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中所说的刊行于宋朝的建筑学著作是
《营造法式》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是中国古籍中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营造法式》是宋将作监奉敕编修的。北宋建国以后百余年间,大兴土木,宫殿、衙署、庙宇、园囿的建造此起彼伏,造型豪华精美铺张,负责工程的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致使国库无法应付浩大的开支。因而,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有关材料、施工定额、指标急待制定,以明确房屋建筑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以杜防贪污盗窃被提到议事日程。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将作监第一次编成《营造法式》,由皇帝下诏颁行,此书史曰《元佑法式》。因该书缺乏用材制度,工料太宽,不能防止工程中的各种弊端,所以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又诏李诫重新编修。李诫以他个人10余年来修建工程之丰富经验为基础,参阅大量文献和旧有的规章制度,收集工匠讲述的各工种操作规程、技术要领及各种建筑物构件的形制、加工方法,终于编成流传至今的这本《营造法式》,于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全国。《营造法式》主要分为5个主要部分,即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共34卷,前面还有"看样"和目录各1卷。
1、苏州博物馆本馆和西馆的区别2、苏州景点:苏州博物馆3、苏州博物馆4、苏州博物馆藏品介绍5、苏州有哪些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本馆和西馆的区别
苏州博物馆本馆和西馆的区别:设计者不同、地址不同、展览重点不同、建筑风格不同以及建筑时间也不同。
1、设计者不同
苏州博物馆本馆的设计者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专家贝聿铭设计。
苏州博物馆西馆是由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设计。
2、地址不同
苏州博物馆本馆位置在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204号,馆址是原来的太平天国忠王府,建筑总面积达26500平方米。
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苏州市虎丘区长江路399号,根据规划,建筑面积为48365平方米,陈列买诺记13391平方米。
3、展览重点不同
苏州博物馆本馆展览重点以传统文化历史为主,主要展示江南文化,注重观览,是一处传播苏州历史、文化、艺术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分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和吴门书画四个基本陈列。
苏州博物馆本馆藏品总数24729件/套,珍贵文物9647件/套,其中一级品222件/套,二级品829件/套,三级品8596件/套,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工艺品见长。
苏州博物馆西馆则是把定位扩大到世界,已体验为主,包括六个馆:地下一楼的探索体验馆和苏色生活馆、一楼的宿州历史陈列馆、二楼的宿州工艺馆和国际合作馆、三楼的特展厅等六大陈列馆。
4、建筑风格不同
苏州博物馆本馆设计理念以“不高、不大、不突出,中而行,苏而行”为主,配合建筑特色和苏州当地文化氛围。本馆的建筑风格结合了宿州建筑风格,至于院落直接,以江南文化为主,使博物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苏州博物馆西馆,因将定位扩大到世界,不仅收藏了苏州历史艺术文化,还陈列了不少古罗马展品,所以,西馆整体的建筑风格充满现代感,以现代化探索体验为主,侧重于体验,也内设了儿童博物馆。
5、建筑时间不同
苏州博物馆本馆,成立于1960年1月1日。2003年6月23日批复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2006年10月6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苏州博物馆西馆则是在2018年3月动工建设,2021年9月29日建成并对外开放的。
苏州景点:苏州博物馆导语: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下面分享苏州博物馆的相关信息。
景点介绍
苏州博物馆包括2006年起开放的新馆和太平天国忠王府古建筑(旧馆)两部分,整个博物馆就像一座小园林。在新馆内,可以看到从远古到近代的'陶器、玉器、书画等文物;在忠王府内,还能看到秀丽典雅的“苏式彩绘”。
新馆大门是入口,忠王府大门是出口。进馆后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这座新馆建筑,它由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有着传统的苏州园林风格,高低错落,深灰色屋面与白墙相配,清新雅致。屋顶上金字塔形的玻璃天窗让博物馆内充满自然光线,在大门、天窗廊道、凉厅及各展厅都可以看到这个特点。馆中还有庭院、水池、石桥,既传统又现代。漫步在新馆庭院中,蓝天、白墙、绿竹、清水,十分惬意;走在石桥上还能看到白墙下用砂石堆砌而成的画,很有特点,不妨拍照留念。
馆内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4个富有苏州特色的常设展览。这里收藏了许多发现自虎丘塔和瑞光塔的文物,其中不得不看的是陈列在“吴塔国宝”的两件镇馆之宝,一是“越窑秘色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组成,大瓣莲花浮雕十分高雅,晶莹润洁;二是“真珠舍利宝幢”,是用珍珠等七宝连缀起来的一个存放舍利的容器,璀璨夺目。
此外,博物馆里还有民俗展览,可以了解苏州一带的风俗习惯;也经常举办临时专题展览,如“明清书画展”等。而在忠王府里可以参观一下太平天国时的古建筑,感受一下当时的场景,这个庭院也有许多花草树木,赏心悦目。
特别提示
1 参观人数过多时博物馆会实行限流,建议尽量避开周末和节假日前往。
2 入馆要安检,不能携带食物和有色饮料,不能穿拖鞋进馆;馆内温度常年在20摄氏度左右,请注意衣着适宜;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有专门的绿色通道。
3 有时会有特别展览(需购票),但不影响游客免费参观基本陈列。
4 博物馆提供语音导览器租借,租金20元,可在大堂语音导览租借处办理;也有专人讲解服务,每场100元起。
5 团体参观须提前1-3天预约,电话:0512-67575666。
6 该景点与狮子林、苏州园林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等相近,可一并游览。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拙政园旁边,为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收官之作。
贝聿铭先生是苏州人,结合了苏州特色传统审美用现代化的手法设计了新馆。开房式的钢结构,大量使用透明材料运用自然光线以降低灯光对文物的伤害。
屋面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石材,晴天黑色避免阳光直射,雨天灰黑方便采光,总体风格是徽派建筑,白墙黑瓦,马头墙的几何造型与禅意的结合。顺便说一句,贝聿铭先生在设计之前把苏州博物馆藏品浏览了一遍,之后才考虑如何布局,真正的胸中有丘壑。大师风采一览无余。
说到苏州,不能不提到故宫。北京故宫的设计师---蒯祥,苏州吴县人。明朝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蒯祥参与或者主持了北京故宫的设计。大概赏景有两种意境,其一是烟波浩渺一览无余的豪迈,其二就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有遮挡处,方能留下想象的空间吧。
苏州博物馆藏品,大体上展示了江南匠人的特色。玉雕、牙角雕、竹刻、当然少不了和湖南湘绣、南京云锦齐名的苏绣。这是有传统的,也是有其产生的历史根源。江南水多田少河网密布因此精耕细作。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开始进行工艺品的加工作为生计。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苏州的土特产之一——状元。苏州出文人这是不争的事实。文人为官往往不得志,于是退而求其次,归隐山林置几亩宅院造园子享受生活。文人参与了工艺品的设计,从而提升了苏州工艺品的品味。
有清一朝,乾隆皇帝曾经从苏州征集了四十多位工匠北上,专为皇家服务。还有江南织造这样为皇室做服装面料包括设计的专门机构。单单玉雕一项,就产生了最早的苏作,京作,和近十几年凸现出的沪作。
江南人文气息浓厚,产出也是精致、精美。十里荷花,三秋桂子,总是让人边陶醉边回味。
苏州博物馆藏品介绍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国内保存完整苏州博物馆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
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65件/套,二级文物1188件/套,三级文物32295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种3128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藏品介绍
五节石函苏州博物馆:顶部边长225厘米,底部边长27厘米,通高441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石函平面方形,下广上狭,分五节叠落而成,无雕刻,内原置铁函。
铜如来佛像:高16厘米。1978年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佛像皆螺发肉髻,但在雕刻处理上各不相同。肩圆臂瘦削,胸肌结实,结跏跌坐于束腰莲花台上。相传释迦穆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怔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姿势,因此佛教通常以全跏坐为如来坐,身后皆有显示光明的火焰纹背光。
铜质大金涂塔:通高368厘米,塔座15厘米。塔为四方形,可拆卸,整个塔大致可分五部分,从上到下分别为:塔刹、蕉叶形插角、塔身、铜盖及带有四面十六个罗汉像的须弥座,整个塔身雕刻系印度风格,各面刻有佛教故事,蕉叶形插角外侧共刻故事三十二则,内侧分立四大天王像。塔刹占全塔比例约三分之一,刹座为莲形覆钵,刹身有相轮五重。
铜佛坐像:高192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螺髻,双耳垂肩,身着袒右袈裟,结跏趺坐于圆形蒲团座上,背而出一环纽,未见背光。
铜十一面观音:高235厘米。两尊十一面观音像大体相同。观音像立于束腰莲花台上,一脚向侧前略伸,身穿天衣,一条飘带轻轻搭在右手上,左手持一宝瓶。全身配有璎珞、耳_、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各种珠宝佩带装饰,一条珠链从项颈处斜长至足背,身式略呈“S”形。
铜地藏佛像:通高21厘米。地藏菩萨像发现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其貌似沉寂端庄,阔额长耳,身披袈裟,衣纹流畅,半跏坐于长方形座上,左足下踏着莲花台。右手持一宝珠,左手置于膝上。
秘色瓷莲花碗: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盏托高66厘米,底径93厘米,通高13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这件越窑秘色青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凸起,被认为是五代、北宋年间秘色瓷标准器。
浮雕佛像石函:长46厘米,宽265厘米,高2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二层发现。系有六块裁好的砚石板榫合而成,平面长方形,_顶,函身每面浮雕佛像五尊,底部四周刻如意云纹花边,函盖内面涂成漆地。石函内原置鎏金镂花包边楠木经箱。
苏州有哪些博物馆?已知有20多个。\x0d\苏州中医药博物馆 地址:汤家巷春晖堂,景德路314号 \x0d\戏曲博物馆 地址: 苏州市中张家巷14号 \x0d\苏州警察博物馆 地址:沧浪区司前街西善长巷(人民大会堂) \x0d\苏州佛教博物馆 地址:穿心街38 \x0d\园林博物馆 地址:东北街202号 \x0d\民俗博物馆 地址:平江区潘儒巷32号 \x0d\苏州博物馆 地址:苏州市平江区东北街204号 \x0d\苏州丝绸博物馆 地址:人民路2001号 \x0d\苏州碑刻博物馆 地址:人民路613号苏州文庙内 \x0d\革命历史博物馆 地址:三香路1216号 \x0d\评弹博物馆 地址:苏州市平江区城东中张家巷3号(近平江路) \x0d\昆曲博物馆 地址:中张家巷14号 \x0d\苏州商会博物馆 地址:山塘街192 \x0d\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地址:苏州西北街88号 \x0d\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 地址:景德路274号 \x0d\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 地址:校场桥路8号 \x0d\苏州国宝钱币博物馆 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204号\x0d\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 山塘街玉涵堂。\x0d\苏州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 罗汉院双塔\x0d\苏州巧生炉博物馆 相城区元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内\x0d\苏州城墙博物馆 相门段城墙\x0d\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 平江路潘世恩故居\x0d\苏州名人馆人民路2075号
一、《中国建筑的特征》原文如下
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
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
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
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
不自觉。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
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
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
,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
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
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
,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
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
、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
,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
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
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
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
着意,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
一、 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
(一)以木料为主要构材 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而产
生其形式上之特征。世界它系建筑,多渐采用石料以替代其原始之木构,故仅于石面
浮雕木质构材之形,以为装饰,其主要造法则依石料垒砌之法,产生其形制。中国始
终保持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故其形式为木造结构之直接表现。其在结构方面之努力
,则尽木材应用之能事,以臻实际之需要,而同时完成其本身完美之形体。匠师既重
视传统经验,又忠于材料之应用,故中国木构因历代之演变,乃形成遵古之艺术。唐
宋少数遗物在结构上造诣之精,实积千余年之工程经验,所产生之最高美术风格也。
(二)历用构架制之结构原则 既以木材为主,此结构原则乃为'梁柱式建筑'之'构架制
'(第1一4图)。
第1图
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材,牵制成为一'间'(前后横木为枋,左右为梁)。梁可数层重叠
称'梁架'。每层缩短如梯级,逐级增高称'举折',左右两梁端,每级上承长槫,直至
最上为脊槫,故可有五槫,七槫至十一槫不等,视梁架之层数而定。每两槫之间,密
布栉篦并列之椽,构成斜坡屋顶之骨干;上加望板,始覆以瓦葺。四柱间之位置称'
间'。通常一座建筑物均由若干'间'组成。此种构架制之特点,在使建筑物上部之一
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立柱与其梁枋,不借力于高墙厚壁之垒砌。建筑物
中所有墙壁,无论其为砖石或为木板,均'隔断墙'(Curtain Wall),非负重之部分。
是故门窗之分配毫不受墙壁之限制,而墙壁之设施,亦仅视分隔之需要。欧洲建筑中
,唯现代之钢架及钢筋混凝土之构架在原则上与此木质之构架建筑相同。所异者材料
及科学程度之不同耳。中国建筑之所以能自热带以至寒带;由沙漠以至两河流域及滨
海之地,在极不同之自然环境下始终适用,实有赖于此构架制之绝大伸缩性也。
(三)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 在木构架之横梁及立柱间过渡处,施横材
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斗拱',与屋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拱承
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故为大建筑物所必用。后世斗拱之制日趋
标准化,全部建筑物之权衡比例遂以横拱quot;材'为度量单位,犹罗马建筑之柱式
(Order),以柱径为度量单位,治建筑学者必习焉(第2图)。
第2图
一系统之建筑自有其一定之法式,如语言之有文法与辞汇,中国建筑则灾睢⒍饭啊
⒘骸ぁ⑼摺五芪quot;辞汇',施用柱额、斗拱、梁、槫等之法式为其'文法'。
虽砖石之建筑物,如汉阙佛塔等,率多叠砌雕凿,仿木架斗拱形制。斗拱之组织与比
例大小,历代不同,每可借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斗拱之认
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
(四)外部轮廓之特异 外部特征明显,迥异于他系建筑,乃造成其自身风格之特
素。中国建筑之外轮廓予人以优美之印象,且富于吸引力。今分别言之如下:
1翼展之屋顶部分 屋顶为实际必需之一部,其在中国建筑中,至迟自殷代始,
已极受注意,历代匠师不殚烦难,集中构造之努力于此。依梁架层叠及'举折'之法,
以及角梁、翼角,椽及飞椽,脊吻等之应用,遂形成屋顶坡面,脊端,及檐边,转角
各种曲线,柔和壮丽,为中国建筑物之冠冕,而被视为神秘风格之特征,其功用且收
'上尊而字卑,则吐水疾而霤远'之实效。而其最可注意者,尤在屋顶结构之合理与自
然。其所形成之曲线,乃其结构工程之当然结果,非勉强造作而成也。
2崇厚阶基之衬托 中国建筑特征之一为阶基之重要;与崇峻屋瓦互为呼应。周秦西
汉时尤甚。高台之风与游猎骑射并盛,其后日渐衰弛,至近世台基阶险遂渐趋扁平,
仅成文弱之衬托,非若当年之台榭,居高临下,作雄视山河之势。但宋辽以后之'台
随檐出'及'须弥座'等仍为建筑外形显著之轮廓。
3前面玲珑木质之屋身 屋顶与台基间乃立面主要之中部,无论中国建筑物之外
表若何魁伟,此段正面之表现仍为并立之木质楹柱与玲珑之窗户相间而成,鲜用墙壁
。左右两面如为山墙,则又少有开窗辟门者。厚墙开辟窗洞之法,除箭楼仓廒等特殊
建筑外,不常见于殿堂,与垒石之建筑状貌大异。
4院落之组织 凡主要殿堂必有其附属建筑物,联络周绕,如配厢、夹室、廊庑
、周屋、山门、前殿、围墙、角楼之属,成为庭院之组织,始完成中国建筑物之全貌
。除佛塔以外,单座之建筑物鲜有呈露其四周全部轮廓,使人得以远望其形状者。单
座殿屋立面之印象,乃在短距离之庭院中呈现其一部。此与欧洲建筑所予人印象,独
立于空旷之周围中者大异。中国建筑物之完整印象,必须并与其院落合观之。国画中
之宫殿楼阁,常为登高俯视鸟瞰之图。其故殆亦为此耶。
5彩色之施用 彩色之施用于内外构材之表面为中国建筑传统之法。虽远在春秋
之世,藻饰彩画已甚发达,其有逾矩者,诸侯大夫且引以为戒,唐宋以来,样式等级
,已有规定。至于明清之梁栋彩绘,鲜焕者尚夥。其装饰之原则有严格之规定,分划
结构,保留素面,以冷色青绿与纯丹作反衬之用,其结果为异常成功之艺术,非滥用
彩色,徒作无度之涂饰者可比也。在建筑之外部,彩画装饰之处,均约束于檐影下之
斗拱横额及柱头部分,犹欧洲石造建筑之雕刻部分约束于墙额(Frieze)及柱顶(Capital
),而保留素面于其它主要墙壁及柱身上然。盖木构之髤漆为实际必需,木材表面之
纯丹纯黑犹石料之本色;与之相衬之青绿点金,彩绘花纹,则犹石构之雕饰部分。而
屋顶之琉璃瓦,亦依保留素面之原则,庄严殿宇,均限于纯色之用。故中国建筑物虽
名为多色,其大体重在有节制之点缀,气象庄严,雍容华贵,故虽有较繁缛者,亦可
免淆杂俚俗之弊焉。
6绝对均称与绝对自由之两种平面布局 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官署、庙
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庭院四周,绕以建筑物
。庭院数目无定。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
其布置秩序均为左右分立,适于礼仪(Formal)之庄严场合;公者如朝会大典,私者如
婚丧喜庆之属。反之如优游闲处之庭园建筑,则常一反对称之隆重,出之以自由随意
之变化。部署取高低曲折之趣,间以池沼花木,接近自然,而入诗画之境。此两种传
统之平面部署,在不觉中,含蕴中国精神生活之各面,至为深刻。
7用石方法之失败 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常居辅材之
位,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究其原因有二:
(1)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弹力至弱,与木
性相反,我国古来虽不乏善于用石之哲匠,如隋安济桥之建造者李春,然而通常石匠
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栏等所见,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
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故此类石建筑之崩坏者最多。(2)垫灰之恶劣。中国石匠既未
能尽量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无设法予以解
决之努力。垫灰材料多以石灰为主,然其使用,仅取其粘凝性;以为木作用胶之替代
,而不知垫灰之主要功用,乃在于两石缝间垫以富于粘性而坚固耐压之垫物,使两石
面完全接触以避免因支点不匀而发生之破裂。故通常以结晶粗沙粒与石灰混合之原则
,在我国则始终未能发明应用。古希腊罗马对于此方面均早已认识。希腊匠师竟有不
惜工力,将石之每面磨成绝对平面,使之全面接触,以避免支点不匀之弊者;罗马工
师则大刀阔斧,以大量富于粘性而坚固之垫灰垫托,且更进而用为混凝土,以供应其
大量之建筑事业,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筑形制之产生。反之,我国建筑之注重木材,不
谙石性,亦互为因果而产生现有现象者也。
二、属于环境思想方面,与其它建筑之历史背景迥然不同者,至少有以下可注意者四
:
(一)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 此建筑系统之寿命,虽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
面所遗实物,其最古者,虽待考之先秦土垣残基之类,已属凤毛麟角,次者如汉唐石
阙砖塔,不止年代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古者中原为产木之区,中国结构既
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
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
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
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如失慎焚毁亦
视为灾异天谴,非材料工程之过。此种见解习惯之深,乃有以下之结果:1满足于木
材之沿用,达数千年;顺序发展木造精到之方法,而不深究砖石之代替及应用。2修
葺原物之风,远不及重建之盛;历代增修拆建,素不重原物之保存,唯珍其旧址及其
创建年代而已。唯坟墓工程,则古来确甚着意于巩固永保之观念,然隐于地底之砖券
室,与立于地面之木构殿堂,其原则互异,墓室间或以砖石模仿地面结构之若干部分
,地面之殿堂结构,则除少数之例外,并未因砖券应用于墓室之经验,致改变中国建
筑木构主体改用砖石叠砌之制也。
(二)建筑活动受道德观念之制裁 古代统治阶级崇向俭德,而其建置,皆征发民
役经营,故以建筑为劳民害农之事,坛社宗庙,城阙朝市,虽尊为宗法,仪礼,制度
之依归,而宫馆,台榭,第宅,园林,则抑为君王骄奢,臣民侈僭之征兆。古史记载
或不美其事,或不详其实,恒因其奢侈逾制始略举以警后世,示其'非礼';其记述非
为叙述建筑形状方法而作也。此种尚俭德,诎巧丽营建之风,加以阶级等第严格之规
定,遂使建筑活动以节约单纯为是。崇伟新巧之作,既受限制,匠作之活跃进展,乃
受若干影响。古代建筑记载之简缺亦有此特殊原因;史书各志,有舆服食货等,建筑
仅附载而已。
(三)着重布置之规制 古之政治尚典章制度,至儒教兴盛,尤重礼仪。故先秦两
汉传记所载建筑,率重其名称方位,部署规制,鲜涉殿堂之结构。嗣后建筑之见于史
籍者,多见于五行志及礼仪志中。记宫苑寺观亦皆详其平面部署制度,而略其立面形
状及结构。均足以证明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中国思想精神之寄托
于建筑平面之……分布上者,固尤深于其它单位构成之因素也。结构所产生立体形貌
之感人处,则多见于文章诗赋之赞颂中。中国诗画之意境,与建筑艺术显有密切之关
系,但此艺术之旨趣,固未尝如规制部署等第等之为史家所重也。
(四)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 建筑在我国素称匠学,非士大夫之事。盖
建筑之术,已臻繁复,非受实际训练,毕生役其事者,无能为力,非若其它文艺,为
士人子弟茶余酒后所得而兼也。然匠人每暗于文字,故赖口授实习,传其衣钵,而不
重书籍。数千年来古籍中,传世术书,惟宋清两朝官刊各一部耳。此类术书编篡之动
机,盖因各家匠法不免分歧,功限料例,漫无准则,故制为皇室官府营造标准。然术
书专偏,士人不解,匠人又困于文字之难,术语日久失用,造法亦渐不解,其书乃为
后世之谜。对于营造之学作艺术或历史之全盘记述,如画学之《历代名画记》或《宣
和画谱》之作,则未有也。至如欧西、文艺复兴后之重视建筑工程及艺术,视为地方
时代文化之表现而加以研究者,尚属近二三十年来之崭新观点,最初有赖于西方学者
先开考察研究之风,继而社会对建筑之态度渐改,愈增其了解焉。
本篇之作,乃本中国营造学社十余年来对于文献术书及实物遗迹互相参证之研究
,将中国历朝建筑之表现,试作简略之叙述,对其蜕变沿革及时代特征稍加检讨,试
作分析比较,以明此结构系统之源流而已。中国建筑历史之研究尚有待于将来建筑考
古方面发掘调查种种之努力。
《营造法式》是由北宋建筑师李诫组织编纂的。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营造法式》全书36卷,357篇,3555条。是当时建筑设计与施工经验的集合与总结,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原书《元_法式》于元_六年(1091年)编成,但因为没有规定模数制,也就是“材”的用法,而不能对构建比例、用料做出严格的规定,建筑设计、施工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李诫奉命重新编著,终成此书。全书共计36卷分为5个部分:释名、诸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前面还有“看样”和目录各1卷。看样主要是说明各种以前的固定数据和做法规定及做法来由,如屋顶曲线的做法。
《营造法式》在北宋刊行的最现实的意义是严格的工料限定。该书是王安石执政期间制订的各种财政、经济的有关条例之一,以杜绝腐败的贪污现象。因此书中以大量篇幅叙述工限和料例。例如对计算劳动定额,首先按四季日的长短分中工(春、秋)、长工(夏)和短工(冬)。
《营造法式》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北宋统治者的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所使用的方法,使我们能在实物遗存较少的情况下,对当时的建筑有非常详细的了解,填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书中的记述,我们还知道现存建筑所不曾保留的、今已不使用的一些建筑设备和装饰,如檐下铺竹网防鸟雀,室内地面铺编织的花纹竹席,椽头用雕刻纹样的圆盘,梁_用雕刻花纹的木板包裹等。
简介
《营造法式》是宋将作监李诫奉敕编修的。北宋建国以后百余年间,大兴土木,宫殿、衙署、庙宇、园囿的建造此起彼伏,造型豪华精美,负责工程的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致使国库无法应付浩大的开支。因而,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有关材料、施工定额、指标急待制定,以明确房屋建筑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以杜防贪污盗窃被提到议事日程。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将作监第一次编成《营造法式》,由皇帝下诏颁行,此书史曰《元佑法式》。
因该书缺乏用材制度,工料太宽,不能防止工程中的各种弊端,所以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又诏李诫重新编修。李诫以他个人10余年来修建工程之丰富经验为基础,参阅大量文献和旧有的规章制度,收集工匠讲述的各工种操作规程、技术要领及各种建筑物构件的形制、加工方法,终于编成流传至今的这本《营造法式》,于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全国。
《营造法式》全书有“总释”二卷、“制度”十三卷、“功限”十卷、“料例”三卷、“图样”六卷、“目录”和“看详”(补遗卷)各一卷,共计三十六卷,此外前有“_子”和“序”。这部中国古籍中最完整、最具有理论体系的建筑设计学经典,融人文与技术为一体,不仅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理论发展的重要界碑。而且,还形成了现代中国的“营造之学”,魅力无比。
意义
《营造法式》在北宋刊行的最现实的意义是严格的工料限定。该书是王安石执政期间制订的各种财政、经济的有关条例之一,以杜绝腐败的贪污现象。因此书中以大量篇幅叙述工限和料例。例如对计算劳动定额,首先按四季日的长短分中工(春、秋)、长工(夏)和短工(冬)。工值以中工为准,长短工各减和增10%,军工和雇工亦有不同定额。其次,对每一工种的构件,按照等级、大小和质量要求--如运输远近距离,水流的顺流或逆流,加工的木材的软硬等,都规定了工值的计算方法。料例部分对于各种材料的消耗都有详尽而具体的定额。这些规定为编造预算和施工组织订出严格的标准,既便于生产,也便于检查,有效地杜绝了土木工程中贪污盗窃之现象。
《营造法式》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北宋统治者的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所使用的方法,使我们能在实物遗存较少的情况下,对当时的建筑有非常详细的了解,填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书中的记述,我们还知道现存建筑所不曾保留的、今已不使用的一些建筑设备和装饰,如檐下铺竹网防鸟雀,室内地面铺编织的花纹竹席,椽头用雕刻纹样的圆盘,梁_用雕刻花纹的木板包裹等。
《营造法式》的崇宁二年刊行本已失传,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曾重刊,但亦未传世。南宋后期平江府曾重刊,但仅留残本且经元代修补,常用的版本有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发现的丁氏抄本《营造法式》(后称"丁本"),完整无缺,据以缩小影印,是为石印小本,次年由商务印书馆按原大本影印,是为石印大本。
1925年陶湘以丁本与《四库全书》文渊、文溯、文津各本校勘后,按宋残叶版式和大小刻版印行,是为陶本。后由商务印书馆据陶本缩小影印成《万有文库》本,1954年重印为普及本。
特点
从《营造法式》一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模数思想的制定和运用。大木作制度规定"材"的高度分为十五"分",而以十"分"为其厚。斗_的两层之间的高度定为6"分"称为"_"。大木作的一切构件几乎全部用"材"、"_"、"分"来确定的。这是模数制在我国建筑业最早的运用,并且作为一种法规被确定在《营造法式》这部巨著中。
(2)设计的灵活性。《营造法式》第3卷~第15卷中的"各作制度",即各工种的操作规程虽然都有相应的做法规定,但并未对群体建筑的布局和单体建筑的平面尺寸等有所限制;恰恰相反,《营造法式》内"各作制度"的条文后面都附有"随宜加减"的小注,以此告诉设计人员可根据每个个体设计在各作制度的总原则下,对建筑单体和构件的比例、尺寸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确定,以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性。
(3)技术和经验的总结。为了施工时方便,"总例"中列举了圆、方、六棱、八棱等形体的径、周长和斜长的比例数字,以便施工时工匠们掌握。如:按传统的木构架结构规定,凡是立柱都有"侧脚"(即柱础),柱头向内微倾约1%,同时廊柱的边柱(四角柱)有"升起",就是柱的高度从中柱向两端逐渐加高。这样,使整个建筑木构架产生向内倾斜的倾向,客观上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定性,也为屋顶部分四角的飞檐创造条件。在横梁与立柱交接处用斗_支托,既美观又可减少梁端剪力,只是复杂的斗_结构的卯榫"绞割"往往会减少每个构件断面的1/3~1/2,是个重要缺点,但在《营造法式》中对此规定了较合理的"绞割"比例和位置。
(4)装饰与结构的统一。《营造法式》对石作、砖作、小木作、彩画等都有详细的说明和图样,明显地体现出宋代建筑在艺术形象和雕刻装饰等加工工艺方面比唐朝建筑更精致、更全面。柱梁、斗_等木构件,在规定它们的结构尺寸和构造方法的同时,也规定了它们的艺术加工方法,如梁、柱、斗_、椽头等构件的轮廓和曲线,就是用"卷杀"的方法(就是按比例、分段作圆弧曲线的方法)进行制作的,利用结构构件本身,只是稍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使它兼有受力和装饰效果,这是我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建筑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5)建筑生产管理的严密性。在全书36卷中,用13卷的篇幅来叙述功限(劳动定额)和料例(材料消耗定额和质量标准),足见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计算劳动定额时,首先按四季白天的长短分为中工(春、秋)、长工(夏)和短工(冬)三种时段,工值以中工为准,长、短工各增或减10%,而军工、雇工还有不同的定额;其次,对每一工种的不同构件(或部位),按等级、大小和质量要求,如运输距离远近、水流的顺流或逆流、所加工木材的软硬等,分别规定了工值的计算方法。料例部分各种材料的消耗都有详细而具体的定额,执行起来十分方便。
可见,《营造法式》就是当时的建筑法规。有了它,无论是对群体建筑的布局设计和单体建筑及构件的比例、尺寸的确定,以及编制各工种的用工计划、工程总造价,还是编制各工种之间先后顺序、相互关系(相当于现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和质量标准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既便于建筑设计和施工顺利进行,也便于随时质检和竣工验收。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古代民用和公共建筑以及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一些古老及旅游城市还留存着大量的古建筑,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音乐家贝多芬、文学家歌德、雨果都很喜欢这一妙喻。如此说来,古建筑也就是“凝固的古典音乐”。散布在全世界不同国度的古建筑群,宛若一个个音符一段段序曲,演奏着历史的遗声。那些清幽的中国古代园林,那些迥异的西洋古代建筑,都记载着厚重的历史,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成为了天地间无字的古籍。
中国古建筑思想
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外现。中国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衍变过程中,无论是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寺庙、幽静的园林,还是丰富多彩的民宅,都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表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同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结构、布局、空间及环境的选择和处理上都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国四合院建筑
在一般住宅四合院中,人伦关系反映在平面布局上。长辈住上房,哥东弟西,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等等。而房间的功能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以及各式人等在其中的活动规律。一般在一组建筑之内,正、倒、厢、耳、门、厅、廊、偏各房都各有等级,不得高于主。即使是人死之后的坟园占地面积、坟丘高度、墓碑形制、神道石刻,以至棺椁祭器,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违背这些制度,要受到刑法制裁。如果僭用皇帝特有的形制,罪名更可至大逆。此外,中国传统建筑从整体布局到细微的装饰,都存在着很有规律的数字等差关系。比如,间数以九间(清代扩大到十一间)为最大,依次降为七、五、三、一;进深以十三架为最高,以下递减至三架等这样的等差规则。这些规则又多是通过朝廷的法典(如唐代的《营缮令》宋代的《营造法式》等)固定下来,直接用这些数字的差别表示出不同等级人的建筑等级差别。 “外儒内道”。儒学是维护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中国儒家思想特征最明显的体现在中正、礼仪方面,因此,在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皇宫、坛庙、陵寝、寺院、宫观以及祠堂等等,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旁是陪衬的建筑物,陪衬的建筑要整齐划一,两相对称。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
中国宫殿建筑
古代宫殿建筑更是最高统治者通过建筑艺术来显示帝国的实力和威严的,象征王权的至尊和永恒,所以中国古代宫殿强调群体气势,群体的序列有助于渲染统治王朝的威严,群体的布局有利于体现宗法等级的贵贱尊严。
儒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但它过于束缚人性,不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因此,中国的古代建筑虽然外观是庄严雄伟,一切照伦理制度做事,但一般在建筑的后部都是诗情画意,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前宫后苑的格局。这内外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就反映了中国人外儒内道的生命观。它是与道家思想提倡修身养性、追求自由洒脱、讲究气韵生动相吻合的。此外,中国古代建筑在造型艺术上形成的飘逸、流动的感觉,让中国建筑产生了翼角起翘、屋檐曲线流动状态,即使是屋顶也呈现不同的弧面,这样使建筑的重量产生的压抑感消失了,符合了道家的“气韵生动”之说。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本文2023-08-04 13:12: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