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漆器在哪个朝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4收藏

我国最早的漆器在哪个朝代???,第1张

最早的漆器为新石器时代

——约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第三文化层出土一木碗,造型美观,内外都有朱红色涂料,色泽鲜艳,物理性能与漆相同。

——约4000年前梅堰(江苏吴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棕色彩绘陶器,经初步试验棕色物质为漆。

——约3500年前的辽宁敖汉旗大甸子古墓中出土的觚形薄胎朱漆器。

漆器,即涂漆的器物,是一种用生漆涂敷在器物胎体表面作为保护膜制成的工艺品(或生活用品)。

表面被涂过漆的器皿胎体经过反复多次的刮擦涂抹,不仅坚固耐用,而且使器物色泽华丽。

漆器技术是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大发明。

汉代漆器

漆器是古老东方的一项伟大发明,从河姆渡文化遗址及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均发现了精美漆器。这表明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先民已经会用在大自然中找寻山林蓝缕,开启了文明时代。

中国漆器,在两宋时期已经是达官显贵者追慕的高档消费品。元、明后,漆器成为了宫廷帝王们的'新宠'。清代,漆器艺术达到了鼎盛,重华绮芳。

戗金是漆器门类中的一种工艺,唐代十分流行。华丽精美,而杭州戗金漆器,在当时一枝独秀。

比较描金、戗金、堆漆工艺,雕漆工艺技法在两宋时期,已闻名朝野。

漆器是在原木器、竹器等表面髹上一层天然的漆,使其增加日常使用寿命和美观。

漆器物无疑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元素,因其是有机物质构成,易腐朽、难保存,从而影响了今天的人们对其绚烂昨天的应有认识。

乾隆时期,多种漆器工艺技法巧妙地融合作与创新,它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帝王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

浙江省博物馆此次展出的宋、元、明、清漆器,均有香港收藏实业家曹其镛夫妇提供。重华绮芳,化私为公,特辟陈列,后继有传。

苏州和扬州雕漆技法,是清代最有代表性的漆器工艺,精品迭现,异彩纷呈。

古琴是典型特效漆器

大约在七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制造漆器了。根据是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朱漆木碗和朱漆筒,经过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其涂料为天然漆。

汉代漆器也是以黑红为主色。汉代是漆器的鼎盛时期,漆器的品种又增加了盒、盘、匣案、耳环、碟碗、筐、箱、尺、唾壶、面罩、棋盘、凳子、危、几等,同时,还开创了新的工艺技法,如多彩、针刻、铜扣、贴金片、玳瑁片、镶嵌、堆漆等多种装饰手法。

漆器图案根据不同的器物,以粗率简练的线条或繁缛复杂的构图表现,增强人或动物的动感与力度。黑红互置的色彩产生光亮、优美的特殊效果。在红与黑交织的画面上,形成富有音乐感的瑰丽多彩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一个人神共在,琦玮谲诡、流动飞扬、变幻神奇的神话般的世界。 唐代漆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有用稠漆堆塑成型的凸起花纹的堆漆;有用贝壳裁切成物象,上施线雕,在漆面上镶嵌成纹的螺钿器;有用金、银花片镶嵌而成的金银平脱器。工艺超越前代,镂刻錾凿,精妙绝伦,与漆工艺相结合,成为代表唐代风格的一种工艺品,剔红漆器在唐代也已出现。

夹苎造像是南北朝以来脱胎技法的继承和发展。首先以粘土制胚,外用苎麻布粘裹,敦煌莫高窟的干漆夹苎佛像造价高,费时长,因为数目少而珍贵。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敦煌干漆夹苎佛像流传于美国大英博物馆,

在和阗出土的佛教残像中,有陶像,也有少数木雕像和类似夹苎漆像的作品。在泥塑和陶制像中,除了佛、菩萨像多少带有“犍陀罗”的作风以外,还有很多天王、武士和各种形象的供养人造像,也多是由雕塑作者就地取材,是从当地现实生活中摄取的各种不同身份、性格的人物形象。

从南疆和阗出土的木雕像中,有一躯残损的天王像,其铠甲装束,多为中原形式,但神态面貌,却是当地人物为蓝本。另一片木雕像,分为三层,形象多赤裸劲直,几纯属印度式。最下层右侧,雕了两个男供养人,则又是中原当时的衣冠。还有一残断的佛手,用苎麻布贴成,表面涂以粉彩,很类似中国夹苎漆像的做法。从这只佛手上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新疆佛教雕塑艺术的现实性。这只手的肌肉关节,都表现得非常圆软,好像在皮层内饱含着流动的血液。像这样的艺术佳品,决不能与一般仅作外表摹拟的作品相提并论。 两宋曾被认为是一色漆器的时代,但发掘出土许多有高度纹饰的两宋漆器,改正了过去的认识。在苏州瑞光寺塔中发现的真珠舍利经幢,底座上的狻猊,宝相花,供养人员是用稠漆退塑的。在元代漆器中成就最高的是雕漆,其特点是堆漆肥厚,用藏锋的刀法刻出丰硕圆润的花纹。大貌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精致,在质感上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如故宫博物院藏的张成造桅子纹剔红盘,杨茂早观瀑图方剔红盘,安徽省博物馆藏张成造乌间朱线剔犀盒等。

中国明清两代均建都北京,其文化艺术上承宋、元,继续发展,不断提高。同时,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和满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点,对汉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某些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在输出的同时,亦引进了一些阿拉伯和欧洲的工艺,加以模仿、吸收、消化,为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灌输了新的血液。 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前后经历了549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时代面貌。这一时期的髹漆工艺与建筑、家具、陈设相结合,并由实用转向陈设装饰领域。进入了以斑斓、复饰、填嵌、纹间等技法为基本工艺的千文万华的新时代。

明代雕漆,初以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西塘张成、杨茂为榜样,由张成的儿子张德刚与包亮主持内廷果园厂官办漆作的生产。成化、弘治年间内廷雕漆,器胎变薄,花纹疏朗,标志西塘派雕漆已进入尾声。云南大理为另一雕漆产地,名漆工现仅知王松一人。至嘉靖年间,云南雕漆始进入内廷,大展技艺,终于取代西塘派,使内廷雕漆为之一变。其特点为,刀不藏锋、棱不磨熟。明末清初雕漆失传,至乾隆四年由雕竹名匠封歧刻样,苏州织造漆作仿制成功,宫廷用雕漆亦大多由苏州制做。扬州雕漆有螺钿、百宝嵌等品种,以螺钿最富特色,其中尤以点螺最为精巧,所制漆器花纹纤细,五彩缤纷。名工有王国琛、卢映之、夏漆工等,后者尤善制仿古剔红漆器。苏、扬两地漆作毁于清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之战中。福州漆器以脱胎见长,色泽华美,器体轻巧是其特色。系由名工沈诏安用传统夹□法所创。清末北京由修补雕漆发展到仿永乐、宣德和乾隆雕漆。莳绘漆为日本名漆,明代宣德年间漆工杨氏受命赴日学习莳绘漆,回国仿制,其子杨埙从学,所制足以乱真。另有漆工蒋回回也善仿莳绘漆,清代苏州仿莳绘漆极盛,金漆辉映,富丽堂皇。明末清初出现的软螺钿则是螺钿的新品种。新安(今安徽省新安县)方信川钿嵌堆、扬州卢葵生砂钿镶嵌漆均名震一时。戗金、脱胎等漆器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现代漆器工艺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扬州、上海、四川重庆、福建、山西平遥、贵州大方、甘肃天水、江西宜春、陕西凤翔等地。其中,北京雕漆,是在木胎或铜胎上髹饰数十层甚至上百层,再进行浮雕,色彩以朱红为主,风格富丽华贵。江苏扬州漆器以镶嵌螺钿为其特色,在光线照映下,非常精美。福建脱胎漆器,以其色泽光亮,轻巧美观,不怕水浸,能耐温,耐酸碱腐蚀为其特点。四川漆器,多用推光的髹饰技法或以雕填见长,或以研磨绘著称。此外,还有厦门漆线装饰,天水的雕填等,都各有不同的艺术特色。

古漆者,光泽华,似乌金而非寒,明丽堂皇,有着庄重富贵的气质,古之时多为皇亲贵族所用,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工作者,以漆艺材料的自然美和制作工艺的手段来重新将其展示于平面艺术,通过色彩、光泽、肌理、质感等多种视觉语言,并揉合了中国传统景泰兰工艺眩丽的艺术效果来产生视觉的愉悦,唤起或深沉宁静、或蕴籍含蓄、或富丽华贵、或朴素高雅的艺术美感,激起心灵的智慧并寄予精神上的高度享受。 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描金在黑漆地上为最常见,其次是朱色地或紫色地。也有把描金称做“描金银漆装饰法”的。

《遵生八笺》:“宣德有填漆器皿,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如画------”《帝京等物略》,填漆刻成花鸟,彩填稠漆,磨平如画------”这种堆刻后填彩磨显出花纹来的髹饰技法称之为“填漆”。

亦作螺填、螺甸,是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形象嵌在雕镂或髹漆器物上的装饰技法。平漆之后,而饰以彩色,则有描漆、彩漆、漂霞妆彩、花彩、描彩等制法,饰以金的,则有砂金、描金、洒金、涂金、泥金、贴金等名目,细按其各名称,自可推想其制法不同。总之,漆器之中,以雕漆为最高贵,亦以雕漆为最有艺术意趣,故历代均努力制作。宋人雕红漆器,如果宫中用盒,多用金银为胎,以朱漆厚堆至数十层,始刻人物、楼台、花草等图画,刀法之工,雕镂之巧,俨若笔画。有锡胎者,有□地的,有红花黄地的,有五色的,刻法深浅随妆露色,如红花绿叶、黄心黑石之类,夺目可观,但传世者很少。又有用朱为地,刻十锦花草,用黑为面,刻各种花草、锦地压花,红黑可爱,然多为盒类,盘匣次之。盒则有蒸饼式、河西式、帘段式、三撞式、两撞式、梅花式、鹅蛋式,大则几尺,小则几许,两面俱有花纹。盘则有圆者、方者、腰样者、四角者、八角者,有绦环样者,有四角牡丹瓣者。匣则有长方、四方、二撞、三撞四式等。

螺钿工艺方法起源甚早,周代已流行。从现存唐代螺钿实物看来,当时已有很高的水平。曹昭《格古论要》:螺钿器皿,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宋朝内府中物及旧做者,但是坚漆或有嵌铜线者甚佳。元朝时富豪不限年月做,造漆坚而人物可爱。 有张成、杨茂二家,技擅一时,但用朱不厚,漆多敲裂。

点螺漆器是我国传统工艺品。1966年北京元代遗址出土一件漆盘残片用螺片镶嵌广寒宫。明代是点螺漆器的盛期,工艺水平已达到相当精湛的程度。用贝壳、夜光螺等为原料,精制成薄如蝉翼的螺片,再将薄螺片“点”在漆坯上,故名“点螺”。因点螺用料较一般螺钿镶嵌为薄,而且软,故又称“薄螺钿“和”软螺钿“。今天扬州等地,仍有点螺漆器生产。

将金银薄片刻制成各种人物、鸟兽、花卉等纹样,用胶粘贴在打磨光滑的漆胎上,待干燥后,全面髹漆二三层再经研磨显出金银花纹,使花纹与漆底达到同样平度,再加推光则成为精美的平脱漆器。金银花纹面较宽的地方还可以雕刻细纹,但不能刻透金银片。这种装饰法,精细费工,材料高贵,但金银宝光与漆色的光泽相互辉映极为华丽,是十分贵重的漆器。《酉阳杂俎》、《安禄山事迹》、《太真外传》、《唐语林》等,都有关于唐玄宗、杨贵妃赐给安禄山的各种平脱漆器名目的记载。

不用漆灰而用不同于地漆色的漆制作花纹的一种髹饰技法。现作堆漆可有胶制材料,可贴金和涂彩,含义较为广泛。

在堆起的平面漆胎剔刻花纹的技法。我国雕漆始于唐代,历史上以元代嘉兴西塘的最为著名,现代主要产地有北京、扬州、天水、徽州等。雕漆大多用鲜明的朱漆,故又名“剔红”。雕漆常以木灰、金属为胎,用漆堆上,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是待半干时描上画稿,施加雕刻的一种髹饰技法。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精丽华美而富有庄重感。

斑漆是两晋南北朝漆饰的一种技法,古时用它作为车乘的装饰。此法因系用两种以上色漆,互相交错,呈现各种花纹,犹如动植物上面的斑纹而得名。《髹饰录 坤集 复饰》:“细斑地诸饰”。杨明注:“所列诸饰,皆宜细斑也,而其斑黑、绿、红、黄、紫、褐,而质色亦然,乃六色互用,又有二色,三色错杂者,又有质斑同色,以浅深分者”。这似与斑漆相仿。另外,用单色漆显出深浅不同斑纹,也有叫斑漆的。

《遵生八笺》:宣德有填漆器皿,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如画------《帝京等物略》,填漆刻成花鸟,彩填稠漆,磨平如画------这种堆刻后填彩磨显出花纹来的髹饰技法称之为填漆。

以漆漆物,并没有其他手续,称为平漆,最先漆物,只这一种方法,平易简洁,制作精良的,也非常可爱。所以今天多用这种方法。

器物上既涂以漆,等干固后,再以针刻刺图样,然后用金屑撒于罅中使之平,称为戗金。撒银屑的,称为戗银。据说戗本古创字,俗读锵去声,是器物上饰金的方法。据《丹铅总录》载,唐《六典》十四种金,有创金一法,吴伟业有《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明时创金极有成功,故名器很多。

漆器的面堆成种种花纹,覆以朱漆,称为堆红。《格古要论》谓,假剔红用灰团起,外面漆上朱漆,称为堆红,又叫罩红。

古代先民认识到漆膜的性能和成膜的条件,发明了髹漆技术。比如春秋晚期精美的几、案、俎、鼓瑟、戈柄、镇墓兽等,都有实物出土。

考古工作者曾在江苏吴江新石器时期晚期遗址中,出土有髹漆彩绘黑陶罐;安阳殷墟遗址中也出土红色雕花木器印痕,是现存最古的漆器纹饰。

战国漆器彩绘中包括红、黄、蓝、白、果5种色和各种复色,所用颤料大概是朱砂、石黄、雄黄、雌黄、红土、白上等矿物性颜料和蓝靛等植物性染料。

中国现代考古发掘实物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了木胎涂漆(自然生漆)碗。夏、商、西周三代已逐渐从单纯使用天然漆到使用色料调漆。人们不断熟悉、了解漆的性能,改造、利用漆所特有的经久耐牢、不退色、不怕潮湿、鲜亮美观等性能,为美化自己的生活服务。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在对漆器胎质的选择、制作,对色漆的调配、使用,对漆器纹饰的绘制组合等等方面,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把漆器制作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工艺,并达到很高的水平,形成为中国所特有的漆器工艺。我们的祖先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精美的漆器工艺品。

商周时代有专门的皇家漆园,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私家漆园,赋税为1/4,高于其它所有生产项目的税收比例,这可以看出当时漆器生产的红火。有名的道家哲人庄子作过宋国的漆园吏,秦律有专门管理漆园的条款,这些都说明漆器生产在上层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青铜器用量极大的情况下,漆不啻为一种调济和补充,而且有铜器不可替代的作用。铜器刚铸成时金光耀眼,但大件铜器分量重,搬运不便,而漆器则显得轻便,高贵典雅。从《周礼》一书可知漆器在当时的使用范围是相当广泛。商周时不仅已用色漆和雕刻来装饰器物,并以松石、螺钿、蚌泡等作镶嵌花纹,使漆器的天地更为广阔。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新石器时期的漆器:

浙江余姚河河姆渡文化的第三文化层出土一木碗,造型美观,内外都有朱红色涂料,色泽鲜艳,它的物理性能与漆相同。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棕色彩绘陶器,经初步试验棕色物质为漆。在辽宁敖汉旗大甸子古墓中出土的觚形薄胎朱漆器,距今约3400——3600年。

商周时期的漆器:

商代中期的黄陂盘龙城遗址发现有一面雕花、一面涂朱的木椁板印痕,河北藳城台西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中,有的雕花涂色加松石镶嵌。在安阳侯家庄商代王陵发现的漆绘雕花木器中,还有蚌壳、蚌泡、玉石等镶嵌。可见商代的漆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战国时期的漆器:

战国的漆工史上是一个有重大发展的时期,器物品种及数量大增,在胎骨做法、造型及装饰技法上均有创新。出土战国漆器的地区

西汉漆工艺基本上继承了战国的风格,但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更大,产地分布更广。出现了大型器物,如直径超过70厘米的盘,高度接近60厘米的钟等。同时能巧妙地把若干小件组装成一器,如盒内装6具顺叠、1具反扣的耳杯,薄胎单层或双层的漆奁,内装5具、7具或更多的不同大小及形状的小盒等。新兴的技法有针划填金的金,用稠厚物质堆写成花纹的堆漆等。尤其是器顶镶金属花叶,以玛瑙或琉璃珠作钮,器口器身镶金、银扣及箍,其间用金或银箔嵌贴镂刻的人物、神怪、鸟兽形象,并以彩绘的云气,山石等作衬托,更是前所未有。西汉漆器多刻铭文,详列官员及工匠名。东汉魏晋南北朝期间漆器的出土,比起前代显得十分稀少,这与葬俗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唐代的漆器:

唐代漆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有用稠漆堆塑成型的凸起花纹的堆漆;有用贝壳裁切成物象,上施线雕,在漆面上镶嵌成纹的螺钿器;有用金、银花片镶嵌而成的金银平脱器。工艺超越前代,镂刻錾凿,精妙绝伦,与漆工艺相结合,成为代表唐代风格的一种工艺品,夹绽造像是南北朝以来脱胎技法的继承和发展。剔红漆器在唐代也已出现。

宋元时期的漆器:

两宋曾被认为是一色漆器的时代,但发掘出土许多有高度纹饰的两宋漆器,改正了过去的认识。在苏州瑞光寺塔中发现的真珠舍利经幢,底座上的狻猊,宝相花,供养人员是用稠漆退塑的。在元代漆器中成就最高的是雕漆,其特点是堆漆肥厚,用藏锋的刀法刻出丰硕圆润的花纹。大貌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精致,在质感上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如故宫博物院藏的张成造桅子纹剔红盘,杨茂早观瀑图方剔红盘,安徽省博物馆藏张成造乌间朱线剔犀盒等。

明清时期的漆器:

明清漆器分为14类,有一色漆器、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炝金、百宝嵌等。

一色漆是不加任何纹饰的漆器,宫廷用具常用此法,罩漆是在一色漆器或有纹饰的漆器上罩一层透明漆。明清宫殿中的宝座、屏风多用罩金髹。描漆包括用漆调色描绘及用油调色描绘的漆器。描金中最常见的是黑漆描金,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万历龙纹药柜。堆漆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黑漆云龙纹大柜为代表。填漆是用填陷的色漆,干后磨平的方法来装饰漆器。雕填是自明代以来即广泛使用,指用彩色花纹装饰漆面,花纹之上还加炝金,是一种绚丽华美的漆器。它是明清漆器中数量较多的一种,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嘉靖龙纹方胜盒。明清的螺钿器厚、薄并存。憹螺钿至17世纪时有了进一步发展,镶嵌更加细密如画,还采用了金、银片,如故宫博物院藏的婴戏图黑漆箱、黑漆书甲及鱼龙海水长方盒等。犀皮是在漆面做出高低不平的地子,上面逐层刷不用色漆,最后磨平,形成一圈圈的色漆层次。剔红是明清漆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其做法是在胎骨上用多层朱漆积累到需要的厚度,再施雕刻。明初承元代肥硕圆润的风格,宣德以后,堆漆渐薄,花纹渐蔬,至嘉靖时磨工少而棱角见,至万历时刻工细谨而拘敛。入清以后,日趋纤巧繁琐。剔犀通称“云雕”,是在胎骨上用两三种色彩有规律的逐层积累,然后剔刻几何花纹。款彩是在漆面上刻花减地,而后着色,用来装饰大而平的漆面,常见的实物是屏风和立柜。宫廷用具多用炝金,明鲁王墓中发现的盖顶云龙纹方箱是明初炝金的标准实例。百宝嵌是用各种珍贵材料如珊瑚、玛瑙、琥珀、玉石等做成嵌件,镶成五光十色的凸起花纹图案,明代开始流行,清初达到高峰。

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待诏画家苏汉臣在《秋庭婴戏图》中已描绘了薄螺钿漆木家具坐墩(原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外,周密也在《癸辛杂识·别集下》中记载了贾似道家中的螺钿漆器屏风,上面镶嵌着精细的人物故事画面。在元大都(今北京)遗址中发现了广寒宫图薄螺钿黑漆盘残片,上面的楼阁树木等景物细致,而且运用了分裁壳色,随彩而施的技法,发挥了不同贝壳、不同色彩的特性。明代,薄螺钿漆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加金箔、银箔、金屑、银屑等成为常见的技法,使薄螺钿漆器更加璀璨绚丽。明代最著名的螺钿漆器匠师是江苏扬州的江千里。他的代表作云龙海水纹长方盒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江苏扬州漆器能手卢映之及其孙卢葵生擅长多种髹饰技法,而厚螺钿技法尤为所长,所嵌细片经过雕琢,高出漆面,有浮雕效果。约在清代晚期,薄螺钿技法濒于失传。20世纪,先后在江苏扬州、山西、安徽、上海等地得到恢复,并称为点螺。

中国古代漆器工艺历史悠久,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中,就有漆碗出土。这只髹漆木碗口径106×92cm,高57cm,底径76×72cm,敛口、圈足,器壁外均髹涂有朱红漆,色泽十分鲜艳。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木筒及“蝶形器”,也髹有漆。河姆渡文化中的这些漆器,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一批漆器。

我国最早的漆器在哪个朝代???

最早的漆器为新石器时代 ——约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第三文化层出土一木碗,造型美观,内外都有朱红色涂料,色泽鲜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