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职官有年龄限制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1收藏

古代职官有年龄限制吗,第1张

  有。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上看,是去当官,走仕途。其实本义是“把官职还给君王”,也就是不当官,退休了。此外,还有“致事”、“致政”等雅称。

  唐代时,开始出现“退休”一词,如唐代散文家韩愈在《复志赋》序中说:“退休于居,作《复志赋》。 ”也就是说他的《复志赋》是退休回家后写的。

  官阶越小,退得越早

  退休制度的核心是退休年龄的界定,各朝代对此有不同的规定。据 《礼记》记载,周朝是 “大夫七十而致事”。其后历代都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唐朝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 ”而古时候平均寿命不长,70岁退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是等于终身制了。到了明清两代,才逐步改为60岁退休。特别是到了清朝,低级武官的退休年龄皆根据职务大大提前了:“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官越小退得越早。这与两宋时期文官年满七十退休,武官则可延长10年到80岁退休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对退休年龄有具体规定,但也有很多例外,因为皇上就是苍天,圣旨就是制度。比如元朝的大天文家郭守敬,年逾70后屡次申请退休,但皇上就是不准,结果86岁时,卒于知太史院事任上。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退休之后,国家供养

  退休制度的另一个要件就是退休后的待遇,这关系到退休官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尊的大问题。历朝历代对此都比较重视。

  首先是政治待遇上,据《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称“庶老”,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对老臣的尊重。到了唐朝,对致仕官员要举行欢送仪式。与现在发一个“光荣退休”的证书,虽然形式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仍恩准在朝廷行走,参与国家大事。明朝的致仕官员在礼仪上依然受到尊重,在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仍享有原有职级的礼遇。

  其次是经济待遇上,退休后会优厚对待。汉代规定,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魏、晋时期的退休官吏,则干脆委任一个“顾问”之类的闲职,供养起来;唐代是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退休后可保留全薪。如名相房玄龄、宋璟致仕时,皇上特批均赐全禄。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则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非正常退休,最好的理由莫过于“告病”。告病退休称作“乞骸骨”、“乞身”等,意思是求求您行行好,放过我这把老骨头吧。听起来像是够可怜的,这也不过是 “哀兵必胜”的伎俩罢了。如唐太宗时的官吏退休年龄是70岁,对朝廷有大贡献者还可延缓退休年龄。而开国元勋李靖,虽是在“功德坊”凌烟阁上挂有画像的二十四功臣之一,但因自感伤病碍身,所以在64岁时 “上表乞骸骨”,恳请准许退休了。

古时退休的称谓除常用的“致仕”外,还有好多种。

我国古代官半夜凉初透员退休叫做“致仕”,现代人往往理解为是去当官。实则不然,在古汉语中“致仕”的本义是“将官职交还给君王”,也就是不当官了,退休了。

官吏致仕中的“致仕”,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退休。我国古籍中所云的休致、致事、告老、乞退、归隐、告归等等,都是致仕的别称。还有一个是“乞骸骨”,使用较早的大概是单音词“老”,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左传》就有十余处。仍为退休含义的复音词还有“告老”,“乞老”,“请老”等。 “乞骸”,“乞骸骨”,“乞身”也指退休,古代史书中使用的相当多。乞者,求也。本来到了规定的年龄,办理退休就是,何以非要官员自己乞求呢。

1、孔子的出生:

亲叔梁纥(hé)(注:姓孔,名纥,字叔梁)有九个女儿但 没有儿子,好不容易有个儿子孟皮,但是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对此很不满意。于是,年满六十六的叔梁纥娶了十五岁的少女颜徵(zhēng)在。他们为生子到尼丘山祷告,最终颜徵在在9月28日诞下了虽长相怪异(外形:圩(xū) 顶)但十分健康的男孩-孔子。受遗传因素影响,孔子身长九尺六寸,约等于现在的一米九以上(当时的绰号叫“长人”),可谓是一位长腿欧巴。

2孔子的姓名由来:

名丘,字仲尼。孔子为何名丘

关于孔子的父母给他取名为“丘”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为孔子出生的时候,脑袋中间低四周高,看起来就好像两个小山头,于是取名叫丘;另一说是因为孔子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

孔子为何字仲尼

孔子有个大哥,在家排行第二,因此字仲。(注:古代兄弟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孟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因为孔子父母曾在尼丘山求子,所以孔子的字中有一个“尼”字。

3、孔子的人生经历及个人成就简介:

个人经历:

1) 孔子3岁,他的父亲去世。和母亲一起搬到曲阜城中一条叫作阙里的小巷子,学谋生之学。

2)15岁,孔子已经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的本领,于是立志于学问。

3)30岁时,博学多才,收徒授业。很多远道而来的人都希望孔子给他们一些学问和政治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后来,因为前来求教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孔子无法一对一地讲解,于是就开办私学,进行了我们现在所谓的班级式授课。

4)55岁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其实也就是在今天的山东一带游历),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等地,然而均未受到重用。

5)颠沛流离十四年,年近70岁的孔子被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是未受到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时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他整理修订“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所获成就:

1弟子三千,贤者72人。

这72人是孔子思想的坚定践行者,如:颜回、子路、子夏等。

2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思想讲求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等。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教育方面,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

3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至圣先师”。

和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并称为“孔孟”。

《论语》简介

1、得名的由来《论语》:论(lun),是“论纂”(zuǎn )(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言语编纂起来。

2《论语》的内容、体裁、编纂者、体例(20章分为哪些) 地位。

内容: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体裁: 《论语》以语录体(语录体多是对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究篇章结构,也不讲究段落之间的联系,因此称为语录体,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其实就是孔子和学生的聊天记录)为主。

编纂者:

编纂者不是孔子,而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孔子是老师,他在讲台上讲课, 他的弟子在台下听课。当孔子讲到精彩之处,他的弟子一定会记录下来。这样的话,《论语》的编纂者不就是孔子的弟子吗然后等到孔子的弟子在台上讲课时,孔了的第子的弟子,也就是再传弟子也一定会把孔子的弟子讲课的精彩之处记录个来,这样《论语》的编纂者不就成了孔了的再传第子吗)

体例:通行本《论语》共20篇,492章。每篇以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为篇名,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地位: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总结

《论语》

内容:孔子及其弟了的言行体裁:语录体

编篡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地位: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扩展资料:

晚年生活

827年,白居易至长安任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828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829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830年

12月,任河南尹。831年七月元稹去世。832年,为元稹撰写墓志铭,元家给白居易润笔的六七十万钱,白居易将全数布施于洛阳香山寺。833年,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宾客分司。835年,被任命为同州刺史,辞不赴任,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839年10月得风疾。841年,罢太子少傅,停俸。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

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应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而844年,73岁的白居易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成后作诗《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留念,诗中仍反映出他“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845年,白居易74岁,尚在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与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满、李元爽,画成“九老图”。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号香山居士,为僧如满之弟子。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

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轶事典故

自酿美酒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卷》)。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素口蛮腰

素口蛮腰,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白居易六十多岁时,他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那匹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嫁人。可是,他那匹马反顾而鸣,不忍离去。樊素也伤感落泪说:“主人乘此骆五年,衔撅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巾栉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 。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但在白居易70岁时,樊素和小蛮还是走了。白居易思念中写道:“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掩独扉;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

家族成员

祖父:白湟

祖母:薛氏

父亲:白季庚

长兄:白幼文

三弟:白行简

儿子:白阿崔

-《白居易》

古代职官有年龄限制吗

  有。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上看,是去当官,走仕途。其实本义是“把官职还给君王”,也就是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