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翻译中医古籍
中医学是我国古代科技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之中,以博大精深的医理,神验奇效的医术济世救人,传承数千载。
而中医古籍即是蕴藏、保存、传播这份珍贵遗产的知识载体,它记载了祖国医学深厚的理论体系,历朝历代医学家防病治病的临床经验和方药研究成果
现在中医变得越来越流行了,也慢慢的被人们所接受了,很多人都会通过中医中药来调理身体,也会通过中医疗法来治病,中医治病的方法都是来自于这些古籍中。
中医古籍是用来传统中医知识的关键,很多古代的一些知识、经验都经过记载最后传到我们现在人的手里。
中医古籍不仅是中医学术的载体,还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综上所述,翻译中医古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将民国之前的中医名著几乎全部囊括其中,除少数著作外,大多为繁体竖排,封面设计素雅,采用锁线装适合长期保存,校勘严谨,实为中医古籍的最佳版本。
中医四大经典指的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关于四大经典的具体组成存在争议,目前国内的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作为四大名著。还有学者认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四大名著。
目前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也有部分中医教材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当作四大经典。目前采用前者说法的较多。
1,《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2,《伤寒杂病论》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3,《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
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4,《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
扩展资料价值贡献
《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 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 但从未有过象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参考资料
——中医四大经典
说到黄帝内经,我们都会不时地以为《黄帝内经》是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黄帝”。其实答案至今也没有人知道,因为就目前为止都都是代代相传是黄帝所作,因此,这本也就因此得名。
可是,我们也会有疑问,就算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研究上的著作,但是,时至今日,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 我们中医也有了常驻的发展,为什么《黄帝内经》仍然是中医史上的权威呢?
而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来探讨的问题,在回答今天的问题之前,我们就来先了解一下,《黄帝内经》的源头以及他的发展吧。
《黄帝内经》再过去也称为《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典籍之一,此外,它还是我们中国传统中医医学史上的四大经典之首,相传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鼻祖黄帝所作,但是这也没有什么根据。在现在我们更愿意接受它另一个说法是在西汉时期由黄老医家在前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改增补。而这也说明了我国医术发展之早,不是一人之手。
那么为什么《黄帝内经》会成为中医史上的权威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需要在说些什么了吧,就单凭这“辈分”他也足够成为中医史上的权威,当然《黄帝内经》并不止这些,除此以外,《黄帝内经》它更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它结合了自然、心理、生物等方面的医学模式,即使是在现代,我们也是有很多不如它的地方,在它出土时,我们有很多医者都对古人的智慧结晶表示赞叹不已,而这也是我所认为的,它之所以被称为中医权威的原因。毕竟没有什么比这份超越现代医术科技更加合适的理由了。
是在黄帝内金提到的
中医治病的时候遵循一个原则:“能砭者不针,能针着不药,能外用药者不用内服药,能药者不刀。”
中医把骨关节病统称为骨痹,不像现代医学把骨关节病细分为:颈椎病、关节炎、肩周炎、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刺等病症;那么在中国古代,中医是怎么治疗这些骨关节病的呢?
1
骨病外贴
历代医家均崇尚“外治之理即为内治之理”,膏药即是外治法最常见、效果又是最好的一种,用膏贴外治与服汤药内治的道理是一样的。
2
艾灸
中医认为骨关节疾病是外感风寒侵袭所致,艾灸可扶正祛邪,通过点燃艾绒,熏灼穴位,调和气血、协调阴阳,达到治疗骨痹疾病、防病保健之功效,《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宜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家用艾灸,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3
针灸
中医常用于骨关节病的治疗手段,针灸分针法和灸法,灸法就是上面说的艾灸,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针法不可自己使用,需要专用的医生操作。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上面说的这几种方式不但是古代人治骨病的主要方式,更是一直沿袭至今。在中医不断普及并备受重视的今天,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现代人治疗骨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中医治疗骨病潜力大、优势多,其毒副作用要小。但是中药治病见效相对缓慢,几乎是普遍公认的事实。治病求本,整体调理是关键。毕竟,止疼不是目的,除病根才是根本,治疗骨病必须从根源入手。
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本文2023-08-04 12:56: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