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4收藏

血证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各家论述 5 血证的病因病机 51 感受外邪 52 饮酒过多或嗜食辛辣厚味 53 情志过极 54 劳倦过度 55 久病或热病之后 6 血证的病理变化 7 衄血 8 鼻衄 9 齿衄 10 吐血 11 咯血 12 便血 13 尿血 14 紫斑 15 血证的辨证论治 16 治疗血证的简易方 17 血证的预后 18 文献摘录 1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血证的穴位 2 治疗血证的方剂 3 治疗血证的中成药 4 血证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血证 1 拼音

xuè zhèng

2 英文参考

blood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ood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hemorrhagic disease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证(blood disease[1]、blood syndrome[2])为病证名[3]。见清·唐容川著《血证论》。是出血性疾病的统称[2][1]。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4]。如吐血、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及外伤出血、妇科经带胎产出血等[3]。其中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为内科所常见。

血证可由外感、内伤的多种原因引起,而基本病机可以归纳为火热薰灼及气虚不摄两大类。在火热之中有实火、虚火之分,在气虚之中有气虚及气损及阳之别。证候的虚实方面,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实证;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属虚证。治疗血证主要应掌握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基本原则。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各种血证应酌情配伍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4]

现中医临床也有将血液系统疾病作血证专科者[3]。

4 各家论述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入的认识。在有关篇章里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沿用至今。《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理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备急千金要方》收载了一些较好的治疗血证的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的犀角地黄汤即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吐血》。《济生方·吐衄》认为血证“所致之由,因大虚损,或饮酒过度,或强食过饱,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而对于血证的病机,则强调因于热者为多。朱丹溪对于阴虚导致的出血有所阐发,《平治会萃·血属阴难成易亏论》说:“阴气一亏伤,所变之证,妄行于上则吐衄,衰涸于外则虚劳,妄返于下则便红。”《医学正传·血证》将各种出血归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对血证的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的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伤”两个方面。《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著,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理、辨证施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该书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确实是通治血证之大纲。[4]

5 血证的病因病机

血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黄帝内经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液生化于脾、藏受于肝,总统于心、输布于肺、化精于肾,脉为血之府。血液生成之后,在脉中运行不息,环周不休,以充润营养全身。当各种原因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时,就会引起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血证。故《景岳全书·血证》概括血证的原因说:“故有以七情而动火者,有以七情而伤气者,有以劳倦 而动火者,有以劳倦 而伤阴者,或外邪不解而热郁于经,或纵饮不节而火动于胃,或中气虚寒则不能收摄而注陷于下,或阴盛格阳则火不归原而泛滥于上;是皆动血之因也。[4]

引起血证的主要原因,可归为以下五类[4]:

51 感受外邪

由于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其中尤以感受热邪所导致者为多。如风、热、燥等外邪犯肺,引起衄血、咳血。

《临证指南医案·吐血》说:“若夫外因起见,阳邪为多,盖犯是症者,阴分先虚,易受天之风热燥火也。至阴邪为患,不过其中之一二耳。”湿热之邪侵及肠道则引起便血。热犯下焦则致尿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说:“热在下焦者,则尿血。”

52 饮酒过多或嗜食辛辣厚味

过食辛辣厚味醇酒,主要引起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一是滋生湿热,湿热内蕴,熏灼血络,迫血妄行而引起衄血、吐血、便血等症。如《临证指南医案·吐血》说:“酒热戕胃之类,皆能助火动血”;二是过食辛辣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虚衰,失其健运统摄之职,以致血溢脉外而发生血证。

53 情志过极

情志过极则火动于内,气逆于上,迫血妄行而成血证。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胃络损伤而引起吐血,《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肝气郁结,肝火犯肺,血随火升则导致衄血、咳血。

54 劳倦过度

心主神明,神劳伤心;脾主肌肉,体劳伤脾;肾主藏精,房劳伤肾。劳倦过度会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55 久病或热病之后

久病或热病导致血证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久病或热病使阴津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二是久病或热病使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三是久病人络,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6 血证的病理变化

[4]

上述各种原因之所以导致血证,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归结为火热薰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景岳全书·血证》:“血本 ,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

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火旺之火则属虚火。气虚之中,又有仅见气虚及气损及阳,阳气亦虚之别。从证候之虚实来说,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而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实证和虚证虽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理,但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如开始为火盛气逆,迫血妄行,但在反复出血之后,则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因此,在有的情况下,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导致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后果。

此外,出血之后,已离经脉而未排出体外的血液,留积体内,蓄结而为瘀血,妨碍新血的生长及气血的正常运行。

7 衄血

衄血指非外伤性所致的头部诸窍及肌表出血[5]。《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阳络指在上或属表的络脉而言[5]。

8 鼻衄

鼻衄(epistaxis[2][1])为病证名[6]。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又称衄血(见《丹溪心法·咳血》)、鼻出血[7]、鼻沥血(出《兰台轨范》卷五)。若出血不止则称鼻洪(见《大明诸家本草》)。是指以鼻中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血证[2][1]。鼻衄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黄帝内经素问》对此有丰富的论述。《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但“鼻衄”之证名,则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六。鼻衄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其中尤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8]。另有少数病人,可由正气亏虚,血失统摄引起。

针刺和艾灸治疗鼻衄有一定效果,但应注意病因治疗[9]。由血液病引起者,禁用针刺和刺血法[9]。中老年人反复鼻衄者,应注意排除鼻咽部肿瘤[9]。

鼻衄可见于西医的鼻病、高烧病证、血液病、风湿、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化、多种传染病。

详见鼻衄条。

9 齿衄

齿衄(gum bleeding[10][2])为病名[11]。见《证治准绳·杂病》第三册、《证治要诀·诸血门》。又名牙齿出血[11]、牙衄(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俗称牙血[12]。血证之一。是指以齿龈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阳明经脉入于齿龈,齿为骨之余,故齿衄主要与胃肠及肾的病变有关[13]。

有的文献把牙宣病亦列入齿衄中[11],如《证治准绳·杂病》:“血从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谓之齿衄,亦曰牙宣。”

《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

详见齿衄条。

10 吐血

吐血(hematemesis[2][1])为病证名[14]。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又称呕血(见《医碥·吐血》)。血证之一。是指以血随呕吐而出,呕吐纯血或夹有食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

《丹溪心法·吐血》:“呕吐血出于胃也”。

《医碥·吐血》:“吐血即呕血。旧分无声曰吐,有声曰呕,不必。”

吐血包括西医上消化道出血之呕血及呼吸系统出血[14]。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肝硬化并发症等[15]。呕血可见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动脉硬化、某些血液病等多种疾病[16]。

详见吐血条。

11 咯血

咯血(hemoptysis[2][1])为证名[17]。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是指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1]。

咯是指用力使东西从食道或气管里出来;咳是呼吸器官受 而引起一种反射作用;嗽古代与咳同义。咯血(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咳血(见《严氏济生方》)、嗽血(见《证治要诀·诸血门》)实际经常混谈。

咳血为病名[17]。血证之一。又称嗽血(见《症因脉治·嗽血论》)[17]。《中医药学名词》作咯血[2][1]。是指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即患者咳嗽而出血,痰中带血丝,或痰血相兼的表现[1]。血由肺而来,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带有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均称为咳血[18]。咳血由肺络受损所致[18]。因肺为娇脏,又为脏腑之华盖,喜润恶燥,喜清恶浊,不耐寒热,故邪气犯肺,使肺失清肃则为咳嗽,损伤肺络,血溢脉外,则为咳血[18]。

咳血来自肺脏者,多因外感风热燥火,或木火刑金,阴虚火动,灼伤肺络所致[17]。

《丹溪心法·咳血》说:“咳血者,嗽出痰内有血者。”

《症因脉治·嗽血论》说:“咳血即嗽血。”

《医林绳墨·血论》:“从嗽而来于肺者为咳血。”

《症因脉治·吐血咳血总论》:“咽中胃管呕出名吐血,喉中肺管嗽出名咳血。”

《赤水玄珠》卷九:“嗽出痰内有血者,名咳血,又云嗽血。其因有二,热壅于肺者易治,不过凉之而已,久嗽损于肺者难治,此已成劳也。”

《张氏医通·诸血门》:“咳血者,因咳嗽而见血,或干咳,或痰中见红丝血点一两口,气急喘促。此虽肺体自燥,亦为火逆,咳伤血膜,而血随痰出也。……治宜六味丸加门冬、五味、清金壮水为主,略兼阿胶、贝母、百合、款冬、紫菀,润肺止咳之剂。血止后胃虚少食,气息不续者,劫劳散去半夏加紫菀茸及琼玉膏调理之。咳血久而成劳,或劳而咳血,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冲潮热,盗汗减食,异功散加阿胶,或四君子加黄芪、鳖甲、麦冬、五味。阴虚火动而咳血,或痰中有血星如珠者,生料六味丸加茜根、乌贼骨、童便。”

咳血可见于西医的支气管扩张、肺炎、肺部结核、肺癌等疾病[17]。

详见咯血条。

12 便血

便血(hemafecia[1]、hematochezia[2])为病名[19]。是指以大便下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凡血从 排出体外,无论在大便前,或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称为便血[20]。便血均由胃肠之脉络受损所致[20]。治宜注重扶正,或祛邪与扶正兼顾[19]。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便血证治》说:“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亦妄行之类,故曰便血。”

《金匮要略方论》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血证》指出:“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 ,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以血在便前、便后分血来之近远并不可靠,而且在不少情况下,血和大便混杂而下,难于分辨其前后。而便血的颜色,可作为诊断便血部位远近的参考。一般情况下,便血色鲜红者,其来较近,便血色紫黯者,其来较远。古代医家有的又以血色之清浊,而立肠风,脏毒之名。如《济生方·下痢》说:“大便下血,血清而色鲜者,肠风也;浊而色黯者,脏毒也。”[20]

便血可见于西医的消化性溃疡、某些急性传染病、血液病,以及结肠、直肠、 疾患等[19]。

详见便血条。

13 尿血

尿血(hematuria[2][1])为病证名[21]。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溲血(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证之一[22]。是指排尿时尿液中有血的表现[23]。患者小便中混有血液甚至血块,小便涩痛或无痛,随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使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24][15]。

尿中有血,分为尿血及血淋两种情况[24]。临床上以排尿不痛或痛不明显者称为尿血;尿血而兼小便滴沥涩痛者称为血淋[24]。如《丹溪心法·尿血》说:“尿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尿血。”

尿血的病位在肾及膀胱。其主要的病机是热伤脉络及脾肾不固。而热伤脉络之中又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脾肾不固之中又有脾虚及肾虚之别。[24]

尿血可见于西医的肾结核、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肿瘤、某些血液病等病[21][15]。

详见尿血条。

14 紫斑

紫斑为病证名[25],又称肌衄(见《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葡萄疫(见《外科正宗·葡萄疫》)[25]。指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症[25]。即紫癜。

紫癜(purpura[2][1])为病名[26]。《中医内科学》称紫斑,也有称为肌衄(见《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葡萄疫(见《外科正宗·葡萄疫》)者[25]。是指以皮肤黏膜出现紫暗色斑块及其他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

《医宗金鉴·失血总括》:“皮肤出血曰肌衄”

《医学入门·斑疹门》:“内伤发斑,轻如蚊迹疹子者,多在手足,初起无头疼身热,乃胃虚火游于外”

《外科正宗·葡萄疫》:“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邪毒传胃,牙根出血,久则虚人,斑渐方退”

《温热经纬·叶香巖外感温热病篇》:“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

紫斑多发于学龄儿童,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等疾病。

详见紫斑条。

15 血证的辨证论治

对于血证的辨证,首先应辨清出血的部位及脏腑病位。例如同属鼻衄,但其脏腑病位有在肺、在胃、在肝的不同,应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等,加以辨识;其次应辨清证候的虚实,分清实热、阴虚和气虚的不同[4]。

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血证引起原因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的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施治。《景岳全书·血证》说:“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又《明医杂着·劳瘵》说:“若先见血证,或吐衄盛大者,宜先治血。”概而言之,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这样三个原则。一曰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二曰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三曰治血,如《血证论·吐血》说:“则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应根据情况结合应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因血证之中,以热迫血行所致者最多,所以凉血止血药相应地应用得较多。[4]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6 治疗血证的简易方

①红枣20枚。煎汤连枣服,可常服[4]。

②大枣4份,藕节1份,先加水煮藕节至水成粘胶状,再加入大枣同煮,每天吃适量大枣[4]。

③连翘30克,水煎,分三次服[4]。

④肌衄而兼有齿衄较甚者,可合用漱口药:生石膏30克,黄柏15克,五倍子15克,儿茶6克,浓煎漱口,每次5~10分钟[4]。

17 血证的预后

血证的预后,主要与下述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引起血证的原因。一般来说,外感易治,内伤难治,新病易治,久病难治。如《症因脉治·嗽血论》说:“外感咳血,壅于肺者易治;内伤门损于肺者之难治也”;二是与出血量的多少密切有关。出血量少者病轻,出血量多者病重,甚至形成气随血脱的危急重症;三是与兼见症状有关。出血而伴有发热,咳喘,脉数等症者,一般病情较重。如《丹溪心法·吐血》说:“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胜也;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景岳全书·血证》亦说:“凡失血等证,身热脉大者难治,身凉脉静者易治。若喘咳急而上气逆,脉见弦紧细数,有热不得卧者死。”[4]

18 文献摘录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热至则……血溢血泄,……之病生矣。”

《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篇》:“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

《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夫血犹水也,水由地中行,百川皆理,则无壅决之虞。血之周流于人身荣、经、府、俞,外不为四气所伤,内不为七情所郁,自然顺适,万一微爽节宣,必至壅闭,故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

《济生方·吐衄》:“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

《明医指掌·衄血》:“衄血,鼻中出血也。”

《明医指掌·溺血》:“尿血者,小便血也。盖心主血,通行经络,循环脏腑,若得寒则凝涩,得热则妄行。失其常道,则溢渗于脬,小便出血也。”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即是火,气降即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患矣。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

《景岳全书·血证》:“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盖手阳明入下齿中,足阳明入上齿中,又肾主骨,齿者骨之所终也。此虽为齿病,然血出于经,则惟阳明为最。”“便血之与肠澼,本非同类。盖便血者,大便多实而血自下也;肠澼者,因泻痢而见脓血,即痢疾也。”

19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少商 41 少商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少商穴的定位 47 取法 48 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功效与作用 410 主治病症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配伍 413 特效 414 文献摘要 415 研究进展 5 运气学说术语·少商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少商 1 拼音

shào shāng

2 英文参考

Shàoshāng LU11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àoshā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1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U1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少商:1经穴名;2运气学说术语。

4 经穴名·少商

穴位 少商 汉语拼音 Shaoshang 罗马拼音 Shaoshang 美国英译名 Yang Trade an 各

号 中国 LU11 日本 P11 法

国 莫兰特氏 P11 富耶氏 LU11 德国 L11 英国 LU11 美国 11

少商为经穴名(Shàoshāng LU11)[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鬼信[2]。属手太阴肺经[1]。少商为手太阴肺经五输穴的井穴,五行属木[1][3]。少即小也,商为金声,代表肺,此穴为肺经井穴,脉气初发,故名少商[1]。主治感冒,发热,肺炎,咳嗽气喘,支气管炎,肺炎,咯血,咽喉肿痛,颌肿喉痹,扁桃体炎,腮腺炎,声哑,失音,中风昏迷,牙关紧闭,中暑呕吐,小儿惊风,癫狂,手挛指痛,指肿麻木,中暑,热病,鼻衄,休克,精神分裂症,癔病,失眠,食道狭窄,黄疸,齿龈出血,舌下肿瘤,口颊炎,脑溢血,盗汗等。

41 少商的别名

鬼信(《备急千金要方》)。

少商也是经外奇穴“三商”(老商、中商、少商)之一。

4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

43 穴名解

少即小也,商为金声,代表肺,此穴为肺经井穴,脉气初发,故名少商[1]。

少即幼小,微小之义。商为古代五音之一。金在人为肺,在音为商。《广雅·释乐》“神农琴有五弦,曰宫、商、角、征、羽。文王又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少商为商之高音。如以肺之经气从脏走手言,则商金之气至此虽达高峰,但已微弱与微小,如以肺之经气初生和所出为井言,则商金之气在此尚属幼小和刚开始发生也。《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色白,入通于肺…,,其类金…,其音商。”肺属金,金在音为商,于时为秋。本穴为手太阴之末,交传手阳明之初,出阴经而入阳经。动能通瘀解热,以其具金气肃清之力也,因名之以“商”。商之气令虽属肃杀,但其初令,尚含生意,故为“少商”。杨上善说:“手太阴脉归于肺,肺之所起处,故谓之少商也。”[4]

44 特异性

手太阴肺经五输穴之井穴,五行属木。

45 所属部位

拇指端[5]

46 少商穴的定位

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3][6]。

少商位于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2]。

少商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1]。

少商(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少商在手太阴肺经中的位置

少商的位置

上肢内侧部经穴——少商的位置

少商的位置(手太阴肺经)

少商的位置(肌肉)

少商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47 取法

在拇指桡侧,去指甲角01寸处取穴。

伏掌,在拇指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处,相当于沿爪角桡侧画一直线与爪角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取穴[7]。

快速取穴:一手拇指伸直,另手拇、食指轻握,拇指弯曲掐按伸直的拇指指甲角边缘处即是[8]。

48 穴位解剖

少商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分布著来自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与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形成的末梢神经网。皮薄,由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动脉来自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指背支,并有同名静脉、神经伴行,与对侧同名动脉互相吻合,形成血管网。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1]。

皮肤→皮下组织[6]。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有桡神经浅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指背支(正中神经分支)和拇主要动脉分布[6]。

布有来自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形成的末梢神经网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2]。

49 功效与作用

少商穴有解表清热,通利咽喉,苏厥开窍的作用。

少商穴有清肺利咽,苏厥救逆作用[1]。

少商穴有泄热开窍、回阳救急、利咽镇痉之功,是急救穴之一[4]。

少商为手太阴肺经之井穴,故外感风热所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失音、鼻衄、热病等可取少商点刺出血,散风清热以治之[7]。

阴经井穴配五行属木,应肝主风,又肺属金,可抑肝木,故肝风内动之中风昏迷、癫狂等,可用少商平肝熄风以治之[7]。

少商穴为十三鬼穴之一,自古以来都是开窍安神定惊的主穴[7]。

410 主治病症

少商穴主治感冒,发热,肺炎,咳嗽气喘,支气管炎,肺炎,咯血,咽喉肿痛,颌肿喉痹,扁桃体炎,腮腺炎,声哑,失音,中风昏迷,牙关紧闭,中暑呕吐,小儿惊风,癫狂,手挛指痛,指肿麻木,中暑,热病,鼻衄,休克,精神分裂症,癔病,失眠,食道狭窄,黄疸,齿龈出血,舌下肿瘤,口颊炎,脑溢血,盗汗等。

少商穴主治咽喉肿痛、中风昏迷、中暑呕吐、小儿惊风、癫狂、咳嗽、鼻衄[6]。

少商主要用于胸肺、咽部及神志疾患等:如感冒、肺炎、咳嗽气喘、鼻衄、咽喉肿痛、颌肿喉痹、声哑、中风昏迷、癫狂、手挛指痛、热病等,为常用急救要穴之一[1]。

少商主治发热,昏迷,咳嗽,咽喉肿痛,癫狂,鼻衄等[2]。

肺病:咳嗽,气喘,发热[7]。

五官病:咽喉肿痛,失音,鼻衄,牙关紧闭[7]。

神志病:昏迷,癫狂,小儿惊风[7]。

经脉病:指肿麻木[7]。

其他病:中暑,热病,中风[7]。

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烧,支气管炎,肺炎,咯血;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休克,精神分裂症,癔病,失眠;

消化系统疾病:食道狭窄,黄疸;

五官科系统疾病:齿龈出血,舌下肿瘤,口颊炎;

其它:脑溢血,盗汗,小儿惊风,手指挛痛。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一般斜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2]。

直刺01寸,或向腕平和02~03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6]。

浅刺01~02寸,局部有刺痛感,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7]。

向腕平刺02~03寸,局部胀痛。

三棱针点刺出血,推血至指端捏紧,迅速刺入并挤出5~10滴血。

注意:不能强 ,以免局部疼痛。

4112 灸法

可灸[1][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

412 配伍

少商配商阳治咽喉肿痛[1]。

配人中治中风昏迷,休克[1]。

配其他十一井穴治高热不退[1]。

少商配天突、合谷,治咽喉肿痛[7]。

少商配太冲、经渠,治喉中鸣[7]。

少商配水沟、涌泉,治小儿惊风[7]。

少商配合谷、颊车,治急性扁桃体炎[7]。

少商配中冲、关冲,有醒脑开窍,泄热启闭的作用,主治中风昏迷。

少商配合谷,有清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少商配大敦,有镇心涤痰,泻肝清热的作用,主治狂证。

413 特效

用指甲使劲掐一掐少商,可以减轻咽喉肿痛的症状[8]。

打嗝时,用拇指按压少商,以感觉酸痛为度,持续半分钟,即可止嗝[8]。

414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主耳前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忽腮颔肿大如升,喉中闭塞。

《类经图翼》:泄诸脏之热,项肿,雀目不明,中风。

《针灸甲乙经》:热病象疟,振栗鼓颔,腹胀睥睨,喉中鸣,少商主之。症,寒厥及热厥,烦心善哕,心满而汗出,刺少商出血立已。寒濯濯,心烦,手臂不仁,唾沫,唇干引饮,手腕挛,指肢痛,肺胀上气,耳中生风,咳喘逆,痹,臂痛,呕吐,饮食不下膨膨然,少商主之。

《针灸大成》:主颔肿喉闭,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痃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食不下,膨膨,手挛指痛,掌热,寒栗鼓颔,喉中鸣,小儿乳蛾。

《外科证治全生》:喉中似有物如龙眼大,吞不入,吐不出,名梅核气。男妇皆有此证,针少商穴妙。

《乾坤生意》:凡初中风,暴卒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此穴及少冲、中冲、关冲、少泽、商阳,使血气流行,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

415 研究进展

高热:三棱针点刺或毫针刺治疗重症肺炎所致高热、惊厥、呼吸急促患者,有较快的退热作用。亦有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少泽双侧治疗痄腮279例,针1~2次,多数患者热退痛减。

上肢麻木:三棱针点刺治疗中风后遗症之上肢或指端麻木,每日1次。

呃逆:针刺或三棱针点刺,治疗腹部手术后呃逆30例,效果良好。

改善微循环:用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少商、商阳等井穴,观察对不同疾病造成的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经激光照射后,镜下管襻形态及管襻内流态基本恢复正常[7]。

有助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苏醒:有实验报道,针刺少商等穴有助于一氧化碳中毒而致昏迷的患者苏醒,使血中一氧化碳性血红蛋白解离。实验证明,针刺组与对照组分别测得针刺前后不同时期血中一氧化碳含量,结果有显著差异,针刺组为538%,15 min后降至255%,对照组仅由45%降至30%。动物苏醒时间:针刺组为44 min,对照组为11 min。[7]

转胎:对异常胎位孕妇,艾灸少商可使腹部松弛,胎动活跃,具有一定的转胎作用[4]。

5 运气学说术语·少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迎香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迎香穴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迎香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主治病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研究进展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迎香 1 拼音

yíng xiāng

2 英文参考

Yíngxiāng LI20 [中国针灸学词典]

yíngxiā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I2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迎香 汉语拼音 Yingxiang 罗马拼音 Yinghsiang 美国英译名 Wele Fragrance 各

号 中国 LI20 日本 20 法

国 莫兰特氏 GI20 富耶氏 德国 DI20 英国 Li20 美国 LI20

迎香为经穴名(Yíngxiāng LI20)[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阳。属手阳明大肠经[1]。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迎即迎接,香即香气,此穴善治鼻病,以恢复嗅觉,故名迎香[1]。主治鼻塞不通,口眼㖞斜,鼻衄,鼻渊,鼻息肉,嗅觉减退,喘息不利,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鼻息肉,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4 迎香的别名

冲阳(《针灸甲乙经》)。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迎香,一名冲阳,在禾髎上鼻孔旁。

6 特异性

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1][2]。

7 穴名解

迎即迎接,香即香气,此穴善治鼻病,以恢复嗅觉,故名迎香[1]。

《说文》:“迎,逢也。”“香,芳也,从黍从甘。”《春秋传》曰:“黍稷馨香。”凡香物统谓之香,故名迎香。《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金针梅花诗钞》迎香条:“善通鼻塞号迎香。”肺开窍于鼻,与大肠为表里。鼻塞得通,则为香为臭自可迎而知之矣。[3]

8 所属部位

面[4]

9 迎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5][6]。

迎香位于鼻唇沟内,横平鼻翼外缘中点处[7]。

迎香位于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1]。

迎香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迎香穴的位置

迎香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迎香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迎香穴的位置(肌肉)

10 取法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取穴。

迎香位于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1]。

正坐仰靠位,于鼻唇沟与鼻翼外缘中点平齐处取穴[8]。

快速取穴:双手轻握拳,食指和中指并拢,中指指尖贴鼻翼两侧,食指指尖处即是[9]。

11 穴位解剖

迎香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皮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分布著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皮下组织内有面神经的分支和面动脉的鼻外侧动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而达提上唇肌,该肌由面神经的颊支支配。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1]。

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6]。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眶下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颧支和面动脉分布[6]。

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并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脉分支通过[7]。

12 迎香穴的功效与作用

迎香有祛风通窍,理气止痛的作用。

迎香有通鼻窍、散风热作用[1]。

肺开窍于鼻,职司嗅觉,本穴又位于鼻旁,刺之能宣利鼻窍,恢复嗅觉,迎香而入,治疗鼻病[8]。

迎香穴位于面部,又为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二经均分布于面部),所以是治疗面部疾病的主穴,诸如风袭经脉、经筋弛缓之口眼㖞斜,风袭肌肤的面痒症,风水相搏、流溢于肌肤的面肿,均可取本穴以散风通络、宣肺利水[8]。

迎香穴治疗胆道蛔虫病为经验之法[8]。

迎香穴在鼻翼傍五分,主治鼻鼽不利,窒洞闭塞。《玉龙歌》载:“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盖肺开窍于鼻,大肠为肺之府,本穴属大肠而位近鼻窍,有宣肺通窍之功,治鼻病及嗅觉不敏,极效。[3]

13 主治病症

迎香穴主治鼻塞不通,口眼㖞斜,鼻衄,鼻渊,鼻息肉,嗅觉减退,喘息不利,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鼻息肉,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迎香穴主治鼻塞不通、口㖞、鼻衄、面痒、鼻息肉[6]。

迎香主要用于口鼻疾患等:如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或痉挛、鼻炎、鼻塞、鼻衄、嗅觉减退及喘息不利、胆道蛔虫症等[1]。

迎香主治鼻塞,鼻衄,鼻渊,鼻息肉,口眼㖞斜,面痒浮肿;以及胆道蛔虫症等[7]。

迎香穴是治疗鼻病的要穴,主治鼻塞,鼻衄,鼻息肉,口㖞,面痒,面肿,头痛;胆道蛔虫病[8]。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鼻窦炎,嗅觉减退,鼻出血,鼻息肉;

妇产科系统疾病;胆道蛔虫症,便秘;

其它:面神经麻痹。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或向上斜刺02~05寸[6]。

一般向鼻根部斜刺03~08寸[1]。

斜刺02~03寸;或沿皮刺05~1寸[7]。

直刺01~02寸,局部胀痛。

沿鼻唇沟向内上平刺05~1寸,透鼻通穴[8]。

治胆道蛔虫病时应向外上平刺1~15寸,透四白穴[8]。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鼻部,有时有眼泪流出[8]。

142 灸法

不宜灸[6]。

迎香穴不宜直接灸[1]。

《针灸大成》:禁灸,恐火气有伤气道,肺恶热也[3]。

15 配伍

迎香穴配合谷治面痒浮肿[1]。

迎香配上星、印堂、合谷治鼻炎[1]。

迎香配风池、外关治外感鼻塞流涕[1]。

迎香配水沟、合谷,治鼻塞不闻香臭[8]。

迎香配水沟、胆囊、足三里、中脘透四白,治胆道蛔虫病[8]。

迎香配头临泣、太冲、合谷,治目赤肿痛[8]。

迎香配合谷、上星、印堂,治鼻塞、鼻衄[8]。

迎香配印堂、合谷,有宣肺气,通鼻窍作用,主治急慢性鼻炎。

迎香配四白、地仓、阳白,有祛风活血通络作用,主治面神经瘫痪,面肌痉挛。

迎香配阳陵泉、丘墟,有驱蛔镇痛作用,主治胆道蛔虫症。

16 特效

遇到伤风引起的流鼻涕、鼻塞,或者过敏性鼻炎, 迎香至发热,立刻见效[9]。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鼻鼽不利,窒洞气塞,㖞僻多涕,鼽衄有痈,迎香主之。

《太平圣惠方》:鼻息不闻香臭,偏风面痒及面浮肿。

《针灸大成》:主鼻塞不闻香臭,偏风,口㖞,面痒浮肿,风动面痒,状如虫行,唇肿痛,喘息不利,鼻㖞,多涕,鼽衄骨疮,鼻有息肉。

《百症赋》: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

18 研究进展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统计表明,针刺迎香对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有效率可达70%~90%,与中药组比较,无论近期疗效或远期疗效均较中药组优越[8]。

治疗鼻炎:针刺迎香能够恢复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对慢性鼻炎等黏膜疾患具有治疗作用[8]。

迎香是治疗鼻病首选穴。有报道用泼尼松龙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鼻前庭炎;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过敏性鼻炎,埋线治疗慢性鼻炎,针刺治疗慢性鼻炎等均取得满意效果。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哑门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舌厌穴的定位 10 舌厌穴的取法 11 舌厌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舌厌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舌厌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舌厌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舌厌穴研究进展 171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72 对血细胞的影响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舌厌 1 拼音

shé yàn

2 英文参考

Yǎmén GV15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舌厌为经穴别名,即哑门[1][2]。出《针灸甲乙经》。

穴位 哑门 汉语拼音 Yamen 罗马拼音 Yamen 美国英译名 Dumb Gate 各

号 中国 GV15 日本 15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4 富耶氏 IVG14 德国 LG14 英国 Gv15 美国 Go15

哑门为经穴名(Yǎmén GV15,DU15)[3][4]。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名瘖门[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始称哑门[3]。《千金翼方》又作痖门,近作哑门[5]。别名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属督脉[3]。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3][5]。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3]。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4 哑门穴的别名

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瘖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

5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喑门一穴。

6 穴名解

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3]。

瘩,《说文》:“瘖,不能言也。”《正字通》:“痖与瘖,音别义同。”痖通哑、瘖通喑。门,出入、关键之处,意为要地。此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入发际五分处,正对舌本,为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因有通经络、开神窍、治失语之功,故以其主治功能命名为哑门。穴为治哑之处,亦为致哑之门。《甲乙经·卷十二》谓:“舌缓,瘖不能言,刺瘖门”。[6]

7 特异性

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3][5]。

8 所属部位

颈椎[7]

9 舌厌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哑门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8]。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3]。

哑门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发际05寸,适当第一、二颈椎棘突之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5]。

一说“在后发际宛宛中。”

哑门穴在督脉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肌肉)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骨骼)

10 舌厌穴的取法

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之凹陷中取穴。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3]。

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处取穴[9]。

11 舌厌穴穴位解剖

哑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浅层有第三枕神经和皮下静脉。深层有第二、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分支,椎外(后)静脉丛和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夹肌之间→左右头半棘肌之间)[3]。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10]。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10]。

布有第三枕神经和枕动、静脉分支[5]。

12 舌厌穴的功效与作用

哑门穴具有散风熄风、开窍醒神的功效。

哑门穴有通窍络、清神志作用[3]。

哑门穴是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又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故可治疗喑哑、失语、神志病和督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是主治喑哑、失语的常用穴[11]。

哑门穴具有通窍醒神的作用,故以治疗失语、癫狂、痫证为主[11]。

哑门穴有通经开窍之功,为回阳九针之一,凡诸喑症俱可取此[6]。

13 舌厌穴主治病证

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及癫痫、癔病、精神分裂症、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等[3]。

哑门穴主治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强[10]。

哑门穴主治头痛,失语,暴喑,喑哑,重舌,舌缓不语,聋哑;癫狂,痫证,瘛疭,癔症;项强,脊强反折[9]。

哑门穴主治暴瘖,失语,头痛,项强,脊强反折,聋哑,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癔病,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等[5]。

治舌强不语,暴喑,颈项强急,脊强反折,癫痫,脑性瘫痪,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5]

一般直刺05~10寸[3][5]。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10]。

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9]。

注意:

禁深刺[5]。

不宜向前上方深刺,以免误伤延髓[3]。

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10]。

因为深部接近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10]。

142 灸法

禁灸[3]。

《针灸大成》谓此穴禁灸,灸之令人哑,以其近于舌咽及脑也,故不宜火攻。凡取经穴治病,可针者针之,可灸者灸之,针灸惧不宜者,则按而摩之,是为经穴三用。[6]

可灸,但不宜瘢痕灸[9]。

15 舌厌穴的配伍

哑门穴配廉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合谷治聋哑[3][9]。

哑门穴配风府治角弓反张[3]。

哑门穴配人中、后溪治癫痫[3]。

哑门配关冲,有通阳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不语。

哑门配风府、合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喑哑。

哑门配通天、跗阳,有散寒去湿的作用,主治头重痛。

哑门配水沟、足三里、大钟,治痴呆[9]。

哑门配阳谷、腕骨、带脉、劳宫,治瘛疭、指掣痛[9]。

哑门配水沟、大椎、腰奇,治癫痫[9]。

哑门配涌泉、关冲、风府,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9]。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甲乙经》:不可灸,灸之令人喑。

《针灸甲乙经》:项强,刺喑门。舌缓,喑不能言,刺喑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颈项强,舌缓不能言,诸阳热气盛,鼻衄血不止,头痛风,汗不出,寒热风痉,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

《针灸大成》:主舌急不语,重舌,诸阳热气盛,衄血不止,寒热风哑,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风汗不出。

《针灸大成》:仰头取之。

《类经图翼》:主治颈项强急不语,诸阳热盛,衄血不止,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风疼痛汗不出,寒热风痉,中风尸厥,暴死不省人事。

《圣济总录》:脑后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宜针人中、天突二穴,可二分。

《玉龙歌》: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17 舌厌穴研究进展 171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研究发现,针刺哑门、肾俞,对脑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经针刺后,全血黏度下降,全血还原黏度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意义。同时观察对脑血流图的影响,显示陡直型波形较治疗前增加了144%,统计学有明显差异。[9]

针刺哑门、风府穴可以使血液凝固程度显著降低(P<001),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有利于脑出血部位的血块溶解,吸收。[6]

172 对血细胞的影响

针刺哑门、华盖,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针刺哑门也可使淋巴细胞减少,并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9]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上星穴的别名·鬼堂 41 上星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上星穴的定位 46 上星穴的取法 47 上星穴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上星穴主治病证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上星穴的配伍 412 文献摘要 5 尺泽穴的别名·鬼堂 51 鬼堂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特异性 55 所属部位 56 尺泽穴的定位 57 尺泽穴的取法 58 尺泽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尺泽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尺泽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尺泽穴的配伍 513 研究进展 514 文献摘要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鬼堂 1 拼音

guǐ táng

2 英文参考

Shàngxīng GV23 [中国针灸学词典]

Chǐzé LU5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鬼堂为经穴别名:1上星;2尺泽。[1]

鬼堂为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所指即上星穴。又《千金翼方》作尺泽穴别名。

4 上星穴的别名·鬼堂

鬼堂为经穴别名,即上星。[1]。出《备急千金要方》。

穴位 上星 汉语拼音 Shangxing 罗马拼音 Shanghsing 美国英译名 Super Star 各

号 中国 GV23 日本 23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2 富耶氏 德国 LG22 英国 Gv23 美国 Go23

上星为经穴名(Shàngxīng GV23,DU23)[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属督脉[2]。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2]。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41 上星穴的别名

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上星一穴,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

43 穴名解

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2]。

上,指头部。上者,升也,大也。中医有鼻通天气,目比日月之说;穴在前头部正中,正为阳精所聚之处。穴居头上,犹如星之居上,精英四照,故名上星,又名神堂、明堂。[3]

44 所属部位

前头[4]

45 上星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星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5]。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2]。

上星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6]。

上星穴在督脉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46 上星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处取穴。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2]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入发际1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寸取穴[7]。

47 上星穴穴位解剖

上星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分支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2]。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8]。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8]。

布有额神经分支,额动、静脉分支及颞浅动、静脉分支[6]。

48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

上星穴具有熄风清热、宁神通鼻的功效。

上星穴有清热散风,通窍明目作用。[2]

上星穴为督脉之气所发,泻之可清督脉之气,以达通窍止血、清利头目之目的,临床以治疗鼻衄、鼻渊等鼻疾为主。[9]

上星穴主治鼻不通,目眩,睛痛诸疾,有清脑利窍、疏通血脉之功。凡属风热上冲,鼻塞、鼻衄、风眩、目不远视、如雾迷蒙,一切上焦风热、头目不清之症,悉可取此。[3]

49 上星穴主治病证

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等[2]。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热病[8]。

上星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渊,鼻痈,鼻衄,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疟疾;痫证,癫狂;呕吐,烦满[7]。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鼻塞,鼻出血,癫狂,痫证;以及前额神经痛,鼻炎,角膜炎,近视等[6]。

治眩晕,头痛,目赤肿痛,面赤肿,迎风流泪,鼻渊,鼻鼽,鼻痔,鼻痈,热病汗不出,疟疾,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前额神经痛,神经衰弱。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 5~08寸[2][6];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2]。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7]。

平刺05~1寸[8]。

注意:新生儿及囟门未闭合时慎用[2]。

小儿前囟未闭者禁针[7]。

4102 灸法

可灸[2][7][8]。

艾条灸5~10分钟[6]。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注意:小儿前囟未闭者禁灸[7]。

411 上星穴的配伍

上星穴配百会、合谷治头风[2]。

上星穴配迎香、素髎、合谷治鼻出血,鼻炎[2]。

上星穴配肝俞治目赤、目痛、目痒等[2]。

上星配百会、囟会、承光,有清热利窍的作用,主治鼻塞不闻香臭,头痛。

上星配合谷、足三里,有疏风清热,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鼻渊,眩晕。

上星配肝俞,有散风清热,疏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泪出,多眵。

上星配风府、禾髂、风池、水沟、百会、百劳、风门,治鼻渊、鼻痔[7]。

上星配百会、神庭、前顶、攒竹、丝竹空、风池、合谷,治眼目风热[7]。

上星配风池、天柱,治头眩[7]。

上星配大椎,治痃疟[7]。

上星配前顶、百会、阳谷、合谷、关冲、昆仑、侠溪,治头风[7]。

412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面虚肿,鼻塞不闻香臭,目眩,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

《针灸大成》:主面赤肿,头风,头皮肿,面虚,鼻中息肉,鼻塞头痛,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眩,目睛痛,不能远视,口鼻出血不止。不宜多灸,恐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针灸聚英》:以细三棱针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

《类经图翼》:又十三鬼穴,此名鬼堂,主百邪癫狂,当在第十次下针。

《普济》:灸亦得,然不及针。日灸三壮至百五壮罢,须停十余日,然后更灸。故不用相续加灸满五十壮,即以细三棱针刺头上,以宣热气,忌酒面荞麦。

5 尺泽穴的别名·鬼堂

鬼堂为经穴别名,即尺泽[1]。出《千金翼方》。

穴位 尺泽 汉语拼音 Chize 罗马拼音 Chihtse 美国英译名 Short Narrow Marsh 各

号 中国 LU5 日本 P5 法

国 莫兰特氏 P5 富耶氏 LU5 德国 L5 英国 LU5 美国 5

尺泽为经穴名(Chǐzé LU5)[10]。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代号LU5[11]。别名鬼受,鬼堂[11]。属手太阴肺经[10]。尺泽为手太阴肺经的合穴,五行属水[10]。尺即尺肤,指前臂部,泽即沼泽,为水聚处,此穴在肘部,为合穴,脉气汇聚于此,故名尺泽[10]。主治咳嗽,气喘,少气,咯血,潮热,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胸部烦满,心痛,心烦,悲愁不乐,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胸膜炎,小儿惊风,急性胃肠炎,吐泻,肘臂挛痛,肩内侧痛,肩胛神经痛,四肢暴肿,手不能伸,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丹毒,身痛,腰脊强痛,膝髌肿痛,乳痈,发热,症瘕积聚,疝气,咽喉肿痛,喑哑,抽搐,癫痫,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遗尿,尿失禁等。

51 鬼堂的别名

鬼受(《备急千金要方》),鬼堂(《千金翼方》)。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柩·本输》:肺出于少商……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53 穴名解

尺即尺肤,指前臂部,泽即沼泽,为水聚处,此穴在肘部,为合穴,脉气汇聚于此,故名尺泽[10]。

《说文》:“尺,十寸也,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尺所以指尺,规矩事也。”《脉经》卷一:”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脉诀云:“分寸为尺,分尺为寸。”人之前膊腕横纹后1寸为关,由关至肘横纹为尺。所谓“尺肤热”者,即指此1尺全部而言。见此1尺之热,即知全身俱热也。[3]

《周礼·地宫》:“泽,水之所钟也。”尺泽者,言穴居尺部低洼之处,犹如水之有宫城也[3]。

杨上善说:“水出井泉流注行已,便入于海,十二经脉出四支已流口(缺文,疑为‘注’字)而行至此,入五藏海泽。谓陂、泽,水钟处也。尺谓从此向口(缺文,疑为‘肘’字)有尺也,一尺之中脉注此处,流动而下,与水义同,故名尺泽。”

54 特异性

手太阴肺经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水。

55 所属部位

肘[12]

56 尺泽穴的定位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5][13]。

尺泽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处,微屈肘取穴[11]。

尺泽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微屈肘取穴[10]。

尺泽在手太阴肺经中的位置

尺泽的位置

尺泽的位置

上肢内侧部经穴——尺泽的位置

尺泽的位置(手太阴肺经)

尺泽的位置(肌肉)

尺泽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57 尺泽穴的取法

手掌向上,微屈肘,在肘横纹上

血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各家论述 5 血证的病因病机 51 感受外邪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