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奂的古籍记载
陈书 孔奂传译文
从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到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
孔奂字休文,是会稽郡山阴县人。孔奂几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被叔父孔虔孙收养。很好学,善于写文章,经史及诸子百家的著作,没有不通读过的。州里荐举孔奂为秀才,参加射策考试,成绩优异。后进入朝廷为尚书仓部郎中,转任仪曹侍郎。当时左民尚书沈炯被匿名信所诽谤,将要被判重刑,事情牵连到朝廷中枢机关,人人都心怀忧惧,孔奂在朝廷上发表议论辩审这件事,最后终于弄清楚了。丹阳尹何敬容因为孔奂刚直不阿,请求补孔奂为功曹史。京城被侯景攻陷后,侯子鉴命令把孔奂的脚镣手铐去掉,命他主管文书工作。有人劝说孔奂道:“现在是乱世,人人都想苟且偷生,免予灾祸,这些异族之徒全不懂得道理,您又怎能以节义来抗拒他们”孔奂说:“我的生命存在,即使不能为大义而死,但又怎么可以献媚讨好凶恶不善之人,以求得保全自己”不久因为母亲去世,悲伤异常以致于毁损身体,超过了礼法的要求。高祖受禅即位后,孔奂转任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授为晋陵郡太守。孔奂清白自守,妻子儿女都不赴任所,惟自己一人乘单船到达郡治所在地,所得的官俸,随即分给赡养孤寡之人。当初,世祖在吴中,听说孔奂能妥善地处理政务,等到继承帝位后,征召他为御史中丞,兼领扬州大中正。孔奂性格刚直,善于推理,多次弹劾官吏的过失罪责,朝廷官员对他很是敬怕。孔奂深晓治国的纲领要旨,每次陈述上奏,皇上没有一次不称好的,朝廷百司所积压或难解决的事,都托请孔奂决断。天嘉四年,重授他为御史中丞,不久又任五兵尚书,散骑常侍、大中正不变。这时候世祖患病,朝廷的很多事,都委托仆射到仲举同孔奂一起决定。世祖曾对孔奂等人说:“现在三方鼎立对峙,人民未得安宁,天下的事很重,应该要有一位年长的君主。我想近则效仿晋成公,远则弘扬商朝的方法,你等必须遵照我的意思去做。”孔奂流着眼泪抽泣着洗:“陛下只是饮食不大正常,很快就会痊愈恢复,皇太子正当盛年,圣明的品德一天天隆厚,安成王有皇弟的地位尊严,足能够像周公旦那样成为皇帝的辅政大臣,陛下若有废太子而立他人之心,恕臣子们只知道忠诚而不明事理,不敢按照您的意思去做。”世祖说:“古代坚持正道坚守原则的遗风,又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天康元年,遂起用孔奂为大子詹事。世祖驾崩后,高帝即位。孔奂在职任上清廉俭朴,对不当之处进行了很多改正,高宗对此很赞赏。孔奂性格很耿直,对私相嘱托之事一概回绝,即使尊贵如大子,重臣如公侯,对他感情相加,也不为此屈服。后主时常在东宫,想要让江总作为太子的詹事。高宗准备答应允许,孔奂于是上书说::江总是有才华的人,现在皇太子才华也不差,怎么能跟从江总学习!按照我的不太高明的见解,希望挑选敦厚忠实的人,用来辅导(太子)》皇帝问:”就算像你说的这样,谁又可以担任呢?“孔奂说:”都宫尚书王廓世代都有好美德,知识丰富性格敦厚聪敏,可以担任。后主当时也在(皇上)旁边,于是说:廓王是傲慢的人,不可以位居太子的詹事。”孔奂又上书说:“宋朝的范晔也是傲慢的人,同样也是太子的詹事,以前的朝代没有怀疑。“后主仍然固执争论这件事,皇帝死后用江总为詹事,孔奂仍然违背旨意。这大概就是这样。
到了德元年死了,当时正七十岁。
廉篇孔奂单船
孔奂清白。赴任单船。俸分孤寡。不受衣毡。
原文
陈孔奂、除晋陵太守。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惟以单船临郡。所得俸秩。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号曰神君。殷绮见其俭素。馈以衣毡一具。奂曰。太守身居美禄。岂不能办此。但百姓未周。不容独享温饱。不烦厚意。JL7中国素食文化传播网 - 素食文化 素食厨房素食菜谱食谱 素食主义 素食馆素食环保
孔休文。靖之来孙也。少孤。为叔父虔孙所养。永定中。除晋陵太守。晋陵自宋齐以来为大郡。虽经寇扰。犹为全实。前后二千石。多行侵暴。惟奂清白自守。单船赴郡。应得俸秩。且分赡孤寡。况衣毡乎。JL7中国素食文化传播网 - 素食文化 素食厨房素食菜谱食谱 素食主义 素食馆素食环保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陈朝有一个人。姓孔,单名叫一个奂字的。放到晋陵地方去做太守官。他的为人很清白自守。妻子们并不跟着上任去。只自己坐了一只船、到晋陵地方去。他所应得的、薪俸。随手立即分给那一般没有父母、和没有了丈夫穷苦的人。那一郡地方的百姓们。都称呼他叫做神君。有一个姓殷名叫绮的人。看见孔奂很俭朴。就送给他一套衣毡。孔奂见了就说道。我做了太守官。得了很大的俸禄。难道不能够备办这些物件吗。但是百姓们还没有周全。当然不可以独自享着温饱。你这种厚意。是可以不必的。
《通鉴》卷169
臣光曰84:夫人臣之事君,宜将顺其美,正救其恶。孔奂在陈,处腹心之重任,决社稷之大计,苟以世祖之言为不诚,则当如窦婴面辩,袁盎廷争,防微杜渐以绝觊觎之心。以为诚邪,则当请明下诏书,宣告中外,使世祖有宋宣之美,高宗无楚灵之恶。不然,谓太子嫡嗣,不可动摇,欲保辅而安全之,则当尽忠竭节,如晋之荀息,赵之肥义。柰何于君之存,则逆探其情而求合焉。及其既没,则权臣移国而不能救,嗣主失位而不能死!斯乃奸谀之尤者,而世祖谓之遗直,以托六尺之孤,岂不悖哉。(《通鉴》卷169)
标点在语文文字学科里基本上不会专门教。但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有时候会带来大麻烦。比如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里》的这个片段(此处放影片),略过。加不加标点,人的命运就会有相当大的差别。
我们在阅读古籍的时候碰到没有标点的白文怎么办?该怎么断句是个大问题,断错了照样会误解古人的意思,并且有可能以讹传讹。那么应该怎么正确地进行标点断句呢?
标点从来都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这个马融已经是个经学大师了,但这个《汉书》出来之后很多人都读不懂,不知道怎么断句。这个马融,专门跟着班固的妹妹班昭来学习怎么样读汉书。鲁迅也有一段话。
说这个标点古文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非常困难的事。
鲁国的哀公问孔子:“我听说这个夔他一只脚,这个事可信吗?”孔子说:“夔是个人,为什么一只脚呢?他和别人没有什么差异,只不过夔这个人他通晓音律。所以尧帝说有夔这样的人一个就足够了,让他做了乐正。”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夔有一,足。而不是说夔有一足。这个断句它是能够产生非常大的意思差异的。断不好,这个夔就成了残疾人士了。那么我们怎么样去标点古文呢?
一、识字辨意是前提
首先要识字辨意。在中华书局有这样一个本子是这样断的。
第一句话实际上是不通的。我们现在“作为”是一个词,但在古代它不是一个词。《说文》说:“作,起也。从人,从乍。”这个作就是起来站起来的意思。
《论语》里面有“舍瑟而作”,就是把这个瑟放在一边,然后站起来。
《礼记·曲礼》上这句话的正确断句应该什么呢?应该是:是故圣人作,为礼仪教人。就是圣人兴起了制作了礼这个制度,来教化人。
二、要熟悉文言语法
我们要知道这个断法,在语法上讲不讲得通。在《论语》里有句话,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断句法。
①《论语·乡党》
就是马着火了,孔子退朝之后就问伤人了没有?接着又问马。那么有人说这样断句体现了孔子的博爱精神,不仅关心人,还关心动物。
②
不,单独断句,是说有人回答了不。没有 没伤人。接着又问马。这也是体现了孔子很爱护动物。那么这两种断法行不行得通?
首先来说第一种,我们只要调查一下就会发现,没有这样的断法。这个乎,作为语气词,后面不会再跟一个否,不会再跟一个不,没有这样连用的。
第二种伤人乎,我们可以调查上古的文献,基本上后面也不会再跟这个否,从语意上也不是这样的。因为孔子他的思想是重视人,人是最重要的,是天地间最贵的。
③正确的断句结合语法,结合文意应该是:
伤人乎?不问马不关心马的事儿,只问这个人伤到了没有?
三、会利用文言虚词
例如像这个曹植的《与杨修书》,中华书局1977年版有这样的标点断句。
《与杨修书》
相与夫街谈巷说,这句话是不通的,因为这个夫一般是做发语词的,所以正确的断句应该是,把这个相与断在前边儿,这个夫它作为一个句子的开头,这样断: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我们看中华书局1957年版的《左传》
这个断法也是犯了类似的错误,应该把这个夫和唯善连在一起。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其实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利用夫来断句的办法。他们总结的规律是什么呢?就像刘勰说的。
这个夫惟盖故,他们是放在句首的。乎哉矣也,他们是放在句末的。
四、要掌握行文特点
要熟悉这个文体。比如说有人把李华的《吊古战场文》进行了这样的断句。
好像有点楚辞的味道,但是楚辞有没有这样断句呢?是不是每句话都是兮结尾的呢?实际上不是的。楚辞的兮往往是在句中的,所以它的正确断句应该是这样的。
五、要了解古代的文化常识
比如《自治通鉴》标点本有这样一个断法。
这个郡国,每个地方都举一个孝廉,就是一个人。实际上是不是这样的呢?
在汉代这个孝廉是分开的。
颜师古注:“孝为善事父母者,廉为清洁有廉隅者。”就是孝和廉,他是两个人。所以我们《资治通鉴》的这句话应该是断开的。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就是每个郡国要举两个人。
六、要考虑情理通顺
《资治通鉴》描写赤壁之战,有这样一段文字,在中华书局1956年版是这样标的。
好像是说这个土崩瓦解了,士兵都把这个盔甲武器扔掉了,大家争相投水去死。我们想一想,死是每个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怎么还会争投水死呢?这个与情理不通。那么怎么断才通呢?
应该这么断,在水后面断开。
就是投到水里面,但是不会水的也很多。而且这个江流很急,那么会游泳的人,他可能在长江里面也会淹死,所以死者十余万。
这节课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古人的离经办志的工作,就是要能把没有标点的经典文献,加上标点分开来读,把这个意思显现出来,这样的工作也是一项基本功。像章黄学派的大师黄季刚先生,就手批了很多白文经典,我们现在的这个《十三经》也是参考了黄侃先生的批注断的句。所以我们要想读懂古代文献,除了阅读其他人的标点,我们自己也应该掌握标点的基本功,同时还应该掌握基本的音韵知识。因为古代汉语说到底还是语言,我们所看到的所有文字说到底,还是要传达古人用声音表达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古代的声母表三十六字母。
成都市西门有一些旧书摊 可以淘到一些很不错的书
我找得到的几处地址:
五块石那边有一个较大型的(有个老立交桥那儿) 问附近路人都知道 很多旧书摊都在那进的货 36路等到荷花池的车可以到
沙湾路(国际会展中心)附近 铁二局宿舍后面有一个书摊 我在那买了好几年了 找不到的话找路人问一下“铁二局医院在哪” 医院旁自由市场往一环路走 左手边 3路56路93路等到沙湾的公车可到 也可以走一环路方向去
五丁桥通锦桥西体附近 赶公共汽车3路等通锦桥站下车站后有个很小很老旧的路口 直走进去 那家的书很多更新也挺快的
《古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是由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全国唯一一套古文献学学科教材,其编者均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学校古典文献学方面的名师,是一套名副其实的古文献学入门书籍。丛书中有经、史、子、集四部要籍概述,读后可以掌握四部基本典籍。
邪马台国 ,存在于中国史书的日本小国,很奇怪的,在日本史书及传说中均未有提及(当然,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名字),它的存在自然成了谜,而它的位置同样有着诸多争论,不过目前已经集中在“九州说”及“畿内说”两种说法,而这两种说法的理由,即是来自《三国志魏志 倭人传》,那么现在让我们再沿着当时使者的路线,来寻找邪马台的位置吧
三国时代地图
原文: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馀国,汉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
首先说明带方郡的位置:带方郡在今朝鲜靠西南,即图中1的位置,由此可知倭人在带方郡东南,大致方位与现在的地理位置相同。在原文中同样可看到倭人身处岛国,汉时朝见者即汉委奴金印的年代
原文:从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馀里
根据原文及朝鲜的地理位置很容易判断使者当时是顺着朝鲜半岛西海岸坐船向东南前进,到倭国的对岸,如图中的2的位置,狗邪韩国,就地图所示应为弁韩,7000余里是重要参考单位,将结合下文的数据综合考虑
原文:始度一海,千馀里至对马国。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离。所居绝岛,方可四百馀里,土地山险,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径。有千馀户,无良田,食海物自活,乖船南北巿籴。
渡过的这个海,可以非常肯定是朝鲜海峡,照原文的长度为千余里,而现在朝鲜海峡的距离约为50公里,那是不是当时的20里等于现在的1公里阿,留于下文继续观察。所居绝岛,说明是孤岛,在那个位置只有对马岛,如图中的3,而国名也叫对马国,那么基本能确定到的地方即为对马岛
原文:又南渡一海千馀里,名曰瀚海,至一大国,官亦曰卑狗,副曰卑奴母离。方可三百里,多竹木丛林,有三千许家,差有田地,耕田犹不足食,亦南北巿籴。
南渡对马,那就是壱岐岛,如图中,为什么不是下对马岛呢,我们下面会分解
为什么南渡一海后不是下对马岛
对马岛分上下2岛,对马与壱岐的海峡称为对马海峡,那么我们来看几个具体数字吧,前文所述朝鲜海峡现在约为50公里,在文中表示为千余里,而对马海峡是46。3公里,在文中同样表示为千余里,很接近吧。那现在看看对马岛上下2岛的距离是多少呢1公里左右,与原文不符,所以我们认为南渡后应该是壱岐岛
可能细心的朋友发现,原文中表述对马岛为400里见方,而我们说的壱岐岛是300里见方,面积差距与现在比较太大,而上下对马的大小比例差不多是4:3,所以支持下对马说。
可能整个对马岛和壱岐相比是有大小差距,但看图大家就能明白,下对马岛和壱岐的比例也差不多是4:3,所以原文中指的应该是壱岐岛,联系下文还能发现,如果这里指的是下对马,在下文应该还有2次南渡海,但是下文中1次南渡后就直接陆行了,除非说未经过壱岐岛,但是这样一来,海峡距离就不对了
所以我认为还是壱岐岛可能性较大
原文:又渡一海,千馀里至末卢国,有四千馀户,滨山海居,草木茂盛,行不见前人。好捕鱼鳆,水无深浅,皆沈没取之。
又是南渡千余里,大家看图中两根直线的长度不是差不多阿,不过壱岐到末卢的距离比对马海峡还短,差不多是42公里的样子,另,一般认为末卢即是现在的松浦,可能是源自国造本纪中关于末罗国造的描述(注1),因为末罗的读音与末卢相近,地理位置则几乎相同。
又是南渡千余里,大家看图中两根直线的长度不是差不多阿,不过壱岐到末卢的距离比对马海峡还短,差不多是42公里的样子,另,一般认为末卢即是现在的松浦,可能是源自国造本纪中关于末罗国造的描述(注1),因为末罗的读音与末卢相近,地理位置则几乎相同。
大胆的假设
到现在已经拿到3个重要参考数据了
朝鲜海峡 千余里=50公里
对马海峡 千余里=463公里
壱岐→末卢 千余里=42公里左右
那么我们根据上面3公式大胆估计一下,根据下面地图上的距离判断,当时文中的1000里应该大约等于现在的33~40公里,不过古代的测量工具非常不完善,使者应该也是根据船行驶的时间来大致估算距离,并不是太准确,大家凑合往下看吧
上面的是国造本纪九州地图
原文:东南陆行五百里,到伊都国,官曰尔支,副曰泄谟觚、柄 渠觚。有千馀户,世有王,皆统属女王国,郡使往来常所驻。
东南至奴国百里,官曰兕马觚,副曰卑奴母离,有二万馀户。 东行至不弥国百里,官曰多模,副曰卑奴母离,有千馀家。
上文描述了从末卢国开始向东南及东面的三个国家,具体位置下文会讨论
原文:南至投马国,水行二十日,官曰弥弥,副曰弥弥那利,可五万馀户。
南至邪马台国,女王之所都,水行十日,陆行一月。官有伊支马,次曰弥马升,次曰弥马获支,次曰奴佳鞮,可七万馀户。
终于看到邪马台国了,不过因为原文描述中没有距离单位,只有水行多少日这种模糊的描述,不用怕,我们一样可以推断出邪马台国位置
原文:自女王国以北,其户数道里可得略载,其馀旁国远绝,不可得详。
次有斯马国,次有已百支国,次有伊邪国,次有都支国,次有弥奴国,次有好古都国,次有不呼国,次有姐奴国,次有对苏国,次有苏奴国,次有呼邑国,次有华奴苏奴国,次有鬼国,次有为吾国,次有鬼奴国,次有邪马国,次有躬臣国,次有巴利国,次有支惟国,次有乌奴国,次有奴国,此女王境界所尽。其南有狗奴国,男子为王,其官有狗古智卑狗,不属女王。自郡至女王国万二千馀里。
上面的一系列国名对我们关系都不大,只有加粗的”自郡至女王国万二千馀里”一句是重要的参考数据
下图:今 北九州地图
资料整理
我们先主要看看手头有的数据:
原文:带方郡→狗邪韩国 7000余里
狗邪韩国→对马国 1000余里
对马国→过翰海到一大国 1000余里
大国→末卢国 1000余里
末卢国→伊都国 500里
伊都国→奴国 100里
奴国→不弥国 100里
不弥国→投马国 水行20日
投马国→邪马台国 水行10日,陆行1月
带方郡→邪马台国 12000余里
大胆假设2
这个假设的前提是相信上面所有数据的真实性,否则就没法讨论下去了。
我们首先根据假设1中,假设当时的1000里等于现在的40公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用33公里试试下文的公式,不过结果不太令人满意)
那么根据现在朝鲜海峡和对马海峡的距离计算
计算公式:1000/40=古里/今公里
所以:
狗邪韩国→对马国 1250里
对马国→过翰海到一大国 1157里
大国→末卢国 1050里
又因为
带方郡→邪马台国=12000里
带方郡→邪马台国=带方郡→狗邪韩国→对马国→过翰海到一大国 →末卢国 →伊都国 →奴国 →不弥国 →投马国 →邪马台国
所以:12000里=7000+1050+1157+1250+500+100+100+水行20日+水行10日
水行30日=843里
水行20日=562里
水行10日=281里
即不弥国→投马国 水行20日=562里
投马国→邪马台国 水行10日=281里
当然,其前提是水行速度相对平均,不过这种过于细节的东西限于史料已经无法考虑在内了
在这里,有朋友提出因为方向性的原因,上面的等式(带方郡→邪马台国=带方郡→狗邪韩国→对马国→过翰海到一大国 →末卢国 →伊都国 →奴国 →不弥国 →投马国 →邪马台国)不一定成立,而且认为万二千里可能是虚指,在这里,我要提出,这个等式肯定是成立的,因为万二千里是使者过的路程的总和,古代不可能会测两点间的直线距离,如果有更近的路使者就不会如文中这么走了,所以万二千里这个数字可以成为等式的一边,另外关于万二千里这个数,肯定是虚数,但个人认为不太会是虚指,虚指的话为什么不说是万三千里,或者干脆说数万里,因为使者对他走的路程也大致有个估计,只不过这个估计也不一定准是了。
现在我们就可以根据地图上的距离来大致推算邪马台国位置了,方向性以正向算,即东为正东,东南为正东南,以此类推(由于没有其他辅助史料只能这么做了)。
首先我们拿现在的日本北九州地图作参考
参考公式:
地图距离(单位:厘米)/古里=24/1157=00020743
末卢国→伊都国 东南1037厘米
伊都国→奴国 东南02074厘米
奴国→不弥国 东02074厘米
不弥国→投马国 南11658厘米
投马国→邪马台国 南05828厘米
根据上文的计算结果,我们看看结果是怎么样的,注意可以有两条线路,个人趋向于蓝色那条,毕竟根据全文来看邪马台国应该偏东
国造本纪的地图根据上面公式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也看一下
让我们看下《倭人传》中其余还有参考意义的几句话
东渡女王国东渡海千馀里,复有国,皆倭种。又有侏儒国在其南,人长三四尺,去女王四千馀里。又有裸国、黑齿国复在其东南,船行一年可至。参问倭地,绝在海中洲岛之上,或绝或连,周旋可五千馀里。
从周围国家的位置也许能更确实的估计邪马台国位置
根据正统九州说的理论,多主张邪马台国位置在福冈市附近的筑后(注2),也就是筑志国造附近,不过大家也请注意,根据原文推算出的距离,如何也无法到达那个位置,除非是日本使者夸大倭国大小,但是倭人传是根据中国使者所述所载,夸大数据可能性不大
看了上图,说真的笔者原来的估计是邪马台国是在北九州中部偏东的位置,因为下文还有“东渡海千余里”,笔者自然向四国岛方向想,但是看了刚才推算出的两张图,国造本纪的那条红色路线给了我很大启发,大家也许已经看出我的“企图”了,这个位置的东面正好是海,虽然说千余里有点勉强,但是如果非直线距离就能解释了
那么再看看下图,圈中为邪马台国位置,2即侏儒国位置,如果在四国岛则无法向南拉出4000余里的直线,所以《倭人传》的描述压根没出九州岛
下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四国岛绝对无法向南拉出3000余里的直线,蓝线以下(因为原文中没提到过向北)四国岛绝对不可能画出图内红线的长度,而红线据文中所述只有3000余里阿,所以《倭人传》的描述压根没出九州岛,因为只有九州岛才能容纳这个距离。
结论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发现,长崎与熊本中间的那个半岛根据目前材料很有可能是邪马台国位置。当然,现在估算邪马台国位置和拼图一样,要完成拼图,但是拼片不够,所以上文仅供参考,等有更多考古证据或文字证据后才能做更正确的判断。另外,个人还是觉得,以《古事记》或是《日本书纪》的神话来考据邪马台国是非常错误的
上古,地球生物大爆发之时,亦正是地球生态环境改善之时。一日,负责生命计划事业的女娲乘坐着宇宙飞船,从高空俯视并观赏着地球上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景,却发现,地球上虽然已经出现了众多生灵,草木繁茂、莺歌燕语、鱼翔浅底、走兽竞跑 然而,千百年之后,地球上也许依然只是如此景貌,并不会出现较大改变,更何谈进步与发展 女娲思索着此事,突然脑洞大开,灵光乍现:她决定为地球引进智慧生命物种——人类。
彼时,人类的雏形(两栖动物)在女娲的实验室里已经进化为短尾、可直立行走并逐渐适应陆地生活的物种。女娲看到地球上广阔无垠、被繁茂植被覆盖着的美丽陆地,越发认为人类适合居住在此。于是,女娲开始实地考量,首先,她用测速仪检测出地球的自转速度、公转速度同大地星球相比,所差无几;然后,采集了一些地球上的土样与水样以及大气样本,返回了大地星球,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实验室,化验地球上的水土与大气成分,却意外发现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于是准备着手实施人类生命转移计划。谁知,在她上交提案之后,却遭到了部分同事的反对,因为实验室之中的人类其实是大地星球上的人类(女娲他们)的克隆体的进化状态——大地星球气候渐渐变暖、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现状迫使人面蛇身的他们不得不由两栖类生命转化为陆栖生命。所以,女娲才奉命在实验室里进行进化演示实验。当下,实验进行得非常顺利,成功的曙光已经渐渐耀进大家的眼中。在此状况之下,冒着地球上未知的风险,总部部长也不会同意将胜利的果实送到其他星球上。
女娲不得不重新修改提案、遵守规定,只带那些尚处在培养皿中、智力不高的人种,并与总部达成协议——禁止这批人类重返大地星球。
培养皿中的新物种能否在地球上存活呢?善良的女娲将飞船停在温暖向阳的高地——昆仑山巅,并与几位助理一起搭建了一座光明殿,殿中建有巨大水池并引来昆仑温泉入池,然后,将培养皿中的物种连同培养液倾入池中
事实证明,地球上的丰富资源确实适合人类生存,这些在温池中成长并渐渐获得了灵性的生物在成熟之后便从池中爬了出来,虽然体型偏小、身体上还沾有泥巴(正是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由来),但是他们懂得四处行走奔跑、自主觅食
女娲隔着玻璃窗,从飞船里看到此情此景之时,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一般,高兴得热泪盈眶
几位助理为这些“孩子们”拿出了一些衣服,并手把手教他们洗漱、穿衣
然而,更难的是,后期对这些尚且蒙昧的人类的智力开发之事。
女娲和助理们从简单的喊“娘娘”慢慢开始,一字一句地教他们,渐渐地,开始教他们唱歌跳舞、制作并使用工具、农耕捕猎、生火做饭
甚至,在“孩子”成年之后,女娲安排他们相亲、婚配
可惜,克隆人的寿命有限并且被减少了很多,正常人类的寿命可达千百年,而克隆人只有数十年。这一点令女娲痛心不已。
为了人类的繁衍生息与繁荣昌盛,善良勇敢的女娲决定返回大地星球将其他的克隆人全部带回地球,未料,等她回去时,实验室里已不知何时开始变得空无一人
从监控中,女娲看到,之前这里所有的克隆人全部被赶了出去并四散各地,或落水坠崖下落不明,或葬身猛禽野兽之口
饱含着悲伤的泪水,女娲义愤填膺地质问部长时,神色高冷的部长淡淡地说这是让他们回归大自然
无望之中,女娲只得带着助理与几位支持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去寻找其他失联的克隆人
在高倍像素的监控画面的指引中,历经千难万险,女娲他们找到了所有尚且存活着的克隆人以及他们的后代
然而,当女娲他们乘坐飞船离开大地星球之时,并未料到,浓浓的杀气已开始在那位高冷的部长心中渐渐升腾起来
地球上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对于女娲他们来说,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不过,只要看到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为地球大地带来了许多灵气与生机,女娲就觉得,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女娲几乎夜夜都在祷告,并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她相信这些新型人类会在地球上生活得越来越美好的!终有一天,他们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高科技!甚至,比冰冷的大地星球更加繁华!
可惜,现实却是如此残酷,那位高傲的部长悄悄派出了自己的私人舰卫队,首先偷袭了女娲的飞船,致使飞船受损,意欲让她再也无法返回大地星球;第二招,便是炸毁了青海岸堤,导致海水倒灌,淹没了不少生灵 一时间,人们以为天有漏洞、开始泄露巨量的雨水,惊慌之中,躲进飞船的救生舱中,虽然救生舱与部分人类都被洪水冲走了,但是,处于高地的部分人类尚且存活了下来。女娲见状,迅速启动飞船的自动驾驶功能,虽然飞行速度被减缓了很多,但是依然足以撞击部长的私人飞舰 最终,这两架飞舰都在落地之后被肢解,大部分坚硬金属被用来阻拦洪水。在女娲的带领下,几位人高马大的巨人助理用巨石与泥土很快修好了一座青海决口。
不久后,当女娲看到十来架喷着火焰的飞船渐渐逼近地球之时,便猜到,这是部长的第三招出鞘了。所幸,女娲之前保留了一些炸药原料。于是,她决定召集助理们一起连夜制作炸药 几天后,炸药与发射架均已部署就位,这也是出乎部长意料之外的。然而,更加让那位部长大跌眼镜的是,这九架火舰全部被射击并炸裂于高空中,最终燃烧殆尽
胜利的喜悦虽然掺杂着悲伤,然而,看到幸存下来的人类,女娲又打起了精神,准备迎接新的战役,只是,她没有料到,第四招竟然就是被布局为棋子的身边人。那日,入夜之后,秋天在甜甜的果实芬芳中渐渐氤氲出丰收的幸福感,似乎就要抹杀掉所有的危机感,突然,女娲听到了几声打斗的声音
“娘娘,嫦曦是卧底!啊——”
等到女娲赶到声音传出之地时,只看见助理逢蒙已口吐鲜血、倒在地上,生命垂危,“娘娘,不要管我,快去追杀嫦曦!”
女娲意识到嫦曦的叛变绝非如此简单,只不过,等她赶出去的时候,却看见嫦曦端坐在一架飞舰的副驾驶位置上,只此一眼,便调转舰头,朝着明亮的月影飞去
善良的女娲潜意识里觉得嫦曦不是见利忘义之人,也不忍心戳穿嫦曦在人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女神形象,于是对外宣称逢蒙才是坏人,可惜,彼时的逢蒙早已再也听不到后人对他的褒贬之词了
然而,嫦曦比逢蒙更可怜——女娲来到嫦曦的房间中,看到了嫦曦手写的一封信,便明白了一切,也选择原谅了她。
“娘娘,我并非故意将您的落脚之处透漏给部长,只是他作为大地星球的最高领导者,有着自己的考虑,他担心这些克隆人将来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对大地星球构成一定威胁。宇宙中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大地星球的长久发展,他老人家不得不选择消灭这些克隆人;部长还说,这些克隆人基因不稳定,以后还不知道会演化成什么样,到时候,对于大地星球来说,岂不是一件丑事;我已经将毒药撒进了那口水井之中,附近的淡水水源也有污染,你们,自求多福吧!我要尽快返回大地星球去汇报工作并解救被扣押的亲人们,至于后羿,请您帮忙转告他,我已经做了违背良心之事,不配再做他女朋友,更不配再做您的助理,再见 ”
读完书信,女娲赶紧发布消息,让大家不要在附近打水,可惜依然有少数不知情的人们不小心饮用了被污染的水,从而失去生命。安葬了这些不幸离世的人们之后,其余的人们仿照女娲的做法,搬来瓜果祭祀,并在夜里遥望月亮。人们只以为女娲在想念嫦曦,却不知道女娲在默默等待着嫦曦的消息,因为根据她对部长的了解,嫦曦此番回去必定凶多吉少。
事实证明,女娲的担心是正确的,只是她并未预测到看似柔弱的嫦曦也会有无比惊人的爆发力:
老部长得知嫦曦的任务顺利完成之后如约释放了她的家人,却在几天之后反悔了。只因侦察机带回来的影像资料显示,那些克隆人在地球上依然安居乐业,从而激怒了老部长,于是,他以莫须有的罪名下令逮捕嫦曦以及她的家人
此时,原本已经开始腐败的旧制度终于显现出摇摇欲坠之势:嫦曦一面躲避逮捕,一面奔走呼告、揭露老部长的罪行——政治不作为、滥用职权、为了眼前利益默许一些对环境污染较重的科研项目进行、并未真正做到保护生态导致环境继续恶化、私自动用军舰、滥杀无辜
令人意外的是,随着时间的积累,支持嫦曦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累积多年的民愤终于在此时全面爆发
最终,民心所向,老部长被罢免了。
新任的部长本着一颗仁爱之心,支持那些克隆人在地球上生活,并允许他们获得新的身份——地球人类,不过,禁止地球人类与大地星球的人类通婚(虽然事实上,依然会有人违反这项规定并致使地球上诞生了一种新型血型,现代人命名为熊猫血)。
新政颁布之后,新部长还派出一些大地星球人类去帮助地球人类:
首先,他们在地球各地寻找之前被大水冲走的那群救生舱之中的地球人类,所至之处,凡有人类,便提供帮助,搭建更加结实的房舍,并授予地球人类更多的生存技巧
其次,他们支持地球人类的发展事业,并切实提供了一些硬件方面的有利帮助。不过,为了保密与消除自身安全隐患,他们离开时带走了提供帮助的高科技器械,也并未留下任何可以返回大地星球的工具,还尽可能地清除了高科技痕迹。如此,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球人类的活动范畴,以备不足以威胁到大地星球。
这些,在女娲眼里,是始料未及的,当初的愿望是只要允许地球人类生存下来,已足以令她无比开心——这项支持克隆人拥有合法地位的革命活动终于取得了胜利!
为了更好地开化地球人类的智力,女娲还带来了大地星球的富含智慧的书籍,教会地球人类如何为人处世实现人生价值并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
其中,一些早慧的地球人类还发明出了更多的富含地球特色的文化,而那些曾经为地球人类提供帮助的人们后来被地球人尊敬为“神仙”,流芳百世
看到地球人类渐渐学会了自力更生,女娲便率部潜入海洋深处了却此生,并最终与她热爱的事业一起长存于地球之上
张山雷为近代医学家。名寿颐。上海嘉定人。致力于中医教学临床。著作较多,其中《经络俞穴新考证》,对经络学说的阐发与俞穴部位的考证都有所贡献。张山雷(18731934年)。字寿颐,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初习举子业,因母病遂弃儒习医,师从名医俞德琈、侯春林、黄醴泉,先学内科,后又从朱阗仙学外科,并协助其创办黄墙医校。1920年应兰溪知县盛鸿焘所办中医专门学校任教务主任,自是,教学兼诊务,身兼二职,求医者无虚日,对当时盛行之西洋医学,主张吸收其长处,中西汇通,主要是通过吸收西医以丰富固有之医学。为现代中西医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同时期医家张锡纯、张国华合称“三张”。于中风证颇有研究,认为系真阴亏损、内热生风,治宜清热顺气开痰、培本,提出中风八法。于外证、儿科及妇科证均有心得。著述颇丰,包括《重订中风斠诠》、《沈氏女科辑要笺正》、《钱氏小儿药证直诀笺正》、《经脉俞穴新考正》、《张洁古藏府药式补正》、《谈医考证集》、《疡科纲要》、《脉学正义》、《全体新论疏正》、《湿温病医案平议》。另有未刊之《皇汉医学平议》、《古今医案平议》及其他若干医著。
详见百科词条:张山雷 [ 最后修订于2015/6/12 9:43:12 共47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孔奂的古籍记载
本文2023-10-07 19:50: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