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讲的“寒、热、温、凉”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7下载1次收藏

中医里讲的“寒、热、温、凉”什么意思?,第1张

这属于中药四气的范围。

所谓的“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药性,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观察,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以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例如:能治疗热症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症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因此,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药性的寒凉与温热,是绝对不同的两类药性。凉与寒,温与热,仅是区别药性程度上的差异。寒性较小的,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即为温性。所以,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常有

微寒、大温的记载。所谓微寒,就相当于凉;大温,即相当于热。

寒和凉,温和热,虽然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因其属性是一致的,所以,在作用上则有它

一定的共同点:即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药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常适用于寒性病症。

除寒热温凉四性之外,还有一种平性药,由于这类药物寒凉或温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平和,不论寒症热症,皆可配用。所以,按药性来说虽有五气,但一般则常称四气。

寒性和温性是从中药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如果药物服用后出现口渴欲饮,唇红干裂,咽痛声嘶,脉快,就说明这个药物是温性的。如果药物服用后出现口淡流涎,舌淡苔白,甚至腹痛便稀,腰背冷痛等等,说明这个药物是寒性的。

众所周知,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也有寒热之性。同样,药物也有各自性味,从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治疗作用。所以,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先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然后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药材治病养生,这样才能使药材真正发挥的效能,达到冶病养生的目的。

  四性

  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四性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前人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各种药物的性质及其疗效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药物作用于人体的不同表现进行概括和总结而来。

  四性的具体所指,历代医家有不同看法,而且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对四性的具体描述也各不相同。《神农本草经》中指寒、热、温、凉四气,但在具体药物的四气中,却未提到凉,而是有平,该书所载药物的四性可归纳为寒、微寒、平、微温、温五类。之后各医家又有多种称谓,如甚寒、颇寒、甚寒凉、暖、冷、大冷、至冷等。然而中药的四性总归不过寒、热两种,与阴阳相对应,其余便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另外,虽然多提寒热温凉,平性也是重要的一种四性描述,不过平性是相对而言,药物仍有偏性。历代医家所列四性中,平性药物均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四性现在一般有“寒、热、温、凉、平”五种描述,称为四性、四气是沿用古人的一种说法。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四性是从药物对机体作用所发生的反映中概括出来的,是同疾病的属性,寒症或热症相对而言,由药物本身的功能来决定的。治热症的药物属寒凉性,治寒症的药物属温热性;温热性的药物能升人的阳气,增强人体机能活动,按药物的作用分类而论,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益火、活血通络、行气解郁、芳香开窍作用的药物,如桂枝、紫苏、附子、干姜、当归、川芎、陈皮、菖蒲均属温热性的药物;寒凉性药物能减弱人体的机能活动,或降低人体病理性的机能亢进,具有疏散风热、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潜阳作用的药物,属寒凉性,如桑叶、菊花、石膏、知母、赤芎、丹皮、石决明、钩藤等。

  此外,尚有一些药物,药性平和、四性不明显,对于寒症、热症都可应用,称为平性药物,但是,这些药物亦有微凉、微温之分,实质上仍属于四性之内。

  所谓四性,又称四气,就是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此外,四性之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向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利尿通便、化痰开窍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如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等;温热药材一般都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的功效,适用于寒性病症,如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腹中冷痛等。

  另外,平性属阴,能健脾开胃、强壮补虚。如枸杞、甘草、芡实、白木耳等药物。

  寒性:属阴。

  作用:清热解暑、泻火通便、消除热症.

  药材代表:黄连、黄芩、金银花、知母等.

  凉性:属阴。

  作用:降火气、清热除烦。

  药材代表:西洋参、薏仁、罗汉果等。

  温性:属阳。

  作用:清祛寒、温中补虚。

  药材代表:红枣、当归、川芎、龙眼等。

  热性:属阳。

  作用:祛寒、温经止痛。

  药材代表:肉桂、附子、炮姜等。

  五味

  所谓五味,就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药材滋味,此外还有不太常提到的淡昧。五昧作为药性理论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应,更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中医把五味的作用特点总结为:“酸收、苦坚、甘补、辛散、咸软”。

  要做到五味调和,一要浓淡适宜。二要注意各种味道的搭配。酸、苦、甘、辛、咸的辅佐,配伍得宜,则饮食具有各种不同特色。三是在进食时,味不可偏亢,偏亢太过,容易伤及五脏,于健康不利。

  酸味

  作用:能收敛固涩、生津开胃、止汗、久咳不愈、遗精滑精。

  对应器官:肝。

  代表中药材:乌梅、莲子、芡实、五昧子、五倍子、山茱萸、山楂、酸枣仁。

  注意事项:不易多食,会损伤筋骨;感冒者不宜服用。

  苦味

  作用:具清热泻火、解毒、除烦、通泄大便等作用,治疗咳喘、呕恶等。

  对应器官:心。

  代表中药材:黄连、大黄、黄芩、白芍、杏仁、白果、金银花、青果。

  注意事项:多食易导致消化不良、口干舌燥、便秘、干咳:体热者慎服。

  甘味

  作用:补虚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脾胃,用于正气虚弱、多种身体疼痛。

  对应器官:睥。

  代表中药材:人参、红枣、甘草、山药、饴糖、薏仁、熟地。

  注意事项:多食易发胖、伤齿;上腹胀痛、糖尿病及龋齿患者应少食。

  辛味

  作用:发散风寒、行气行血,治疗风寒表证,感冒发烧、头痛身重。

  对应器官:肺。

  代表中药材:麻黄、桂枝、生姜、防风、白芷、细辛、款冬花、菟丝子。 .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忌用。

  咸味

  咸味作用:泻下通便、软坚散结,治疗大便燥结、肿瘤、结核等。

  对应器官:肾。

  代表中药材:芒硝、鳖甲、牡蛎、龙骨、草决明、玉米须。

  注意事项:多食宜升高血压、使血液流速变缓;心血管疾病及中风患者忌食。

中药的药性又称中药的性能。

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药物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还有一些平性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后来,味的主要依据是根据药物的作用和药物的滋味来推定。

升降浮沉反应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①升降浮沉与性味有关。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②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有关。总体认为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数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的定位。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FS:CONTENT_START]

中药的药性,是所有的药物共同具有的一些普遍特性。中药的性能理论,又称为药性理论。它既是中药功效的高度概括,也是认识中药功效和应用中药的理论基础。

祖国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致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结果。因而,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乎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从而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其恢复阴平阳秘。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古人未能对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探究,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这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清代医家徐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则不仅指出了「凡药之用」「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而且进一步对药物的各种偏性作了探求。

中药治疗疾病的偏性是多种多样的,将其复杂的性质与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毒性等方面。这些性能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在中医的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指导下总结出来的。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赖以们学习、应用和研究中药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一、四气

四气 ,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是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的,为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药性理论。

对于四气的认识,起源甚早。《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可知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文中还指出药性之寒热,是「因气感之宜」所形成,所以《本经》首先提出了「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可见最早药性的四气,是以四时气候特征来概括药物性能的。然而宋代寇宗奭为了避免与药物的香臭之气相混淆,主张将「四气」改为「四性」。李时珍亦从其说,谓「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燥是气,其说与《礼记》文合。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卒能改易,故从旧尔。」。寇、李之论,虽然亦有其理,然而未能说明四气的原始含义。

四气药性也和五味一样,寓有阴阳属性,即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凉与温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凉」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此外,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之性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一般平性药物的功效主要通过五味和其他药性来反映出来。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这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这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水、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FS:PAGE]、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本经》序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如何掌握药物的四气理论以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具体来说,温热药多用治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药是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总之,寒凉药用治阳盛热证,温热药用治阴盛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故李中梓《医宗必读》谓:「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

由于寒与凉、热之温之间具有程序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易损其阳。至于寒热错杂的复杂病证,则当寒、热之药并用,使寒热并调。尤其要辨清寒热的真假,如遇真寒假热之证,则当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之证,又当选用寒药以治之。切不可真假混淆。

由于每种药物都同时具有性和味,因此必须将两者综合起来。缪希雍谓:「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强调了药性是由气和味共同组成的。换言之,必须把四气和五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辨别药物的作用。一般来讲,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同一类药物大都如此,如辛温的药物多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甘温的药物多具有补气助阳的作用。有时气味同、又有主次之别,如黄芪甘温,偏于甘以补气,锁阳甘温,偏于温以助阳。气味不同,作用有别,如黄连苦寒,党参甘温,黄连功能清热燥湿,党参则补中益气。而气同味异,味同气异者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如麻黄、杏仁、大枣、乌梅、肉苁蓉同属温性,由于其味不同,而作用各异,如麻黄辛温散寒解表,杏仁苦温下气止咳,大枣甘温补脾益气,乌梅酸温敛肺涩肠,肉苁蓉咸温补肾助阳;再如桂枝、薄荷、附子、石膏均为辛味,因四气不同,又有桂枝辛温解表散寒,薄荷辛凉疏散风热,附子辛热补火助阳,石膏辛寒清热降火等不同作用。又有一药兼有数味者,则标志其治疗范围较大。如当归辛甘温,甘以补血、辛以活血行气、温以祛寒,故有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等作用,可用治血虚、血滞、血寒所引起的多种疾病。

一般临床用药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但有时在配伍其他药物复方用药时,就可能出现或用其气,或用其味的不同情况。如升麻辛甘微寒,与黄芪同用治中气下陷时,则取其味甘升举阳气的作用;若与葛根同用治麻疹不透时,则取其味辛以解表透疹;若与石膏同用治胃火牙痛,则取其寒性以清热降火。此即王好古《汤液本草》所谓:「药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凉,气也。味则五,气则四,五味之中,每一味各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者……所用不一也。」由此可见,药物的气味所表示的药物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既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又要掌握每一药物气味的特殊治疗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药性,指导临床用药。

     

二、  五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食的滋味可以通过口尝而察得。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将药食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来解释药食的作用。而在医学中则以之作为概括药物作用的理论,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五味理论。

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以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的,[FS:PAGE]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之于《内经》、《本经》之中。《内经》对五味的作用和应用及阴阳五行属性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从而为五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中药的五味理论。

药性的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药物五味的认定,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但五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不同的疗效,而被归纳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自从五味作为归纳药物作用的理论出现后,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了。因此,本草书籍的记载中有时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的地方。总之,五味的含义既代表了药物味道的「味」,又包含了药物作用的「味」,而以后者为据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五味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属性和作用的最早概括。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日臻完善。现据前人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将五味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FS:CONTENT_END]

古代丹家的药性论,即对物质问相互作用的认识,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周易参同契》在阐明阴阳学说时便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由阴与阳的彼此交媾,相须不离,使精气得以舒发的结果。唐代张九垓的《张真人金石灵砂论》则进一步把阴阳学说具体化,说明这一学说怎样指导金丹术。他说:“大道冲融而包天地,驱策阴阳,成乎宇宙。天形阳而左旋,地质阴而右转,日为阳精而昼行,月为阴灵而夜流。……一阴一阳曰道。圣人法阴阳,夺造化,故阳药有七,金二石五,黄金、白银、雄、雌、砒黄、曾青、石硫黄皆阳药也;阴药有七,金三石四,水银、黑铅、硝石、朴消皆属阴药也。阴阳之药各禀其性而服之,所以有度世之期,不死之理者也。”又说:“还丹者,取阴阳之精,法天地造化之功,水火相济,自无入有,以成其形。岂若砂汞,孤阴为体,无阳配生,不能合四象,运五行,所以孤阴不育,寡阳不生,阴阳配合,方成还丹。”

中医里讲的“寒、热、温、凉”什么意思?

这属于中药四气的范围。所谓的“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药性,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经过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