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脉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3收藏

十脉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十脉 1 拼音

shí mài

2 英文参考

ten vessel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十脉为经络分类名。《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内解泻于中者十脉。”王冰注:“……五脏之脉,左右各五,故十脉也。”

古籍中的十脉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五]气穴论第五十八篇

也。此虽不及脾络,而脾络已在其中。内解泻于中者,十脉。解,音蟹。解,散也。泻,行也。十四络脉,外合孙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一·输穴]气穴

二皮部络也袁刻作并注皮部十二络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解,别也。其诸络脉别者,内泻十脉也。十脉,谓

《素问识》:[卷七]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十二。而分属于五脏。故可解泻于中。左右各五。故云十脉。高云。十四络脉。外合孙络。则有三百六十五会。内

《灵素节注类编》:[卷三营卫经络总论]经解

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此言针治去邪,当泻其孙络之血也。孙络三百六十五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七]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奇经八脉 41 督脉 42 任脉 43 冲脉 44 带脉 45 阴维脉 46 阳维脉 47 阴蹻脉 48 阳蹻脉 5 奇经八脉的特点与作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八脉 1 拼音

bā mài

2 英文参考

eight extrameridian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八脉是奇经八脉的简称[1][2]。为经络分类名[3]。《难经·二十七难》:“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奇经八脉是人体十二经脉之外具有不同作用的八条经脉,相对十二正经而言,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3][4]。奇经八脉在《内经》中曾有分散的记载,至《难经》才集中加以讨论,并提出奇经八脉这个名称[3]。

4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人体十二经脉之外具有不同作用的八条经脉,相对十二正经而言,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3][4]。

41 督脉

督脉为经脉名,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沦》。本经起于小腹内,出于会 ,沿脊柱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处进入脑内,络于脑,再回出上行至头顶正中的百会,循前额正中线到鼻柱下方的水沟穴,止于上牙龈部的龈交。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与本脉脉气相通。[5]

42 任脉

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本经自小腹内胞中开始,出于会 的会阴穴,沿胸腹正中线直上至咽喉,再向上到下颌正中的承浆,环绕口唇,到两目下。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与本经脉气相通。[6]

43 冲脉

冲脉(chong meridian or perating or thoroughfare vessel)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本脉与任、督两脉同起于胞中,浅出于腹股沟当气冲穴的部位,与足少阴肾经(《难经》作足阳明胃经)并行向上,到胸中而弥漫散布。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穴与本脉脉气相通。[7]

冲脉

44 带脉

带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经别》。本脉的循行路线,据《难经》记载:起于季胁下,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五枢、维道三穴,围绕腰腹一周。足少阳胆经的足临泣穴与本脉脉气相通。[8]

带脉

45 阴维脉

阴维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本经自足少阴肾经的筑宾穴开始,沿下肢内侧上行,进入小腹部,通过胁肋、胸腔到达咽部,与任脉会合。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与本脉脉气相通。[9]

阴维脉

46 阳维脉

阳维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本经自足太阳膀胱经的金门穴开始,沿下肢外侧上行,经胁肋、肩胛到耳后方,再向上到头额部后,又折回到项后风府穴处。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与本脉脉气相通。[10]

阳维脉

47 阴蹻脉

阴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本脉的循行路线,据《难经》记载:起于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经内踝后和腿股内侧向上循行,进入 ,再上行经胸到缺盆,沿喉咙走在人迎(颈动脉搏动处)的前面,经颧部到达内眼角,与足太阳膀胱经、阳蹻脉相并上行到脑。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与本脉脉气相通。[11]

阴蹻脉

48 阳蹻脉

阳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本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向上循行,经过股外侧、胁肋和肩胛部外侧,沿颈上抵面颊部,到达内眼角,与足太阳膀胱经、阴蹻相并上行,入于风池穴处。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与本脉脉气相通。[12]

5 奇经八脉的特点与作用

中医的脉诊是独特的诊病方法,看似神奇,了解了它的原理之后并不再惊奇,经过数千年的名医摸索,验证,积累,逐步完善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然而需学习应用者用心学习,感知之后,一步步才能走向精道。

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闻名于世,他的另一本晚年写的脉学启蒙的书《濒湖脉诀》,是集其父李言闻的脉学精髓,及前代诸多医家的脉学长项而写成。《濒湖脉学》是脉学史上的一镇室之宝,后世学习脉法多以此为准。

初学脉法,把手掌平放向上,掌后高骨,称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为寸口,阴为尺部,合称寸关尺。左手寸口是心脉,关上是肝肺,尺部是肾脉。右手寸口是肺脉,关上是脾脉,尺上是命门。

中医将脉分为二十七种,为了便于掌握和记忆,我将这二十七种脉象取一个字编了顺口溜如下:

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脉急(紧),

凌芤弦革牢濡弱,散伏动促结代细。

其实二十七种脉象就是四大脉象的细分:

浮 脉    沉脉        迟脉,  数脉

正常的脉象一般被称为平脉,是健康,身体没有疾病之人的脉象。正常脉象一般是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主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

浮脉

讲到浮脉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脉位浅显于皮下者浮脉,深沉于筋骨者为沉脉。

浮脉《濒湖脉学》中有一首体状诗说的明白: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如水上漂木。

浮脉位置浅,浮在皮肤上,手指轻轻地放到脉上,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重按后稍微减弱。这样的脉称为浮脉。

当出现浮脉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浮脉主表,说明病邪在经络肌表部位,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抵抗,脉气鼓动于外,指下的脉是浮而有力的。内伤久病体虚也可能会出现浮脉,阳气不能潜藏而浮越于外,但是指下的脉必定是浮大而无力的。这种脉多为气虚血脱的重证,属虚脉一类,不可误作外感表证。

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乃得,如石沉水底。

沉脉位置较深,深沉到筋骨里。手指轻轻的摸,摸不着。要不断用力按下去,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

当出现沉脉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沉脉主里证,说明病邪在里。此时身体正气与病邪在内里搏斗,气血内困,故脉表现为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阳气衰微,气血不足,无力统运营气于表,则脉表现为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脉的大小指的是脉搏的搏动力度。搏动有力为实脉,无力的则为虚脉。

找到脉之后,慢慢向下按,用指头感受脉的强弱与变化。按下去时,感觉脉搏跳动的有活力,有弹性,就证明这个脉有力量。

如果手指按在脉上感觉脉搏跳动的很没有活力,甚至加大按压力度,脉的搏动依旧无力甚至难以感受到搏动,那这个脉就是无力。医生根据这个衡量脉是偏弱还是偏强。

以上就是浮脉和大小脉象的相关知识。它能有效调理人体的慢性疾病和亚健康。

迟脉是指脉动跳的慢,一呼一吸仅有三次,四五次脉动是正常的,迟脉是阳不胜阴的症状,好比一个人,好静少动,如果博跳有力又是缓脉的脉象,无力是涩脉,跳动的时有停顿为结脉。病在脏。数脉是一呼一吸脉博六次或更多次,儿童数脉是正常。

数脉多数为阳热,病在六腑。

脉太强,病生于外,太弱,病生于内,

一年四季,同一个人有不同的脉象

春天弦脉,夏天洪(浮脉有力),秋天浮脉(毛脉),冬天实脉。春天若是秋天的脉象,死在天干地支属金的日(金克木)。如庚申日,辛酉日。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昔日黄帝40余岁自感身体日渐衰退,自感大业未成的他不免忧虑,于是向上天祈求延寿之法,梦中一天神让他拜师广成之。于是,他师承广成子经半年修炼,打通了任瞥二脉,又炼9年,打通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并有了透视功能,能观察到人体内的365穴。后来,他把这些秘密写进了《黄帝内经》里。之后的周文王、老子、八仙、孙思邈、陈抟、张三丰都深谙经

络、穴位之奥秘。

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时,曾反复参阅《灵枢》、《素问》,却始终无法明白四千年前的黄帝是怎么知道人体有这些经络和穴位的,厂后有一道士传给他小周天功,经半年修炼,一日忽大叫“我的任督二脉通了”。惊喜之余,他把自己的亲身体会写进了《本草纲目》,并说:“关于经络腧穴,唯反观内照者得查之!”

记录到《益寿方》这本书中,古代第一个用上益寿通脉方的人孙思邈。

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1][2]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十脉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十脉 1 拼音 shí mài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