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痹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已经知道燥痹是以燥邪为主而导致的以肢体关节枯削疼痛、孔窍干燥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风湿病。自从我科燥痹之后,有人问我燥痹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就和朋友们分享一下燥痹形成的过程。
人体内燥痹起因多种,机制复杂,病因言燥,并非单指六*之燥,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因素,涉及多脏器、多系统的病理变化。发病多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外邪侵袭以及饮食、情志等有关。
一、先天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精血不足,阴津亏耗;或素体为木形之人或火形之人,阴虚体质,内有郁热,血中伏火,多从热化、燥化使阴津亏虚;有的先天不足,卫外不固,感受燥邪或风热邪气,使清窍失养,不能濡润筋脉关节、四肢百骸、脏腑而发为燥痹。
二、后天失调 成年人劳倦过度,或房劳过度,烦劳伤阴;或误治失治,内热津伤,或久病失养,精血内亏,或失血过多,或汗、吐、下后,均可致使津液耗伤,阴血不足而周身筋骨、关节、脏腑等组织失运、失荣,而成燥痹。
三、外邪致燥 外邪致燥,并非专指燥邪,与“春初温升”、“夏热炎炎”及“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或“久晴无雨,秋阳以暴”有关,五气均可致燥,风暑燥火四邪为阳邪,阳热亢盛伤津耗液;风寒伤人能化热,风热伤人能化燥,热则耗液,燥则伤津;另外,外感温热毒邪,热毒炽盛,燔灼气血,伤津耗液,血脉瘀阻,也发本病。
四、情志因素 情志失调,如肝郁化火,或五志过极化火,火热伤津成燥;或情志不遂,气滞血瘀,津液失布而成燥;或思虑劳倦伤及脾脏,营阴受损,机体正常之津液不足,难以为继,也易发为燥痹。清·顾靖远《顾松园医镜》云:“劳倦伤脾,乃脾之阴分受伤者居多。”唐宗海《血证论》说:“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得随气上升。”
五、饮食失调 饮食不节,过食或嗜食辛辣香燥火炙之品,以及膏粱厚味等,湿热内生,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津液不布;或脾胃阴亏,津液乏源;或过用刚烈燥热药物,或服金石药毒,积热酿毒,耗伤阴津,灼津炼液化燥而发本病。
六、天行燥邪 气运太过,燥气横逆,天行燥烈之气,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阳明司天,燥*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民病左肤胁痛……草焦上首,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腰痛。”阳明燥金司天,干旱燥盛,大地皴裂,沟河干涸,禾稼枯萎,人居其间,身受燥毒,津液失充并体液受燥毒之蒸而外泄,致津亏液涸,燥痹乃成。
总之, 本病所发,为先天禀赋不足,或阴虚或阳疏,津液化生无源,或过食辛燥之品,或感受外邪,多从燥化,或长期情志不遂化火,或因病耗阴失血伤精;津枯液涸,阴虚津液失布,或津少血运滞涩,瘀血内停,津失布达,痹阻脉络,肢体、关节、清窍及脏腑失于濡养,功能受损而致病。
从以上燥痹发生的过程看,其基本病机为外感或内生之燥邪导致机体津液化生、运行、敷布失常,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失于濡润滋养。燥邪是发病的关键,津亏是病理的基础。其病位在肢体、关节及口、眼鼻咽等孔窍,与肾、肺、心、脾(胃)、肝等脏腑密切相关。
燥痹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属本虚标实之候,以阴虚津亏为本,以燥、热、毒、瘀为标。燥邪延绵日久灼伤津血而成瘀,瘀血阻滞气机,气机升降失常,津布障碍,内燥更甚。瘀燥互用,形成恶性循环。燥邪煎灼阴津,日久损及肾、肺、脾(胃)、肝等脏腑,而脏腑本身病变又使气血津液不足或输布运行失常而致燥。津伤成燥,燥盛伤津,互为因果,致使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并多为器质性病变,故本病病程长久,缠绵难愈。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症状及治疗 5 关于阳明病 51 辨证分型 52 辨证论治 6 关于阳明腑病 61 症状 62 辨证论治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阳明经证的方剂 2 治疗阳明经证的穴位 3 古籍中的阳明经证 1 拼音
yáng míng jīng zhèng
2 英文参考Yangming channel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Yangming Channel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阳明经证(Yangming Channel syndrome[1][2])为病证名[3]。又称阳明经病[3]。见《医学心悟》。
《中医药学名词》(2004):阳明经证是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肠中尚无燥屎内结,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等为常见症的证候[4]。
《中医药学名词》(2010):阳明经证是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等为常见症的阳明病证[2]。
4 症状及治疗《伤寒辨证·六经证治》:“传至阳明,则目痛、鼻干、不眠,宜升麻葛根汤。此证有在经在府之别。如目痛,鼻干,微恶寒,身热,脉浮洪,病在经也。”阳明经病又有在标在本说[3]。在标宜辛凉解肌,在本宜清热保津[3]。
《伤寒全生集·足阳明经见证治例》:“其证目痛、鼻干、不眠、头额痛、身微热、恶寒,此是阳明经之标病,不拘日数多少,便宜解肌;如身热,烦渴欲饮水,汗出恶热者,此阳明经本病也,当清解邪热。”
《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阳明主里,内候胃中,外候肌肉,故有病经病府之分。如论中身热,烦渴,目痛,鼻干,不得眠,不恶寒反恶热者,此阳明经病也……治阳明经病,则以葛根汤或桂枝加葛根汤发之,或以白虎汤清之,或以柴胡白虎汤和之,随其证而施之可也。”
《医学心悟·阳明经证》:“阳明经病,目痛、鼻干、唇焦、漱水不欲咽,脉长,此阳明本经证,其经去太阳不远,亦有头痛发热,宜用葛根汤解肌。”(葛根、升麻、秦艽、荆芥、赤芍、苏叶、白芷、甘草、生姜)[3]。
本方即治阳明经标病,若见身热、烦渴、汗出恶热者,宜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等方[3]。
5 关于阳明病阳明病为病名[5]。六经病之一[5]。《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泛指肠胃而言;实,是邪气实[5]。阳明病一般主里、热、实证[5]。
51 辨证分型辨证有经证、府证之分[5]。
《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阳明则府病多于经病。以经邪不能久留,而府邪常聚而不行也……经病有传经、自受之不同,府病有宜下、宜清、宜温之各异。”
52 辨证论治阳明经证因无形的邪热盛于经,证见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等[5]。治宜清热保津为主,常用白虎汤等方[5]。
阳明府证是有形的燥实热结于腑,证见潮热、谵语、腹满痛、不大便、脉沉实等[5]。治当攻下燥实,清除热结,常用三承气汤等方[5]。
阳明病由于里热外蒸,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是阳明病的发热特征[5]。在治疗上,因阳热亢盛,津液容易耗伤,故清、下二法,为阳明病的重要治法[5]。
6 关于阳明腑病阳明腑病为病证名[3]。亦称阳明腑证[3]。指邪热伤津,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腑气不通,以日晡潮热,手足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脉沉实有力为常见症的证候[4]。
61 症状证见潮热、自汗、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或发斑、发黄,狂乱,大便燥实不通,或手足乍冷乍温,腹满硬痛,喘急[3]。
《伤寒辨证·六经证治》:“潮热、自汗、谵语、发渴、大便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发斑发黄,狂乱恶热,脉沉数,病在府也。”
62 辨证论治治宜攻下燥实为主[3]。
《医学心悟·阳明经病》:“假如邪已入腑,发热转为潮热,致有谵语、燥渴、便闭、腹胀等症,是为邪气结聚,则用承气汤下之。”
《伤寒全生集·足阳明经见证治例》:“若潮热、自汗、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或发斑、发黄,狂乱,大便燥实不通,或手足乍冷乍温,腹满硬痛,喘急,此是正阳明胃腑本实病也。急宜调胃承气汤下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阳明三急下的穴位 2 治疗阳明三急下的方剂 3 治疗阳明三急下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阳明三急下 1 拼音
yáng míng sān jí xià
2 英文参考three emergent purging syndromes of Yang Ming disea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阳明三急下为病证名[1]。指急性热病传至阳明腑实阶段的三种急下证[1]。即《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4中医可以自学
笔者是自学中医,也是逼上梁山的。那是老伴得了左心衰,上四楼歇8次,提颗白菜都气喘,花175元5付中药,人缓过来一些,大夫给开步长脑心通,每天10元,一个月下来,我的工资只剩下50元,生活费没了,得想个招,自己动手,不花钱,还得有效果,仔细分析,现学扎银针那是阳春白雪,必须有专业知识,而按摩测是下里巴人,手指头总比银针面积大的不知多少倍,不离穴也不离经,花了50元买了4本按摩书,按图索骥,先治她的高血压,每天坚持下去,一分钱不花,效果却很好,血压被控制到正常水平。
当时带着问题去学,她身体有什么疾病,就去翻书,看《针灸甲乙经》,找到她外阴瘙痒和白斑,按照书里的做法,顺时针补蠡沟穴,很快外阴瘙痒自愈,这样边实践边学习,学习即快记得还牢,她的病好了,逐渐我的中医知识越来越丰富。只要有恒心,有目标,有的放矢去学中医,一定会有收获,我最大的收获不但自己 健康 了,还有让更多相信我的人获得 健康 。
中医可以自学,中医必需自学
一.中医,可以自学。
当代大师李可(1930--2013),在监牢里,没人教,靠自学。一本《伤寒论》起家,研习践行一生,创造了当代中医的辉煌。
二.师付引入门,修行靠自身,自学就是中医修行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份。
大师蒲辅周(1888---1975),跟师三年,18岁开始行医川北山村28年,1934年悬壸成都,1955年载誉京城。弟子们说师付有一个几不变的习惯,每天早晚都要习读经典几个小时。
三.中医大学毕业生也需重新自学经典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医人材。
李士懋(1936---2015)作为中国第一批中医大学毕业生,行医十七八年,却感越医越力不从心只好从传统经典里开始自学,研习践行三十多年,提出了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理念。誉赞为“求学中医的一盏明灯”。
可以说他们都是用自学方式修成了一代中医大师。我等凡辈,用自学的方式只求学中医更是应该的。
自学中医不难。即使你对中医一窍不通,只要你相信中医,想学中医,拿起中医书来读就定能学有所成。
学中医难,难在初学时选对路。
学中医路没有捷经。斜路歪路若干条,都不通中医。正确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践行中医经典。
沿着这路走,一般人学习三至五年,给你家人亲友治点常规病患,吃点保健药保 健康 是足够的。还有高一点的理想,跟着那些大师们走过的路走,那就是研习践行中医经典。
初学者感到的困难是,中医书里全是从未见过的中医名词和难懂的专业术语,我认为可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学习中医基本知识。
在书店里买四本书:
1.中医基本理论。
2.中医诊断学。
3.中医药学。
4.中医方剤学。
中医基本理论和诊断学随便翻翻,以后需要时再回来查一查就行。不必求甚解,因其中好多是错误的。
中药学应较清楚地知道或背得二三百种以至四五百种中药的性味归经属性,功效自明。其实找到诀窍做到并不难。
中医方剂学。知道组方原理,熟习一百多个方剂的功效,组成,这自当必要。不必死记硬背。
其实中医行家大家们一生使用的经方时方就只四五十个。常用中药就一百多味。
以上最多一年时间可完成。
第二步学习经典,运用经典。从经典中学会和掌握传统中医的临床诊治方法。
读中医经典难在古文,又多用缩略写法。应找好的导读本,以便邦助你尽快掌握理法方药的中医技能。
被誉为“求学中医路上的明灯”的李士懋先生的著作不失为这阶段学习的理想教科书。
现简要介绍一下李士懋先生的书:《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下简称全集)
全集分为上中下三卷约2400页,330万字。
张仲景说:“观其脉征,知犯何逆,随征治之。”
李士懋先生将张仲景的理念具体化临床化,提出:以脉诊为中心,以脉为主解释望闻问三诊定症,依症立方遣药的辨证论治系统。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著作。因此在书中可若干次看到一句话:有其脉,又可见用脉解释的一二征,就可确定其症,然后立方遣药。
按内容分,全集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 脉学经典《濒湖脉学》《四言举要》导读及李先生的著作:脉学心悟,阴阴脉诊。共约250页。
对各种单脉,复合脉,复杂脉(阴阳脉)的脉象,脉理和脉诊进行了通俗准确的解释,
提出了脉诊的纲领:首辨虚实,沉按有力为实,沉按无力为虚。其意义是:大大地减少了对各种类脉的辨证难度,破除了脉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感。有纲可循,这对临床中如何运用脉诊,提高脉诊效果有极大的邦助。
第二大类: 中医经典《伤寒论》《温热论》《湿热论》导读和经方时方案解。共约600多页。
李先生,对经典先是一句一字地导讲,每章节完后都对理法方药实用性很强的总结。
如《伤寒论》总结:以脉为中心辨证的六经八方证,太阳的麻黄汤证, 桂枝汤证。阳明的白虎汤证。大承气汤证。少阳的小柴胡汤证。太阴的理中汤证。少阴四逆汤证。厥阴的乌梅丸证的总结都以脉为中心解读:一脉,但见一二症,一证,一方。
《温热论》总结:温热病本质是郁热。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实际就只气分,营分。治法:清,透,滋。代表方剂:新加升降散加减。
《湿热论》总结:湿热分正局,变局。正局病在脾胃。治法:分消走泄。变局为化热化燥归入温热病治
对经典,医儒们喜欢用华丽飘浮的语言来解读,即所谓的高进高出。李士懋先生则是另一种风格。即高进低出。用通俗实际的语言,解释经典的深刻内涵,并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常让你每学懂一条经典就可掌握一条临床医理。深入浅出,纲领清楚,理明法清,证据充分。
第三大类: 医案及篇幅不大的中医杂文。约1500页。
收彔了1200余医案。几乎涉及常见的各种疾病,大部份是多诊次的大医案,每个医案后都有点评,这对学者如何将经典理法方药的要领运用到临床中有很大的示范邦助。
更重要是这些医案都是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实录
脉诊是四诊望闻问切中的定海神针。以脉诊为中心,不管多复杂的病症面前,你会临阵不乱地去辨明其证。只有辨不清证,没有治不了的病。有脉就有证。这就是中医治百病的秘诀。
初学者没经验可循,有这个”定海神针",也可让你至少找到一个接近的证型,虽不能一次成功,至少可让你少犯虚虚实实之误
学完后,这中医治百病的知识应足够你自用了。若你还想探寻中医决生死的大法,再走一步,学经典,向大师李可学习。:
李可,李士懋二位是当代最卓越的中医经典的研习者践行者,都是《伤寒论》的优秀学生。(李士懋属《伤寒论》的李时珍派(即小剂量化)。李可属《伤寒论》经方原派(即按经方原剂量)。)
在中医路上,坚持学习经典,你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高。
首先肯定能。我于四十多岁开始学,当时骨折完身体行动不便,思前想后,得改变自己。于是卖了《针灸学》,先从十二经脉起。书中有针灸的练习方法,就开始练习,并按古书上的补泄法,给我自己扎。针完后,人走路明显轻松了好多。就思考原因,慢慢悟。一个问题有可能半年明白,有时更长时间。大家如果学,建议买中医大学教材,这个相对比较准确。先弄懂十二经脉,再结合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慢慢悟。同时可用《本草纲目》中的食物来调理,慢慢就会有进步。
中医是可以自学的。
初学,建议还是先读高校教材的好。
中医教材基本把古典医学著作的精华都摘录并系统归类总结了。
初学的时候,中药和方剂先熟背,歌诀也要背,这些先背后理解。
刚开始,学习不要多,基本的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内科学读完了后,要去医院或者诊所跟老师在临床中学习。
临床有了经验后,再扩大学习读书面。
1可以自学。但想师出有名,行医治病,开方救人,得要有执业医师证,不然你医术再高出事了也不好办。
2虽说学医为了治病救人,但不能救死扶伤那就自学保身。
3可以从中医基础理论入门,打好基础,后面的古医书文字才好理解。
4建议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古今医案按等书必读。
5想学就得刻苦钻研,坚持不懈,方得一招半式扶已救人,将中医发扬光大。
6仅供参考。
中医是可以自学的。,说是自学,到关键时也得象拜师一样问一问名医。不然还是不通。比如望舌胎,有的医生善长望舌胎,何颜色,是薄是厚,人家望了,你再望一望。慢慢就学会了。那切脉,也是一样,医生切了,你再切一切,看是何种脉象,主何病症。这也算一个过程,不是自学吗,但自学是学不来的,不用一学期一季度地去跟人学,但关键时问一问就可以。决对没有医生会说,你不是我的学生,不告诉,这样的人是没有的。
当然诊断是缺一不可的,就是望闻问切,详细复审,再确定用药。
要耐着心地通读本草纲目,当然那么多味药不容易记住,可归类学习。每味药都叙述了,生在何地,治某病,性质如何,根,茎,叶,花,各治何病,药量多少,效果如何。那夲草备要,夲草从新,大明夲药四百味,要细读,。再就是学一学药的制方,用酒炒,土炒,米汤炒,蒸,煮,晒等方法。因为有时进了生药是要炮炙的。
中医里包括十二经络,每经都有多少穴位,它的位置在身体何处,是针是灸,等等。如手太阴十一穴。足阳明四十五穴,针灸书里讲得很清,针灸书很多,可按一两本来学。如针灸大成,针灸大全,朱帘针灸,这一本写得最好。如能找到可学一学。
中医名著必须学习,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医宗金鉴,伤寒论,金匮要略杂病论。我们这里过去有一老医生,能背诵伤寒论。
学中医先从《频湖脉学》开始,彻底弄懂诊脉,再读中医临床书籍,弄懂望闻问切四诊分析临症便可初步诊断疾病,然后开始读《伤寒论》、《温病条辩》,学到融汇贯通后,《医宗金鉴》便可开始读了,在这些基础上,对诊断疾病便有了些小把握,再细研《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对药性全面掌握,回过头去研究中医方剂——《和局方剂》、《医宗金鉴》、《伤寒杂病论》等书籍里的方剂。古老话说:识症不识药,十有九不着;识药不识证,十有九不听。这些中医理论知识滚瓜烂熟了便可进行治病实践了,中医是凭经验的,必须谨小慎微,记录医案,在行医后可以开始学习针炙,一定要读《黄帝内经》,便可在以前学到的理论基础上,在治病的实践得到质的飞升。中医是一项综合性的学说,名医对地域、气令变化、人们的饮食肥甘厚味或饥不饱餐都会相对作出治病的主旨,这让一些不懂中医的人更加一头雾水,不管治疗的良好效果草率地斥之为伪科学。
外观!先弄一套唐装,布鞋,手握二核桃!给人把脉时候不能笑!年龄不能低于四十岁,胡子有多长留多长,头发有多白染多白,家里桌子上供一个浑身有麻点穴位裸体小塑料男人,理论上背会,气血,脉络之类词!太阳系九大行星最少也要知道五个的名字,,抨击现代医学,把打针吃药片说成比吃敌敌畏,百草枯还可怕,自己亲戚朋友住院打120的事要严格保密!弘扬草药万能论,有人质疑,立马提及古人,古书,与爱国情操!以及五千年精髓的话(标配语言,),接近医院里有医师资格证的真正大夫把他当成WiFi,你懂得,,,,,我们小区门口晒太阳老头老太太中有个人就是这样,老崔头,猝于今年六月,享年59,心梗!
石学敏教授针灸特技
一、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研究
1、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几个特点
对于中风病因病机,上至歧黄,下至明清,2000多年对中风病的认识胶着“风”之一字,我们遵循中风发病的内因说,外风仅做为诱因,并认识到“证是上实,而上实由于下虚”,再结合对脑与神的更新认识,脑为神之所主,神的含义从广义去理解,从而提出“窍、闭神匿”为中风病总病机。窍闭乃脑窍闭塞,神之大府受罹,其病机在于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冲脑达巅,或挟痰、火、血、气上扰清窍,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发中风。因而制定了“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的治疗法则。在选穴与配穴上的继承与发展。历代治疗中风多宗散风活络之法,明显受外风说及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影响,选穴时以阳经穴为主。而本法在取穴配方上,以取阴经穴为主,阳经穴为辅,改变了过去的常规取穴,选用内关、人中、三阴交为主穴,极泉、尺泽、委中为副穴小配方,从主治功能上以醒神、调神、开窍启闭,改善元神之府大脑的生理功能为主,兼补三阴,益脑髓、调气血、安神志,副穴以疏通经络为主,在针刺方向、深度、施术手法及其量要求上也有发展。由于针刺治疗的特殊性,同选穴配穴的进针方向、深度及施术手法的不同,其临床疗效也有差异,由于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其组方的操作严格规范,加之手法量学的相应指标,成为临床疗效提高的关键,并具有临床可重复性之特点。
2醒脑开窍针刺法处方之内涵
人中做为醒脑开窍法之主穴,它是醒神急救之要穴。人中正居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督脉与足太阳经、冲、任脉及心肾经等在经络上有广泛联系,而其中尤以膀胱经更为密切。督不仅别络太阳,而且有一部分与太阳经并行,在膀胱经上有各脏腑精气输注之所,即脏腑背俞穴,体内各脏腑通过该经背部的脏腑俞而受督脉的支配,由此可知督脉几乎与所有脏腑经络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采用雀啄法以泻人中,可开窍启闭,醒元神、调脏腑。内关做为醒脑开窍法之主穴,在于它具有宁心调血安神之功效。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又通阴维,系八脉交会穴之一。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实际上指心脏功能对元神具有重要影响,与脑之关系密切而已,它主要通过心主血脉这一功能来实现的。而心肺功能的良莠,又直接影响代谢最旺盛的脑组织,脑本身几乎无能量贮备,它的氧耗以及能量供给,完全依赖血液循环的补充。相反脑功能的栓塞又影响心肺功能,故二者之间在生理上相互维系,在病理上互为影响。实践证明在治疗中风病的同时,改善患者全身功能,对本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而内关在改善心肺功能上有其明显效果。内关穴正是在调整心脏功能的同时,起着增加脑血氧供求需要,内关与人中并用,达醒脑、宁心、调血安神的目的。三阴交做为醒脑开窍法之主穴,在于补三阴、益脑髓、调气血、安神志。盖中风病常与该三脏之阴阳失调有关,故针补三阴交会之所,对肝、脾、肾三脏均有调整作用。三脏功能得调,脑髓生化有源。副穴极泉、尺泽、委中等司疏通经络。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从立法、外方、治则相互吻合,人中为君,内关、三阴交为臣,极泉、尺泽、委中等为佐使,体现了“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的治疗原则。所以调元神,使之明达;顺阴阳,使之平衡;理气血;使之冲和;通经脉、窍道使之通,虚实有别,而顾之。
3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及现代研究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迄今20余年,从临床实践到基础实验,注重多层次、多方位、的验证,已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治疗中风病的针刺方法。本法运用于中风急性期(出血或梗塞)、中风恢复期及中风后遗症等各个不同病理阶段,其疗程短,疗效高深受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赞许。为进一点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明显改善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高凝、高粘、高聚三高不良病理状态。可调整机体脂肪代谢,对实验性体外血检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并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脑组织血流。
二、疑难危重病临证精粹
1、中风后的吞咽障碍,言语障碍及情志障碍,系现代医学假性延髓麻痹之主证。它包涵了中医症状学的多种病证,是中风病病理多元化的反映,其病机复杂多变。石学敏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关键在于“关窍闭阻,神气失导”,证为虚或本虚标实之候从病名归类上近似“中风”、“瘩痱”、“类噎膈”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多无良策,仅以鼻饲或输液维持患者营养之需,病人痛苦不堪,常因并发症以致死亡。石教授制定了以“调神导气,滋补三阴,通关利窍”为主的针刺法则,取风池、翳风/完骨、三阴交、内关、人中等穴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
2面肌痉挛以脸肌,眼轮匝肌和面颊肌的不自主、不规则抽搐为其特点,祖国医学称“筋惕肉”,本病虽非危证,但其面部肌肉抽动不休,令人焦躁,坐卧不宁,夜不得寐,治疗颇为棘手,中西药物虽可暂缓其势,仅为权宜之计。石学敏教授认为本病为气血虚弱,血不荣筋所致,或肝血暗耗,伤精败血枯燥而成,或风寒风热内闭,化燥生风举发。故立“活血通络、息风止痉”之法。根据惕动部位任选太阳、颊车、颧醪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3~5点,闪火拔罐,置5~10分钟,令出血5~10毫升为宜。配头维、上星、四神聪诸穴,均予捻转补法,可达除瘀血、通经络、祛邪气、止惕动之功。虽然认证多虚,仍利其小络之血脉,如是不会导致“虚虚”之变,正是瘀血不除,新血勿生,此乃吐故纳新之举,配穴取其宁心安神之效。
3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疑难病症。病程较长,多见于年青人,女性易罹,病因目前尚未清楚,可能与风、结核有关。患者常因发现一侧或双侧桡动脉搏动减少或消失而就、医,故名无脉症。石学敏教授根据本病的特点,结合对十二经“是动病,所生病”的潜心钻研,认为本病属于手太阴肺经及手少阴心经是动病臂厥证(上肢无脉),及足阳明胃经是动病骭厥证(下肢无脉),多因风寒湿邪侵犯经脉,致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其经脉循行部位失其气血的温煦濡养,导致肢痛厥冷无力,寸口、趺阳脉微欲绝。久之,可累及脏腑七窍,出现心悸、气短、目眩、头眩等证。治疗上以“益气行血,通闭复脉为之大法,取主穴人迎,上肢无脉配太渊,心经、肺经排刺;下肢无脉配气冲,脾经、胃经排刺;人迎为足阳明经脉气所发之处,为阳明少阳之会。阳明经多气多血,针之调气血,通络脉,诸穴协调,疏通经脉气血,气行血亦行,气血畅行,经脉通利,则阳气外达,邪以外泄,脉复厥除。近十余年收治无脉症患者近60余例,疗效甚佳
4中枢性呼吸衰竭,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病情危笃,九死一生。现代医学常予脱水剂呼吸兴奋剂治之。或气管切开,辅以自动呼吸机抢救等措施,尚不能完全有效地提高成活率。石学敏教授多次强调针灸是急救医学中的重要抢救手段之一。中枢性呼衰证见神昏、脉微、呼吸微弱欲绝,良久一息,属祖国医学真气将绝,气脱亡阳之候。病人处在濒死期,危在倾刻,在中西药物抢救无效的情况下,采用针刺治疗当属果敢,补气固脱,力
挽狂澜。石学敏教授于1986年对1例中枢性呼衰患者取人中,用雀啄泻法,气舍、足三里穴予持续捻转提插,补法4分钟,开始呼吸频率由浅慢,仅4次/分,历经1小时,呼吸增至16次/分,呼吸节律规则,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每隔10分钟实施手法一次,病人转危为安。人中取其醒神开窍,气舍、足三里皆为属阳明多气多血之经脉,针之可鼓舞气血,敛阳固本,气舍又为气之住舍;与气冲相应,是肺张气充之标介,足三里统理全身上、中、下三部,主治亡阳虚脱,据此,针刺在急症中的应用可见一斑。(张存古整理)。
手阳明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出《黄帝内经灵枢·经水》。手阳明大肠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LI。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五行属金。《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本经从食指桡侧端商阳开始,沿着食指桡侧缘,出于第一、二掌骨间的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的阳溪,沿前臂桡侧到达肘横纹外侧端的曲池,向上沿上臂外侧前缘,到肩峰前边的肩髃,再向上交会于项部的大椎,向前下进入锁骨上窝,络于肺脏,下贯膈肌,属于大肠;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交会人中部——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分别向上夹鼻孔旁的迎香,交足阳明胃经。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臂疼痛,食指不用和经脉过处灼热肿胀或寒栗不复等症。手阳明大肠经(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图34(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详见百科词条:手阳明 [ 最后修订于2015/11/10 14:50:27 共49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伤寒论》方之大承气汤 41 组成 42 大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43 功能主治 44 用药禁忌 45 使用注意 46 大承气汤的药理作用 47 方解 48 临床运用 49 各家论述 410 附注 411 歌诀 412 摘录 5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大承气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大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石室秘录》卷二方之大承气汤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各家论述 64 摘录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承气汤 1 拼音
dà chéng qì tāng
2 英文参考Dachengqi Tang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Large Chengqi Decoc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achengqi decoc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大承气汤同名方剂约有三首,其中《伤寒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大黄(后下)12g、芒硝(冲服)9g、枳实12g、厚朴24,具有峻下热结之功效。主治实热与积滞壅结于肠胃、腑气不通所致阳明里热实证,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属阳明腑实证者。
4 《伤寒论》方之大承气汤 41 组成
大黄(后下)12g、芒硝(冲服)9g、枳实12g、厚朴24[1]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2]。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3]。
42 大承气汤的用法用量先煎枳实、厚朴,去渣,内大黄,再煎去渣,内芒硝微煎,分二次服,得下余勿服[2]。
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3]。得下,余勿服[3]。
以水1斗,先煮2物,取5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2升,去滓;纳芒消,更上微火12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43 功能主治《伤寒论》方之大承气汤具有如下功效:峻下热结;急下救阴;通胃结,救胃阴;泻阳明之燥气而救其津液,清少阴之热气而复其元阴;荡涤三焦之坚实;峻泻热结。主治实热与积滞壅结于肠胃、腑气不通所致阳明里热实证:1.阳明腑实证。症见大便不通,频传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汗溅然出,苔黄厚而干,或焦黄起刺,脉沉实。2.热结旁流。虽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而腹满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3.里实热证而见热厥、痉病、发狂者。4近代也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见有便秘苔黄脉实者。[1][2]
身热,大便秘结,频转矢气,胸脘痞满,腹部胀痛拒按,甚或潮热谵语,舌苔焦黄而厚,甚或起刺,或焦黑燥裂,脉象沉实或弦数,甚或沉迟;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实,口舌干燥者;或热厥、痉病,神志昏迷而见阳明热实者。现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菌痢等属里实热证者。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手足然汗出者;阴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属阳明,脉实者;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有燥屎;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阳明病,发热汗多者;发汗不解,腹满痛者;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脉滑而数,有宿食;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著席,脚挛急,必齘齿;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男子伤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瘟疫伏邪传胃,烦躁发热,通舌变黑生刺,鼻如烟煤,此邪最重,复瘀到胃。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者通体皆厥,不瘛疭,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脉沉伏,或并脉亦厥,胸腹满坚,甚则拒按,喜凉饮者。
44 用药禁忌里实虽具,外证未解,脾胃虚寒,肾阳不足及孕妇均忌用。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阳明病,脉迟,若汗多,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阳明病,潮热,大便不硬者,不可与之。肠窒扶斯(肠伤寒)将出血穿孔时,亦腹痛拒按;腹膜炎附子粳米汤证,痛至手不可近,皆禁下;病初起即便溏而体力衰弱者,则不得妄用本方;孕妇禁用。
45 使用注意[1]
1.表未解而肠胃热结未成者,不宜用。
2.虽邪热积结壅滞,但正气虚损者,不宜单独使用本方。
3.孕妇禁用。
4.急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或有休克症状者,绞窄性肠梗阻及肿瘤梗阻者,均不宜使用本方。
46 药理作用1泻下作用《天津医药杂志》(1965,10:790):根据动物实验结果,大承气汤经口投药后,有明显增加消化道推进运动的作用,在投药后10分钟,作用就很明显。此外,还有明显增加肠容积的作用。实验表明,大承气汤的泻下作用,是通过肠壁的纵肌和环肌的收缩增强和肠腔容积增加来完成的。在肠内注入大承气汤后,原来安静的肠管,立即开始收缩和蠕动,同时肠容积急骤的增加,使肠腔处于充盈状态,由于运动和肠腔容积的增加,推进肠管运动不断前进,故使套叠的肠管得以迅速还纳。实验还表明,本方对肠管的作用,以局部作用为主,静脉注射或切断迷走神经,既不能使肠套叠加速还纳,亦不能干扰其对肠管的局部作用。
2大黄煎法《哈尔滨中医》(1964;6 :27)大黄在不同煎煮条件下,所含的蒽醌甙成份有所变化;生药在加热水煮过程中,其结合状态蒽醌甙是不稳定的,随着温度的增高和时间的延长,逐渐减低其含量。大承气汤的大黄是后下法,所测得的大黄蒽醌甙总量较高,尤以结合状态成份保留的多,而鞣质的煎出率较低。调胃承气汤测定的蒽醌甙含量较低,而鞣质的煎出率稍高。由于大黄的蒽醌甙是泻下成份,鞣质是收敛成份,两者关系至为密切,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先煎法要比后下法的泻下程度缓和些,轻些,可能是这方面的原因之一。
3实验研究证明,大承气汤能明显增加肠道的蠕动、容积和推动功能,有促进肠套叠还纳和肠扭转复位的作用;可改善肠管的血运障碍,增加肠段的血流速度。[1]
4实验研究:本方有增强胃肠道推进运动作用;有明显增加肠容积作用;对肠套叠能促进还纳,解除梗阻;还有增加肠袢血流量,降低血管通透性,以及抑菌、抗感染作用[2]。
47 方解方中大黄泄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软坚润燥;枳实、厚朴消痞除满,行气散结[2]。方中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肠胃实热结滞,且能活血,为君药。芒硝咸寒,能泻热通便,润燥软坚,协大黄则峻下热结之力更增,为臣药。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共为佐药。4药合用,共奏峻下热结之功。本方的配伍特点在于寒性泻下药配伍行气消滞药,使胃肠气机通畅,里热积滞得以速去,从而使津液得以保存,即所谓“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48 临床运用1.本方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代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痞(自觉胸脘有闷塞重压感)、满(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指肠中燥屎,干结不下)、实(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及苔黄厚、脉实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1]
2.加减法:若阴液不足者,加玄参、麦冬、生地等滋阴润燥;兼气虚者,加人参以补气,以防泻下气脱;兼见至夜发热、舌质紫黯、脉沉涩等瘀血证,宜加桃仁、赤芍、当归等以活血化瘀。[1]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属阳明腑实证者。[1]
4阳明热实:江阴街吴姓妇人,病起已六七日,壮热,头汗出,脉大,便闭七日未行,满头剧痛,不言语,眼胀,瞳神不能瞬,人过其前,亦不能辨,证颇危重。余曰:目中不了了,睛不如,燥热上冲,此阳明三急下之第一证也。不速治,病不可为矣。于是遂书大承气汤方与之:大黄四钱,枳实三钱,川朴一钱,芒硝三钱。并嘱其家人速煎服之,竟一剂而愈。
5阳明府实,热深厥深:南省参议官常德甫,至元甲戍三月间,路感伤寒证,迁延数日,病不瘥。予诊得六脉沉数,外症却身凉,四肢厥逆,发斑微紫,见于皮肤,唇及齿龈破裂无色,咽干声哑,默默欲眠,目不能闭,精神郁冒,反侧不安。此证乃热深厥深,其证最急。此因平时积热于内,已燥津液,又兼发汗过多,津液重竭,因转属阳明。急以大承气汤下之,得更衣、再用黄连解毒汤,病减大半,复与黄连犀角汤,数日而安。
6妇人伤寒阳明壅实:一妇人患伤寒九日,发狂面白,谵语不识人,循衣摸床,口目瞤动,肌肉抽搐,遍身手足尽冷,六脉皆脱,聆听其声重而长。此阳明壅实,热郁于内,故令脉迟不通,非脉脱。即作大承气汤,启齿而下。夜间即解黑便半床,次晨脉出身热,人事亦知。
7手术后腹部胀痛:陈某,男,35岁。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切除术后三天,出现肠梗阻症。腹部胀满,阵发性疼痛,饮食不下,大便秘结,肠鸣亢进,下腹部胀痛,以左下侧为甚,脉弦数,苔黄干厚。辨证属里实热,气血郁滞,宜攻里通下。投以大承气汤加黄芩,一剂,服后半小时呕吐,乃改用大承气汤 ,注入后不久,排出多量大便,症状减轻,次日再 一剂,大便通畅,症状消失,恢复饮食。以本方加味,治疗腹部手术后胀气者98例。其中重度者33例,中度52例。手术类型为阑尾炎切除,胃穿孔修补,小肠切除以及肠粘连。方用大黄、芒消各915g,厚朴、枳壳、桃仁、赤芍药各9g,莱菔子1530g。成人每天一剂,儿童酌减,一次给药50100ml,口服或经胃肠减压管注入,并随即停止减压23小时。结果:94例有效,有效率9592%。
8急性痢疾:丁某,男,47岁。夏日炎暑,腹中绞痛,下痢红白,红多白少,里急后重,一夜之间大便30多次。形体壮实,面色潮红,兼见垢腻,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口唇干红,舌边尖俱红,舌苔黄厚,六脉滑数有力。拟“通因通用”法为治。投大承气汤,清泻肠胃实热。方用大黄15g,厚朴9g,枳实9g,元明粉12g(冲服)。水煎分二次服完。一剂病减,再剂诸症均退,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善后,诸症消失,恢复健康。
49 各家论述1《医方考》:伤寒阳邪入里,痞、满、燥、实、坚全具者,急以此方主之。厚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泄满,芒消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泄实去热。
2《医宗金鉴》:诸积热结于里而成痞、满、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胸胁满急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下痞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屎干结,故用芒消润燥软坚;实者,腹痛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泻热。然必审四证之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之,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不可不慎也。
3《医宗金鉴》: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气之不顺也,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故以承气名;汤分大小,有二义焉。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大泄下也;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味少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煎法更有妙义,大承气汤之先后作三次煎者,何哉?盖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欲使芒消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积朴除其痞满也。
4《本经疏证》:厚朴倍大黄为大承气,大黄倍厚朴为小承气,是承气者在枳、朴,应不在大黄矣。曰:此说亦颇有理。但调胃承气不用枳、朴,亦名承气,则不可通耳!三承气汤中有用枳、朴者,有不用枳、朴者;有用芒消者,有不用芒消者;有用甘草者,有不用甘草者,唯大黄则无不用,是承气之名,固当属之大黄。况厚朴三物汤,即小承气汤,厚朴分数且倍于大黄,而命名反不加承气字,犹不可见承气不在枳、朴乎!
410 附注小承气汤(《理伤续断方》)。
411 歌诀大承气汤大黄硝,枳朴相兼气结调;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条。[1]
412 摘录《伤寒论》
5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大承气汤 51 处方大黄、厚朴(姜制),各三钱。枳实、芒硝,各二钱。
52 功能主治方贤著《奇效良方》之大承气汤治阳明里热,大便五六日不通,日哺潮热谵语,烦燥发渴。
53 大承气汤的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食前服。
54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6 《石室秘录》卷二方之大承气汤 61 处方大黄3钱,芒消1钱,厚朴1钱,柴胡1钱,黄芩1钱,甘草1钱。
62 功能主治《石室秘录》卷二方之大承气汤主治邪气挟食,存于大肠,火气炎蒸,夹食作祟,痛而手不可按。
63 各家论述此方之妙,全在用大黄、芒消二味。盖大黄性凉而散,又走而不守;芒消性更紧于大黄;辅之黄芩,则相济有功;尤妙在用柴胡,以舒其肝经之邪气;又佐以厚朴之祛荡。若邪甚者,或再加枳实,尤易成功,此堕之又一法也。
64 摘录燥痹是如何形成的?
本文2023-10-07 10:38:5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7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