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颈肩腰腿痛的书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4收藏

关于颈肩腰腿痛的书籍,第1张

《新编颈肩腰腿痛中医诊疗全书》价格在39元左右

内容提要

颈肩腰腿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该病轻则影响生活、工作,重则瘫痪,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运用中医药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本书从颈肩腰腿痛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疗、预后、预防调摄等方面系统全面介绍了60余种相关病变导致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诊疗,涉及中药、针灸、推拿、穴位注射、离子导入等多种中医药常用治疗方法。本书可供临床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工作者、针灸师以及中医专业的学生参考使用。

《颈肩腰腿痛的防治》

书籍概述:

本书分2篇共11章。上篇为颈肩腰腿痛总论,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叙述了颈肩腰腿痛中医学简史、病因与流行病学、病史采取和临床检查、常用治疗方法、预防和饮食、常见锻炼方法。下篇为各论,对颈、肩、腰、髋、膝部40种常见疾病,介绍了其概要、发病病因、临床表现、家庭保健护理、功能锻炼、治疗等。重点是家庭保健护理和功能锻炼,并配插图151幅,便于依图对照施术或练习。本书文字精练,清晰,适合基层外科医师及患者阅读。适合基层外科医师及患者阅读。

详细资料,百度一下书名

一到雨季,有些人的胳膊啊,腿啊,就开始隐隐作痛,忍一忍吧,过一会儿似乎又不怎么痛了,所以大部分人都会大手一挥,豁达的安慰自己和家人,“风湿犯了,老毛病了。”

其实吧,说是风湿,说得也没什么大错,但若仅以风湿论治,那就离问题的本质渐行渐远了。

首先,中医认为啊,风寒束于肌骨,雨湿入于肢节,皆能作痛,是故可称其为风湿。

那为何会有时而作痛,时而不痛之感?

中医讲,寒主收引,是故寒凝血脉,以致血瘀而气滞,气血亏损,而难以流行于肢节肌骨之中,是故,每视气血盛衰以分疼痛轻重,气行之时则痛轻,气滞之时则痛重,血行之时则痛轻,血滞之时则痛重。

因此,若单纯地以为这是风寒雨湿之邪所致,而贸贸然地用了祛除扫荡之药,只会加重气血亏虚的本质而疼痛更甚。

所以,治法当以大补气血为主,佐以温热之味,一则祛风湿,散风寒;二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标本兼治,不必止痛而痛自止。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既能行气活血,又能祛风湿,散风寒的方子——忘痛汤。

忘痛汤:当归、黄芪、延胡索、肉桂、天花粉、秦艽。

当归 味甘、辛,性温,甘可补益,辛能行散,

是故,当归味甘而重,专于补血;其气轻而辛,又可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既能将体内瘀滞的恶血祛除,又可以养益新血来替代瘀血之位,不失为血中气药,

此外啊,当归多用于血虚诸证,又为历代医家视为血中之圣药,但凡是需要补血的方子,多有用到当归,因此,历来还有“十方九归”之说。

黄芪 是一味甘温的药材,主入脾、肺经,功善补益脾肺之气,有“补气之长”之美称,

中医认为,气旺则能生血,行血,摄血,生津,

是故,黄芪佐以当归,既能益气补血,用于气血两虚之证,

还能行气活血,多用于气滞血瘀之证。

简单讲,气血亏虚的问题,用点当归配上黄芪,准没错。

延胡索 辛散苦泄而温通,入心、肝、脾经,

既善活血,又擅行气,为止痛之佳品,

古人云:“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医圣上下诸痛。”

若是胸痹心痛,可配伍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的药材;

若是胃脘痛偏寒者,可酌加桂枝、高良姜、川楝子等祛寒理气的药材;

若是肝气瘀滞者,可加柴胡、郁金等疏肝理气的药材;

若是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者,可配当归、红花等活血养血的药材;

若是跌打损伤者,可酌加乳香、没药等活血祛瘀的药材;

若是风湿痹痛,宜加用秦艽、桂枝等祛风湿的药材。

简单讲,延胡索可止一身止痛。

肉桂 味辛、甘,性热,中医讲,辛甘化阳,

肉桂纯阳温散,善补命门之火,益阳消阴,

肉桂功善温经通脉,不论寒邪入侵肌表腠理,还是深入五脏六腑,肉桂都可以将之驱逐出我们的体外。

天花粉 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经,

我们之前多有提及天花粉,主要是用于热病伤津之消渴症,

然,天花粉还具燥湿化痰之效,

辅佐肉桂,将体内残余的湿邪驱逐出境。

秦艽 辛散苦泄,作用平和,为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的常用药。

秦艽这味药材,妙就妙在不论是风湿热痹,还是风寒湿痹,都可以用一点秦艽来改善。

然,秦艽的药性偏于微寒,是故,治疗风湿热痹诸证,尤为擅长。

最后,作一简单总结,忘痛汤乃经补血汤加减化裁而得。补血汤名为补血,实则气血双补,今益以肉桂之祛寒,延胡索之活血化气,天花粉之消痰去湿,秦艽之散风,即有外邪,无不兼治,何痛之不愈乎?

  一、[通治方]

蔡小荪:痛经多数是经血排出困难,瘀滞疼痛,治法以通为主。当归9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香附9克 元胡9克 丹参9克 红花4.5克 白芍9克水煎服。服药时间应在行经前三天即开始服用,特别是膜样痛经、及内膜异位症等,否则效果不显。

二、[辨证方]

1、寒 证

韩百灵:温肾扶阳汤,治胞中虚寒型痛经,妇女经期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色清稀,腰酸腿软,四肢不温,尿频,白带下注,面色淡白,舌质淡润,脉象沉缓无力。人参9克 山药9克 熟地9克 山萸肉6克 吴茱萸6克 菟丝子9克 肉桂6克 附子6克 补骨脂9克 白术9克《百灵妇科》

颜德馨:治疗之法,以通为主,多用温经逐寒,祛瘀止痛,王清任之少腹逐瘀汤独擅胜场,每于经前投此,多应手而效。曾以治痛经达十余年缠绵不愈者,或痛甚则厥,或剧痛需以度冷丁方得小安等顽固病例,亦有殊效。

小茴香7粒(炒) 干姜0.6克(炒) 元胡3克 没药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黄9克(生) 灵脂6克(炒)水煎服。每次月经来潮前连服5~7剂,一般连续治疗3个月即获痊愈。

陈泽霖:临床所见以寒凝血瘀为多见,治宜温通为主。我曾以下方为主加减治愈了不少痛经病人。肉桂3~9克 小茴香6克 制香附9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赤白芍各15克 青陈皮各9克 阿胶9克 艾叶9克 益母草30克 乳没各4.5克。

2、热 证

傅山: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方用宣郁通经汤。白芍15克(酒炒) 当归15克(酒洗) 丹皮15克 山栀子9克(炒) 白芥子6克(炒研) 柴胡3克 香附3克(酒炒) 川郁金3克(醋炒) 黄芩3克(酒炒) 生甘草3克水煎,连服4剂,下月断不先腹疼而后行经矣。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傅山: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方用宣郁通经汤。白芍15克(酒炒) 当归15克(酒洗) 丹皮15克 山栀子9克(炒) 白芥子6克(炒研) 柴胡3克 香附3克(酒炒) 川郁金3克(醋炒) 黄芩3克(酒炒) 生甘草3克水煎,连服4剂,下月断不先腹疼而后行经矣。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3、虚 证

卓雨农:肾虚肝郁的,经来色淡而少,经后腹痛腰酸,肢软无力,益肾调经汤主之。

杜仲 续断 熟地各9克 当归6克 白芍(炒)9克 益母草12克 焦艾 巴戟 乌药各9克水煎服。

朱承汉:经行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舒适,经水色淡质清,面色苍白,精神萎弱。炒党参12克 炒白术9克 全当归9克 东白芍9克 炒川芎4.5克 炙甘草4.5克 大熟地12克 茺蔚子9克 制香附9克

4、实 证

刘赤选:妇女月经将来一两小时,因子宫后屈,瘀滞经血,阻其排出,以致小腹发生疼痛,必候经水排出一两天内,才能逐渐缓解,宜用失笑散合逍遥散,在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每天服1剂,连服3~6剂可经通痛除,照法再服3~6月,可以根治。蒲黄6克 五灵脂12克 当归9克 白芍12克 柴胡9克 茯苓12克 白术12克 炙甘草4.5克。

卓雨农:瘀血阻滞的,经来腹痛如刺,量少色紫有块,排出则痛减,加味失笑散主之。蒲黄 五灵脂各6克 延胡 丹皮各9克 桃仁6克 香附9克 台乌6克,水煎服。疼痛引及少腹两侧痛剧者,加姜黄6克、乳香6克;大便燥结,加大黄6克。

冉小峰:乳胀散,治月经前乳房胀满。当归9克 红花9克 白术6克 王不留行9克 橘叶9克 陈皮3克,上6味,研为粗末,以水200毫升,浸泡30分钟,煮沸15分钟,滤过;残渣再加水150毫升,煮沸10分钟,滤过,合并两次滤出液备用。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李维芳:痛经一号方系青岛已故名老中医傅乃杰所传,余用于临床20余年,收效甚为满意。丹参30克 乌药10克枳壳10克 香附12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月经前服。有热者,方中丹参改为丹皮10克。

三、[食疗方]

陈修园:猪肚胡椒汤,治妇人经寒,往来时有痛。猪肚1个,洗净,入胡椒24克,装入肚内,炖烂食。(寒证)

朱承汉:治疗痛经简便方。(寒证)

鲜姜 红糖各15克 焦山楂12克水煎服。

很多对中医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医有一种“不通则痛”的理论。其实质就是指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使人体气血不流畅,产生瘀滞、郁结,以致脏腑经络等局部发生疼痛。如中医典籍《证治要诀》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更不用说近年来频见电视报道的“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广告,让很多人甚至很多医生都认为“活血化瘀,通则不痛”是治疗诸般疼痛病症的唯一方法。

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疼痛病症在医生应用活血化瘀、行气导滞等等所谓“通则不痛”的治法时,患者的疼痛症状不见好转,甚至反而加重,令人困惑不解。其实,中医对各种疼痛症状的论治,应该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时,认为任何疼痛类病症都有虚实的不同。除了治疗实性疼痛的“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外,还有治疗虚性疼痛“不荣则痛,荣则不痛”的理论方法。此处所指的“荣”,就是指荣润滋养之意,很多老中医曾形象的比喻,我们将一条新鲜的猪肉挂在房外,风吹日晒后,其中的水(血)分耗干后,猪肉就会变得短缩拘挛硬。同理如果我们人身的经络、筋脉、肌肤、脏器如果因疾病而致精血亏耗,不能荣润滋养,也会发生疼痛,而这类疼痛的大多呈隐隐作痛,拘挛疼痛,绵痛不休等特性。而且这一类虚痛还呈现愈活动愈劳累愈加重的特点。且很多疼痛病症在应用活血化瘀,行气导滞等等所谓“通则不痛”的治疗方法时,患者疼痛症状不见好转,甚至反而加重,令人不解。

其实,临床取效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认为任何疾病、任何疼痛类病症都有虚实两方面,实者可通可泻,而虚者只能补虚荣养。疼痛属虚者,若一味应用攻散通泻之法,只能使病情愈治愈重,误犯屡犯“虚虚之戒”。常理,这类虚痛,其本在虚,只能应用补虚荣养之法以缓急止痛,而这种理论常被我们许多中医临床医生所忽视,治疗痛症只拘泥于“活通”一法,怎么可能取得疗效呢?

中医将冠心病心绞痛称作“胸痹”、“心痛”,其中既有不通则痛如血瘀、气滞等实证疼痛,亦有不荣则痛如阴虚血虚所致的虚性疼痛。临床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的用药,大多拘泥于血瘀络阻,痰瘀凝滞的病机,多投以行气破滞,芳香开窍,活血化瘀等辛燥耗散之品,如冰片、麝香、半夏、檀香、木香、薤白、川芎等,对于因阳虚、气虚、血虚等不荣则痛所导致的心绞痛的证型,往往药证不符屡犯“虚虚”之戒而贻误病机。

从中医病机学的角度审视,“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一样,也是痛证的基本病理之一,反映了疼痛性质的不同,为临床辨证提供了本质的依据。由于本病多发于老年,且大多病程漫长,皆大多数本元大伤,气血不足,或脏腑功能低下,致使阴阳气血(精津)等亏损,脏腑、脉络、器官、四肢百骸失于温养、濡润,而出现疼痛起病缓慢,绵绵不休,来势悠悠,喜揉喜按,遇劳尤甚,病程较长等特点,其疼痛性质多为空痛,隐痛,或绵绵作痛。在治疗学上,清代医家程钟龄提出:“若属虚痛,必须补之“。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辨证为阳虚或气虚的,可用桂枝、人参、黄芪、炙甘草、灵芝等益气温阳、通脉止痛之品;辨证为血虚、阴虚的,可用白芍、当归、熟地、鸡血藤、麦冬、玉竹、阿胶等养血荣筋、缓急止痛药物,常常会有桴鼓相应之效。

从不荣则痛论治因本虚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慢性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妇人产后身痛,久治不愈的顽固性神经痛等等顽固性疼痛性病症,多能应手取效。关键是把握了治病必求于本的治则,其症状虽为痛,但病因却是不充、不荣、不润、不温所致。故补虚养荣治痛,看是异于常法的逆向辨治思维理念,其实也是一种辨证求本的正确思维,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今就一些老年或者患慢性心脏病的患者的治疗举例;典型的例子就是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或者患慢性心脏病的患者(以冠心病为多),频发心律不齐,或心前区闷痛,或心功能持续减退(心衰),中医辨证是心气大虚,心血过耗,心阴阳俱损之证。而我们治疗用药都是如: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冠心苏合丸、通心络胶囊、步长脑心通、心宝、活心丹、麝香保心丸等等芳香开窍、行气宽胸、活血化瘀之类,所谓“通则不痛”的药物治疗,患者的疼痛症状不见好转,甚至反而加重,心悸气短日益加重,甚者频发心衰。其误即在于一味的耗伤精血,损伤正气,致本元亏耗,气血大伤,补益扶助尤恐不及,岂可一破再破。如上行散攻破之类,真是误治滥用,南辕北辙,屡犯“虚虚之戒”,所以愈治正气愈衰、疼痛愈甚矣。

我以此理法指导临床辨治,并拟科研验方“滋养通脉汤”,药如:党参30克、黄芪30克、灵芝20克、麦冬1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川芎6克、红花6克、炙甘草15克、焦山楂15克,辨证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反复发作或伴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者;屡获良效。

但是我们要了解,绝不是说上述这些行气化瘀类的中成药不好,这些药中不乏国家中管局优质推荐品种,只是这些药物都属于攻散活通之类,是针对胸痹心痛类疾病的实证情况所设,应该用在中医辨证属于实证疾病的范畴,而用在虚证心痛则大错特错,此即我们经常说的“大虚之证,补且犹恐不及,又怎么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攻散消耗呢”?而针对上述虚弱类心痛病症,遵照“虚则补之”的治则,选用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补心气口服液、滋心阴口服液、生脉注射液等等补血益气,滋阴壮阳类的中药,则方证合拍,辨证准确,而使一些屡治不效的慢性耗损类痛证病人药到病除,看似平淡,实蕴神奇。

针灸书籍《甲乙经》

针灸学早期的经典理论比较驳杂和粗略,但有很多实用的经验疗法。此时期著作理论层面影响力大。

宋以前:三经 《内经》《难经》《甲乙经》《灵枢经》

宋以后:《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资生经》《元代珍稀针灸三种》《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针灸集成》《盘石金直刺秘传》

明清针灸学著作,理论方面较为成熟和成系统。尤其是手法方面,达到了一个全盛时期,此时期著作临床层面影响力大。现在传统针灸临床实际上是在沿用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

图中有两个中医书籍的截图,注意看的右下有或者左上角,图中的这两个地方可以找到你想要的全部针灸书籍,而且都是电子版的,是你学习针灸非常不错的参考

其它针灸书籍目录:

中医民间灸法绝技林红

中医灸法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超清版)

中医针灸一本通(超清版)

中医针灸健康指南(超清版)

中医针灸证治诀(超清版)

中华奇穴大成-

中华现代针灸验方荟萃

中华艺术针灸集(超清版)

中华针灸学(赵尔康)

中国传统实用针灸学(超清版)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超清版)

中国头皮针

中国实用刺血疗法

中国实用芒针治疗

中国微针疗法

针刺手法图解手册

针刺手法技巧与应用解剖

针刺治疗功血病

针刺运动疗法与疼痛治疗

针挑疗法

针术临床实践

针法灸法图解(

针灸七字经

针灸三法的应用——刺血、燔针、发泡灸

针灸三绝

针灸三通法临床应用

针灸与按摩

针灸临床取穴图解

针灸临床处方速记口袋书

针灸临床妙用

针灸临床妙用

针灸临床学

针灸临床治疗学

针灸临床治疗歌诀

针灸临床特色疗法(超清版)针灸临床笔记(超清版)

针灸临床经验汇集

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针灸临床选要

针灸临床配方手册

针灸临床问答

针灸临证精要

针灸五输穴应用

董氏奇穴处方学

董氏奇穴治疗学(扫描版)

董氏奇穴针灸学

董氏针灸临床精要秘录

董氏针灸临床精要秘录

董氏针灸临床精要秘录(胡丙权)

董氏针灸全集验证 上

董氏针灸全集验证 下

袖珍针灸(超清版)

超简单针灸疗法(超清版)

近世针灸医学全书

近四十年来中国针灸研究精要

邬品嘉针灸精义(超清版)

中国手针疗法

中国新针灸学汇编(

中国最新针灸疗法--百病神针

中国梅花针 

中国特种针法临症全书

中国特种针法全书

中国特种针法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

中国足针疗法

中国针术临床实践

中国针灸临床治疗学

中国针灸全图 使用指南

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

中国针灸器械学

中国针灸处方大成

中国针灸处方学

中国针灸复健医学

中国针灸大全 上编 针灸学基础

中国针灸大全 下编·针灸学临床 附编·针灸学文萃

中国针灸奇术

中国针灸学术真

针灸从神论治精神疾病

针灸保健学

针灸保健防病

针灸健身术

针灸六绝——针灸治疗神经疑难病

针灸减肥速成手册(超清版)

针灸助学歌诀(超清版)

针灸医学宝典

关于颈肩腰腿痛的书籍

《新编颈肩腰腿痛中医诊疗全书》价格在39元左右内容提要 颈肩腰腿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该病轻则影响生活、工作,重则瘫痪,严重影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