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的历史,由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3收藏

蚌埠的历史,由来,第1张

史前时期,今蚌埠(含市区及所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下同)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过今禹会区境内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

春秋战国时期,今蚌埠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邑地。

秦朝时期,秦王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

南宋时期,至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分钟离县(今凤阳县)置怀远军和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朝时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属濠州(治今凤阳),今蚌埠市区西属濠州怀远县,东属濠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宿州灵璧县、泗州五河、濠州怀远县分领。

明朝时期,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凤阳府怀远县,东属凤阳府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凤阳府宿州及凤阳府怀远县、凤阳府宿州灵璧县、凤阳府泗州五河县、凤阳府凤阳县。濠州先更名临濠府后更名凤阳府,全境均属凤阳府。

清朝时期,清沿袭明制全境属凤阳府,雍正年间泗州脱离凤阳府,五河县属泗州,其余均属凤阳府。其中凤阳县主簿衙门驻小蚌埠镇,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民国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全境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凤阳、五河、怀远等县分领。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1938年凤阳县城由府城迁至蚌埠,同时蚌埠又为安徽省会(当时名为凤阳县蚌埠镇)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

名人不在少数,有大禹、启、桓温、年羹尧、汤,诗人暂时未发现。

[bèng bù]

蚌埠

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下辖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公元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

蚌埠,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多,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

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沪高铁、京台高铁的交汇点[2-3] 。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称。

1我们固镇有多少年的历史

固镇是安徽省蚌埠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北岸,地势平坦,海拔160-225米,“湖地”约占全境75%,岗地占25%全县辖8个镇、3个乡:城关镇、王庄镇、新马桥镇、连城镇、刘集镇、任桥镇、湖沟镇、濠城镇、石湖乡、杨庙乡、仲兴乡固镇地域开发较早,夏商时期为淮夷之地,自汉初起先后设县,至唐咸亨三年(672年)废尽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西汉初年,于今县城南一公里(浍河南、铁路西)设置谷阳县,因位于谷水之阳而得名谷水今淮河,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封岑淮为谷阳侯南朝宋、齐时,为阳平郡、县治,北朝北魏太和七年改置谷阳镇北宋称西故镇,金称西固镇明清两代设巡检司和营汛,固镇驿为京宁古道凤阳至徐州间最大驿站固镇自古扼南北交通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固镇北部决战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许慎在此任氵交长;建安年间,曹操为争夺江淮在今曹老集安营扎寨,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淮西招讨使李显忠在陡沟大败金兵清末,捻军在此奋战多年1911年孙中山的北伐军在固镇大败清军1925年,直系军阀孙传芳纠集五省联军与奉系军阀张宗昌在固镇激战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盘据固镇8年,本地是 、 、日伪等三方军队争夺的战场淮海战役期间,固镇是 阻击 南线援军的战略要地淮海战役胜利后,本地又是 南下渡江的要道1985年7月,固镇县濠城集被确认为洨城遗址,并于次年7月经省人民 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固镇的历史

固镇历史 固镇地域开发较早,夏商时期为淮夷之地,自汉初起先后设县,至唐咸亨三年(672年)废尽。

西汉初年,于今县城南一公里(浍河南、铁路西)设置谷阳县,因位于谷水之阳而得名。谷水今淮河,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封岑淮为谷阳侯。

南朝宋、齐时,为阳平郡、县治,北朝北魏太和七年改置谷阳镇。北宋称西故镇,金称西固镇。

明清两代设巡检司和营汛,固镇驿为京宁古道凤阳至徐州间最大驿站。 固镇自古扼南北交通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固镇决战。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许慎在此任氵交长;建安年间,曹操为争夺江淮在今曹老集安营扎寨,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淮西招讨使李显忠在陡沟大败金兵。

清末,捻军在此奋战多年。1911年孙中山的北伐军在固镇大败清军。

1925年,直系军阀孙传芳纠集五省联军与奉系军阀张宗昌在固镇激战。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盘据固镇8年,本地是 、 、日伪等三方军队争夺的战场。

淮海战役期间,固镇是 阻击 南线援军的战略要地。淮海战役胜利后,本地又是 南下渡江的要道。

1985年7月,我县濠城集被确认为垓下遗址,并于次年7月经省人民 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固镇的历史

固镇历史 固镇地域开发较早,夏商时期为淮夷之地,自汉初起先后设县,至唐咸亨三年(672年)废尽。

西汉初年,于今县城南一公里(浍河南、铁路西)设置谷阳县,因位于谷水之阳而得名。谷水今淮河,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封岑淮为谷阳侯。

南朝宋、齐时,为阳平郡、县治,北朝北魏太和七年改置谷阳镇。北宋称西故镇,金称西固镇。

明清两代设巡检司和营汛,固镇驿为京宁古道凤阳至徐州间最大驿站。 固镇自古扼南北交通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固镇决战。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许慎在此任氵交长;建安年间,曹操为争夺江淮在今曹老集安营扎寨,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淮西招讨使李显忠在陡沟大败金兵。

清末,捻军在此奋战多年。1911年孙中山的北伐军在固镇大败清军。

1925年,直系军阀孙传芳纠集五省联军与奉系军阀张宗昌在固镇激战。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盘据固镇8年,本地是 、 、日伪等三方军队争夺的战场。

淮海战役期间,固镇是 阻击 南线援军的战略要地。淮海战役胜利后,本地又是 南下渡江的要道。

1985年7月,我县濠城集被确认为垓下遗址,并于次年7月经省人民 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我们固镇有多少年的历史

固镇是安徽省蚌埠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北岸,地势平坦,海拔160-225米,“湖地”约占全境75%,岗地占25%。

全县辖8个镇、3个乡:城关镇、王庄镇、新马桥镇、连城镇、刘集镇、任桥镇、湖沟镇、濠城镇、石湖乡、杨庙乡、仲兴乡。固镇地域开发较早,夏商时期为淮夷之地,自汉初起先后设县,至唐咸亨三年(672年)废尽。

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西汉初年,于今县城南一公里(浍河南、铁路西)设置谷阳县,因位于谷水之阳而得名。

谷水今淮河,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封岑淮为谷阳侯。南朝宋、齐时,为阳平郡、县治,北朝北魏太和七年改置谷阳镇。

北宋称西故镇,金称西固镇。明清两代设巡检司和营汛,固镇驿为京宁古道凤阳至徐州间最大驿站。

固镇自古扼南北交通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固镇北部决战。

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许慎在此任氵交长;建安年间,曹操为争夺江淮在今曹老集安营扎寨,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淮西招讨使李显忠在陡沟大败金兵。清末,捻军在此奋战多年。

1911年孙中山的北伐军在固镇大败清军。1925年,直系军阀孙传芳纠集五省联军与奉系军阀张宗昌在固镇激战。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盘据固镇8年,本地是 、 、日伪等三方军队争夺的战场。淮海战役期间,固镇是 阻击 南线援军的战略要地。

淮海战役胜利后,本地又是 南下渡江的要道。1985年7月,固镇县濠城集被确认为洨城遗址,并于次年7月经省人民 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位于安徽省固镇县西北的公平集的历史

我是公平集北面村庄(集北村的)离公平集约200米公平集历史悠久,原属宿县地区。

现属蚌埠市固镇县任桥镇沟东村公平组。80年代以前是当地重要的集贸市场。

后因任桥车站的兴起,集市逐步转移到任桥车站。公平集村东北有个大土堆,高约10米。

上面有2层楼的古寺庙。(公平小学所在地),我就读于公平小学。

我曾在古寺庙底层读过一年书。2层为当时公平小学少先队队部,也曾有教师在楼上住过。

由于当时古迹保护意识的淡薄,破坏很严重。我纳闷你为什么想了解公平集的历史呢?你可以找固镇县志看看,可能会多些,或者到当地找老人了解一下。

我现在上海,有二年没回去了,也无法帮你了解更多。

6固镇镇的来历

固镇县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北岸,地处东经11702′-117036′和北纬33010′-33030′之间,属亚热带和暖温过渡带,气候兼有南北之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9℃,降雨量871毫米,日照2170小时,南北方大部分动植物均能在此繁衍生长。全县地势平坦,海拔160-225米,面积1371平方公里,耕地1054万亩,现辖11个乡镇,227个村(居)委会,人口598万。县城建成区面积7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万人。

固镇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秦汉以后,多次设国、郡、州、县、镇。素有"东方滑铁卢战役"之称的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古战场便在今濠城镇境内,旅游及考古价值极高;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立谷阳县,遗迹尚存,北魏太和年间改设谷阳镇,后演变为固镇,1965年划宿县、灵璧、五河、怀远边缘交界部分建立固镇县。

7安徽蚌埠固镇都有那些名胜古迹

固镇县-风景名胜

固镇县

新兴的商贸旅游集镇濠城镇:濠城镇位于固镇县城东24公里处,行政面积788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现辖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人口3万。是五、泗、灵、固四个县交界的中心集镇,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快捷;每年两次古会,商贾云集,交易活跃,是皖东北一个商贸重镇和物资集散中心。主要农产品有小麦、花生、玉米、西瓜、棉花等。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涌现出项军集团、垓下肉犬场等一批明星企业以及肉鸽、肉狗、垓下豆饼、虞姬豆腐等一批品牌产品;养殖业已初步形成“名特优”一应俱有,“水陆空”齐头并进的格局。

濠城史称“垓下”,是弛名中外楚汉相争“垓下之战”的古战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秦砖汉瓦随处可见。垓下文化底蕴丰厚,民间广为流传着“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动人凄美的故事,史有“霸城烟雨”、“汉陵秋色”、“虞湾夕照”等十大古景,是追踪探秘,观光考古的一个新兴旅游亮点。濠城镇党委、 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商,以商强镇”的经营城镇之路,

以保护性开发霸王城的契机,以发展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2001年,濠城被列为蚌埠市“十五”规划的唯一个商贸旅游型集镇和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濠城正日益成为国内项羽遗迹网络上一颗熠熠闪亮的明珠, 为了挖掘、保护和利用这份珍贵的垓下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发挥边贸重镇的优势,尽快把濠城建成新兴商贸旅游型城镇。濠城镇党委、 一班人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战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99年镇 投入70万元建设了垓下街;2000年引资1000万元建设了霸王街;2001年先后投资30万元对集镇区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硬化、亮化;引资70万元建设了日产水1200吨的自来水厂;又多方筹资120万元在霸王街中心广场建设了“霸王别姬”大型雕塑和乌骓战马雕塑。目前,一个市场大、功能全、环境美、秩序井然的新濠城已展现在世人面前,蚌埠市 已把“垓下古战场”列入市“三山两湖一场”的旅游发展规划。

韩信点将台

垓下旅游资源品位高,潜力深厚,垓下古十景、霸王城遗址、虞姬湾遗址、许家大楼遗址、韩信点将台、张良吹箫台以及众多汉墓都有待于开发建设。下一步实施初步规划:将重点建设霸王街中心广场,以广场为中心向北开发霸王街二期工程,修建长600米的仿汉一条街,东西打通宽40米的汉王街;实施霸王城搬迁复垦,退庄还林,保护垓下遗址肃穆深沉的古战场原始风貌,逐步修复霸王城城墙及东、西、南、北四边城门;疏通城护城河,修建四门吊桥;建设垓下博物馆,用以陈列反映垓下之战的史料、文物及后世文学;开发I号汉墓展示景点,修复“夹山口汉墓群”,建造“垓下碑林”;保护并发掘“许家大楼”遗址,征集文物,丰富资料,再现传说中的“楼台回廊”;改造虞姬湾,建设度假村;在固泗路濠城镇的进出口和仿汉街街口分别建造“仿汉门楼”以及旅游软件服务配套建设。

在今后的开发建设工作中,固镇县将本着少花钱、多办事、见效快、量力行的原则,加强对外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实施步伐,坚持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开放一个,滚动发展,稳步推进,争取早日形成规模,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各界人士一如继往地关心和支持,濠城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热忱欢迎更多有胆有识的社会有志人士来濠城投资开发,共同把濠城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胜地。

8古代安徽固镇是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地方吗

不是,固镇在蚌埠啊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有一批被征发到渔阳屯戍的闾左九百多人,行至大泽乡(即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戍所。按照秦律,失期当斩,所以人人惶恐。

戍卒中有两名屯长,一是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一是吴广,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们用「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的计策,策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起兵反秦。

2016年, 固镇人均gdp 30888元,马马虎虎吧,排名安徽第24位。

蚌埠设市1947年,时间并不长。但史前时期蚌埠地域就有居民生活,为淮夷族聚居区。

据蚌埠市的历史沿革记载,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直到清朝时期,蚌埠才成名为小镇,凤阳县主簿衙门驻小蚌埠镇,即清同治二年,也就是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脱离凤阳县,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解放后,蚌埠市曾先隶属皖北行署,1952年4月,蚌埠市才直属安徽省。1956年1月改称蚌埠专区,1983年7月又恢复蚌埠市至今。

2004年!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2004年26号文件批复精神,蚌埠市市辖区行政区划即将进行重大调整,该市原所辖的东区、中区、西区和郊区将分别更名为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和淮上区。

  据了解,蚌埠市辖区行政区划自上世纪50年代确定后,半个世纪以来均未做大的调整,近年来,随着该市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区规模日益扩大,现有的行政区划格局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这主要表现在:郊区包围城市的格局制约了城市发展空间,影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辐射带动功能的发挥,限制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区与郊区管辖区相互交叉,“飞地”和管理重叠现象严重,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此外,市辖区名称的不规范也带来了很多弊端。因此,调整全市的行政区划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在调整方案中,蚌埠市将扩大市区范围,将怀远县管辖的梅桥乡、固镇县管辖的曹老集镇划入市区,扩大市区面积156平方公里,增加人口892万人,调整后的蚌埠市区总面积将达到6015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8745万人。

  区划调整方案的全部实施后,该市将打破郊区包围城市的格局,实现跨淮河发展的目标,区带乡镇和街道的体制形成,将使市辖区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特色功能区在地域范围内基本一致。

  据了解,蚌埠市区划调整挂牌时间将初步定于3月12日,3月15日将进行新区整建制划入。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朝王族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商朝的开国君王叫“汤”,所以后世提到商朝的时候也多称商汤。汤的六代孙有祖甲、祖乙、祖丙、祖丁……,都曾是商朝的君王。他们的后代中有人以他们的名字为姓氏,姓祖。祖乙是上述几位商王中最有作为的帝王,他任用巫贤为相,励精图治,使商朝复兴,所以今天的祖氏人有奉祖乙为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朝的两位宰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时有左相仲虺,仲虺的后代中有人名叫祖己、祖尹,他们都是黄帝的后代。祖己和祖伊的子孙中,也有取祖字为姓的,称为祖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满族、彝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也都有以祖为姓的人。

得姓始祖:祖已。

祖氏是河北省的名门著姓,他们是殷商王室的子孙后裔,就是受千秋万世敬仰的上古圣君商汤的子孙。

祖氏的来源,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姓谱》等书记载:“子姓,殷后,殷王祖甲、乙、丙、丁支庶因氏焉,殷有祖己、祖伊,汉有祖沂,始家涿郡,望出范阳。”在殷商有天下的六百四十五年之中,前后二十八个君主,以祖为名的君主不在少数,有第十一代的祖乙、第十二代的祖辛、第十四代的祖丁、第二十一代的祖庚等等。后世祖氏中国人的始祖,究竟是哪一位呢?一般人认为应该算是祖已,因为在殷商武丁的时间,从古籍上已经发现了了姓祖的人,那便是当时以道训谏王的贤臣祖已。《书经》上的“高宗彤日”指出:“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雒;祖已训诸王,作高宗彤日之训。”根据这个记载,我国祖氏家族的得姓历史至少在三千三百年以上。由此可见,祖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姓氏,最初是发祥于涿郡。

古代的涿郡,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这个地方便是祖氏的老家所在,与中华民族的渊源十分深远。五千年前,黄帝与尤战于涿鹿之野,奠定中华民族繁衍成长的地盘,就是这个地方。祖氏后人多奉祖已为祖氏的始祖。

二.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三.迁徙分布:

祖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位为第二百四十九位。

祖氏出自子姓,起源于商朝。商朝的开国君王叫“汤”,所以后世提到商朝的时候也多称商汤。汤的六代孙有祖甲,祖乙,祖丁,都曾是商朝的君王。其中祖乙任用巫贤为相,励精图治,使当时已经衰落下去的商朝复兴起来。这三人的后代中都有以祖为姓氏的,是祖氏的一支起源。

祖氏还有另一支起源,是源于商朝的两位宰相,他们叫祖已和祖伊,他们都是黄帝的后代。祖已和祖伊的子孙中,也取祖字为姓,称为祖氏。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范阳郡:三国时期曹魏改涿郡为范阳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县,房山县一带。

京兆郡:唐朝国都长安直辖区,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2.堂号:

资料有待补充。

五.家乘谱牒:

辽宁兴城祖氏家谱不分卷,(清)祖建极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手写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五卷,(清)祖富言等修,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八卷,(清)祖国钧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明)祖钦等纂修,(清)祖富言续修,清乾隆三十七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清)祖国钧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六.字辈排行:

祖氏一支始祖:“天地美德古今流芳仁敬孝慈道义忠良诗书经史礼乐文童范阳华胄奕世荣昌惟斯后人耕……”

资料有待补充。

七.楹联典故:

1.四言通用联:

源自商裔;望出范阳:祖氏宗祠通用联。

忠心贯日;巧算入神:上联典指东晋名将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人,西晋末率亲族数百家南迁,居京口。建兴初年,要求北伐,元帝司马睿任他为豫州刺史,他率部渡江,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得到人民响应,进驻雍丘,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当时匈奴刘曜和羯族石勒互相攻击,时机对晋有利,但东晋朝中纠纷不断,他得不到支持,终于忧愤而死。下联典指南北朝时期宋国科学家祖冲之,字文远,范阳人。推算出圆周率丌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提出了π的约率22/7和密率355/113,密律值的精度比欧洲同等精度早一千多年。他编制的《大明历》,首先考虑到了岁差问题的计算,对于日月运行周期的数据比当时的其他历法更准确。又曾改造指南车,做水碓磨、千里船等,都极有巧思。

煌煌义士;翩翩圣儿: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闽人祖域,字贞夫,官至殿前司统制。平时崇尚气节,乐善好施,死后,百姓怀念他的恩惠,立庙祭祀。明朝时期,被追封为“义士祖公之神”。下联说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范阳人祖莹,字元珍,幼时好学,沉湎于书,当时号称“圣小儿”。后来,以文学著称,曾说:“文章必须自己命意构思,自成一家风骨,怎么会和别人有一样的生活呢?”官至车骑大将军,封文安县伯。

江左名士;殷室贤臣: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祖逖,慷慨有节,晋元帝徵为军咨祭酒,寻为豫州刺史,北伐渡江,击楫誓言曰:“不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统兵与石勒相持,破之,由是黄河以南,尽为晋土。下联典指商朝的祖已,为高宗贤臣,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

闻鸡起舞;睹雉格王: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祖逖中夜闻荒鸡而起舞。下联典指商王高宗肜,谓其臣祖己曰:“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

2.六言通用联:

闻鸡声而起舞;睹雉雊以格王: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祖逖中夜闻荒鸡而起舞。下联典指商·祖己事典。

3.七言通用联:

名垂青史圆周率;楫击中流报国心:上联典指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国的科学家祖冲之事典。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名将祖逖,字士稚,范阳人。闻鸡起舞,立志北伐,渡江击桨,暂复中原,后虑内乱,大功不成,病死。豫州人士,如失父母。

指南车流芳万世;大明历光照千秋:全联典指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科学家祖冲之。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此联为唐代诗人祖咏《望蓟门》诗句联。

4.八言以上通用联:

先人尝羡,物议秀美;后世永钦,机杼风骨:上联典指北魏的散骑常侍祖孝隐,有文学,早知名。兼解音律,机警善辨,名誉甚高。“魏朝接对者多取一时之秀,孝隐少处其中,物议称美。”下联典指后魏文学家祖莹,字元珍,以文学见重。尝语人曰:“文章须自出机杼,自成一家风骨。”累迁车骑大将军,封文安侯。

松檟如新,庆善培于四世;琳琅有赫,贲永誉之千秋:明朝时期的朱由检撰辽宁省兴城市宁远古城祖氏石坊联“北楹”。古城内南大街(延辉街)矗立着两雄伟壮观的石坊,是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公元1628~1644年)为表彰当时镇守辽西的大将祖大寿、祖大乐兄弟卫明抗清的功劳,默许其自行建立的旌功牌坊。这两座石雕艺术瑰宝犹如一首凝固的音乐,其优美的旋律时刻回荡在古城内外,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祖大乐古坊,处于北面,俗称“二道牌楼”。建于明崇祯二十一年(公元1638年),系用赭色岩石筑造,其结构与南坊大体相同,坊高约165米,宽13米,明间宽415米,东西尽间各宽22米。二重额坊,柱高楼小,额枋间架,空有灵致,气势雄伟。上层南面刻有“登坛骏烈”,意思是登上将坛,创立功业;北面刻有“元勋初锡”,大意是树立石坊是对立下头等功勋的人的第一次奖赏,意味着这仅仅是奖赏的开始。边款“崇祯戊寅岁次促秋吉立”;下款是“巡按辽东兵部待郎方一藻题”。第三导刻有诰赠荣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司、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祖镇;诰赠荣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府祖仁;诰赠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司、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祖承教;特晋荣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司、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祖大乐。中两棵石柱上刻有两副御制对联(南北楹柱),这两副对联大意是祖大乐英勇威武而对他称赞歌颂,得到了四代祖先行善积德的培养,受宠于朝廷,经皇帝的恩准赐给隆重的铭刻金石的表奖,这种荣誉将万古流芳。

桓纠兴歌,国倚干城之重;丝纶锡宠,朝隆铭鼎之褒:明朝时期的朱由检撰辽宁省兴城市宁远古城祖氏石坊联[南楹]。

七.楹联典故:

1.四言通用联:

源自商裔;望出范阳:祖氏宗祠通用联。

忠心贯日;巧算入神:上联典指东晋名将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人,西晋末率亲族数百家南迁,居京口。建兴初年,要求北伐,元帝司马睿任他为豫州刺史,他率部渡江,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得到人民响应,进驻雍丘,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当时匈奴刘曜和羯族石勒互相攻击,时机对晋有利,但东晋朝中纠纷不断,他得不到支持,终于忧愤而死。下联典指南北朝时期宋国科学家祖冲之,字文远,范阳人。推算出圆周率丌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提出了π的约率22/7和密率355/113,密律值的精度比欧洲同等精度早一千多年。他编制的《大明历》,首先考虑到了岁差问题的计算,对于日月运行周期的数据比当时的其他历法更准确。又曾改造指南车,做水碓磨、千里船等,都极有巧思。

煌煌义士;翩翩圣儿: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闽人祖域,字贞夫,官至殿前司统制。平时崇尚气节,乐善好施,死后,百姓怀念他的恩惠,立庙祭祀。明朝时期,被追封为“义士祖公之神”。下联说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范阳人祖莹,字元珍,幼时好学,沉湎于书,当时号称“圣小儿”。后来,以文学著称,曾说:“文章必须自己命意构思,自成一家风骨,怎么会和别人有一样的生活呢?”官至车骑大将军,封文安县伯。

江左名士;殷室贤臣: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祖逖,慷慨有节,晋元帝徵为军咨祭酒,寻为豫州刺史,北伐渡江,击楫誓言曰:“不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统兵与石勒相持,破之,由是黄河以南,尽为晋土。下联典指商朝的祖已,为高宗贤臣,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

闻鸡起舞;睹雉格王: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祖逖中夜闻荒鸡而起舞。下联典指商王高宗肜,谓其臣祖己曰:“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

2.六言通用联:

闻鸡声而起舞;睹雉雊以格王: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祖逖中夜闻荒鸡而起舞。下联典指商·祖己事典。

3.七言通用联:

名垂青史圆周率;楫击中流报国心:上联典指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国的科学家祖冲之事典。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名将祖逖,字士稚,范阳人。闻鸡起舞,立志北伐,渡江击桨,暂复中原,后虑内乱,大功不成,病死。豫州人士,如失父母。

指南车流芳万世;大明历光照千秋:全联典指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科学家祖冲之。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此联为唐代诗人祖咏《望蓟门》诗句联。

4.八言以上通用联:

先人尝羡,物议秀美;后世永钦,机杼风骨:上联典指北魏的散骑常侍祖孝隐,有文学,早知名。兼解音律,机警善辨,名誉甚高。“魏朝接对者多取一时之秀,孝隐少处其中,物议称美。”下联典指后魏文学家祖莹,字元珍,以文学见重。尝语人曰:“文章须自出机杼,自成一家风骨。”累迁车骑大将军,封文安侯。

松檟如新,庆善培于四世;琳琅有赫,贲永誉之千秋:明朝时期的朱由检撰辽宁省兴城市宁远古城祖氏石坊联“北楹”。古城内南大街(延辉街)矗立着两雄伟壮观的石坊,是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公元1628~1644年)为表彰当时镇守辽西的大将祖大寿、祖大乐兄弟卫明抗清的功劳,默许其自行建立的旌功牌坊。这两座石雕艺术瑰宝犹如一首凝固的音乐,其优美的旋律时刻回荡在古城内外,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祖大乐古坊,处于北面,俗称“二道牌楼”。建于明崇祯二十一年(公元1638年),系用赭色岩石筑造,其结构与南坊大体相同,坊高约165米,宽13米,明间宽415米,东西尽间各宽22米。二重额坊,柱高楼小,额枋间架,空有灵致,气势雄伟。上层南面刻有“登坛骏烈”,意思是登上将坛,创立功业;北面刻有“元勋初锡”,大意是树立石坊是对立下头等功勋的人的第一次奖赏,意味着这仅仅是奖赏的开始。边款“崇祯戊寅岁次促秋吉立”;下款是“巡按辽东兵部待郎方一藻题”。第三导刻有诰赠荣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司、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祖镇;诰赠荣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府祖仁;诰赠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司、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祖承教;特晋荣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司、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祖大乐。中两棵石柱上刻有两副御制对联(南北楹柱),这两副对联大意是祖大乐英勇威武而对他称赞歌颂,得到了四代祖先行善积德的培养,受宠于朝廷,经皇帝的恩准赐给隆重的铭刻金石的表奖,这种荣誉将万古流芳。

桓纠兴歌,国倚干城之重;丝纶锡宠,朝隆铭鼎之褒:明朝时期的朱由检撰辽宁省兴城市宁远古城祖氏石坊联[南楹]。

七.楹联典故:

1.四言通用联:

源自商裔;望出范阳:祖氏宗祠通用联。

忠心贯日;巧算入神:上联典指东晋名将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人,西晋末率亲族数百家南迁,居京口。建兴初年,要求北伐,元帝司马睿任他为豫州刺史,他率部渡江,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得到人民响应,进驻雍丘,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当时匈奴刘曜和羯族石勒互相攻击,时机对晋有利,但东晋朝中纠纷不断,他得不到支持,终于忧愤而死。下联典指南北朝时期宋国科学家祖冲之,字文远,范阳人。推算出圆周率丌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提出了π的约率22/7和密率355/113,密律值的精度比欧洲同等精度早一千多年。他编制的《大明历》,首先考虑到了岁差问题的计算,对于日月运行周期的数据比当时的其他历法更准确。又曾改造指南车,做水碓磨、千里船等,都极有巧思。

煌煌义士;翩翩圣儿: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闽人祖域,字贞夫,官至殿前司统制。平时崇尚气节,乐善好施,死后,百姓怀念他的恩惠,立庙祭祀。明朝时期,被追封为“义士祖公之神”。下联说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范阳人祖莹,字元珍,幼时好学,沉湎于书,当时号称“圣小儿”。后来,以文学著称,曾说:“文章必须自己命意构思,自成一家风骨,怎么会和别人有一样的生活呢?”官至车骑大将军,封文安县伯。

江左名士;殷室贤臣: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祖逖,慷慨有节,晋元帝徵为军咨祭酒,寻为豫州刺史,北伐渡江,击楫誓言曰:“不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统兵与石勒相持,破之,由是黄河以南,尽为晋土。下联典指商朝的祖已,为高宗贤臣,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

闻鸡起舞;睹雉格王: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祖逖中夜闻荒鸡而起舞。下联典指商王高宗肜,谓其臣祖己曰:“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

2.六言通用联:

闻鸡声而起舞;睹雉雊以格王: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祖逖中夜闻荒鸡而起舞。下联典指商·祖己事典。

3.七言通用联:

名垂青史圆周率;楫击中流报国心:上联典指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国的科学家祖冲之事典。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名将祖逖,字士稚,范阳人。闻鸡起舞,立志北伐,渡江击桨,暂复中原,后虑内乱,大功不成,病死。豫州人士,如失父母。

指南车流芳万世;大明历光照千秋:全联典指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科学家祖冲之。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此联为唐代诗人祖咏《望蓟门》诗句联。

4.八言以上通用联:

先人尝羡,物议秀美;后世永钦,机杼风骨:上联典指北魏的散骑常侍祖孝隐,有文学,早知名。兼解音律,机警善辨,名誉甚高。“魏朝接对者多取一时之秀,孝隐少处其中,物议称美。”下联典指后魏文学家祖莹,字元珍,以文学见重。尝语人曰:“文章须自出机杼,自成一家风骨。”累迁车骑大将军,封文安侯。

松檟如新,庆善培于四世;琳琅有赫,贲永誉之千秋:明朝时期的朱由检撰辽宁省兴城市宁远古城祖氏石坊联“北楹”。古城内南大街(延辉街)矗立着两雄伟壮观的石坊,是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公元1628~1644年)为表彰当时镇守辽西的大将祖大寿、祖大乐兄弟卫明抗清的功劳,默许其自行建立的旌功牌坊。这两座石雕艺术瑰宝犹如一首凝固的音乐,其优美的旋律时刻回荡在古城内外,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祖大乐古坊,处于北面,俗称“二道牌楼”。建于明崇祯二十一年(公元1638年),系用赭色岩石筑造,其结构与南坊大体相同,坊高约165米,宽13米,明间宽415米,东西尽间各宽22米。二重额坊,柱高楼小,额枋间架,空有灵致,气势雄伟。上层南面刻有“登坛骏烈”,意思是登上将坛,创立功业;北面刻有“元勋初锡”,大意是树立石坊是对立下头等功勋的人的第一次奖赏,意味着这仅仅是奖赏的开始。边款“崇祯戊寅岁次促秋吉立”;下款是“巡按辽东兵部待郎方一藻题”。第三导刻有诰赠荣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司、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祖镇;诰赠荣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府祖仁;诰赠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司、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祖承教;特晋荣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司、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祖大乐。中两棵石柱上刻有两副御制对联(南北楹柱),这两副对联大意是祖大乐英勇威武而对他称赞歌颂,得到了四代祖先行善积德的培养,受宠于朝廷,经皇帝的恩准赐给隆重的铭刻金石的表奖,这种荣誉将万古流芳。

桓纠兴歌,国倚干城之重;丝纶锡宠,朝隆铭鼎之褒:明朝时期的朱由检撰辽宁省兴城市宁远古城祖氏石坊联[南楹]。

蚌埠名称的来历

“蚌”是一种水生的动物,因为蚌埠在淮河边上,那里盛产河蚌,河蚌集中的地方就叫做蚌埠。

因自古盛产河蚌珍珠而得名,又被誉为“珍珠城”。

蚌埠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这里既有北方人古朴豪放,又有南方人秀丽婉约,沃野平畴,物产丰富,是淮河岸边一颗耀眼的明珠,所以有俗语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的那年,蚌埠通了火车,现在这里成为京沪铁路与淮河的交叉点。

作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铁路运输的便利和淮河航运的畅通,使原本渔村古渡的蚌埠商贾云集、遐迩闻名,逐渐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加工、商贸、科技、文化中心。

蚌埠历史文化悠久,是华夏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文字的起源地。

夏朝第一代国君叫启,他的母亲就是蚌埠人,大禹在蚌埠娶妻生子,因此蚌埠也被称为浪漫的“爱情之城”。

历史上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件都在蚌埠这里发生、积淀,譬如大禹治水、夏启建国,楚汉相争、淮海战役等等。

“蚌埠住了”的意思是“绷不住了”,这是一个谐音梗,最早来自贴吧。

而它的出现可能并不是有意造梗,或是一次偶然的拼写错误后,因为有人觉得好笑便顺手拿来使用,才慢慢成为了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谐音梗。

“蚌埠住了”多伴有吐槽的意味。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一瞬间的,没准哪个瞬间就想哭了,所以这个时候就会使用“蚌埠住了”。用来形容自己情感上受到了较大冲击。

网友用法:泰冷了,蚌埠住了。

蚌埠来源地名

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安徽省辖地级市,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成员,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有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

蚌埠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西部,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境内以平原为主,南部散落丘陵。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途径蚌埠的铁路线主要有京沪铁路、淮南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合蚌高速铁路。

蚌埠的历史,由来

史前时期,今蚌埠(含市区及所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下同)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过今禹会区境内涂山娶涂山氏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