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有什么名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6收藏

中医的有什么名句?,第1张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6�1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翼匮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6�1李中梓《医宗必读�6�1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6�1陈修园《医生实在易�6�1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6�1徐灵胎《慎疾刍言�6�1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 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6�1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6�1喻嘉言《寓意草�6�1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6�1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6�1周杓元《温证指归�6�1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6�1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6�1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之浅深。 ——近代�6�1曹炳章《辨舌指南�6�1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6�1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6�1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6�1程钟龄《医学心悟�6�1医门八法�6�1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6�1吴鞠通《温病条辨�6�1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6�1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6�1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6�1明坚《医林掇英�6�1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6�1吴鞠通《温病条辨�6�1杂说�6�1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作者: 82年的酒 2007-7-5 09:14 回复此发言 -------------------------------------------------------------------------------- 2 中医名言名句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6�1张景岳《景岳全书�6�1妇人规�6�1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6�1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6�1张景岳《景岳全书�6�1杂证谟�6�1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6�1程钟龄《医学心悟�6�1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6�1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6�1王冰《素问�6�1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6�1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6�1李中梓《医宗必读�6�1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6�1王纶《明医杂著�6�1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6�1李用粹《证治汇补�6�1胸膈门�6�1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6�1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6�1诸窍门》 心肾�6�1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6�1王冰《素问�6�1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6�1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6�1李中梓《医宗必读�6�1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6�1王纶《明医杂著�6�1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6�1李用粹《证治汇补�6�1胸膈门�6�1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6�1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6�1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6�1张景岳《景岳全书�6�1杂证谟�6�1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6�1汪石山《石山医案�6�1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6�1朱丹溪《丹溪心法�6�1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6�1张景岳《景岳全书�6�1杂证谟�6�1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6�1唐容川《知证论�6�1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6�1徐灵胎《杂病源�6�1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6�1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6�1张仲景《金匮要略�6�1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6�1李宗梓《医案必读�6�1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6�1张景岳《景岳全书�6�1杂证谟�6�1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6�1朱丹溪《丹溪心法�6�1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6�1王冰《素问�6�1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6�1林佩琴《类证治裁�6�1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6�1程芝田《医法心传�6�1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6�1汪昂《汤头歌诀�6�1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6�1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6�1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6�1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6�1吴刊安《伤寒指掌�6�1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中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滑伯仁的《诊家枢要》专论诊法。戴起宗的《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极为有益。金元四大家对诊断学的论述各有特色,如刘河间辨证重视病机,张子和重视症状鉴别。李东垣重视外感内伤的征候的异同,朱丹溪重视气血痰郁的辨证。

明清时期,对四诊和辨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四诊的研究,以脉诊和舌诊的发展尤为突出。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濒湖脉学》,摘取诸家脉学精华,详分27种脉,编成歌诀,便于诵习。清代李延星《脉诀汇辨》、贺升平《脉要图注详解》等把脉学与生理、病理及证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舌诊方面,继元代杜清碧增补敖氏《伤寒金镜录》后,明代申斗垣的《伤寒观舌心法》,清代张登的《伤寒舌鉴》,傅松元的《舌胎统志》等对察舌辨证多有研究。清代《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地介绍四诊理论和方法,便于实用。

明清时期对辨证的研究更为深入,尤以伤寒、温病的诊断与辨证最为突出。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特别是清代程钟龄《知觉心悟》,都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的大法。明清重《伤寒论》,致力于六经辨证研究的约百余家,各有精避见解。如明初王初道的《医经溯洄集》、清代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等等。明清创温病的辨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三焦辨证,分别开创了对温热病病变表坎特征与转变规律的研究。

近代,诊断学的发展较慢。1917年,曹炳章著《彩图辨舌指南》,把辨舌诊断与治法并提,内容翔实,多为经验之谈。中国建国以来,中医诊断学受到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研究,获得了新的苗头与成就。例如:运用电子仪器描记脉图研究脉学,以微型电子计算机输入常见病辨证论治系统研究辩证学等等。为中医诊病、辨证开避了新途径。

目录 1 中医·地图舌 2 西医·地图舌 21 疾病名称 22 英文名称 23 地图样舌的别名 24 分类 25 ICD号 26 流行病学 27 病因 28 发病机制 29 地图舌的临床表现 210 地图舌的并发症 211 组织病理检查 212 诊断 213 地图舌的治疗 214 预后 215 地图舌的预防 216 相关药品 217 相关检查 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地图样舌的穴位 2 治疗地图样舌的中成药 3 地图样舌相关药物 4 古籍中的地图样舌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地图舌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地图舌 已经自动替换为 地图样舌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中医·地图样舌

地图样舌即地图苔,属舌象[1]。舌诊中剥苔的一种[1]。舌苔不规则地大片脱落而暴露舌质,与未剥之边缘厚苔界限清楚,形似地图,故名[1]。多见于气虚痰湿或脾虚虫积者,治疗宜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化湿祛痰,或驱虫消积[1]。

参见剥苔:剥苔指舌苔剥落,长期剥蚀如地图状,多属虫积[2]。若在热性病中,舌苔于一二日内全部消失,舌光绛,或如镜面,多是正不胜邪,肝肾真阴亏损而邪气内陷的重证[2]。《辨舌指南》:“舌苔忽剥蚀而糙干为阴虚,剥蚀边仍有腻苔为痰湿。”阴虚者宜滋养肝肾;痰湿所致当化湿祛痰;虫积者宜驱虫消积[2]。

2 西医·地图样舌

地图样舌(geographic tongue)是舌的丝状 在不同部位出现萎缩及恢复,故又称游走性舌炎(migratory glossit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慢性、浅表性、剥脱性局限性舌炎,可能为常染色显性遗传。

与沟纹舌相关,有时沟纹舌一些年后可发展为地图样舌。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亦有发生。发病率约为2%。

21 疾病名称

地图样舌

22 英文名称

geographic tongue

23 地图样舌的别名

geographical tongue;glossitis areata exfoliativa;地图舌;局限性剥脱性舌炎;良性移行性舌炎

24 分类

皮肤科 > 黏膜病

25 ICD号

K141

26 流行病学

地图样舌多发生于体质瘦弱的儿童,青年女性。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27 病因

地图样舌真正原因不明,有谓与遗传(可能为常染色显性遗传)、神经系统不稳定、情绪波动和某些体质因素有关。

28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29 地图样舌的临床表现

1早期在舌面出现1处或多个指甲大圆形或椭圆光滑的红色斑片,且界限清晰,边缘略隆起呈黄灰色或白色晕带,系丝状 角化所致。皮损丝状 消失。蕈状 仍存在或更显著。损害逐渐扩大融合呈地图状。舌尖和软腭罕见相似皮损。

2损害多发于舌面或舌缘。偶发于唇、颊部及软腭黏膜口底及舌腹。一般持续2~10天可自行消失,但它处又可出现,常迁延多日。

3无明显自觉症状,有轻微麻刺感,主要见于体质瘦弱的儿童青年女性。偶与寻常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合并存在。

210 地图样舌的并发症

偶与寻常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合并存在。

211 组织病理检查

边缘过度角化,中央变性,真皮层有多形核淋巴细胞急性浸润。在上皮浅层形成海绵状微脓肿,并有多形核白细胞和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红斑处丝状 消失,黏膜上皮浅层脱落,棘层变薄,真皮 升高,真皮血管充血,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的浸润。

212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213 地图样舌的治疗

1一般不需治疗,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避免 因素,如热或辛辣食物。给复合维生素B,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2X线照射100r,每周1次,连续3次,损害可消失,但易于复发。

3中医治则:宜养阴,引火归源。方用紫油肉桂15g,麦冬15g,天冬15g,生地15g,熟地15g,铁皮石斛15g,枸杞子20g,女贞子20g,车前子15g。

214 预后

一般持续2~10天可自行消失,但它处又可出现,常迁延多日。

215 地图样舌的预防

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避免 因素。

216 相关药品

复合维生素B、碳酸氢钠

217 相关检查

浆细胞

3

中医的有什么名句?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
点击下载
上一篇:四书各多少字下一篇:红枣简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