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邪兽-共工、驩兜[huān dou]、 三苗、鲧[gǔn] 分别都是什么东西什么时代的讲清楚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2收藏

四邪兽-共工、驩兜[huān dou]、 三苗、鲧[gǔn] 分别都是什么东西什么时代的讲清楚些,第1张

《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史记》: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是指舜向尧帝建议将四个恶人流放在四方,来改变当地的风俗。

共工对应梼杌,《神异经·西荒经》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后来“梼杌”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之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檮杌。”

驩兜对应混沌,《神异经》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 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浑沌。”浑沌因既混且乱故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浑沌”,《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三苗对应饕餮,传说轩辕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铜器上的饕餮纹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因富贪欲故后世喻贪婪之人为“饕餮”。《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於饮食,冒於货贿,天下谓之饕餮。”

鲧对应穷奇,《神异经》云:“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言此为大恶之兽。

鲧,大禹的父亲,在一般印象中,应该是个遗臭万年的大坏蛋,不然,也不会 “治水九年,绩用弗成” ,犯了严重的渎职,最终被尧帝流放,被舜帝处死。

试想,死在这两位了不起的大圣人手里,他能冤枉吗?

然而,关于鲧的问题,战国诗人屈原,却在《楚辞•天问》当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曰: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屈原认为,鲧治水是有效果,并即将取得成功的,但,屈原的问题是,既然即将取得成功,尧帝为什么要流放他,既然认为他有罪, 舜帝为何不当时处罚,而是要在三年之后才杀掉他。

屈原说的很有道理,问题就这么来了,那么,鲧到底有没有渎职,他真是因为治水不成,才被舜帝处死的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鲧怎么当上水官开始讲起了。

一:鲧是怎么当上水官的

鲧是怎么当上水官的?很简单,他有雄厚的身家背景。

五帝时期,虽然号称万国林立,但那时候的国,不过一个个部落或者部落联盟,像个小村子一样,地盘大体在十几里到数十里之间,有个上百里,就成了百里大国,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存在。

而在这样的大国当中,先夏族、先商族、先周族,则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无疑,鲧就属于先夏族,而且还是先夏族首领。

因为先夏族活动于崇山,也就是现在中岳嵩山一带,所以,当时称之为有崇氏,到了大禹手上,因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加封为夏伯,赐予整个儿夏,即古中原地区。

大禹也因为这点家底最后当上了帝,夏,将“帝”称之为“后”,所以但那儿起,有崇氏就改称为夏后氏,即,古籍当中出现的有崇氏和夏后氏其实是一回事。

关于这个氏族的来历,春秋左丘明之《国语•鲁语》当中介绍说: 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

黄帝的后裔,颛顼的直系子孙,有了这等身份,出生就带上主角光环,所以 发展个百里大国简直不要太容易。

更何况,战国无名氏之《竹书记年•夏后氏本纪》当中还说:

修己,出行,见流星贯昴。

修己是鲧的老婆,大禹的母亲,这里主要讲述大禹出生如何神奇,抛去其中那些不相干的闲话看问题只抓关键,那这里的关键就是“流星贯昴”,一个外来的女人都能认出昴宿,原因无他。

有崇氏也好,夏后氏也好,他们都懂一点天文,崇拜星星,以昴宿为图腾。

有背景,有势力,懂点天文,别说上古,即便现在,也是了不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让他闲着吗?

当然不,肯定要做一些重要的工作,那么,五帝时期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呢?

自然是治水,因为那时候的洪水,都到了 “浩浩乎怀山襄陵” 的地步,平原都被淹了,人们只能在高原或山地生活。

估计那时候出个门都是要坐船的,局势危急到这般地步,杰出的人才鲧便因此从事了水务工作,打发到第一任水官共工手下当了助手。

从后面看,也许跟共工相处时间太久吧,鲧,受共工影响很大,甚至命运,都跟他有些相似。

春秋左丘明之《国语·鲁语》当中说: 共工氏之伯九有。

共工当上了九州伯,上古的九州,也就在伊洛之间,大概范围跟大禹之后得到的“夏”差不多。

大禹是治水成功之后得到“夏”,共工呢,估摸着治水也有点成绩,否则,也当不上“九州伯”。

一般人有点成绩就会骄傲,很显然,共工就是个一般人,战国列御寇在《列子·汤问》当中说: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有了点成绩之后就想当帝,颛顼能干吗,共工当帝,颛顼干嘛去,于是呢二人打了一架。

结果共工战败,被颛顼抓起来杀掉,也有说流放, 这事儿准谱,反正打那儿以后,共工成四罪之首是肯定的。

然而,问题是,共工处理了以后,洪水问题依然严重,这时候该找谁治水呢?

尧帝为此犯了难,并召开国务会议,叫来了四岳,四个掌管地方的大官过来商量。

在这次会议上,四岳推荐了鲧 ,认为当今天下,没有谁比鲧更适合治水,他们说的是老实话。

然而,尧帝却犯了难,他犯什么难?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当中说: “负命毁族”、“称遂共工之过”

尧帝认为鲧有两个缺点:不听话,很自负以及到现在还认为共工没毛病。

共工已死掉多少年,到尧帝这回儿还为共工鸣不平,鲧的倔强与此可见一斑。

尧帝不同意,四岳一听,不开心了: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咋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有本事你自己上啊,现在没有比鲧更善于治水的人了。

尧帝没有办法,就叫鲧当上了水官。

鲧治水到底有用没用呢?

二:鲧是怎么治水的

鲧治水九年,这里的“九”虽然 不是实指,但很多年,简直是一定的,如果鲧真的治水无效,尧帝能让他治水很多年。

要知道,鲧上任,尧帝就是带着怀疑的态度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鲧但凡稍有点毛病,尧帝绝不会让他治水九年。

那么,这九年当中,鲧是怎么治水的呢?

同样,战国无名氏之《竹书记年•夏后氏本纪》当中提到:(修己) 石纽剖背而生禹。

《竹书记年》上说,修己是西羌有莘氏部落首领的女儿。

西羌有莘氏,活动于现在的青海一带,石纽,又是现在四川的汶川。

上古,五帝的直辖范围也就在山东、河南、山西一带,而负责治水的鲧呢,青海娶了老婆,四川生了孩子。

他跑到那儿干嘛?除了治水还能有什么别的解释,也就是说,鲧治水并非渎职,而是很尽力。甚至带着家人一起吃苦,实在是个吃苦在前,享受假期在后的好干部。

这样的人怎会 “绩用弗成” ,是他治水方法不对。

关于鲧的治水, 神话中说,他偷了天帝的息壤,事实上 ,息壤的确存在,但并不是可以无限生长的宝贝。

古语 ,息,停;壤,土块、石头。

用土块石头让洪水停下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堵,其实是共工传下来的法子,鲧继承并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却由此得罪了尧帝,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什么错误?

治水过程中,鲧创造性的制作了竹笼和木笼,将土块、石块装进去投入水中,达到了将河水分流的目的,这个做法一直到后世还被治水专家引用,李冰父子造都江堰分洪,采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然而,竹笼和木笼,装上土块、石块后虽然沉重,但久而久之,容易被洪水冲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鲧创造性的用铜钉、铜铆加固。

如此一来,效果很明显,治水效率也提高不少,本来是件好事,但尧帝不干了,为什么?

五帝时期,铜还属于战略物资,只有帝才有资格调用,一般都用在征战和祭祀当中,可这回鲧未经请示,私自用于治水。

《尚书•洪范》当中就说了: 鲧湮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

五行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使用原则,但鲧却破坏了这种原则,为什么?

已经开始不把帝放在眼里了吗?

尧帝和鲧,确切的说,是帝和鲧的矛盾就此产生,并且事实证明,帝还担心的早了点,鲧后来没放在眼里的事儿还多着呢。

三:鲧的取死之道

综上,鲧负责治水,不怕吃苦,肯动脑筋,治水九年,自然是取得了卓越成绩的,也因此,被尧帝加封为有崇伯,并且还可以世袭罔替,之后大禹就是继承了这个位子。

有功而加封为伯,这在帝王之下,已经是极高的赏赐了,但鲧呢,说他受共工影响很深,是没半点毛病的。

共工取得成绩之后,与颛顼争帝。

鲧呢,也没客气,战国吕不韦在《吕氏春秋•恃君览》当中说:

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

公开向尧帝表示,他想当帝之下的三公,公开向尧帝争权。

臣子向帝争权,帝能开心吗,于是尧帝很生气的表示: 欲以为乱。

你想造反吗,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鲧,赶紧低头服个软就是,可他呢?

大袖一甩,走了。

离开王城,整天价不上班,就在自己封地里转悠, 后来呢你,尧帝感觉自己有点过分,派使者向他道歉,希望他还能辅佐自己治理天下。

帝率先向臣子低头,鲧呢,压根儿不理这茬,按说,这是要跟帝彻底断绝关系了,以后,自个儿逍遥快活也是个说法,但鲧呢。

这时候的鲧,用利令智昏来形容,简直恰如其分那。

尧帝晚年,荐舜于天,将舜介绍给上天,摆明了百年之后想传位给舜。

鲧听到这个消息,颠颠儿跑到王城,指着尧帝的鼻子就骂开了,骂什么?

战国韩非在《韩非子•外储》介绍的很清楚,鲧骂的是: 不祥者,孰以天下而传于匹夫乎。

祸害,你为什么要把天下传给一介平头百姓。

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 尧帝就闻到了芝麻糊的香味,再也坐不住了。

坐不住怎么办?

鲧有势、有功,却利欲熏心,觊觎大位,对舜不满,已经危害到江山社稷,危害到江山社稷怎么办?

争权这是朝廷秘闻,不能公之于众,想来想去,只能找个“治水九年,绩用弗成”,找个渎职的罪过,合理合法的抓起来。

至于之后,也许,尧帝还念着点旧情,不忍下手,但舜帝,就无需那么客气了。

参考文献:《左传》、《国语》、《吕氏春秋》、《史记》等

1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习题

]2 (1) 堙:堵塞,填塞。

(2) 卒:最后,终于。13 天帝(恼怒) 便叫火神祝融去把鲧杀死在羽山的 郊野。

14 因为鲧的治水是不待帝命而“窃”息壤,天帝为了维 护S己的权威,所以“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15 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顽强精神„ [拨]“复”可见不息与顽强。

[译文]洪水泛滥起来,波浪滔天。(这时) ,大神鲧便去 偷窃天帝的宝物息壤来填塞洪水,不等待天帝的允许。

天帝(恼怒) 便叫火神祝融去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野,可是却从被杀死的鲧的肚子里,生出他的儿子禹来。天帝只得命令禹去铺填息壤 平定了九州的水患。

2 英语翻译一,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

出自《山海经?海内经》意思的大概是:,人间洪水泛滥,鲧为了堵治洪水而没有得到天帝的同意就**了天帝的息壤(沙土),所以引起了天帝的震怒被天帝治罪派祝融在羽山近郊杀了鲧生有一个儿子叫大禹,皇帝命令大禹接替了他的父亲继续治洪水安定九州息壤:息者,乃平息之意;壤者,则泛指治理此处管涌的填充之物息壤,简而言之,就是指平息这处管涌险情的土壤(沙石土填充物) 东海当中有座流波山,这座山在进入东海七千里的地方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是青苍色的身子却没有犄角,仅有一只蹄子,出入海水时就一定有大风大雨相伴随,它发出的亮光如同太阳和月亮,它吼叫的声音如同雷响,名叫夔黄帝得到它,便用它的皮蒙鼓,再拿雷兽的骨头敲打这鼓,响声传到五百里以外,用来威震天下。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

小题1:A小题1:D小题1:B小题1:(1)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

(2)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放纵他! 小题1:(动词,“写书信”) 小题1:(①太祖封勋官职 ⑤鲍勋私解邕事 ⑥鲍勋廉而能施) 小题1:(猎罢归来后,文帝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因陈群等并举,帝不得已而任勋为御史中丞。) 小题1:略参考译文: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建安十七年,太祖征召鲍勋为丞相掾。

建安二十二年,立太子时,封鲍勋为中庶子,外出担任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担任曲周县吏时,抢劫官布,按照法律应处“弃市”之刑。

太子多次亲手给鲍勋写信替郭夫人的弟弟求情,鲍勋不敢自作主张放纵罪犯,将全部罪状呈朝廷论处。鲍勋以前在东宫任职时,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

正好鲍勋管辖区士兵休整有误期的,太子就暗中令中尉秉奏罢免鲍勋的官职,过了很长时间,授鲍勋为侍御史。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

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文帝准备外出打猎,鲍勋使车马停下来呈上奏章。

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中途休息时,文帝问身边的大臣说:“打猎的乐趣,同欣赏音乐相比,哪一种快乐?”侍中刘晔回答说:“打猎超过音乐。”鲍勋趁机秉奏:“刘晔巧言谄媚为人不忠,这是阿谀奉承陛下的过分虚假的言论。

请让有关部门论罪以使朝廷清明太平。”文帝愤怒得变了脸色,打猎结束回朝后,就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

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大臣一同举荐鲍勋担任御史中丞。文帝不得已而任用他,百官既尊敬又害怕,没有不表现出恭敬的样子。

黄初六年秋,文帝想征伐吴国,鲍勋当面强谏。文帝更加恨他,贬鲍勋为治书执法。

文帝从寿春回来,驻扎在陈留郡地。太守孙邕进见文帝后,出来拜访鲍勋。

当时军营墙壁还没有完成,只立了标记,孙邕绕道而不走正路,军营令史刘曜要论处他,鲍勋因护城河和城墙没有完成,解除了对孙邕的论处,也没有向上级举报。大军回到洛阳时,刘曜犯了罪,鲍勋秉奏罢免刘曜官职,刘曜却暗中奏表鲍勋私自解除对孙邕的论处一事。

文帝下诏书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起来交给廷尉治罪。”廷尉依法定罪:“判罪五年。”

三官反驳说:“按照法律罚二斤黄金。”文帝非常生气地说:“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

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鲍勋修性养德,廉洁好施,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

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8B 9C 10B 11(1)依旧法,军队出征而军士逃跑者,要将其妻儿老小投在狱中拷问至死。

曹操担心这样还是不能制止逃亡,更加重了刑罚。(给分点:“亡”“考竟”“息”各1分,句子大意2分,共5分) (2)我认为公孙晃确实有揭发公孙渊的言论,就应该宽恕他的死罪;如果他没有这样的言论,就应当公开处斩。

(给分点:“信”“贷”“苟”各1分,句子大意2分,5分) 解析 8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B项,“狱无留滞”中的“狱”如解释为“监狱”与整个语境不合,可以联系《曹刿论战》中的句子“小大之狱”,由此可以知道应解释为“案件”。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首先应浏览句子所在的语段,然后读句子,寻找断句的标志。本题所给的句子“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应先抓对称的句式“一可使……”“二可使……”,然后抓“愚”“窃”。

这句话的意思是“士卒逃离军队,实在可恨,然而我私下里听说这些人中常有后悔的。我认为就应该宽恕他的妻儿老小,一来使这些逃贼忐忑不安,二来可以诱引他们产生回返的想法”。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解析:B项,“便即采纳”错。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解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第一句中,“亡”,逃跑;“考竟”,拷问;“息”,制止,停止。

第二句中,“信”,确实;“贷”,宽恕;“苟”,如果。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高柔,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人。

高柔的堂兄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在黄河以北召高柔去,高柔带着族人跟从了他。太祖曹操平定袁氏,任命高柔为菅县县长。

县里的人都听说过高柔的大名,有几个行为不正的县吏,全都自动地离去。高柔教化说:“过去邴吉为政时,官吏曾经有过失,都还能够容忍他们。

何况如今这几个官吏,对我并无过失!召他们回来复职。”(那些离去的县吏)又全回来了,都深为感激自觉改过,全成为好的县吏。

高干投降曹操后,不久又在并州反叛。高柔自己投归曹操,曹操想借故杀掉他,就任命他为刺奸令史。

高柔执法公允得当,官司中没有滞留的案件,曹操又征召他为丞相仓曹属。军中乐手宋金等人在合肥逃跑。

依旧法,军队出征而军士逃跑者,要将其妻儿老小投在狱中拷问至死。曹操担心这样还是不能制止逃亡,更加重了刑罚。

宋金的母亲、妻子和二个弟弟都被抓到官府,主管官员奏请将他们全部杀掉。高柔上奏说:“士卒逃离军队,实在可恨,然而我私下里听说这些人中常有后悔的。

我认为就应该宽恕他的妻儿老小,一来使这些逃贼忐忑不安,二来可以诱引他们产生回返的想法。如果按照原来的旧法,就已经断绝了他们回返的愿望,假如再加重刑罚,我唯恐如今在军中的兵士,看见一个人逃跑,害怕自己被株连,也会跟着一起逃走,以免同样遭到杀害。

这样加重刑罚不是用来制止逃跑,而是助长了逃跑。”曹操说:“对!”立即停止处罚,没有杀宋金的母亲、弟弟,蒙受不杀而活下来的人很多。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任命高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给关内侯爵位。民间屡屡有诽谤的谣言,文帝非常痛恨,一有传谣言的人就杀,奖赏告发的人。

高柔上书劝谏说:“如今传谣言的就杀,告发的就奖赏,这既使有过失错误的人没有改正自新的机。

四邪兽-共工、驩兜[huān dou]、 三苗、鲧[gǔn] 分别都是什么东西什么时代的讲清楚些

《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史记》: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