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口会“喷火”的古井,专家发现了哪些秘密?
王昌龄在《春宫曲》中提到:“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口水井旁边的桃花昨天已经谢了好多,零零洒洒的洒在水井旁边真美。那口水井上方的天空有一轮明月挂在天上,给人一种淡雅悠闲的感觉。其实在古代人生活中,古井之所以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主要是因为人们打水需要用到井,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一些水井可能并不仅仅只是用于开采水源,还有很多考古价值。
公元前3000多年前,人类还处于原始文明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河姆渡文化就已经开始慢慢的出现了水井文化。那时,人们就已经不再拘泥于生活在河流附近,而是会在一些聚落群中打一些水井,来支持人类的生活。然而这些水井也并不会像古代时期和现代时期水井那么完善,最多会像一些水坑,再将水坑附近填满一些石头,也就形成了水井文化的雏形。
后来人类文明又从远古时期过渡到封建奴隶主社会,这时候水井制度也变得越来越完善,水井的深度也会越来越深。比如在中国新疆,古代人们就建造了坎儿井工程,很巧妙的运用我国边疆的地理条件解决了部分地区的干旱情况,而坎儿井工程直到现在也依旧造福于中国边疆的百姓生活。
1970年左右,苏联怪井的新闻顿时也引起了了全球观众的瞩目,原来在苏联出现了一口井的深度可以超过13,000米,并且时常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即便是站在陆地上的人们,也可以经常听到这些奇怪的声音,甚至会偶尔出现一些不曾见过的动物,活跃在这口怪井的附近。
1973年苏联科学家指出,这口怪井是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世界上最深的一口井。但是中国其实也出现过一口怪景,但是它的怪异并不是深度问题,而是这口井会莫名其妙的喷火,并且还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2002年,中国湖南考古学家组织发表了一则官方消息,在这则消息当中提出中国湖南境内出现了一口战国古井。原来从1995年之后,人们陆续开采了很多地方。
一个叫做里耶镇的古村落,原本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但是由于城市建设需要,所以当地的政府在这个古村落地区进行开采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口怪井。但是当时并没有人将这一消息上报到当地有关组织,反而是在近几年的开采过程中,陆续发现了这口井附近有不少中国古代的陶器和铜器。
2002年6月,中国湖南考古组织在利用了三年的考古时间之后,研究得出这口古井附近的出土文物大多都可以追逐到中国战国时期,在这口古井的附近,还有一系列战国时期的古墓葬文化,所以经过当地的文物保护之后,中国湖南省对于这一地区的文物保护也加重了力度,建筑公司也并没有将自己的挖掘机开到这里进行城市规划,所以也逐渐建立起了文物保护区。
2003年,考古人员继续对这口古井进行研究的时候,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由于考古人员越深入这口古井,这和古井的反应反而越来越大。有时候这口古井里面总是一股臭气喷涌而出,而且会在臭气释放的同时燃烧起一股明蓝色的火焰。当时有很多考古学家猜测,这是因为这口古井的井底下有太多可以燃烧的物质,所以在经过长时间的掩埋过程中,这些物质早已发酵腐烂,所以才会产生一系列刺激性气味,甚至会在高温情况下燃烧。
带着想要解开谜底的心思,考古学家慢慢向这口井的井底开采过去。直到2002年的8月份,这口古井的井底世界才真相大白,原来这口古井下面有超过3万册竹简。战国时期,由于人们还没有正式推广纸张的使用,所以竹简在封建社会之前广受推崇,而这些竹简中所使用的小篆,也是秦朝时期最为流行的文字语言。
而在这些超过3万册的竹简当中所记录的内容,大致是讲述关于秦朝和秦朝之前的一系列历史,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地方郡县的文化。现代人们对于竹简可能并没有深厚的感情,其实在西汉时期人们改良了造纸术之后,纸张的运用的确优化了人们书写时候的便利,但是竹简在汉朝之前的确是最为主要的书写工具,其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都极其深厚。
公元279年,晋朝人在魏镶王的陵墓中发掘了一系列带有竹简文化的书籍装帧。1953年7月,湖南长沙天湖古墓又出又被考古出了竹简超过42只。1957年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竹简就多达800多片,然而这些竹简文化却是零星散乱的状态,但是竹简上的文字依然清晰地反映着楚国时期的文化。
这对于后期的历史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972年山东又发现了《孙膑兵法》在竹简上记录的内容,这一历史文化的考古发现对于后代人研究古代人军事战略以及军事智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4年5月上海博物馆又从国内外收回了大约1200多枚楚国时期的竹简,这些竹简中所蕴含的文字文化、时代气息对于当时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也很高。
而在2008年7月,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赵伟国也向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捐赠了大约2500枚战国时期的竹简,这一竹简对于一直专注于文科研究的清华大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教育意义。竹简虽然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慢慢的被纸张所替代,但是竹简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智慧的凝结有着超高研究价值,而在现代社会中竹简的教育意义和历史研究以及收藏价值等各方面,都无法被纸张所取代。
所以湖南的这口古井虽然当时被称之为怪井,好在考古学家没有放弃对这口古井的挖掘和研究,所以才使得这珍贵的3万册竹简得以见天日,为后代人研究竹简文化,起到了更润滑的作用。
2013年,在益阳市赫山区三里桥铁铺岭社区兔子山,开发商在施工时,无意中挖出一些古迹,随后考古专家进行抢救性发掘,最终发现古井16口,深度一般在9至10米,每口井中都挖掘出竹简,其中已挖掘的11口古井中出土竹简15000余枚。
通过对“兔子山遗址”竹简的解读,学者发现这15000余枚竹简是益阳县衙署档案和公私文书,涉及人口、田亩、物产、税赋、司法等方面,时代为战国楚、秦朝、张楚(陈胜政权)、两汉、三国东吴。各时期的竹简可以弥补史料文献的不足,为研究益阳在三国之前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极为珍贵。
在这些竹简中,有一枚极为珍贵,因为这一枚竹简与秦朝胡亥登基合法性有关,假若为真,那么《史记》记载将被推翻。
关于胡亥登基合法性,《史记》中有明确的定论,而且在《史记》的《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中,有详实的记载,且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证据链。
秦始皇东巡暴毙,临终之前留下诏书,希望公子扶苏主持葬礼得继大统,但在赵高主导下,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合谋,最终矫诏逼死秦始皇所属意的长子扶苏,让胡亥成了“秦二世”,史称“沙丘之变”。胡亥登基之后,担忧政变内幕外泄而故意杀人灭口,《史记》记载胡亥说“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奈何?”如果没有沙丘之变,胡亥根本无意这么担忧。此后,胡亥为了灭口,将兄弟姐妹全部残杀,让胡亥矫诏篡位之说得到进一步证实。
然而,兔子山遗址出土的这一枚竹简,是一份胡亥登基诏书,颠覆了秦朝这段历史,我们先来看看竹简内容。
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元年与黔首更始,尽为解除流罪,今皆已下矣。朕将自抚天下,吏、黔首,其具行事已,分县赋援黔首,毋以细物苛劾县吏。亟布。(竹简背面记录了时间)以元年十月甲午下,十一月戊午到守府。
这段话里透露了二个紧要信息:一是“朕奉遗诏”,二是“元年新政”的主要措施。第二条暂且不谈,胡亥诏书上讲述实行仁政,但只停留在诏书上,从未有过实际行动,反而是不断变本加厉的严酷,最后激起天下民众苦不堪言。关键是第一条,诏书上说的是胡亥奉诏登基,那么就不存在矫诏政变之说。
如果仅是兔子山遗址这一诏书,那么还可以说是胡亥的政治套路。古往今来,无论哪个篡夺皇位,都不会自我批评,否定自己得位合法性,王莽、杨坚、李世民、朱棣、雍正等都不会,反而只会强调得位光明磊落、“得位很正”,所以胡亥的“朕奉遗诏”听听即可,不必当真。问题在于:北大竹简《赵正书》中,记载了秦始皇传位胡亥。而北大竹简尽管来源不明(校友在海外文物市场拍下捐赠给北大),但通过内容解读,可以确定竹简年代是西汉初年,甚至比司马迁年代还要早,离秦朝存在比较近。
昔者,秦王赵正出游天下,还至柏人而病,病笃,喟然流涕长太息……赵正流涕而谓斯曰:“吾非疑子也。子,吾忠臣也,其议所立。”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
所谓赵正,即为秦始皇嬴政。《赵正书》中记载得很清楚,秦始皇传位胡亥,这就与兔子山遗址的胡亥诏书相呼应了。由此不免令人怀疑,秦二世胡亥蒙冤了2200多年?
真相只有一个,如果胡亥诏书与《赵正书》是真实历史,那么《史记》这一记载必然要被推翻,秦朝历史都要被改写。作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尽管史学地位很高,但随着诸多考古发现,《史记》内容已经多次被推翻,兔子山遗址的胡亥诏书能又一次推翻《史记》记载吗?
上文说了,胡亥诏书只能说是一种政治套路,根本不得为真,后来胡亥没有兑现一点“元年新政”内容,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问题还是要回归到“赵正书”可信不可信?
王死而胡亥立,即杀其兄扶苏、中尉(蒙)恬。大赦罪人,而免隶臣高以为郎中令。因夷其宗族,坏其社稷,燔其律令及故世之藏。又欲起属车万乘以抚天下,曰:“且与天下更始。
这是连续赵正书上一段的内容,奇怪吧,胡亥是正大光明的登基,为何要杀扶苏、蒙恬,为何要杀兄弟姐妹……这完全解释不通吧。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洲认为:“到目前为止,根据学者私下交流得到的基本看法,似乎归属于“小说家言”的可能性更高。所以我们不宜把《赵政书》的史料价值估计太高。”
总之,《史记》的胡亥矫诏为帝,不仅有着详实证据链,而且秦汉相关史料也能印证,而《赵正书》的秦始皇传位胡亥之说,却只是一家之言,也缺少相关史料印证,属于证,更别说《赵正书》像小说一般描写了这段历史。
当然,即便如此也不能说《史记》就一定是真相,《赵正书》就一定是杜撰,毕竟历史真相有时候就是荒唐的、违背逻辑的!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说明天下大势是在动荡和稳定中来回地循环,保持着一个有机的循环。但是无论是一个四分五裂,局势动荡的年代;还是在一个国泰民安的盛世里。做人都是要讲究兄弟情谊的。失去兄弟情义的人。办大事是绝对不会成功的。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吕布和刘备
尤其是在三国那个群雄割据的时代,不光是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让人喜欢,就连当时涌现出来的英雄们之间的兄弟情都让人动容。这之中既有孙权和孙策这样的亲兄弟之间的情谊。还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这样异姓兄弟之间的义气。曹操在家乡起兵反抗董卓的时候,就得到了夏侯氏兄弟的帮助,可以说他们在曹操一统北方,曹丕创立魏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诸葛亮和他的哥哥诸葛瑾,一人蜀国魏国,一人在吴国担当重任,努力维系两个国家之间关系,如果没有他们,那么蜀国和吴国很有可能会被逐个击破。
但是《三国演义》中,并非是所有的人物都是重情重义的,也有不少薄情寡义,反复无常的人。比如说当时三国初年势力极大的袁绍和袁术兄弟。当时曹操决定带领诸侯们攻打董卓,光复汉室。还是没有什么人追随他。曹操没有办法,只好请袁绍担任盟主,这才有了十八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但是袁绍又不是真心真心想要讨伐董卓。而是想利用这个机会,扩大自己的实力。这种做法,实在是不顾大家一起起兵报效国家的一腔热血,实在是寒了大家的心。
而在后来,孙坚从一口古井里,挖出了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首先是袁术得到了这个玉玺,袁绍兄弟也因这件事反目成仇。这一对亲兄弟之间大打出手。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后来,袁绍死后,虽然袁绍的势力被曹操多次击败,但是实力尚在。袁绍的三个儿子:袁熙,袁尚和袁谭,也没有吸取他们父亲和叔叔的教训,互相之间兵戎相见,而没有集合力量,打击主要的敌人曹操。最后三人都落了一个身死人手的结局。
但是有一对兄弟闹翻,改变了历史。可以说,要是这两个兄弟没有闹翻,曹魏和孙吴的会灭亡,蜀汉将会统一天下。这一对兄弟就是刘备和吕布,在裴松之注引《英雄记》曰:吕布和刘备互称兄弟,吕布还让自己妻子和女儿出来拜见刘备。但是之后刘备代领徐州牧的时候,吕布却趁着刘备领兵在外,拿下了徐州,还抓了刘备的老婆。这也是为什么,当曹操抓住了吕布,询问刘备处理意见的时候,刘备劝曹操杀了吕布。而吕布大骂刘备大耳贼的原因。
若仅是史籍的话,现存的史籍中包括:
《史记》、《资治通鉴》和《通志》等后世的通史,对先秦历史皆有记载。
先秦的史籍主要有:《尚书》、《礼记》、《春秋》(《汉书·艺文志》记载有五家传:《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国语》、《世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还有后世整理和编著的记载先秦史实的著作,如《战国策》、《越绝书》、《吴越春秋》等。
除史籍外,像《管子》、《孟子》、《庄子》、《晏子春秋》、《商君书》、《吕氏春秋》等诸子著作中亦有不少史料记载。还有《山海经》这类的地理典籍
引言
《五蠹》有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提到秦始皇,或许都大家都不陌生,虽然说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是在很多人看来,秦始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而在这种暴力统治之下,秦朝也很快就被淹没在历史潮流之内了。
但是,通过我国湖北省挖出的一座秦朝古墓,我们却能够认识到,其实,秦始皇并不像很多史书中所记载的那样残暴无度,在对这座古墓中的文物进行分析了解之后,专家们也认为,我们在此之前应该是错怪秦始皇了。那么,在这座特殊的古墓中,究竟出土了怎样的文物?而在这些文物之内,又对秦始皇有着怎样的描写呢?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的一个施工工地中,工人们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的痕迹,在将这一情况上报给有关部门之后,考古专家们也来到了此地,并对这里的古墓进行了发掘。在专家们对此地进行清理之后也发现,这座古墓应该是来自于秦朝时期,而在这位墓主人的身旁,也遍布着大量的秦代竹简。由于这座墓穴出土于云梦县,因此,这一墓葬也被称为是云梦睡虎地秦墓。
据悉,云梦县睡虎地秦墓所出土的竹简共一千一百五十五枚,其中,残片也数量也达到了八十枚左右,在专家们对这些竹简进行分类整理之后,发现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包括秦朝律法、秦代编年纪及为官诏令等内容。在对睡虎地秦墓竹简进行分析之后也可以发现,在秦朝时期,整个国家的律法是非常严明的,而在这种律法规定之下,秦朝社会的发展也井井有条。
相比于其他史书上所记载的那些严刑峻法来说,通过这些竹简的描述,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其实,在秦始皇在位期间,他并不是一个暴君,与之相反的是,秦始皇是一个统治能力十分出众的君主。
据了解,在这些竹简中,无论是为官的律令,还是征兵规定,抑或是徭役赋税条例,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在那个年代中,其实百姓们的赋税压力并不是很大,而秦始皇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君主与百姓之间的特殊关系。与许多史书中所记载的都不一样的是,通过对这些竹简进行分析,我们也能够感受到,秦朝时期的百姓是过着非常幸福且安定的生活。
除此之外,在这些竹简中还记录了许多秦朝时期的医学、环保、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从这种记载中也能够感受到,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并建立起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基于其自身特殊的政治才能。
在专家们分析出这一情况之后也认为,从前应该是错怪秦始皇了,毕竟他并不是一个昏庸的暴君,而对于整个中国封建历史的发展来说,秦始皇所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如果说没有他的帮助,那么我国律法方面的完善与发展也将受到一定的阻碍。
虽然说在许多历史典籍中都认为,秦始皇所制定的律法是十分严苛的,但是通过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这些律法是完全能够适应当时社会发展态势的。而正是因为有着这些律法的出现,秦始皇才能够对中原地区实行大一统,并推动中华文化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或许对于其他王朝的统治者而言,正是因为秦始皇有着过人的政治统治能力,因此,他们才寄希望于通过史书错误描写的方式,来对秦始皇做出的功绩进行抹杀。由此可见,在研究历史的进程中,如果想要探寻到真实的历史原貌的话,那么也不能过分依赖那些文物典籍,毕竟历史的书写是可以进行美化或变更的。
结语
通过对睡虎地秦墓竹简进行了解,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秦朝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严苛无度,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建立起如此强大的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基于其自身的实力。如果说在最开始的时候,秦始皇就是一个残暴的暴君的话,那么人民也不会支持这样一位君主。
通过此次的考古经历我们能够感受到,在我们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于古籍资料的记载,毕竟在书写历史的时候,主观因素的出现也会使得史实记载出现一定的偏颇。从这一点上就能够看出,之所以我国有关部门会如此重视文物,也是基于其特殊的历史价值。
众所周知,时间并不会倒流,我们要想知道关于过去的历史,那么只有通过前人留下来的史书或者文物古迹来查看究竟。
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完全相信古书上所记载的事迹,因为古书虽然是根据历史事件来记录的,但我们却不能保证记录人在记录时不会加入主观因素,也不可能保证记录人没有被统治者要求更改事实,而这些都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比如在我们的认知里,秦朝之后就是汉朝,但是在2013年时,湖南出土了一枚竹简,竹简上面的内容就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其内容不禁让人怀疑在秦汉之间还存在有另外一个朝代。
2013年,某开发商正在益阳市赫山区三里桥铁铺岭社区兔子山施工,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无意之间发现了古代文物。该开发商上报情况之后,考古专家随即赶来查看,考察之后发现该遗址是三国之前的,这为考古学家研究益阳三国之前的历史非常有帮助。
经过考古学家们的抢救性发掘,一共发现了16口古井,古井的平均深度大约为9~10米,井中放有大量竹简。考古学家们挖掘了其中的11口古井,出土的竹简约有15000多枚。经过研究,考古学家发现这些竹简是益阳县衙署档案和公私文书,其内容涉及诸多方面,比如人口、赋税、土地以及律法等。
在这些竹简中,有一枚竹简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挖掘的八号井中有一枚竹简上面写有“张楚之岁”四个字,它的意思为“张楚时期”,即类似于我们通常称呼某一个时代的方式,比如“汉朝时期”。如果这是偶然出现的名词也不至于让考古学家们惊讶,但是除了在此竹简中见到这四个字外,大家在《五星占》中也发现了这四个字。
由此判断,“张楚”极有可能是一个政权的名字,但是倘若其为某一个政权,那么为什么有关它的记载这么少,甚至几乎没有呢?而且不论是在《史记》还是在《汉书》中,有关“张楚”的记录只是极为简略的介绍,并没有详细说明。
《史记》中是陈涉建立了“张楚政权”,其中“张楚”的含义为“张大楚国”。另外,楚在先前被秦所灭,记录为“楚已弛”,而陈涉建立大楚,则表示的是相反的意思,所以用“张”字,这里的“张”并不是一个姓氏。此外,陈涉吴广起义时,益阳也曾响应过他们,而且为了表示益阳与其站在统一战线,还沿用了“张楚纪年”,新发现的竹简也就是在那个时期被投入了古井之中。
在《史记》中,陈涉并不是楚国人,而是秦国人,《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并没有什么大的背景,但是他却说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样的豪言。其实陈涉当时虽然是农民身份,但是他也是落魄的小贵族,骨子里还有着宏大的理想。
陈涉有着优于常人的见识与胆魄,当时的百姓在秦朝的统治下,生活苦不堪言,赋税徭役太过繁重,就连陈涉自己也被严苛的秦朝律法所累,差一点丢了性命。
之后陈涉以“天下苦秦久也”的理由揭竿起义,号召大家推翻秦朝苛政,百姓们对秦朝统治早已心怀不满,所以陈涉发起反抗之后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陈涉最初发起起义的地点是在之前的楚地,因此在之后建立政权时起年号为“张楚”。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可以推断陈涉建立的这个政权并不是楚国“复辟”,而是一个崭新的政权。
在“张楚”政权正式建立之后,当时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他们也打着“张楚”的旗号揭竿而起。历史中著名的反秦领导者,比如刘邦、项羽、彭越等人都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可见“张楚”的势力范围非常广泛。从这个角度出发,张楚确实可以称为一个王朝,毕竟这个政权被很多人承认和支持。
另外除了新出土的竹简中记载有“张楚之岁”外,考古学家们还在《五星占》中发现了“张楚”的年号,只是“张楚”政权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尽管如此,陈涉在很多“反秦人”眼里,他还是一名勇敢者、还是一位英雄,其中刘邦就视他为榜样,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还将陈涉封为“隐王”,可见其影响之大。
因为湖南这口古井的内部已经被封闭了2000多年,井下的植物残渣腐败后,产生了很多沼气沉积在井底,古井被打开的时候,沼气就从中喷涌而出,接触到干燥的空气发生自燃,所以就出现了这种神奇的古井喷火现象。
里耶战国遗址82年5月份,湖南武陵山里耶镇的一群农民在挖土的时候,从土中挖出了很多的古陶器碎片、石刀和石斧等,于是很快上报了文物局,文物局很快派人来对实地进行了勘探,发现这里是一个战国时期的古城遗迹。由于年代久远,当时考古人员并没有在这个遗迹里发现太多有价值的文物,所以渐渐把这件事情搁置了,直到02年的时候,这里要建一个水电站,所以文物局才对这里进行了彻底性的挖掘工作。
喷火的古井谁知这次挖掘却有了惊奇的发现,他们在遗迹当中发现了一口巨大的四方形古井,井里面早已没有了水,只是覆盖着厚厚的泥土和青苔。当他们把这些青苔和泥土清理掉的时候,出现了诡异的一幕,他们先是闻到一种奇怪的臭味,有些像植物腐烂的味道,接着就从井口中喷出了淡蓝色的火焰,把大家都吓了一跳。众人赶紧退开,过不久火焰渐渐熄灭了,他们才对井里进行了细致地考察。
喷火的原因原来这口古井下面有许多树叶和杂草,在井口被封闭之后,经过了2000多年的时光,这些杂草和树叶早就化成了沼气,当井口打开的时候,沼气就从井口喷出来,接触干燥的空气就很容易形成火焰。把沼气排完之后,考古学家们下到井底去搜查,却意外从井底的泥土覆盖下挖出了3万多件秦朝竹简,上面记载着大量秦朝时的当地档案,甚至还有世界最早的乘法口诀表。
湖南一口会“喷火”的古井,专家发现了哪些秘密?
本文2023-10-07 18:37: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