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编码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报纸编码是什么,第1张

论文参考文献的各种字母的含义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

报纸(英语:newspaper法语:journauⅹ)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或电子类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国就出现过类似的文书抄本。它是当时的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称为《邸报》。

它具有报刊的某些特点。可认为是最早形式的 "政府公报"。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进奏院状》,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报,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扩展资料:

孟浩然的故事:

家居一段时日后,孟浩然于次年前往吴越。他在吴越停留了三年,见到了老友张子荣。期间写了数首思乡之作,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等。

表达出欲回不得回的无奈。不得回乡是为了求仕的各种拜会,而非为江南山水所绊。这些拜会中,最重要的一项是结交天台山道士。

唐代重道教,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从高宗、则天时就深受重视,玄宗及其胞妹玉真公主尊其为师。天台山是司马承祯的主要道场。孟浩然在天台山流连期间。

司马承祯虽已被玄宗召去洛阳、在王屋山建阳台观并修行,但他与天台山旧观不会断掉联系。与天台山司马道士的门徒、道友交往,不失为迂回之策。

也许这段时间的交游有了起色,728年孟浩然返乡,与李白相识,稍作休整后动身前往长安。在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奔波往返,停留五年,虽结交张九龄、张说等政要。

与王昌龄、王维等成了好友,佳作广为传颂,“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等名句被众人钦服,却仍未金榜题名。733年从洛阳直奔吴越,与崔国辅相聚,并相约隔年春天再聚于江南。

短暂停留后,孟浩然返乡。735年春,依约三下江东去见崔国辅,路过江夏时,遇到李白,李白作名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可惜崔国辅已经应诏离开江南,孟浩然留有“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之句。命运总是这样作弄孟浩然。他的两次赴京(东西二都)、三次下吴越。

博取了盛名,与同期一批诗人订交,换来的现实却是骨感的。然而,孟浩然并未气馁。在襄樊时,他仍一如既往地热心结交经过之官员、文人。

“检点孟浩然集,现存的250多首作品中,有十之六七是寄赠、酬答、送别、留别、宴会、登高怀人等用于应酬、交游之作”。737年夏天,张九龄被贬至荆州任长史。

孟浩然应邀去作张九龄的幕宾。一年多之后,他离开荆州返家。张九龄虽被贬,但政治声望仍在,孟浩然是抱着极大的希望去投奔其账下的,有诗“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为证。

然而希望再次被摔得粉碎。他未受到提拔、重用,只承担了一次赴扬州的公出。在张九龄身边,也只是陪同观猎、游览、祠祭,无国事可商。张九龄是政治家,他明白进退尺度。

不可能在荆州大张旗鼓地有什么作为,孟浩然却不懂,张九龄的韬光养晦加重了他的绝望。绝望之后,辞归襄樊。一年后背上生疮,初愈便接待了来访的王昌龄,因食海鲜病发而亡。

-孟浩然

“惟楚有材”辩说

邵学海先生所撰《“惟楚有材”考略》 一文,认为“惟楚有材”作为具有独立陈述意义的文学语言,首次出现是在清初湖广巡抚林天擎所撰《武昌府学重修记》中,时间是清顺治年间(1655年前后)。“惟楚有材”的“‘著作权’应归17世纪中叶的抚台大人林公所有”。

本文将说明,《考略》的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早于林天擎约359年的元朝初年,“惟楚有材”一词就已经出现在了文人诗篇之中。从元至清初,“惟楚有材”一直被沿用着,尽管似乎不是很普及,但人们还是接受了这个有点“高傲”的名词。“惟楚有材”于清雍正年间正式成为“官方”用语,并在乾隆时期得到广泛传播。为“惟楚有材”一词奠定成熟基础的是明代万历年间以湖北文学家为主的作家群体。与此相应的,本文将把作为文学语言的“惟楚有材”,与具有史学意义的“惟楚有材”区分开来。

一、 惟楚有材实多贤

“惟楚有材”虽然是相对较晚出现的文学语言,但类似的观念却在历代文人的创作中一再得到表现。唐代诗人赵冬曦《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中,就有“道合殷为砺,时行楚有材”的句子。宋代文豪王安石也写道:“方今河南治,复在荆人口。自古楚有材,酃渌多美酒。”

“楚材”是诗文中很常见的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表述,仅在唐代诗人笔下,就有“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杜甫)、“拥旄出淮甸,入幕徵楚材” (高适)、“家封汉阳郡,文会楚材过” (孟浩然)、“方寸抱秦镜,声名传楚材” (刘长卿)、“壮志征染甫,嘉招萃楚材” (权德舆)等名句。

在这种文学传统的长期浸染下,“惟楚有材”一词的出现就不是很突兀的事了。元代方回《桐江续集》 卷二一有一首长诗,题作《送常德教赵君(与仁。旧临安判官)》。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风雅之后闻屈原,

千古哀怨离骚传。

惟楚有材实多贤,

幸为人师何憾旃。

方回(1227~1307),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累官知建德府。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德佑二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元兵至,举城出降,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至元十六年(1279)赴燕觐见,迁通议大夫,依旧任,归不复仕。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官后寓居钱塘,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也与宋遗民往还。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 。方回是宋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善诗文,论诗主江西派,著作有《续古今考》、《文选颜鲍谢方诗评》、《桐江续集》等。又分类编选唐宋两代律诗为《赢奎律髓》,提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

“常德教赵君”即赵与仁,字元父,号学舟,宋宗室燕王德昭九世孙。曾为临安判。《全宋词》录所撰词五首 。宋亡后,元贞二年(1296)出任常德路儒学教授,皇庆中除嵊县主簿 。《桐江续集》所录各诗非以类相从,应是因时序相依。《送常德教赵君》是《桐江续集》卷二一的最后一首诗,前有《丙申生一日七十自赋二首》、《牟献之提刑来杭纳壻庆予七十次韵二首》、《次韵张师道庆予七十》等。丙申正是元贞二年,可见《送常德教赵君》也是当年所作。《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说:“《桐江续集》,皆其元时罢官后作。” 也正与此互为佐证。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早在元朝初年,在文人的诗文创作中,“惟楚有材”一词已经用来形容可上溯至先秦时期的今两湖地区人才繁盛的景况了。公元1296年方回写下的《送常德教赵君》一诗,是较早使用“惟楚有材”这一文学语言的实例。相比较于清初湖广巡抚林天擎的《武昌府学重修记》,方回的诗篇要早上约359年。

二、 语曰:惟楚有材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弇州续稿》 卷九七《中奉大夫广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致仕五华李公墓志铭》之铭曰:“惟楚有材,璞则良厥。”

王世贞(1526~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直隶太仓州(今江苏省太仓市)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之一。

“五华李公”是指湖广京山人李淑。李淑(1517~1581),字师孟,号五华山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其子李维桢(1547~1626),字本宁,隆庆二年(1568)进士,累官南京礼部右侍郎,进尚书,告老归。李维桢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列名“末五子”,是继王世贞、汪道昆之后的七子派盟主,著有《大泌山房集》一百三十四卷。

《五华李公墓志铭》称李淑卒于“万历之辛巳正月二十九日”,即1581年3月4日。按照一般的规律,墓志铭应作于1581年(万历九年)或稍后不久。而且,此处的“惟楚有材”指的是“湖北”人。如果说方回的诗篇还只是一种泛泛言之的文学作品,那么,王世贞的这篇墓志铭,就是将“惟楚有材”赋予明确指称对象的典范。

无独有偶,李维桢也使用过“维楚有才”这样一个词,见《大泌山房集》 卷十二《大隐山人稿序》:“……使后人称明德茂盛,维楚有才,与古公卿大夫比肩,不以世禄借资,而以立言取重。”这个“维”,作为语气词或表判断的“乃”、“是”来理解更确当些,倒不一定能作副词“只”、“仅”解。但是,“惟楚有材”的“惟”字,是否与生俱来就只能解释为“唯”而肯定不是语气助词呢?古汉语中,惟、维、唯相通,都是即可以作副词“只有”解,又可以作无实义的句首助词用。由于《五华李公墓志铭》的存在,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李维桢的“维楚有才”就来自于王世贞的“惟楚有材”,两个词意义相同。

在清代康熙、雍正朝两次修纂的《湖广通志》 中,都收录了一篇明代龙膺的《白云山房集序》 。龙膺(1560~1622),字君御,武陵人(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万历八年(1580)进士,授新都推官,擢礼部主事,迁国子博士。万历二十年(1592),以上《谏选宫女疏》谪戍边,后又入为户部郎中,累官山西按察司佥事、甘肃参政、太常寺正卿。晚年辞官回常德,逃禅事佛。龙膺是诗人、剧作家,戏剧剧作有《金门记》、《蓝桥记》等,传世著作有《九芝集》。

《白云山房集序》中有“肖生咨伯及予并仕于此,殆为晋用者乎”的感慨,说明这是龙膺山西任上的作品。万历四十四年(1616),龙膺授山西参政,分守河东道,驻蒲州 。此时距其去世仅有六年,且又继有出任甘肃参政、太常寺正卿乃至辞官逃禅的履历,可知《白云山房集序》的撰作时间应在1616年或稍后不久。

《白云山房集序》起首便说:“语曰:惟楚有材。”序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云杜李本宁太史,岿然为鲁灵光,称一代宗匠,亦甚以大业朂余。”李本宁太史即李维桢。可见龙、李二人是认识的,龙膺不仅在年辈上,还在学业上以李维桢为尊长。那么,龙膺这句脱口而出的“惟楚有材”,是否也来自李维桢呢?在“七子”号召文坛,公安、竟陵派先后领袖群伦的万历年间,要说身为“楚人”的龙膺没受到什么影响 ,于情于理恐怕都说不过去吧。

龙膺还是湖北沔阳籍(今仙桃市)文学家陈文烛的女婿。文烛字玉叔,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累迁南京大理寺卿,著有《二酉园文集》十四卷《诗集》十二卷《续集》二十三卷,王世贞、李维桢、龙膺等序之。而用“楚材”称誉湖北作家,仿佛是那个年代的一种时尚。与王世贞并称“天下两司马”的汪道昆(1526~1593)为陈文烛所作《五岳山人后集序》 说:“岁戊午,不佞以楚守吏,预楚宾兴,幸得遍观楚材,乃大奇。”明末汤汝楫《新刻袁中郎全集序》 中,也有“我明朴棫作人,楚材实盛”的赞辞。——围绕着湖北作家的文字情谊、思想传承,是这样的明显、壮阔。

“语曰:惟楚有材”的“语”,应该解释为议论、交谈,充分表明“惟楚有材”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它不仅存在于诗人的笔头,还更多的流传于街头巷尾的市井谈论中。也就是说,从1296年方回的笔下生花开始,到明代万历晚期,经过如王世贞、李维桢这样的文坛盟主的引用、宣扬,历经约320年以后,“惟楚有材”这一新词语渐渐深入人心,已然成为一种共识。她不再仅仅是文学的词汇,还是一种观念。她不再生僻,不再仅仅是文人们挥毫时的灵感,还是得到广泛口头传播的常言俗语。“楚材”俨然当时两湖文人的身份标识,借助着以湖北文学家为主的作家群体在明代晚期独领风骚的地位,“惟楚有材”一词具备了向更广阔的领域扩散、逐步突破地域局限以成长为通用语言的光明前景。

三、 惟楚有材,自鬻熊始

明万历《湖广总志》 卷三九《选举表四》卷末有一段《论》,中间有这么几句:“今楚材彬彬,按次胪列,垂鸿树骏,功业著于《春秋》。”

清康熙《湖广总志》卷首湖广总督徐国相《序》:“不独惟楚有材,而材于楚者足以重楚。”湖广布政使张仲举之《序》也说:“天生人才,以供一代之用,惟楚有材,蔚为人宗。”这两篇《序》都作于康熙二十三年。

无论是诗文创作,还是众口一词,都可以说仍属于“民间”的认识。尽管《左传》中的“虽楚有材”屡见于后世经史典籍,有的引用者甚至会将其改写成“维楚有材”,但是,那只能说是一种误用,或者善意的曲解。所以,如果我们需要探讨“惟楚有材”从什么时候开始得到“官方”的认可,成为“官方语言”时,正经正史反倒不是理想的引证材料。

地方志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史书之一。它不仅承担着总结某一地区风土人情、社会万状的责任,还是地方政府宣示教化的器具,所谓“达道义、章法戒、通古今、表功勋而后旌贤能” 者也,这从地方志通常会由政府出面组织修纂上就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地方志中所表露出的一些对于地区人文的认识、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视作“官方意见”的。上面引述的明清两种《湖广通志》,在“楚材”问题上虽然用词不一,但寓意是一样的。

万历《湖广总志》在通过“选举名录”证明两湖地区历代人才繁盛的客观情况后,用“楚材彬彬”予以总括,用的还只是一个相对比较“稳重”的形容词。康熙时湖广总督、布政使不避重复地在地方志的序言中强调“惟楚有材”,因为文献载体的特殊性,因为发言者身份的特殊性,“惟楚有材”作为一种“官方意见”似乎是明白无误的了。但是,“序”这种文学样式中的说辞,能作为严谨的史学判断依据么?在一定程度上,“序”并不会因为作者身份的重要而比《选举表》具有更浓厚的“官方”意味。毕竟,“地方志”本身就一直遭受着溢美嫌疑的诟病,何况是“序”呢。当然,这近乎苛刻了。

那么,顺治年间湖广巡抚林天擎的《武昌府学重修记》,是否可以看作是“官方意见”的一种代表呢?大略言之,这样说自然无可无不可。问题是,林天擎的这篇《武昌府学重修记》,没有收录在康熙、雍正这两次修纂的《湖广通志》中。不仅如此,这两种《湖广通志》根本就没有提及顺治年间有“重修”武昌府学这回事 ,连“林天擎”本人,也没有在两种《湖广通志》中留下印迹 。也许,林氏的《武昌府学重修记》会镌刻在府学一隅,但是,其影响力肯定是不大的。邵学海先生引用的《武昌府学重修记》出自1921年刊印的《湖北通志》,可见这篇文章在很长时间里并没有能够得到传播,即使能算是一种声音,也是很微弱的声音,离“官方意见”就更显遥远了。

“惟楚有材”成为“官方语言”的标志到底是什么呢?从什么时候开始,“惟楚有材”不再仅是文学的描述言语,而同时也是得到政府认可的对于两湖人文历史的总结性意见呢?

雍正《湖广通志》卷五一《人物志》卷首引言云:“国家教育之泽长矣,人文蔚起,后先辉映,岂不伟哉!惟楚有材,自鬻熊始。”

该志之《凡例》称:“《通志》于雍正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开局,雍正十年七月十五日 开刻。”雍正十年是1732年。这段引言抚昔追往,即有总括,又有分说,即有形容,又有实证,言简意赅而又气势磅礴,将“惟楚有材”四个字衬托得熠熠生辉。此时上距元代方回使用“惟楚有材”有436年,距明代王世贞将“惟楚有材”用以指称湖北才俊约151年,距龙膺透露出“惟楚有材”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消息约116年。文学的赞誉之辞,终于在公元1732年正式以“官方用语”记录在案,具有了历史学的评价意义。

四、 《四库全书》与“惟楚有材”

正如邵学海先生所考述的,“惟楚有材”尽管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的“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有文字上的关联,但是,“若溯典追故,《左传》的‘虽楚有材’只是它的前身——后人改其义而用之”。因此,分清楚文献中哪些属于“虽楚有材”及其本义,哪些属于我们探讨的“惟楚有材”,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追溯“惟楚有材”时误用文献,从而增添混乱。

可以肯定的是,凡是与《左传》有关,或叙述先秦史实时出现的“维楚有材”、“惟楚有材”等,都是属于“虽楚有材”范畴的问题。《四库全书》中,存在大量的“维楚有材”、“惟楚有才”、“惟楚有材”等词语,经比对相关典籍的其他版本之后,发现这些词语多属于《四库全书》的“篡改”。如北宋《武经总要》后集卷一中出现的“维楚有材,晋实用之”,明万历金陵书林唐富春刻本 作“虽楚有材”。又元修《辽史》卷四八《百官志四•南面军官》中的“惟楚有材,晋实用之”,清乾隆武英殿刻本以及中华书局校点本 都作“虽楚有材”。又《明文海》卷二〇〇徐一夔《郁离子序》中的“维楚有材,晋实用之”,明隆庆六年(1572)刻《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郁离子》 ,以及《四库全书》本《明文衡》卷三八《郁离子序》都作“楚虽有材”。

其它如清张尚瑗《三传折诸•左传折诸》卷二五《王人杀子朝于楚》中的“惟楚有材”,元《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人物志》、清《渊鉴类函》卷一九三中的“惟楚有才”,宋黄震《黄氏日抄》卷三一《晋大夫与楚孰贤》、元苏天爵《濨溪文稿》卷十三中的“维楚有材”,明邵宝《容春堂集》续集卷八“维楚有才”,明王鏊《震泽集》卷三三《相论》“唯楚有材”等,均是用《左传》旧典,其下均有“晋实用之”四字。所以,虽然一时未能与其它版本勘对,但都应作“虽楚有材”是没有疑问的。

为什么《四库全书》中会大量出现这种“篡改”呢?除了证明《四库全书》一如前人所说的版本不佳以外,我们还能得到什么启示呢?如果关于“惟楚有材”一词在明代晚期的万历年间已经广泛流传的推论是正确的,如果关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随着官方认可而进一步推动“惟楚有材”一词传播的可能性是可以想见的,由于《四库全书》大量征召一般士子文人誊录群籍,而这些抄写者又深受“惟楚有材”这一“流行”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于错误地认为各种典籍中的“虽楚有材”是讹字错词,那么,将“虽楚有材”顺手篡改成“惟楚有材”,就不仅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的事,而且还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

我们应该这样看待这件事:《四库全书》恰好反映出了清代乾隆年间“惟楚有材”一词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的事实,她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读过四书五经的文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一种概念,她登堂入室了,甚至具备挑战传统文献中权威典故的强大“破坏力”。如果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抄写完成的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为座标,我们终于看到,在历经了从1296年到1782年480多年的风雨、历经了元、明、清三个王朝的更迭以后,“惟楚有材”不再是“新鲜”的词语了,她已然成熟。

因为见闻、阅读条件的限制,本文没有能够列举出更多的与“惟楚有材”相关的史料。在清乾隆朝以前的约500年间,“惟楚有材”的实际使用应该比本文罗列的要更显普遍一些才是。地方志、诗文别集中,也许还有更多的“惟楚有材”实例,这不是如本文这样的走马观花就能一揽无余的。

这里需要再次重点强调的,是以李维桢为代表的晚明湖北作家群体。我们可以将以屈原等为标志的起自先秦的两湖才俊的繁衍历史看作是孕育“惟楚有材”思想的源头,而以李维桢为代表的湖北作家群体在明代万历时期璀璨的光芒,一方面以最强有力的现实存在证明了“楚材”的价值与魅力,另一方面,以文坛盟主的身份使用并促进“惟楚有材”这一文学语言的迅速广泛传播,则是“惟楚有材”观念得到加强、得以确认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他们,没有他们在万历时期的耀眼夺目,“惟楚有材”很可能不会在短短的一百多年以后就成为“官方语言”,并完成从文学修辞到史学用语的质的嬗变。

本文以上的考述,除了希望对梳理史实有所助益以外,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借此表达一下对于前贤的敬意。他们留下的不仅是文学的辞藻,还有登高一呼的昂扬与魄力,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创造力。今天,我们继承、弘扬“惟楚有材”的传统,其真义应在于此吧。

2007年1月24日

中国大陆有姓翁的。

翁姓,中国姓氏之一,在宋朝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00位。

翁姓来源

因人得姓

源于姒姓,出自上古夏朝贵族翁难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启为夏朝君王时期,有个贵族叫翁难乙,相传为翁氏最古老的祖先。

因掌得姓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昭王的庶子,属于帝王赐姓为氏。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庶幼子生下时双手紧握,别人怎么都掰不开,惟独周昭王去掰,应手而开。只见婴儿左手手纹象个“公”字,右手手纹象个“羽”字,合起来成个“翁”字,周昭王即赐姓翁,取名弘,成为翁氏始祖。

翁弘始居梁原城,后封任楚国左丞,死后谥号为端明王,墓葬梁原城五里,坟前华表、石犀、石象、石虎、石豹、石鹿等七十二件排列墓前两旁。梁原城在今甘肃灵台梁原镇,梁原离古时周朝初期活动区域周原、岐山及后耒建都的镐、宗周、丰不远,但因距今三千年了。翁氏始于公元前1052~前1002年之间的西周昭王执政时期。周昭王是周武王姬发的曾孙,翁氏的始祖则是周昭王的庶子。如此一来,翁氏的来龙去脉,是更加一目了然。

翁氏后人多尊翁弘为翁氏的得姓始祖。

因地得姓

源于姬姓,出自周昭王庶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料及《元和姓纂》的记载,周昭王的庶子食采于翁山(今浙江定海,一说广东翁源),另外在史籍《姓氏考略》中也记载:“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望出钱塘。”

该支周昭王庶子的后裔子孙,便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翁氏,世代相袭。

源于蒙古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翁吴特氏,亦称翁果特氏、威古特氏,世居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 哈巴罗夫斯克)、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igut Hala。所冠汉姓即为翁氏。

⑵蒙古族翁郭里氏,世居宁衮郭罗(今辽宁南部、葫芦岛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gori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⑶蒙古族翁果特氏,亦称翁吴特氏,世居翁科(今甘肃张掖永固镇一带)、叶赫(今吉林省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g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⑷蒙古族翁吉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翁吉歹氏,世居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g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⑸蒙古族翁科特氏,世居锡喇穆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带)、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ket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⑹蒙古族翁尼特氏,亦称倭依特氏,世居察哈尔,后多冠汉姓为翁氏、鄂氏、吴氏等。

⑺蒙古族翁舍占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sej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⑻蒙古族翁集尔金氏,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gilgin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⑼蒙古族翁牛特氏,源出扎萨克蒙古翁牛特部,以部为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n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源于满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萨克达氏,源出女真巴雅拉氏族,后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苍老”,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浑河畔)、黑龙江流域等地,所冠汉姓为多为翁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等。

⑵满族翁尼哩氏,满语为Wengniri Hala,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后多冠汉姓为翁氏。

⑶满族翁钮啰氏,满语为Wengniolo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大凌河(今辽宁锦县),后多冠汉姓为翁氏、钮氏。

迁徙传播

翁姓的望族居住在钱塘(浙江杭县)。

翁姓多分布在福建和台湾地区。

江南各地翁姓皆系出同源

从两千九百七、八十年前的得姓始祖翁山王溢,到二十一世纪繁衍在台湾岛上的翁姓子孙,黄帝轩辕氏的这一支后裔,已经衍传了九十七,八代,平均每代是三十年。

以翁山王溢为一世祖,自他以后,台湾安溪派翁氏家族的世系更是井然有序:第二代的翁莆君,生了五个儿子,台湾的安溪派翁氏,是系出他的长子翁伯这位翁伯,死后葬于长安城西的十八里之处,第四代翁大连,是翁伯的长子,由陇西迁京兆郡长安都仁永贵里;第五代翁实,是翁大连的次子;第六代翁素,葬于第安城西十八里;第七代翁仲儒,是翁素的长子;第八代翁逸;第九代翁昶;第十代翁慈;第十一代翁孝山;第十二代翁饶;第十三代翁誉;第十四代翁森;第十五代翁薰;第十六代翁塾;第十七代翁助。

传到第十八代的翁田,正好碰到晋朝末年的五胡之乱,当时官拜冀州刺史的翁田,便带了自己的一家大小,跟随晋朝皇帝渡过长江,在建业(今南京)落籍。这是台湾安溪派翁氏的播迁江南之始。

翁氏的南迁始祖翁田,共有四个儿子,台湾安溪派翁氏是出自其次子翁干。此后,第廿代为翁墀,廿一代为翁元祖,廿二代为翁伦元,廿三代为翁承皎,廿四代为翁盖,廿五代为翁卯,廿六代为翁乾德,廿七代的翁弘,便是长时以来湖南、湖北、贵州、福建、两广、江西、浙江、江苏、及台湾各地翁氏家族所共奉的。 翁姓避乱改姓是翁姓的又一来源。翁姓也是姬姓的一个分支,据《元和姓纂》和《六桂堂丛刊》等记载,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其后以邑名“翁”为姓。唐德宗时期,翁氏有一个支脉何公由中原入莆,卜居莆阳兴福里(今莆田市北高竹庄),为入莆始祖。传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翁乾度在闽国 年间(936年)官拜郎中,娶妻陈氏,生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六子皆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长子处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员外郎;次子处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太祖建隆元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四子处朴,字伯惇,宋太祖开宝六年进士,官都曹长判官;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太祖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司直、监察御史;六子处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原城开基祖,因此,上述各地的翁姓,在计算世系时,也有以翁弘为第一世的。我国南方各地翁姓家族的大多系出原城开基祖翁弘,有下列刊载于本省翁氏族谱的序文,可以说明:

常熟派谱序——翁氏之始出自姬姓,自周昭王封庶子于翁山,因以命氏,其有曰弘者,仕楚官左居之原,由弘而下二十七世孙郎鞠公,官泉州刺史,避石勒之乱,始由原城渡江,居浙江之西今,钱塘,仁和,海 ,余姚,慈溪,永嘉……

闽省莆田派——自弘圆内三十五世传公后,为崇安丹人山派始祖,福清则为四十二世布愈公后,晋江则为四十四世点公之后……

广东潮州派——四十四世祖弘公,即是南田派十一世迁居潮州之塘孝。为潮州始祖,入旦处休公之四世孙也。潮阳、揭阳、程乡、饶平、惠来、诸子孙皆其裔也。

自翁弘开基原城以后,台湾安溪派翁氏的上代世系,是这样的:廿八代是郓州东平王翁替;廿九代是德州平原王翁存;卅代是食邑五十户的淮南王翁肱;卅一代是会稽王翁迪,卅二代是冀州刺史翁挺;卅王代是礼部尚书翁筠;卅四代是范阳丞相翁昭隅,卅五代是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翁就,卅六代是京兆相翁道;卅七代是洪州观察左庶墙;卅八代是金紫尚书翁剡;卅九代是潞州刺史翁福;四十代是邓州刺史翁甫,他的墓,是在思州(今贵州思县)龙宿山之南。

此后,台湾安溪派翁氏的历代远祖,便主要活动于长江以南的地区:四十一代的翁乾,是泉州刺吏,墓在泉州福建寺右边;四十二代是福州观察使翁兴;四十三代是吴郡太守翁洽;四十四代是广陵郡守翁仪;四十五代是谏议大夫翁 ,四十六代是苏州刺史翁晖,墓在吴郡;四十七代是汴州刺吏翁瑜;四十八代是扬州刺吏翁皓;四十九代是铁州中郡守翁赏;五十代是赢州刺吏翁雅;五十一代是江州刺吏翁圯,墓在润州陵山郡;五十二代是太原郡令翁瑞,五十三代是泉州刺吏翁鞠,因石勒之乱,避居浙西。

人口分布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凤卧镇吴潭桥村、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苏溪镇翁界村、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翁家埭村、福建省福州市琅岐镇海屿村、福建省福州市琅岐镇凤窝村、福建省连江县东岱镇一带有、福建省福清市新厝镇凤迹村、福建省福清市江阴镇一带、福建省福清市龙田镇玉瑶村、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镇瑟江村、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杭中村、福建省福清市港头镇后园村、福建省晋江市大浯塘一带、福建省晋江市英墩前堡村、福建省晋江市英厝头、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一带、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翁厝村、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青山村卜宅、福建省莆田市北高镇一带、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一带、浙江省永康市古丽镇一带、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高地翁一带、广东省潮汕一带、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官浔镇溪坂村一带、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彻埠村委翁家村、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大石乡、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大南镇大南村坳头,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湖丰镇徐家村山底翁村,浙江省乐清市翁村,江苏省泰兴市翁家庄,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翁山乡,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大溪乡岭底翁家村,江苏省兴化市顾庄村,江苏省兴化市翁果村,重庆市綦江区一带,湖南北部一带,江西省进贤县张公镇翁家村,河南省邓州市文渠镇翁寨村,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县后交卸村,浙江省余姚市翁岙村,袁马村,翁方村,城南翁家村,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翁家寨村,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翁官寨村,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七分地村,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山盆镇一带,北京市房山区翁家铺及中国台湾。

郡望

临川郡

三国的时候吴国置郡,在江西省抚州至南城一带。

钱塘

也写作钱唐,是一个古县名。秦代的时候置郡,在浙江省杭州市。

堂号

资善堂

宋朝时期的翁甫,在资善堂当教授,监守登闻鼓院。对于皇帝的问题的回答,都会让皇帝感到称心如意。

赐鱼堂

唐代时候的翁洮,被任命为员外郎,后来隐居不愿意作官了。皇帝想召他回朝廷做官,他于是作了《枯鱼诗》作为回答,皇帝看了诗以后,知道他绝对不会复出了,于是赏赐给他很多曲江鱼。

六桂堂

京兆翁氏乃君王苗裔也,王即位三年,时游大山,山顶十一面,环居有百姓。一日,王遇汪氏女,山名赐曰:汪山,王封汪女为妃,号汪山夫人,王与妃同游汪山,忽见白虹贯日,妃歉然不安,遂感有孕,经十二月,诞生男子,双手握拳,啼泣三日,宫监奏王。王令香水沃其手。手即开,左手握公,右手握羽,合为翁字,遂赐姓翁,因妃见虹而孕,取名曰弘。此乃为翁氏受姓之源,翁氏先姓,盖肇于兹,翁弘后封楚国左臣,坟塟梁之原城五里。翁氏自此,兴于梁之原城,绵於京兆。根据众多族谱史料记载翁氏六桂并没有分姓,六桂之父翁乾度:生六子,六子俱登科,乃吾之民族,正统六桂堂。以下是京兆翁氏六桂分六房:一桂:翁处厚、字伯起,居莆田刺桐、今清江;礼部房。生二子:翁允修、翁允成,官至: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进士,特授承议郎,兼殿中丞上柱国,赐绯鱼袋。二桂:翁处恭、字伯度,居莆田涂洋;检法房。生五子:翁琏、翁珏、翁珎、翁瑰、翁珪,官至: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桂:翁处易、字伯简,居莆田奉谷里竹啸庄;少府房。生四子:翁绢、翁缓、翁绅、翁纪,官至:宋建隆元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四桂:翁处朴、字伯淳,居莆田奉谷里竹啸庄;长官房。生三子:翁铣、翁纬、翁绎,官至: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五桂:翁处廉、字伯若,居莆田美澜;御史房生五子:翁谭、翁咏、翁谏、翁谔、翁诰,官至:宋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寺直、监察御史。六桂:翁处休、字伯恭,居莆田奉谷里竹啸庄;韶判房。生三子:翁楚、翁桢、翁杆官至:宋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京兆翁氏漆林房:翁承赞,生四子:↓——翁玄度:生四子,翁俊、翁杰、翁伦、翁佳。——翁弘度:生三子,翁盛、翁惠、翁昉。——翁贞度:生一子,翁欧。——翁昭度:生一子,翁昧。翁承裕,生二子:↓——翁正度:生四子,翁仁凯、翁仁亮、翁仁宴、翁仁弼。——翁可度:生一子,翁仁宪。

有关翁氏的源流,每一种古籍的考证都是完全相同的。譬如,《姓纂》一书指出:“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姓氏考略》也指出:“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望出钱塘。”

由此可见,翁氏大致始于公元前1052至1002年之间的西周昭王之时。周昭王是周武王的曾孙,翁氏的始祖则是周昭王的儿子。如此一来,翁氏的来龙去脉,是更加一目了然。

源自3000年前周文王的后代翁氏,在历史上一直是春风得意,神采飞扬的。这一点,可以找到许许多多具体的证据。例如,翁伯是一位名登《史记货殖传》,以贩脂而富倾县邑的大富豪;唐僖宗时的翁洮,更是皇帝嘉慕不已的一代高士,以一首《枯木诗》谢绝朝廷的征召,千百年来传为佳话。

满清末年那位颇思有所为的光绪皇帝,有一位“师傅”翁同龠禾,是人们所熟悉的历史人物之一,他是光绪皇帝实行新政时的中心人物。文章道德,备受后人的敬仰。

得生堂

得生堂所纪念的先主是:翁得林先生。相传清末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战乱绵绵,翁得林先生率其族人由山东迁往今日的江苏高邮县三垛镇,抗战时期一部分人再迁高邮县卸甲镇伯勤乡设立祠堂,至今已繁衍九代余人。宗谱为得、万、士、家、正、永、连、昌、盛。

翁氏名人

翁郡,汉代学者。

翁承赞,字文尧,唐代福建莆田县人(今莆田市),乾宁年间(西元894-898年)进士。唐末累官秘书郎、右拾遗。五代后梁时官至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后授闽国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晋爵晋国公。曾咏梅花诗:"忆德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

翁肃,字彦恭,宋代崇安人,官至朝散大夫,与翁彦约、翁彦深、翁彦国三兄弟及翁延庆、翁蒙之同姓同乡同朝,皆居高官,时称六桂同芳。

翁德广,宋代人。淳熙年间(西元1174-1189年)任溪县知县。朱熹曾奏荐之,称其"不务赫赫可喜之名,而有肯肯爱民之实。

翁难乙,翁万达,明代兵部尚书。

翁方纲,(西元1733-1818年)字正三,清代大兴县人,进士出身,官至内阁学士。精金石考据之学,亦擅长词章、书法。曾任鸿胪寺卿,预千叟宴。

翁同龢,清朝时期江苏常熟人,管至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大臣,光绪帝师。

翁方纳,清朝时的著名书法家、金石家。在朝廷担任内阁学士。

翁春,清代诗人。

翁文灏,辅仁大学教授,是中国早期的地质学家之一。

翁美玲,已故香港艺人。

翁再生,世界杯棒球国手,台湾职棒球员。

翁丰堉,台湾职棒首位外岛出身选手。

翁嘉铭,笔名瘦菊子,知名台湾棒球名家。

翁虹,知名香港演员。

翁立友,台湾知名闽南语歌手。

翁滋蔓,台湾知名少女艺人。

翁金珠,台湾前“文建会主委”。

翁启惠,知名中研院院士。

翁倩玉,知名台湾旅日歌手,身兼演员。

翁俊明,翁倩玉祖父,同盟会成员,知名抗日志士。

翁炳荣,翁俊明儿子,台湾早期知名导演。

翁岳生,嘉义人,曾任台湾地区“司法院院长”及“司法院”大法官。

翁重钧,台湾“立法委员”。

翁明显,中环集团总裁、台湾棋院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文化创意科技小组副召集人。

翁帆,与大自己54岁的杨振宁结合,其夫是第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

翁嘉麟,2008台湾麻将大赛赌王。

翁杰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文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研究员。现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兼任重庆行政学院院长。

翁大根,195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沙洲乡,其祖籍为江西省进贤县张公镇翁家村。1975年同济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前后获得同济大学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在同济大学任教40余年,先后人任同济大学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结构抗震、减震、隔震。

翁史烈,中国工程院院士。1932年5月出生于浙江宁波。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是我国新一代热力涡轮机的开拓者之一。

翁孝良:亚洲乐坛著名曲作家及音乐制作人。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所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清明

杜牧 〔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王孙公子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的路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里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家,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展开了一处远比诗篇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 

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