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瘙痒的解词、翻译
应:回答。 索:寻找。 令: 命令,让。 绝:结束。 翻译句子:那人就自己伸出手,一挠就不痒了。 3因为他的儿子、妻子为他挠了几次都没有挠到痒点。 4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最清楚。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自己下功夫。
我都查到了,标准答案。hsj越来越笨了啊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阴痒的病因病机 5 阴痒的症状 6 阴痒的治疗 61 辨证治疗 611 肝经湿热 612 阴虚血燥 62 外治法 63 方论 64 针灸治疗 641 体针 6411 方一 6412 方二 642 耳针 7 参见风瘙痒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阴痒病的穴位 2 治疗阴痒病的方剂 3 治疗阴痒病的中成药 4 阴痒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阴痒病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阴痒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阴痒 已经自动替换为 阴痒病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yīn yǎng bìng
2 英文参考pruritus vulva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阴痒病(pruritus vulvae[1][2])为病名[3]。是指以女性外阴及 瘙痒,甚则痒痛难忍,或伴带下增多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2]。甚则波及 周围,痒痛难忍,坐卧不宁。出《肘后备急方》卷五。阴痒病又称阴门瘙痒[4]、阴门痒[3]。
4 阴痒病的病因病机阴痒病多因肝郁化热,脾虚聚湿,湿热蕴结,流注于下;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也有因阴虚血燥而致者[3]。
阴痒病多因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湿热蕴结,注于下焦;或忧思郁怒,肝郁生热,挟湿下注;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所致;或年老体弱,肝肾阴虚,精血亏耗,血虚生风化燥,而致外阴干涩作痒[4]。临床以湿热为患为多见[4]。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症主要与 的滴虫、霉菌感染,外 的干燥、皮炎、湿疹、白斑,某些化学性 及精神因素等有关[4]。
《妇人良方大全》:“夫妇人阴痒病者,是虫蚀所为。三虫在于肠胃之间,因脏虚,三虫动作,蚀于阴内。其虫作热,微则为痒,重者乃痛也。”
5 阴痒病的症状症见外 或 内瘙痒,甚则奇痒难忍,坐立不安[3]。不断的搔抓可引起溃破、红肿、渗液,甚至生疮溃烂,称为“阴蚀”[4]。转为慢性后外阴皮肤可增厚变硬[4]。
湿热下注者常伴见带下量多,色黄味臭[4]。
阴虚血燥者多为老年妇女[4]。
6 阴痒病的治疗 61 辨证治疗 611 肝经湿热阴痒病·肝经湿热证(pruritus vulvae with syndrome of dampheat in Liver Channel[1])是指肝气犯脾,脾虚湿盛,湿热互结,损伤任带,以 瘙痒难忍,坐卧不安,或灼痛,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样,或呈泡沫米泔样,质稠秽臭,烦躁易怒,胸胁胀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常见症的阴痒病证候[5]。
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萆薢渗湿汤(见阴蚀条),或用龙胆泻肝汤[3]。
612 阴虚血燥阴痒病·阴虚血燥证(pruritus vulvae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and blood dryness[1])是指精血不足,外阴失养,化燥生风,以 干灼瘙痒,日久不愈,夜间尤甚,白带少,色黄,甚则呈血样,自觉 干燥,甚至外阴萎缩或局部皮肤变折皲裂,口干咽燥,头晕眼花,心悸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为常见症的阴痒病证候[5]。
治宜养血祛风,方用当归饮(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白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3]。
62 外治法虫疾感染及瘙痒重症可配合药物及中药煎水局部熏洗[4]。
局部可用蛇床子、川椒、枯矾、苦参、百部、生艾叶、杏仁,水煎熏洗[3]。
《妇人良方大全》主张内服龙胆泻肝丸、逍遥散,外以桃仁研膏和雄黄末,或鸡肝纳阴中,以杀其虫[3]。
63 方论《妇人良方大全》(妇人阴痒病方论第十六)治妇人阴痒病,大黄散:
大黄(微炒) 黄芩 黄 (炙,各一两) 赤芍药 玄参 丹参 山茱萸 蛇床子(各半两)上为细末。食前,温酒调二钱服。
《广济方》疗妇人阴痒病不止:
蚺蛇胆 雄黄 硫黄 朱砂 硝石 芜荑(各半两) 藜芦(二钱半),上为细末研停,以腊月猪脂和如膏,用故布作缠子,如指长一寸半,以药涂上,内阴中。日一易之,易时宜用猪椒根三、五两,水煮稍热,洗干拭内之效。
又方∶小蓟不拘多少,水煮作汤热洗,日三用之。
崔氏方疗阴痒病不可忍∶
杏仁烧作灰,承热绵裹内阴中,日二易之。
又方∶蒜煮汤洗之。一方用枸杞根。
又方∶野狼牙(二两,细锉) 蛇床子(三两),上以水三升,煮十沸,热洗。
又方∶取鸡肝,承热内阴中。如有虫,虫当尽下。
《古今录验》疗妇人阴痒病,如有虫状:
上取牛肝,切取三寸,内阴中。其虫尽入肝内,出之效。猪肝亦得。
《千金翼方》治妇人阴痒病脱,矾石散:
矾石为末,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64 针灸治疗 641 体针 6411 方一取中极、下髎、血海、三阴交、蠡沟等穴为主。湿热下注者加阴陵泉、百虫窠;奇痒难忍加曲骨、大敦;心烦少寐加少府[4]。
6412 方二可针刺阴廉、曲骨、三阴交[3]。
642 耳针取神门、肺、脾、肝、外生殖器、卵巢等穴,每次酌选2~3穴,强 [4]。
7 参见风瘙痒风瘙痒(wind itching;pruritus cutanea)为病名[6]。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又称之为风痒、血风疮、痒风、谷道痒、阴痒病等。是指以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为主要表现的感觉异常性皮肤疾病[7]。无原发性皮肤损害。以自觉皮肤阵发性瘙痒,搔抓后常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性皮损为临床特征。临床上可分为局限性和泛发性两种。局限性者,以 、 周围瘙痒最多;泛发性者,则多泛发全身。本病多见于老年及青壮年,好发于冬季,少数也可夏季发病。
《诸病源候论》:“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人腠理,与气血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
风瘙痒相当于西医的皮肤瘙痒症[7]。
详见风瘙痒条。
8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因病机 5 症状 6 辨证分型 61 阴痒·肝经湿热证 62 阴痒·阴虚血燥证 7 辨证论治 71 方论 72 针灸治疗 721 体针 722 耳针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阴门痒的穴位 2 治疗阴门痒的方剂 3 治疗阴门痒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阴门痒 1 拼音
yīn mén yǎng
2 英文参考genital purit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阴门痒即阴痒[1]。见吴梅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阴痒(pruritus vulvae[2][3])为病名[4]。是指以女性外阴及 瘙痒,甚则痒痛难忍,或伴带下增多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3]。甚则波及 周围,痒痛难忍,坐卧不宁。出《肘后备急方》卷五。阴痒又称阴门瘙痒[5]、阴门痒[4]。
4 病因病机多因肝郁化热,脾虚聚湿,湿热蕴结,流注于下;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也有因阴虚血燥而致者[4]。
多因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湿热蕴结,注于下焦;或忧思郁怒,肝郁生热,挟湿下注;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所致;或年老体弱,肝肾阴虚,精血亏耗,血虚生风化燥,而致外阴干涩作痒[5]。临床以湿热为患为多见[5]。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症主要与 的滴虫、霉菌感染,外 的干燥、皮炎、湿疹、白斑,某些化学性 及精神因素等有关[5]。
《妇人良方大全》:“夫妇人阴痒者,是虫蚀所为。三虫在于肠胃之间,因脏虚,三虫动作,蚀于阴内。其虫作热,微则为痒,重者乃痛也。”
5 症状症见外 或 内瘙痒,甚则奇痒难忍,坐立不安[4]。不断的搔抓可引起溃破、红肿、渗液,甚至生疮溃烂,称为“阴蚀”[5]。转为慢性后外阴皮肤可增厚变硬[5]。
湿热下注者常伴见带下量多,色黄味臭[5]。
阴虚血燥者多为老年妇女[5]。
6 辨证分型 61 阴痒·肝经湿热证阴痒·肝经湿热证(pruritus vulvae with syndrome of dampheat in Liver Channel[2])是指肝气犯脾,脾虚湿盛,湿热互结,损伤任带,以 瘙痒难忍,坐卧不安,或灼痛,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样,或呈泡沫米泔样,质稠秽臭,烦躁易怒,胸胁胀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常见症的阴痒证候[6]。
62 阴痒·阴虚血燥证阴痒·阴虚血燥证(pruritus vulvae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and blood dryness[2])是指精血不足,外阴失养,化燥生风,以 干灼瘙痒,日久不愈,夜间尤甚,白带少,色黄,甚则呈血样,自觉 干燥,甚至外阴萎缩或局部皮肤变折皲裂,口干咽燥,头晕眼花,心悸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为常见症的阴痒证候[6]。
7 辨证论治湿热者,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萆薢渗湿汤(见阴蚀条),或用龙胆泻肝汤[4]。
阴虚血燥者,治宜养血祛风,方用当归饮(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白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4]。
虫疾感染及瘙痒重症可配合药物及中药煎水局部熏洗[5]。局部可用蛇床子、川椒、枯矾、苦参、百部、生艾叶、杏仁,水煎熏洗[4]。《妇人良方大全》主张内服龙胆泻肝丸、逍遥散,外以桃仁研膏和雄黄末,或鸡肝纳阴中,以杀其虫[4]。或针刺阴廉、曲骨、三阴交[4]。
71 方论《妇人良方大全》(妇人阴痒方论第十六)治妇人阴痒,大黄散:
大黄(微炒) 黄芩 黄 (炙,各一两) 赤芍药 玄参 丹参 山茱萸 蛇床子(各半两)上为细末。食前,温酒调二钱服。
《广济方》疗妇人阴痒不止:
蚺蛇胆 雄黄 硫黄 朱砂 硝石 芜荑(各半两) 藜芦(二钱半),上为细末研停,以腊月猪脂和如膏,用故布作缠子,如指长一寸半,以药涂上,内阴中。日一易之,易时宜用猪椒根三、五两,水煮稍热,洗干拭内之效。
又方∶小蓟不拘多少,水煮作汤热洗,日三用之。
崔氏方疗阴痒不可忍∶
杏仁烧作灰,承热绵裹内阴中,日二易之。
又方∶蒜煮汤洗之。一方用枸杞根。
又方∶野狼牙(二两,细锉) 蛇床子(三两),上以水三升,煮十沸,热洗。
又方∶取鸡肝,承热内阴中。如有虫,虫当尽下。
《古今录验》疗妇人阴痒,如有虫状:
上取牛肝,切取三寸,内阴中。其虫尽入肝内,出之效。猪肝亦得。
《千金翼方》治妇人阴痒脱,矾石散:
矾石为末,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72 针灸治疗 721 体针取中极、下髎、血海、三阴交、蠡沟等穴为主。湿热下注者加阴陵泉、百虫窠;奇痒难忍加曲骨、大敦;心烦少寐加少府[5]。
722 耳针取神门、肺、脾、肝、外生殖器、卵巢等穴,每次酌选2~3穴,强 [5]。
8问题一:老年人皮肤瘙痒怎么办好求答案 老年皮肤瘙痒症在我国老年人口中,患病率达10%以上,这种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医认为发病多为风、湿、热、虫或血虚风燥所致,肌肤气血不和是痒产生的病理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因为老年人一般都皮肤萎缩、变薄、汗少、干燥,又缺乏皮脂润滑,而且易受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 ,诱发瘙痒。 中医古代对瘙痒症的病因病机认识,一直受到后代认同,而近代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则少有新的进展,那么,? 老年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以血虚风燥和风湿蕴阻型最为常用,血虚风燥型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为治则;风湿蕴阻型以清热化湿,疏风止痒为治则,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另外,民间有很多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实用偏方,如大蒜,中医认为大蒜性温,味辛平;入脾、胃、肺经;《黄帝内经》记载:肺是水上之源,肺主皮毛;大蒜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实用偏方如下: 方法一:把大蒜捣成泥状,每天入睡前,用清水将患处清洗净,再搽蒜泥汁,连续7到10天,症状逐步消失。 方法二:大蒜一个去外皮,用小刀小切一小部分,再用小刀在平面上轻轻来回割几次让它出水,准备白酒一小杯;主要是皮肤瘙痒,不管哪个部位都可以直接涂擦,涂擦后用婴儿用的爽身粉涂在患处作干燥处理;对于手指长冒水泡的湿诊会传染那种也有效,也可以用于皮肤急性瘙痒。
问题二:中老年皮肤骚痒怎么办 骚痒是因为气温下降,皮肤干燥缺少表面一层油的保护层,造成的,建议,每周洗1~2次澡,洗完之后,涂点含油性的护肤霜便不会再骚痒
问题三:老年人皮肤干燥奇痒怎么办? 您好:治疗单纯性皮肤干燥关键是保持皮肤湿润。减少洗澡次数可保留皮肤上的保护性油脂。软膏和霜剂如凡士林、矿物油或无香味的保湿剂也能保持皮肤水分。粗制肥皂、去污剂和某些保湿剂中的香料对皮肤有 性,可使皮肤更干燥。
问题四:老年皮肤瘙痒怎么治 您的情况可能属于常肤瘙痒症,是由于内分泌减退导致,在中医上是属于血虚风燥或阴虚内热等引起。意见建议:去看中医,中医讲究整体观念,根据辨证可以采取综合调理,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问题五:老人皮肤痒怎么办 一般来说,冬季气候寒冷,皮肤新陈代谢减慢,尤其是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毛孔容易闭塞,汗腺、皮脂腺都处在最低功能状态,很多人在浴后或睡觉时感觉四肢和身上奇痒难耐。这是冬季好发的皮肤干燥症在作怪。尤其在晚上用碱性较大的浴液洗完热水澡后,瘙痒症状更明显。有的人在痒处抓挠,皮肤出现一条条的抓痕,有时甚至可以看到淡褐色的斑片。瘙痒处以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最常见。在情绪激动、温度改变、饮酒或食入辛辣食物后,痒会引发或加剧。 专家告诫:冬季洗澡不宜过勤,爱洗澡的人注意了,洗澡的次数以自己的皮肤能承受为度,不用像夏天般天天都要洗。洗澡时尽量选用中性的或碱性不强的浴液或香皂,以免皮脂被破坏,使皮肤出现鱼鳞状的斑块,并引起瘙痒。 不少有瘙痒的人反映,小腿、大腿、胳膊、脊背等部位瘙痒最明显,其实,这是因为冬季皮肤和血管都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脂腺分泌明显减少导致的。而且滋润皮肤的皮脂腺分泌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尤其是皮肤油脂分泌少的人,洗澡水高于体温3摄氏度,即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即可,洗澡时间不要过长,更不要用夏天洗澡用的浴具搓澡,尽量用弱碱性或中性的香皂、沐浴露等,浴后全身应涂抹润肤乳,不要用手去抓,建议备用个中药止痒的调香树`清抑止痒露,防止手不小心抓破,防止出现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到时会更痒,影响日常休息,且抓破后还会引发皮肤感染的。
导读: 肌肤的敏感度总是比其他部位高,当你的出现异常时,很有可能在肌肤上表现出来,如果你的皮肤出现瘙痒的时候,你可要了,很有可能你的里正在暗藏“杀机”!
皮痒难耐 当心身体暗藏“杀机”
当季节变更,皮肤总是第一时间接触到外界变化的温度、湿度以及飘浮的尘埃。秋冬最常见皮肤痒症发作,一旦“忍不了手”,皮肤便不幸被抓出小红包、斑点、风团。当皮肤出现痕痒不能自拔的时候,如果你的第一选择依然是美容院的补湿护理疗程。那么,很可能会掩盖的真相。“瘙痒在皮肤科里是一个比较主要的症状。80%的皮肤患者在陈述自我感觉时,最常见的便是瘙痒感,这当中包括许多。”皮肤科专家指出。
小茹一边抓痒一边走入诊室,向医生诉苦。“医生,我看皮肤科已经好些日子了,身体却说不明白为啥总是痒。身体的痒似乎从内心发出,手就不自觉地抓痒。越抓身体越痒,抓到皮肤疼痛、流血才能止痒。抓痒似乎成为坏习惯,怎么办呢”
“古书记载:痒为痛之渐,痛为痒之甚。痒和痛是两个极端。”李红毅指出,痒症出现时,人们常常以痛感掩盖了痒的症状。对于皮肤而言,身体觉得痒就想抓,越抓痛感越深,痒症暂时止住了,却出现皮损、流血的情况,形成恶性循环。“有时候,忍耐痕痒比忍耐疼痛更难。”李红毅表示,痒感难忍时可以拍拍患处,或者用梅花针敲敲,这样有助缓解痒
80%的皮肤患者在陈述自我感觉时,最常见的便是瘙痒感。“同是,每一种痕痒伴随的症状都不一样。从中医角度而言,风、湿、热、虫、毒均会导致。”李红毅指出,瘙痒有全身性的,也有局部的瘙痒。引起全身性的皮肤瘙痒症病因非常复杂,首先跟脏器有关,涉及到肝脏、肾脏、胃肠道的反应,子宫、卵巢等等。不少患者因为肾衰竭导致体内的尿素难以排泄,表现为皮肤瘙痒感。肝炎、黄疸等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其次,全身性的皮肤瘙痒症跟肿瘤相关,淋巴瘤、白血病以瘙痒为主要表现,而且瘙痒程度较为严重。再次瘙痒症跟感染有关,如真菌外阴的瘙痒等等。“瘙痒只是一个症状,不是的诊断。要根治瘙痒症,找准病因最为关键。”
治疗:“自行用药”禁忌多
“皮痒是小问题,吃些抗敏药就好。”“药店有很多药膏都能治皮痒,治痒轻松不求人。”“皮痒是因为皮肤干燥,做做滋润护理就好。”不少网友都有这些心态。记者到药店了解过,市面上有不少皮肤药膏已能与湿疹、皮炎、慢性皮肤炎症等常见一一对应,市民自己“对症下药”十分便利。有些药膏更标榜中药成分,声称安全可靠
李红毅提醒,自行购买皮肤药膏,擦在皮肤上能暂时缓解皮肤的瘙痒,有一定疗效。购买时应特别留意是否有国药准字号等字眼。的是,“皮肤病大部分是由过敏引起的瘙痒。患者不清楚药膏里添加了哪些成分,自身对药膏是否过敏,这种不可控因素将会延误病情。”李红毅表示。从临床上观察,不少患者长期出现皮肤痒症却仍然坚持“自行用药”,这样做会掩盖疾病的正确诊断,不值得提倡。
小提示:
不少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后,第一时间前往美容院进行皮肤护理,而不愿求助医生。皮肤护理有助滋润皮肤表层,一定程度上能止痒。然而,瘙痒的时间延长,在瘙痒的过程中会伴随着皮肤发生改变,要是出现风团、斑点、红点等症状则要马上找皮肤科医生诊断,不能只依靠美容院护理。
饮食:“戒口”前先进行过敏测试
皮肤出现损伤、痕痒,不少人都知道饮食需要“戒口”。“小孩子正在长身体,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岂不影响发育”这句话道出了不少父母的心声。李红毅表示,“中医常言膳食养生。如果小孩子本身是,我们建议小孩子先进行过敏测试,初步筛选出过敏源有利于食物的选择。”
瘙痒实际上是皮肤的过敏反应,先天和后天都有可能出现,日常饮食应尽量避免“发物”。热性食物,如虾、蟹、烧鹅、烧鸭、牛肉、冬菇、竹笋、酸笋尽量少吃。还有腥、香的食物,如羊肉、咖啡、浓茶、香菜等,皮肤搔痒厉害时,吃了这些“发物”会导致痒感加重。多吃、水果则是非常好的选择,但需注意芒果、榴莲、菠萝等水果,不少人会对这几种水果过敏。
常见皮肤病防治有办法
冬去春来,是皮肤病的多发季节。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大地万物复苏,由于昆虫和花粉的增多,天气多风干燥等原因,使许多人在这个季节患上皮肤病。对此,皮肤病医院的专家为您简单介绍几种皮肤病的防治。
防治皮炎、湿疹注重
皮炎、湿疹是皮肤病中的多发病、常见病,进入,百花盛开,柳絮漫天,各种过敏原也多了起来,特别容易发作。其发病形态为多形性、弥漫性,分布对称,急性者有渗出,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病程不规则,常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防治策略
避免再次 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清洗局部,避免食用一些 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慎用激素类药物,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到正规专业性较强的医疗单位就诊,确诊后实行整体。
预防牛皮癣注意防感冒
牛皮癣也称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反复发作的皮肤顽症,以皮肤上出现丘疹及斑块,上覆以银白色鳞屑为主。因其皮损厚硬,状如牛皮,所以又有“牛皮癣”的俗称;因其鳞屑层层脱落,就像粗的松树皮,故中医学称之为“松皮癣”。根据皮损和可以分为寻常型、关节病型、脓胞型、红皮症型四种类型。由于身体素质、感染、寒冷、潮湿、心理、环境、病灶、外伤等诸多因素引起,迁延难愈,易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
防治策略
1、春季注意季节更替给牛皮癣患者的影响。在乍暖还寒的春季,由于季节的更替,气温忽高忽低,不仅容易出现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可能诱发牛皮癣。同时患者情绪、心理、精神及饮食等也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多种不稳定因素都很容易引起牛皮癣复发或加重。所以在牛皮癣好发的春季,一定要在加强预防措施,增强机体对细菌、病毒的免疫力。尤其对于儿童牛皮癣患者,由于孩子的体质比较弱,各方面发育还不健全,在春季很容易受凉出现感冒、咽喉感染,从而引发牛皮癣,作为父母需要引起特别注意。
2、牛皮癣患者注意春季适当地,。春季的早晨很适合牛皮癣患者做些有益的户外,如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等,这些运动有助于牛皮癣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应对外界毒素因子的能力,有效预防牛皮癣的发病。此外,运动还有助于患者开阔视野,心情,在拥抱大自然的同时陶冶自己,增强战胜牛皮癣的信心。
3、春季早晚温差大,牛皮癣患者要注意预防感冒。春季是易发季节,所以牛皮癣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尤其是扁桃体发炎,预防牛皮癣复发。如果出现病情加重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牛皮癣医院正规就诊。另外,在牛皮癣易发的春季之前,适当服用凉血消斑润肤中药,能够有效预防甚至避免牛皮癣复发。
预防荨麻疹远离过敏源
随着春天的到来,气候转暖,鲜花盛开,各种花粉、真菌等微生物及植物花絮、尘螨等“粉墨登场”,对于一些体质特殊的人群就成为引起过敏的“祸首”。主要为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剧痒难忍,搔抓后皮疹增多。发作时间不定,但以夜晚为多发,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消退。往往反复或成批出现,此起彼伏。
防治策略:春季荨麻疹的预防很重要,易过敏的人群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避免近距离接触花草树木;尽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以减少感染和服用药物引发的荨麻疹;家中不养宠物,患儿不玩毛绒玩具。更不要到长期无人出入的仓库,以减少过敏机会。一旦发生荨麻疹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预防多形日光疹应做好措施
春季阳光逐渐增强,一些特殊体质的人对紫外线过度敏感,易患上多形日光疹。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的脸、颈、手臂等部位会出现丘疹、红斑、水疱、脱屑等,而且还伴有瘙痒。
防治策略:防御多形日光疹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好工作,外出时涂抹具有良好阻挡紫外线作用的霜,撑遮阳伞。一旦患了多形日光疹,应及时到专业医院诊治。
内外综合战“痘”
青春痘又称“痤疮”“粉刺”,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皮肤病,发病人群以15至30岁为主,好发于面部和胸背部,有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等多种表现形式,其发病机理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皮脂分泌旺盛、化妆品使用不当、生活不规律、压力过大、情绪不佳、职业因素等。
西站皮肤病医院专家指出,青春痘的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内服、外部治疗等适当的方法,同时做好如下措施:
1不要用手去挤压粉刺,以免引起化脓发炎;
2注意面部清洁:常用温水洗脸,油性皮肤用偏碱性香皂;干性皮肤用碱性低的香皂如硼酸皂等;
3饮食方面:要注意“四少一多”,即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蒜等),少吃油腻食物,(如动物油、植物油等),少吃甜食(如糖类、咖啡类),少吃“发物”(如狗、羊肉等);
4生活中,远离烟、酒的 ,活动性、炎症性痤疮(如丘疹、脓疮)患者要少晒太阳,避免风沙,太冷、太热、太潮湿的场所也对青春痘的康复不利;
5由于稠厚性油脂类及使皮肤湿润的化妆品可加重病情,故不宜使用油脂类化妆品;
6,保持精神愉快。
从脾胃辨治皮肤病“唇炎”
唇炎是常见多发皮肤病,中医称“唇风”,《医宗金鉴》:“唇风……此证多生下唇,初起发痒,色红作肿,日久破裂流水,痛如火燎,又似无皮。”脾主口,其华在唇,唇是足阳明胃经所过之处,故笔者认为本病与脾胃功能失调,并从脾胃辨治本病收到良好疗效。
案1 刘某,女,29岁,2009年5月4日初诊。上下唇红缘呈现出干燥脱屑,脱落的基面潮红光滑,不久又发生或结成鳞屑痂,有裂口,疼痛症状明显,伴有出血,并有灼热不适感,反复发作4个月。期间内服药物数种(不详),外用红霉素软膏、甘油等,只能一时缓解。口渴欲饮,二便可。舌质红,苔少,脉细滑数。证属脾胃阴虚,蕴热化燥,口唇失润,外受风侵,而致燥裂。治则:滋阴清热,润燥疏风。处方:生地30克,知母12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天花粉12克,玉竹12克,丹皮10克,防风6克。10剂,水煎服,日1剂。外用:紫草油涂搽,日3次。
服药后,口渴、唇部干燥脱屑症状大减,唇色转淡红,原方略作加减,继服6剂后,唇部干燥皲裂症状告愈。嘱其愈后忌食辛辣之物一段时期。
案2 孔某,男,34岁,2010年9月12日初诊。唇部呈现溃烂面或水肿性斑片,皮损表面浸润肥厚,伴有结痂及脱屑,觉有灼热黏腻不适感,反复发作半年。皮损发作时口苦口腻口黏,纳食不香,小便色黄,大便黏滞。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证属脾胃湿热,日久蕴结口唇,而致上述诸症。治则:健脾胃除湿热,佐以润燥。处方:白术12克,茯苓12克,苍术6克,佩兰10克,砂仁10克,厚朴6克,黄连10克,栀子10克,滑石10克,知母10克,竹叶6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外用:栀子油(栀子15克,芝麻油100克),炸枯滤渣待凉,日3次涂抹。嘱患者平时戒烟限酒,少吃酸、辣、油炸食物,多饮水、吃新鲜水果。
服药8剂后,口苦口中黏腻症状大减,唇部皮损基本消退,二便正常,方中去竹叶、滑石、黄连,续进6剂后,诸症告瘥。
按:案1辨属脾胃积热,伤阴化燥,唇失脾胃津液滋润,而致干燥脱屑裂口疼痛。取生地、知母、麦冬、石斛、天花粉、玉竹、丹皮滋阴清热润燥,防风疏风。诸药共用,使唇部得以滋润,燥裂症状愈合。案2辨为脾胃湿热,熏蒸蕴结于口唇,故以白术、茯苓、苍术、佩兰、砂仁、厚朴、黄连、栀子清解脾胃湿热,佐用知母清热润燥,以滑石、竹叶、甘草导热下行而收全功。
温馨提示: 季节更替,你的皮肤还正常吗不正常的话可要了哦,别让疾病缠上你!
皮肤瘙痒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湿疹、荨麻疹、银屑病,多伴有局部皮肤的 潮红、脱屑、苔藓样变、风团、丘疹 等等。有时患者可感觉有灼热、虫爬、针刺感。
常因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或烟酒等加重病情,轻者往往搔抓可缓解,但严重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最近就接诊了几位湿疹患者,痒得皮肤都抓破了,而且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搞得整个人都难受得不得了。
中医认为六*皆能致痒,尤其以风邪为甚。风乃百病之长也,善行而数变。古谚常云:“ 风盛则痒,无风不作痒 。”风邪入侵皮肤,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且此起彼伏。并且《内经》中曾说:“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可以看出,瘙痒与“心”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中医治疗皮肤瘙痒早已在古籍中有记载,《伤寒论》曾说“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可以看出,医圣张仲景认为痒多属表邪,邪气滞于皮下,汗出不畅,需要 微微发汗解表,让邪气随汗出而散,像是咳嗽、鼻水、出汗等都是身体重要的排浊反应。
现代人常居室内,冷气温度较低,且少运动,外加气候炎热湿重,喜食肥甘厚腻,往往会导致皮肤问题的高发。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 梅花针 ,梅花针一般来说是治疗斑秃、脱发比较多,最近我用来治疗皮肤发现效果也很不错,而且 刺激性小,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止痒的效果。
瘙痒厉害的患者,可以自己在家操作,洗澡后在局部皮肤上严格消毒,然后轻轻用手腕进行叩击,不需要很大力,通常也不会出血。敲打完毕后,再轻轻消毒一次,避风寒,尽量不要擦洗。
我之前有个患者就用梅花针治好了自己的湿疹,不过,最近另外一个部位又复发了,又来治疗。所以皮肤瘙痒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忌口,否则很容易复发,如 水果(尤其是芒果之类)、海鲜、竹笋、无鳞鱼、鹅、鸡翅等等 。除此之外,中药外洗也有较好的驱风祛湿止痒的功效,如蛇床子、苦参、蚕砂等。皮肤问题患者冲凉时尽量不要使用有刺激性的沐浴露及热水,保持积极锻炼且要饮食清淡。
#大家 健康 超能团# @大家 健康
“凤骚”是由《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组合而成的汉语拼音“凤骚”。二者都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源泉,对未来中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风是指“国风”,而《骚》则是指屈原所写的《离骚》。后人一般用它来指文学。
它指的是女性的轻浮和放荡,凭借她们的文学才华和才华,以及她们的轻浮和放荡。特别是指女性的轻浮行为;指风流的人;依然多情的人;指美丽的身体;风景、光彩。后人通常称文学为一般文学。在某一方面处于领导地位或领导地位称为领导风格。俗语常指轻浮和放荡。“风骚”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褒义词。它描述的是一个在某一领域取得了独特成就的人,比如“带头风骚”。《诗经·国风》、《楚辞·离骚》是其源头;
风骚的另一个含义有些消极。它描述了一个人(通常指一个女人)在性取向的行为和表达上不够礼貌。后一种风骚意味的来源显然与《诗经》、《楚辞》等高雅艺术无关。普通人也很难想象这种风骚在风格上有点问题,其实它来自于对疾病的描述。至于骚病是疥疮的解释,张家山出土的汉简中有更为明确的记载:“身病痒,脓则骚”。骚病是疥疮,最典型的症状是痒。后来,骚的含义逐渐被“骚,挠”所取代,出现了“骚”这个词,骚与痒的关系也逐渐被遗忘。
“骚”是疥疮,意思是身体发痒。“风”与瘙痒的关系相当明显。现代汉语中还有“风疹”这个词。风和骚,作为疾病,有痒的症状。当人们发痒时,他们会忍不住抓挠。当他们移动他们的手,他们会抓挠他们的头,使脸和眼睛。当然,他们看起来并不严肃。
因为古人非常强调人的姿势。他们强调,人们坐着和站着时应该保持镇静,不应该走动。到处走动的人不符合传统的礼仪。渐渐地,人们把风骚者的肢体语言与人们的风格(性别)联系起来,因此风骚在俗语中具有后者的含义
文言文 瘙痒的解词、翻译
本文2023-10-07 17:09:0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8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