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名曲有哪些?
道教音乐名曲有:《蓬莱仙韵净天地神咒》《南清宫》《玉皇赞》《二郎曲》《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三清胜境》《仙家乐》《白鹤飞》《鸿雁赞》《迎仙客》等。
道家音乐开始于南北朝时期,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更早期道教的法事活动是古代巫觋祭神仪式的承袭与发展,最初诵经为直诵,未见有使用音乐的记载。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明帝神瑞二年(415),寇谦之称于嵩山遇太上老君,授其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经戒》,制定了《乐章诵戒新法》,遂产生了《华夏颂》、《步虚辞》等最初的道乐音韵。
唐代是道教音乐发展鼎盛时期之一
开元年间,唐玄宗曾诏告天下道调与法曲合作,《霓裳羽衣舞》就是道曲音乐的一种法曲。
唐代的道教音乐由单纯的打击乐器钟、磬、鼓等,增加了吹管和弹拨乐器。唐高宗曾令宫内乐工制作道调。玄宗曾命道士、大臣献道曲,并亲自研作和教授道乐。
唐代道教因受帝王的推崇,道教音乐也受到重视,唐高宗曾令乐工制作道调。唐玄宗不但诏道士、大臣广制道曲,还在宫廷内道场上亲自教道士“步虚声韵”。
唐代道教音乐在吸收当时的民间音乐、西域音乐以及佛教音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提高。唐末张若海撰《玄坛刊误》称唐代道乐为“广陈杂乐、巴歌渝舞,悉参其间。”
唐末五代时著名道士杜光庭集前代道教斋醮科仪之大成,编辑了《道门科范大全集》,道教的斋醮仪式得以进一步规范。这时的道乐已由单纯的打击乐器钟、磬、鼓等,增加了吹管和弹拨乐器。
1、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
2、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3、按人划分则有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
“正一”意为“正以治邪,一以统万”。
正一派由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等符箓派大联合而成。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授第38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兼主领三山符”,这标志正一道正式形成,主要奉持《正一经》。
正一派重视符箓斋醮、祈福禳灾、祛邪驱鬼、超度亡灵等活动。授箓是正一派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正一派道士修真成仙的重要条件,只有受箓才能“名登天曹”,有道位神职,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奉达天庭,得到神灵护佑,因此受箓后才有资格主持斋醮仪典。受箓者称箓生,要具备一定条件。受箓后,发给箓碟。
-道教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第一
中位
天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
左位
五灵七明混生高上道君
东明高上虚皇道君
西华高上虚皇道君
北玄高上虚皇道君
南朱高上虚皇道君
玉清上元宫四道君
玉清中元宫紫清六道君(各有讳字)
玉清下元宫高清四元君(各有讳字)
玉清中散位一十君(讳字不显)
右位
紫虚高上元皇道君
洞虚三元太明上皇道君
太素高虚上极紫皇道君
虚明紫兰中元高上亭皇道君
三元上玄老虚皇元晨君
三元四极上元虚皇元灵君
三元紫映挥神虚生主真元胎君
玉玄太皇君
上皇道君
玉皇道君
清玄道君
上皇天帝
玉天太一君
太上虚皇道君
太上玉真保皇道君
玄皇高真
太一玉君
高上玉帝
右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以下道君皆得策命学道,号令群真,太微天帝来受事,并不与下界相关,自九宫以上,上清以下高真仙宫,皆得朝宴焉。
第二
中位
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
左位
左圣紫晨太微天帝道君
左圣南极南岳真人左仙公太虚真人赤松子(黄老君弟子襄君师)
左辅后圣上宰西域西极真人总真君(姓王讳远,字方毕,紫阳君弟子,司命茅君师)
紫清太素高虚洞曜道君
太虚上霄飞晨中央道君(赤松)
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
后圣太师太微左真保皇道君
紫元太微八素三元玄晨道君
九微太真玉保王金阙上相大司命高晨师
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
后圣太师太微左真保皇道君
紫元太微八素三元玄晨道君
九微太真玉保王金阙上相大司命高晨师
东海王青华小童君
左卿仙侯真君许君(讳穆,南岳夫人弟子,事晋为护审长史,退居句曲山)
侍帝晨青盖真人郭君(名世译)
紫阳左真人周九(义山)
清灵真人裴君(汉右扶风人,时得道)
灵飞太真太上大夫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
协晨大夫石叔门
灵飞太真太上大夫
右位
右圣金阙帝晨后圣玄元道君(主晨运当下生)
右辅侍帝晨领五岳司命右弼桐柏真人金庭宫王君(讳晋蒙王太子下敬)
右辅小有洞天太素清虚真人四司三元右保公王君(讳哀,魏夫人师,下数矣)
侍帝晨右仙公许君(长史子,讳嗣)
玄洲仙都太上丈人(治玄洲紫桂宫,玄洲之主矣)
太保玉郎李君(名飞)
侍帝晨观大夫九宫太傅玉晨郎
北牖弟子中侯仙人(姓范讳边字虔道,曾名永,汉桓帝侍郎,撰魏夫人传)
女真位
紫微元灵白玉龟台九灵太真元君
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南岳魏夫人(讳华存,字贤安,小有,王君弟子,杨君师)
八灵道母西岳蒋夫人
北海六微玄清夫人
上睦东宫卫夫人
北汉七灵石夫人
紫清上宫九华真妃(姓安,晋朝盾于茅山)
紫虚左宫郭夫人
太极中华石夫人
太真王夫人
沧浪云林右英王夫人
未陵北绝台上嫔管妃
方丈台昭灵李夫人
北岳上真山夫人
第三
中位
太极金阙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
左位
太极左真人中央黄老君
太极左真人紫阳左仙公中华公子
太极左卿黄观子
无上真人文始先生尹喜
朱火丹灵宫垄仲阳、幼阳
东阳真人陵阳子明
中元老人中央上玄子
北极真人安期生
北极老子玄上仙皇
清和天帝君
南极老人丹陵上真
青精先生太宛北谷子
玄和阴陵上帝
太极高仙伯延盖公子
玄洲仙伯
太极左仙公葛玄(吴时下演灵实,下为地仙)
西极老人素灵子期
五老上真仙都老公(撰灵君紫文)
东极老人扶阳公子
太极左公北谷先生
三天都护王长赵升
太极上真公孔丘
明晨侍郎三天司真颜回
玄圃真人轩辕黄帝
玄帝颛顼(黄帝孙,受灵宝五符)
王子帝兴(黄帝曾孙,受灵宝五符)
帝舜(服九转神丹,入于九疑山而得道矣)
柏成子高(殷时退耕,修步纲之道)
夏禹(受钟山真人灵宝九跻法,治水有功)
周穆王(至昆仑山,见西王母)
帝尧
风后(黄帝师,出四扇者)
西归子(朱顾)
蒲衣(庄子云猫是,被长矣)
丰车子
支离
被衣
王倪
齿缺
巢父
许由
卞随
华封
北人
子州
善卷
马皇
安公
右位
太极右真人西梁子文
太极右真人安度明
玄洲仙都绛文期
紫阳真人范明期
郁绝真人裴玄仁
太玄仙女西灵子都
司马季主(受西灵子都剑解之道)
太极仙侯张奉
洞台清虚七真人
西岳卿副司命季翼仲甫(左元方师)
八老元仙
正一上玄玉郎王中、鲍丘
南陵玉女
邯郸张君
庚桑子
萧史
泰佚
接舆
伯昏
郄间
老聃
第四中位
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
左位
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讳道陵)
东华左仙卿白石生
张叔茂
元始天王(盘古)
玄成青天上皇(此三人,太清尊簿,不临兆民)
南上大道君
太上丈人
天帝君
九老仙都君
九气丈人(此并太清三天东宫之真官,XXXX学道所得)
中岳真人高丘子
景云真人
鬼谷先生
泰清王
九天郎吏
北丰直符七人
定气真人
监仙真人
五仙夫人
郭内夫人
二十四官君将吏
千二百官君将吏(二X气化结成)
赵伯玄
刘子先
臧延甫
张子房
宁仲君
燕昭王
茅初成
少室山伯北台郎千寿
赤松子
大梁真人魏显仁
华山仙伯秦叔隐
葛乡真人周季通
太和真人山世远
句曲真人定录右禁师茅君(讳X,字季伟,为地真)
确家真人右禁郎王道宁
太清右公李抱祖
蓬莱左公宋晨生
蓬莱右公贾保安
潜山真伯赵祖阳
九疑仙侯张上贵
蓬莱左卿姜叔茂
周大宾
毛伯道
刘道恭(二人王屋山得道)
东方朔
马明生
彭铿(西入流沙)
凤纲
韩终
墨翟(宋大水解)
乐子长
李明(雷平台丹)
商西四皓
淮南八公
青鸟公
黄山君
宁封
方明
力牧
昌宇
庄伯微(汉时人)
右位
太清仙王赵车子
大清仙王李元容
小有仙王邓离子
五岳司西门叔度
中央真人宋德玄
中岳仙卿卫门子
中岳真人孟子卓
西岳真人冯延寿
南岳真人傅先生
青城真人洪崖先生
九疑真人韩伟远
岷山真人阴友宗
司命太元定录紫台四真人
中岳真人王仲甫
比陵丈人
太玄丈人
北上丈人
南上丈人
太气丈人
益命丈人
飞真丈人
九道丈人
示安丈人
百福丈人
百千神气丈人
登天上籙玉女四人
上天玉女三人
三天玉女百人
青腰玉女官十人
下等玉女
北宫玉女
五帝玉女
太素玉女
天素玉女
白素玉女
平天玉女
六戊玉女
青天益命玉女
神丹玉女
玉流玉女(右十五玉女号)
高上将军
衡山使者
上天力士
天丁力士(以上四人,并有姓氏,各领天兵十万,号四将军)
飞天使者
九天使者
九天真王使者
高仙启天使者
游天使者
太清使者
六乙使者
六丙使者
六壬使者
六癸使者
右十五使者自然之神
东方曜魄宝
北方隐侯局
中央舍枢纽(此太清五帝,自然之神)
五岳君(五百年而一替)
河伯(此三条,是得之人所补)
三天玉童
洛水神女(此三条,亦是学道人所补)
飞天丈人
太一中黄
玄上玉童
猛兽先生(此自然之神,主天下鬼神禽兽)
赵升期(在王屋山)
阴长生
刘伟道(汉时人)
郭崇子(殷人)
郭声子(洛市中卜)
周君
徐季道(鹤鸣山)
鹿皮公
仇季子
司录君
张巨君
郭芍药
赵爱儿
王鲁连(此三人女真)
救苦真人君执
司危
司厄
司命
八威
除福
帛和
华子期
鲍察
乐巴
葛洪(隐罗浮山)
左东无上王
四天官王
昌命天王
佐命君王
飞真虎王
九都去死王
四海阴王
太一元君
上虚君
摩病上元君
七星瑶光君
三元万福君
夜光夫人
和适夫人
第五
中位
九官尚书(姓张名韦字分先阿,内人先为河北司命,禁保侯,今为太极仙侈公,领北职,位在太极矣)
左位
左相(清虚真人,从小有洞天王受王真人替已度上清)
左仙公郭四朝兼玉台执盖郎
左仙公王遥甫(赤君弟子,齐献公时人)
辛彦云(赤君弟子,随师下临)
散位(未受其职)
朱陵嫔丁淑英
管城子(尹虔子师)
苏门先生
周寿陵
孟德然(邓最女师)
宋君
李法成(赵庆信师)
邓元伯
王玄甫(霍山人)
尹处子(华山)
张石生(为东谢伯)
李方回(三人并晋时服术)
张礼正(寿山时木队黄禧)
右位
右相(已度上清)
右保召公爽(从慕南明公受此位)
右保司展上公
右真公郭少金
协晨夫人黄景华(黄景之女)
文德右仙监张叔隐
真人禺君章
散位
张重华(晋初服胡麻)
平仲卿(括苍山受仙境)
赵广信(魏末小白山)
虞公生(海中狼山)
朱孺子(示术山)
黄卢子(西岳公,姓旧,禁气召龙)
孙田广(一名登)
縻长生(周大宝弟子)
许肇(先在赐丰都为职,东明公右司农)
第六
中位
右禁郎定录真君中茅君(三茅真君)
左位
三官保命小茅君
三官大理都李丰
三官大理守王附子
荀中侯(不显名字)
白水仙都朱交甫
北河司命保禁侯桃俊
左理中监韩崇(如大将长史,左如司马)
九宫协晨夫人
文解地上主者
鲍靓(南海太守)
岱宗神侯领罗丰右禁司鲍元节
地位散位
许虎牙(名X字晖受,杨君守一之道)
王真(上党人也)
孟君(京兆人也)
鲁女生(在中岳,此三人受行三一真一)
左元放(为促甫弟子,在小括山)
九疑山女真罗郁(今在湘东山)
杜陵夫人
宜安宋姬(此二人并受西X真人青精方而不书,位号未委,何仙且在地真之列)
许迈(字叔玄,小名咣,改名,远游东华,著为地仙矣)
翁道远
姜伯真(一六在猛山,学道采麻,二人X之X侣)
郭声子
黄子阳(一云魏夫人,食桃皮,师二人,葛玄常相随矣)
葛玄(字孝先,丹阳句曲人,稚川之从祖也,初在长山乘虎侵鬼,无处不至,位在太极宫)
郑思远(即葛玄弟子,著水昌元年入佑苍山)
戴孟(本姓X名清字仲微,裴君弟子)
谢允(历阳人,戴猛弟子,晋成帝时得道)
施存(一号婉益子,孔子弟子,三千人数得道)
刘奉林(周时人,服黄连)
张兆期(费长房之师)
周君(二人俱读素书七卷得道)
雷氏(周氏养龙)
姜叔
田公刘安之(裴君时翼州XX)
赤鲁班(即黄初起也)
范安远
贾玄道
李叔腾
言成生
傅道流(四人并职司命,主察试学道者,在太山)
真人樊子明
龙威丈人
刘少翁(华山)
梁伯鸾
樊大夫
吴睦(长安人,少为县吏)
朱纯(陕西人,昔作劫监)
郭端(颖川人,少孤,为县吏)
范伯慈(桂阳人,少曾邪病)
鲍叔阳
王养伯
段季正
刘伟惠(四人师西灵子都)
宋玄德(嵩高山)
童初府
易迁宫(八十三人)
含真台(仅二百人,并女真)
右位
右理中监刘翊
典柄执法郎淳于斟
理禁张玄宾(王雨水之官,录保命书)
童初府师上侯刘宽(即保命府)
丞四人赵威伯(主仙籍,并系雨水)
乐长治(主灾害)
郑稚政(主孝注)
唐公房(主其死生)
明晨侍郎七人比御史中丞
三男真(夏馥字子恬陈留人,桐柏真人弟子二人不显)
四女真(周夏友汝南安城人河南尹用畅之女;张桃枝沛人司隶朱寓之母;二人不显)
监二人(范幽促远西人,镇尚书,即李鳌,河内人)
武解鬼帅者王延、范粮、傅晃、除卫,四人已度
地仙散位
中岳仙人宋来子(先为楚市长,遇X延寿)
中岳李先生
扁鹊弟子五人:子容、子明、子威、子戏、子游
赵太子(服术者)
将先生(支子元之师)
支子元(作裴君小时师)
卢生
侯公
石生(入东海,为始皇使)
林屋仙人王玮玄
山图公子(周毫王时大夫,张禁保之师)
赤须子(夏明晨之师)
青谷先生(刘上缊之师)
惠车子(淳于兴之师)
石长生(周明晨之师)
东郭幼平(桃比阿之师)
郑子真(阳翟山)
邓云山
唐览(华山)
西河苏公(张理禁之师)
周正时
刁道林(龙伯高之师)
郭子华
赵叔逵
张季连(三人在霍山)
赵公成(鹤鸣山)
范丘林(女真,赵或伯六甲之师)
修羊公(化为白石矣)
稷丘子
崔文子
商丘子(服菖蒲而不老)
刘根(服甘草)
介象
白羊公(不晓姓名)
介琰(白凌晨弟子)
刘纲妻
严青(闭幕式善禁气,以上六人善禁勒)
陈仲林
道君
真叔道(三人盖竹山中真人)
王世龙(许远游师)
赵道玄
傅太初(远游之兄)
龚幼节
李开林(远游代封者)
王少道
范叔腾
李伯山(三人童初有标表)
李仲文
傅知礼
女真
宝琼英
韩太华(安国妹,李宝利师)
刘春龙
李奚子
王进贤(术女)
郭叔香
赵素台(熙女)
郑天生(邓文母)
许科斗(叔史妇)
李惠姑(夏侠玄妇)
张美子
施淑女(颐女)
宋漂金母
鲍靓妹
张微子
傅和(二人合真台主)
山外其东者杜契
徐宗度
晏贤生(二有契友)
孙寒华(女真)
陈世景(二人契弟子)
赵熙
方山下洞室主者
张祖常
刘平阿
吕子华
蔡天生
龙伯高(五人并处方台)
谢稚紧
王伯辽
繁阳子何苗
冯良
郎宗(五人在鹿迹洞)
王叔明
鲍元治
尹盖妇(三人之外,余三十人,并北山下X洲)
辛玄子(自云禁无中朗将吴越鬼神之司)
比干(在戎山)
李善(南叶人)
务光
第七
中位
丰都北阴大帝(炎帝大庭氏,讳庆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罗丰山,三千年而一替)
左位
北帝上相秦始皇
北帝太傅魏武帝
五帝上相(未显)
西明公领北帝师周文王(比少傅)
宝友晋宣帝
中护军周顗
东明公领斗君师夏启
宝友孙策
右师晨(如世中书监)
许肇(已度元宫位矣)
南明公如爽(一云东明公,已度九宫右保公)
宝友汉高祖
北明公吴季札(吴王寿梦之子,阊闾之叔,延陵季子)
宝友荀彧(魏武帝谋臣,陕尚书令)
赵叔台
王世卿(未显)
此四明主领四方各治一天宫,在职一千六百年,得补仙官,其余职不得矣
鬼官北斗君周武王(治一天宫)
三官都禁郎齐桓公(姓姜名小白)
水官司命晋文公(姓姬名重耳)
大禁晨二人位比尚书令
汉光武帝
孙文台(名坚)
中禁二人位比中书令监
颜怀(字退季)
杨彪(字文光)
北帝南朱阳大门灵关侯郄鉴先是高明司直却鉴令为之位比尚书仆射
右禁监谢幼兴(名显,晋官太常)
司马郑岳
右禁监侍帝晨度元规(名亮,晋时位比侍中,领右卫,又云元规所为中卫大将军)
司马冯怀(字相思,晋太常)
长史虞翻(字长遨,武昌人,度亮江州,引为上佐不就)
后中卫大将军孔文举(名融)
长史唐周(为吴尚书)
司马长肃(后汉将军)
监海伯治东海温太真位比大将军
长史杜预(晋征南将军,位左傅)
北帝侍晨八人,位比侍中
徐庶(字文直)
庞德(字令明)
奚榆(字世都)
李文(汉将)
王嘉
解结(字叔连)
何晏(字平叔)
殷浩(字渊渥)
四明公北斗君,各有侍帝晨五人(未显姓名)
河北侯二人
刘备(字玄德)
韩遂
右此职统属仙官
右位
中厩直事四人如世尚书
戴渊(字若思,晋X骑)
公孙度(字叔茂,王远东)
郭嘉
刘封(备养子)
北帝南门亭长二人
郄鉴
周抚(字道和,代郄鉴)
北天修门郎二人
虞讳
纪瞻
修门郎八人(北斗君门,亦有此职,姓名并未显)
北斗君天门亭长二人
臧洪(字子源)
王放(晋中书郎)
期门郎王允之(王敦堂弟)
谢凤
典柄侯范明
周鲂(字子鱼,主察试)
北帝执盖郎顾和(字君孝,晋吏郎尚书)
部鬼将军王廙(字世将,晋时荆州刺史)
杀鬼地映日游(三鬼北帝常使杀人,无姓名)
西门郎十六人(未显,主天下房庙血食之鬼,亦应号四明公)
主非使者严白虎(吴时人,为孙策所杀)
南弹方侯许副领威南兵千人(已度九宫,未委谁代)
主南门钥司马留质(长山人,为吴将)
北弹方侯鲍勋领威北兵千人(字叔业,魏中丞)
主北门钥司马煮遵(吴时驿,孙纵门主,敕领如世羽林监)
西河侯陶侃(字女行,X领兵数千)
长史(先周徐宁,被弹令开,苏汉字道明,晋司马)
南山伯蒋济(字子通,魏太尉)
此三任,各有封掌
泰山君荀顗(字景倩)
将军顾众(字表始,晋丹阳尹仆射)
长史桓范(字元则)
司马曹洪(魏武帝族弟,字子庥,又云先用贾谊,前汉人)
卢龙公曹仁(字子孝,魏武帝北,位大将军)
长史司马(未显)
南巴侯何曾(字颖孝,魏司徒)
东越大将军刘陶(字子寄,X魏人)
右号为四镇,各领鬼兵万人,各有长马,复有小镇 数百,各领鬼兵数千人
楚严公(即楚庄王熊鬻)
赵简子(此二人先未有职,今方受住)
项梁成(作丰都宫颂者)
杜琼(蜀人)
马融
刘庆孙(与贾谊争名誉)
王逸少
邓攸(六人未显)
右鬼官,见有七十五职,名显者凡一百一十九人。
道教经文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念诵,因为道教经文是一种宗教信仰,需要有一定的信仰和文化基础才能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含义和意义。
一般来说,道教经文只有道教信徒才能念诵,因为道教信徒需要通过念诵道教经文来表达对道教的信仰和敬仰,同时还需要通过念诵道教经文来修炼自己的身心,提高自己的道行。
此外,道教经文也需要经过一定的传承和认可才能被念诵,因为道教经文是一种文化传承,需要有一定的传承和认可才能保证其真实性和权威性。
因此,如果您对道教经文感兴趣,可以向道教信徒请教和学习,或者参加道教组织的经文学习班来了解和学习道教经文。
道教是在我国早期封建时代形成的宗教。其信仰内容,具有汉民族宗教意识的特点。史学界与道教界一般都说它形成于东汉顺帝(公元126至144年)时代,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但若追溯到战国时期齐燕沿海一带宣扬神仙方术,《史记.封禅书》所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的方仙道与西汉时托黄帝而言神仙之术、托老子而言修道养寿的黄老道,则这种以神仙信仰为特征的宗教在我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时代,道教与佛教并称为两大宗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之一。道教对我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同时它也形成了自已独特的宗教神秘主义体系。道教累积了大量经籍与文献资料,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份。
道教内容十分庞杂,从其主体内容来探索其起源,则道教大致不外是在三种原始宗教意识的基础上衍化而来:一为鬼神崇拜,二为神仙之说与方术,三为黄老学说中之神秘主义成份。
一、鬼神崇拜
在公元前一千几百年前的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建立了以上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原始的鬼魂崇拜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梦兆迷信也已发展到求神意以定吉凶的占卜巫术。这在当时是社会普遍的信仰,帝王更是狂热的信奉者。人们相信地上发生的一切事情或后果,都是天神意志的体现,而天神的意志与情绪,是依世人对他崇敬的程度以及行为的善恶而作出的报应。统治者为了取悦于鬼神(这里鬼指祖先,神指上帝,而殷人的上帝即其祖先),祈求鬼神以其无限的权威来维护他在地上的统治,相应地兴起祭祀以宣扬神威和献谀于神。《小戴礼记.表记篇》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时也就有了管理宗教仪式、卜筮吉凶和祈福禳灾的巫祝,他们的职司是掌握龟筮,而且被认为能沟通神天。所谓巫能以歌舞降神,祝能以言辞悦神。巫的专职就是托言能把神的旨意通过龟壳或蓍草卜筮传达给人,祝的专职就是奉行祈祷仪式,托言能把人的愿望申诉于鬼神。因此巫祝都是祭祀时所不可缺少的人物。统治者往往要把自己的意图披上是神的意旨的外衣,来制服被统治者,巫祝就成了完成这一使命的御用工具。后世道教宫观中司香火者叫庙祝,便是古代留下来的名称。周继殷商而统治天下,鬼神崇拜更有系统,并形成了“天命观”的神学理论。《泰誓上》:
天佑下命,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
周人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了天神、人鬼、地只三个系统。《周礼上》说:
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只之礼。
属于天神的有上帝及日、月、星、斗、宿、风、云、雷、雨诸神;属于地只的有社稷、山川、五岳、四渎之神;属于人鬼的主要是各姓的祖先及崇拜的圣贤。这些也便是后来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的来源。后世道教做法事,如建醮坛、设斋供,即古人祭祀的礼仪;唱赞词、诵宝诰,即含有言辞悦神之意;上表章、读疏文,也便是申诉和祈祷之用。因此可知汉代兴起的道教具有古代巫祝遗风,所供奉的神也大多渊源于古人的信仰。
二、 神仙之说与方士方术
神仙之说,其来甚久,早在战国时期,不仅漱正阳、含朝霞、保神明、入精气等吐纳延寿之术为世人所习慕,彭祖之长寿、三神山之仙阙为世人所向往,且载营魄而登霞,掩浮云而上升的幻想登仙之说,也已为世人所乐道和探求。
先秦古籍不少载有关于仙人、仙境、仙药等传说的文字。如
《庄子.逍遥游》: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天地篇》:
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
《庄子.在宥篇》述广成子对黄帝言:「我修身二千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至矣,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庄子出发于出世思想,在《逍遥游》、《大宗师》、《天道》、《列御冠》、《刻意》、《天下》、《应帝王》、《达生》、《田子方》等篇章中,均有对仙人、仙境的描述。
《列子》更引申庄子对“仙人”、“真人”、“至人”之赞美,更夸饰仙境之美妙与神秘。《列子.汤问篇》说:渤海之东很远的地方有一大壑,名曰“归墟”,其中有五座山,一曰岱舆,二曰员 峤,三曰方壶,四曰瀛州,五曰蓬莱。仙人居于“归墟”的五个大山上。
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
又说,在北海之北很远很远的地方,有名“终北”之国,无风雨霜露,不生鸟兽虫鱼草木;国中有名“壶领”之山,顶有口名滋穴,有泉水涌出名神瀵,香过兰椒,味过醪醴,分四股流遍全国;人们“不竞不争” 、“不骄不忌”、“不媒不聘”、“不耕不稼”、“不织不衣”、“不死不病”,整天相携歌唱,饥倦则饮神瀵,经旬才醒。
《列子.黄帝》更用幻梦勾画了一个“华胥氏之国”,说那里“国无师长”、“民无嗜欲”,人们“无夭殇”、“无爱憎”、“无利害”、“无畏忌”,“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步”。又说,在“海河洲”中有“列姑射山”,山上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吸风饮露,不食五谷”,“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不畏不怒,愿悫为之使。不施不惠,而物自足。不聚不歛,而己无愆。阴阳常调,日月常明。风雨常均,字育常时,年谷常丰。而土无札伤,人无夭恶,物无疵疠,鬼无灵响”。《列子.周穆王》中说,天上有一个“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耳目之所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
“仙境”皆被描画得美妙而神秘,所谓“仙人”亦皆被描绘成外生死、极虚静、不为物累、超脱自在的能飞行的神人。
有关神仙说的最脍炙人口的一段材料,则是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中的一段记述: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齎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
又《史记.武帝本记》云,李少君言于武帝:
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神仙之说,大抵先出于西北山岳与东南滨海地带。究其原因,其社会因素是:在社会日趋繁荣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向深山、海洋开始了探险与开拓的事业,因为山岳与海洋中确有景物宜人的好地方,人们或因避难,或因为风浪所漂泊而偶至妙境,人们的眼界宽阔了。以后这种信息便辗转相传,引起世人之仰慕,欲开拓新的领域或遁离灾难的人,便开始他们的探险,于是蒙有浪漫色彩或宗教幻想色彩的神仙之说便产生了。再者,神仙之说的产生还有其自然因素:山岳和海洋中常出现一些使当时人感到惊异、迷惑、神秘的自然现象,如云雾幻景、深渊奇洞、海市蜃楼等,人们把幻奇之境,当作天地之间的另一世界,于是神话也便油然而生。
伴随神仙说的产生,巫觋之辈便利用之更为渲染神怪,大肆宣扬,有的并利用当时萌芽的科技,蒙以宗教色彩,以为求仙之方术,游售惑世。这样的人就叫方士,或方术之士。
据《汉书.艺文志》,汉时将方术分为四类,即医经、医方、房中、神仙。《后汉书》中的《方术列传》中包括天文、医学、神仙、占卜、相术、命相、遁甲、堪舆等等。古人将一切技艺皆称之为方术,不过我们这里所讲的乃是那些宣扬长生不死,认为服食及祭祀可以成神仙的人所兜售的神怪奇方。
我国古代传说的方士有籛铿(彭祖) 、容成、西王母、素女等,史籍记载最早的方士则为周灵王(公元前571—前545年)时的苌弘。《史记.封禅书》:
是时苌弘以方事周灵王,诸侯莫朝周,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狸首。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依物怪欲以致诸侯。诸侯不从,而晋人执杀苌弘。周人之言方怪者自苌弘。
所谓“设射狸首”,即汉代魇胜巫术,足见方士苌弘乃巫觋之遗绪。
战国时的方士,乃巫觋转向服食与祭祀,他们只有方术而没有堂皇的理论,与诸子百家相比较,显然黯然失色。战国末朝出了个方士叫驺衍,他将阴阳五行说相胜相克的原理与社会朝代之兴衰更替相结合,更推而论社会事物之变化。驺衍因此而得显于诸侯,从而也启发了其它方士。《史记.封禅书》中说:
自齐威、宣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驺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由于秦始皇幻想获得不死之药,因而方术之士十分活跃。得到秦始皇宠信的第一个方士便是徐市(福)。《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徐市入海求神药,数年不得,费多,恐受谴,诈骗秦始皇说:「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继徐市而得宠信的有燕人卢生和韩终、侯公、石生等。他们为秦始皇求仙人羡门、高誓及不死之药,均归渺茫。卢生入海还,托以鬼神事,奏籙图书,说:「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卢生还说秦始皇:
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下,未能恬淡。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
秦代法酷,方不验辄死。世上哪里有不死仙药?方士卢生等便偷偷跑了。秦始皇大怒,他说:
……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
秦始皇迁怒于诸生,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他的长子扶苏向他解释诸生与方士的不同,秦始皇更怒将扶苏远谪边地,北监蒙恬于上郡。
秦始皇之后,最宠信方士的便是汉武帝刘彻。第一个得他宠信的是方士李少君。《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李少君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汉武帝,帝尊之。李少君说:
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汉武帝信了李少君的话,于是“亲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后李少君病死,汉武帝不说他死了,而说“化去”,又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求蓬莱安期生之属”。其后又有亳人薄诱忌奏词泰一方,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帝,谓能以方术夜致武帝已亡之王夫人及灶鬼之貌,得拜文成将军,获赏赐甚多;后因以帛书饭牛,云牛腹有奇,武帝察觉后诛杀文成将军。又有胶东宫人栾大,谎言尝往来海中,曾见仙人安期、羡门之属,黄金可成,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武帝宠信栾大,拜为五利将军,栾大常羽衣,夜祠欲以下神。栾大佩六印,贵振天下,“而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扼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史记.孝武本记》)。后栾大以方术不验被诛。又有齐人公孙卿,为武帝至东莱山候神。这时武帝令入海求神山的方士达数千人,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计。公孙卿还说“仙人好楼居”,武帝令长安作蜚廉桂观,甘泉作益延寿观,使公孙卿设具而候神人。一概终无所验,武帝始“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自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遣方士求神仙,到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才悉罢诸方士候神人者,中间经过四十五年之久,此时汉武帝已六十八岁。他曾对群臣自叹曰:「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资治通鉴》卷廿二《汉纪十四》)
《汉书.艺文志》对“神仙”及专务神仙术的方士,作了一段评论:
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总之,方仙道所信奉的神仙说,也就是以后道教的最基本的信仰与特征,方士们所行之术,如人主微行方、祠灶、谷道、却老方、求仙术、候神、望气、导引、祠泰一、夜祀下神方、斗旗方、按摩方、芝菌方、重道延命方、烧炼等等,也都是后来道教所信行的方术。道教源出神仙家,方仙道为道教前身,这是历史事实。
由于方仙道诞欺怪迂,方术不验,受到社会明智之士的攻击,信仰和专务神仙说与方术的人,便不得不改弦更张,另辟蹊径。这就使神仙家有所分化,同源而异流,一派是仿效驺衍的方仙道,另一派是继起的,依附于黄老之学的黄老道。
三、两汉之黄老道
西汉初期,文帝景帝两代(公元前179—前141年)皆以黄老清静之术治天下。《史记.儒林列传》中说:
……乃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
《史记.外戚世家》中说: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之学,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
据太史公司马谈谓,黄老之学系出河上丈人。《史记.乐毅列传》中说:
……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于齐,称贤师。
太史公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西汉初,曹参相齐,「其治要用黄老术,并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史记.曹相国世家》)曹参、陈平、窦太后等多喜黄老,因而黄老之学,蔚然而兴。不过那时的所谓黄老之术,乃是专就国家政治而言。神仙家与黄老学说在性质上本不相同,黄老学说尚未与神仙家发生关系,这是在概念上必须弄清的。
汉武帝刘彻继位后,他是既崇尚儒术,又崇信神仙。这时儒家出现宗教化趋向,谶纬学说也随之兴起。神仙家在当时情况下,欲摆脱方仙道的声名狼藉,更需要打起新的旗帜,建立新的神学体系。受儒家尊崇尧舜、神化孔子的启示,神仙家便效法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的方式,攀附当时在社会有影响的黄老之学,况且黄老学说也确有可供神仙家附会和利用的神秘主义成分。神仙家尊崇黄老,更觉黄帝、老子地位、声望高于尧舜、孔子,既可利用历史上庄严的神圣人物来自尊其教,又可附会其学说以自文其教。神仙家开始是推崇黄帝,继之才抬高老子,汉武帝以后逐渐形成为具有宗教色彩的黄老道。总之,是将依托的黄帝、老子宗教化,借以行世和发展。
汉武帝即位二十八年,汾阳巫人于土中得宝鼎献于帝,方士们遂捏造妄语,谓黄帝当年亦得宝鼎,广事封禅,常与神会。又言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又言黄帝且战且学仙,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最后骑龙上天。《资治通鉴.汉纪十二》中说: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凡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因嬖人奏之,上大悦,召问,卿对曰:「受此书申公,申公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宝鼎出而与神通,黄帝接万灵明庭。明庭者,甘泉也。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与群臣后宫七十余人俱登天。″」于是天子曰:「嗟乎!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如脱屣耳!」
《史记.孝武本纪》记载:
天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欲放黄帝以尝接神仙人蓬莱士,高世比德于九皇,而颇采儒术以文之。
从此以后,宣扬神仙之说,皆托名于黄帝,而老子乃属道家。淮南王刘安(汉武帝之叔)虽喜神仙,但他所著《淮南子》亦未将道家与神仙家混为一谈。《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说:
淮南王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
《中篇》、《枕中鸿宝苑秘书》都言神仙方术,是专论神仙方术的最早著作,但这仍不能说是宗教经典,因为没有神授立教的说法,也没有后来道教的那一套符籙谶仪;且老子其人虽已被神秘化,但还不是天神。《汉书.艺文志》列举各家书目,在道家类既列有《黄帝》,也列有《老子》,在神仙家类则只有《黄帝》而无《老子》。这说明神仙家只是一种学术流派,或者说是术多「诞欺怪迂」的一种学派。到东汉,这种托始于黄帝的神仙流派,又有所演变,其特点就是神化老子。据《后汉书.楚王英传》记载:
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佛陀),斋戒祭祀。
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给楚王英诏书说:
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
此时的所谓黄老,与西汉初期的黄老之学在性质上便大不相同,后者已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了。到东汉桓帝时代(公元147-167年),老子已被进一步神化,被捧上神座而享祭祀。《后汉书.桓帝纪》记载,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两次派人「之苦县祠老子」。次年又「祠老子于濯龙宫」。《后汉书.祭祀志》中说:
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使中常侍之陈国苦县祠老子,九年,亲祠老子于濯龙,文罽为坛,饰淳金扣器,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也。
《后汉书.王涣传》谓桓帝信仰黄老道,「悉毁诸房祠」,黄老道的名称始见于此。黄老之学也在此时正式发展成为黄老道。《隶释》卷三有延熹八年的《边韶老子铭》,其中谓,当时信道者附会了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不自生也」和「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的话,说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以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降升斗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傍;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变世,自羲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将老子神化。后汉王阜《老子圣母碑》说:
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
将老子说成了「道」的化身。又《后汉书.襄楷传》上桓帝书中说:「或言老子入夷而化胡。」这都说明,老子已是天神,与佛陀同受崇拜。从此没落的方仙道,经过两汉的逐渐改头换面,以黄老道的名号而复更兴,至东汉而广为流传。《后汉书.皇甫嵩传》:「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蓄养弟子,跪拜首过。」
黄老道所尊崇的黄帝、老子,也是后来道教所信仰的至尊之神。我认为黄老道是神仙家攀附黄老之学,制造其宗教理论体系的酝酿阶段。方仙道以游售方术为主,而黄老道则不仅讲术,而且也宣扬修道养寿了。
结语
殷商之鬼神崇拜、战国末兴起的方仙道,两汉末之黄老道,乃是道教信仰的渊源。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道教的形成及其发展发生何种表现形态上的变化,都无不是源本于上述三者演变而来。鬼道、方仙道、黄老道乃是道教的母体。
道教神话中的太乙救苦天尊
俗人存俗世
2022-06-06 08:12河南
关注
之前分享过道教四御天尊,也分享过玉皇大帝,但原六御中的太乙救苦天尊却很有必要分享一下。太乙救苦天尊不是太乙真人,太乙真的是哪吒的师父,这两位神明不是同一人。
太乙救苦天尊就是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寻声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避青华长乐界妙严宫,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对于积德行善、晓道明玄而功德圆满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乘九狮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
《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吾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其次则有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上清紫微碧玉宫太乙大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司丈人真君,九天采访真君,是为神霄九宸。”
所以,太乙救苦天尊在神明中,地位尊贵,在道教中更是如此,在民间的信仰基础深厚。
可能有人不太了解这位尊神,但西游记都看过吧,里面的九头狮子是为数不多的能秒孙悟空的妖怪,也就是九灵元圣,太乙天尊也夸他“我那元圣儿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他吼一嗓子,能上通三圣下彻九泉”而事实证明,孙悟空也不是他的对手,而就是这么厉害的妖怪,都甘心给太乙救苦天尊当坐骑,可见太乙救苦天尊的实力。
而在唐宋年间的《太乙救苦护身妙经》“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耶,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师,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
我们在危难时刻,心中默念天尊圣号,天尊会随声前往解救。天尊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寻声赴感,救苦救难。这是太乙救苦天尊誓愿救度一切众生的慈悲心愿。
而太乙救苦天尊又具有天界考核群仙、人界寻声救苦、冥界救拔亡魂的神职。
而在道教的超度仪式上,都会启请太乙救苦天尊降临加持,以超度孤魂、亡魂,让他们早日脱离苦海。太乙救苦天尊可以将冥界象征业力的血湖化为莲池,神力无边。
而道经中还记载太乙救苦天尊又应化十方,为十方救苦天尊。在《十王告简全集》有详细记载十方救苦天尊的神职。
十方救苦天尊分别为:
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南方玄真万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上方玉虚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其实道教神明都是“道“的显化,世间万物皆为”道“,道教劝人向善。都说祖上积德,福泽后代,但祖上有过失与作恶,同样会因果循环应在子孙身上,这是”天道承负“的体现。
《太平经》对“承负“是这样记载的“ 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
而太乙救苦天尊也是道教地位尊崇的神明,也可以看作是“道”的化身。时常念诵天尊圣号,心中向善,功德无量。
无论信仰是什么,心中向善,与人为善,总是不错的,年轻时觉得世界不公,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洗礼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是最公平的,只是有些东西我们看得见,有些我们看不见,正所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铙过谁!
“道家三宝”指的是:道,经,师三宝。“道”指的就是大道。“经”指的就是经书,“师”指的就是师傅。
在我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称为本土宗教。道教对我国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是统治阶级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中国道教获得了新生,逐渐走上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新时期宗教政策的指导下,中国道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道教的主要派别:
1、全真派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创立于山东宁海。“全真”意为保全本来真性。全真派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强调“识心见性”。元代成吉思汗曾令丘长春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道达到鼎盛。
全真道修炼主旨是以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忍耻含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
全真道士必须受戒方能名登仙籍。清代顺治时全真派律师王常月编著《初真戒律》,并以百日为期传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合称三坛大戒。受戒者须出家住庙一定年限,信仰虔诚,受戒后发给戒碟。对违反规定者按清规进行惩处。
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独身,茹素,住在道观里。蓄长发,拢发于头顶挽成髻,可戴冠。
2、正一派
“正一”意为“正以治邪,一以统万”。正一派由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等符箓派大联合而成。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授第38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兼主领三山符”,这标志正一道正式形成,主要奉持《正一经》。
正一派重视符箓斋醮、祈福禳灾、祛邪驱鬼、超度亡灵等活动。授箓是正一派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正一派道士修真成仙的重要条件,只有受箓才能“名登天曹”,有道位神职,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奉达天庭,得到神灵护佑,因此受箓后才有资格主持斋醮仪典。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记三十六天:(从上至下,共六层三十六天)
36无上大罗天
三清天:35玉清境清微天,34上清竟禹余天,33太清境大赤天
四焚天:29常融天,30玉隆天,31焚度天,32贾弈天
无色界四天:25皓庭霄度天,26渊通元洞天,27翰宠妙成天,28秀乐禁上天
色界十八天:7虚融越衡天,8太极蒙翳天,9赤明和阳天,10玄明恭华天,11耀明宗飘天,12竺落皇笳天,13虚明堂耀天,14观明端静天,15玄明恭庆天,,16太焕极瑶天,17元载孔升天,18太安皇崖天,19显庆极风天,20始皇孝芒天,21太黄翁重天,22无思江由天,23上揲阮乐天,24无极昙誓天
欲界六天:1太皇黄曾天,2大明玉完天,3清明保童天,4玄胎平育天,5元明文举天,6七曜摩夷天
十洲: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风麟洲,聚窟洲
三岛:蓬莱,方丈,瀛洲(参见<史记封禅书>)
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除此之外,道教徒还崇拜五镇海渎、三十六靖庐、二十四治等,中国五岳则包括在洞天之内。
洞天福地多系实指。历代道士多往其间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
十大洞天
《天地宫府图》云:“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东晋道经《道迹经》(编集东晋上清派“仙人本业”,实为《真诰》别本)胪列十大山洞及与此相应的十大洞天,后为唐司马承祯《上清天地宫府图经》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等道书所据。它们是:
第一,王屋山洞,号“小有清虚天”。在王屋县(今山西垣曲、阳城和河南济源等县之间);
第二,委羽山洞,号“大有空明天”(“空”,一作“虚”)。在黄岩县(今属浙江);
第三,西城山洞,号“太玄总真天”。未详所在,陶弘景《登真隐诀》疑在终南太一山,杜光庭云在蜀州;
第四,西玄山洞,号“三玄极真天”。亦莫知其所在。杜光庭云在金州;
第五,青城山洞,号“宝仙九室天”。在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
第六,赤城山洞,号“上玉清平山”(《天地宫府图》作“上清玉平之洞天)。在唐兴县(今浙江天台);
第七,罗浮山洞天,号“朱明耀真天”(“耀”,一作“辉”)。在博罗县(今属广东);
第八,句曲山洞,号“金坛华阳天”。在句容县(今属江苏);系上清道坛,茅山宗本山;
第九,林屋山洞,号“左神幽虚天”(《天地宫府图》作“龙神幽虚之洞天”)。在洞庭湖口,而杜光庭则称在苏州吴县(今属江苏);
第十,括苍山洞,号“成德隐玄天”。在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主峰在临海县境内)。
三十六小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是相对于十大洞天而言。《天地宫府图》云:
“三十六小洞天在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统治之处也。”《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引《龟山玉经》则谓,三十六洞天“别有日月星辰灵仙宫阙,主御罪福,典录死生,有高真所据,仙王所理”。三十六洞天一词,始见于东晋上清派道书。《真诰·稽神枢》云:“大天之内,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据道书所载,它们是:
第一,霍桐山洞,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今福建霞浦县南);
第二,东岳太山洞,名“蓬玄洞天”。在兖州乾封县(今山东泰安),自汉以来认为系考校死魂鬼神处;
第三,南岳衡山洞,名“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今属湖南),《元始上真众仙记》谓赤帝祝融氏治衡霍山。又云魏夫人(魏华存)治南岳山。按安徽霍山,古名衡山,一名天柱山。《抱朴子内篇》所谓“衡霍正岳”指此。
第四,西岳华山洞,名“总仙洞天”,亦号“极真洞天”。在华州华阴县(今属陕西);
第五,北岳常山洞,名“总玄洞天”。在恒州曲阳县(今属河北),明清以后改祀于山西浑源;
第六,中岳嵩山洞,名“司马洞天”。在登封县(今属河南);
第七,峨眉山洞,名“虚陵洞天”。在嘉州峨眉县(今四川峨眉山市);
第八,庐山洞,名“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
第九,四明山洞,名“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今属浙江。山实在宁波市西南);
第十,会稽山洞,名“极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镜湖中,或云为蜀郡阳平山;
第十一,太白山洞,名“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长安县(实在今陕西周至、眉县、太白等县间);
第十二,西山洞,名“天柱宝极玄天”。在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
第十三,小沩山洞,名“好生玄上天”。在潭州醴陵县(今属湖南)。按小沩山洞,一作大围山;
第十四,潜山洞,名“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晋置,治今安徽潜山);
第十五,鬼谷山洞,名“贵玄司真天”。在信州贵溪县(今属江西),传为张陵炼丹处;
第十六,武夷山洞,名“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今福建崇安,晋属建阳县,南唐置崇安场);
第十七,玉笥山洞,名“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今属江西);
第十八,华盖山洞,名“容成大玉天”。周回四十里,在温州永嘉县(今温州市),按此与江西华盖山同名异地;
第十九,盖竹山洞,名“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岩县(今属浙江);
第二十,都峤山洞,名“宝玄洞天”。在容州普宁县(今广西容县);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名“秀乐长真天”。在郁林州(今广西郁林)南海之南,或云和州含山县(今属安徽);
第二十二,句漏山洞,名“玉阙宝圭天”。在容州北流县(今属广西),传为葛洪炼丹处;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名“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今湖南宁远);
第二十四,洞阳山洞,名“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今湖南浏阳县西北);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名“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县(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境处);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名“大酉华妙天”。在辰州(今湖南沅陵)西北;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名“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县);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名“丹霞天”。在抚州南城县(今属江西);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名“仙都祈仙天”。在处州缙云县(今属浙江);
第三十,青田山洞,名“青田大鹤天”。在处州青田县(今属浙江);
第三十一,钟山洞,名“朱日太生天”。在润州上元县(今江苏南京);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名“良常放命洞天”在润州句容县(今属江苏),近小茅山;
第三十三,紫盖山洞,名“紫玄洞照天”。在荆州当阳县(今属湖北);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名“天盖涤玄天”。在杭州余杭县(今属浙江);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名“白马玄光天”。在玄洲武陵县(今湖南桃源);
第三十六,金华山洞,名“金华洞元天”。在婺州金华县(今属浙江)。
七十二福地
《天地宫府图》云:“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福地”一词,其出现甚早,编集东晋上清派仙人本业的《道迹经》引有《福地志》和《孔丘福地》。“七十二福地”一词亦见于南北朝道书,《敷斋威仪经》有“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五名山……”云云,具体名目则载于唐道士司马承祯所编《天地宫府图》等书中。它们是:
第一,地肺山(即茅山),在江宁府句容县(今属江苏);
第二,盖竹山,在衢州仙都县(按唐代衢州未置仙都县),或谓与第十九洞天同址;
第三,仙o山,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按唐代温州未置梁城县,疑是唐之“乐成县”,即今乐清,其境内名胜北雁荡山有白溪镇,是否,未详);
第四,东仙源,在台州黄岩县(今属浙江);
第五,西仙源,在台州黄岩县峤岭;
第六,南田山,在东海东。传说舟船可至,据《舆地纪胜》称,在浙江青田县南田,为古称七十二福地之一;
第七,玉溜山,在东海近蓬莱岛上;
第八,清屿山,在东海之西,与扶桑仙境相接;
第九,郁木洞(“洞”或作“坑”),在玉笥山(今江西永新境内)南;
第十,丹霞洞,在麻姑山(今江西南城境内)西;
第十一,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今湖南洞庭湖)中;
第十二,大若岩,在
道教音乐名曲有哪些?
本文2023-10-07 16:31:0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7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