种。

年轻人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遂明国。可是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年轻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树下休息。突然,年轻人眼前有亮光一闪,又一闪,把周围照得很明亮。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这时候他发现就在遂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年轻人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年轻人回到了家乡,为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钻木取火的办法,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商丘市城西南2公里的燧皇陵,相传就是燧人氏的葬地,其冢高约7米,周围松柏环绕。冢前有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的手书碑刻及后世刻的石像生,是人们为纪念燧人氏而立的。

今人评价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中说:“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于远古人类的生活无疑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引起后人极大的重视……这样的传说固然夹杂着后代的生活内容,蒙上了神秘的外衣,但它依然反映着朴素的远古人类生活的史实背景。”赵朴初先生曾作诗道:“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日日新。”恩格斯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

人工取火的意义

人工取火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所以,燧人氏一直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崇拜,并尊他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

火的发明使人类有了可以创造的温暖,对远古人类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条件,是人类群居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根源。火的发明创造了中国家文化的妊振期。

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上,已发现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用火)。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ì)敲敲打打,敲出火来。这就懂得了工人能够取火(从考古材料发现,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劳动人民,但是传说中又说成是一个人,叫做“燧人氏”。

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从那时候起,人们就随时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而且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据说,燧人氏还教人捕鱼。原来像鱼、鳖、蚌、蛤一类东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办法,就可以烧熟来吃了。

[编辑本段]燧人氏故事新解

“燧人氏”两见于古代传说,其事迹是“教民钻木取火”,这一技术发明,使得人们不再依赖天然火取得火种。“燧”字表示取火工具,现代一般指燧石,互相摩擦可以击出火星。在先秦时代主要是指的是钻燧取火,也就是用一个木棒快速研钻另一木块生热最终而成火的行动。其实遂、隧、燧、邃四个字同音,都与“贯通黑暗”意义相关:遂表示完成,其本义相当从黑暗的隧道中走出来,有豁然开朗的意味,如遂心、遂愿等;隧就是开掘隧洞,隧道中当然黑暗;燧是在木块上钻洞,目的在于取火;邃指空间或时间的深远,如同在隧洞中一样,难以辨明前景。从这些同音字中可以看出,极有可能远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已经有了燧人氏的传说故事。“燧人氏”这个名字本身恰恰自述了钻木取火这一伟大发明。恩格斯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史稿》中说:“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于远古人类的生活无疑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引起后人极大的重视……这样的传说固然夹杂着后代的生活内容,蒙上了神秘的外衣,但它依然反映着朴素的远古人类生活的史实背景。”

在北京周口店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北京人使用火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灰烬、炭块和烧过的骨头和石头。由于有的灰烬成堆出现,说明北京人已经懂得如何能够使火不向四周蔓延,也就是说,北京人已经会管理控制火了。北京人用火的证据的发现是当时所知道的人类最早的用火记录。另一方面,北京人所拥有的管理控制火的能力说明,北京人也不是最早用火的人类群体,人类最初开始用火的时间还应该提前。后来,其他国家的人类学家也在非洲等地更为古老的直立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用火的遗迹。比如,在安哥拉发现的原始人旧石器文化中就有用火的迹象。从各种迹象来看,人类用火的历史应该在一百万年以上。

其实人类最初用火首先是追求光明的心理需求。与追求光明相对应,人类对黑暗有着与生俱来的深深的恐怖。对黑暗的恐怖伴随着整个人类的历史,以至后来一切威胁人类的、腐朽的东西,都用黑暗来形容。人有五种知觉,视、听、嗅、味、触,其中视觉是最重要的感知外部世界的信息通道,其获取的信息占到人体所获得的全部信息量的百分之八十,其次是听觉,获取着百分之十的信息量。失去感觉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一九五四年,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和克斯顿进行了首次“感觉剥夺”实验,让受试者躺在隔音室内的床上,蒙上眼睛,堵住耳朵,戴上手套,基本上剥夺了受试者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结果表明,被剥夺了感觉之后,人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大多数受试者只能坚持三天,几乎没有人能忍受一周以上。被剥夺了感觉之后,人的心理会产生异常,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进行连续的思考,有人会产生幻觉,有的人则变得神经质,甚至产生恐怖。即使实验结束之后,他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仍受到严重影响,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恢复。由此可见,被剥夺感觉会给人的心理带来严重破坏。由于视觉获取着我们人类百分之八十的信息量,所以,黑暗中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不安。人们在野外过夜时,总要设法点燃一堆篝火,而且篝火晚会是人们最喜爱的娱乐形式,其道理就在这里。由此不难设想,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利用天然火取得火种,以满足追求光明的心理需求。随着用火的技能的提高,人们又发现了火的更多用途,从而更加离不开火。在汉语里,“火”“活”读音相同。按照音同义通的原则,“火”就是“活”,“活”就是“火”,在没有文字之前,两者没有区别,或区别很小。既然“火”“活”不分,说明我们老祖宗对“燃烧着的火”和“生存活命”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有着独特的的认识。“火”“活”不分的本质意义在于:火是活命的基础,有火才能活命,要活命就离不开火。

韩非子解释人类用火的原因称:“在没有火之前,民众生吃东西,生的果蓏蚌蛤腥臊恶臭会伤害腹胃,因而容易生病,有圣人认识到这一点,发明钻燧取火的方法以去除。”其实这是韩非子以其所处时代的知识解释远古,并不十分妥当。首先,没有火的时候,人的胃口是能够适当生食的,比例其他动物都是生食的,并不容易生病。其次,韩非子时代没有考古学,不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由来已久。第三,韩非子没能意识到人们对黑暗和光明的心理感受。这是时代的局限所在,现代人不能因此苛求韩非子老先生。其实,在远古先民在追求光明而用火的过程中发现火的另一大功用确实是熟食,但不是去除腥臊或改善食物滋味,而是用火来帮助进食。人类没有强壮的犬齿,无法像虎豹狼那样撕食新鲜肉食,虽然早就发明了石器,但那时的石器非常简陋,切割新鲜肉食的能力很差,而烧烤熟烂的肉食就很容易撕吃了。同样,用火烧烤过的坚果之类也容易剥食。所以,在远古时期,“熟食好吃”的含义不是味道好,而是容易吃进肚子里。有了火的帮助,人类可以取食的东西会更多,大大拓展食物来源,生存能力有了飞跃性进步。

在甘肃大地湾遗址和陕西半坡遗址,每个半地穴式原始住房都有一个火塘,而且必然设在进门处,这一位置设置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单为照明和取暖,火塘的位置应该设在房子的中间,效果才最好。设在进门处,说明火塘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防止野兽半夜偷袭。现在人们往往先验地认为,人类发明了住房之后,随之就发明了门,用封堵房子进口。其实门也是有一定复杂性的东西,门的发明很难说是一个圣人灵机一动就发明出来。可以合理设想,中华先民发明了半地穴式住之初并没有门,而是用火来作门防止野兽进入房内的,火塘就是最早的门。所以,火塘的原始位置说明,那时候的中华先民已经认识到野兽有怕火的天性,可以用火来驱逐野兽。先民们就利用这一原理,或用火驱赶围捕野兽,或者用火保卫自己,从而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由此还说明,成熟的用火技术是人们在地面建房屋定居的技术保障,人类的生存空间因此大为拓展。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火在远古先民中与吃、住两大生存需要密切相关,仅靠从天然火中取得火种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火的需求,人工取火势在必行。我们知道,由于木材的着火点较高,钻木虽然生热,但很难达到引燃木材的热度,所以,钻木取火时要在钻点处放上易燃的引火物,先点燃引火物,再用来别的东西。刘成刚先生曾经分析我国古代另外两种取火方法“以珠取火”和“以冰取火”,认为是都是利用凸透镜能使太阳的光线折射会聚,把艾绒之类的易燃物放在光热会聚的交点上来取火的。很可能钻木取火时的引火物也是艾绒之类的易燃物。发现钻木摩擦可以生热这种现象可以出于偶然,尝试一下钻木生热也可以出于偶然,但是要找到一种合适的引火物则就不那么容易了。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试验用做灯丝的材料就多达上千种,由此可以想像古人发明钻木取火的方法同样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是在数代人探索和知识积累基础上,在某一天由一个痴迷者机缘巧合,点燃了第一株人工火苗。只是由于年代久远,那位点燃第一株人工火苗的人名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或许那时候的人们根本就没有名字。当后来的历史中突然有一天人们关注火的时候,为了说明问题,而称之为“燧人氏”,其实含义无非是“发明钻燧取火的老祖宗”的意思。正因为如此,古代学者们还把人工取火的发明权记在其他人名之下,《管子•轻重篇》中就说“炎帝作钻燧生火”。

[编辑本段]其他发明

结绳记事简介

据古史记载,燧人氏不仅发明了“钻木取火”,还发明了“结绳记事”,为禽兽命名,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那时候人类还没有文字,生活中有许多事全凭大脑记忆,但时间久了,有些事情往往会被遗忘。

燧人氏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

在燧人氏以前,人们把所有的动物都叫作“虫”。

燧人氏经过细心观察,,把这些动物划分为四类:天上飞的称作“禽”,地上跑的称作“兽”,有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虫”,没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豸”。

燧人氏为了向人们传授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在村子里专门筑了个土台,称作“传教台”。他时常站在台上为大家讲演。他告诉人们:饥饿的时候如何用火来烧烤食物,寒冷的时候如何用火来取暖,打猎的时候如何用火来攻击猎物,遇见猛兽袭击时如何用火来把它吓跑……

据说中国的师道之兴就是从燧人氏开始。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历史的开始

燧人氏在昆仑山立木观察星象祭天,发现了“天道”。

因天道而受到启发,燧人氏始为山川百物命名,而有“地道”。

天地之德孕育万物,而人为万物之尊。燧人氏以风姓为人类命名,对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缘上的限制,使人与兽有了严格的区分。这是人类早期的伦理道德,也就是“人道”。

由天道生地道,由天地之道而生人道,这便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道观。天、地、人始于无名,成于有名。有名则天地开明,人乃文明。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九千年文明历史由此开始。

盘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盘王节是瑶族的节日。盘王节每三年或每五年举行一次,有的地区甚至十二年才举行一次。可以一家一户的举行,也可以同其他户或者同宗同族的人一同举行。

盘王节的风俗有哪些

各地过盘王节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都要设祭坛,供奉诸神像,中间为盘王,左右是真武、功曹、田公、地母等神像。祭祀开始,鸣火枪三响,接着鞭炮齐鸣。在鞭炮声中,族老寨老在神像前供奉猪头、糯米粑、鸡肉、酒等祭品,人们面对神像,低头默祷。然后唱《盘王歌》,跳盘王舞。《盘王歌》可以说是一部瑶族诗歌总集。主要讲述盘王的一生,七字句,诗句洗炼,曲律古雅而浑厚。盘王舞以鼓锣伴奏,舞步动作忽而上跳,忽而下蹲,忽而左转,忽而右旋,动作健美、威武,再现了瑶族先民耕种狩猎、出征杀敌的场景。有些地方过盘王节时还举行踩歌堂活动,节日当天供奉在村寨盘王庙里的诸神会被请去参加游神大典,村民扛着盘王走村窜巷,巡视田地,最后将盘王请到歌堂坪。据说,盘王巡视过的村寨和田地,来年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歌堂坪活动中的过州过府让人们记住瑶族迁徙的路线,唱瑶歌、跳长鼓舞等民间文艺活动既是娱神又是娱乐大众的活动,此时也是青年男女相互结交,寻找伴侣的好时机。

瑶族因为分布广,支系多,所以过去各地瑶族过盘王节的时间并不统一,一般在秋收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时节举行。1984年8月,来自全国各地瑶族代表在广西南宁开会,一致认定盘王节为瑶族统一节日,日期定为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即传说中盘王诞辰的日子。为了加强各地瑶族人民的联系,1990年,南岭地区瑶族代表联席会决定由湘粤桂三省区十县市轮流坐庄举办盘王节,1992年11月,由贺县(现贺州市八步区)举办了第一届南岭瑶族盘王节。2009年,盘王节再次在广西贺州举办,这次盘王节与贺州农产品展销会携手,除举办传统的民俗活动、文艺演出之外,节日也成了展示当地特产,招商引资的平台,使传统的节日又有了新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因为不断有新的内容加入节日文化之中,在瑶族原有祖先认同的基础上,使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富有生机和活力。

“南岭走廊”的瑶族村寨里,唱了千年的《盘王歌》还在吟唱,人们还在随着鼓点跳那跳了千年的长鼓舞,盘王在瑶族人心目中还是那样的神圣,瑶族人相信盘王永远都会庇护着他们。

盘王节的风俗起源

有关瑶族地区过盘王节的古老风俗,早在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唐代刘禹锡的《蛮子歌》、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等典籍都有载述。《岭外代答》中说:“瑶人每岁十月,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庙前,会男女之无实家者,男女各群连袂而舞,谓之踏瑶。”“踏摇”即是“跳盘王”(还盘王愿)。

瑶族盘王节又叫盘王还愿,是瑶族人民纪念其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在古朴庄重的公祭盘王大典仪式上,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用吟唱、祭酒、舞蹈、上香等形式来祭祀盘王先祖,追溯历史。

盘王节的传说

相传,帝喾高辛王当政之时,皇后娘娘偶染耳病,久治不愈。后从耳中挑出一条金虫,耳疾自愈。不久,用盘子扣于瓠篱中的金虫变成了一只遍体锦纹的龙犬,遂取名“盘瓠”。盘瓠漂亮又乖巧伶俐,深得高辛王及百官们的喜爱。后来,有一个势力强大的番王兴兵作乱,高辛王张榜招贤,许诺谁能擒取番王首级,就将女儿嫁给他。百官摄于番王的势力,无人敢往。

不料盘瓠却只身赴敌,趁番王酒醉之机咬下他的头颅,献于高辛王。高辛王依约将公主许配给他,他也置身金钟之中,愈6日变成人身。婚后高辛王封他为南京石宝殿之王,后人因此称之为“盘王”。但他不贪图荣华富贵,夫妻双双搬入南山,生儿育女,耕猎劳作。高辛王赐其所生6儿6女每人一姓,这便是瑶族最早的十二姓。后来盘王在打猎时被一只山羊撞下山崖而死,他的子孙们繁衍成了瑶族。

盘王生时有灵性,死后亦能护佑其子孙。传说有一年天大旱,瑶寨12姓背井离乡去逃难,途中渡海又遇风暴。危难之时,人们磕头请求先祖保佑,并许下大愿,只要船能平安靠岸,以后年年酬谢盘王。此愿果然灵验,船队于农历10月16日平安靠岸,这一天恰是盘王的生日,人们便互相庆贺,祭祀盘王,还盘王愿。并从此相沿成习,传承至今。

拥有龙族血脉的姓氏有哪些

拥有龙族血脉的姓氏有哪些,我国历史是非常悠久,最早从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存在了,那时候的人还没有姓氏,后面慢慢衍生出许多姓氏来。那么来看看拥有龙族血脉的姓氏有哪些吧。

拥有龙族血脉的姓氏有哪些1

龙族的后裔15个姓氏

天帝龙族

上古帝王是神龙的化身,拥有最纯正的龙脉,建立部落之后,大部分帝王都升天成仙,成为上古天帝,也就是三皇五帝。三皇五帝之首为黄帝,黄帝神力超于常人,骑应龙,使凤凰,杀蚩尤,斩刑天,黄帝的手下也很彪悍,有十大魔神之一的后卿,天界神女九天玄女,创世纪的神人女娲,嫦娥的丈夫后羿等。

正是因为黄帝拥有了龙族的血脉,才拥有了这通天彻地的本事,黄帝飞天之后,给他的直系后裔留下了25个姓氏,但延传至今的只有6个,分别是:姬、任、熊、桥、刘、张。

巨人龙族

《山海经》最强的两只巨人龙族为雷泽氏和盘瓠(hù)氏,雷泽氏牛首龙身,盘瓠氏龙首蛇身,从外形就可以断定,雷泽氏和盘瓠氏均遗传了龙族的血脉。据说和女娲一起造人的伏羲,是一位华胥族的姑娘踩过巨人脚印之后生下的

而这个脚印正是巨人雷泽氏留下的。盘瓠氏为盘古的直系后裔,而盘古本就是神话故事中出现最早的一条神龙,所以盘瓠氏的龙脉也极为纯正,盘瓠氏最为出名的要数夸父,夸父曾经脚踩追日靴,逐日而死。

雷泽氏直系后裔所用的姓氏为:风、任、伏、须、巴,盘瓠氏直系后人所用的姓氏为:厘、漆、汪、盘、李、田、元。

山神龙族

在《山海经》中,从招摇山到箕尾山,一共出现了整整十座大山,每座山都奇形怪状,且物产丰富,比如章莪山上,漫山遍野都是美玉和宝石,丹穴山上全部都是凤凰,青丘山上长居着九尾狐等,每座神山上都有山神,这些山神鸟首龙身,也是身怀纯正龙族血脉,山上居住的任何神兽和山底下的部落,都受山神号令。

因为地壳运动和史前大洪水,其中有五座山消失了,最终只留下5位山神,称之为五岳山神,他们的直系后裔(按东南西北中排列)所沿用的姓氏分别为:申、吕、齐、许、华。

巫师龙族

巫师在上古时期的地位高贵,每个部落的首领都很尊重巫师,因为巫师能为族人医治病痛,能观测天象断吉凶。《山海经》中地位最高的巫师就是灵山十巫,这些巫师都是西王母的手下,灵山十巫统称为巫氏,巫氏的首领为窫窳(yà yǔ)。西王母听信手下谗言,害死了窫窳,随后黄帝联合巫氏将窫窳复活,窫窳复活后成为一只长着龙首的神兽,所以窫窳也得到了龙族的血脉,且窫窳能号令所有巫师,战斗力不可小觑。

窫窳和巫族自成一脉,建立了巫族部落,窫窳和巫氏的直系后人所沿用的姓氏为:巴、樊、相、郑、谢、韩。

以上这29个姓氏,均出自上古龙族,拥有龙族最纯正的血脉,假如哪一天血脉觉醒,拥有这些姓氏的人,说不定就能统领或者召唤《山海经》中的神兽,称霸世界,其中有你的姓氏吗?

拥有龙族血脉的姓氏有哪些2

黄、杨,马、冯、夫人陈氏为躲避官兵追杀,姜,轩辕形势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应该不是…源流一源于姜姓,曹,一些少数民族姓氏改姓了汉姓。周、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拥有钱。

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姓氏郑、于、与。

李,徐、还有一支张姓 谁来。亦血统比较纯正,田、成文于北宋初。汉光武帝25年敕封为零陵太守。

刘,相传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