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表情达意常用表达手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2收藏

诗词表情达意常用表达手法,第1张

诗词表情达意常用表达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用典。

1、衬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2、对比

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它既是表现手法,也是修辞手法。

3、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物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4、渲染

渲染原指国画中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技法,后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

5、用典

用典,也就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以抒情或表达主旨。

1、未名湖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岸相通。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2、博雅塔

建筑,北大以一塔湖图闻名,其中的塔指的就是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旁的博雅塔。燕园建筑精髓“一塔湖图”之“塔”——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

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造通州燃灯佛舍利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3、勺园

勺园是明朝著名书画家米万钟(1570-1631)于明万历年间所建,是“米氏三园”中最为有名的一个。明朝诗人多有诗词歌咏。清初在勺园故地建弘雅园,康熙曾为之题写匾额。乾隆时,英特使马嘎尔尼朝见清帝时曾驻此。

后为郑亲王府,嘉庆时改名为集贤院,清帝在圆明园临朝时,此处是大臣们入值退食之所。1860年,集贤院和圆明园一起为英法帝国主义焚毁。

扩展资料:

未名湖以前靠万泉河供水,未名湖一带在清朝属于淑春园的一部分,乾隆将该园赐给他的宠臣和珅。在此大肆营建,一共建造楼台64座、游廊亭阁357间、房宇上千,极尽奢侈。和珅后来被查抄之后,淑春园又几易其主。

在清朝是圆明园附属的和珅花园淑春园中人工湖。石舫按照颐和园的石舫修建,但后来上部结构被焚毁,今仅存石质基座。

20世纪20年代成为燕京大学的一部分,校方请设计师亨利·墨菲规划校园布局,该湖由钱穆命名为未名湖。

1952年,燕京大学被行政撤销,北京大学从市中心迁至燕京大学旧址。从此,未名湖成为北京大学校园的一部分。

2001年,“未名湖燕园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学生将未名湖、博雅塔、图书馆叫作“一塔湖图”。

-未名湖

-博雅塔

-勺园

谢邀:

开篇明义,“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这两句出自李清照的《摊破浣溪沙》一词,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主要写她大病初愈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词中描述的是普通的生活场景,自然而然地轻描淡写,读来却扣人心弦。

如果说要从“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两句中窥探李清照的心境和情感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词作本身,走进文本,走进词作的背景,以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词人的心境和情感。原词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开篇句“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描写的就是一个久病初起的人的形象,虽然还有点憔悴,但是词人精神还是不错的。他洗漱完毕,坐在梳妆台前照照镜子,在镜子里她看到了自己“两鬓华”的样子,词作就是以这样的一个生活场景起调的。

从这句还能看出,词人因为生病,卧床的时间很长了,如今病情好转,词人的心情也随之转好,她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

原来,李清照小南渡之后,她的生活曾一度陷入困境,首先是丈夫赵明诚病逝,她不得不独自一人开始了长达五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期间,她视同生命的大量古书石刻,在战火中“散为云烟”,所珍爱的金石书画也屡遭盗窃。

本来她所遭受的灾难已经够多了,而此时的她又祸起萧墙,偏偏又有几个专门拨弄是非的小人趁此机会落井下石。他们诬告李清照曾将家中收藏的玉壶奉送给金人,暗地里向朝廷弹劾她有通敌嫌疑。

这件事使李清照“大惶怖,不敢言,遂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走外庭投进”,李清照想将家中所剩的铜器等物尽快奉献给朝廷,来减轻自己通敌的嫌疑。在《投内翰纂公崇礼启》中,李清照如是记述了当时的心境:“近因疾病,欲至膏育,牛蚁不分,灰钉已具。”这场大病是因为她深受世事牵绊、蒙受种种毁谤,甚至一度身陷囹圄。

经历了命运的颠沛流离,此时的李清照几乎心力交瘁,时年49岁的李清照在忧惧与不安的状态中,她大病了一场。但是,李清照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朋友及时的帮助才挺了过来。

这首《摊破浣溪沙》就是李清照在重病初愈之时所写,词作描绘的是一个个普通的生活场景,也就是她养病的场景。因为词人重病初愈,同时也洗清了各种毁谤,她的心情也逐渐变好,所以就填成了这首词。

在梳妆台前,大病初愈的女词人对镜端详自己的容貌,虽然还未完全恢复,但总算一切都好起来了,这也为接下来的描写做足了行文上的铺垫。

“卧看残月上窗纱”这一句是时间上的挪移,生活场景也发生了变化。时间从早上直接过渡到月上窗纱的夜晚时分。

“卧看”二字很显然还是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一个侧面描写,因为大病初愈,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是不宜久坐的,她的身体乏力,坐一会儿又回到了床上躺下。尽管如此,也足以说明词人的心情较为闲适。

因为李清照心情不好的时候,她会将这种情绪融进词作里的,如她在《浣溪沙》一词中曾有“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的句子,词作无不透露着词人伤春、伤感、惆怅的情愫。

反观此时的李清照,虽然身体没有恢复到完全康复的状态,但是心情却转好了许多。由此可见“卧看”两字在表达上极为传神,包含了词人要表达的话语,而所有的话语又通过“卧看”两个字传递了出来。

“残月上窗纱”说明此时的月半弯,残月初上,从时间上看,此时刚刚入夜,还没有到就寝的时候。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但是她偏偏还没有睡意,她只好透过窗纱卧看月半弯,这又是一个生活场景。

从以上几点来看,这两句描绘的是词人一天的生活场景,时间从早上延续到晚上,都是简简单单的白描,却透露出很多的信息:一个大病初愈的人的生活状态。

上片其实写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卧看残月,二是煎药。“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说的就是第二件事情,因为身体还没有全好,又在夜里,词人百无聊赖,做不了什么事,只好卧床休息,静看残月,既是为了欣赏美丽的月光,也是为了消磨长夜的时光。

词作中出现的“豆蔻”是什么呢?豆蔻本来是一种植物的名字,但是豆蔻又是一种中药材,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蔻治病,取其辛热浮散,能入太阴、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

豆蔻是一种药材,以豆蔻药名入词并不仅见于李清照的词作,宋代词人张良臣的《西江月》里就写道:“别后钗分燕尾,病馀镜减鸾腰。蛮江豆蔻影连梢。不道参横易晓。”

从李清照以豆蔻入词就可以看出来,词人还在煎服中药,一来身体没有完全康复,二来就是康复阶段的调理。

这两句中的“熟水”又是指什么呢?原来“熟水”是宋代一种常用的具有药用功能的饮料。就像词人李清照说的“豆蔻连梢煎熟水”那样,是一种用豆蔻和连梢两种中药材煮制的饮品,具有保健、调养身体的作用。

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人陈元靓撰写了一本《事林广记》的书,是一本日用百科全书型的古代民间类书。书中别集卷七专门记载了“豆蔻熟水”的制作方法: “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盏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倍矣……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每次用七个足矣。不可多用,多则香浊。”

像“熟水”一样,“分茶”也是宋代人们以沸水冲茶而饮的一种方法,这种烹饪方法在宋代还是很讲究的。南宋诗人杨万里在《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一诗中写道:“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像这样精致的饮茶方式在宋代士人中间还是很流行的。

由此可见,分茶是一种巧妙高雅的饮茶方式,是中国传统茶道的一种,其方法是用茶匙取茶汤分别注入盏中饮用,也可见宋代人对于饮茶的喜好与重视程度。

而李清照写的“莫分茶”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字面意思和词意可知:就是不饮茶。为什么呢?这个就涉及到了中药的药性了,因为茶性凉,与豆蔻的药性正相反,在服用上是有所禁忌的,就是不能同时服用。身体虚弱、或者久病初愈的人是不适合饮用茶的。

所以,词中的“莫分茶”就很好理解了,李清照言下之意就是说:既然身体不允许饮茶,那就权且以豆蔻熟水代饮,也含有以药代茶的意味。

词意行文到此处又与开篇句遥相呼应,可以设想一下此时的情景与氛围:闺房中的词人躺卧在床上,此时室内很安静,月光斜照在窗纱上,环境又显得很清幽。

此时炭火上煎熬的“熟水”散发出缕缕清香的味道,这样安静的环境其实更加适合病后调养,词作上片营造的氛围就更加显现了出来。

下片开篇写道:“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如果仔细看词人描写的场景的话,这又是时空挪移的写法,很明显词意不再是上片中的月夜,而是白天的生活场景。这其实是李清照病后生活的几个场景,词人巧妙地将它们融进了一首词中。

这两句是词人真实生活的写照,在某一个白天的光景里,随着词人身体日渐好转,他也有了读书的好心情。

在闲暇的时光里读读自己喜欢的诗词古籍,既随心尽兴又惬意十足,看书时也很随便,词人权当看书作为一种打发时间的消遣而已。

读完书了,来到院子里散散步,也是很有情趣的一件事情,毕竟对于一个久病卧床的人来说,开始下地活动,或多或少都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而这次词人在院子里散步的时候,还下起了雨,雨中的情景别有一番境界。

词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自然景物的美妙,她觉得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于是“门前风景雨来佳”这样的意境就在词人脑海里形成了,这也是词人真切感受到的情境。

结尾两句“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描写的又是什么呢?原来此时正值八月,院子里的桂花正是飘香之时,木犀是桂花的学名,木犀花小淡黄,但是香味很浓郁。

李清照在《玉楼春》中描写梅花时,也写道“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她用“酝藉”二字将梅花盛开时散发出的幽香、梅花开放时呈现出的意态摄纳其中,传神地表现出梅花饱满的精神。

李清照在《摊破浣溪沙》词中,也用“酝藉”二字来形容院子里的桂花,这是写出了桂花花型花色温雅清淡、花香含蓄的特点,与描写梅花时用到的“酝藉”一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两个字中既可以看出词人的灵心慧思,也可见词人是很喜欢桂花的。

李清照用“终日向人多酝藉”一词来形容桂花的香味,其实已经将桂花拟人化了,词人眼中的桂花成了学问渊深、胸怀宽博、待人宽厚的化身。这一句既写实又写神,将桂花含蓄的花型和浓郁的香味描写得极为传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

院子里的桂花陪伴着词人,她可以每天都来到院中观赏这“花中第一流”的桂花。其实这也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这不就是词人自身的写照吗?

《摊破浣溪沙》在李清照南渡之后的词作中,却是别具一格的,通篇全用白描,语言朴素自然,情味深长,格调轻松明快,也反映出词人怡然自得的心境。当然这一切都是由词人大病初愈后的欣慰心理决定的,这正是所谓的“词为情而生”。

词作流露出的是她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她将细腻的情感融于生活中的每个片段,不管是梳妆台前的两鬓华、卧看窗纱缺月,还是枕上读书的闲情逸致、以及庭院中观赏桂花,都是词人细腻情感的体现。

词人又将这一个个生活场景以女性特有的情感体验融进词作中,充满了生活画面,这一句句歌词、一幕幕场景就像清雅悠然、婉转流淌的溪水,也像词中酝藉有致的木犀花一样,细细品味,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劳动,先民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疲劳,增加劳动的乐趣,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用歌唱的形式直接孕育了最原始的诗歌。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内容越来越丰富,种类也越来越多,诗人们自然也越来越多,他们或因风格相近,或因时代相同,或因同乡好友,或因父子师生,而各自被归人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下面从各个时间段对这些诗歌与流派进行划分。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的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扩展资料

一种以有节奏的、形象生动的语言,高度凝练和集中地反映生活或抒发强烈的感情的文学作品。(诗中有戏剧,戏剧中有诗)诗一定是杰作,再不就是绝无存在价值的东西,诗是会呼吸的思想,会焚烧的字。常说的诗又指《诗经》。

《诗》三百,始终于周,《诗》,上通于道德,下止于礼义。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统称为诗歌。按故事情节又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韵律,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诗词

诗词表情达意常用表达手法

诗词表情达意常用表达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用典。1、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