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精选儿童励志成语小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4收藏

2015精选儿童励志成语小故事,第1张

(1)映雪囊(náng)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车胤囊萤夜读)

 (2)负薪(xīn)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李密牛角挂书)

 (3)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孙敬悬梁苦读)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苦学)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4)凿壁借光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着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匡衡凿壁偷光)

 (5)以荻画地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西汉时期,有一个着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

 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扬雄。扬雄回答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由此流传下来。

 (7)囫囵吞枣

 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

 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读后:我们学习知识时不能囫囵吞枣,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就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

 (8)狗猛酒酸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来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远远看去,这里的确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却很少有人问津,常常因卖不出去而使整坛整坛的酒搁酸了,变质了,十分可惜。

 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好的酒竟然卖不出去的原因。邻居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家养的狗太凶猛了的缘故。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有的人高高兴兴地提着酒壶准备到你家去买酒,可是还没等走到店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人家。这样一来,又有谁还敢到你家去买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着发酸变质啊。”您看,一匹恶狗看门,就能把一个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门庭冷落,客不敢入;如果一个国家让坏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门,其后果必然是忠颠倒,社会腐败,百姓遭殃。

 (9)居安思危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提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10)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11)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12)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13)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14)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的意思: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现在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不耻下问。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叫景岑(cén),号招贤大师,人们称他“长沙和尚”,他经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慢慢地作答起来。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到: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意为“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16)黄香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17)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这个成语来源于《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着,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着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

 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18)忍辱负重

 三国的时候,吴国有一位名将叫陆逊。他出身江南士族,豁达大度,善于谋略,孙权把他的兄长孙策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公元220年10月,曹丕让他的亲信联名上书,劝汉献帝让位给魏王。于是,曹丕罢黜了汉献帝,自己做了皇帝,东汉王朝正式结束。大臣们认为既然汉献帝已经下位,刘备是汉家皇室后代,理应接替皇位。于是,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即位,就是汉昭烈帝。刘备即位之后,第一件要紧的事就是进攻东吴,报东吴占领荆州,关羽被杀之仇。

 公元222年,刘备率军攻吴,陆逊被任命为大都督。刘备心急火燎,出兵没几个月,就攻占了东吴的五六百里的土地。他从秭归出发,急于向东继续进军。他要随军官员黄权守住江北,防备魏兵;自己率主力沿着长江南岸,翻山越岭一直进军到了猇亭。

 蜀军从巫县到彝陵(今湖北宜昌东)沿路扎下了几十个大营,又用树木编成栅栏,把大营连成一片,前前后后长达七百里地。刘备以为这样好比布下天罗地网,只等东吴人来攻,就能把他们消灭。但是陆逊一直按兵不动,双方相持了半年。

 东吴将士看到蜀军得寸进尺,步步紧迫,都摩拳擦掌,想和蜀军大战一场。可是大都督陆逊却不同意。

 当时,东吴的诸将,有的是孙策的旧将,有的过去就是孙坚手下的人,有的则是宫室贵族。这些人不少都是打仗的能手,立过大功。对孙权派年青的书生陆逊当都督,本来已经不大服气。现在听到陆逊不同意他们出战,认为陆逊胆小怕打仗,更不满意,在背地里愤愤不平。

 陆逊见众将如此粗鲁,不理解他的战略意图,心里很生气,便手拿孙权授予他的“尚方宝剑”严厉地说:“刘备天下知名,刚来的时候,士气旺盛,我们是不能轻易取胜的。我虽然是个书生,但是是奉主上的命令来行事的,你们只有服从。主上之所以委屈诸君派在我这儿,就是因为我有可取得地方,希望你们能够忍辱负重,遵守军令,不得违抗。”

 一天,陆逊突然召集将士们,宣布要向蜀军进攻。将士们说:“要打刘备,早该动手了。现在让他进来了五六百里地,主要的关口要道,都让他占了。我们打过去,不会有好处。”

 陆逊向他们解释说:“刘备刚来的时候,士气旺盛,我们是不能轻易取胜的。现在,他们在这儿呆了这多日子,一直占不到便宜,兵士们已经很疲劳了。我们要打胜仗,是时候了。”

 当天晚上,陆逊命令将士每人各带一束茅草和火种,预先埋伏在南岸的密林里。到了三更,东吴四员大将率领几万兵士,冲近蜀营,用茅草点起火把,在蜀营的木栅栏边放起火来。那天晚上,风刮得很大,蜀军的营寨都是连在一起的,点着了一个营,附近的营也就一起延烧起来。一下子就攻破了刘备的四十多个大营。

 等到刘备发现火起,已经无法抵抗。在蜀兵将士的保护下,刘备总算冲出了火网,逃上了马鞍山。这一战,刘备兵士死伤不计其数。一直战斗到夜里,刘备才带着残兵败将,突围逃走,最后逃到了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白帝山上)。

 这一场大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船只、器械和军用物资,全部被吴军缴获。历把这场战争称作“猇亭之战”,也叫“彝陵之战”。

翻开蒙学读物《三字经》,有句话显得十分醒目:“昔仲尼,师项橐(音:tuó)。古圣贤,尚勤学。”几千年来,孔子作为中国人的“至圣先师”,一直被馨香祷祝。这位“项橐”是何许人也,竟然做了孔夫子的老师?

翻检典籍可知,项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童,做孔子老师的时候才七岁。项橐如何能让孔子自愧不如,拜其为师呢?

孔子师事七岁小儿的故事,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五》中。秦国丞相文信候吕不韦,想要扩大自己的河间封地。他请张唐到燕国做丞相,以便东西对进,夹击赵国。到燕国去,必然要经过赵国。张唐与赵国有宿怨,不敢赴任。这时,十二岁的门生甘罗自告奋勇,愿意去说服张唐赴任。吕不韦看着甘罗,满脸的不相信。甘罗说:“项橐七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臣今年都十二岁了!您让我试一下,干嘛急着驳斥我!”结果甘罗三言两语,就说得张唐赴任,从此名声大噪。

据林春溥《战国纪年》的考证,甘罗说服文信侯一事,发生在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秦统一六国前夕。至于项橐如何七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典籍没有交代,但是其中一句“项橐做孔子老师”的传说,却从此代代相传,直到敦煌发现的唐文本《孔子项托相问书》,才将“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的故事记载了下来:

有一天,项橐和他的同伴在路边玩筑城墙的游戏。他们把路上的土堆起来,筑起了一个方形的城墙,项橐坐在里面,有说有笑。这时孔子和弟子坐车路过,被项橐的城墙挡住了去路。孔子就质问项橐为何不让路,项橐理直气壮地说:“从古到今,我只听说过车避开城墙走,还从没听说过城墙避让车的。”孔子顿时蒙圈,只好绕城墙过去。

等过了城墙,孔子又回到项橐的城墙边,打算为难一下这个小儿,于是就问了一堆问题:“你知道何山无石?何水无鱼?何门无关?何车无轮?何牛无犊?何马无驹?何刀无环?何火无烟?何人无妇?何女无夫?何日不足?何日有余?何雄无雌?何树无枝?何城无使?何人无字?”。然后得意地看着项橐,而项橐呢?不急不忙的回答说:“土山无石,井水无鱼,空门无关,舆车无轮,泥牛无犊,木马无驹,斫刀无环,萤火无烟,仙人无妇,玉女无夫,冬日不足,夏日有余,孤雄无雌,枯树无枝,空城无使,小儿无字。”

孔子一听,连声说道:“厉害!厉害!”。孔子邀请项橐一起玩古代的一种博戏——双陆局,谁知项橐直接拒绝,还讲了一堆道理:“诸侯好博,国事不治。”孔子是既佩服又难堪。接着项橐又反问了孔子三个问题,大圣人孔夫子却一个字都没答出来,赶忙抛出“后生可畏”给自己个台阶下。孔子对身边的弟子们说,这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一个都答不出来,他可以做我的老师了。自此以后,七岁小儿难倒大圣人孔子的故事便传了开来。

被孔子拜为老师,让7岁的项橐一夜爆红,却也惹来了杀身之祸。坐落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的圣公山,是项橐的出生地。当地传说,各国诸侯听说此事后,都想让项橐为其所用。为了避祸,项橐藏到了山里,拒绝了齐国国君的邀请。齐国国王恼羞成怒,派兵抓住了项橐,要将他杀死。哪知项橐刀枪不入,官兵们就回到村里,对村民严刑拷打,逼他们说出项橐的秘密。原来,项橐出生时怎么都剪不断脐带,最后用茅草才将脐带割断。官兵们就找来茅草,将项橐割喉,还将项橐的尸体大卸八块 。

项母看儿子死得如此之惨,伤心得昏了过去。昏沉中,却听到项橐说:“我命该如此,母亲请将我埋在西北山前。可惜我道业尚浅,圣公山下十年久旱,哪年再旱了,您就让乡亲们到我坟前烧一炷香,我便到玉皇那里借点雨,给乡亲们救救急。”

俗话说“情深不寿,过慧易夭”,项橐聪明绝顶,却十岁早夭,无法长保。人们惋惜之余,就崇拜起这位神童。在中国的神谱里,除了虚构的神以外,中国民间还生活着许多“俗神”,他们大多由历史人物神化而成,庇护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唐太宗的两员大将秦琼和尉迟敬德,就神化为“门神”,贴在门板上,让恶鬼不敢进门。项橐死后,人们给他在中国神仙谱中觅得一方位置,成为了小儿神。

明代董斯张撰写的《广博物志》记载,项橐死后,“时人尸而祝之,号‘小儿神’”。人们在安葬项橐的地方建了座小儿神庙,塑上小儿像,山从此叫小儿山。在项橐出生的幽崮顶上,人们还建了一座娘娘庙,塑上了项母和邻居姑嫂二人的泥胎像。不过不知为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儿神却演变成了圣公,塑像也成了白胡子老者。娘娘庙也成了奶奶庙。小儿山也变成了圣公山,有儿崮却被讹传成了幽崮顶。

圣公庙最早建在山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迁移到了山腰以下。据当地老人回忆,迁修后的庙宇,为东西排列并相互连通的三个小院。中院面积最大,是正殿院,内阔三间,殿内有项橐的三尊木刻、泥胎、铜铸的神像。西院也有三间神殿,殿内塑火神、牛神、马神等。清同治四年(1865年)初,圣公庙最后一次重修。

项橐虽然被称作“小儿神”,但是却与儿童没啥关系,在古籍中反倒是拥有了神灵最基本的功能——求雨。

在明人黄瑜的《双槐岁钞》卷六中,便有项橐的神迹故事。

话说正统年间,保定出现了蝗灾。朝廷便命工部右侍郎邵旻去处理灾情。保定府西北四十里有个满城县,县的南门有个先圣大王祠,当地人说,过去但凡遇到蝗灾,就在这儿拜先圣大王求雨,有求必应。当时保定持续干旱,蝗虫遍地,越捕越多。邵旻就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带领郡县官员在先圣大王祠斋沐祈祷。果不其然,不久蝗灾便消失了。于是邵旻就命人刻石以记述先圣大王的神迹。看来,项橐降雨的功能还挺灵验的。

乡亲求雨必应,为了感谢项橐,人们便在每天的寒食节前一天,举行盛大的庙会,在清明的后一天结束,成为圣公山传统的节日。

而在项橐的出生地圣公山,民间又为这位神灵增加了送子、送寿的功能。据说每年阴历四月初八是项橐的生日,每到那天,当地人都会在幽儿崮唱戏以祭祀他。一些婚后无子的青年妇女,会过来进香求子,生了孩子之后又来讨长命百岁索。随后,会举行盛大的“求雨”游行仪式。

据圣公山庙会文化传承人董家同先生回忆,这一天,周围的村民,都来给圣公老爷送驾。前面开道的,不停的往人群中扔鞭炮开路;对于阻碍了送驾的摊子,就用镰刀把棚上的绳子会被镰刀勾断。开道先锋后,是锣鼓队和旗队。董家同回忆,送驾时敲的牛皮大鼓有一米多宽,由四个人抬着,一路敲一路走。殿后的是拿着香火的村民,烧尽的香灰堆得像座小山。有时临沂、江苏的队伍,会扛着木制的圣公像,在各个村子巡游,年年如此,几千年香火不断。

人们不仅在地上为项橐建庙祭祀,还将项橐的形象带入了地下,刻在了汉画像石上。

“孔子见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典故,说孔子为了丰富学识、完善儒家的理论体系,通过鲁国旧贵族南宫敬叔的关系,获得鲁昭公的准许和一车二马的支持,千里迢迢到了洛阳,找到周朝图书馆馆长的老子请教礼乐。汉代,“孔子见老子”故事盛行,作为主要的艺术母题,被工匠频频镌刻在汉画像石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现的刻有“孔子见老子图”的汉画像石达80余幅,且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的陕西、河南、山东、四川和江苏等广大地区。

在《孔子见老子图》中,有一位童子十分引人注目。在山东省嘉祥县城西南齐山出土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石上,一位长者拄曲杖躬立,头上榜题“老子也”;老子右侧躬立着另一位长者,身后有榜题“孔子也”;在老子与孔子之间,有一童子推着鸠车,侧面挥手向着孔子,仿佛在辩论诘问。在他的头顶有榜题,曰“大托”。经学者考证,“大托”即“项橐”。

在“孔子见老子”中,有项橐相伴其间的画像占了80%以上,甚至有学者认为,没有稚童的“孔子见老子图”可能都不能称作《孔子见老子图》。这不禁让人产生疑惑,《孔子见老子》缘何在崇儒尊孔的汉代,进入汉墓画像系统?项橐为何又现于其中?

要解答上述问题,要从谶纬学的兴盛讲起。所谓谶纬,即用神秘化的方法,对儒道主要人物和典籍进行穿凿附会,用以阐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在经学没落、谶纬兴起的背景下,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就这样被神化,变成“仙界真人”,为多部谶纬学代言。

老子的神格更高。东汉初年的桓谭,在《新论·祛蔽》里论及老子,说他“恬淡养性,致寿数百岁”,而在明、章帝时益州太守王阜看来,老子远不止如此。王阜撰《老子圣母碑》云:“老子,就是道。道生于无形,起于创世之前,在虚空中浮游,出入幽暗,观看过混合未别、清浊未分的时刻。”老子,已然是“道”的化身,成为“太上老君”神,置于超越宇宙初始的大道君的地位。汉代人相信,若死后得拜见太上老君,“得道受书”,就可以免受鬼官的考谪,获得飞天升仙的机会。在汉画像石这个空间中,孔子带众弟子去拜见的,不是老子这个人,而是“老君”神,即“道”的化身。

至于在孔子、老子之间的项橐,他在汉晋之间,也被神化,有了神格。据南梁陶弘景整理文献、编订神仙谱系而作的《真灵位业图》记载,项橐列在第三级神的左位之末,占据“鬼圣”之位,比孔夫子的“太极上真公”位格要高。故而在这幽冥的地下世界中,项橐依然是孔夫子的老师,推着玩具鸠车,向孔子提出质询,仿佛悠悠岁月从未流动过。(完)

龟兔赛跑

兔子长了四条腿,一蹦一跳,跑得可快啦。

乌龟也长了四条腿,爬呀,爬呀,爬得真慢。

有一天,兔子碰见乌龟,笑眯眯地说:“乌龟,乌龟,咱们来赛跑,好吗?”乌龟知道兔子在开他玩笑,瞪着一双小眼睛,不理也不踩。兔子知道乌龟不敢跟他赛跑,乐得摆着耳朵直蹦跳,还编了一支山歌笑话他:

乌龟,乌龟,爬爬,

一早出们采花;

乌龟,乌龟,走走,

傍晚还在们口。

乌龟生气了,说:“兔子,兔子,你别神气活现的,咱们就来赛跑。”

“什么,什么?乌龟,你说什么?”

“咱们这就来赛跑。”

兔子一听,差点笑破了肚子:“乌龟,你真敢跟我赛跑?那好,咱们从这儿跑起,看谁先跑到那边山脚下的一棵大树。预备!一,二,三,---”

兔子撒开腿就跑,跑得真快,一会儿就跑得很远了。他回头一看,乌龟才爬了一小段路呢,心想:乌龟敢跟兔子赛跑,真是天大的笑话!我呀,在这儿睡上一大觉,让他爬到这儿,不,让他爬到前面去吧,我三蹦二跳的就追上他了。“啦啦啦,啦啦啦,胜利准是我的嘛!”兔子把身子往地上一歪,合上眼皮,真的睡着了。

再说乌龟,爬得也真慢,可是他一个劲儿地爬,爬呀,爬呀,爬,等他爬到兔子身边,已经累坏了。兔子还再睡觉,乌龟也想休息一会儿,可他知道兔子跑得比他快,只有坚持爬下去才有可能赢。于是,他不停地往前爬、爬、爬。离大树越来越近了,只差几十步了,十几步了,几步了………终于到了。

兔子呢?他还在睡觉呢!兔子醒来后往后一看,唉,乌龟怎么不见了?再往前一看,哎呀,不得了了!乌龟已经爬到大树底下了。兔子一看可急了,急忙赶上去可已经晚了,乌龟已经赢了。乌龟胜利了。

兔子跑得快,乌龟跑得慢,为什么这次比赛乌龟反而赢了呢?

--------------------------------------------------------------------------------

八、揠苗助长

有个急性子的宋国人,日夜盼望稻田里的稻子快些长大。可是,稻子是要慢慢长的,不能照他想的那样长的那么快。

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下得田去,把每棵稻子都从土里拔高了一些。

“好累啊!辛辛苦苦干了一整天!不过,田里的稻子倒是都长高好些了。”

他的儿子听说田里的稻子长高了好些,连忙跑到田里去看。可是,糟糕得很,田里的稻苗的叶子,都开始枯萎了。

--------------------------------------------------------------------------------

九、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守株待兔”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人们用它来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

十、奇怪的镜子

美丽的池塘里有一条小鱼。他快快活活地玩了一天,可累了,正想休息一会儿。突然,小鱼发现有一样东西在一闪一闪的,他睁大眼睛一看,不禁叫起来:“多大多亮的镜子啊!”小鱼想:“要是把镜子搬到家里,让大家都能照一照该多好!”想着想着,小鱼轻轻地游到那镜子边,还没碰着,“镜子”就碎成一块块小片儿了。小鱼心里难过极了。但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于是,小鱼急急忙忙找来了正在河边唱歌的小青蛙。“青蛙弟弟,我找到了一面又大又圆的镜子,请你帮我抬回家好吗?”小青蛙一口答应了。小青蛙用宽宽的大嘴巴刚想轻轻衔住镜子,只见“镜子”又碎成一块块小片了。小鱼和小青蛙都很难过。但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于是,小鱼又急急忙忙找来了正在水中跳舞的河蚌。“河蚌姐姐,请你帮我把大镜子抬回家好吗?”河蚌一口答应了,跟着小鱼来到镜子边。河蚌用两片蚌壳刚想轻轻地夹住镜子,可“镜子”又碎了。小鱼、小青蛙、河蚌都很难过。但是,很快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小鱼又找到了正在水藻中吹泡泡的螃蟹。“螃蟹哥哥,我找到一面又大又圆的镜子,请你帮我抬回家好吗?”螃蟹一口答应了。他用两只大大的螯,刚想轻轻地钳住镜子,可是“镜子”又碎了,成了一块快的小片儿。大家都很难过,可是又感到很奇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只听见一阵“哈哈哈”的笑声,虾公公拖着长长的胡子来了:“傻孩子,这哪是镜子,这是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水面上啦。”小鱼、小青蛙、小河蚌、螃蟹都抬起了头。大家看看天,又看看水面,都哈哈地笑了起来,连池塘里的月亮也笑了。

--------------------------------------------------------------------------------

十一、谁跟小羚羊去避暑

炎热的夏天来了,小羚羊的妈妈要带孩子到高山地带去避暑,小羚羊想,还有许多小伙伴也一定热得难受,得约大家一起去。

“谁跟我去避暑?”她一面走,一面喊。

一匹小红马奔跑过来,对小羚羊说:“我不去,我一出汗就象洗了冷水澡一样凉快了。”原来她身上有许多汗腺,热了就出许多汗来调节体温,防止中暑,不需要避暑。

小羚羊想:听说小黑狗身上没有汗腺,一定热得受不了,去约她避暑吧。这时,小黑狗正趴在一间屋檐下,张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直喘气。

“黑狗弟弟,高山地带凉快极了,你跟我一起去避暑,好吗?”小羚羊对他说。

“谢谢你。”小黑狗摆摆尾巴说,“我身上没有汗腺,可舌头上有许多汗腺呢。我伸出舌头,就是用它排汗,调节体温呀。”

小羚羊说声“再见”,走到一棵大树旁,看见小黄鸡躺在树下的沙土里,两脚搔着沙土,还不断地打着滚儿。

“你躺在沙土里玩,多热呀!”小羚羊摇摇头说。

小黄鸡“咯咯咯”地笑了,他说:“我热得直喘气,在沙土里躺躺,浑身谅嗖嗖的,可舒服了。”小黄鸡不需要避暑,小羚羊多么失望呀!她又走进林子里去约小松鼠。

“我不用去避暑。”小松鼠在树枝间蹦来跳去,回答说,“夏天到来之前,我就脱掉了冬天的厚皮毛衣,换上了薄薄的夏装啦。”

再去找谁呢?小羚羊正犹豫着,小灰兔急急忙忙地从她面前经过,小羚羊喊住他。

小灰兔摆动着两只大耳朵说:“我不想去避暑。夏天,我挺着这两只大耳朵,可以散热,调节体温。”

小羚羊看看没有小朋有跟她去避暑,只好跟着自己的妈妈去避暑啦。

--------------------------------------------------------------------------------

十二、猪八戒吃西瓜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起到西天取经。有一天,天热极了。他们走得又累又渴,孙悟空说:“你们在这儿歇一会儿,我去摘点水果来给大家解解渴。”猪八戒连忙说:“我也去,我也去!”他想:跟了孙悟空去,能早点吃到水果,还可多吃几个。

猪八戒跟着孙悟空,走呀,走呀,走了许多路,连个小酸梨也没找着。他心里不高兴了,就哎哟哎哟的叫起来。

“你怎么了,八戒?”

“我肚子疼,走不动了。你摘了水果,可别一个人吃了。”

孙悟空知道猪八戒偷懒,不去理他,就一个跟头南海去摘水果了。

再说猪八戒,找个树荫,正想睡一觉,忽然看见山脚下有一个绿油油的东西,走过去一看,哈哈,原来是个大西瓜!他高兴极了,把西瓜一切四块,自言自语地说:“第一块,请师父吃,第二块请孙悟空吃,第三块请沙和尚吃,第四块,嗯,这是我的。”他张开大嘴巴,几口就把这块西瓜吃了。

“西瓜一块不够吃,我把孙悟空的一块吃了吧。”他又吃了一块。

“西瓜真解渴,再吃一块不算多,我把沙和尚的一块也吃了吧。”他又吃了一块,这下只留下唐僧的一块了。他捧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捧起来,最后还是憋不住,把这块西瓜也吃了。

“八戒,八戒!”

猪八戒一听,是孙悟空在叫他呢,原来孙悟空在南海摘了蜜桃、甜枣、玉梨回来,正好看见猪八戒在切西瓜,就在云头上偷偷地瞧着呢。

“八戒,八戒,你在哪里?”

猪八戒慌了,心想,我找到大西瓜自己吃了,要是让孙悟空知道,告诉了师父,这就糟了。他连忙拾起四块西瓜皮,把它们仍得远远的,这才回答说:“我,我在儿呢!”孙悟空说:“我摘了些果子,咱们回去一起吃吧。”猪八戒说:“好的,好的。”八戒刚走了几步,就摔了跤,脸都跌肿了,低头一看,原来是踩了自己刚才仍的西瓜皮上了。孙悟空说:

“是哪个懒家伙把西瓜皮乱丢,害得八戒摔了一跤!”

“哎,哎,不要紧,没摔痛!”

八戒和孙悟空又往前走了,啪嗒一下,八戒又摔了一跤。孙悟空说:

“哎呀,又是哪个懒家伙偷吃了西瓜,把西瓜皮乱丢。”

八戒心想:怎么又碰上一块,真倒霉!可要小心点儿。他刚想到这儿,忽然脚下一滑,又跌了一跤,孙悟空哈哈大笑,说:“八戒!你今天怎么尽摔跤?”八戒的脸越涨越红,一句话也讲不出。总算走到了休息的地方,八戒心想:一路上摔了三跤,摔得我好苦啊。啪嗒,又是一下,八戒重重的摔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唐僧、沙和尚看见八戒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肿了一大半,更加胖了。就问他是怎么回事,八戒结结巴巴地说:“我不该一个人吃了一个大西瓜,这一路上摔了四跤。”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

十三、小公主和蛇

从前有个葡萄牙国王,他有三个可爱的女儿。三个女儿都很美,特别是那个最小的公主,不但才貌出众,而且心地善良,人们都非常嘻欢她,叫她“贝拉”。这在葡萄牙语里是漂亮的意思。

一天国王要外出旅行。临走前,问女儿都想要些什么礼物。大女儿说:“我要一条丝绸裙和一顶丝织的帽子。”“我吗?”二女儿说,“我要一把漂亮的阳伞。”“那么,我的小女儿,你要什么呢?”国王问他心爱的小女儿。小公主说:“我就想要一朵美丽的玫瑰花。”

国王答应了女儿们的要求,启程上路了。

过了些日子,国王旅行回来了。女儿们要的东西都带回来了,大女儿拿着绸裙丝帽;二女儿拿着漂亮的阳伞,高高兴兴地走了。国王从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拿出了一朵红玫瑰花,对小女儿说:“爱惜这朵美丽的玫瑰花吧!它和生命一样珍贵。”贝拉公主听了父王的话,觉得父王的话里似乎还有别的意思,便打听玫瑰花的来历。国王开始不愿意说,经不住小公主一再恳求,便把取得这朵玫瑰花的经过说了一遍。

“亲爱的女儿,你不是希望得到一朵玫瑰花吗?我到处给你寻找。有一次,我过一个花园,发现这朵美丽的玫瑰花。我刚要摘,出来一条蛇。蛇问我把花带给谁,我告诉他是带给小女儿当礼物的。听我这样说,那条蛇就把花交给了我,不过他有个要求,说是一定要你到那个花园里去,否则那条蛇就活不成了。他要你同情他,不要管他。我本来不想告诉你,可又一想,他虽然是条蛇,但也是一个生命啊!”

听了这一切,小公主安慰父亲说:“亲爱的父亲,您不要为我担心,我现在就去那座花园。”贝拉小公主找到了那座花园。花园里有一座精美的宫殿,但里面一个人也没有,阴森森的,真有些叫人害怕。天色晚了,贝拉走进一个房间。一进门,她就看见一条蛇。“啊呀!”公主不觉惊叫了一声。“不要害怕,公主!”贝拉听到一个非常柔和的声音。开始,公主是有些害怕。后来看那条蛇一点也没有伤害她的意思,也就不害怕了。她试着走近那条蛇,蛇很乖,公主过去轻轻地摸了摸他。第二天早上,公主发现餐桌上摆满了精美的早点。晚上,也是这样,桌上又摆满了丰盛的晚餐。奇怪的是始终没有见到过一个人。

贝拉就这样在花园里生活

《凿壁偷光》这个故事主要是说了西汉时有个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孩子非常勤奋好学。他就是匡衡。

匡衡从小就喜欢读书,但是他的家里太穷,根本没有钱送他去读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没钱买书,只能借书来读。那个时侯,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从不肯把书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但是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他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他的邻居家里很有钱,一到晚上,好几个屋子都点起了蜡烛,把屋子照的通亮。匡衡悄悄的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里透了过来,就这样匡衡慢慢的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宰相,成了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匡衡在那么艰苦的生活环境里都能认真、刻苦的学习知识,而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物质环境里却不能专心致志的对待学习,和他相比,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无比。从这个故事里,我得到很大的启发:不管在什么状态下,我们都要勤奋学习。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源泉,能让人间更美好!

选择合适的动画片可以帮助宝宝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给家长们整理了5部非常优质的合适宝宝们观看的动画片,一起来看看吧!

这优秀五部动画片分别是《海绵宝宝》/《小猪佩奇》/《爱冒险的朵拉》/《小羊肖恩》/《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一、《海绵宝宝》

推荐指数:5星

适合年龄:3岁以上全年龄段

看点:简单、幽默,热爱生活

海绵宝宝大**的故事很简单,一份汉堡秘方被偷扰乱了世界的秩序。从动画里穿梭到现实中,加入海盗、奇幻、冒险、还有古籍的故事改写,普通人变身超级英雄拯救世界。整个**可以看成是一场荒谬的大杂烩,也可以成为一场童话般改变世界

推荐理由:海绵宝宝真的是一个快乐的傻子,无论是被章鱼哥欺负,被派大星误会,还是被蟹老板痞老板耍的团团转,最后赢的还是海绵宝宝,因为海绵宝宝本身具备一颗正直,善良,热爱生活的心。

二、《小猪佩琪》

推荐指数:4星

适合年龄:2岁以上全年龄段

看点:温馨、简单、充满正能量

小猪佩琪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粉红猪,她与弟弟乔治、爸爸、妈妈快乐地住在一起。佩奇喜欢到处探险,虽然有些时候会遇到一些小状况,但总可以化险为夷,而且都会带给大家意外的惊喜!

推荐理由:这部动画片不仅仅适合孩子们观看,也适合家长们观看,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儿童教育动画片、温馨的家庭片。在各种故事中,家长也能学到很多知识和理念,在动画片里充满了温馨和睦和包容友好的场景。

三、《爱探险的朵拉》

推荐指数:5星

适合年龄:3岁以上全年龄段

看点:勇敢,善良,不怕困难

朵拉十分爱冒险,她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崇山峻岭,大洋湖泊,奇幻秘境,都能看到朵拉的身影。每当面对困难时,朵拉就会鼓励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和她一起参与,克服重重难关,在这一过程中也许会了许多有用的单词与词组,更得到了难以言喻的快乐。

推荐理由:朵拉的探险世界里,有着开阔视觉空间感的训练,在童趣的、贴近孩子视觉的启蒙系统里,朵拉带来的不仅仅是狭义的知识面,更是广义的启蒙,让孩子全面地、由认知至身体智能开发的趣味系统。

四、《小羊肖恩》

推荐指数:5星

适合年龄:2岁以上全年龄段

看点:画面精美,造型可爱

肖恩是一只活泼可爱、鬼点子多多的黑脸羊,它和伙伴们生活在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与污染的郊外。它们的生活看似枯燥单调,可实际上充满了无穷无尽的乐趣,肖恩经常会想出各种搞怪的主意,然后带领伙伴们进行一次次惊险刺激的大冒险。

推荐理由:可爱的小羊们,有着粘土版的复古质感和萌爆的可爱造型。情结简单,又充满欢乐。牧场的主题,可以激起小朋友们对自然以及生活的热爱。语言对白比较较少,每一集就10分钟,非常适合低年龄宝宝。

五、《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推荐指数:5星

适合年龄:2岁以上全年龄段

看点:家庭教育,正能量满满

这部家喻户晓的国产动画讲述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围裙妈妈一家三口充满乐趣的生活故事,将日常生活里发生的琐事和丰富的想象完美融合。在欢声笑语中充满了幸福、理解和爱,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坚强、勤奋、勇敢、自信、善良等美好品质。

推荐理由:朗朗上口的主题曲,一听就有莫名的熟悉感,相信很多小朋友们都已经看过这部动画片了,我认为本片对宝宝的成长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很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观看。

作者情况如下: 常华芬(1876一1949),名隆运,本县安远乡凹上人。华芬童年从父辈读书,习易、礼、诗、书、春秋等古籍,察言好问,后拜江安名士林义田、潘卓亭、陈子麟(天锡)为师,文章诗词,颇有新意,文史两科,造诣较深,探受义田等老师赏识。从光绪二十二年(1894年)起,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光绪三十一(1905),首任板桥泥溪高小校长,努力革新教育。以民族故事训导诸生,对清政之不纲,多所抨击,故诸生多明大义。办学十年,深得好评。民国5年,受任底蓬高小校长,辟天后官为校舍,延聘名师,同心协力办学。该校第一班毕业诸生投考江安中学,均被录取。

民国7年,底蓬场一日三灾,生灵涂炭,水深火热,惨不忍睹。深为愤慨,作文以记其事,刻石于底蓬簸基寺岩前。

民国10年,调任县劝学所劝学员,常巡行县内各校,督促教学。并主持江安女师招生工作。

民国19年,受聘万里箐创办高小学堂(高级小学两班,初级小学四班)。使红桥、底蓬、板桥、蟠龙等地,莘莘学子50余人,背着行李书箱,纷纷前来求学。

在学校后进辟操场,自制棕球,萧、笛。诸生课余饭后,三五成群,此吹彼和,声悦林野。华是曾题诗记之。

民国25年,受大渡口易功甫、李晋三等人聘请,在观音堂开办改良私塾,高初小学两班,学生约一百人,教师二人。重点开设文学、史学、数学三科。华是举家迁大渡口,客居十二年之久。学校特设篮球场,组织学生篮球队,经常与大渡口小学进行友谊比赛。还到大悲寺、井口等地比赛,且获得胜利。在此期间,他在教学上又有许多改进。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初入学的蒙童,先用方字图(现称识字卡片)看图识字,达到了认得快、讲得出、记得牢,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认识二三百字后,便自编教材,其方法是在每天早上,当蒙童班学生大部到校,便指定一、二人说一件在家里或在路上的见闻,选择有意义的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认、读、讲、写、背。这种教材,儿童印象深刻,也很感兴趣。他讲课声音清楚响亮,抑扬顿挫,尤其是讲历史人物,常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他对学生的作业,长期坚持全批全改,精批细改。一篇作文有眉批、腰批、总批,既有适当的赞扬,也有严肃的批评。对写得好的诗、文、对联要传观、张贴.大家互相学习,以鼓励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为了使学生吸取新的知识,更新教材,他从《饮冰室文集》、《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中节选部份文章给学生阅读。诗词方面,选讲了《婉容词》、《护国岩》、《两父女》、《西湖秋泛》、《卖儿啼》……等近乎口语的新诗,很受学生欢迎。

民国26年芦沟桥事变发生,他自订《大公报》、《新蜀报》等刊物,经常将战争情况向学生讲解。并选择许多古代的、近代的、报纸杂志上富有爱国思想的诗文给学生讲解,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

民国27年,县抗敌后援会成立,组织教师、青年、学生,排练话剧、歌舞、滑稽剧,在大渡口、观音堂戏台上公演。这时,华芬在大渡口小学兼课,积极支持自己的长子、长媳(大渡口小学教员)参加演出。并为年仅十一岁的三儿编写金钱板唱词。鼓励他登台宣传。其时,他写作了大量抗日诗篇。

民国38年旧疾复发,医治无效,于农历十月十三日逝世。

原文不详,对不起啦

 如果可以经常找一些简短励志故事来教育小学生,也是挺好的,那么适合小学生的经典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适合小学生的经典励志故事:狐狸和乌鸦

  从前有一只乌鸦喜欢站在树枝上唱歌。

  有一天,乌鸦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块肉,它站在树枝上正准备好好地享受这顿美餐。这时来了一只饿了好几天的狐狸,它看到了乌鸦嘴里那块鲜美的肉,心想:我已经很多天没吃到肉了,不如来骗骗这只笨乌鸦吧。

  狐狸说:“乌鸦姐姐,我已经很多天没有听到你那美妙的歌声了,你今天就给我来唱上一段吧”

  乌鸦没有说话,它想:这只狐狸太狡猾了,以前骗了我的肉,今天我才不上当呢!

  狐狸见乌鸦不说话就继续甜言蜜语:“大姐的歌真让人陶醉啊,今天你怎么了,嗓子不行了吗你不唱的话我可要到处去说啦!”

  只见乌鸦不慌不忙地张开嘴,一口把肉吞进了肚子,然后就开口唱歌了。流着口水的狐狸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适合小学生的经典励志故事:打呼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曲奇家却被噪音所充斥。“呼噜!呼噜!呼噜噜噜噜噜……”这是曲奇的爸爸在打呼。

  他的打呼声实在是太响亮、太惊人了!仔细看曲奇家的墙壁,你会发现有许多裂纹,那都是让爸爸的呼噜震出来的!曲奇的妈妈每晚都要戴着耳塞入睡,就算这样,也常常免不了在半夜被吵醒。曲奇的房间虽然在隔壁,呼噜声也还是会顽强地突围,震得他的床摇摇晃晃。

  “哎哟!”这已经是曲奇第N次被震下床来了。醒了之后,爸爸的呼噜声顿时显得更清晰了。曲奇摇摇头,打开门去客厅喝水。客厅悬浮着一张床垫,上面躺着麻咪,曲奇家的小保姆。曲奇羡慕地看着麻咪时,妈妈推开房间的门,走了出来。母子俩交换了一个眼神,同时苦笑:都知道对方是被爸爸的呼噜声吵醒了。没办法,同样的事情,他们经历过太多啦。

  妈妈看看麻咪,说:“麻咪睡得可真香。”曲奇说:“是呀,她好像一点儿也不觉得吵。”

  麻咪忽然一骨碌爬了起来。“为什么会觉得吵”她问,“这呼噜声一天比一天更好听呢。”

  “好听怎么会好听啊!”曲奇和妈妈一起叫起来。尽管麻咪是小魔女,但是听力也不能差这么多吧

  “的确有在进步的。”麻咪很肯定地说,“你们不知道,但是我非常清楚。住在爸爸身体里的,是一只很有才华的打呼虫呢!”

  曲奇和妈妈同时露出大惑不解的表情,打呼虫那是什么

  “为什么有的人会打呼,有的人不会呢答案是有的人身体里住着打呼虫,有的人身体里没有。”麻咪解释,“打呼虫热爱唱歌,宿主一睡着,它们就开始唱。它们总是用尽自己的一生,追求美妙的歌声。”

  “那‘呼噜噜’就是所谓美妙的歌声”曲奇撇撇嘴。

  “因为不是所有打呼虫都有天份呀。”麻咪一摊手,“有的打呼虫唱了一辈子,还是只会唱‘呼噜噜’,而有的打呼虫——比如你爸爸身体里那只,在经过长期的苦练后,一定能锻练出一副好嗓子的。到时候,你们就会知道它的歌声有多好听了。”

  “到时候,是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等不及了,“有没有办法能让它的歌声马上变得好听”

  麻咪想了想:“有办法的。”麻咪拿出她那项尖尖的魔法帽。它就像是一个无底洞,麻咪把手伸进去,掏出好多东西来:乌贼干、胡椒粉、咖啡色的落叶、变质的巧克力球、老鼠胡子……麻咪开始调配一种奇奇怪怪的药,“这是可以加速打呼虫成长的药汁。本来需要几十年才能练出的歌喉,喝下它之后马上就能拥有……当然,前提得是它确实有才。这是很重要的基础。”药做好了。麻咪三人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地走进爸爸的房间。爸爸还在肆无忌惮地睡着,他身体里的打呼虫正尽情地“唱着歌”。麻咪将药汁直接倒进爸爸大张着的嘴里。

  他们紧张地期待着。

  过了大概十分钟,麻咪的药显然见效了。爸爸再次发出的打呼声——很好听!该怎么形容那声音呢悠扬婉转,清澈动人,像鸟鸣,又像流水淙淙……“哩哩哩哩啦啦啦,哩哩哩哩啦……”虽然没有歌词,却把麻咪三人听得如痴如醉。他们就在这样的天籁中幸福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的早餐桌上,爸爸看着家人们,感到不能理解——往常他们肯定会抱怨:“你的打呼声太吵了!你能不能有点儿公德心啊!”可今天,他们不仅精神焕发,心情也似乎特别好。曲奇甚至这样说:“爸爸,您的打呼声真棒,真是国际一流水平!”

  见爸爸一脸迷茫,妈妈笑着说出了真相。“打呼虫唱歌好听”爸爸难以置信。不过,他也并没有怀疑太久,怎么说,他们家里有个魔法保姆,而且太太与儿子的态度很说明问题嘛。但这么一来,爸爸的好奇心就完全被挑起来了。“明明是我的呼噜声,我自己却听不到。”他想,“我得录下来才行。”

  于是下一次要睡觉的时候,爸爸特地打开了手机的录音功能。在他睡着之后,打呼虫果然又开始歌唱了。“哩哩哩哩啦啦啦,哩哩哩哩啦……”还是那么好听。

  爸爸捧着手机,听了一遍又一遍,如痴如醉。这的确是会让人上瘾的歌声呢!迷上了这“呼噜声”的爸爸,开始有事没事就打开手机,一遍一遍地听。还拿到单位去听,就不免要让其他的同事们也听到了。同事们在连续听了几遍后,把曲奇的爸爸围住了。“喂,老曲,你听的那是啥歌曲怎么这么好听!”“快告诉我,我也要去下载!”“有福同享,别那么小气啦”……

  曲奇的爸爸当然不是个小气的人,所以他不但慷慨地将手机里的歌曲与大家分享,还告诉了他们打呼虫的事情。“打呼的原因跟虫子有关”“有的虫子会唱歌,有的不会”“我们听的其实是你的呼噜声”……

2015精选儿童励志成语小故事

(1)映雪囊(náng)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