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民称使用历史时间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3收藏

中药的民称使用历史时间是,第1张

中药(TCM)主要起源于中国,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

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全身关节的泛称·百节 5 中药马陆的别名·百节 51 百节的别名 52 来源及产地 53 性味 54 功能主治 55 使用注意 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百节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百节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百节 1 拼音

bǎi jíe

2 英文参考

all joint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百节:1全身关节的泛称;2中药马陆别名。

4 全身关节的泛称·百节

百节为全身关节的泛称[1][2]。《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

5 中药马陆的别名·百节

百节为中药马陆的别名[1]。马陆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

51 百节的别名

千脚虫、大草鞋虫[3]。

52 来源及产地

圆马陆科动物约安巨马陆Prospirobolus joannsi(Brolemann)或其他马陆类动物的全虫[3]。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3]。

53 性味

辛,温,有毒[3]。

54 功能主治

破积,解毒[3]。

1治症瘕,痞结[3]。拌糠炒黄,去头足[3]。煎服:3~9g[3]。

2治痈肿,恶疮[3]。熬膏涂,捣敷或研末撒[3]。

55 使用注意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中草药学 1 拼音

zhōng cǎo yào xué

2 英文参考

Chinese herbology

3 注解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和中成药;草药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也有是本草记载的药物。中药和草药统称为“中草药”。研究中草药的科学,称为中草药学。中草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品种和质量,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草药学的主要任务是:

(1)鉴定中草药的真伪优劣,保障用药准确、安全和有效;

(2)寻找和发掘新药源,保证医疗用药;

(3)整理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

古籍中的中草药学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兔耳酸

汪连仕草药方∶即穿地铃,治跌打损伤。《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公元1765年

《本草纲目拾遗》:[卷四草部中]玉净瓶

入药。味甘性平,和血行血有效,治劳伤跌扑。汪连仕草药方∶气杀郎中草,一名青背仙禽,又名疔见怕,山人呼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花部]雨韭

汪连仕草药方云∶雨韭生水泽旁,即青慈菇花,去湿之功同茵陈。散一切疔肿,消痔漏,明目。《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猫舌仙桥

汪氏草药方∶猫舌仙桥叶面生刺,草本塌地,生花青紫,多产水泽旁。治疔疮∶理黄胆一切湿火(汪氏)。《本草

《鸡峰普济方》:[卷第八肝肾]七里香汤

我了解得不多,只能给出一点点.

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相信你肯定知道,他在《本草纲目》第一卷的开头,专门列出了自己曾经参考过的"历代诸家本草",其中,有《本草蒙筌》,)陈嘉谟编著,是明代早期很有特色的中药学入门书。

康熙时期,汪昂潜心研究医著,写了《本草备要》,该书删去了许多不常用中草药,着重介绍常用中草药400余种。该书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由博反约,有很大影响,至今仍为初学者所乐用。

而后,在乾隆时期,吴仪洛认为《本草备要》问世后颇受初学者欢迎,但该书作者汪昂“本非岐黄家,不临证而专信前人,杂采诺说,无所折中,未免有承误之失。”因此,将《本草备要》加以重订,补充一些新的内容,故订名曰《本草从新》。共6卷,载药720种。因此也有人说吴仪洛抄袭了汪昂的著作。但是吴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加入了中草药由于产地不同,采药时间不同而导致的药性不同,因此也有参考的价值。

至于其他的还有古籍〈神农本草经〉,后来有明朝缪希雍写的〈神农本草经疏>, 这些书内容几乎都重复对中草药的发展上面也有提到,看你自己怎么组织语句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草药的适应证 5 草药的用法 6 注意事项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中草药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草药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草药 已经自动替换为 中草药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zhōng cǎo yào

2 英文参考

Chinese medicinal herb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中草药(herb[1])是指一般无经典本草记载,民间按经验使用,加工炮制欠规范的天然药物[2]。习惯上指在中药书上没有记述的,我国局部地区、某些人群或民间习用,加工炮制欠规范的药用植物[3][1]。多为民间及中草药医所掌握使用[3]。近年来,已较广泛应用于临床,扩大了中药的品种,统称草药[3]。

中草药药源丰富,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疗效较好,民间使用中草药治疗外科疾病积有很多的经验。

4 中草药的适应证

一切外科病之肿疡具有红肿热痛的阳证,创伤浅表出血,皮肤病的止痒,毒蛇咬伤等,均可应用。

5 中草药的用法

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芙蓉花叶、野菊花叶、七叶一枝花、丝瓜叶等,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阳证肿疡。用时将鲜中草药洗净,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一日调换1—2次。早莲草、白茅花、丝瓜叶等,有止血之功,适用于浅表刨伤之止血。用时洗净,捣烂后敷出血处加压包扎,白茅花不用捣烂可直接敷用。徐长卿、蛇床子、地肤子、泽漆、羊蹄根等有止痒作用,适用于急慢性皮肤病。用时洗净,凡无渗液者可煎汤熏洗,有渗液者捣汁或煎汤冷却后作湿敷。泽漆捣烂后加食盐少许用纱布包后,涂擦白疤皮损处;羊蹄根用酷浸后取汁外搽治牛皮癣。半边莲捣汁内服,药渣外敷伤口周围,治毒蛇咬伤等。

6 注意事项

1 中考50篇必备古文哪些

、《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17、关雎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r]CR

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U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希望你感谢感谢我哦 采纳就行了

2 中考的古文有那些

1——4册文言文

文章 2003年出题省份 2004年出题省份

〈为学〉 泉州P80

〈桃花源记〉 海淀P40、北京P65

〈爱莲说〉 维坊P13

〈公输〉 桂林P20、福州P52

〈三峡〉 益阳P25 吉林P31、南京P85

〈记承天寺夜游〉 广东P30、呼和浩特P76

〈五柳先生传〉 安徽P36、山西P62 维坊P17、河北P61、广州P66

〈孙权劝学〉 上海P41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南宁P50 广东P18、包头P21、安徽P39

〈核舟记〉 南昌P55

〈马说〉 厦门P77 福州P42

〈与朱元思书〉 南通P86

〈小石潭记〉 吉林P31

〈唐雎不辱使命〉 黄冈P77

第五册文言文

文章 2003年 2004年

〈始得西山宴游记〉 广州P2、南京P4 济南P72

〈醉翁亭记〉 安徽P36、天津P44 哈尔滨P5、温州P61、长沙P75、南京P8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嘉兴P89 烟台P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重庆P47 四川P33

〈岳阳楼记〉 辽宁P27、呼和浩特P76 海淀P3、长沙P75、大连P82

第六册文言文

文章 2003年 2004年

《鱼我所欲也》 桂林P80

《出师表》 镇江P18、上海P41、兰州P73、黑龙江P90、哈尔滨P92 四川P35、厦门P56、沈阳P70

《曹刿论战》 桂林P20、嘉兴P89 重庆P27、黑龙江P29

《上枢密韩太尉书》 大连P57、济南P69 南昌P12、济宁P23、昆明P45

《送东阳马生序》 天门P83 佛山P55、广州P66

诗词鉴赏题

题目 2003年 2004年

《泊秦淮》 广州P3

〈渔家傲〉 桂林P21

《题破山寺后禅院》 河南P34

《破阵子》 天门P83

〈春望〉 四川P35、扬州P48

〈浣溪沙〉 广州P6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黄冈P7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桂林P81

3 中考文言文150个常用字及翻译,速求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养(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 ②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①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②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长(zhǎng):①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②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 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②惩罚 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 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 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④产生(计将安出) 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①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②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③将要。(今当远离) ④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⑤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⑥抵挡。

(“锐不可当”) 19、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②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④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得:①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②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③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等:①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②敌人(盖以诱敌《狼》) 23、吊:①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②慰问(人皆吊之) 24、度:①度(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②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端:①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②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恶:①怎么(恶能无纪) ②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发:①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②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③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④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⑤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⑥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⑦发(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凡:①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②总共(凡三往) 29、方:①见方(方七百里) ②长方形(方以长) ③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分(fēn):①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②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③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分(fèn):①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奉:①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②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否:①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②恶、坏(陟罚臧否) 33、夫:①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夫(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③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④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①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②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拂:①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②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③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福:①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②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富:①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 ②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更:①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②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③互相(更相庆) ④再、又(更上一层楼) ⑤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苟:①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②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③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固:①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②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③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④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⑤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故:①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

4 《采草药》文言文原文翻译

采草药原文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采草药原文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岭峤微草,凌冬不雕;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采草药翻译

古法采草药(时间)多数在二月、八月,这很不恰当。只是二月草已发芽,八月茎叶还没有枯死,采药的人容易辨认(草药)罢了,对药材来说,并不是最好的时间。大致说,用根的(草药),如果有隔年老根,必须选择没有茎叶时采摘,这时液汁都集中在根内。要验证这一点,只要拿萝卜、地黄这类来看,没有茎叶时候采摘的,就充实而沉重;有茎叶时候采摘的,就空虚而轻浮。那些没有隔年老根的,就要等到茎叶长成而还未开花的时候采摘,(这时)根生长已充足而又未衰老。像现在的紫草,没有花的时候采摘,根的颜色就明亮滋润;花开过后采摘,根的颜色就暗黑难看。这就是(采药时间适当与否的)验证。用叶的(草药要)选择叶子刚长足的时候(采摘);用芽的(草药),自然应当遵从传统的说法;用花的(草药),(要)选取花刚开时(采);用果实的(草药),(要在)果实成熟时采。(这些)都不可以用固定的时间月分去限制。因为地温(的升降,在不同情况下)有早有晚,天气也会不时变异无常。例如平原三月开花的,(在)深山中却四月(才)开花。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中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普遍的道理。这是地势高低(造成)的不同。(又)如筀竹笋,有二月长出来的,有三、四月长出来的,有五月才长出来的,(五月才长出来的)叫作晚筀;水稻有七月熟的,有八、九月熟的,有十月熟的,(十月熟的)叫作晚稻。同一类作物(种植)在同一小块地里的,它本身(也还)有早晚(之分)。这(是)植物本身的性能不同(造成的)。岭峤一带的小草,越冬也不枯萎;并、汾地区的乔木,临近秋天(就先)落叶了;诸越的桃李冬天结果,朔漠的桃李夏天(才)开花。这(是)各地气候不同(造成的)。(同)一亩地里的庄稼,用粪浇灌的(就)先发芽;(同)一丘地里的谷物,后种的就晚结实。这(是)人工栽培不一样(造成的)。哪能一律用固定的时月来限制(采摘草药的时间)呢。

5 《采草药》文言文原文翻译是什么

《采草药》文言文原文: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 殊未当。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 津泽皆归其根。

欲验之,但取 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根者,即候 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 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 黯恶,此其效也。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

皆不可限以 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 愆伏。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 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 晚稻。

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

岭峤微草, 凌冬不雕;并、汾乔木, 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 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

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

岂可一切 拘以定月哉?《采草药》文言文翻译:古法采草药(时间)多数在二月、八月,这很不恰当。只是二月草已发芽,八月茎叶还没有枯死,采药的人容易辨认(草药)罢了,对药材来说,并不是最好的时间。

大致说,用根的(草药),如果有隔年老根,必须选择没有茎叶时采摘,这时液汁都集中在根内。要验证这一点,只要拿萝卜、地黄这类来看,没有茎叶时候采摘的,就充实而沉重;有茎叶时候采摘的,就空虚而轻浮。

那些没有隔年老根的,就要等到茎叶长成而还未开花的时候采摘,(这时)根生长已充足而又未衰老。像现在的紫草,没有花的时候采摘,根的颜色就明亮滋润;花开过后采摘,根的颜色就暗黑难看。

这就是(采药时间适当与否的)验证。用叶的(草药要)选择叶子刚长足的时候(采摘);用芽的(草药),自然应当遵从传统的说法;用花的(草药),(要)选取花刚开时(采);用果实的(草药),(要在)果实成熟时采。

(这些)都不可以用固定的时间月份去限制。 因为地温(的升降,在不同情况下)有早有晚,天气也会不时变异无常。

例如平原三月开花的,(在)深山中却四月(才)开花。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中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是)普遍的道理。这是地势高低(造成)的不同。

(又)如筀竹笋,有二月长出来的,有三、四月长出来的,有五月才长出来的,(五月才长出来的)叫作 晚筀;水稻有七月熟的,有八、九月熟的,有十月熟的,(十月熟的)叫作 晚稻。同一类作物(种植)在同一小块 地里的,它本身(也还)有早晚(之分)。

这(是)植物本身的性能不同(造成的)。岭峤一带的小草,越冬也不枯萎;并、汾地区的乔木,临近秋天(就先)落叶了;诸越的桃李冬天结果,朔漠的桃李夏天(才)开花。

这(是)各地气候不同(造成的)。(同)一亩 地里的庄稼,用粪浇灌的(就)先发芽;(同)一丘地里的谷物,后种的就晚结实。

这(是)人工栽培不一样(造成的)。哪能一律用固定的时月来限制(采摘草药的时间)呢。

出处《采草药》选自《沈括·梦溪笔谈·药议》。《梦溪笔谈》·简介这是一本有关 历史、文艺、科学等各种知识的笔记 文学体裁, 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

《梦 溪笔谈》是宋朝的 沈括所着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 沈括在晚年用写成 《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再加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 ,共列有条文六百零九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

《采草药》是他在 医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

《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

《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

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沈括·简介沈括,历史人物名, 北宋科学家、改革家。

晚年以平生见闻,在 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 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 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 工程师、出色的 外交家。沈括·成就沈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

中药的民称使用历史时间是

中药(TCM)主要起源于中国,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