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4收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第1张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1、缂丝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2006年5月,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王金山、王嘉良、王建江、吴文康。

2、全聚德

全聚德,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历经几代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1999年1月,“全聚德”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是中国第一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

3、苏绣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为江苏省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苏绣起源于苏州,是四大名绣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4、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以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2006年,苏州评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项目名录。2008年及2011年入选第二批及第三批扩展项目。

5、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

如今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6、吴歌

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发源于太湖流域,江南太湖流域一带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

吴歌口口相传,代代相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表现男女爱情为主。民间歌曲包括歌和谣两部分,歌一般说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之类,谣就是通常说的顺口溜。

2006年5月20日,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8、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剪刻图案,用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间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是各种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9、古琴

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伏羲、神农、舜的传说虽不可信,但其历史相当悠久。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0、算盘

算盘是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值计算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次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简单的计算工具。“算盘”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所著的《书纪一》中。俗话说“算盘,四季控,经纬三才”。201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1、24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筑”是古代(或远古)确立的干支历的基本内容。根据古籍记载,皇帝的家族开始制作干部和树枝,以确定年龄。”“二十四节气”是指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在历法中确立的“十二月建筑”。北斗七星的旋转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天工苏作》,以匠人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传统工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变迁。本片由苏州广播电视总台、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等单位联合出品。在影片中,有十几个工匠在表演。他们一贯坚持工匠精神,传承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工匠精神,令人钦佩。这部**长90分钟。田苏拍摄的这部纪录片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感触,也让我们看到了苏佐的功力得到了细致的展现。

苏佐的点点滴滴都在片中呈现,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匠人的精神和涵养,他们一直在维护自己的招牌。还可以认识很多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可以看到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这部**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天工苏作》聚焦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之作,非常美好,也让观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全新的认识。类似的纪录片有《我在故宫修文物》和《璀璨薪火》。

《天工苏作》是纪录片。导演以12位传承人的视角讲述拥有九项非遗技艺的前世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导演还拍摄了传承人与手艺人之间的温情故事,展现了匠人为了自己的艺术而捍卫众生的精神,这样的坚持令人钦佩,是现代人无法企及的。而《我在故宫修文物》成为了一部现象级的作品,让很多观众意识到了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璀璨薪火》重点展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讲述与其他手艺相遇、相识的故事。

也希望繁华都市的年轻人可以看一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不再被世俗的烦恼所困。本片由导演孙增田执导,12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演。苏州的传统工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耀眼诠释,明清时期最为鼎盛。当时苏州工艺也成为了时尚的代表。毫不夸张地说,它占据了全国手工业的半壁江山。影片拍摄了晋松、核雕、灯饰、明式家具、苏式船点等9个典型工艺,讲述了工匠们的故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皮影戏、中国剪纸、古琴、算盘、24节气。

1、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剪刻图案,用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间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是各种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古琴。

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伏羲、神农、舜的传说虽不可信,但其历史相当悠久。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算盘。

算盘是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值计算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次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简单的计算工具。“算盘”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所著的《书纪一》中。俗话说“算盘,四季控,经纬三才”。201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24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筑”是古代(或远古)确立的干支历的基本内容。根据古籍记载,皇帝的家族开始制作干部和树枝,以确定年龄。”“二十四节气”是指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在历法中确立的“十二月建筑”。

相关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至今已经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了,再这么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也遗留下来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现在我们社会所倡导的就是要保护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大家在网上也是看到了。山东多举措传承非遗文化的这件事情,所以很多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传承非遗文化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在我看来,我觉得这是因为非遗文化具有更高的价值,还有就是它也是我们传统文化需要保护的一件事情,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1 非遗文化具有更高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其实对于是历史上的那些文化研,他有积极的文化也有落后的文化,有优秀的文化。所以在我看来,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要保留的就是那些积极的优秀的文化,这些文化能够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能够解决他们当中的那些优秀的部分。所以在我看来,我觉得对于我们的那些非遗文化遗产他们是有更高的。价值的同时,在我看来,当我们在网上看到关于山东多举措传承非遗文化的这件事情,但这件事情被发布到网上的时候,就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热议。我们之所以要传承非遗文化,那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对社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保护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其实一个国家如果他没有文化的话,那么他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国家了。就如我们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化,那么它就没有那种思想上面的传递,同时他对于一些事情也没有自己的看法之类的。所以在我看来,我觉得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要更多的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很多时候对于这些传承,非遗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民的一个责任,同时也是我们的衣服,还有就是我们也应该要更好的去保护我们的这些文化。他对我们的社会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营造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以在我看来,我觉得这些本身就是我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因此保护他们还有传承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1、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剪刻图案,用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间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是各种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古琴:

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伏羲、神农、舜的传说虽不可信,但其历史相当悠久。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算盘:

算盘是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值计算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次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简单的计算工具。“算盘”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所著的《书纪一》中。俗话说“算盘,四季控,经纬三才”。201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24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筑”是古代(或远古)确立的干支历的基本内容。

根据古籍记载,皇帝的家族开始制作干部和树枝,以确定年龄。”“二十四节气”是指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在历法中确立的“十二月建筑”。北斗七星的旋转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等等。

1、皮影戏。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2、剪纸。

一般指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古琴。

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

4、珠算。

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

5、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