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画的发展以及其中较为著名的几位画家的作品及特点?
一、宋代文人画的发展
宋代文人画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新篇章,更是对后世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文人画的发展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宋代是一个相对和平繁荣的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人画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与此同时,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开始追求内心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的艺术风格,这为文人画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
宋代文人画的发展还与文人士大夫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在宋代,文人士大夫是社会的精英,他们注重修身养性、追求艺术的境界,因此他们对绘画艺术有着特殊的情感和热爱。文人士大夫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此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修养。这种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文人画风格,不仅在宋代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发展,而且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文人画的发展还受到文人士大夫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的影响。文人士大夫们追求的是一种雅致、淡泊、自然的艺术风格,他们崇尚“文以载道”的观念,认为艺术应该与道德、情感相结合,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感悟。因此,宋代文人画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真实与美感,追求笔墨的自由和流畅,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这种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的艺术追求,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二、宋代文人画中比较著名的几位画家的作品和特点
王蒙、文同、范宽、杨万里和米芾是宋代最著名的文人画家之一。王蒙是宋代画坛上的巨擘,他的作品以意境深远、笔墨独特而著称。他擅长用淡墨轻描,通过简约的线条和细腻的笔触,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自然之美。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使观者沉浸在宁静和悠远的境界之中。
文同是宋代画坛上的另一位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山水画为主,以其独特的构图和细腻的笔墨而闻名。文同的山水画常常给人以宏伟壮丽的感觉,他善于运用对比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力。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学意味,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范宽是宋代文人画家中最具个性的一位,他的作品以人物画为主,以其独特的笔墨和形象塑造而著名。范宽擅长画人物的神态和情感,他善于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技法,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动,使观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和人情。
杨万里是宋代文人画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他的作品以花鸟画为主,以其精湛的技法和细腻的笔触而著称。杨万里擅长画花鸟的姿态和神韵,他善于运用精细的线条和色彩,使花鸟形象栩栩如生。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给人以欣赏自然之美和感受生命之韵的机会。
米芾是宋代文人画家中的一位独特存在,他的作品以字画为主,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艺术观念而著名。米芾擅长用字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更在文学和哲学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豆腐。
苏轼曾品尝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美食大家苏轼
苏轼本人是个美食家,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苏轼知杭州时,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濬西湖,筑苏堤。
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
《曲洧旧闻》又记:苏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鲙;既饱,以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
2022年9月17日
福兴妇产医院
举办泉州第二届孕妈风尚大典
暨梦华·宋代美学鉴赏会
展示宋风雅韵,诗书花香的宋式生活美学
青绿舞、宋服秀、茶百戏
香道、插花、宋词朗诵
一起再看宋代文化
让艺术之美融入孕期生活。
只此青绿 画中青峰叠嶂,绿水隐现。舞者眉眼锋利,绛唇高髻利落甩袖,隐入画中。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央视虎年春晚大放异彩。展现了宋代美学的特征和服饰样式,“活起来”的青绿山水不失幽雅古韵,更添几分大气磅礴。
一段“青绿”舞带您穿越回北宋,一个大家向往的朝代。
从《梦华录》里走出来的生活美学
共同走进·宋人的诗意与风雅
香道,《梦华录》中千载风雅的宋朝香事;
插花,赵盼儿的永安楼遇清丽婉转之再现;
点茶与茶百戏见证宋代茶韵飘千年……
国家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师、汉艺唐风茶道讲师沈笑笑带来茶百戏。在茶汤上清水作画,以茶为墨,汤面幻化成山水花鸟,所以茶百戏又被称为水丹青,更妙的是茶汤里的画很快便会消散,昙花一现亦是茶百戏的别样乐趣。
茶百戏以其独特表现力表现了中华艺术的意境美、线条美和朦胧美,是跨越时代的艺术珍品。
宋代,是香文化的顶峰。宋人把香事诗意化、日常化推向极致。焚香是宋朝文人雅士在嗅觉、味觉、视觉、心灵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形式与心灵活动。焚香已然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习惯,是平民文化的生活美学。
香道是一种“乐香”为道艺的高雅艺术,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中国插花艺术协会讲师蔡绿带来了宋式插花,清雅素淡、高低错落、疏密聚散。宋式插花对内涵的重视更甚于形式,被称做理念花。
宋人也喜欢用插花来装饰酒楼、茶坊,营造出带有些许野趣的优雅格调。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孕妈妈带来了宋词朗诵《一剪梅》《虞美人》。用一吟一唱呈现宋词之美!
汉服传承千年,历史悠久,一部汉服史等于半部中华文明史。“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人气质最盛的朝代,宋朝女子服饰大体传承了唐朝襦裙制度,又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穿衣模式,清新脱俗、淡雅恬静。孕妈们穿上宋制汉服展示别样宋风雅韵。
博饼更是让活动现场充满了欢乐,激动的心、颤抖的手,骰子在瓷碗里蹦跳翻腾,和着大家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全家齐上阵,能否博得头筹?
博中状元,黄金带回家!
福兴妈妈产经分享
“产经分享”
各位宝妈、宝爸,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凌霞,很高兴受邀分享我在福兴生产的经历和经验,我先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算是个小高龄的二胎妈妈,从产检、生产、月子、产后康复都在福兴完成,体验了一把福兴在生产这方面的全流程,可以分享的东西比较多,时间有限,我想结合我个人一些印象深刻的例子,谈谈几个感受,供大家参考。
一、第一组关键词想提的是“贴心的服务”
福兴医院“慢节奏”、“快流程”,很喜欢福兴的专属客服制度,特别感谢我的客服小刘,她对业务流程太熟悉了,产检的时候的发挥的作用比老公还大,拿报告单、排号、提醒时间、交代流程,一清二楚,孕后期我就主动跟我老公说小刘帮忙就足够了,不用刻意请假陪我去;记得孕晚期有一天,工作忙完感觉下午胎动偏少,察觉的时候已经是医院的下班时间了,打给小刘,立刻联系了我的产检协助医生金凤留下来等我完成胎心和脐血流检测,确保没问题。这不就是贴心的服务么,大家都知道孕期的情绪稳定对宝妈们有多重要。
二、第二组关键词想提的是“放心的专业”
如果说好的服务只是锦上添花,那专业的技术肯定是大家选择医院的首要标准了。因为我是二胎,所以在医院的选择上做了较多功课,咨询了比较多生产过的同事朋友,最终我选择了福兴医院。
三、第三组关键词想提的是“舒心的环境”
先说说月嫂和月子中心吧,我一胎是月嫂,二胎月子中心,综合评估后我个人认为,月子中心综合来说舒适度更好,特别是对二胎家庭更友好,价格上也没有贵很多。泉州地面上也有几家月子中心,我也有看过,环境新旧差异不大,但考虑到装修时间,我还是选择福兴。饮食上来看,基本比较好的食材都面面俱到,我个人不喜欢油腻,喜欢好食材煮的精巧味道好一些,很多宝妈担心月子中心菜不够热补,这个其实每天都有营养师查房,中医把脉,只要自己的身体接受得了,都是可以调节改变的,一天六顿,跟当初试菜承诺的都一样,我感觉搭配的我都比较喜欢,对超大的樱桃、姜果、月子水、中药包印象还很深刻。
在照顾宝宝和宝妈方面,要特别感谢月嫂阿姨们,像洲虹、小梅等性格都特别可爱,每天欢声笑语的,氛围特别好,月子期间我就抓紧休息,尤其是晚上,除了喂母乳就放心的把宝宝交给月嫂看护,期间有一周得了乳腺炎,第一次体会到住月子中心的便利性,医生护士轮流上门来检查,月嫂护理,免去了众多波折。
最后说说宝妈们担心的身材恢复,我备孕的时候106,生产完121,孕期肚子特别大,生完整个腰腹部都垮了,色沉非常严重,后续就直接在福兴做了基础产康和腰腹部纤体项目,总体恢复的还比较不错。
一部宋代印刷的古书既是遗存也是文献。遗存是指历史或文化遗产的遗迹或实例,而文献则是指记录下来的知识和信息。在这个情况下,这部宋代印刷的古书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同时它也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可以作为文献进行研究。
有时写文需要查询一些资料,但是中华历史悠远,文史资料浩瀚如海,确实难以一下子找到想要查询的内容。特整理此贴,将有关宋史的史料做一个大致的整理,方便大家有的放矢的查找资料。
此文中的大部分内容摘自《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同时结合个人看书的一些心得,资料出处可靠,请大家放心参阅。
宋代史料种类说明
一、起居注
二、时政记
三、日历
四、实录
五、国史
六、会要
基本史料
一、《宋会要辑稿》
二、《文献通考》
三、《玉海》
四、《续资治通鉴长编》
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六、《三朝北盟会编》
七、《宋史》
一般史料
一、各类史书
1、编年
2、纪传与传记
3、政书
二、文集
三、笔记
四、地方志
五、其他
此整理遵循以上纲目。
宋代史料种类说明
若要查询史料,就要对这些资料有所了解。有关宋代的史料,以官修为主。宋代私人修史虽然盛行,但是主要取材于官方史料。宋代政府主持编修的当代史,主要由以下六种:
(一)起居注。起居注的名称可追溯到汉代,宋代的起居注已经超出了汉代起居注仅仅是皇帝私生活记录的范围,也超出了汉以后起居注仅仅记录皇帝言动的范围,而成为当时最基本的史料之一。
(二)时政记。皇帝同宰相商讨军国大事,属于最高机密,修起居注的起居郎、起居舍人也是不能旁听。唐武后长寿二年,建请由宰相一人专门记录皇帝与宰相“所言军国政要”“每月封送史馆”,称为时政记。由于宋代实行高度中央集权,掌握行政的宰相、参知政事,同掌握军政的枢密使分班奏事,所以时政记也分中书时政记和枢密时政记两种。
(三)日历。日历是编年体。编修日历除依据起居注和时政记外,还包括内外官司受到的圣旨指挥,记载文武大臣去世时还附有他们的传记。日历包含丰富的内容,篇幅很大。宋高宗在位三十六年,就有日历一千卷之多。
(四)实录。实录是根据日历编成的,体裁也同日历相似。两者的差别是:1、日历及起居注、时政记带有原始资料、档案性质,属于所谓“记注”;实录则带有史籍性质,属于所谓“修撰”;2、日历及起居注、时政记属于机密档案,在一定时期内,除编修官以外,其他人不能阅看;实录在宋代允许臣僚阅读甚至抄录;3、日历比较详细,实录则较为简练,如宋高宗实录为五百卷,比日历少一半。宋代从太祖到宁宗都有实录。
(五)国史。国史为纪传体,有本纪、列传、志,除了没有表外,题材与现在通行的二十四史大致相同。宋代正式修成的国史有四部:1、《三朝国史》150卷,包括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仁宗天圣8年修成;2、《两朝国史》120卷,包括仁宗、英宗二朝,神宗元丰五年修成;3、《四朝国史》350卷,包括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肖总淳熙十三年修成;4、《中兴四朝国史》,卷数不明,包括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理宗宝祐五年修成。
(六)会要。会要同以上五类不大相同。在当时属于政书,而不是史书。它的编纂主要是为了当时处理政事的需要。但对后人来说,它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资料分门别类、一一加以排列,是宋代历史的重要史料。宋代曾十次编修会要,成书主要有以下七部:
1、《庆历国朝会要》150卷,包括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及仁宗朝庆历三年以前事,庆历四年(1044)修成;
2、《元丰增修五朝会要》300卷,包括太祖至英宗五朝及神宗朝熙宁十年以前的事,元丰四年(1081)修成;分帝系、后妃、礼(又分为五类)、乐、舆服、仪制、崇儒、运历、瑞异、职官、选举、道释、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二十一类;
3、《乾道续四朝会要》300卷,包括神、哲、徽、钦四朝,孝宗乾道六年(1170)修成;
4、《乾道中兴会要》200卷,包括高宗一朝,乾道九年(1173)修成;
5、《嘉泰孝宗会要》200卷,包括孝宗一朝,宁宗嘉泰元年(1201)修成;
6、《庆元光宗会要》100卷,包括光宗一朝,宁宗庆元六年(1200)修成;
7、《嘉泰宁宗会要》225卷,包括宁宗一朝,理宗淳祐二年(1242)最后完成。
此外,宁宗嘉定三年(1210),张从祖私人修成《嘉定国朝会要》588卷,内容包括太祖至孝宗十一朝,主要是根据官修会要删节而成,没有什么新的内容。
基本史料
一、《送会要辑稿》宋代历次修的会要,大部分在明初仍然保存。明初修《永乐大典》时,将会要各部分内容分别编入各韵中。会要原本大致毁于明朝中叶。清嘉庆十四年(1809)徐松奉命修《全唐文》,利用此间可以调用《永乐大典》及官府备有抄写人员的机会,以搜集《全唐文》资料为名,名书手将《大典》中所收各本《宋会要》的内容全部录出,得五六百卷,是为辑本。解放后,中华书局于1957年将《宋会要辑稿》所因为平装本八册,即现在的通行本。
《宋会要辑稿》是现存宋代史料中最原始、最丰富、最集中的一部,因而也是史料价值最高的一部。《宋会要辑稿》共分为十七类: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约八百万字。内容包括皇帝的诏令,政府的规定,臣僚的章奏,地方的报告等等,可以说是一部关于宋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在《宋会要辑稿》的十七类中,较为重要的有以下六类:
1、食货:这是有关宋代经济的最集中的史料,在全书中约占了20%的比重(但亦有部分内容重复)。它的篇幅远远超过了《文献通考》有关部分,也远远超过了《宋史》的《食货志》;
2、职官:这部分所占分量比食货还大,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只管部分不但是研究宋代证券机构、政治制度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宋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料;
3、刑法:它不但记录了宋代的法制史,在“刑法禁约”一门中,还保存了不少关于宋代阶级斗争、秘密宗教的史料;
4、兵:它不但是有关宋代军事制度的重要史料,在“讨叛”“捕贼”两门中,还有不少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等方面的重要材料;
5、方域:包括有关地理、交通、治河等方面的史料;
6、蕃夷:包括有关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的重要材料。
除此六类以外,其他类门也有很多重要资料,比如“瑞异”类中就有不少关于地震、日蚀等自然学的史料。
一点建议此书非常全,史料详实而且很多是原始资料,所以没有经过太多的解析和整理,缺乏条目引导,不便于初学者或不熟悉的人直接使用。
二、《文献通考》(以下简称《通考》)348卷。作者马端林,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生于宋末,著书于元初。《通考》共分为二十四门,其中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十九门是继承《通典》的:天宝以前部分,补《通典》之未备,天宝以后至宁宗嘉定末年部分,是《通考》新增的。
《通考》的体例是这样的:每门有小序,合载于卷首。每门之下又分为若干子目(类),每一目的内容也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但《通考》不同于《宋会要》,它不限于排比材料,而是有叙述、有考证也有论断。
《通考》最初刻于元泰定元年(1324),有西湖书院刊本,现已不存。现在比较易见的是商务印书馆1936年的万有文库“十通”本。
三、《玉海》204卷,宋末王应麟撰。王应麟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理宗淳祐元年(1241)中进士。但是他不满足于进士出身,而以“通儒”自任,发奋读书,终于在宝祐四年(1256)考中了极其难考的博学宏辞科(只取了他一人),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三年之后他弟弟应凤也中了此科。
《玉海》就是他为了准备报考博学宏辞科的人编的,显然也包括了自己的经验。《玉海》最后四卷名为《辞学指南》,就是指导准备报考此科的人如何编题、作文、诵书,要注意哪些语意等。
《玉海》公分二十一门: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每门又分若干类,共241类。每类又按年代先后分若干细目。每一细目则精心编选经史子集稗官小说有关记载,间亦加以自己的按语。在全书中,占比重较多的有艺文(29卷)、宫室(21卷)、官制(17卷)、兵制(16卷)、地理(12卷)、郊祀(11卷)、食货(11卷)等门。
扩展一下博学宏辞科一直延续到清朝,历来是进身翰林甚至宰相的重要途径。在南宋,考博学宏辞科的人要学会做各种体裁的文章,包括制、诰、诏、书、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每次考试,出六道题,包括其中的六种体裁(制和表一般每次都有),内容则一半为古代,一半为当代,所谓“质之古以觇记览之博,参之今以观翰墨之华”。因此,考博学宏辞科的人需要博古通今,既熟悉历史典故,有懂得本朝故事,而且事实必须准确。
一点建议《玉海》的条目分的很细,比如食货门会计类,有关宋代的就有景德、祥符、庆历、皇祐、治平、元祐、宜和、绍兴、乾道、绍熙、庆元、端平会计录等共21个细目,建议为了充分利用,最好自己先编制一套细目。
四、《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是记载北宋一百六十八年历史的编年体史书,是研究北宋历史最基本的史料之一。作者李焘,眉州丹稜(今四川丹稜县)人,一生著述甚丰,主要著作就是《长编》。淳熙十年(1183)他六十九岁《长编》才最后完成,第二年便过世了。
《长编》正文原有980卷,因为篇幅过大,在当时也只是刻印了一部分,而没有全刻本,另由秘书省按照《通鉴》的规格抄写了一部藏于秘阁。但是此书散佚颇多,清康熙初年仅存175卷。乾隆时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宋”字韵中录出《长编》收入《全书》,这就是通称的阁本。阁本《长编》也不是全本,缺徽宗、钦宗两朝事迹以及治平四年四月至熙宁三年三月,元祐八年七月至绍圣四年三月共七年记事,四库馆臣按照篇幅大小将它分为520卷。现在通常所见的520卷版本是有上海师范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古籍整理研究室共同整理的版本。
吐槽说到研究宋史,这本书是绝对必看书目!此书的内容全部都是关于宋朝的,虽然散佚颇多,但仍然是内容详实、丰富。若是看一些有关宋朝的论文,常会看到《长编》一词,其指的就是《续资治通鉴长编》。
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要录》)200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以下简称《杂记》)甲集20卷、乙集20卷,李心传撰。
《要录》是编年体史记,记载宋高宗一朝从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十二年共三十六年的历史。《杂记》是会要体史书,分门别类记载高宗至宁宗四朝事实。《杂记》甲集分十三门:上德、郊庙、典礼、制作、朝事、时事、杂事、故事、官制、取士、财赋、兵马、边防。每门下又分若干子目。乙集则缺少郊庙一门。这两部书有交叉的部分,可以互相补充。
《要录》的编著继承了《通鉴》和《长编》的传统。全书以官修的日历、实录、会要为基础,广泛搜集各种记载,经过精细的考订,做出自己的论述,书中也有详细的注文,说明材料的来源,去取的依据等。《杂记》虽是会要体史书,但是与会要不尽相同,不仅是排比有关原始资料,而且加上作者自己的分析、论断。
吐槽《要录》一书加入了一些后人的著作,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有篡改,且经过多次传抄、翻刻,每个版本都有不少问题,所以《要录》一书目前还没有较理想的版本。
六、《三朝北盟会编》250卷,徐梦莘编。所谓“三朝”指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北盟”之的是北方金朝的交涉、和战。“会编”(原名“集编”),指明本书是一部材料汇编。《会编》就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四十六年间,宋金关系的材料汇编。它起自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宋朝派人自登州(山东蓬莱)渡海与金朝商议夹攻辽朝,终于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金海陵帝完颜亮大举侵宋失败。全书分为三帙:上帙二十五卷,记徽宗政和、宣和年间事;中帙七十五卷,记钦宗靖康年间事;下帙一百五十卷,记高宗建炎、绍兴年间事。
《会编》是编年体,按时间顺序排列有关材料。其取材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取诸家所说及诏、敕、制、诰、书、疏、奏议、记传、行实、碑志、文集、杂著,事涉北盟者,悉取铨次。”他还列举了书中征引的书目一百九十六种。但是检阅原书,实际引用的、有书名或篇名可考的,大大超过了这个数目。其中引用的材料十分丰富,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原本已经丢失,而《会编》保留了这些材料的原来面目,没有改动。
一点说明《会编》虽然只包括与宋金关系有关的内容,但在当时,即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宋金关系在政治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会编》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很有价值,不仅限于宋金关系。由于《长编》徽宗、钦宗部分全部散佚,所以《会编》北宋末的部分共有一百卷之多,使其更为珍贵了。
七、《宋史》496卷,包括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约五百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宋史》与前面所述的几部不同,前面几部中除了《通考》外,都是本超人修的;《通考》虽然成于元初,但始修于宋末。这几部除了《宋会要》外,都是私人编修的。而《宋史》则是元代官修的正史。
《宋史》篇幅大,成书时间短促,问题很多。修成之后,一直批评不断。尽管《宋史》有种种问题,但直到现在,后修的许多宋史没有一部能取代它的地位。顾、朱这些大家想重修而终于未修,这都不是偶然的。《宋史》有其存在的价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存了大量当时的史料。
关于《宋史》本纪部分。从《长编》注文可知宋代国史与实录的记载不尽相同。查《宋史》太祖本纪,已知国史与实录有矛盾的地方,本纪大都与实录相同,可见《宋史》本纪并不是沿袭国史,也参考了实录。再用《太宗实录》残本与《宋史》本纪相当部分对比,会发现很多地方也是不尽相同的,还包含了一些实录中没有的部分。可见《宋史》本纪不是全部抄袭实录,还有其他来源。
关于《宋史》各志,各志共有一百六十二卷,篇幅甚大。一般认为志比本纪、列传都难修,因为需要更多的分析、综合。元修《宋史》的志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完成,是因为存有现成的底本,如《三朝国史》《两朝国史》《四朝国史》和《中兴四朝国史》的志,稍加综合,再补上理宗以后部分即成。
关于《宋史》的表。《宋史》有《宰辅表》五卷,《宗室世系表》二十七卷,卷数虽然只占了全书的64%,篇幅却占了20%。宋国史无表。
关于《宋史》列传。大致说来《宋史》宁宗朝以前列传,大部分来源于国史列传,但也有删改补充,传论改动的较多。理宗朝之后的列传,因为无国史可依据,可能来源于实录、日历的附传,有些材料是元初收集的。
总之,《宋史》虽然修于元末,但它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书,这些史籍几乎已经全部失传了,虽也有别的史书引证,但是同《宋史》取舍、详略各有不同。这就是《宋史》的史料价值,也是它能存在下去的原因之一。同时,《宋史》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记录宋代三百二十年历史的史籍,也是研究这一段历史的入门书和基本参考书。
吐槽元人编的宋史真是相当的……差劲。建议看的时候请看百衲本为底本的中华书局版,尤其不要看影印本!绝对不是一般的坑爹!比如上一段说包拯终年七十岁,下一段就是六十岁;再如大名鼎鼎的杨六郎,前一段称杨延朗,后一段又称杨廷昭,人家名叫杨延昭!不仅看着头疼,还猜的费心……所以《宋史》还是请看校勘、整理过的标点本吧!
以上的书目作为基本史料。所谓基本史料就是讲讲历史故事,说说历史人物,谈谈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是基础中的基础,想要知道哪朝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不妨翻翻以上的那几本史料。接下来要介绍的是所谓一般史料。
类书是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用的工具书。类书按其内容和编排方式不同,有义系、形系、音系三类。义系类书就是按材料的义类分部编排,如天文、地理、人事类。每系中又分若干小类,如天文分有日、月、星、时等;时又分春、夏、秋、冬等。古代类书大多属此类。其中以取材范围分,有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种。音系类书是从古书中摘取二至四字的短语,按末一字的韵编入某韵,主要供编纂字、词典找资料出处所用。如元代的《韵府群玉》、清代的《佩文韵府》。形系类书是字形编类,即将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按其上一字归入同一字的类中,而举出包含这个词语的诗文篇目,如清代的《骈字类编》。其作用与音形类书略同。宋代类书编纂规模空前,产生了许多大型类书。较为著名的有:
《太平御览》,1000卷。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下诏命李昉等人编修,历时八年而成。初名《太平总类》,太宗令人日进三卷阅览。“此书千卷,朕欲一年读遍”,故改题今名。又简称“御览”。是书分55门,各门之下又分若干类,有些类下又有子目,大小类目共计约5474类。《御览》征引古书1690余种。可见其不仅是一部重要的综合性资料工具书,而且是保存古代佚书最为丰富的类书之一。
《册府元龟》,1000卷。宋真宗命令王钦若、杨亿等辑。始于景德二年(1005年),历时八年于太中祥符六年即1013年修成。分31门,1104门。将历代事迹,自上古至五代,分门顺序排列。所采以史籍为主,间取经、子引文多整章整节,对宋以前史辑的校勘工作有较高价值。
《山堂考索》一名《群书考索》,212卷。南宋章如愚私撰。共分46门,所引经史百家之书,都附有辑书人的断语。
《玉海》,200卷。南宋王应麟私撰。分天文、地理、官制、食货等21门。该书对宋代史事大多采用《实录》和《国史日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卷末还附有《辞学指南》四卷,并有辑者所作《诗考》及《诗地理考》等13种。
历史上一直有盛唐弱宋的说法,作为文治立国的宋,军事上虽羸弱,却是文人的天堂。
古代美学,至宋达到巅峰,如今流行的极简主义,素雅的莫兰迪,质感的方圆,早在宋朝,就玩过了。
宋汝窑,区别于花花绿绿的唐三彩,有种朴素而高级的美。冰裂纹,是烧坏了的。宋人奉为开片,超越时代的审美。
宋书法尚意,突破唐时森严法度,苏黄米蔡,行书作品,熠熠闪光。
宋人花鸟山水画,世界公认的品格,墨分五彩,淡雅高贵。不同于唐代的鲜亮与张扬,宋代的配色平静而内敛,道法自然。
这并不全然是失了幽云十六州的弱宋,这也是文化璀璨的东方文艺复兴,一壶酒,一阙词,岁序安然的风雅时代。
电视剧《知否》,全剧轻松惬意行云流水,呈现出一派简约中透着精致,精致中淬着沧桑的宋代生活美学。
中国饮茶之风“兴于唐,而盛于宋”,有“唐煮宋点”之说。宋代饮茶文化得到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乃至民间百工的崇尚,茶文化可谓空前繁荣,上承唐代精致的煮茶法,却有创新,繁复雅致的点茶成为当时饮茶的主流方式。宋代的点茶,工序十分复杂,茶具摆了满满一桌,茶盏、烫瓶、盏托、茶碾子、绢罗、茶筅、煮水器、上等泉水等。看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是古代沏茶方法之一。点茶的意趣,在于一个“点”字。茶艺师先用瓶煎水,并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陆续注入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而后执壶往茶盏有节奏的点水,而且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点茶人还要用另一只手执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运筅”或“击拂”。
在实操过程中,注水和击拂是同时进行的。所以严格说来,要创造出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的注水,三是茶筅击拂要根据实际情形轻重缓急。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
苏轼在《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昧手"。这种高明的点茶能手被称之为“三昧手” 。
除了点茶,宋人还有一件茶事——斗茶。斗茶主要以猜测茶叶产地、辨别茶叶采摘时间,分辨春茶与秋茶,以及辨明点茶之水的来源和品质为主。
这种充满游戏意趣的斗茶方法,流行于上流社会、文人雅士之中的,促进了当时茶叶品质和点茶技艺的提升。蔡襄茶学专著《茶录》中曾提及建安斗茶:“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者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也就是说,点茶后在茶面上形成的浮沫,以色白和泡沫持久为优。是不是和现下流行的咖啡拉花如出一辙?
宋代文人在分茶过程中,也会通过高超的搅拌技艺,在茶沫上画出各式图案,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等,更有甚者还在茶沫上作诗,称为“水丹青”,苏轼就曾写诗称赞分茶技艺高超的谦师和尚:“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
《知否》里的建盏出现频率之高,简直是最佳配角,人手一盏。宋人茶色尚白,所以点茶最爱黑釉盏,尤其喜欢建州窑(今福建建阳县水吉镇)烧造的绀黑色茶盏,也叫建盏。胎厚,敞口,深底,小圈足,釉色以黑色为主,也有酱紫等色。盏身内外有铁锈或棕色条纹,也有银光条纹如兔毛者为上品,号称兔毫盏。
北宋著名的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艺术品鉴水准自然很高,就曾经评价兔毫盏:“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现在打开购物网站搜索建盏,出现最多的兔毫盏、鹧鸪斑盏和油滴盏,乱花迷人眼,美不胜收。但售价范围之大,也是叹为观止。
宋代文人画的发展以及其中较为著名的几位画家的作品及特点?
本文2023-10-07 18:28: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8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