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简易经的全文包括简易道德经、五字经和简易功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4收藏

谁知道简易经的全文包括简易道德经、五字经和简易功,第1张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

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

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

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

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

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

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

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15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

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

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

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

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

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

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8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

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

孩;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

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

人,而贵食母。

2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

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

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

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

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

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

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

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7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

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

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

妙。

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

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

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

割。

2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

之。夫物或行或随、或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

泰。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后必有凶

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

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

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

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2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

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

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

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4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

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

其大。

35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

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

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

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

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

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

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

华。故去彼取此。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

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

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

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

誉。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4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4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

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

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

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

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

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

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

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

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

见而明。不为而成。

4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

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

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

目,圣人皆孩之。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

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

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

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2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

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

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53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

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

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

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

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

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

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

天下贵。

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

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

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9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

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

之道。

6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

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61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

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

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62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

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

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6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

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6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

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

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

不敢为。

6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

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

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

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

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7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

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

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6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

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69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

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7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

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7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

病,是以不病。

72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3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

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7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

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

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7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

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

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7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

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

王。正言若反。

79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

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

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

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

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不好意思 我不知道佛教五字真经 但我知道佛教六字真经 “南无阿弥陀佛”

祖师有云:一句弥陀,是斩群邪之宝剑。 一句弥陀,是破地狱之猛将。

   一句弥陀,是照黑暗之明灯。 一句弥陀,是渡苦海之慈航。

   一句弥陀,是出轮回之径路。 一句弥陀,是脱生死之良方。

   一句弥陀,是成佛仙之秘诀。 一句弥陀,是换骨髓之神丹。

   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  一千七百葛藤,一刀斩绝。

提问者采纳朋友:

此类书籍太多,五行八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看过的一些比较通俗的就有《渊海子平》(徐子平),《中国古代相术研究与批判》(萧艾),《周易》类,等等

我知道比较通俗的还有《五行学研究》(刘筱红 )2004年广西人民版,《阴阳五行》(任应秋)上海科技60年版,《阴阳五行学说》天津科技87年版,等,这些都是浅析易懂的,而且能够买到。

其他的像什么相学大全,地理秘籍呐,五行指要,六壬法,等等,都太深奥。

以上简述,仅供参考。

以上全为复制,本人强推周易,周易为五行八卦之鼻祖,为最早的五行书籍。

  我与童谣

  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中心校 张志晨

  童谣自古有之,而且几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童谣。不论童谣的内容是否有教育意义,每一段童谣,都充满了美好的童趣,每一段童谣都会带给人们童年的回忆。可以说,孩子们都是伴着童谣长大的,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

  童年是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到底该把什么样的东西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的童谣给我们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永远的记忆。我永远怀念童年那些美好的童谣。

  一、 我与童谣不解之缘

  我对童谣的接触是从儿时开始的。记得小时候,一群小伙伴经常一边做游戏,一边说童谣:“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蹲下,起来,……”还有个喊着说的:“急急令,跑马城,马城开,打发**送信来,要哪个,……要你家干草垛,干草垛,插兵刀,我的兵马任你挑。”这类童谣挺古老,也很好玩,但没思想教育意义。

  有思想性的也记得几个。你像“报告司令,你妈有病,今天不死,明天立正。”这显然是痛恨国民党的。

  也有俗不可耐的。像“秃脑亮,摸电棒,摸到北京搞对象……”

  更有小伙伴之间骂仗用的。“小报告小报告,叫你屁股起大泡;起大泡找你爸,你爸踢你一百下。”这个应该是我的童谣处女作吧。

  大约上个世纪80年代末,县文联华景玉同志到兴隆镇来征集民间故事和“瞎话”,意在抢救民间文化。那个时候,我当班主任,在这方面发动学生和家长做了一些工作。除了收集与整理,我也是做了一些创作的,因为我看到了童谣的优点。

  童谣也称儿歌,历史渊源久远。有些是打油诗、顺口溜,有些是民谣、民歌,也有些是正统的古诗词。童谣流传于儿童之间,以说为主,也有连说带唱的,还有一唱到底的。之所以易于流传,除了浅显生动、韵律响亮、诙谐风趣,主要原因是特别适合儿童心理。

  因为童谣易记,我就把一些学法方法编成了顺口溜,像《作业歌》、《作文歌》,再就是《分段八法》、《外貌描写九招》什么的,反正挺多的,用铁笔刻蜡纸,用油印机印,订成小册子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如《作业歌》:

  “抄题对题抄对题,读题审题试答题,定好格式写答案,检查验算要仔细。根据题型找题理,会了一题会百题。”

  也有关于识字的长短句,用“有子享清福,老了当大亨”区分“享、亨”。还有顺口溜:“一颗象牙口外翘,卡在喉里快扣掉。白纸不用没污点,黄土包从田中冒。”分别用来记忆“象”中是“口”、“喉”中无“丨”、“纸”下无“丶”、“黄”中是“由”。

  琅琅上口,易记易诵,一用就见效。但,实行范围,仅仅是自己的班级,受益的仅仅是五六十个学生。

  后来我调入得权小学任教导主任,2003年教育体制改革,教导处只有我和一位大队辅导员。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师训、督导、档案室建设……都我一个人具体负责。校长杨文琴同志对我说:“你能写,就写点新鲜东西,让孩子背,光靠我们四个人执周,不行。”“我们四个”指的是正副校长、我、还有一位大队辅导员。说“不行”是因为当时得权小学有学生1400多人,这年又搬上了新教学楼。有太多的事要做,也做不过来。要是写点东西,让孩子们自觉约束行为岂不是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确实要想出一些办法才行,我就开始创作《一日行为歌》。从此一脚踏上了童谣创作的里程。

  后来,我的工作有了变动,我不再介入德育工作,便停止了德育类童谣的创作,而转写内容与教学相关的童谣了,如《上课行为歌》、《读书歌》、《作文歌之过五关》、《作文歌之作文很简单》等等。

  为了创作,我也开始研究中华民谣,也就是旧童谣。

  二、 如何看待旧童谣

  旧童谣大都反映一些生活场景。除了逗小孩子乐儿,再就是教说话、数数,也有明辨是非的,鞭笞丑恶的,但不多。像这首: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吗呀?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明天早晨给你梳小辫儿。”

  它是正经八北的童谣,但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想要的,是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童谣。那种“直指人心、直导行为”的童谣,那种对孩子有很大教育用处的童谣。我们让孩子们传唱童谣,不是为了取乐。我们要的是“益心利行”,给的是思想,是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保驾护航的方法,是滋养心灵的鸡汤!

  尽管过去的一些老童谣已不适合现在的社会,没有时代气息,但旧童谣对新童谣的创作有极强的借鉴作用,可以让人在因循中发展,在继承中提高。

  由于旧童谣的作者就是小孩子或深谙儿童心理的成年人,加之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经过一代代人的润色补充,渐臻完美。这些童谣深深地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和儿童的实际生活最为贴近,在表现儿童情趣上尤为突出。

  因此,贴近儿童实际生活,应该是童谣创作的最基本的准则。

  另外,借鉴旧童谣创作新童谣,还要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力求表意生动,形象鲜明,语言朴素率真。

  二要手法多样。可用拟人、夸张、起兴、问答、排叙、比喻、迭沓等手法。

  三要布局灵变。我基本上采用三言、五言、七言,或者三者交换着用。

  四要尽力包蕴哲理、传知知识。

  五要力求自然天成,琅琅上口。

  总之,要想写好新童谣,必须熟知并学习旧童谣。

  三、 童谣的变异

  新童谣,是为孩子们作的短诗,强调韵脚,要求琅琅上口。但新童谣的发展出现了分歧:

  一是灰色童谣注入校园。

  “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

  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飞了。”

  这种充斥暴力的“灰色童谣”在全国许多中小学都占有一定的市场。比如励志歌曲《真心英雄》被恶搞为:

  “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补到九十点钟;

  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

  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

  以及厌世颓废充满色情的“顺口溜”:

  “上学苦、上学累,不如加入黑社会。

  好吃好喝好滋味,晚上还有美眉睡。”

  灰色童谣也叫“痞子童谣”,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流传,内容灰色、形式简短、语言庸俗。例如:

  “一年级的小偷,

  二年级的贼,

  三年级的帅哥没人陪,

  四年级的美女没人追,

  五年级的流氓一大堆,

  六年级的情书漫天飞。”

  我以为,灰色童谣的产生是社会垃圾文化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结果。灰色童谣是一种病毒,瘟疫般地扩散和感染着少年儿童。可以看出,灰色童谣大多以戏谑的方式发泄稚嫩的牢骚,是对时下应试教育模式的一种反叛,也反映了学校里和社会上的许多不正常现象。

  但,如此蔓延流行,势必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发展。

  二是校园新童谣的兴起。

  要与灰色童谣对抗,便产生了校园新童谣,也称绿色童谣。实践证明,它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柄利器!

  孩子的心灵本是一片净土,没有鲜花在上面开放,杂草便会丛生。由于优秀童谣的稀缺,一些灰色童谣便乘隙而入,污染着孩子们的心灵。据有关部门调查:28%的孩子小学四年级以前就开始唱流行歌曲、说“灰色童谣”,到了初中,所有的孩子都有此经历。

  灰色童谣之所以大行其道,原因在于孩子们的生活缺少鲜活明快的童谣,缺少经典!

  现在的儿歌,有的节奏拖拉,有的死气沉沉,有的内容枯燥,有的缺乏时代气息,有的说教意味太浓。有的童谣或者只是幽默,或者没有生活味道。还有的浅白得粗俗,语言虽然自由无拘束,但不上口。

  包括我创作的童谣在内,还称不上经典!

  但,好歹我们有了一些绿色童谣,可以为孩子们调“一杯羹”了。

  为此,我呼吁教育工作者,要为孩子们大力推广一些“绿色童谣”,让优美的童谣荡起双桨,轻轻划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伴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 县教育局支持新童谣推广

  多年来,我一直想要把灰色童谣染绿!尽我所能去绿化孩子的精神家园!

  其实,这也是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心愿。

  正是为遏制灰色童谣的泛滥,2004年中央教育部发文征集校园新童谣,以此激发广大工作者积极创作、大力推行校园新童谣。这使我如虎添翼,我庆幸,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可以大显身手了。

  但是创作何其艰难!

  我国目前有2亿多儿童,可是还没有从事童谣创作的专业人员!究其原因,还是畸形市场经济在刮怪风。谁都知道,为歌手创作一首流行歌曲能拿到上万元的稿酬;而在刊物上发表一首童谣,所得不过四五十元。然而,童谣创作的难度并不比流行歌曲小。

  我曾经读过一个资料,说有两家文化教育单位想发起童谣大赛,策划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首肯,主办方试图按照市场运作方式联系厂家合作,但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推却了。托词竟然惊人的相似:“童谣比赛冲击力不够,广告效应不明显!”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做支撑,这场童谣大赛还没有启动就不了了之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组织可以为一场球赛、一个节庆活动“锦上添花”,一次性投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而对教育儿童这一千秋大业缺乏热情。

  然而,巴彦县教育局,却把校园新童谣的推行,作为德育工作的“新亮点”,把童谣传唱纳入了巴彦县乡土特色教材研发方案之中。

  2008年末,县教育老科协成员高占生同志发现了我的童谣作品《一日行为歌》,并推荐给老科协***柳春阳同志。《一日行为歌》这部作品,已经在2005年获得哈尔滨市校园新童谣创作一等奖,并在兴隆镇得权小学推行了5年之久,是比较成型的作品。经老科协成员刘国祥、姜海山在内的所有成员进一步考证,认定有推广价值。

  之后,我又把近几年创作的校园新童谣《一周行为歌》、《上课行为歌•五言版》、《上课行为歌•七言版》和《礼貌行为歌》等十余首较为成型的新童谣,奉献出来。又经考证,老科协的几位老同志一致认为:其中五首童谣极富德育教育价值,推广这些童谣能够开辟一条德育教育的新途径。于是,制定了学习童谣活动试点方案并向教育局递交。

  教育局极为欣赏此举,下了批文,同意于2009年上半年印发《校园新童谣》小册子,并在巴彦镇、兴隆镇和松花江乡各选一所小学做试点。

  一学期很快下来了。2009年6月,教育老科协及县政府老科协、县关工委、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有关领导组成验收团,对三个试点校进行了验收。验收结果令人相当满意!

  各校均出示了以童谣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童谣被学生背诵、被学生改编成小品、歌唱、舞蹈、快板……学生带着新奇的心理谈了对新童谣的理解;教师代表怀着喜悦的心情交流了新童谣的试用情况;自愿前来参加反馈会议的家长热情洋溢地吐露了真心话,还要求见一见作者;各试点校介绍了试验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经验与教训,还提出了新童谣创作的思路。总之,试验是成功的,并肯定校园新童谣极具推广价值。

  教育局将批准教育老科协在2009年下半年,拟将我创作的20多首新童谣编成巴彦县小学生品行教育乡土教材在全县普及推广。

  我还记得,当试点校的老师和家长要求见作者的时候,我激动不已。我代表首批受益的4000多名小学生言谢,感谢教育局、感谢教育老科协为孩子们送去了一批“绿色的精神营养液”!

  我将进一步创作,丰富内容,尝试新的形式,尽力形成校园新童谣作品系列,为巴彦县教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 我的童谣创作

  1.为用而作。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的必修课。每一个小学生耳熟能详。可是为什么对孩子们的行为约束力不够呢?

  守则、规范的每一条都是烈火锻烧、千锤万凿出来的真理,每一句都千真万确,掷地有声!但它毕竟是纲,是目,是则。它不能直接为小学生所用。

  我所创编的《一日行为歌》就是把守则、规范中的要求,变成具体的行为样式,直接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上课行为歌》,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明确了小学生什么样的课堂行为才是正确的。其中有课前行为指导、课上行为引导、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内涵很多,但都具体化了,“直指人心,直导行为”。

  《爱校拍手谣》是我为一位班主任的班会写的材料。我写的一些童谣,就是为实际工作服务的,是因为需要才写的,为用而作。

  一位家长反映,以前她的孩子在家学习只是写作业,可是现在还能做到“先复习、再预习,反反复复多练习。”

  我的校园新童谣富有时代气息,有新的教育思想内含,所以部分童谣给新时代的儿童指出了一个广阔的社会天地和人生舞台。

  《一周行为歌》中说:

  星期日,到户外

  做调研,搞竞赛

  参加活动成长快

  新世界,新时代

  会创新,能实践

  新式人才人人爱

  《四季活动歌》开头说:

  小朋友,听仔细

  放下鼠标遥控器

  推开房门走出屋

  外面有个新天地

  结尾说:

  山水长,天地宽

  世间万物尽奇观

  书读遍,仍有限

  还需亲身去实践

  大自然,是名师

  增悟性,长真知

  生活多彩人多智

  从小不做书呆子

  一位家长对我说:“我要是早点看到这首童谣,当年我都能同意去当幼儿教师。”

  2.用一点古风,加一些古典。

  童谣光是讲究浅白也是不行的,重要地一点还是要有内含。有多少旧童谣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出,叫人想都想不起来,纠其原因,就是浅白得没有品头。当时说着逗乐,笑过之后,淡不如水。

  我尝试,在新童谣里,用一点古风,加一些古典。这可能使童谣难了一点。如《交友歌》中“清张英,六尺巷,从小要有容人量。”这里面有个典故。

  是说清代康熙年间,在朝为官的张英,其家人与邻居在宅基地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摆平”此事。很快家人接到回信,却见里面只有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深受感动,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三尺,而邻居也自愧不如,退地三尺,于是两家盖完房子后,在院墙之间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有一次,毛主席会见苏联驻华大使,曾经讲到这个故事,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宜应该谦让、平等。包容互让、平等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能够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欲横流、钱权肆虐的年代里,提倡这种传统美德更为必要。

  如果把这个故事给孩子讲了,这句童谣也就不难了。

  也许难就难在,要给学生讲一下这故事。也许设一点“童谣课时”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但这轻而易举的突破难点的教育行为,该使孩子们多么受益!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互让的道理,还学会了一个他也可以传播出去的历史故事。一举多得!

  我认为这个难点,着实难得可贵,难能可贵,难才可贵。

  过分追求浅白,还容易丧失语言的艺术性。

  让童谣成为语言之花,应该让孩子们通过童谣学点语言,长点文字功夫。《读书歌》使然。

  圣贤读书破万卷

  全凭勤奋长才干

  每逢佳作细细品

  何曾怜惜书角烂

  ……

  程门立雪多请教

  刺骨悬梁苦钻研

  面壁十年图破壁

  不信人生梦不圆

  巴彦镇兆麟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童谣的语言非常美,许多语句都被学生们引用到作文里。

  3.“文合为时而著”。

  创作《荣辱行为歌》是形势的需要,最难就是找不准治国大道理与日常小行为的结合点。感谢县政府老科协于跃琛同志和教育老科协柳春阳同志的指点。是更多的老一辈的关怀才使我完成这个作品的。

  4.应邀而撰。

  《法制教育歌》是应县文联征法制三字经之邀而写。在形式上是个三字经。

  5.情动辞发。

  写《安全行为歌》的背景:

  2009年6月份,惊闻丰乐乡一名8岁女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雨后汇成的大水冲走。一场大雨,夺走了一个灿烂的生命……知道了这条噩耗,我心悲痛,也思绪万千。

  我能因之做点什么吗?是声讨?是谴责?还是能出谋划策?

  且用今夜时光,成诗一首,以图教育更多的小孩子们。也许这首诗写成得太晚,又不能及时推广。尽管这里面深蕴着许多生命的代价。

  我傻想:如果,那个悲命的女孩能够早点背诵我的童谣……唉,要亡羊补牢哇!我忍倦耐累,《安全行为歌》成于三遍修改之后,时间已至夜半。

  写《背给亲友的戒赌歌》的背景:

  我的亲人中,有好赌和豪赌的,结果不是影响家庭和睦,就是败家废业,深感厌恶,便写下了这首童谣。这首童谣不是针对学生行为的,但可以让学生看到赌之危害,给孩子们打打预防针。防,重于救。远离黄赌毒,是小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另外,倘能真的通过童谣教育了哪个染赌的成年人,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这种源于他自己的社会实践的、来自于周围生活中反面实例的教育作用会更大更实际!毕竟,实践出真知!

  6.厚积薄发。

  如《名人谣》。七首童谣源于七个故事。这些故事是我平时读书积累的。并非要写童谣了,才去找来的。源于积累!

  之所以写名人谣,我就是想让孩子们与名人为伍,和大师交流,沿伟人的脚步前行!我就是想让孩子们知道:

  名人出名前

  也是普通人

  与众不同处

  就是有精神

  我想让孩子们:

  童年立奇志,求学心有恒

  做事勤为贵,德高弃虚荣

  成功谦受益,损友不为朋

  学习趁年少,一刻不能等

  这七首童谣从不同的角度来警喻学生。并鼓励孩子们,让他们坚信:

  七首名谣七颗星

  七星就是七盏灯

  七灯齐照人生路

  皇天不负学子情

  沧桑世上无难事

  功到苦心自然成

  而我在童谣的创作上,何尝不是“功到苦心自然成”呢?

  7.再拓新域。

  突发奇想:古有《三字经》,我难道不可以写个《五字经》吗?

  五字经

  百念善为首

  万事学当先

  胸有龙凤志

  誓偿父母愿

  为人子女者

  千万别娇惯

  娇是家人宠

  懒是自己惯

  家境不如意

  切莫怨祖先

  将相本无种

  好汉地换天

  人前讲体面

  不在吃与穿

  寒门多才俊

  奢华少伟男

  粗布百姓衣

  开水家常饭

  卫生断病源

  锻炼身强健

  娱乐固然好

  耗财费时间

  出行多看路

  读书心要专

  从师很重要

  自身更关键

  能吃苦中苦

  敢碰难上难

  深思出灵感

  久战克雄关

  博学生才气

  德高有尊严

  从小品德正

  长大路不偏

  一勤治百病

  前程大无边

  新的尝试:用学生生活中的事写童谣。 如《比学习》:

  甲: 同学同学我问你

  我想和你比一比

  乙: 比就比,谁怕你

  我穿金,我戴玉

  我家玩具满屋地

  甲: 不比金,不比玉

  就比上课守纪律

  看谁练习做得好

  看谁举手最积极

  乙: 比就比,谁怕你

  我这还要挑战你

  甲: 挑战我,我更乐

  比摘星,比摘月

  难题我就没怕过

  乙: 不比星,不比月

  就比回家写作业

  看谁作业独立写

  看谁一点不出错

  甲: 比学习,争模范

  比出输赢怎么办

  乙: 逛北京,随便看

  输的掏钱赢的管饭

  合: 拉勾——

  上吊——

  说好了

  不变

  是啊,我会坚定信心,克服工作压力和生活中困难,进一步创作校园新童谣。假如能有更多的时间专门从事此项工作,能够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心理,能有更好的创作环境,那该多好哇!

  不过,我已经和自己说好了,在现实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中,“即使希望的琴弦断了,我也会用无声的笔创写校园新童谣,让可爱的孩子们讴歌未来。”

  童谣童心不泯,奉献创意弥坚,“说好了,不变”!

  六、 我心中的童谣

  好的童谣,还应该成为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成人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的钥匙。古人有言:童谣“一儿习之,可为诸儿流布”。我已经了解到,一些家长和老师都能背下来校园新童谣中的一些片段。在松花江五四小学,一位座谈的家长,在说话中自然地提到了童谣中的许多语句。

  好的童谣,应该像压缩饼干,是合金钢。要融会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当今教育发展的优秀成果,要有时代性、要有较高的文化含量和道德含量。要成为孩子们发展的有利有效工具。

  好的童谣,应该是一种特殊的方式记忆,能在儿童中间传播人类文明。我最为喜欢这种方式,我想在以后要为孩子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童谣作品来。

  提升童谣品位,追求经典。耐人寻味的童谣,才好。

  好的童谣应具有娱乐、审美、教育、认知、自我保护五个功能,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要求人们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真正反映儿童天性、表达儿童心声并为儿童所喜爱传唱的新校园童谣。只有健康、积极向上的新校园童谣得以广为传唱,那些消极内容的童谣才会自动消失。

  众多的童谣,能结集成册,成为小学生品行教育的教材!广为推行,让更多的孩子爱益。

  我的遗憾,是我不能够为童谣配图,更不能为其配乐!但我期待着,企盼有能人去做这些事情!而我相信,被誉为“江省文风,东荒称胜,巴彦尤著”的富饶之乡,肯定有这样的能人!

  (7500字)

  巴彦县兴隆镇 张志晨

  2009720

隔三差五: 比喻时常发生

五雷轰顶: 比喻不得好死

五里雾: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五大三粗: 形容人高大粗壮,身材魁梧。

五雀六燕: 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

五日京兆: 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五陵年少: 指京都富豪子弟。

五经扫地: 五经: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

五角六张: 角、张:星宿名。形容七颠八倒。也比喻事情不顺利。

五脊六兽: 用于宏伟的宫殿屋顶建筑。也形容心烦意乱,忐忑不安。

五黄六月: 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五马分尸: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又称“四裂”。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五零四散: 形容零星涣散。

五内俱崩: 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

五音六律: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五行八作: 泛指各行各业。

五行并下: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五虚六耗: 比喻弄虚作假。

五言长城: 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

五合六聚: 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

五色缤纷: 形容色彩纷繁艳丽。

五色无主: 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

五子登科: 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五月粜新谷: 五月里稻谷尚未熟,就预卖新谷。比喻十分贫穷。

五月披裘: 比喻清高廉洁。

五世其昌: 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五鬼闹判: 许多小鬼戏弄判官。剧目名。旧时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对自己不满或轻蔑的人所戏弄。

五羖大夫: 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五谷不升: 庄稼不生长。指灾荒之年。

五谷不分: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经典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陈永涛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最后送上里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谁知道简易经的全文包括简易道德经、五字经和简易功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