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是如何被汉文化所同化的,对待此事清政府都做了些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3收藏

满清是如何被汉文化所同化的,对待此事清政府都做了些什么?,第1张

满清统治了中国以后,虽然统治了国家,也统治了人民,可是汉族人民的一颗汉人的心是不会被征服的,相反,汉族的文化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满清。汉族文化博大精深,而且汉族人口众多,汉族文化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满清。清政府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积极融入汉族文化,虽然汉人做大官的可能性很小,不过满汉一家亲,汉人和满人也相处得不错。

满清统治中国、统治汉族在历史上是第二次异族统治汉人,上一次是元朝,历史上外族统治汉人一共就这两次,不过最后都被汉族同化。汉族的文化渊远流长,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几千年,因此来到中原的异族由于文化底蕴薄弱,最后都被汉族所同化。像满清最后也都说汉语,包括皇室说汉语都说得很好,也学会了儒家思想,学会了过中国农历,学会了很多汉族的风俗文化。

清政府也做得很好。顺治帝刚入关时,就对前朝的遗老遗少非常优待,并且高度赞扬了崇祯帝,对明朝投降过来的官员也都优待,对于拒不投降的官员也尽量采取招安的政策,实在不行的再杀掉。并且倡导满族学习汉语,学习儒家文化,在汉族文化的长期耳濡目染下,自然而然满族人就被汉化了

不过清帝对于汉化还是有所控制的,早期一直严禁满汉通婚,而且要求汉族梳满族人的发型,穿满族的衣服,在官吏的任命上,早期也是对汉人排斥的。

许多历史学家颂扬满清,有一个重要的论点就是民族政策,特别是时常以清朝的民族政策与元朝的民族政策相比,以证明清朝统治者的开明。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元朝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将全国人分为四等。并废除科举,强烈排斥汉族文化,但毕竟没有强令百姓剃发易服。其民族政策虽然愚昧极端,却还有开明一面,对各民族风俗更是兼容并包。满清对汉族虽然表面怀柔,尊孔尚贤,但一道剃发令却是毁了汉族千年的衣冠文明。而在科举取士和选拔官吏上,更是有许多不公平的政策,所谓科举取士满汉比例各半看似公平,但满族人口远远少于汉族,其实是以表面的公平替代了实际的不公平。而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虽也表面满汉平衡,但多以满族大臣为首,汉官只处于从属地位。康熙朝时两个满族大学生明珠和索额图党争,把国家祸害的乌烟瘴气,乾隆时满族大臣和绅专权,更是把国家闹的财力枯竭。

何况,满清贝勒分管六部,更是掣肘汉族大臣的权利。满官见皇上称奴才汉官则称臣,称呼差别就可看出亲梳冷热。同时满汉不通婚更是歧视政策。文字狱更是杀害了多少汉族人才,乾隆修《四库全书》,对文化的毁灭比秦始皇更可恨。满族是中国的满族,满族文化最终还是被汉族文化所同化,但由此说满清统治者民族政策开明则是不对的。与元朝统治者相比,满清的民族政策是相对开明的,但其中也是有极大的保守和狭隘。奴化思想的教育更是给中国人心中种下了劣根性。相比之下,明朝的民族政策比满清则开明的多,明朝初期,对归附的蒙古王公一律礼遇之,没有半点歧视。俘虏的蒙古兵也一律优待,愿留在中原的则分其田地助其安家,愿回蒙古草原的也为其发放路费。明朝灭元时多数蒙古被俘士兵多数愿留在中原,最终被汉化。对新疆西藏的册封更是尽显胸怀。朱元璋更是说:无论蒙古,色目人等,尽为中华子民,需平等待之。满清平定西域,屠杀了整个准葛尔蒙古,而明朝无论是徐达西进甘肃青海还是永乐皇帝扫北,都未出现过类似的民族杀戮。因此整个明朝西北和西南一带,基本没有出现过大的民族反叛。

我们一次次在语文教材里编入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真的勇士,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鲜。教导我们要做真的勇士,可是,却从来不让面对淋漓的鲜血。

有人说,提及了那段历史,会影响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关系,不利于社会稳定。我想说:我们在强调中日友好发展的同时,不也在强调南京大屠杀的存在?莫非他人不可欺,倒可以自欺欺人?

用句套话:我们学历史,不是为记住仇恨,是为了跟好的珍爱和平,是为了XX和XX之间世代的友谊,是为了XX人民和XX人民跟好的建设XXXXX,维护XXXXX,为什么提这个就不行了呢?

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存在就是存在,不是不准提就能够抹去的,再用句套话:这样更能显示XXXXXX的来之不易。

一个不敢正视过往的民族永远只是一个愚昧的民族,一个不敢从容正视血色历史的国家,那也只能是一个浅薄的国家!“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不是说否认“仇”忘记“仇”,而是以“仇”为戒,警示后世子孙,只想着遮盖以前的,不去想想以后该怎么做,不显得很可笑么? 我衷心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真的“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本来满清政府是想推广满文的,可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满文经常要借鉴汉族文化,要知道汉族文化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自然很多方面用起来就比较恰当,最后变成满文和汉族文化傻傻分不清楚,满清统治者也接受了汉族文化,慢慢不用满文了。

一、国家大力推崇满文

清朝入关的时候,满人还不到30万人,想要用30万人去同化1000万的汉人,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呢?再则教满文的老师那里找呢?就算平均分下去,也不够,只会累死老师,还有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清政府没有钱,老百姓没有钱,试问推广满文的经费谁出呢?

满清政府想着全民学习不可能了,那么就让读书人先学会,来个带头作用,谁知道满清政府想得挺好的,科举规定官方语言用满文,可是没有人去参加考试,太尴尬了,这脸打得太疼了,不得已满清政府就放弃科举考试官方语言是满文。

二、满清政府给同化了

满清政府打算挺好的,开始是用满文,但是发现满文表达能力没有汉族文化的好,要知道汉族文化发展了几千年了,哪里是发展没有几百年的满文可以比得上,满清政府借鉴汉族文化,借鉴着汉族文化来丰富满文,到了最后满清政府也分不清楚这两种文化有什么区别。

加上康熙时期,康熙发现要拉拢汉人,就必须要学习汉族文化,才可以真正收复汉人的心,从而康熙带头学习汉族文化,慢慢官方也给同化了,下面的小喽喽就更加卖力学习汉族文化了,从而政府上班人士公文都用成了汉文,最后满文从最辉煌的时刻走向衰落。

总体来说:

清朝入关前到顺治康熙朝 汉族大臣们或多或少都会满语 汉族重臣则是精通满语!

而康乾盛世的百余年里,汉语逐渐压倒满语!成为朝廷的主要用语!后期连满族官员都不怎么会说满语了 汉族官员的满语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清朝后期 则是标准的汉语天下!满语也就是名义上的国语而已 签个条约干嘛的显摆一下 基本没人会用了!

1前期 满族统治者从发迹的那一刻起,就铸造建立封建大一统王朝和维护满族民族个性和民族特征的强权方针。1644年入关,清王朝把满语、满文列为官方使用的法定语言文字,新进的翰苑名臣都要学习满语满文,上朝必用满语,军事训练只准讲满语,同时也允许汉语蒙语等存在,实行的是以满语为标准语的多语言政策。整个清朝前期,满文的使用非常普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在办理政务时,多用满文书写。人们在向皇帝汇报情况时,为获取好感,满族官员自不用说,汉族官员有时也用满语,汉人满化的例子不胜枚举,说满语的汉人特别是官员不在少数,连外国人也用满语交流。比如从西方来华的传教士,他们出入宫廷,向康熙用满语讲授西方的天文、医学、数学等知识,借满翻译的汉文典籍研究中国古代史。清定都北京后,满语被定为国语。

2 融合初期 汉文化的亲和力是无与伦比的!顺治帝主张满汉一家,他自己是满蒙汉三语皆通的。康熙帝开始,因为康熙本身是汉满混血,所以更加主张满汉一家,并且开始在宫中纳少量汉妃,因此从康熙统治开始,宫中自上而下都讲“京片子”,就是改良北京普通话。清代的人只要一听到人家讲“京片子”,就会猜测讲话的人是不是宫里来的。

2 汉语加强期 清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皇帝谕令福建、广东两省推行汉民族共同语(旧称“官话”)。俞正燮《癸巳存稿》之“官话”条载:“雍正六年,奉旨以福建、广东人多不谙官话,著地方官训导,廷臣议以八年为限。举人生员巩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另外,《清稗类钞》、《南海县志》等文献也记载了雍正“推普”上谕的具体内容,文字稍有出入,但文意一致。 一个把满语视为国语和民族标志的满族皇帝此时却破天荒地下了一道推行汉语普通话的上谕,其政治背景是雍正获取民心、整顿吏治、加强专制、重塑帝王形象的需要,是适应满族汉化,官话流行,语言文化融合趋势的结果,是清朝前几任统治者对汉语语言规范措施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东南边陲统治的措施之一

3汉语胜利 到了乾隆时,满人汉化进一步发展,先是不熟悉满语,接着是语言体态竟像汉人。面对这种情势,雍正后的统治者愈加重视满语,特别是乾隆,可以说他对满语进行了发疯似的维护,但是从乾隆皇帝就曾因为皇子们国语(满语)不好而大发雷霆看 基本皇族已经完成汉化了!发脾气恰恰印证了满语的衰落!

清朝虽然是满洲人所统治的,但也是因为自身有着强大的实力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首先,满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也就造成了,他们天生带有血性,以及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这也是他们能够入关成为中原王朝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拥有一定的军事战斗能力才可以,靠着自身的实力为自己打下了一片江山。

其次,满人不断学习优秀的汉文化。满人入关之后,在加强军队战斗力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需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以及知识水平的能力,不断地学习汉人的文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满人对于汉文化是十分推崇的。不仅如此,在满人入关之后也是任用汉人作为朝廷的官员,形成了满汉两家比较和谐的一种状态。同时,清朝对于国家存在的民族问题也是十分看重的。尊重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学习比较优良的民族传统习俗,团结各民族形成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局势。

与此同时,清朝的统治阶级对于封建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在两百多年的清朝统治过程中,对于人们的思想以及维护统治秩序来说,满清统治运用了一定的手段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并且牢牢的将军事指挥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加强了对军事力量的控制。

最后,满清政府长达两百多年的统治与当时的社会经济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想保证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那么对于这个社会来说,必然是人们安居乐业没有动乱杀戮的。而当时清朝的经济水平保证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并且促进了农业以及商业的发展。

满清承认儒家思想并拉拢读书人,是为了建立稳固的统治。

一,承认儒家的正统地位,能收取民心,并且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

中国自汉武帝开始,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明朝时,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满清承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自然有利于得到民心。

其次,汉武帝所推行的儒家思想,是有利于统治者的思想。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重新解读,其后在历代儒家的解读下形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等有利于统治者的思想。

满清原来是明朝的番属,汉化很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于儒家思想的种种作用是很清楚的。

事实上,满清在入关以前。皇太极就仿照明朝,开了科举制度,推行儒家思想教育。吸引了范文程等一批读书人,前去投靠和效力。

二,拉拢读书人为自己所用。

中国读书人读得都是儒家书籍,自然信奉儒家思想。满清承认儒家思想的正统,尤其是承认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对读书人有很大吸引力。

满清一旦拉拢读书人为己所用,还有以下好处:

(一)中国自古就尊师重道,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一旦读书人承认满清的统治,那民间就会跟着承认。

(二)满清需要读书人的效力。

满清需要读书人去管理百姓,收取赋税等等。有了读书人的效力,满清很快就会建立有效的统治。

(三)读书人掌握着舆论导向,读书人会帮助满清建立正面的形象,减少满清的负面形象。

(四)那个年代,读书是件奢侈的事情,寻常人家是供不出读书人的。通过科举考取功名,更不是寻常人家能做到的。

俗话说“十年寒窗”,要在千军万马中考取功名,非得长期苦读不可。读书人要长期脱产专业读书,自是一笔很大的费用:纸墨笔砚、衣食住行、聘请老师等等。读书人往往都是富有的大家族才能供得起。

所以读书人的背后,往往都是一个大家族。拉拢了一个读书人,就等于是拉拢了一个大家族。这对急于想被中原承认的满清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若是拉拢了有功名的读书人,效果更好。

有功名的读书人,往往通过师生、同学、同乡等结合成种种小团体。出仕后,在社会上与各阶层的人交往,形成错根盘节的关系,影响力更大。

清拉拢读书人也的确效果很好。满清在关外时,就有很多读书人效力。进关后,前来投靠的读书人更是络绎不绝。打江山时,他们为满清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江山稳固后,他们又不遗余力的帮助满清治理国家、修史书维护满清的正面形象。

满清是如何被汉文化所同化的,对待此事清政府都做了些什么?

满清统治了中国以后,虽然统治了国家,也统治了人民,可是汉族人民的一颗汉人的心是不会被征服的,相反,汉族的文化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满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