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服装的原则包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4收藏

古人服装的原则包括?,第1张

1、汉服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 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交领右衽为基本特征。

  2、唐装

  唐装(亦属于汉服)唐代的汉服,多特指对襟上衣、齐胸襦裙加上披帛的女子装束。男子装束则多为圆领袍衫。 我们现在总说到的衣裳二字,其实衣是衣,裳是裳,衣是上身穿的,裳其实是指现代所说的裙子,衣与裳分开。这种妇女的服饰不是连衣,而是分两截的穿法一直延续到明末。 上衣的穿法基本上是右衽交领或对襟系上带结,下面的裙子围起来系上长长的裙带,上衣或者掖里面或者自然的松散着,后来这种松散的上衣不断加长,一直覆到膝盖部,就后来发展成了宋代的褙子。 PS 现代因APEC兴起的“唐装”是以清朝马褂为原型的时装,与汉服及唐朝没有任何关系。

  3、清装

  戏曲演出中的清代服饰。康熙年间已有清装在戏曲舞台上出现。如孔尚任的《桃花扇》,其最后一出《余韵》,剧本注明:“副净时服扮皂隶暗上”。“时服”就是清朝服装。这出戏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金斗班首先演出。但戏曲运用清装是受到过许多限制的。乾隆年间曾禁止“演学本朝服色”的戏演出(见江西巡抚郝硕奏折,《史料旬刊》第22期)。嘉庆年间也发生过副宪下令夺优人冠珊瑚顶的事件,认为优人亵渎朝廷“名器”(焦循《剧说》)。所以,反映在乾隆末年《扬州画舫录》所记的“江湖行头”以及道光年间平署《穿戴提纲》中,清装都很少。清末出现了一批清代故事戏,清装的增加仍然不多。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由于戏曲的装扮历来不注重表现某朝某代的历史细节的具体性。近百年来保留在传统衣箱中的比较明显的清装,也就是马褂、箭衣、纬帽等有数的几种,并且作了不同程度的艺术加工。

  4、元朝服饰

  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相似。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男服服饰: 冕服: 天子衮冕服。 皇太子衮冕服。 公服:行礼时百官所穿的。 常服:元代上层主要服装。 元朝 留辫束发 元朝并没有完整的冠服制度。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仍保持其生活习俗,但同时又受汉族的影响,服饰日趋华丽。 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另外,在元代大宴活动中,天子百官要穿统一颜色的服装,称为「质孙服」,据古籍记载,天子的质孙服款式繁多,冬服有 11 种,夏服有 15 种。 这个时期的妇女也穿长袍,而汉族妇女则以襦裙为主。由於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影响,在元代,男子流行留辫发和髡发,其特徵是先用刀剃开两道直线,脑后头发全部剃去,左右两侧留出辫发或随意散落披肩。

  5、明朝服饰

  明朝服饰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在经过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明代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比如「网巾」,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征国家太平,还有「瓜皮帽」,它几乎被现代的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了。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

  随着等级制的产生,上下尊卑的区分,各种礼仪也应运而生。反映在服饰上,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这些服饰适应于天子与庶民,甚至被沿用于商周以来的二千年封建社会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不全遵周之制度。七国崛起,各自独立。其中除秦国因处西陲,与其它六国在衣冠制度上有差异外,其它六国均因各诸侯的爱好和奢俭,以及当时兴起的百家争鸣之风,在服饰上也各显风采。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皆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婢妾被绮觳;卫王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儒者的孺服长裙褒袖、方履等等。

  汉初服饰,与民无禁。西汉虽有天子所服第八诏令的服饰制度,但也不甚明白,大抵以四季节气而为服色之别,如春青、夏赤、秋黄、冬皂。汉代妇女的日常之服,则为上衣下裙。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将北方民族服饰带到了这一地区。同时,大量民族服饰文化也影响和同化了北方民族的服饰。妇女的日常衣服仍以上身着襦、衫,下身穿裙子。襦、裙也可作礼服之内的衬衣衫。

  隋统一全国,重行厘走汉族的服饰制度,然而也难以摆脱其由北向南统一而带来北族服饰形制的影响。只是到了唐代帝国的建立,才以其长时期的统治,加上其强盛的国力,令其服饰制度上承历代制度,下启后世冠服制度之经道,同其社会一样,呈现出繁荣景象。唐人与西北各民族的交往频繁,各民族同唐人杂居内地的也很多,因此,唐人穿胡服的装束常会在该时代的文物中见到。

  宋代北方大片土地沦为女真族贵族统治领地,服饰文化也因其政治和经济因素而发生交互影响。《续资治通鉴》记载:“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可见南宋京都也尚北服。宋代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上身穿袄、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裤。其面料为罗、纱、锦、缕、毅、绢。尤其是裙子颇具风格,其质地多见罗纱,颜色中以石榴花的红色最注目。褶裥裙也是当时裙子中有特点的一种,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贵族妇女着裙的褶裥更多。

  元代是蒙古族入关统治中原的时代。其服饰既袭汉制,又推行其本族制度。

  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须剃发为蒙古族装束。蒙古族的衣冠,以头戴帽笠为主,男子多戴耳环。然至元大德年间以后。蒙、汉间的士人之服也就各认其便了。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国后,先是禁胡服、胡语、胡姓,继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官服饰、内臣服饰,其样制、等级、穿着礼仪真可谓繁缛。清代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184o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方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外国衣料因价廉渐为人所欢迎,费工费时,工艺考究的滚、镶、嵌、绣等传统手工艺渐渐地衰落,西方缝纫方式开始流行起来。尤其是女性的时装,由于缝纫精致、款式合乎时代潮流,影响尤大。风行于本世纪2O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

  清代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沿无专业服装研究中心,服装式样的变化以过千家万户,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径而走,全国效仿,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作为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影剧明星等,在旗袍式样上的标新立异,也促进了它的发展,其中如交际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创办的云裳时装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治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按说服装,对人类来说,蔽体御寒是它的首要功能。但是人类服装文明,自走出了唯一实用目的时代以后,它的功能就复杂了。尤其在中国,自古,服装制度就是君王施政的重要制度之一。

  促使服装发挥它的功能,达到它「天下治」的目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服色。服色有两大功能:一是区别身份地位;二是表示所处的场合。古代政府对全天下的人,都有规定的服色,尤其,天子、诸候至百官,从祭服、朝服、公服至常服,都有详细规定,他们几乎是穿着制服,因穿制服的人,多属上层阶级,是人们企羡的对象,因此制服服色强烈地影响一般的流行服色。时代不断变迁,中国文化中不断加入外来文化,流行服色也会反过来影响制服服色,在这两种服色文化互相激荡的结果,产主了这段看似变化不大,事实上又有翻天覆地改变的服装史。古代的服装,依穿着场合,主要可分为:礼服、朝服、常服叁类,每类又可分几种,原则是地位愈高的人,得以穿的种类愈多,可以用的颜色愈多。就让我们看看中国之服装史吧……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国,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制定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来安定天下。服装是每个人阶级的标志,因此服装制度是立政的基础之一,规定是非常严格的。

  商周时代的服饰:

  商周时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右边;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做「蔽膝」。

  春秋战国的衣服,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这种衣服叫「深衣」。还有一种「单衣」,是没有里子的宽大衣服。他们头上还戴「帻」;帻是用来包住头发的头巾,不让它们披散下来。

  这个时期,游牧民族所穿的短衣、长裤、靴子,也传进外国,这种帅气的服装穿着起来,行动的确是方便多了。

  ◎男服服饰:

  冕服: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

  弁服:其隆重性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与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为爵弁,韦弁、冠弁等几种,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颜色。

  玄端:为天子的常服,诸侯及其臣的朝服。

  深衣:古代凡是服礼都是上衣下裳不相连,惟此种衣裳是上下相连,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女服服饰:

  ?衣:为王后从王祭先王的俸祭服。

  ?翟:为王后从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画?翟纹十二章纹,?翟羽色亦为五采。

  阙翟: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从君祭宗庙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缯的翟纹。

  鞠衣:为王后率领命妇祭蚕神告桑的礼服,亦为诸候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展衣:又称?衣为王后礼见王及宴宾客的礼服,亦是卿大夫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禄衣:为王后燕居时的常服,亦为士之妻从夫助祭的祭服。

  纯衣:为贵族之女的嫁衣。

  ●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历经秦朝的严苟政治,刘邦以平民得天下,力求予民休息,一般制度多无太大改变,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袭秦制。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男服服饰:

  礼服:汉朝的祭祀礼服,承袭了秦代的废除「六冕」,以一种冕服为祭天地明堂之礼服的办法。

  冕冠服:为最尊贵的祭祀礼服,是天子及三公诸候、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时穿着。

  长冠服:为夫子和执事百官,用在祭宗庙及各种小祀,如五岳、四渎、山川、社稷等典礼穿者。

  委貌冠服:相当于周代的冠弁服。为公卿诸候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的时候穿着。

  皮弁冠服:此种冠服为大射礼时,执事者穿着,衣裳为缁麻衣,皂领袖、素裳。

  朝服:自秦开始以袍作为朝服,汉代从皇帝至贱更小吏亦以袍作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过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称。汉代的朝服,服色是随着五时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女服服饰:

  庙服:相当于周代的?衣,是女子礼服中,地位最尊贵的一种。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庙服,皇后之谒庙服,其服色是皂下。

  蚕服:相当于周代约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帅领公卿诸侯夫人亲蚕礼时穿着。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男服服饰:

  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

  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天子用刺绣文,公卿用织成文。

  北周冕服:北周武帝汉化政策相成功,大力推行中国古代的周礼之制,因此北周的服色制度多根据周礼而定。

  委貌冠服:为公卿行卿射礼之礼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缘为领袖。

  朝服:同于汉代,天子与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来区别,亦都有五色朝服,不过汉代平时常朝以皂朝服、绛服为多,而魏晋南北朝则以绛朝服为主。

  通天冠服:魏晋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礼服。着绛纱袍,皂缘中衣,黑鞋。

  远游冠服:为皇太子及诸王所服,着朱衣,绛纱袍,皂缘白纱中衣,白曲领。

  百官冠服:以绛纱为主。但陈制较复杂,百官位高者以朱衣为朝服,位卑者,则以皂衣为朝服,皂白纱缘中单。

  品色衣:天台近侍及宿卫之官,皆着五色衣,以锦绮馈绣,名曰品色衣。

  常衣:主要是裤褶服,用途非常广,可以做朝服、军服、便服、从贵族到庶民均用到它。

  ◎女服服饰:

  皇后谒庙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礼服,也是皇后的嫁服。

  入庙佐祭服:为妃、嫔、命妇之祭服。在晋及南朝宋、陈均为皂上皂下。

  亲蚕服:为皇后行亲蚕礼之礼服,均为青上缥下。

  助蚕服:为妃、嫔、命妇助皇后行亲蚕礼之礼服,在晋及南朝陈为缥上缥下。南朝宋为青上青下。

  朝服:以上三朝均以为女性之朝服。

  比周礼服:女性官服与男性官服同样,非常复杂,用色亦多,与前述朝代大不相同●到了隋唐,虽然在最隆重的礼仪服装仍跟上传统,但是穿得最多的官式常服,却有了新面貌,闹到了后代服色制度的另一个传统。因此这是服饰史上的重要时代。

  隋唐时,一般人是穿白色圆领的长衫,低下阶层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圆领或交领短衣,高腰拖地的长裙,腰上还系着两条飘带。唐代的女装主要是衫、裙和帔;帔就是披在肩上的长围巾。还有特别的短袖半臂衫,是套穿在长衫外面。唐代初期的妇女还喜欢穿徂领的小袖衣、条纹裤、绣鞋等西域式的服装,她们的头上还戴着「幂离」、「帷帽」。隋唐的女装,以红、紫、黄、绿四种颜色最受欢迎。

  ◎男服服饰:

  冕服:祭服,最隆典礼礼服。自天子至百官均服之。

  朝服:为次于冕服的第二等礼服。

  通天冠服:天子之最隆重朝服。

  远游冠服:为皇太子及亲王的最隆重之朝服。

  具服:亦称朝服。

  公服:为次于冕服、朝服的第三等礼服。

  弁服:天子在朔日受朝时服之,皇太子在朔望视事时服之。

  公服:皇太子在五月常朝、元日冬至受朝时服之。

  平巾帻服:戎装的公服。

  乌纱帽服:为天子及皇太子视朝、听讼和宴见宾客的服装,以乌纱做帽。

  黑介帻服:没有公职的士人,在朝见受诏时穿着。

  常服:为使用最多的一种服装。

  黄袍:天子开始常穿**袍。

  品服:以不同服色来分别品官之职位高低的传统。

  ◎女服服饰:

  大礼服:

  ?衣:最隆重的大礼服。

  ?翟:皇太子妃最降重的大礼服。

  常礼服:

  青衣:皇后礼见皇帝时穿着的。

  朱衣:皇后宴见宾客时穿着的。

  钿钗礼衣花钗礼衣:归嫁礼服。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

  宋朝时侯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掇」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男服服饰:

  冕服:宋朝开始减少冕服的种类,大典礼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经常出现。

  朝服:宋代在劲下加上特别的装饰谓之「方心曲领」。

  公服:宋代以常服为公服。

  ◎女服服饰:

  礼服:其服色大致与唐代相同。

  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长裙、霞帔为常服。

  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相似。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男服服饰:

  冕服:

  天子衮冕服。

  皇太子衮冕服。

  公服:行礼时百官所穿的。

  常服:元代上层主要服装。

  ●朱元璋统一天下,明代开始整体上大致恢复汉人衣冠,从唐代吸收了胡人习惯以后,发展出的汉人衣冠。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男服服饰:

  冕服:从宋代起皇帝几乎只穿一种冕服。

  朝服:有通天冠服、皮弁服、朝服等。

  公服:百官的正式办公服。均用到它。

  常服:恢复唐宋时代的常服糸统。

  ◎女服服饰:

  礼服:

  ?衣:为皇后受删、谒庙、朝会时穿着。

  翟衣:为皇后的第二礼服。

  礼服:品官命妇的大礼服。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清代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也是在进入中国后,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乾隆帝亦属好大喜功、浮慕好名之君,但他能清楚意识到,是承袭一套己涵在衣冠制度中的政沾理论,而不必是外观形式,方能传国长久。乾隆朝制定详细的冠服制度,并图示说明,以后子孙也能「永守勿愆」。

  清代的衣服长袍马褂,早先是富贵人家才穿的服饰,到后来普遍了,变成全国的一般服饰,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颜色是外面黑,里面红。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变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她们的鞋子也很特别,是一种花盆式的高底鞋。至于汉族妇女的服饰,则和明代差不多。

  ◎男服服饰:

  礼服外褂:因纹饰不同而分别官阶衮服:为皇帝穿着。

  龙褂:为皇子所照。

  补服:依纹饰不同而分别官阶。

  朝服:最隆重的大礼服。

  吉服:清代的礼服,次于朝服是为吉服,用于吉庆典礼时穿着。

  常服:清代之服装制度,唯对常服,规定甚小。

  ◎女服服饰:

  朝服:皇后的朝服则是朝裙、朝袍、朝褂,三件方为一整体。

  吉服:由外褂与袍组成。

遣策在尹湾汉墓简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这批遣策包括:尹湾二号汉墓的衣物疏(木牍一正、反),尹湾六号汉墓的“君兄衣物疏”(木牍一二正、反)、“君兄缯方缇中物疏”(木牍一三正)和“君兄节司小物疏”(木牍一三反),凡四件。[1]作为随葬物的清单,它们含有大量关于汉代物质文化及风俗的宝贵资料,且颇多可与文献记载相印证之处。现试对其中的一些名物略作释读,愿与学者共同探讨,并就正于方家。

(一)诸于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絈绮诸于一领,羽青诸于一领,[糹+‘剽’]鲜支单诸于一领。●右诸于三领。”

尹湾六号汉墓木牍一二正:君兄衣物疏:“早丸诸于一领,[糹+'剽']丸诸于一领。”

“诸于”,服饰名,也作“诸衧”。《说文解字》衣部:“衧,诸衧也,从衣于声。”则“于”即“衧”之省。诸于是汉史中一种颇引人注意的服装。西汉宣帝时,为太子选美,王政君因着“绛缘诸于”而入选。《汉书·元后传》:“及太子朝,皇后乃见政君等五人,微令旁长御问知太子所欲。太子殊无意于五人者,不得已于皇后,强应曰:‘此中一人可。’是时政君坐近太子,又独衣绛缘诸于,长御即以为是。”王政君后成为元帝的皇后、成帝的皇太后,也即王莽的姑母。则诸于系外衣,可作女子的正服,可有鲜明的缘饰。

更始诸将也曾着诸于,并因此招致洛阳、长安人的讥笑和非议。《后汉书·光武帝纪》:"时三辅(按指洛阳地区 )吏士东迎更始,见诸将过,皆冠帻,而服妇人衣,诸于绣镼,莫不笑之,或有畏而走者。"又《后汉书·刘玄列传》:"其(按指更始天子刘玄)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着绣面衣、锦袴、襜褕、诸于,骂詈道中。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洛阳与长安都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可知在正统的观念中,诸于只是“妇人衣”,男子是不应穿著的。

但是,尹湾汉简却表明:西汉时,至少在部分地区,诸于确实曾是一种男女通用的服装。尹湾二号汉墓的墓主为一中年女性,该墓遣策中的“诸于"是做女服。而尹湾六号汉墓的墓主师饶,生前曾任东海郡功曹史,该墓遣策中的“诸于”是做男服。由此可知,在汉史中,如更始诸将那样身为男子而着诸于者并不是孤立的现象。[2]

(二)直领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霜绮直领一领,帛[糹+'剽']合直领一领。●右直领二领。"

“直领”本是衣领的样式。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及其后,则丝里枲表,直领无袆,袍合不缘。”而此处木牍文字有“直领一领”,说明“直领”也用作服装的名称。

尹湾二号汉墓墓主系女性,则“直领”为汉时女服。《汉书·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刘越》:“时爱为去刺方领绣。”晋灼曰:“今之妇人直领也。绣为方领,上刺作黼黻文。《王莽传》曰‘有人着赤缋方领’。方领,上服也。”晋灼为晋人,可知直领亦晋时女服。

作为服装的“直领”,其样式与男服中的“方领”相似。《释名·释衣服》:“直领,邪直而交下,亦如丈夫服袍方也。”《汉书·韩延寿传》:“延寿衣黄纨方领。”晋灼曰:“以**素作直领也。” 《后汉书·儒林列传》 :“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李贤注:“方领,直领也。”《后汉书·马援列传》:“勃衣方领,能矩步,辞言娴雅。”李贤注:“《前书音义》曰:‘颈下施衿领正方,学者之服也。’”则汉时的“方领”是上等之服,也是儒者之服。

《太平御览》卷一三七引《续汉书》:“太后素自喜俭,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车如流水马如龙,苍头衣绿褠直领,领袖正白。顾视御者,远不及也。”苍头系男性奴仆。外家苍头骄奢逾制,着“绿褠直领,领袖正白”,故令马太后不安。

直领又作“直袊”。《方言》卷四:“袒饰谓之直袊。”郭璞注:“妇人初嫁所着上衣,直袊也。”直领也称为“幆”。《广雅·释器》:“ 直袊谓之幆。”又曰:“袒饰、裦明、襗、袍、襡,长襦也。” 因直领即袒饰,故亦应类似长襦。《急就篇》:“袍襦表里曲领帬。”颜师古注:“长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曰,短而施要者襦。”也说明直领比一般的襦要长。

此处木牍所记“霜([糹+‘霜’])绮直领”,是以淡**的绮缝制的直领;“帛[糹+'剽'](缥)合(袷)直领”,是以淡青色的帛缝制的有夹里的直领。[3]

(三)中单

尹湾六号汉墓木牍一二正:君兄衣物疏:“青鲜支中单一领。”一二反:“葛中单一。”

“中单”,服饰名,即“中襌”。《汉书·江充传》:“充衣纱縠襌衣,曲裾交输。”颜师古注:“襌衣,若今朝服中襌也。”

中单又称“中衣”。《隋书·礼仪志》:“何佟之议:‘卿以下祭服,里有中衣,即今之中单也。’”中衣穿在内衣与外衣之间。《释名·释衣服》:“中衣,言在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这种服装上下连属,样式如古时的深衣。《礼记·深衣》郑玄注:“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素纯曰长衣,有表则谓之中衣。”因汉之单(襌)衣亦如古之深衣,而中衣是穿在单(襌)衣的里面,故称之为中单(襌)。

中单多用作朝服、祭服的里衣。例如,《晋书·舆服志》:“ (皇太子)衮衣九章,白纱绛缘中单,绛缯韠,采画织成衮带,金辟邪首,紫绿二色带,采画广领、曲领各一,赤舄绛袜……释奠,则远游冠,玄朝服,绛缘中单。”“绛缘中单”,即镶有深红色缘边的中单。

中衣、中单也指一般的里衣。《敦煌汉简释文》1143:“单襦、复襦各二领,单衣、中衣各二领。”[4]《太平御览》卷四零三引虞预《会稽典录》:“郑弘为灵文乡啬夫。民有弟用兄钱者,未还之,嫂诣弘诉之。弘卖中单为叔还钱。”注:“即今之汗衫也。”则中单可作汗衫。

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汗衫,盖三代之衬衣也。《礼》曰中单。汉高祖与楚交战,归帐中,汗透,遂改名汗衫。”“汗衫”这一名称,未见于汉代文献及相关考古资料,疑为晚出之词。而此处木牍所记“青鲜支中单”、“葛中单”,有可能类似后世的汗衫。

(四)合衣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霜丸合衣一领。”“帛[糹+‘剽’]合直领一领。”“[糹+‘剽’]丸合帬一。霜散合帬一。”

尹湾六号汉墓木牍一二正:君兄衣物疏:“[糹+‘剽’]丸合衣一领。”

“合”,读为“袷”,有衬里而无絮的夹衣。《说文解字》衣部:“袷,衣无絮。”《急就篇》:“襜褕袷复褶袴裈。”颜师古注:“衣裳施里曰袷,禇之以绵曰复。”《广雅·释诂》:“袷,重也。”《汉书·匈奴传》记载,汉文帝赐给匈奴单于的礼物中有“服绣袷绮衣、长襦、锦袍各一”。颜师古注:“服者,言天子自所服也。袷者,衣无絮也。绣袷绮衣,以绣为表,绮为里也。”又《齐民要术》卷三《杂说》:“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复为袷。”“袷”因有衬里而无絮,较“复”薄,故不属冬衣。

“袷”也用来指其它带衬里的服装,如夹裳。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俱白见一女人,年可三十余,上着青锦束头,紫白袷裳,丹绨丝履。” 此处木牍所记“合直领”、“合帬”,则为夹直领和夹裙。

(五)絪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帛[糹+‘剽’]鲜支单襦一领。练□单襦二领。□鲜支絪二领。●右絪、单襦五领。”

“絪”,读为“裀”,服饰名。《广雅·释器》:“复襂谓之裀。”《集韵·衔韵》:“衫,小襦,通作襂。”则“襂”就是“衫”。《释名·释衣服》“衫,芟也,芟末无袖端也。”王先谦《疏证补》引毕沅曰:“盖短袖无祛之衣。”“袖端”即“祛”,指袖的边口。《中华古今注》卷中:“始皇元年,诏宫人及近侍宫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葢取便于侍奉。”则衫应是短衣。《方言》卷四“汗襦”条郭璞注:“今或呼衫为襌襦。”襦亦短衣。因“衫”为襌襦,而“裀”为“复襂”,故“裀”当类似复襦,为絮有丝绵的短衣。

《广雅·释器》又曰:“裀,裑也。”王念孙《疏证》:“裑,谓衣中也,通作身。”《龙龛手鉴》卷一:“裀,近身衣也。”总之,“裀”大约是一种贴身穿著、衣袖不长且无袖边口的短衣,其内或有衬里,样式与衫(襂)、襦等相近。

在古籍中,“絪”、“裀”常通作“茵”,指“茵褥”。例如,《汉书·霍光传》:“加画绣絪冯,黄金涂。”如淳曰 :“絪亦茵。”师古曰:“茵,蓐也。”司马相如《美人赋》:“裀褥重陈,角枕横施。”[5]但尹湾二号汉墓衣物疏中的“絪”却并非如此。通观此衣物疏(木牍一正)的格式,各种随葬品被分为九组,每组包括同类之物若干件,末尾加黑圆点“●”,用“右某某(物名)多少(数量)”作一小结。在此枚木牍中,“□鲜支絪二领"是与三领“单襦”列在一组,并以“●右絪、单襦五领”为结,故此处的“絪”应是与“襦”同类的服装,而不是茵褥。

(六)大绔、小绔

尹湾六号汉墓木牍一二正:君兄衣物疏:“早丸大绔一。”“练早大绔一。”“早布大绔一。”“练小绔二。”

绔,服饰名,又作“袴”。《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说文解字》纟部:“绔,胫衣也。”段玉裁注:“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按照段氏的解释,绔是左右分离不相连属的两只“胫衣”,如今日民间的套裤。但考古资料表明,以上说法是不够准确的。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曾出土了一件绵绔,该绔为一整体,前腰合缝,后腰敞口,腰以下前后开裆。在宋墓所出的遗物中,也有几个类似的例子。故有理由认为,这种一体的开裆裤当是“绔”的典型样式。[6]

“绔”有大小之分。《方言》卷四:“大袴谓之倒顿,(郭璞注:“今雹袴也。”)小袴谓之[衤+‘交’][衤+‘了’],(郭璞注:“今[衤+‘尞’]袴也。”)楚通语也。”大绔一般是作男子的外服。《汉书·景十三王传》:广川王刘去,“其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绔、长剑。去好之,作七尺五寸剑,被服皆效焉。” 《汉书·武五子传》:故昌邑王刘贺,“衣短衣大绔,冠惠文冠,佩玉环,簪笔持牍趋谒”。则知大绔可作正服。《汉书·朱博传》记载,齐郡舒缓养名,“官属多褒衣大袑,不中节度”。颜师古注:“袑音绍,谓大袴也。”大绔的样式应是较为宽松的。在汉画资料中,常可看到男子身着一种肥大的长裤,裤脚很宽,拖到地面。这种服装或即大绔。

小绔大约是内裤。《汉书·周仁传》:“仁为人阴重不泄。常衣弊补衣溺袴。”颜师古注:“溺读曰尿。尿袴者,为小袴以藉其尿。”或以为小袴即裈。陈元龙《格致镜原》巻十八《冠服》:“裈,亵衣,小袴。” 裈是合裆裤。《晋书·阮籍传》:“独不见羣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壊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 因合裆裤可以“藉尿”,故陈氏的说法似有一定道理。但小绔也有不合裆的,上文提到的马山一号楚墓所出绵绔就是一例。该绔由墓主贴身穿著,开裆,绔脚[上‘辟’,下‘衣’]积为裥而收拢,有紧口的缘边。又《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则裈不仅可作内裤,也可作外裤。因此,小绔不一定是裈;其与 大绔的区别或许并不在于是否开裆,而更要看绔腿的宽窄和绔脚的样式。

小绔不可作正服。《南史·后废帝纪》:宋后废帝刘昱暴虐乖张,“恒夜出开承明门,夕去晨反,晨出暮归,从者并执铤矛,行人男女及犬马牛驴逢无免者……尝着小袴,不服衣冠。” 刘昱着小袴出行有失体统,故史家书之。此外,因小绔便于行动,也用为劳作之服。皮日休《忆洞庭观步十韵》:“[衤+‘交’][衤+‘了’]渔人服,荇蓎野店窗。”[7]是渔者着[衤+‘交’][衤+‘了’],即小绔。据上引《方言》,“[衤+‘交’][衤+‘了’] ”是汉时楚语,而洞庭一带为楚之旧地,皮日休为唐人,可知“[衤+‘交’][衤+‘了’] ”这种服装及名称在经历约千年后犹存。

本衣物疏所记三件大绔皆早(皂)色。其中,“早(皂)丸(纨)大绔”和“练早(皂)大绔”是丝质料。“纨”为细绢,“练”为练过的熟绢。“早(皂)布大绔”则是麻布质料。而两件“练小绔”的颜色,应是“练”之本色。

(七)巨巾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青巨巾一。练巨巾二。缕巨巾一。”

“巨巾”,服饰名,又称作“蔽膝”。《尔雅·释器》:“衣蔽前谓之襜。”郭璞注:“今蔽膝也。”蔽膝系在腰前,略似围裙,长可遮膝。《释名·释衣服》:“韨,鞸也。鞸,蔽膝也,所以蔽膝前也。妇人蔽膝亦如之。齐人谓之巨巾。田家妇女出至田野,覆其头,故因以为名也。又曰跪襜,跪时襜襜然张也。”则“巨巾”是齐地对妇女所着蔽膝的称呼。尹湾二号汉墓在今江苏省连云港,西汉为东海郡,属齐地,该墓墓主亦为女性。其遣策中出现“巨巾”,与《释名》的说法大致相合。

蔽膝有多种名称。《方言》卷四:“蔽厀,江淮之间谓之袆,或谓之袚。魏、宋、南楚之间谓之大巾。自关东西谓之蔽厀。齐鲁之郊谓之衻。”《广雅·释器》:“大巾,袆,蔽厀也。” 一种衣饰,在各地都有自己的名称,说明其服用之普遍。

蔽膝被称作“韨”、“鞸”,可知其为皮质。又称作“巨巾”、“大巾”等,说明也有纺织品。大约以后者为多。本衣物疏中的“青巨巾”、“练巨巾”、“缕巨巾”等,应都是纺织品。

《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欲令名誉过前人,克己不倦,“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 。又《三国志·吴书·妃嫔传》:潘夫人“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亮”。王莽妻与潘夫人是贵妇,而布蔽膝是僮使的衣着,可知汉人不分贵贱,皆服蔽膝。此外,服蔽膝者可能女性居多。尹湾二号汉墓与六号汉墓基本上属同时代。在二者的衣物疏中,相同种类的随葬品很不少。但是,只有二号汉墓的衣物疏中有“巨巾”,凡四件。

(八)紟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霜散紟一领。”

“紟”,单被。《仪礼·士丧礼》:“綪、绞、紟,衾二。”郑玄注:“紟,单被也。”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中有“青绮[上‘今’下‘巾’],素襄掾(缘)”。“[上‘今’下‘巾’]”即“紟”,大殓时用来包裹尸体。[8]

《礼记·丧大记》:“紟,五幅,无紞。”郑玄注:“紞,以组类为之,缀之领侧,若今被识矣。生时襌被有识,死者去之,异于生也。”“紞”是缀在被边的带子,作为被识,以别上下,而丧用之紟无“紞”。《汉书·食货志》:“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汉一尺约合今○·二三米。紟用五幅,则其宽度约为二·五三米。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曾出土一件单被,锦面,深**绢里,发掘报告称之为“紟”。该“紟”展开呈“亚”字形,是衣衾包裹的最外层,可将里面的衣衾和尸体完全裹起。其宽度为二·三四米,[9]略近于五幅。

(九)霜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霜散紟一领。”“霜丸衣一领。”“霜丸合衣一领。”“霜丸复繻一领。”“霜绮直领一领。”“帛霜帬一。”“霜散合帬一。”

在以上七条中,除“帛霜帬一”条外,另六条中“霜”字皆置于“散(繖)”、“丸(纨)”、“绮”等丝织品名称之前,可知这个字应表示一种颜色。

“霜”,读为“[糹+‘霜’]”。王嘉《拾遗记》卷六:“(汉昭帝)钓于台下,以香金为钩,[糹+‘霜’]丝为纶,丹鲤为饵,钓得白蛟。”“[糹+‘霜’]丝”,《太平御览》卷八六二引作“霜丝”。则“霜”即“[糹+‘霜’]”。

《字说》释“[糹+‘霜’]”:“帛如初生桑叶之色曰[糹+‘霜’]。"[10]而《释名·释采帛》对“缃” 字的解释与之几乎完全相同:“缃,桑也,如桑叶初生之色也。”又,《玉篇》纟部:“[糹+‘霜’],色庄切。”音“霜”。而“缃”字有两种读音,一为“息良切”,见《说文解字》纟部,音“相”;一为“师庄切”,见《集韵·阳韵》,音“霜”。后者正与“[糹+‘霜’]”的读音相同。因此,“[糹+‘霜’]”字应就是“缃”字。

《说文解字》纟部:“缃,帛浅**也。”《急就篇》:“郁金半见缃白[左‘素’右‘勺’]。”颜师古注:“缃,浅黄也。”此处木牍文字中的“霜”,是说丝织品的颜色为浅**。

(十)烝栗

尹湾六号汉墓木牍一二反:君兄衣物疏: “烝栗棺中席一。”

“烝栗”,就是“蒸栗”。《诗·大雅·荡》:“天生烝民。”《孟子·告子上》引作:“天生蒸民。”则“烝”“蒸”二字可通。

“蒸栗”是指一种黄的颜色。《释名·释采帛》:“蒸栗,染绀使**如蒸栗然也。”《急就篇》:“烝栗绢绀缙红繎。”颜师古注:“烝栗,**若烝孰之栗也。”

古人用"蒸栗"来描述**之物。例如,《文选》卷四十二魏文帝《与钟大理书》:“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纯漆,赤拟鸡冠,黄侔蒸栗。”是记玉的颜色。《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兽部·牛》引梁元帝《谢东宫赉蒸栗牛启》:“色似秘府之书,毛类陈王之玉。”是记牛的颜色。“蒸栗”还被用来描述竹简。《广弘明集·法义篇第四》梁简文帝《上大法颂表》:“蒲轮受伏生之诵,科斗荐鲁宅之文,蒸栗杀青,玉牒石记,填委广内。”《统归篇第十》梁萧子云《玄圃园讲赋》:“开金泥,剖玉牒,削蒸栗之简,采萝树之叶。”而此处木牍所记“烝栗棺中席”,是说棺中席的颜色黄如蒸熟的栗子。

古代着装礼仪

 导语: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古装剧,神州大地亦自然地掀起一股“古装热”。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古代着装礼仪,欢迎借鉴!

  1、夏、商、周时期的华夏服饰

 原始时代的服装形式,虽有个别考古资料的发现,但由于材料太少,还不能对该时期的服饰作详细的说明。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这大体反映了商代服饰的情况。周初制礼作乐,对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冠服制度作了详细规定,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装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深衣和冕服始于周代,这两种服制,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春秋时期胡服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在服装方面最重要的变化,是深衣的广泛流行和胡服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促进了汉族宽衣博带、长裙长袍服装的改革。赵武灵王为了军队的战斗力,冲破阻力,下令全国穿游牧民族的短衣长裤,学习骑射,终于使赵国强盛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装改革,胡服从此盛行。伴随胡服也传来了带钩,它是用于结束革带的,由于它比革带的扎结方式更加便捷,因而很快就流行起来。

 相关知识:“胡”是个模糊用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时专指匈奴,有时泛指从东北到西北诸游牧民族,有时甚至还要更宽泛一些。因此,胡服是指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他们为了游牧骑马的需要,多穿窄袖短衣、长裤和靴子。沈括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一个“全”字,或者把话说得有点过分,但胡服对汉族服饰的发展确实影响极其巨大。

  3、传统冠服制在在汉代的确立

 汉代深衣仍很流行,汉代是传统冠服制的确立时期。汉代的裤是开裆的,裤,古称绔。《说文》:“绔,胫衣也。”《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由此可见,当时的绔是开裆的,外罩以裳或深衣。后虽然出现满裆裤,但开裆裤仍长期存在。

  4、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的流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服装史上又一个大转变的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装束,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装,受胡服的影响最为强烈。他们将胡服中窄袖紧身、圆领、开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饰中来。汉族贵族也在胡服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方法是将其长度加长,加大袖口和裤口,改左衽为右衽。但礼服仍然是传统的汉族礼服形式。

  5、隋唐时期服装的转变时期

 隋唐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使其能上承历史服饰之源头,下启后世服饰制度之经道,所以,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古代服饰制度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男子的常服为幞头、袍衫、穿长靿靴。但此时的袍衫与前朝略有不同,式样为圆领、右衽、窄袖、领袖裾无缘边。此外,还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样。这种袍衫主要是受胡服影响,并且与汉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特点相结合,形成了这时期袍衫的风格。

  6、宋代的服装趋于保守

 宋代的服饰,大体沿袭唐制,但在服装式样和名称上略有差异。宋代的缺胯袍衫式样有广袖大身和窄袖紧身两种。穿褙子和半臂的习惯极为普遍,但都不能作为礼服穿用。总的来说,宋代的服饰比较拘谨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鲜艳,给人以质朴、洁净、淡雅之感,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尤其是程朱理学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7、辽、金、元时期的服饰既沿袭汉人的礼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

 辽、金、元时期的服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沿袭汉唐和宋代的礼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辽金男子的服饰多为圆领、袖的缺胯袍,着长统靴或尖头靴,下穿裤,腰间束带。元代男子的服饰有汉族的圆领、交领袍,也有本民族的质孙服,其形制与深衣类似,衣袖窄瘦,下裳较短,衣长至膝下,在腰间有无数褶裥,形如现今的百褶裙,在腰部还加有横襕。领型有右衽交领、方领和盘领。下穿小口裤,脚穿络缝靴。服色以白、蓝、赭为主。此外,元代服饰在质料上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棉花的广泛种植,棉布成为服饰材料的主要品种。

  8、明代的服装继承前代,清代服装对近代影响较大

 明代的服饰,大体上沿袭唐制,但宋元服装形式中的某些式样也有保留。清代的服饰对近现代服装形式影响较大,清代男子服饰可分为三种:汉族传统服装;满族民族服装;外来西洋服装。清代袍的式样,是在汉族传统基础上加以变化,并吸取满族服装特点。一般袖子比较窄瘦,礼服是箭袖,又称马蹄袖。袍身用钮扣系结。右衽大襟,圆领口。皇室的袍有前后左右四开气,而士庶男子只能在左右开气。马挂是清朝特有的服装。它式样多为圆领,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样,有长袖、短袖、大袖、窄袖之分,但均为平袖口。直到清末西洋服装传入和辛亥革命后,我国的服装才起了重大变化,进入了近现代服装发展阶段。

  我国传统服装的两种基本形式

 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上衣下裳制,相传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一传说可以在甘肃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绘中,得到印证。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据《释名·释衣服》载:“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这种服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衣裳连属制,古称深衣,始创于周代。《礼记·深衣》注称:“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深衣同当代的连衣裙结构类似,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绣缘边。深衣这一形制,影响于后世服饰,汉代命妇以它为礼服,古代的袍衫也都采用这种衣裳连属的形式,甚至现今的连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

;

  名称由来

  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客观上的汉族人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

  基本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於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著。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男装的式样: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便是如此。

  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再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隋唐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窄袖紧身翻领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为流行服饰来穿的(或者说是出于猎奇心理),并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宋明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一些别的式样,但影响并不广。

  大家看到了秦汉唐宋明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体部分相同。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其实象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汉服在唐朝时期汉人依然在穿,不过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以圆领为主,而在吴越地区则两者兼顾,宋明类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飞鸟奈良时期(中国唐朝时期)引进汉人服饰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和服。

  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1)历史性

  虽然剃发易服的暴力强制已经消失,汉服趋向于复兴,但已不可能成为常服。因为,为了减少交流阻力,落后民族习惯于按发达民族的习惯改变外貌。

  (2)传承性

  传承性即汉服历史具有传承性。在这漫长的时间中,汉服历史的发展一直遵循着代代相传,世世相袭的特点,这体现了汉服历史发展的传承性。

  (3)多样性与同一性

  多样性与同一性是指汉服款式的多样性与汉服型制(或样式)的同一性。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事物,汉服从来就不是一种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丰富多彩的款式体现了作为一种悠久的民族服饰应有的多样性。虽然汉服历来款式丰富,但汉服的基本形制(或样式)“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的特点却是千古未便的,这就是汉服的同一性。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是汉服的一大特色。

  (4)完备性

  完备性是指汉服自身内部体系的完备性。经过千年的发展,汉服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服饰了,它不但内部种类丰富,工艺考究,而且汉服的配饰也非常繁多而丰富。

  (5)相融性

  相融性是指汉服与传统文化的相融性,汉服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被视为正宗传统文化的象征了,而且汉服本身就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汉服与传统文化是和谐的一家。

  历史发展

  汉服即汉族服饰的简称:主要是指明末以前,在自然的文化发展和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汉族服饰。

  汉服作为一种独立服饰体系,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貌,即已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色,并且明显区别于我国其它民族,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服装,更与现代服饰在制式风格上有着质的不同。

  汉族服饰博大精深。因为其历史悠久,应用地域广泛,并在不断的创新与融合中发展演变,使得对中国服饰研究较少的人难以把握,而作为一个大的服饰体系,不能仅以表象和简单的制式来界定汉服,而应以其主导风格为界定标准。

  所以汉服的界定标准可以用以下文字进行表述:“上溯炎黄,下至宋明,汉(先秦时期则为华夏)族人民所穿著的服饰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明显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

  如此界定汉服—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主要基於以下三点性质的考虑:

  第一:汉服的民族性,即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而中国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装不能称为汉服。民族是个整体的概念,所以一个汉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装,也不能称其为汉族的传统服饰。

  第二:汉服发展的传统性,而传统又必须分为两方面,即传承性与统一性。汉服的传承性表现在:汉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黄帝时期,并一直保留风格传承而不断的发展演化。汉服的统一性表现在从黄帝时期到宋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历时近五千年的时间跨度,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广度上,所有汉族人的服饰在其主流中拥有的共同特点。即以右衽、大袖、深衣为典型代表。

  第三:汉服发展的自然性,即非外力强制下,汉人自觉自愿的情况下,通常不易被人们明显觉察到的自然的发展,这也是一般事物或文化发展的常规规律。而汉服发展的自然性,更是一个民族传统服装的传承性的基础,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发展轨迹之下的正当发展演变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过一般的规律,向前追溯其源头,也可以向后预测其发展方向。

  以此界定下,中国古代,除了清装外,只要是明末以前的汉人所穿的服装,不论样式、地域、融合、分化、发展,都可称为汉服,而现代古戏装,除清戏装以外,虽然与古代有所区别,但也是依照传统风格合理改制而来,所以也可以称为汉服。而汉服,用肉眼是很容易将其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包括满装、洋装、现代装)区分开的,现在这种汉服,又多被称为“古装(除清装外)”。

  清朝的服饰,向前追溯,来源于满族的服饰,向后观察,也非汉服传统。所以虽然是汉人所穿,但不符合汉族传统服饰的“传统性”要素,所以不能划入汉服范畴;而今天汉人所穿的服装,其源流主要是来自西方,“唐装”马褂、旗袍等主要(要分清主次)源流来自满族的传统服装,所以不能称为:汉族的“传统服装”。即要分清,一个汉族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