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艾叶简介
艾叶(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艾叶
艾叶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艾叶为灸用材料。又名冰台。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各地均产,湖北蕲州产者称蕲艾,河北产者称北艾,浙江四明产者称海艾。《诗经·王风》:“彼采艾兮”;注:“艾所以疗疾。”《本草纲目·卷十五》:“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艾叶用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艾叶 [ 最后修订于2017/4/18 11:57:20 共353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艾条 5 艾条灸的分类 51 悬起灸 52 实按灸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艾条灸 1 拼音
ài tiáo jiǔ
2 英文参考moxa roll moxibust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oxa stick moxibus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艾条灸(moxa stick moxibustion)又称艾卷灸[1]。为艾灸法的一种[2]。是用艾条在施灸部位或病变部位施行的灸法[3]。即用特制的艾条在穴位上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灸或灼烫[2]。此法从古代太乙神针和雷火针灸法简化而来[1]。使用简便,效果良好,为目前临床所常用[1]。
4 艾条艾条(moxa stick)又称艾卷[1]。是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形长卷[3]。一般长20厘米,直径15厘米,重约10g[1]。
根据内含药物之有无,艾条又分为纯艾条和药艾条两种[2]。
纯艾条是取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越紧越好,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2]。
如在艾绒中掺入药物(加入药末6~8克,与艾绒拌匀)称药艾条[2]。
艾条(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5 艾条灸的分类艾条灸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二种[1]。
51 悬起灸悬起灸(over skin moxibustion suspension moxibustion)为艾灸灸法之一[4][5]。是将艾条悬于穴位上方施行的灸法[3]。悬起灸与实按灸相对,方法是将艾卷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卷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4]。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温热潮红为度[5]。清《陈修园医学丛书·太乙神针》附载有叶圭的操作法:“将针(指艾条)悬起,离布半寸许,药气自能隔布透入……取效较缓。”操作时可集中熏灸一处,也可作较大范围的回旋灸,也可作一起一落的雀啄灸[4]。
悬起灸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5]。详见悬起灸条。
52 实按灸实按灸(pressing moxibustion paper or clothseparated moxibustion)为艾条灸的一种[6]。是指施灸时,先在施灸部位垫上布或纸数层,然后将药物艾条的一端点燃,趁热按到施术部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的艾条灸[3]。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7]。《寿域神方》卷三:“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即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点燃后隔布或绵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6][7]。常用于风湿痹证[7]。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7]。
艾文化由来已久,早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先人对艾还赋予诸多美誉,如尊称长老的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可见先人对艾的厚爱。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七年之病很顽固,但三年以上的陈艾却能治愈它。民间曾留传“家有三年艾 郎中不用来”的颜语 。可见,人们对艾草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肯定了它的药用价值。现在祖国医学的发展步履艰辛,很多人对中医感到迷惑,曲解它的理论。像中药的炮制、配伍,独特的药性理论,中医的辨病诊治都是我们先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就像艾叶,古人用来辟邪,并不仅仅是迷信,也有它的科学所在。
除了“驱邪”的说法,更重要的与古代人对端午时节的“保健”有关。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其实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且不说端午节是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也不说端午节最有气氛的划龙舟比赛,今天就说说艾叶这种神奇的植物和艾制品——“艾香”。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挂艾草,而且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悬于空中,或剪成虎形,妇人争相佩戴,用以辟邪驱瘴,因此也有人称端午节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
艾,又名家艾、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全国均产,但以湖北蕲州“蕲艾”最佳。夏季花未开时摘,生用、捣绒或制炭用。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因此,我国民间常用艾叶挂在门窗上驱虫杀菌。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
本品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为温经止血之要药,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症,由宜于崩漏。本品又能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尤善调经,为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克胞宫之要药。同时又为安胎之要药。若将本品捣绒,制的艾条、艾柱等,用以熏灸体表穴位,能温煦气血,通达经络,是温灸主要原料。 《名医别录》: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药性论》:能止崩血,安胎,止腹痛,醋煎作煎,治癣,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煎叶,主吐血。炒艾作馄饨,吞三、五枚。以饭压之良。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又捣末和干姜末为丸,一服三十丸,饭压,日再服,治一切冷气,鬼邪毒气,最去恶气。
《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能明显缩短出血凝血时间,艾叶油对多种过敏性哮喘有对抗作用,具有明显的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油对肺炎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油对球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艾叶熏烟对细菌和真菌亦有明显抗菌作用,用于空气消毒,可使菌落减少95%~998%。可见艾叶确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同时,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这种平常无奇的菊科草本植物,是一味古老而神奇的良药。假若说“杏”是中医之花,那么“艾”便是中医之草了。据专家考证,艾叶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千金方》和《本草纲目》中就已经有关于艾叶预防瘟疫的记载,在以后的历代本草中也均有记载。可见艾叶的药用价值之大。特别是艾叶烟熏时发出的烟气及挥发油可有效抑制多种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而对人畜无害。《华商晨报》2005年5月4日就曾报道:艾叶烟薰可防治非典;《中国医药报》2005年12月23日也曾报道:预防禽流感可用艾叶烟薰法。由此可见艾叶烟薰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控制流行性疾病的作用。
然而,怎样才能将艾叶的作用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发挥?怎样才能让它在城市人群的生活中得到更普遍的应用,经湖南省疾控中心的权威检验证明:艾叶在20立方米空间内的灭菌率达9949%,在60立方米室内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率为8886%,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呼吸道细菌在空气中的传播。使用它既可以满足人们辟邪驱瘴的民俗需要,又可以预防流感,防治非典和禽流感。此外,它还具有清除室内异味,驱灭蚊虫的功效,所以它特别适合家庭、学校, 幼儿园、医院、办公室、卫生间、宾馆、酒店、娱乐包房、集体宿舍、新装修的房屋等需要洁净空气环境的居住、工作或娱乐场所。
从时令上看,端午将至,盛夏即将来临,气候多雨湿热,百虫滋生、百毒齐出、病毒流传,而人的体质相对较差,极易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多次爆发的大流感曾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我国是流感的多发区,流感的流行或局部爆发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生,每年有1亿多人遭受流感的困扰,因流感到医院就医者超过150万人。而且目前流感疫情也在全球蔓延,且成爆发性趋势;这个时节经常使用艾制品进行室内场所消毒、除菌很有必要。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艾灸根据艾草的燃烧,使热量根据人体穴位进入到人身体,疏通经络,不但能够治疗疾病,还能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慢慢地一灸,在家里就可以健康养生祛病。
一般而言,艾灸对人体的益处有以下几方面:
古时根据长时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的预防养生心得。除此之外,医学研究证实,艾灸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防治疾病。
中医古籍《扁鹊心书》里记载道:“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人要健康长寿,平日做一做艾灸是最合适的。
治百病
艾灸可用于虚损、慢性疾病的滋养与调养。据文献检索,内、外、妇、儿及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的200多种疾病,都能够采用艾灸疗法医治,并且疗效非常显著。
促进血循环
艾灸疗法有着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性。艾灸性属热,能够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临床研究证实,艾灸身体表面人体穴位可扩张血管,提升血管弹性,促进血循环,对中风偏瘫有相应功效。
健脾益胃,抗衰防老
在中脘穴施灸,能够温运脾阳,补中益气。而常灸足三里,则能促消化,加强人身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以濡养全身,得到防病治病、抗衰防老的功效。
祛湿散寒,通络止痛
艾灸的时候,艾火的热力能穿透肌层,向下行气,因此灸法有着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病有疗效。
对一些慢性疾病,要是用艾灸的方法慢慢地调养,长时间坚持下去便会得到有效的疗效,促进人体恢复健康。
艾叶艾绒本身有温经止血的作用,艾灸就是将艾绒碳化了,使它温经止血的能力更强。《别录》中有:灸百病。可作煎。。利阴气的说法。关于艾灸方法的书一般有《专家养生丛书——范长伟极简艾灸》;《单桂敏灸除百病》
《艾灸通说》
《黄帝内经》中曾记载:“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针,灸,药是中医治病的三宝。
据荣昌区中医院针灸博士吴晓介绍,艾灸是由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艾茸等点火燃烧,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分,通过激发精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
为患者针灸。牟春联摄
艾灸主要是治疗虚寒症,《黄帝内经》说,脏寒生满病,其治于灸焫,这个灸焫指的就是艾灸。吴晓表示,艾灸的作用主要有五点:
温经散寒。艾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十分有效。
行气通络。艾灸相应的穴位,就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起到增强人体抗病的作用。
扶阳固脱。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呕吐、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危重病患,重灸关元、神阙等穴可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
升阳举陷。艾灸不仅可以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还可治疗卫阳不固、腠理疏松等症。
防病保健。艾灸可温阳补虚,常灸身体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腧穴如足三里、中脘、关元等可使精血充足,从而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荣昌区中医院供稿)
相对于汤药医书,艾灸的专著并不是特别多,灸法知识都被零散的收录在医书中。
古代常见的灸法专著有:
《灸法秘传》
《备急灸法》
《神灸经纶》
《采艾编翼》
看这些医书必须要有较强的文言功底,不然看起来很吃力。文言功底差一些的话,可以看看这些书的白话注解版。比如《灸法秘传》,现在是有白话注解版的。现代灸法的书籍,可以看看《艾灸精华选读》和《谢锡亮灸法》。
古籍中的艾叶简介
本文2023-10-07 10:45:4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7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