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泄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肾泄的病因病机 5 肾泄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肾泄的治疗 71 治法 72 方药治疗 73 针灸治疗 731 方一 732 方二 733 方三 74 饮食疗法 741 推荐食材 742 推荐食疗方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肾泄的穴位 2 治疗肾泄的方剂 3 治疗肾泄的中成药 4 肾泄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肾泄 1 拼音
shèn xiè
2 英文参考midnight diarrhe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肾泄为病证名[1]。见《普济本事方》。是指肾虚闭藏失职所致的泄泻[1]。
久泻·肾虚证(chronic diarrhea with kidney deficiency syndrome[2])为病证名[3]。见《普济本事方》。又称五更泄泻(《症因脉治·泄泻论》),肾虚久泻[4]、肾泄(《普济本事方》)、五更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五更溏泄(《不居集·泄泻》)、晨泄(《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瀼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是指肾阳亏虚,以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4]。
《寿世保元·泄泻》:“五更泄者,肾泄也。”
4 肾泄的病因病机
清晨五更之时即泄,多因肾虚所致[3]。五更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3]。《症因脉治·泄泻论》论五更泄泻有肾虚五更泄泻、酒积五更泄泻、寒积五更泄泻、食积五更泄泻、肝火五更泄泻之不同[3]。
5 肾泄的症状肾泄患者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5][6]。
6 证候分析脾肾阳虚,失于温煦: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阳气不足之征。[5][6]
7 肾泄的治疗 71 治法肾泄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5]。
肾泄治宜温阳止泻[6]。
72 方药治疗肾泄可用震灵丹、胃关煎、四神丸等方治疗,或破故纸、枣子煎汤调钟乳粉少许空心送服[1]。
肾泄可用四神丸[备注]四神丸(《证治准绳》):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加味治疗。方中以补骨脂补肾阳;吴萸、肉豆蔻温中散寒;五味子涩肠止泻。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暖脾之力。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合桃花汤[备注]桃花汤(《伤寒论》):赤石脂、干姜、粳米以固涩止泻。[5]
慢性泄泻,虚证居多,治用温补固涩,但亦有虚中夹实者,固涩后泄泻次数虽然减少,而腹胀或痛,纳减不适,而有血瘀者可用桂枝汤[备注]桂枝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生姜、灸甘草、大枣加当归、川芎、赤芍等。以养血和血。[5]
《世医得效方》卷五:“安肾丸治肾泄腹痛无定处,似痢非痢,骨痛面黧,腰脚时冷,用七气汤送下。”
《寿世保元·泄泻》:“人病泄,每至五更辄即利,此肾泄也,用五味子散数服而愈。因起居不慎,泄复作,年余不差,此命门火虚,不能生脾土,法当补其母,火者土之母也,遂用八味丸补其母。”
《张氏医通》卷七:“五更泻,是肾虚失其闭藏之职也……其泻每在五更天将明时,必洞泄二三次,以肾旺于亥子五更之时,故特甚也。”
73 针灸治疗 731 方一慢性者取脾俞、天枢、足三里、神阙(艾条熏灸或隔盐灸)、中脘等穴为主[7]。肾虚者加灸命门、肾俞[7]。
732 方二治则:健脾调肠,温肾止泻
处方:脾俞 天枢 足三里 三阴交
方义: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气机;足三里乃胃之合穴,健理脾胃,消胀止痛;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健脾化湿,温养脾肾。
随证配穴:肾虚—肾俞、命门。
操作:毫针刺,脾肾虚弱用补法,肝郁泻太冲,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733 方三[8]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选穴:以俞募穴为主。取肾俞、关元、中脘、脾俞、章门、天枢、足三里穴。
随证配穴:脐腹冷痛甚者,加命门、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关元、肾俞温肾壮阳。脾俞、章门、足三里健脾温中。中脘、天枢调理胃肠之气。
74 饮食疗法 741 推荐食材肾泄患者建议食用枸杞子、羊肉、雀肉、鹿肉、韭菜、羊乳等[6]。
742 推荐食疗方[6]
1.桂心茯苓粥(《普济方》):桂心09g,茯苓30g,桑白皮60g,粳米50g。桂心、茯苓、桑白皮取汁,加粳米熬粥。每日一次,晨起空腹食用。
2.羊肾苁蓉羹(《太平圣惠方》):羊肾1对,肉苁蓉30g,黄酒、葱、生姜、食盐适量。羊肾去外膜,冲洗干净,切碎备用;肉苁蓉用黄酒浸泡一宿,刮去皱皮,细切备用。羊肾、肉苁蓉放入锅中,加清水、黄酒、葱、生姜、食盐,煮至熟烂即成,空腹进食。
3.鹿肾粥(《太平圣惠方》):鹿肾1具,肉苁蓉30g,粳米100g,葱白、胡椒粉、食盐各适量。鹿肾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切碎;肉苁蓉用黄酒浸泡一宿,刮去皱皮,切碎。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煮至半熟,加鹿肾、肉苁蓉、葱白、胡椒粉、食盐,再煮至粥成。
8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 泄 ,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 泻 , 现临床一般统称为泄泻。
泄泻病常以 脾虚湿盛 作为基本病理变化,导致肠道功能失司而成。 脾虚失健 则运化失常,湿邪内生,脾为湿困,中气下陷,故当 健脾化湿。急性腹泻多以湿盛为主,重在化湿 ,佐以分利,其次根据寒热不同运用清化湿热和温化寒湿治法,兼表邪者,可疏解; 兼伤食者,可消导。 慢性腹泻以脾虚为主,必当健脾 ,肝气乘脾而致痛泻时宜抑肝扶脾,肾阳虚衰时宜温肾健脾。然当病情复杂,虚实夹杂者,应随证而论。 《医宗必读》的治泻九法,均可在临床中借鉴。
辨证施治
1 寒湿困脾证
治法 : 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主方 : 藿香正气散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药 物 : 藿香、苍术、茯苓、半夏、陈皮、厚朴、大腹皮、紫苏、白芷、桔梗、木香。加减: 恶寒重者,加荆芥、防风; 发热、头痛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
2 肠道湿热证
治法 : 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主方 : 葛根芩连汤 ( 《伤寒论》) 。
药物 : 葛根、黄 芩、黄连、甘草。加减: 肛门灼热重者,加金银花、地榆、槐花; 嗳腐吞酸、大便酸臭者,加神曲、山楂、麦芽。
3 食滞胃肠证
治法: 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主方: 保和丸 ( 《丹溪心法》) 。
药物 : 神曲、山 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加减: 脘腹胀满重者,加大黄、枳实; 兼呕吐者,加砂仁、紫苏叶。
4 脾气亏虚证
治法 :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主方 : 参苓白术散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药 物: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 仁、陈 皮、桔 梗、白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加减: 泻势严重者,加赤石脂、诃子、陈皮炭、石榴皮炭; 肛门下坠者,加黄芪、党参; 畏寒重者,加炮姜。
5 肾阳亏虚证
治法 :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 四神丸 ( 《证治准绳》) 。
药物: 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大枣、生姜。加减: 中气下陷、久泻不止者,加黄芪、党参、诃子、赤石脂; 小腹冷痛者,加炮附片、肉桂; 面色黧黑、舌质瘀斑者,加蒲黄、五灵脂。
6 肝气乘脾证
治法 : 抑肝扶脾。
主方: 痛泻要方 ( 《丹溪心法》) 。
药物 : 白芍、白术、陈 皮、防风。加减: 情志抑郁者,加合欢花、郁金、玫瑰花; 性情急躁者,加牡丹皮、炒栀子、黄芩;伴失眠者,加酸枣仁、远志、煅龙骨、珍珠母
参考文献 :《泄泻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7)》
注解风泄为病证名。又称风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风泄,恶风自汗,或带清血。由春伤风,夏感湿,故其泻暴。宜胃风汤。”《医学入门》卷四:“风泻,……要知四季脾受风温,亦名飧泻。春古苍防汤、苍芍汤,夏二香散,秋神术散,冬不换金正气散,微汗之;稍久者三白汤、曲芎丸;带血虚者胃风汤。”本证可见于肠胃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关于风泻风泻为病证名,又称风泄。见《医学入门》卷四。外感风泻指风邪入于肠胃而致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主症为恶风发热,自汗头汗,头痛额疼,泻下水谷或清水。治宜解表利水,有表证者当散表,兼利小便。可用柴胡防风汤调五苓散,干葛防风汤调下六一散,防葛汤调胃苓散等方。关于泄泻泄泻(diarrhea)为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又称下利(汉唐时期)。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针灸对泄泻的疗效一般来说,急性易治,慢性较难,但都有较好的疗效。若泄泻频繁有严重脱水现象或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则当采取综合疗法。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详见泄泻条。
详见百科词条:风泄 [ 最后修订于2016/9/20 15:26:04 共56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因病机 5 辨证分型 51 经行泄泻·脾气虚证 52 经行泄泻·肝郁脾虚证 53 经行泄泻·肾阳虚证 6 分型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经行泄泻的方剂 2 治疗经行泄泻的穴位 3 治疗经行泄泻的中成药 4 经行泄泻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经行泄泻 1 拼音
jīng xíng xiè xiè
2 英文参考diarrhea during menstrua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enstrual diarrhe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经行泄泻为病名[1]。出《陈素庵妇科补解》。亦名经来泄泻[1]。
《中医药学名词》(2004):经行泄泻(diarrhea during menstruation[2])是指以行经前,周期性出现大便泄泻,月行数次,经净自止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2]。
《中医药学名词》(2010):经行泄泻(menstrual diarrhea[3])是指以行经前或经期,周期性出现大便泄泻,日行数次,经净自止为常见症的月经病[3]。
4 病因病机多因脾肾阳虚,当经行之时,胃肠之气血受阻,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及传导失职所致[1]。
5 辨证分型 51 经行泄泻·脾气虚证经行泄泻·脾气虚证(menstrual 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spleen qi deficiency[3])是指脾气素虚,经前或经期,气血注于冲任,脾气更虚,运化失职,水湿下走大肠,以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脘腹胀满,神疲肢倦,经行量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气,或面浮肢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为常见症的经行泄泻证候[4]。
52 经行泄泻·肝郁脾虚证经行泄泻·肝郁脾虚证(menstrual 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3])是指肝气素郁,经前及经期,肝血下注于冲任,肝气更难于疏泄,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水湿并入大肠,以月经将潮或经行期间,日泻数次,腹痛即泻,脘腹胀满,月经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经行 胀痛为常见症的经行泄泻证候[4]。
53 经行泄泻·肾阳虚证经行泄泻·肾阳虚证(menstrual 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yang deficiency[3])是指肾阳素虚,经前及经期气血下注,肾阳益虚,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湿并走大肠,以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晨起尤甚,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头晕耳鸣,面色晦暗,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常见症的经行泄泻证候[4]。
6 分型治疗脾虚者,症见经期大便泄泻,精神疲倦,食减,或见浮肿、腹胀等,治宜健脾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1]。
肾阳虚者,症见大便溏薄,五更泄泻,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治宜温肾扶阳,方用健固汤(《傅青主女科》:人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巴戟)水煎送服四神丸[1]。
7中医·腹泻腹泻:1经外奇穴名;2泄泻。经外奇穴名·腹泻腹泻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腹部,脐下5分。计1穴。主治腹泻。一般直刺05~10寸。病症名·腹泻腹泻即泄泻。指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加的表现,是多种类似症状的统称。泄泻(diarrhea)为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又称下利(汉唐时期)。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内伤泄泻、久泻等进行辨治,详见泄泻条。泄泻的定义《中医药学名词》(2004):泄泻是指以腹泻、便溏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药学名词》(2010):泄泻病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古人论述泄泻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亦有根据病因或病机而称为“暑泄”、“大肠泄”者,名称虽多,但都不离“泄泻”二字。《丹台玉案·泄泻门》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缔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百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历代医书中,对本病的脉、因、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温胜则濡泄。”《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指出:“寒邪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说:“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
详见百科词条:腹泻 [ 最后修订于2018/8/16 10:45:05 共3375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肾泄简介
本文2023-10-07 09:36: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