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病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泛指各种温病、热病·温热病 41 温病 42 热病 5 温病之一种·温热病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温热病的穴位 2 治疗温热病的方剂 3 治疗温热病的中成药 4 温热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温热病 1 拼音
wēn rè bìng
2 英文参考warmheat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温热病:1泛指各种温病、热病;2温病之一种。
4 泛指各种温病、热病·温热病温热病(warmheat disease[1])为病名[2]。见《外台秘要》卷四。是指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一类温病[1]。为温病的别称[2]。泛指各种温病、热病[2]。也有以感受热邪的轻重与季节的不同,分称为“温病”与“热病”者[2]。《类证活人书》卷五:“因春温气而变,名曰温病;因夏热气而变,名曰热病。温、热二名,直以热之多少为义。”
41 温病温病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3]。后世泛称“温热病”[3]。《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温病一般起病较急,发热较甚,传变较快,容易化燥伤津,后期尤多阴枯液涸等[3]。温病的治疗,一般按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理论,选用解表、清气、和解、化湿、通下、清营凉血、开窍、息风、滋阴、回阳固脱等法[3]。因发病季节、四时之气、流行特点的不同,有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秋温、春温、温疟、秋燥、伏气温病、晚发等区别[3]。
42 热病
热病泛指一切外感热性病,意同广义的伤寒[4]。《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5 温病之一种·温热病温热病为病名[2]。见《外台秘要》卷四。为温病之一种[2]。指温病之偏热盛而不兼风、寒、暑、湿等他邪者[2]。《温病条辨·上焦篇》:“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湿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又:“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
6马齿苋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既食用又药用的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也是医药界和食品界一致公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还是普通百姓喜欢食用的野生蔬菜。马齿苋在我国南北方田头地边都有。作为中草药,马齿苋性寒、味酸,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防治肠炎、痢疾、痔疮、丹毒、扁平疣,以及驱虫祛毒等。马齿苋近年研究表明,无论从药理作用还是从食用保健看,马齿苋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良药和天然绿色佳蔬,其茎叶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营养成份:“SL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是形成细胞膜,尤其是脑细胞和眼细胞膜的重要成份。还含有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这两种物质都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它们能有效地防止游离基对人体组织所造成的伤害,有抗衰老、防治冠心病及防癌变、防肥胖的功能。
(一)治疗肠道病 。中国科研人员试验证明,马齿苋汁对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其煎剂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马齿苋提取液对某些致病性真菌还有不同的抑制效果。近年来,人们经研究发现,马齿苋有预防和治疗菌痢、肠炎及痢疾带菌者,治疗皮肤疮疖及化脓性疾患,治疗小儿单纯性腹泻等新功效。
(二)预防脑血栓。英国科研人员研究揭示,马齿苋叶含大量ω-3系列的不饱和脂肪酸,人称“脑黄金”。ω-3脂肪酸有多种药理活性,能使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抗炎物--前列腺素增多,使血小板形成的血栓素A2减少、血液黏度下降、抗凝血脂增多,从而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前列腺素还是血小板凝集的抑制剂,能较强的扩张血管。
(三)增强心肌力。中国科研人员发现,马齿苋含有丰富的L-去甲肾上腺素、多巴明和多巴等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激动血管β-受体,使血管收缩,促使血压升高,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力,使冠脉流量增加。另外,这些物质可激动心脏的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和心脏的自动节律增强。在保护心脏方面,马齿苋颇有独到之功,因而受到了老人的特别青睐。据研究,马齿苋富含抑制人体内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形式的不饱和脂肪酸,且能使血管内细胞合成的前列腺素增多、血栓素A2减少,使血液黏度下降,防止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从而有效地防止冠心病。此外所含大量钾元素和ω-3脂肪酸中的有效成分,可降低血压,抑制心肌的兴奋性,减慢心率而保护心脏。
(四) 降血压血糖。中国科研人员测定,马齿苋
中富含钾,其中包括硝酸钾、氧化钾、硫酸钾等。据测定:马齿苋中钾含量达17%。钾具有一定降压效果,对心肌兴奋性有重要的生理效应,并能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力。从马齿苋中摄入适量的钾后,进入血液中的钾离子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对血管壁起到扩张及阻止脉壁增厚的作用,从而为降低高血压病中风发生率提供了有效帮助。中医古籍曾载,马齿苋具有止"消渴"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发现马齿苋中含高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和二羟基苯乙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用糖尿病大鼠和兔做试验发现,马齿苋水溶性和脂溶性提取物都能够延长糖尿病鼠、兔的寿命。研究者经药理研究证明:马齿苋中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调整人体内糖代谢过程,从而达到降血糖的效果。据闻有人采用马齿苋淡水煮食,治疗多名糖尿病患者,结果全部有效。这些说明马齿苋治"消渴"是有一定根据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五)保护胃黏膜。中国科研人员研究证实:马齿苋的10%醇提取液对胃黏膜损伤引起的溃疡有显著治疗作用。研究者对小鼠腹膜内给药试验,马齿苋提取液以100、200及400mg/kg体重剂量给药,可抑制非甾体类消炎药(吲哚美辛和保泰松)引起的胃黏膜损伤。研究者认为:马齿苋这种新功效,可能与它富含ω-3脂肪酸、维生素C等有关,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并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不是冲分进来的。看了大家的讨论,多少有点心潮澎湃。真的是百家之言,各有重点。楼主这股子专心劲儿我十分佩服,所以也来附和几句。一家之言,若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1、六经病当然包括温病,非但温病,万病都不能跳出六经病的标准。不用怀疑六经有多么特殊,仲景所言六经就是三阴三阳六条经络。六经是六条通道,络表里贯上下,无论内外病变,都可以通过六经看现状、预测发展、指导治疗。——这里有一点不能混淆,仲景是用六经来说理“伤寒”这个病,同样六经还可以用来说理其它病。六经在这里的概念相当于一种说理工具,而非一类疾病或证候群。例如,太阳病:太阳经伤于寒会有什么情况呢?那就是伤寒的太阳证(太阳病);如果是风邪或湿邪等伤于太阳经呢?那就是风、湿的太阳证(伤寒论重点是论六*之伤的“伤于寒”,其它则要求学者触类旁通<“庶可以见病知源”>,并非说用六经来论述的伤寒就是所有外感病的全部——更贴切地说它是一种可以仿效和旁通的标准)。
2、引申一点:伤寒包括温病吗?回答是肯定的。再问:温病一定属于伤寒吗?回答是否定的。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后来会出现温病派了。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先搞清楚什么是伤寒。我曾经转载过我们的刘大哥、大教授的《思考中医》,这无疑是一部好书,是中医旱季的一瓢甘露,但是我也读到了搞学术研究的人的一些无奈与牵强。该书《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对伤寒的涵义的解释,令我大跌眼镜啊!诚然,就抛开仲景《伤寒论》,我们研读中医经典就要有那种思想和读书效果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但是将仲景的《伤寒论》所论的伤寒牵强地去广义狭义区分,实非仲景之意也!
在《伤寒杂病论》卷三的伤寒例第四,仲景明确地指出了:
①为什么伤寒论是侧重论述伤于寒——“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病者,以其最盛杀历之气也”。
②什么是伤寒——三个必备条件:一、“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二、“凡触冒霜露,体中寒”;三、“中而即病者”。有这三条件,“则名伤寒耳”、“谓之伤寒也”。那我们是不是这样来学习和应用仲景先圣留给我们的伤寒论的呢?
③旁敲侧击与之相关的外感病:“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春伤于风,夏必飧泄……”虽然是在说伏气所发之病与的真正病邪之间的联系,然而也进一步说明伤寒之外还有其它外感病“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必发何病,详而取之。”
到了这里,我们应该已经走出了伤寒概念的迷茫,知道了寒邪的厉害、知道了寒邪在特定时候会让人得伤寒病,或者伏于机体发为其它季节的疾病,但与其他季节的时行之气又是有所差别的。更详尽的内容就需要我们多啃书本、多思考领悟了。
3、卫气驱邪,此说不完全正确。卫气当然就是阳气的一种,阳气是什么?阳气是真气的一种,具体下面再说。驱邪的是真气而不是卫气。之所以叫卫气,说明它的特长是抵御而不是驱赶。卫气运行到某经,如果该经真气充实,加之卫气的抵御能力,邪气败退则疾病向愈。
真气是什么?真气=正气=宗气=元气,是人体阴阳二气平秘稳定的生命能源。有人说真气就是阳气,我只能说读书一定要记住理论的核心思想,分离了核心就什么花样都能读出来。真气是一种气,气属于阳这没说错,但真气并非纯阳,至于有些武侠小说或武功秘籍所载的纯阳真气……呵呵,各读各的书,我们学医的只要明白阴阳的关系就够了。
可以这样看,我们人体的真气就是生命力,阴阳二气在某些地方分工了,阳性的部分我们就称为阳气、阴性的部分我们就称为阴气。其中,流行在经脉之外的有保护作用的阳气我们叫做卫气,流行在经脉之内的有濡养作用的阴气我们叫做荣血。
“某经病在某时欲解,除了卫气在此时运行于该经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也在影响该经?以少阴经为例说明。”流注,又叫气血流注、真气流注。仲景的年代虽然早远,但已经纳入了本草、内、难精髓并重于历法、流注、经络在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上的关系,“真气不行于经,曰经气绝;不行于腑,曰腑气绝;不行于脏,曰脏气绝”,所以提问中的“因素”,当然就是真气。
真气主宰着人体的生老病死。中医讲的人体,阴阳而已。阴阳所主者,形气而已。形者,身也,气者,真气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邪传某经时,真气内存,邪不可干,自然邪退),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如遇该经真气不至,或真气虚弱,卫阳又不能完全抵抗病邪的进攻,则病邪深入)。卫气流行的同时,还有荣气的流注,荣卫相加才是真气,或许这可以解释滋阴、存津液的问题吧?
4、差不多又要往回说,阐明一个更加炽热争议的话题:温病。在《伤寒论》中,的确已经多次提到了温病治法,以及滋阴、存津液的方药法理,这也说明伤寒并非一定都用阳热之剂、度证施方才是圣贤之旨;再,前面提到的和伤寒论中多处指出的已经很明白告诉我们了一件事:伤寒论重点论述了伤寒的诊治,也论及了伏气致病的诊治,温病作为伤寒伏邪发病的部分也已谆谆教下。——后世的温病学,的确是弥补了伤寒论于温病方面的不足(我也师承于伤寒派,老师教下就是:伤寒已经包含温病),但有一点也是很显眼的,那就是我们只看重了卫气营血理论、清热保津法则与伤寒论解表散寒的对立面,而忽略了它们的共同点和真正差别的所在——共同点:都讨论了温病;差别:伤寒论详述了伤寒伏气引发温病的治法,而温病派主要立论治疗的不仅仅是伤寒伏气所致的温病。
没分清楚的是后人,是温病派的后人,还有步后人后尘的我们。如果要学会中医,本草、内、难、伤寒必不可少(当然还有四大经典的理论源泉:易经)。而要学好中医,一定要走“阴平阳秘”的道路,无论是扶阳还是滋阴,一定要辩病邪、识舌脉、断证候、斩病魔。养阴养阳,古有明训,我等后学,学习的方向、方法一定要拿稳,不然,千古后还是毫无意义的舌战牺牲品……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马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马唐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马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马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马唐 1 拼音
mǎ táng
2 《辞典》:马唐21 出处
《别录》
22 拼音名Mǎ Tánɡ
23 马唐的别名羊麻、羊粟(《别录》),马饭(《本草拾遗》)。
24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
25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秆广展、分枝,下部节上生根。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17厘米,宽3~10毫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近 ,两面疏生软毛或秃净;叶鞘疏松裹茎,疏生有疣基的软毛或无毛。总状花序3~10枚,长5~18厘米,上部者互生或呈指状排列于茎顶,基部者近于轮生,穗轴宽约1毫米,中肋白色,约占其宽的1/3;小穗披针形,长3~35毫米,通常孪生,一具长柄,一柄极短;第1颖微小,钝三角形,长约O2毫米;第2颖长为小穗的1/2或3/4,边缘具纤毛;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明显的5~7脉,中部3脉明显谷粒几等长于小穗,色淡。花果期6~10月。
26 生境分布生长于草地和荒野路旁。广布我国南北各地。
27 性味《别录》:"味甘,寒。"
28 功能主治①《别录》:"主调中,明耳目。"
②《本草拾遗》:"煎取汁,明目润肺。"
29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马唐的方剂 嗍骨散
ddot;疡医》卷五:方名:嗍骨散组成:马蹄金、马蹄藤、白马骨、紫金皮、钩藤钩、铁马鞭、酒坛根、马
马鞭散晚祥西、雪里开、马蹄金、铁马鞭、鬼腰带根。主治:马(疒皇)。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又用雪里开捣
散血消核汤山苏木、溪枫根、山乌豆、鸡屎子、赤牛膝、马蹄金、马蹄藤、铁马鞭、白马骨、马蹄香、穿山蜈蚣。主治:马
二马散ǎsǎn处方:马蹄金、铁马鞭、拨雪根。功能主治:马(疒其)。用法用量:水煎,入少酒和服。摘录:《准
九金六马散ǔjīnliùmǎsǎn处方:铁马鞭、白马骨、地马梢、紫金藤、马蹄藤、金星草、金惊根、金银花、山红
更多用到中药马唐的方剂用到中药马唐的中成药 风湿关节炎片
ian标准编号:WS3B051791处方:马钱子(调制粉)160g麻黄160g当归32g苍术
跌打止痛片制)150g红花100g当归100g土鳖虫50g马钱子(砂烫)10g合欢皮100g制法:以上六味,
伤科七味片次。极量,一次4片,一日3次。注意:本品含有剧药马钱子,应严格按规定量服用。贮藏:密封。注:延胡索
复方氨茶堿暴马子胶囊拼音:fùfāngānchájiǎnbàomǎzǐjiāonáng英文:复方氨茶堿暴马子胶囊说明书:
复方陇马陆胃药片an标准编号:WS3B294398处方:陇马陆全粉200g三七40g其他药材适量制法:以上药
更多用到中药马唐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马唐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莸
(《拾遗》)校正并入有名未用《别录》马唐。释名马唐(《别录》)、马饭(《别录》)、羊麻(《别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四十二有名未用总一百九十四种]一百三十二种草木类见日消黑此物有小毒○马颠味甘有毒疗浮肿不可多食○马唐味甘寒主调中明耳目一名羊麻一名羊粟生下湿地茎有节
《证类本草》:[卷第三十]马唐节节有根,著土如结缕草,堪饲马。云马食如糖,故曰马唐。煎取汁,明目,润肺。《尔雅》云∶马唐,马饭也。
《普济方·针灸》:[卷十八本草药性异名]草木类(有名未用)马唐一名羊麻。羊粟。尔雅云。马唐马饭也。马逢。牛舌实一名喙尸。牛耳菜。犀洛一名星洛。泥洛
《医说》:[卷二神医]太医集业绝阳为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商阳。
商阳为经穴名( Shāngyáng LIl)。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绝阳、而明。属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的井穴,五行属金。商即金声,大肠属金,阳即阳经,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金)穴,故名。主治咽喉肿痛,耳呜耳聋,中风昏迷,热病,发热,高热,中暑,无汗,齿痛,下齿痛,青盲,颔肿,胸满,胸中烦闷,喘咳,手指麻木,食指麻木,口干,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喉痹,疟疾,高热不退,缺盆痛、肩痛、臂肿痛,肩痛引缺盆,急性胃肠炎,急性腹泻,脑出血等。
详见百科词条:绝阳 [ 最后修订于2016/5/9 10:54:39 共253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温热病简介
本文2023-10-07 19:37: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