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的文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3收藏

寿县的文化,第1张

花鼓灯

花鼓灯是寿县民间歌舞的一种形式。因主要伴奏乐器为花鼓,故名花鼓灯。清光绪年间寿县地区已有玩灯闹元宵的风俗。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花鼓灯艺术靠扭扭唱唱,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1946年在寿县瓦埠湖以西地区,开始出现一些花鼓灯班社演出有故事情节的花鼓灯节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民间歌舞,在全县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男女老少皆能唱会扭,表达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此后原有的花鼓灯艺人大都参加了业余剧团,花鼓灯这一民间歌舞形式又被搬上了舞台,参加上级举办的会、调演,并获演出奖和创作奖,如花鼓灯《治淮小车》、《送郎上堤》、《拾棉花》等节目,均获地区和省的奖励。花鼓灯,以舞为主,载歌载舞,以伞把子、鼓架子、小丑和兰花(也称腊花)为主,伞把子手持岔伞(形似伞的道具),以岔伞的交换来指挥舞台上的表演;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他们是整个花鼓灯表演中的主要角色。解放前,兰花均由男子扮演,戴上假辫子和彩绸做的珠花,前额扎上头勒子,上穿彩褂,下穿裙子,粉墨登场。小丑虽不是主要角色,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在表演过程中他相间的穿插一些笑话、快板和顺口溜之类的语言来逗趣,以活跃演出气氛。

寿州锣鼓

寿州锣鼓是一支为周边县市甚至省内外所青睐的并有一定名气的业余文艺队伍。寿州锣鼓队的演奏乐谱,是综合了江淮地区传统的“十八番”、“凤凰三点头”、“兔子扒窝”、“长流水”、“大、小绞丝”等锣鼓谱的精华并加以改编而成。演奏效果既具有我国南方锣鼓特别是江浙一带“十翻锣鼓”的舒缓、柔和的特点,也具有北方中原地区“威风锣鼓”的高亢、激昂的特点。在安徽省历届花鼓灯会上,寿州锣鼓的表演博得了专家、同行们的称赞,并获得奖励。 楚幽王墓

楚幽王墓,墓址在寿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朱家集(今属长丰县)附近,发掘前称李三孤堆,封土高出地面2米以上,径约100余米,周约400米。

民国27年,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令其驻寿县所部彻底挖掘,这次有组织的大规模行动,挖出了棺椁。据郭峙一《亲历记》记述与现场目击者口述:大致挖约10米多深时,始到墓底。椁室有九,中央主室每边各有两厢,木棺置于中央主室,棺长约3米,宽、高约为1米,呈朱红色,光泽鲜艳如新。棺盖与四壁均饰以龙形浮雕,未封钉,揭开棺盖,内壁洁白如雪,骨骸已化成灰,仅存头发一束,棺室内有铜铎(可能是小型编钟)30余个,每个重15—2公斤。彩色花面石70多块,块长约25厘米、宽约10厘米、厚约5厘米,当是编磬。棺的两旁各置大铜灯一个,每个重50—60公斤。棺前有铜鼎3件,每件重100—150公斤;正中置铜剑1把,长约1米,剑柄上有浮雕的龙,拭去泥土,光彩仍然耀目,绝非常剑可比;又有直径约34厘米的绿色翡翠球1枚。主室周围的8个厢室中都有器物,而以东边的两厢室中较多。这些是研究楚国君王葬制的宝贵资料。

这次挖掘,其出土文物甚多,据估计至少有4000余件,其中青铜器有1000余件,重要大件有200余件。在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器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楚大鼎、四兽平底鼎等。

蔡昭侯墓

蔡器与楚器虽然国别不同,但在文化面貌上却基本一致,主要是由于春秋时期,在江淮汉地区的诸侯,经过长期征战,频繁的交往,文化交流也与日俱增,从而互相渗透,逐渐融合,最后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楚文化。

1955年5月,寿县治淮民工在城西门内北侧取土加固城墙时,发现甬钟两件。经发掘发现墓葬,位置向西至城墙脚约40余米,向南至西大街约280米,墓型为接近正方形的竖井土坑,无墓道,墓坑正中略偏南有长24米、宽08米的漆棺痕迹,满铺朱砂一层,厚约2厘米。朱砂下面有玉佩1副,并有玉璧与扁形玉环等,其间排列着圆形、六角形、三角形、长方形的金叶;偏东处有铜剑1把,剑锋向南;墓主人的骨骼未能保存下来。从玉饰、金叶的排列次序与铜剑的位置看,宛似人形卧地,可知是头北足南。

随葬物品如鼎、钟、鬲、豆、方壶、鉴、盘、尊与编钟等都置于墓坑北部;墓坑的东南隅除车马器、兵器外,尚有一些小铜器、骨器;西部以兵马器为多,也有一些小铜器、骨器;墓葬南壁底部长方形小坑内有绳纹陶器碎片,可能是给陪葬者的。

出土随葬物经整理后共584件,其中青铜器486件,玉器51件,金饰12件,骨器28件,残存漆片与陶片6件,砺石1件。青铜器中较大的鼎多达44件,最大的通高69厘米、口径62厘米、腹围197厘米。部分青铜器镌有铭文,其内容反映了弱小的蔡国周旋于吴、楚两大国之间的困难处境。蔡侯盘与尊的铭文各有92字,为蔡侯嫁其姊与吴王时铸;吴王光鉴有铭文52字,是吴王之女嫁蔡时所赠。在蔡侯钟上铭文82字中,有“辅佐楚王”等词句。由此可知,蔡国一方面与吴国结成姻亲以为外援,另一方面又要讨好于楚国,而最后仍为楚所灭。

寿县是个充满历史厚度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安徽,能与之比肩的恐怕也只有亳州和桐城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底蕴,是数千年的积累一点点沉淀下来的,而不是光靠着什么“大拆违”、“大建设”就能立竿见影的,相比之下,某些城市一味的光靠建楼修路架桥就自以为能提高品位的做法,只能让人徒增笑耳。

好了言归正传,还是来说这寿县。寿县,今属安徽省六安市,古名寿春、寿阳、寿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春秋时期,她就做过蔡国的都城,在战国时代,强大的楚国迁都至此,寿县也成为了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而在西汉时期,寿县也作为淮南王刘安的王城而引人注目,细细品来,寿县似乎也有着一股王者之气,但是,在此定都的,无论是蔡国,楚国,还是淮南王刘安,都只能算是诸侯国,因此,寿县,也只能称之为“王城”,但还称不上是“帝都”,那么,寿县,除了诸侯王,还有没有皇帝在此定都呢?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您读过《三国演义》就知道,寿县确实做过“帝都”,东汉末年也确实有人在此称帝妄图“君临天下”,尽管这个皇帝的名号被认为是“非法”遭到了群雄的一致反对和讨伐,而且仅仅支撑了两年就灰飞烟灭,但是,寿县也应该被认为是做过“帝都”的城市而载入史册,那么,这位在寿县称帝的“皇帝”到底是谁呢?想必你也想到了,这就是号称“四世三公”的东汉豪家大族,袁氏家族的袁术。

今天的寿县已经见不倒任何和袁术有关的文物和遗迹,在寿县博物馆内,也见不到一丝有关袁术的东西,似乎寿县人对这位曾在此称帝的“皇帝”也无任何好感,反而认为此“国贼”有辱于此,不值一提。但在三国史上,袁术也算得上一个重要的人物。说起来,袁术的出身非常好,用今天的话说应该是“高干子弟”,而且这个“高干”也是非常之“高”,四世三公,谁比得?而且就在家族内部,袁术的地位也比袁绍要好,袁术是嫡出的,而袁绍是庶出的,在那个讲究出身的年代,这种差距也算的上是天壤之别,也是因此,袁术非常看不起哥哥袁绍,更称其为“家奴”(豪桀多附于绍,术怒曰:“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又与公孙瓒书,云绍非袁氏子――――-《后汉书・袁术传》),而袁术自己呢,《后汉书・袁术传》说他“少以侠气闻”,也不算是等闲之辈,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更多的是家族人脉,在官场上也是平步青云,“举孝廉,累迁至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讨伐董卓时又做到南阳太守,后来又率军杀杨州刺史陈温而自领之,又兼称徐州伯。割据了今天的淮河南部一带,成了东汉末年的割据群雄之一。

看起来袁术似乎也算是事业有成,称霸一方,但他的这点基业放在当时那个大背景下就显得不值一提了,官场得力更多的是靠了家族背景;讨伐董卓的时候也没见他出多少力,反而不顾大局,在军粮方面卡孙坚的脖子;他干掉的扬州刺史陈温也并非是什么多有实力的人物。在那个诸侯割据的年代,袁术无论是个人能力、兵力还是手下文臣武将,都不突出,说他是二流军阀都有些抬举他。看起来,袁术除了一张可以炫耀的家族名片之外,没有任何拿的出手的东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却在建安二年(197年),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寿县称帝,年号仲氏。说起来,袁术称帝的主要原因莫过于三点,一是袁术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二是因为当时的谶文有云“代汉者,当涂高也”,“当涂高”的意思是“路上方的高台”,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应该指的是魏阙(《三国志》:“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魏,名词,阙宫门的台观。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其下常悬挂法令),但袁术却以为是说他自己,“涂假途也,乃‘路’之意!”涂,即途;途,即路。而袁术自己又字“公路”,故有此言。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手里又东汉传国玉玺(讨伐董卓时传国玉玺被孙坚所得,后其子孙策投靠袁术为借兵将其存于袁术处),觉得有玉玺在手,称帝是“名正言顺”。所以,袁术一时冲昏头脑,不顾内外反对和自身实力不济,贸然于寿县称帝。

说起来,这个行为堪称是东汉末最愚蠢的行为之一。在那个年代,虽然人人都想称帝为王君临天下,但是有点脑子的都知道,汉家王朝还在,汉献帝还在,献帝虽然无权但却还是名正言顺的“皇上”,对这个皇上,你可以无视他,你可以控制他,你可以摆布他,但是你要是取而代之,就是违背了大义名分,君臣之道,会成为众矢之的,各路诸侯的靶子,是大大得不偿失的,这也是曹操终其一身也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不是“自称天子”的原因。

然而,袁术却不明白这一点,说起来袁术也不算是个糊涂人,但却像鬼迷心窍一般,他没有袁绍的地盘广大,兵多将广;也没有曹操的雄才大略,人才济济;没有刘备的机智多谋,皇族身份;也没有孙策的悍勇多智,血气方刚。他甚至还比不上刘璋,至少还有个益州天险,打不过可以躲一阵子。就这样一个各方面都比不得的不大不小的军阀,却悍然称帝,只能说明其利令智昏,把一切后果都抛到脑后了。

袁术没有什么能力,然而剥削百姓却有一套,他的地盘上“不修法度,以抄掠为资,奢恣无厌,百姓患之”,称了帝后更是荒*无道,史称其曰“而天性骄肆,尊己陵物。及窃伪号,*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梁肉,自下饥困,莫之简恤。于是资实空尽,不能自立”,他统治的淮南一带,本事富饶之地,却被他搞的民不聊生,百姓困苦不堪。这样一个人物,自然不会折腾太长的时间,由于称帝成了众矢之的,仅仅两年,这位“皇帝”就被打的全军覆没,吐血而亡,值得讽刺的是,这位“天子”临死前的最后愿望是喝一杯蜂蜜水,当得知愿望无法实现时,不禁哀叹一声“袁术乃至是乎”,于是吐血身亡了。

我不知道袁术在死之前为连喝一杯蜂蜜水都喝不上而感慨的时候,是否为他的称帝行为感到后悔,是否为他的横征暴敛而感到羞愧。而寿县,做为东汉末年除了长安和洛阳以外的第三个所谓“帝都”,却也没有丝毫的荣耀和光荣,除了名不正言不顺以外,寿县更多的是见证了一个被皇帝梦冲昏头脑的跳梁小丑的荒*无道,也难怪寿县今天提到自己的历史,只提到蔡楚文化,只提淮南王刘安,只提到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却不愿多提袁术和他那个逝去已久的“帝都”。)

地方特产:

1大救驾还有“寿县牛肉汤”

大救驾是一种油酥饼,相传五代末,后周大将赵匡胤攻寿得胜进城,因劳累过度胃口不佳。

城内饼家作此糕点献上,赵尝后食欲大曾。

后来他做了大宋皇帝,称此点救过他的"驾","大救驾"遂由此得名。

大救驾形扁园,色乳白,外皮数道花酥层层叠起,犹如金丝盘绕,中间呈激流漩涡状,内馅白中现红丝缕缕、青丝条条,食之酥脆,油而不腻。

2八公山豆腐

寿县八公山是豆腐的发源地,据说是淮南王(刘安是汉刘邦的孙子),在八公山炼长生不老的药没炼出来,最后把豆腐给研发出来了。

近些年临近寿县的淮南市想把豆腐的发源地定位淮南市,但历史记载的发源地确实是寿县,寿县城外有一个豆腐街,家家都做豆腐,而且所做的豆腐都是用当地“珍珠泉”里的水研磨而成,口感很好。

3、寿州香草

香草只有在寿县城内报恩寺东边的一片地上生长,才能有馥郁的香味,如果易地种植,虽也长枝叶,但无香味,枝茎也由空心变实。

故名曰:寿州香草。

传说寿州香草的发现,是在五代十国末期,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军攻打南唐寿州时,他的战马挣脱缰绳,跑到东禅寺(即今报恩寺)东边一块草地吃草,打不走,牵不离,赵匡胤闻知后,便实地观察,顺的摘枝野草嗅嗅,连声说:“是香草!”以此得名,成为名扬千里的寿州特产。

寿州香草是两年生草本植物,高一米左右,叶对生,花柄长,形似芝麻秸。

头年农历九月下种,第二年四月收割,满城飘香。

端午佳节,家家户户用干香草缝制香荷包,以驱虫避汗气。

每年五月,湖北、上海、河南等地客商都前来采购。

4、寿 柴 胡 寿县北山所产柴胡,质地明净,药效好,为医家所推崇,称之为寿柴胡,以区别于其他地方所产之柴胡。

明代列为贡品。

嘉靖《寿州志·贡赋》载,每年进献北京9斤,南京10斤。

5、草 莓 寿县草莓汁多味甜,营养丰富,受到国内外市场青睐。

全县种植面积三千多亩,为安徽省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经寿县水产公司收购加工包装运输出口,销往日本、台湾等地。

6、历 史 名 砚 --- 紫 金 砚 是千年有文化瑰宝。

远在宋朝研究名石名砚的学者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一书中载有"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

扣之有声"之说,《石谱》所说砚即为紫金砚。

7、淮 王 鱼 淮王鱼,又称回黄鱼,是淮河中寿县到正阳一段独产的一种名贵鱼种。

形似鲶鱼,呈鲜**,嘴扁且长在头的下部,身体光滑,无鳞,一般在2公斤左右,大的可达20公斤,但现在已不多见。

据《寿州志》记载:西汉时,有人把这种鱼献给淮南王刘安品尝,他觉得鲜美可口,给它取名叫“回黄”,并经常以此鱼宴请宾客,淮南王喜食“回黄”的事传到民间,人们习惯就叫它“淮王鱼”。

现代再版的《鱼类养殖学》一书改称其为“回王鱼”。

淮王鱼是天然鱼类,多产在迎水寺、沫河口、硖山口一带的岩洞、石缝、洞穴之中,现水产科技部门,正在研究淮王鱼的人工繁殖。

不久,名贵的佳肴将出现在更多家庭的餐桌上。

8、郝 圩 酥 梨 因产于寿县北山郝圩村而得名,梨园面积2000多亩,年产15万担。

传说郝圩酥梨是200多年前由帮工砀山梨园的寿州人带回北山繁衍成林的。

梨质酥脆细嫩,汁多无渣。

9、八 公 山 豆 腐 据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

” 清朝汪汲的〈事物原会〉说:西汉古籍有“刘安作豆腐”的记载。

刘安是汉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即今寿县),招宾客,方士数千人,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八人,号称“八公”。

刘安常在八公的陪伴下,炼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不想炼丹不成,反以黄豆盐卤(又有说石膏)做成豆腐。

关于八公山豆腐还有一种传说:刘安在家炼丹不成,胸中烦闷,外出散心,忽见对面北山下来八位老人,虽须长齐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飞。

刘安大惊,疑是神仙,便求长生不老妙方,老人说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

刘安如法炮制,得豆腐。

从此,豆腐之法就从八公山下传播开来。

在寿县一带的民居建筑内,常寄生着一种秃尾巴的无毒小蛇。老百姓一般对蛇这种动物没有好感,但是却例外地把这种蛇称为“家蛇”,并加以保护。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孙叔敖在一个私塾里念书。一天早晨上学,他在路上看见一只红冠大公鸡,正在叨啄一条幼蛇,幼蛇已奄奄一息。

心地善良的孙叔敖快步走上前去,赶跑大公鸡,救下这条小蛇,每天放在书包里,用自己最好的食物喂养它。数月以后,这条蛇不但养好了伤,还被喂养得肥壮油润的。孙叔敖见书包里已藏不下它了,便对它说:“小蛇啊小蛇,你的家在田野里,快去吧!”小蛇摆了摆长尾,恋恋不舍地走了。 

光阴似箭,一转眼数十年过去了。孙叔敖这时已是楚国的宰相了。为了造福百姓,解决人民种田插秧的用水问题,孙叔敖费尽全部家产,率领百姓开挖安丰塘,历尽千辛万苦,安丰塘终于建成了。可是,光靠老天下雨积水总不是办法。

孙叔敖经过实地勘察,决定在安丰塘上端开挖一条河,引来六安龙穴山之水,以保安丰塘永不干涸。可是,这时的百姓为建安丰塘均已精疲力竭,爱民如子的孙丞相实在不忍心再去惊动他们。怎么办?孙叔敖忧愁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这件事被曾受恩于孙叔敖的那条小蛇知道了。这条小蛇如今已得道修成了正果,其尾修炼得威力无比。这天夜晚它来到丞相府,爬近孙叔敖,托梦给他说:“我是你救活的那条小蛇,如今特来帮您解决难题。”说完就不见了。 

小蛇来到安丰塘上游,将尾巴像把刀子似地深深插入地下,昂着首,缓缓地向南方游去。所过之处,地上现出一条宽宽的、深深的渠道。 

众兴以北地带都是黄土地,没费多大的劲,小蛇便开通了河道,所以这段塘河至今还是笔直笔直;可一过众兴,先丘陵,后小山,再后高山顽石。

小蛇游迤过去,尘土飞扬,火星迸射,尾巴被磨得撕心裂肺得痛。它也知道,自己的道行都在尾巴上,尾巴如果磨秃了,自己也就是一条普通的小蛇了,但为了报答孙叔敖相救之恩,为了使当地民众免受旱灾,也只好豁出去了 

第二天一早,人们起床后惊讶地发现,一条塘河横亘在安丰塘南端,湍急的河水滔滔而来,不一时,安丰塘内便蓄满了水。 

这时的小蛇已经磨秃了尾巴,疲惫地趴在地上。孙叔敖很感激它,便又将它捧起来带回家里饲养,并称之为“家蛇”。就这样,在人们的保护下,“家蛇”与人们住在一起,一代一代地繁衍至今。老塘河至今造福于人类,老百姓也没有忘记开掘老塘河的小蛇。

扩展资料

寿县别称寿州、寿春,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

寿县东南部岗地属剥蚀沉积台地,地形波状起伏,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高程25-75米。从炎刘区刘岗乡至陡涧河岸,具有明显的梯度,高差为8米,行政范围包括瓦埠、炎刘、三觉区及安丰区的谷贝乡、石集镇、荆塘乡的甲贝、竹兴、古堆、赵楼4村;众兴乡的黄圩、堆坊、傅岗3村(瓦埠湖沿岸23米以下洼地除外)。岗地面积191万亩,占寿县总面积的4385%。

寿县博物馆是以收藏本区域内出土的历史文物为主,侧重收藏楚文化体系文物,同时以兼藏近、现代传世文物和革命文物为辅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馆藏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的青铜器、陶瓷器、金银玉杂器、字画、善本古籍等各类藏品近万件。

其中战国楚金币藏量居全国之首;

一级文物220余件(套),藏量居安徽省各级博物馆第二位;

“越王者旨于赐”剑、青铜三足羊首尊、青铜鹿首鼎、嵌宝石八龙金带扣、金棺、银椁等,

都是寿县博物馆具有代表性的藏品。

1、寿县古城墙,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始建于宋,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明清时曾多次修葺,已历经900多年。

2、寿县城墙有四门,东门称为宾阳,南称为通淝,西门称为定湖,北门称为靖淮。而四门的瓮城也依然保存。寿县城墙作为宋至清代古建筑,同时也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结晶的标志性建筑。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明清城墙”项目。

“寿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shòu xiàn”。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名实体),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八公山南麓,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地处东经116°27′~117°04′,北纬31°54′~32°40′。东邻长丰县、淮南市,西隔淠水与霍邱县为邻,南与肥西县、六安市的金安区、裕安区毗连,北和凤台县接壤、与颍上县隔淮河相望。寿县为六安市辖县,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寿春镇宾阳大道与楚都大道交叉口,距省会合肥市区114千米、六安市区107千米,全县国土面积2948平方千米,人口139万人。

寿县因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而得名, 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这是史书上最早出现“寿春”名称。以“寿”为专用名延续至今。秦置寿春县。东晋孝武帝时,因避帝后郑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隋初,改称寿州,设总管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道府,改寿州为寿县,直隶于安徽省,“寿县”这一地名自此沿用至今。

二、寿县的政区沿革简况

寿县古属淮夷部落,夏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春秋战国时期,吴楚争霸,先后为楚、吴占领,后为蔡地,楚灭蔡属楚。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迁都寿春,命曰“郢”,历经四王。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于寿春,秦设九江郡,置寿春县,为郡治。汉灭英布,刘邦立其子刘长为淮南王,都此;刘长死,其子刘安袭之,仍都此。公元前122年武帝设九江郡治所在寿春。东晋孝武帝时,因避帝后郑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南齐代宋,复称寿阳,为豫州治所。北魏略淮南,再称寿春,为扬州治兼淮南郡治所。东魏据淮南,寿春复为扬州治所。公元588年隋置淮南行台尚书省,治所寿春。公元620年唐改淮南郡为寿州,隶于淮南道,领3县。宋太祖时,寿州(治下蔡)隶于淮南西路。公元1116年徽宗升寿州为寿春府。公元1142年南宋置安丰军,军治在安丰县,寿春隶之。元,取消府治,属河南行省之安丰路,治所寿春。明初废安丰、下蔡县,将两县地入寿州,属凤阳府,领霍邱、蒙城。清初,寿州属江南省凤阳府,领2县。公元1865年安徽置3道,寿州隶于凤颍六泗道(后改为皖北道)凤阳府。公元1912年民国废道府,改寿州为寿县,直隶于安徽省。1932年,全省分为十个行政督察区,寿县属第四区,1940年改属第七区,同年7月又改属第二区。1949年元月,寿县和平解放,军管时期受中共江淮区党委二地委领导;同时,以寿县瓦埠湖以东与合肥、定远县毗连地区建置寿合县;2月,军事管制委员会撤销,民主政府成立,寿县改隶于皖西行政公署;6月,撤寿合县建制,原划出的瓦东地区仍归寿县,寿县隶于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六安专区。1952年8月隶于安徽省六安专区,1958年12月改隶于淮南市,次年4月寿县再隶于六安专区。1999年12月撤六安地区设市,寿县属六安市至今。

目前,寿县人民政府驻寿春镇,全县辖22个镇、3个乡:寿春镇、双桥镇、涧沟镇、丰庄镇、正阳关镇、迎河镇、板桥镇、安丰塘镇、窑口镇、堰口镇、保义镇、隐贤镇、安丰镇、众兴镇、茶庵镇、三觉镇、炎刘镇、刘岗镇、双庙集镇、小甸镇、瓦埠镇、大顺镇、八公山乡、陶店回族乡、张李乡,35个农村(社)居民委员会,234个村民委员会,11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

三、寿县县域的地名语词特征

寿县名胜古迹众多,有深厚的楚文化底蕴、独特的地理景观和鲜明的方言特色,成为区域地名群形成、采词和演变的环境与土壤,造就了全境地名语词的显著特征和文化景观。据统计,全县有各类地名8389条。

寿县的文化

花鼓灯花鼓灯是寿县民间歌舞的一种形式。因主要伴奏乐器为花鼓,故名花鼓灯。清光绪年间寿县地区已有玩灯闹元宵的风俗。随着人们艺术欣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