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怎样认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4收藏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怎样认识?,第1张

(1)病因

①素体阴虚,五脏虚弱。素体阴虚、五脏虚弱是消渴病发病的内在因素。素体阴虚是指机体阴液亏虚及阴液中某些成分缺乏,特别是肾脾两脏的亏虚在消渴病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

②饮食不节,形体肥胖。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消谷耗液,损耗阴津,易发生消渴病。目前已公认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或过多膳食,加之体力活动的减少,身体肥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这与中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③精神刺激,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情志不舒,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灼肺胃阴津,下灼肾阴;或思虑过度,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损耗心脾精血,灼伤胃肾阴液,均可导致消渴病的发生。

④外感六*,毒邪侵害。外感六*,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如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将消渴病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外感三消(燥火三消、湿火三消)和内伤三消(积热三消、精虚三消)。外感三消即外感六*,毒邪侵害所引起的消渴病。

⑤久服丹药,化燥伤津。在中国古代,自隋唐以后,常有人为了壮阳纵欲或养生延寿而服用矿石类药物炼制的丹药,致使燥热内生、阴津耗损而发生消渴病。许多古医籍中都有嗜服丹药发生消渴的记载。西医学认为,确有一些化学毒物如四氧嘧啶、链脲菌素、吡甲硝苯脲以及某些药物如口服类固醇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均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⑥长期饮酒,房劳过度。中国历代医籍十分强调嗜酒及房劳过度与消渴病有关。认为长期嗜酒,损伤脾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或房事不节,劳伤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灼伤阴津,均可发生消渴病。

(2)病机

综合中医学古今文献及分析消渴病从发病至死亡全过程的临床资料,可将消渴病漫长病程中的病机特点归纳如下。

①病变早期,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我国历代医学文献在论述消渴病发病机制时大多以阴虚燥热立论。消渴病早期,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愈甚阴津愈虚,阴津愈虚燥热愈盛,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消渴病的病变部位虽与五脏有关,但主要在肺、脾(胃)和肾三脏。

②病程迁延,气阴两伤,脉络瘀阻。若消渴病早期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则病程迁延,阴损耗气,燥热伤阴耗气而致气阴两虚,同时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气血运行受阻,痰浊瘀血内生,全身脉络瘀阻,相应的脏腑器官失去气血的濡养而发生诸多并发症。

③病变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人之阴阳互根,互相依存。

消渴病之本在于阴虚,若病程迁延日久,阴损及阳,或因治疗失当,过用苦寒伤阳之品,终致阴阳俱虚。

另有少数消渴病患者发病急骤,病情严重。迅速导致阴津极度损耗,阴不敛阳,虚阳浮越而出,现面赤烦躁,头痛呕吐,皮肤干燥,目眶下陷,唇舌干红,呼吸深长,有烂苹果样气味。若不及时抢救,则真阴耗竭,阴绝阳亡,昏迷死亡。

  糖尿病又称消渴病

  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证。

  根据临床表现,中国传统医学的消渴病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消渴是由于阴亏燥热,五脏虚损所导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

  该病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古籍对消渴有较多记述。消渴病名,最早出自《内经》,如《素问奇病论》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内经》中约有十四篇,分别对消渴的命名、病因、病机、症状、治则、预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病名方面,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消渴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谓。在病因方面,《内经》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消渴的病因,强调了体质因素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而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其主要病机。《金匮要略》有专篇对消渴的证治进行阐述,立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有效方剂,至今为临床医家所推祟。

  在《内经》和《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后世对消渴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治疗都有补充和发展。《诸病源候论消渴候》主张"先行一百二百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初步认识到体育疗法对治疗消渴的意义。并对本病的并发症有所记述,认为"其病变多发痈疽"。《外台秘要消渴消中门》录《古今录验方》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引祠部李郎中云:"消渴者,……每发即小便至甜"。对消渴病的临床特点有更深的认识。《太平圣惠方三痟论》说:"夫三痟者,一名痟渴,二名痟中,三名痟肾"。明确提出"三痟"之说。

  [编辑本段]消渴的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禀赋不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2.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3.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4.劳欲过度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如《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说:“房劳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

  消渴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正如《医学纲目·消瘅门》说:“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

  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多味甜。

  消渴病虽有在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之证常可相互并见。

  目前西医只是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现在大多采用中医治疗,但'百病之源五脏为根",五脏之间又是相互生克的,当初是肺脾肾受损,长期会影响到其他脏器,影响到肝脏就会形成高血压(肝阳上亢而致),心脏受损就会失眠手麻,有人还出现冠心病,所以圣宣五行疗法就是最好的五脏同调的方法,使用如下:外五行把搓喉、揉腹(逆时针)、提肛加倍,其余正常操作,圣宣胶囊早三晚三

  ,用五行石按摩天枢、大陵、肾俞、气海、关元、太冲、尺泽等穴位。每天用道方浴足泡脚。

  生活方面

  消渴患者的注意事项

  注意年龄因素 发病年龄不同病情发展、轻重及预后也不同。中年之后发病者,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类似虚劳,常有痈疽、肺痨及心、脑、肾、眼等并发症;年龄小者,一般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症状多具典型性,预后较差。

  注意分辨病位、病性 消渴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上消属肺,以口渴多饮为主症。中消属胃,以多食善饥为主症。下消属肾,以多尿为主症。

  一般病变早中期,病位在上、中二焦,后期病变以中、下焦为主。临床症状较复杂,没有明显界限,不易区分,应结合气血、阴阳、脏腑来辨别;本病的特点为本虚标实,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因病程长短和病情轻重不同,阴虚燥热各有偏重,阴虚以瘀血内停和痰浊中阻为主。

  注意辨别本证与并发症 多数患者先见本证,有少数病人首诊时本症不明显,易被忽视,常因痈疽、眼疾、心血管疾病首诊而发现本病。应辨明本证与并发症的关系,以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则。

  注意鉴别诊断

  精神性烦渴:以烦渴多尿为临床特点,由于多饮常导致多尿、低比重尿,症状可随情绪而波动是本病最典型的特征。实验室检查提示尿激素水平正常。

  [编辑本段]消渴症的护理

  消渴症主要是根据症状来命名的,因渴而消瘦。有一些病的症状也是"因渴而消",比如甲亢、尿崩症等。因此,消渴症并不能特指糖尿病。唐朝医家甄立言把消渴症称为"消渴病",其主要依据是"尿甜",也就是现在说的"尿糖"。但临床上很少会观察尿是否甜,而且,这对治疗也没有多大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乏力),即消渴的病人,在糖尿病人中只占少部分,将近80%的病人在临床上并不出现"三多一少"。如果根据尿糖或是出现"三多一少"来诊断,会延误大多数糖尿病人的病情。

  现在所讲的糖尿病,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与消渴症有了很大的不同。糖尿病除了血糖的升高,主要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都是对微小血管的损害。

  消渴症的护理要点如下:

  1.发现"三多一少"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已确定为消渴症时,需住院治疗者,即住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老年人症状常不明显,应定期检查尿糖、血糖(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

  2.调整生活规律。糖尿病属慢性病,生活规律非常重要,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按时起居,有利于糖代谢。每周按时测量体重,作为计算饮食和观察疗效的依据。

  3.合理饮食调配。少进糖食、根茎类蔬菜如:土豆、白薯、山药。要适当限制水果。应增进粗纤维的食物如:糙米、玉米、豆类、绿叶蔬菜、白菜、绿豆芽、黄瓜、芹菜、西红柿等。多食用精蛋白如:瘦肉、蛋、奶、鱼类。选用植物油,少进动物内脏类食物等。

  4.坚持适当的活动。适当规律的活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可采取多种活动方式,如散步,做健美操,打太极拳,跳老年迪斯科舞、打乒乓球、游泳、跑步。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相爱好,选择活动方式。要持之以恒。

1)消渴泛义

厥阴病为什么会导致消渴呢?历代的很多医家都认为是肝胃之热耗伤津液所致,包括现代通用的教材都是这个说法。但是,我们细细地来思考这个问题,就感到以热伤津液来解释厥阴的口渴未必恰当。厥阴的这个渴应该有它很特殊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清楚,如果以热盛伤津来解释消渴,那厥阴的这个热怎么能跟阳明的大热相比?阳明的白虎人参汤证是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所以,要讲热盛伤津,那么这个消渴理应放在阳明篇中。应该将阳明的提纲条文改为:“阳明之为病,消渴,胃家实。”而张仲景没有这样,反而将消渴置于厥阴提纲证之首,这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厥阴之渴是另有所因的。

口渴虽是极普通和极常见的一个证候,但是,我们回看六经提纲条文,却只有厥阴提纲言及渴,这便提示我们消渴是厥阴病最容易出现的一个证,也是厥阴病最重要的一个证。因此,消渴对于厥阴病的诊断而言,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2)厥阴何以渴

消渴为什么是厥阴病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厥阴病为什么最容易致渴?我们首先可以来感受一下口渴的过程,人之所以口渴,是因为口舌没有津液了,口舌干燥了。所以,阳明病在描述口渴的时候,多用舌上干燥。因此,口渴这个过程的感受器官是什么呢?应该就是口与舌。而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所以,我们讲口舌,实际上就是讲了心脾,讲了火土。渴必由口舌,必由心脾,必由火土,这说明厥阴是最容易影响口舌、心脾、火土的因素,此亦为厥阴病渴的一个重要前提。

渴与旱实际上是很相类似的,在天地则曰旱,在人则曰渴,都是缺少水来滋润的缘故。如前所云,水在江河湖海,其性本静,故水不能自润万物,必须借助其他中介的作用,方能滋润万物。那这个中介是什么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中介就是厥阴,就是木。因为木为水所生,是水之子,所以,在五行中,离水最近的应非木莫属。故前人将这样一个关系形容为“乙癸同源”。乙癸同源,实际上就是水木同源,既然是同源的关系,那当然最容易得到它。而心作为五行中的火,又为木之子,由木所生。因此,心的苗窍———舌要想得到滋润,就必须靠木吸水以上养,就必须靠木的中介作用。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木土的关系,木为什么能使土保持湿润,或者说厥阴为什么能够保证脾的口窍滋润呢?这一点我们看一看自然就会很清楚。在自然界,植物较多的地方,它的保湿性往往比较好,特别在原始森林里,不管春夏秋冬,它的土质都是湿润的。而在没有植被的地方,在黄土高坡,在沙漠里,这个情况就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土质往往都很干燥。可见太阴虽称湿土,如果没有木,这个土是湿不了的。前面我们曾经谈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是兴云布雨的东西,当然也就是保持天地不旱的重要因素。而龙属东方,龙归于木。这便彻证了木在滋润万物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厥阴能使心脾的苗窍———口舌保持充分的滋润,从而无有渴生。而一旦厥阴发生病变,心脾的苗窍便无法得到滋润,消渴便很自然的发生了。

(3)六经辨渴

上面我们谈到了厥阴与渴的特殊关系,厥阴病虽很容易致渴,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不是惟一的因素。所以,六经病中除太阴不言渴以外,其余各经皆有渴,这就有必要对六经口渴的各自特征作一个鉴别。首先我们看三阳的口渴。太阳口渴见于太阳府证中,由太阳气化不利所致,所以,太阳之渴必兼脉浮、发热、小便不利之证;接下来是阳明之渴,阳明之渴系热盛伤津所致,故常与四大证相伴,即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剩下的是少阳之渴,少阳之渴由枢机不利,影响开合,影响三焦所致,故少阳之渴多伴枢机不利之证,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等。三阳之渴各有特征,在鉴别上不会有太多困难。治疗上,太阳之渴用五苓散,阳明之渴用白虎汤,少阳之渴用小柴胡汤化裁,或柴胡桂枝干姜汤。

三阴病中,太阴没有渴,即便有渴也不欲饮,所以,三阴病只有少阴和厥阴言渴。少阴病的渴已如前述,它是小便色白,一派阴寒之象。因此,少阴之渴也是容易区别的,特别很容易与三阳之渴区别。对付少阴的口渴,需要动用四逆汤一类的方剂。上述三阳的口渴,及少阴的口渴都各有千秋,易于鉴别,除外上述这些口渴,其他的就都属于厥阴的口渴。所以,厥阴渴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凡是上述四经之外的,一切不典型的口渴,皆属于厥阴渴的范畴。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厥阴之于渴,就像太阳之于脉一样。我们说一个人脉浮了,大致就可以断定他是太阳病,至少也是八九不离十。除极少数虚阳外越的病人也可以见到脉浮外,大部分的脉浮都与太阳相关。所以,我们根据一个脉浮,就可以下一个大致的判断,这个病与太阳有关。同样,我们根据一个口渴,如果这个口渴不具备上述四经的特殊表现,那就可以大致地判断这是一个与厥阴相关的疾病。因此,口渴,特别是渴而能饮,渴而能消者,对于厥阴病的诊断无疑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厥阴治渴方

上面我们讨论三阳的口渴,它都有专门的方剂对治,少阴和厥阴的口渴《伤寒论》中却没有提到对治的方剂。对于少阴而言,口渴并不是一个很主要的证,大可以随证治之即是。但是,对于厥阴病,就不能不立一个治渴的专方了。那么,这个治渴的专方是哪一个方呢?我想非厥阴的主方———乌梅丸莫属。

最近治疗一例结肠癌术后的病人,患者男性,术后已近一年,大便仍不正常,每日腹泻五六次至七八次不等,初为烂便,后即纯水。除泻利以外,口渴很厉害,终日饮水不止,每日至少需饮两大暖瓶水。半年以来,叠进中医治疗,然效不甚显。观前医所用方,多是健脾燥湿一类,兼或有固肾收涩一类。像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汤,补脾益肠丸一类皆在常用之列。用上述这些方药有没有错误呢?应该没有错误。慢性腹泻,又是肿瘤术后患者,不用苦寒抗癌一类已是高手了。不从脾去治,不从太阴去治,还能从哪儿下手呢?但是,若要学过《伤寒论》,学过六经辨证,我想就断然不会去从太阴下手。为什么呢?以“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现在病人每日渴饮两瓶水,怎么可能病在太阴呢?所以,用上面的方剂当然就没有效果了。

那么,对上述这样一个疾病该从何处入手呢?病人下利,然六经皆有下利。病人口渴,且饮水甚多,此即为消渴也。又下利,又消渴,这就非六经皆有,而是厥阴独具了。所以,毫无疑问地应该从厥阴来论治,应该投乌梅丸。于是为病人开具乌梅丸原方,不作一味增减,每诊开药三四剂,至第三次复诊,渴饮减一半,每日仅需喝一瓶水,水泻亦大大减轻。

由上述这个病例,大家应该初步地感受到六经辨证是一个很方便的法门。只要我们将六经的提纲把握实在了,六经病的切入是很容易的。像这个病,你若是不用六经辨证的方法,很容易就切入到太阴里面,脾胃里面去了,而一旦你用六经的方法,那无论如何是不会把它摆到太阴脾胃里去思考的。因此,六经辨证不但具有上述的方便性,而且还有很大的可靠性。这样一个既方便又可靠的法门,为什么不去把握它呢?当然应该把握它!

(5)对糖尿病的思考糖代谢与木土的关系。

谈到消渴,大家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现代的病名,就是糖尿病。从文献记载来看,实际早在隋末的时候就已经把消渴病当作糖尿病了。那么,厥阴提纲条文中提到的这个消渴与隋唐以后的消渴病,亦即与现代的糖尿病有什么联系呢?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在讲到厥阴提纲证时,老师还会专门强调不要将厥阴的消渴当成现代的消渴(糖尿病),教材的释义也这样明文规定。厥阴病很主要的一个证是消渴,而现代糖尿病很主要的一个证也是消渴。虽然厥阴提纲证的消渴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是,糖尿病与厥阴病会不会就没有关系呢?这个问题萦绕心头,久久难去。

我们知道,糖尿病很直观的一个情况就是血糖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时,超过了肾的糖阀值,这时就会连带出现尿糖。所以,古人对糖尿病的诊断就主要通过对尿糖的观察。尿糖怎么观察呢?那个时候又没有尿糖试纸,这就要靠蚂蚁帮忙。蚂蚁嗅觉很灵,尤其对于糖更是灵敏,一般的尿拉到地上是不招蚂蚁的,蚂蚁也怕这个臊味,可是糖尿病人的尿拉到地上,很快就会招来许多蚂蚁。古人就通过这个方法来诊断糖尿病。

糖在身体的作用主要是为身体的组织器官提供能量,那么,现在血糖为什么会升高呢?现代的说法主要是胰岛素的不足,所以,过去治疗糖尿病的惟一方法,便是设法补充胰岛素,或是设法刺激胰岛细胞的分泌。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胰岛素的不足仅仅是一个方面,而更主要的原因是机体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发生障碍。所以,看起来好像是血糖很高,好像是糖多了。而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真实的情况却是机体组织细胞内处于缺糖的状态。正是因为机体组织内处于这样一种糖缺乏的状态,所以,你不足我就得补足你。怎么补足呢?当然就需要机体启动各式各样的方法,其中一个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方法就是易饥,就是多食。糖尿病人的易饥多食其实就是由此而来。而在生化上的一个集中表现,便是血糖升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宏观的认识。它不是糖太多,而是糖不足。因而,糖尿病的关键问题是要没法解决糖的利用问题。扫除了糖利用过程中的障碍,糖尿病的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以上我们从现代的角度对糖尿病作了一个大致剖析,那么,从中医的角度,尤其是从伤寒六经的角度,我们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呢?血糖升高是不是土跑到水里面去了?糖尿病属于糖的代谢利用障碍,糖在中医它属于哪一类的东西呢?糖是甘味的东西,而甘味于五行属土,所以,很显然,糖应归到土这一类。因此,糖的代谢、利用障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应该是土系统的障碍。土系统怎么障碍呢?从上述直观的角度我们知道,糖尿病就是血中的糖太多了,糖太多当然也就是土太多,而血于中医、于自然它可以与什么类比呢?它可以与江河类比。故古人云:人之有血脉,如大地之有江河。所以,把血中的糖分过多的这样一个病理情况放到自然里,实际就是水中的土太多了,江河中的土太多了。

过去,我们沿着长江往西走,江中的水是碧绿碧绿的,再加上两岸青山的依衬,真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可是现在我们再去长江看一看,原来的青山不在了,绿水也变得黄浊。绿水为什么会黄浊呢?水中的土太多了。土本来应该呆在它的本位上,不应该到河流里,可现在为什么会跑到河流里来呢?根子在木。这个原因我们在太阴篇里已经讨论过,就是土的流失。由于树木砍伐,植被减少,所以,土就很难安住在本位上,几度风雨就把它带到河流里了。由此可见,水中的土太多,使河流变得浑浊,其根本的原因还是木少了,植被少了。看上去好像是土的问题,土不安分,跑到水里来滋事,使我们看不到从前的绿水,可是追溯它的根子,却是在木上面。

我们遵循老子的“道法自然”,将上述糖尿病的过程放到自然里,就知道糖尿病虽然是土系统的毛病,可是它的病根却在木系统上,却在厥阴上。厥阴的提纲证为什么首言消渴呢?这里的消渴与后世的消渴病(糖尿病)是不是没有关系呢?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很显然,我们将糖尿病放到厥阴病里来思考,这便从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的三消学说,使我们得以从真正的源头上来设立对治的方法。这便将糖尿病的论治,糖尿病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自然境界。迄今为止,现代医学还是认为糖尿病是不可治愈性疾病,必须终身服药。而我们从厥阴的角度,能不能找到一个治愈的方法呢?对此我是满怀信心的。用中医的思想武装中医。我们通过思考,利用中医的方法治愈了现代医学认为不能治愈的疾病,这个算不算现代化呢?这个不但是现代化,而且应该是超现代化。作为人类,我想他更希望中医以这样的方式来出奇制胜地为现代提供服务。用现代的仪器设备将中医武装起来,甚至武装到牙齿,不是没有用处,但,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不是惟一的方法。我们应该更多地开动脑筋,用中医的思想来武装中医,只有这样,中医的路才可能走得长远。

糖尿病是现代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光是中国确诊患者就已达到114亿左右,而糖尿病前期更是达到了5亿多。因此对于糖尿病的相关研究,就一直没有停过。

虽然已经有很多降血糖的药物,但主要还是西药,如:磺脲类、格列奈类、二甲双胍等。这些药物长期服用会产生许多的不良反应,而近来发现许多的植物也具有降血糖的药理作用,桑叶就是其中之一。

桑叶代茶饮用,可辅助降血糖

桑叶的利用,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 历史 ,大家最为熟悉的便是以桑养蚕。但其药用记载,可追溯到最古老的《神农本草经》,别名铁扇子,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味苦、性寒,具有疏风清热、养肺明目等疗效。

其降血糖的作用,在《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叶煎代茶、能止消渴”、“炙熟煎饮、代茶止渴”。

糖尿病,是现代的医学名称,而历代古籍中其病名记载很多,“消渴、止渴”便是其中之二,还有“消瘅、消中、脾瘅、鬲消、膏消、肺消、消肾、三消、果木消、虫消”等之说。

所以呀,桑叶在古代就早已被用于辅助降血糖了。到了现代药理研究中,人们发现桑叶降血糖的作用,主要源于其含有黄酮、多糖、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

而国内外研究者就桑叶提取物进行研究发现,黄酮、多糖、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能够通过改善肝脏糖代谢、减轻胰岛氧化损伤、维持β细胞功能以促进胰岛素分泌等途径发挥其降血糖功效。

在现代临床中也多用霜桑叶代茶饮,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推荐剂量为10~20g,如果是鲜品,则用量加倍。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中,桑叶推荐用量为5~10g。

除了降血糖,还有其他功效

除了有降血糖的作用,桑叶还具有降血压、抗衰老、降血脂、抗氧化等药理作用。现代早已开发了很多桑叶相关的保健品、食品,如桑茶、桑叶面、桑叶酱等。

民间也多有饮用桑叶茶的习惯,霜桑叶30g,加水500~1000ml,煎沸10~15min,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用于祛风平喘、止咳化痰。

不过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及文献报道中都有提到:桑叶性偏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应慎用。因此,对于肠胃虚弱之人,还是需要注意的。

还有这些中药,也能有效调控血糖

除了桑叶外, 黄连、葛根、苦瓜、黄精、人参、山药 等中药,也都具有有效调控血糖的作用,在临床中也多被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其中,黄连可直接调控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还能降低血脂、保护心脏血管,改善糖尿病眼部已经足部损伤等并发症。

在中医辩证治疗中,不少中药都具有较好的药理作用。像桑叶,除了在降血糖中具有良好的药效外,也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

糖尿尿患者可用桑叶煎茶饮用,辅助降血糖。若是作为药用,则要在中医指导下服用,结合自身血糖及用药情况,切不可自行配用,防止低血糖的出现。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辅助降血糖、还是药用,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情况。另外,切不可听信保健品推销,而误了病情。

最后,再强调一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血糖变化,高了、低了,都及时调整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众所周知,以目前的医疗条件和水平,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无法做到彻底治愈糖尿病。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中西医各有千秋,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方案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采用。

我们前面讲到了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确切疗效和优势,基本都是围绕着中医方剂进行探讨,而作为中医学中的经典疗法,针灸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是否有益有效?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从二千多年前 , 《黄帝内经》中《素问·奇病论》写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 , 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到《金匮要略》专门立消渴专篇,提出消渴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再到《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篇引《古今录验》曰 : “渴而饮水多 ,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 ,“每发即小便至甜” ,“焦枯消瘦” 。众多中医古籍的记载充分说明,古人对于糖尿病的疾病表现已经非常清楚。

糖尿病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并发症,古代医学家们也早已总结出经验。《千金方·论证》记载 :“但小便利而不饮水者,肾实也。肾实则消,消而不渴而利是也” 。这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者肾功能衰竭后的表现,“内消”似糖尿病肾衰期;《诸病源候论·消渴候》记载:“其病变多发痈疽” ,类似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和皮肤病变;《河间六书·宣明论方·消渴总论》提到:“消渴一证,故可变为雀目或内障” ,类似于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说明古代医家对消渴的并发症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

关于糖尿病的针灸治则 , 《医学心悟·三消》 篇说:“治上消者, 宜润其肺 , 兼清其胃 ;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针灸治疗主要以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大法 。《千金要方》将 《甲乙经》中的循 5 经取穴扩大到循 8 经取穴,并对奇穴作了补充 。宋代《针灸资生经》又添列 8 个治疗糖尿病的新穴位;明《普济方》搜集了明以前治消渴的绝大部分针灸处方,辨证取穴18种,总穴44个。清《针灸集成》则在分型论治方面进一步具体化了。

总的来说,古代医籍中记述针灸治疗消渴病时以辨症施治为主。 运用最多的腧穴是 承浆 ,频数最多的对穴是 行间、涌泉 ,最常用的组穴是水沟、金津、玉液、海泉、承浆、廉泉、气海、肾俞,皆因消渴病常见症状是口干善渴、多饮、身热,故历代医家常用具有生津止渴作用的腧穴。

在二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β 细胞分泌功能障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研究已证实,针灸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还能明显保护胰岛细胞功能,提高了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率,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从而推测针刺可能是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 β 细胞的敏感性和分泌功能,从而达到降糖作用。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非创伤性截肢的首位病因。然而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早期诊断率低、病死率高,中医学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足将成为糖尿病足主要的治疗趋势。

糖尿病足这一词汇在我国中医古文献中未记载, “糖尿病足”是一个西医概念。但是我国传统医学文献、历代医家对糖尿病足却早有认知,虽然并无完全一致的称谓、中医病名亦未统一,但是一般根据其肢体末端发凉、麻木、疼痛、溃烂及坏疽等临床症状将其归入“消渴病”“脱疽”“痈疽”“脉痹”等相关疾病范畴。我国历代医家对糖尿病足的病名病症、 病因病机、临床诊治、预后调理等均有着详尽的记载。总结来看,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有劳逸失度、情志内伤、先天禀赋不足、跌扑损伤、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等,主要病机有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湿热下注、热毒壅盛等。

中医外治法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糖尿病足溃疡的中医外治法在各类医学古籍中均有记载。

中医学在外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如蚕食疗法、药捻引流法、敷贴法、湿敷疗法、箍围疗法、浸渍疗法等。 同时也创制出多种外用制剂,有膏、丹、丸、散等多种剂 型,如著名的白玉膏、九一丹、生肌散、清凉油等。治法独特,疗效显著。

治疗糖尿病足的外用方剂众多,按照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 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湿药 应用较多。

糖尿病足溃疡其疮口的形成过程耗气伤血,常常伴有气血亏虚,从而导致生肌长肉过程缓慢,疮面迁延难愈,故中医治疗中, 益气活血药物 的使用尤为重要,方剂如溃疡油、脉络通颗粒等,药物主要包括黄芪、人参、当归、血竭等;糖尿病足溃疡早期多热毒炽盛,常常夹湿,故治疗过程中以清热解毒药为主,如黄柏、金银花、连翘等,同时配伍祛湿药和生肌药,这些药物在外用过程中,分为多种剂型,如洗剂、散剂、油膏剂等。

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治疗糖尿病足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统一的技术运用流程,没有确切的疗效指标,无法大规模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完善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辨证分型,制定统一的诊疗及评价标准,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合理的 健康 宣教,以 便更好地发挥传统医学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优势,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工作。

01

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因病机

对于糖尿病胃轻瘫病,在中医学中虽无此名,但对此病的临床症状却早有论述。

《素问·奇病论》曰:“脾痹,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圣济总录·消渴门》曰:“能食者,末传脑疽背疮;不能食者,末传中满膨胀。”

论述了消渴(糖尿病)日久发生脾气虚弱,脾胃运化失常以及由此产生的脾胃症状。

姜喆指出, 中满正是脾为肥甘化热所滞,失其健运之明证,为本病发病之关键。

基于古代文献相关论述,结合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表现,姜喆认为本病属“消渴”、“痞满”范畴,其病位在胃,与脾关系密切。

从生理而言,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顺,升降有序来共同完成人体饮食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精微的作用。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因此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

本病为消渴日久,阴损气耗,致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升降失常,食积于中焦,气机不利,或久病入络,瘀血阻滞胃络所致。

姜喆认为, 本病以脾胃虚弱不足为本,血瘀、湿困、食滞、气滞为标,其中瘀血与虚证均有普遍性,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糖尿病胃轻瘫血瘀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气虚。

02

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治疗

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证实有胃动力障碍的存在即可确诊。

此外,诊断本病尚需排除其他影响胃排空的疾病,如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肿瘤、结缔组织病等,还要排除药物(如麻醉剂、镇静剂等)作用。

随着现代检测手段的增加和进步,对其进行更早期的诊断已成为可能。

在治疗方面,目前西医均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促胃肠动力药,手法略显单一,且这些药物也有其局限性,如不良反应大,易产生耐药性,停药后病情易复发等。

与西医相比,中医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03

重视预防

中医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因此本病也应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姜喆主张,积极治疗糖尿病,防止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乃属未病先防;积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防止其进展,乃属既病防变。

在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中,早期应以预防为主,治疗多衷中参西,即在应用西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

姜喆通过多年临床 探索 ,总结临床用药经验,认为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务使脾胃得健,壅滞得消,痞满得除,方可取得满意疗效。

故此,针对病机提出本病中医治疗的要点在于通过补益脾胃,并以对相关脏腑组织的调固和病理产物的清除,而达到使脾胃健运和顺的目的。 即以补益脾胃为主,调补脏腑阴阳气血,及时处理好瘀血、湿浊、气滞食积等兼证。

基本方药组成:水红花子,莱菔子,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香橼,赤芍。

全方以水红花子、莱菔子、党参、半夏为主药,共奏健脾利湿、行气消积之效。 因虚气留滞,偏于气虚者可酌情加用山药以增强补虚功效。

本病以脾胃虚弱不足为本,血瘀、湿困、食滞、气滞为标,故在补虚为主的基础上,兼顾祛瘀、化湿、消食、理气。

因为糖尿病病机关键为阴虚燥热,且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与肝、肾、大小肠功能失调也常有密切关系,所以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除应用上述方法外, 也应重视滋阴疏肝,或结合补肾、宽肠等法综合运用。

在上述方法中, 尤其重视气血同治,即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他认为,糖尿病胃轻瘫虽以脾胃虚弱、中焦气机阻滞为病机关键,但其发病时多见久病的患者,所以 经常存在“血瘀”、“胃络瘀阻”的病机。

因此,临床上若瘀血偏重者, 可加用川芎、丹参或失笑散以增强活血化瘀力度,甚至选用活血通络之品,如刺猬皮、炮穿山甲等活血以祛瘀生新,使得气血通畅,瘀血诸证得消。

伴食滞者,可加用焦山楂、神曲、鸡内金以及槟榔等健脾助运、消食化积。

脾虚湿困者,可酌加藿香、佩兰、苍术或薏苡仁以醒脾化湿;偏气滞者,可加用香附、枳壳、厚朴、佛手、陈皮、木香等药以理气和胃、行气消胀除满;

阴虚明显者,可选用天花粉、石斛、生地、太子参、麦冬等药滋阴润燥;

兼肠道气滞、大便不畅者,可加用玉竹、何首乌、槟榔、炒莱菔子行气导滞,或加制大黄泻下通腑;大便不通兼腰膝酸软肾虚者,可用济川煎加减。

姜喆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糖尿病胃轻瘫也易伴见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如常合并胆囊炎,伴见口苦、咽干、胁肋不舒等症,可选用柴胡、黄芩、延胡索、郁金、生姜或川芎等药以疏肝利胆。

合并胃炎时,伴见胃痛、反酸、吸气、嘈杂等症,可选用砂仁、香附等药以理气和胃止痛。

在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中,姜喆还特别强调医患结合, 中医治病非常重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而不是单凭用药一途。

中国古代就已注意应用饮食、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孙思邈最早提出糖尿病应注重饮食治疗。现代研究亦表明, 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及病情进退多与饮食、运动及心理失衡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饮食治疗对维持机体正常生存和调整机体代谢失衡不可缺少,它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基础治疗。

运动疗法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代谢指标,使患者保持标准体重及 健康 心理,改善心、肺、消化、骨骼、肌肉等系统功能。

医生必须综合分析,科学地向患者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争取患者合作,使其正确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保持乐观情绪等。

这其中要注意饮食运动疗法的个体化及运动的适量和经常性,从而改善疾病的可逆因素,提高疗效并预防复发。

04

验 案

刘某,女,58岁,2005年6月9日就诊。

患者因消谷善饥,于7年前多次测空腹血糖均在93~120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

经饮食、运动疗法及服用磺胺类药物后,空腹血糖控制在57~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68~103mmol/L。

半年前开始出现上腹胀满,嗳气,尤以餐后明显,时有恶心,食量减少,体倦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查胃镜未见食管炎及胃十二指肠器质性病变,肝胆胰脾B超未见异常。先后服用红霉素、多潘立酮、西沙必利,初服均有效,2~3周后上症又作。此次就诊患者自诉10天前自行停服降糖药,2天前症状加重。

就诊时症见上腹胀满,嗳气,尤以餐后明显,时有恶心,食量减少,大便时干时溏,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略干,脉沉细。

空腹血糖7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50mmol/L,肝功能、肾功能正常。食管、胃X线钡透显示蠕动减弱,伴食物胃内潴留,排空延迟。

诊断为“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证属脾胃虚弱,中焦不运,治以补气健脾、和胃理气。

嘱患者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继续服用降糖药,均衡规律饮食,适当运动,保持乐观情绪。

药物组成:水红花子,莱菔子,鸡内金,党参,白术,半夏,茯苓,香橼,枳壳,赤芍。

上方水煎取汁300ml,日1剂,早晚分服。6剂后,患者自觉上腹胀满、嗳气及倦怠乏力明显减轻,偶有恶心,饮食尚可,排便略感不畅,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查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1mmol/L。

在原方基础上加用槟榔,山药, 再服6剂,余治疗同前。

1周后,患者自诉上腹胀满、暖气、恶心及倦怠乏力等症消失,饮食正常,大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查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空腹钡剂透视胃内未见潴留。

随诊半年,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人们容易患消渴病,怎样诊断呢?

五脏都柔弱的人,容易患消渴病。五脏都柔弱的人,心性一定刚强,刚强多怒,柔弱的五脏就容易受伤。这类人,皮肤薄,两目凹陷、目光坚定,眉毛上扬而长直;他们心性刚强,容易发怒,发怒则引气上逆,蓄积在胸中。

血气上逆蓄积,肚子就会胀气。血脉流动不顺畅,会转为热气,热气过盛就会消渴。

面色微黄,牙垢黄,指甲表面发黄,就是黄疸。病人能够安稳地躺着休息,小便黄赤,脉小而涩,就不嗜食。

有一种病会导致口有甜味,病名叫什么,怎么会得这种病?

这是因为五脏之气(寒、暑、燥、湿、风)外溢,名叫脾瘅。五种味道(酸、苦、甘、辛、咸)入口,收藏在胃,脾负责运行精气,津液停留在脾,所以会令人口中生甜味。这是肥腴鲜美的食物所引起的。病人一定吃过不少鲜美、甘甜、肥腴的食物。

肥令人产生内热,甘令人脘腹胀满(饮食停滞),所以脾胃滞气上溢,转化为消渴。要用佩兰等辛香燥湿之品来治疗,以祛除陈腐秽浊之气。凡是消渴、猝然倒仆、半身不遂、气逆胀满、肥胖症,都是长期饮食肥甘厚味食物所致。胸膈阻塞,食物不能下咽,上气和下气不能相通,是忧思引起的病。

消渴脉实而大,即使生病的时间已长,还可以治疗;如果脉悬绝(虚悬若无)、小坚(细而实),生病的时间已长,就不能治疗了。

内热消中(善肌多食,形体消瘦,或见小便甜),不可以食用肥美细粮、有香气的植物和丹石类药物(丹石之品,经火煅入药,性温热)。因为丹石类药物会发痈疽毒疮(千金要方:消渴之后,即作痈疽皆由石热),有香气的植物会让人狂躁不安。

内热消中的病人,都是富贵之人。现在禁止他们食用肥美细粮,是不合他们的心意;又禁止他们服用有香气的植物和丹石类药物,是因为这些药物不能治愈他们的病。

有香气的植物气味鲜美,丹石类药物气味猛烈,两者的气急、疾、坚、劲,不属于缓心和人之品,因此不可以服此二者。体内热气猛烈,用的药气也一样,两者相遇,恐怕会伤害脾脏。脾属土,恶木,服这两种药,到甲乙日会更加严重。

黄疸(腹满不欲食),针刺脊中穴。

黄疸,频繁打哈欠,胁下胀满想吐(身重不能动),脾俞穴为主。

消渴身热,面红目黄,意舍穴为主。

消渴想喝水,承浆穴、腕骨穴为主。

黄疸内热口渴,太冲穴为主。

身黄时有微热,不嗜食,膝内内踝前痛,少气,身体重,中封穴为主。

消渴,气喘,气塞喉咽不能说话,手足清,小便黄,大便难,咽喉肿痛,唾液带血,口中热,唾液粘稠如胶,太溪穴为主。

消渴黄疸,足一寒一热,舌纵(舌体伸长吐出口外,回缩困难或不能回缩,流涎不止)烦满,然谷穴为主。

阴气不足,内热消化太快容易饥饿,腹部发热、身体烦躁、说话狂乱,三里穴为主。

消渴,病在足厥阴肝经。厥阴肝经风木之气和少阳经(手少阳经为三焦经、足少阳经为胆经)相火(肝、胆、肾、三焦均内寄相火)互为表里。风木之气要通过脾土疏泄,土太湿脾就失陷,乙木之气的疏泄也因此遭到抑制。风木之气疏泄不通,引动相火,相火就不能好好蛰藏。

手少阳三焦经以相火为主令,从相火而行,足少阳胆经循着相火化气。手少阳三焦经失陷于膀胱,下焦就会淋癃(淋沥余见小便不通);足少阳胆经循相火化气上冲胸膈,上焦就会消渴。由于风火合成邪气,水津血液耗伤,就形成燥渴了。

淋癃是因为肝脾失陷,消渴是因为胆胃气逆。脾气失陷,乙木(阴木)之气不能上升,就会导致淋癃;胃气上逆,甲木(阳木)之气不能下降,就会导致消渴病。脾气失陷、胃气上逆,二气不能相交,上焦得消渴,下焦得淋癃。

单单脾气失陷,只会得淋癃而不会得消渴;单单胃气上逆,只会得消渴而不会得淋癃。有淋病而没有消渴,是因为水液潜藏过多,导致木气不能疏泄;有消渴而没有淋癃,是因为木气疏泄太过,导致水液潜藏过少。

木气不能疏泄,肝气过盛就会生热,导致膀胱热涩,所以小便不通;水液不能潜藏于脾,肾阳外泄会生出寒气,导致肾脏充满寒滑之气,水液就难以止住。

肝木由肾水生发而生心火,火的热气,由木的温气化成;木的温气,由水的阳根生发。水主蛰藏,木主疏泄。木气太虚(生火不足),会导致火气被水气压制,因此疏泄不能通畅,得小便刺痛之病;木气太旺(生旺火),会导致水气被火气泄耗,因此水火的潜藏失调,得小便不尽之病。

《素问·气厥论》:热气从肺转移到心脏(心属阳火,需水调和阴阳;肺属阴金,需火调和阴阳。故心喜寒而肺喜热),肺就得消渴。肺消渴,口渴不欲饮,喝一斗水,排出二斗小便,喝水少而小便多,不能治疗。这是因为上焦和下焦都寒。上焦寒,喝水少(口渴不欲饮);下焦寒,尿多。喝水少小便多,是因为精液和尿液参半一起排出来,因此一定会死。

《金匮要略》:男人消渴,小便反而会多,喝一斗水,小便也排出一斗。这是下焦寒上焦热,下焦寒就会尿多,上焦热就会想喝水。口渴欲饮,喝水少但小便多,是因为排出的尿液多而精液少,还可以治疗。口渴想喝水,又小便不利,是因为兼有消渴和淋癃。

肾气丸:地黄二两八钱、山萸一两四钱、山药一两四钱、丹皮一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桂枝三钱五分、附子三钱五分。炼蜜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要是没有感觉,就逐渐加量。

《金匮要略》:消渴,饮一斗水,排一斗小便,上焦遭燥热所伤,下焦受寒湿侵扰,燥热在肝经和肺经,寒湿藏于脾肾。肾气丸,茯苓、泽泻,泻湿燥土,地黄、丹皮、桂枝,清风疏木,附子温肾水之寒,山药、山萸,是收敛肾精,治疗消渴的神方。

肝主疏泄,木气越旺盛越要疏泄。疏泄不通畅,就会小便不利:疏泄过多失去潜藏,水液就不能止住。肾气丸能缩小便之太过,亦利小便之不通。《金匮要略》:“小便一斗者主之,小便不利者亦主之”,因为它能泻湿而燥土,清风而疏木。

猪苓汤:猪苓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三钱、滑石三钱,研,阿胶三钱。煎大半杯,入阿胶,消化,温服。治上焦消渴兼下焦淋癃。

上焦消渴兼下焦淋癃,脾土过湿,木气过盛,继而滋生风燥。猪、茯、滑、泽,泻湿燥土,阿胶滋木清风,是解渴通淋之良法。若木气过盛不能疏泄,宜加桂枝,使木气通达。若消渴淋癃同时发作导致发热脉浮,是因为土湿木盛又感风邪,应当以五苓散发汗。

桂附苓乌汤:茯苓三钱、泽泻三钱、桂枝三钱、干姜三钱、附子三钱、龙骨三钱(煅、研)、牡蛎三钱(煅、研)、首乌三钱(蒸),煎大半杯,温服。治饮一溲二(饮一斗水,排二斗小便)。

《素问》:饮一溲二,肾水寒脾土湿,木气疏泄,宜苓、泽,泻湿燥土,姜、附,暖水温中,桂枝、首乌,达木荣肝,龙骨、牡蛎,敛精摄溺。病之初起,可以救药,久则不治。

消渴,是因为患者心肺气虚,又常吃生冷食物,冷坏了肺气;又或者因色欲过度,严重地损伤了肾阴,导致肾水不足,不能上升以滋润心肺。肾脉贯通咽喉,是舌头的根本,如果肾水枯涸,不能往上滋润口舌,就会导致患者喝水多而小便少。

有些书中记载的药方,是用清热降火的方法来治疗,损坏了病人的肾元,害人不浅。正确的治法是,春天灸气海穴三百次,秋天灸关元穴二百次,每日服延寿丹十粒,两个月之后,肾气就能恢复。

古代艾灸一柱为一壮,成人一柱一般为莲子大小,儿童幼儿一柱一般为苍耳子大小,灸四肢及身体。灸头面则用麦粒大小。除肚脐外,一般都是直接在皮肤上灸,以出疮为佳。

延寿丹,出自《世补斋医书》卷八。由何首乌、豨莶草、菟丝子、杜仲、牛膝、女贞子、霜桑叶、忍冬藤、生地、桑椹膏、黑芝麻膏、金樱子膏、墨旱莲膏组成。有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须发之功。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眼花,耳鸣健忘,腰膝无力,四肢酸麻,夜尿频数,须发早白。

如果服用降火药,短期内是有效果的,时间久了,肺气会逐渐受损,肾气会逐渐衰竭,最后会虚劳而死。消渴证,酒色是大忌,生、冷、硬的食物也是大忌。

硬食物:胡萝卜、黄瓜、苹果、梨、莲藕等有硬度的食物。

如果脾气有余,肾气不足,就变成消中病。脾气实有火,所以吃得多消化也快,肾气不足,所以下部没有力气,或者小便浑浊。孙思邈认为这是三焦积热,用清凉药治疗,害人不浅。脾虽然有热,但如果用清凉药泻脾热,不但去不了脾热,反而会伤脾。正确的治法是,先灸关元穴二百次,同时服金液丹一斤就能痊愈。

金液丹,出自 《张氏医通》卷十六。明净硫黄五两,研细水飞入炀成罐内,水调赤石脂末封口,盐泥通身固济候干,三足钉钉于地,将罐放钉上,慢火烧养七昼夜。再加顶火,用炭十斤为度,候冷取出研细。每末一两用蒸饼一两,打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白汤送下,阴极冷甚者服百丸。治阴极发躁,厥冷脉伏,爪甲唇青,水肿脉伏,小便不通,阴结畏寒,大便秘。

消渴虽然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分,但的来说,是由于损耗津液。因为肾是津液的源泉,脾是津液的根本,源泉和根本亏虚,消渴证就来了。

上消,《素问》称之为鬲消,患者口渴多饮,小便频数。

中消,《素问》称之为中消,患者吃得多,消化能力强,容易饥饿,身体消瘦。

下消,《素问》称之为肺消,患者口渴不欲饮,小便多而浑浊,喝水少,尿量多,后人又称之为肾消。肾消证,意味着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如果患者脉微、涩或细小,身体瘦弱憔悴,小便味甜,是不治之证,主要办法是依靠救津液、壮水火来续命。

案例:

有一个人频频饮水,口渴却止不住。我说“你的病是消渴,是因为脾肺气虚,不是内热啊。他说,前面服了六剂凉药,热虽退了,口渴却止不住,觉得胸胁气痞满而喘。扁鹊说∶“之前的证,只是脾肺受伤,因为凉药又损伤了元气,所以气不能健运,以致津液停在心脏以下了。”急灸关元、气海各三百次,服四神丹,六十天后津液才重新生发。有些书认为这是三焦有大热所致,用凉药泻下,比用刀剑杀人还可怕,一定要谨慎辨证。(津液受伤,不一定是消渴,也有可能是其他杂病,误用寒凉药的人不少,有些医者这样害人,无奈大家还不醒悟。)

四神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雄黄、雌黄、硫黄、朱砂组成。活血实髓,安魂定魄,悦泽颜色,轻身保寿。书中称其可治百病,补五脏,远疫疠,却岚瘴,除尸疰蛊毒,辟鬼魅邪气。

注:此文系笔者按古籍翻译整理,文中针灸之法以及药方皆源于古籍,仅供参考学习。若有需要,务必找专业中医师诊治。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怎样认识?

(1)病因①素体阴虚,五脏虚弱。素体阴虚、五脏虚弱是消渴病发病的内在因素。素体阴虚是指机体阴液亏虚及阴液中某些成分缺乏,特别是肾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