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鼎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2收藏

天鼎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天鼎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天鼎穴的定位 9 取法 10 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天鼎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主治病症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天鼎 1 拼音

tiān dǐng

2 英文参考

Tiāndǐng LI17 [中国针灸学词典]

tiāndǐ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I1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天鼎 汉语拼音 Tianding 罗马拼音 Tienting 美国英译名 Heavenly Vessel 各

号 中国 LI17 日本 17 法

国 莫兰特氏 GI17 富耶氏 德国 DI17 英国 Li17 美国 LI17

天鼎为经穴名(Tiāndǐng LI17)[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顶、天盖、天项。属手阳明大肠经[1]。天即天空,指上而言,鼎为古代炊器,颈部以上形似鼎,穴在颈部,相当于鼎足之处,故名天鼎[1]。主治咽喉肿痛,喉痹,吞咽困难,扁桃体炎,喉头炎,舌骨肌麻痹,声带疾患,暴喑,气梗,喉中痰鸣,梅核气,瘰疬,瘿气,甲状腺肿,颈淋巴结核等。

4 天鼎的别名

天顶(《针灸资生经》),天盖[2],天项[2]。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天鼎,在颈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

6 穴名解

天即天空,指上而言,鼎为古代炊器,颈部以上形似鼎,穴在颈部,相当于鼎足之处,故名天鼎[1]。

天,有巅义,至高无上。鼎,三足两耳,是古代宝器和烹调炊具,其形上有两耳,下有三足。人之颈后正中大椎处有一突起,形似一足。人腰以上为天,头颈之位高,在颈项之穴,每以天名之。该穴处两面各有颈肌突显,形成三足之势。头圆在上像天,因而名之,并喻为吸入天气的贵重门户。鼎乃宗庙重器,虽处尊贵之位,而无显赫之功,常在封闭,故本穴又名“天盖”。[2]

7 所属部位

颈[2]

8 天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天鼎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中点[3][4]。

天鼎位于颈外侧,扶突穴下1寸,胸锁乳突肌后缘;或于扶突穴与缺盆穴连线之中点处取穴(《医宗金鉴》)[5]。另说“在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针灸甲乙经》);“在项缺盆直扶突,气舍后一寸陷者中。”(《太平圣惠方》);“在颈缺盆置(直)扶突后一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扶突后寸半,合人迎后三寸;一法迳取结喉旁开四寸五分”(《循经考穴编》)[5]。

天鼎位于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正坐,微仰头取穴[1]。

天鼎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天鼎穴的位置

天鼎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天鼎穴的位置(肌肉)

天鼎穴的位置(骨骼)

9 取法

天鼎位于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正坐,微仰头取穴[1]。

正坐位,头微侧仰,喉结旁开3寸,约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的扶突直下1寸,横平水突,当胸锁乳突肌后缘处取穴[6]。

快速取穴:先找到扶突(拇指弯曲,其余四指并拢,手心向内,小指放喉结旁,食指所在处即是),再找到锁骨上窝中央,两者连线中点处即是[7]。

10 穴位解剖

天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后缘、臂丛神经。皮肤由颈丛的锁骨上神经分布。在皮下筋膜有颈阔肌和颈前浅静脉,颈阔肌受面神经的颈支支配,颈前浅静脉是锁骨下静脉的属支。针经皮肤、皮下组织的浅层,由胸锁乳突肌后缘,达深部的臂丛的神经根融合和分支的干、股部。胸锁乳突肌由脑神经副神经支配。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后缘→斜角肌间隙[1]。

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椎前筋膜[4]。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颈横神经分布;深层有臂神经丛经过,并有其分支、面神经颈支和颈升动脉分布[4]。

布有锁骨上神经,正当颈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处,深层为膈神经,并有颈外浅静脉通过[5]。

11 天鼎穴的功效与作用

天鼎有清利咽喉,理气散结的作用。

天鼎有利咽喉,调气机作用[1]。

按“鼎”字之义,功在水火。养生家借此寓其调和水火之意。本穴功在调和,不事克伐。凡消大患于无形,而有裨于社稷者,谓为调和鼎鼐。本穴主治暴喑、气梗、咽肿、喉痹、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等诸股火证之有碍于喉咽者,取此穴以通畅之。[2]

12 主治病症

天鼎穴主治咽喉肿痛,喉痹,吞咽困难,扁桃体炎,喉头炎,舌骨肌麻痹,声带疾患,暴喑,气梗,喉中痰鸣,梅核气,瘰疬,瘿气,甲状腺肿,颈淋巴结核等。

天鼎穴主治咽喉肿痛、暴喑、气梗、梅核气、瘰疬[4]。

天鼎主要用于口、咽等疾患:如暴瘖、气梗、喉痹、咽肿、吞咽困难、扁桃体炎、喉头炎、舌骨肌麻痹、声带疾患及瘰疬、瘿气等[1]。

天鼎主治暴喑气哽,咽喉肿痛,瘿气,瘰疬等[5]。

天鼎主治咽喉肿痛,暴喑,喉中痰鸣,瘿气,瘰疬[6]。

针灸不常取用天鼎穴[2]。

五官科系统疾病:甲状腺肿,喉炎,舌骨肌麻痹症;

其它:颈淋巴结核,扁桃体炎。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1][4],局部酸胀,针感向咽喉放散。

直刺05~1寸。[5]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咽喉放散[6]。

132 灸法

可灸[1][4][6]。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5]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4 配伍

天鼎配间使,有宁心利窍作用。治失音[1]。

天鼎配照海治慢性咽炎[1]。

天鼎配合谷、承浆、太溪洽初期声带麻痹[1]。

天鼎配曲池、膈俞,治喉痹[6]。

天鼎配合谷、廉泉、太溪、天突,治咽喉肿痛[6]。

天鼎配合谷、承浆、天容,治喑哑[6]。

天鼎配气舍、膈俞,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作用,主治咽喉痹哽噎,咽肿不得息,食饮不下。

15 特效

用力按压天鼎穴50次,可缓解扁桃体红肿所造成的疼痛及喉咙阻塞等症状[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暴喑气哽,喉痹咽痛不得息,食饮不下,天鼎主之。

《针灸大成》:主暴喑气梗,喉痹嗌肿,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

《备急千金要方》:天鼎、气舍、膈俞,主喉痹哽噎咽肿不得消,食饮不下。

和于大夫从零学中医——针灸篇(第七篇:郄穴)

本系列文章《和于大夫从零学中医》追求在非中医专业读者、普罗大众学习本系列内容后,能明白中医基本原理,掌握相应的核心操作,可以使用与此相关的中医、中药、针灸等知识对日常生活常见的 健康 问题进行安全、合理、有效的处理,突出中医真实而有效的预防保健,乃至的治疗作用。

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一共16个郄穴。除足阳明胃经的梁丘外,都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

郄穴在临床当中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虚实的征象。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治咳血,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中都治崩漏。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胃脘疼痛取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等。

1、足太阴脾经之郄穴--地机穴,位于人体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2、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3、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穴,在屈肘时,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4、足阳明胃经郄穴--粱丘穴,取该穴时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3寸。

5、手少阴心经郄穴--阴郄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6、手太阳小肠经郄穴--养老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缘中。

7、膀胱经郄穴--金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8、足少阴肾经郄穴--水泉穴,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太溪穴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前上部凹陷处。

9、手厥阴心包经郄穴--郗门穴,位于腕横纹上五寸。

10、三焦经郄穴--会宗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穴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11、胆经郄穴--外丘穴,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

12、足厥阴肝经郄穴--中都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13、阴跷脉郗穴--交信穴,位于人体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复溜穴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14、阳维脉郗穴--阳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15、阴维脉郗穴--筑宾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16、阳跷脉郗穴--跗阳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该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有吸热化湿之功效。主治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等症。

手太阴肺经孔最穴,手厥阴心包经郄门穴,

手少阴心经阴郄穴,手阳明大肠经温溜穴,

足太阴脾经地机穴,足厥阴肝经中都穴,

足少阴肾经水泉穴,足阳明胃经梁丘穴,

足少阳胆经外丘穴,足太阳膀胱经金门穴,

手少阳三焦经会宗穴,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

阴维脉筑宾穴,阳维脉阳交穴,

阴跷脉交信穴,阳跷脉跗阳穴。

郄穴在临床中,其实是简便易学又实用的救身之道。比如,有人突然出现 休克 的紧急情况时,找医生或打电话叫救护车都要耽误一些时间,即使医生来了或者救护车赶到,病人往往也就撒手西去了。如果懂得这些简单而实用的一穴救命的方法,用指尖掐按病人鼻唇之间的 人中穴 ,就可使患者苏醒,再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不迟,此即民间所谓的 [掐人中] 。真正的急救,是在医生和救护车还没有到来前的当场施救,以赢得宝贵的时间。再比如 心脏病突然发作 ,可马上取心包经上的 郄门穴 ,只要对这个穴位进行强烈刺激(强有力的按压),往往能一穴见效,迅速缓解病情而起死回生。西医的急救方法在家庭是做不到的,而通过中医的简单取穴进行急救,只要穴位选的准,按压方法得当,则是最快速、最有效的。

当出现 急性胃疼 时应立即想到 梁丘穴, 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该穴,持续2-5分钟,往往可以立即止疼;

孔最穴 ,这可是治疗 内脏出血 的郗穴,使用时可用母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该穴;

当有 尿血症 时,要马上想到 水泉穴 女子崩漏、膝关节炎、疝气 就找 中都穴

急性腰痛 时可随手取来 养老穴 胆囊疼痛 了就快按 外丘穴

凡遇 心动过速、心绞痛等心胸疾患 那就是 郄门穴 的事了,按压的时间同前;

外丘和阳交穴 可以治疗 急性头疼

当出现 头疼、咽喉肿痛、肠鸣腹疼 的时候就选 温溜穴

那么 心疼、吐血、鼻出血 怎么办?可以选择 阴郗穴 ,平时经常按压此穴还可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

地机穴 ,可治疗腹胀、腹疼,泄泻,这个穴位按压时间要长些,3到5分钟;

筑宾穴 ,可治疗恶心呕吐;

交信穴 ,可治疗月经不调、痢疾、肠炎;

承浆穴 ,可治疗休克昏迷、口眼歪斜、齿龈肿疼。

至于 梁丘穴 中脘穴 治疗急性胃炎;

孔最穴 膻中穴 治疗气逆吐血等。

郄穴歌

郄有孔隙意,本是气血聚。

病症相应点,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当。

胃经是梁丘,脾应取地机。

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

膀胱金门寻,肾向水泉觅。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列。

胆经在外丘,肝经中都立。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会,阴维筑宾为。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五行 5 表里经脉 6 手少阳三焦经属络的脏腑 7 手少阳三焦经联络的器官 8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径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82 《脉书·十一脉》 83 《中医大辞典》 84 《中国针灸学词典》 85 《中医药学名词(2004)》 9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91 本经腧穴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922 络穴 923 郄穴 924 五输穴 925 交会穴 926 八脉交会穴 93 本 94 标 10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病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102 《脉书·十一脉》 103 《中医大辞典》 104 《中国针灸学词典》 11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主治病证 111 主治对比 12 经文互参 1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手少阳三焦经 1 拼音

shǒu shào yáng sān jiāo jīng

2 英文参考

triplewarmer channel of hand shaoyang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haoyang Sanjiao Channel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haoyang Sanjiao Meridian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手少阳三焦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2]。代号SJ[2]。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为表里[1]。五行属(相)火[1]。《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上直,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䪼;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尺骨、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属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并与督脉相会于大椎,上行到项,沿耳后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3]。其另一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眦,经气于瞳子髎穴与足少阳胆经相接[3]。

三焦经一侧有23穴。其中有13个穴分布在上肢背面,10个穴在颈部,耳翼后缘,眉毛外端。首穴关冲,末穴丝竹空。原穴为阳池穴,络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内关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1]。

手少阳三焦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头面五官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及其他疾病。如:小腹硬满、气胀,小便不利或遗尿,水肿,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痛,颊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本经腧穴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证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病证。例如头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颊肿、水肿、小便不利、遗尿以及肩臂外侧疼痛等证。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它能治疗发热病,它的性质介于太阳阳明之间,与心包经相表里。

4 五行

火[1]

5 表里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为表里[1]。

6 手少阳三焦经属络的脏腑

属三焦,络心包[4]

7 手少阳三焦经联络的器官

系耳后,出耳上角,入耳中,至目锐眦[4]

8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径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三焦合入于委阳。

[本经穴] 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阳池(原),外关(络),支沟(经),会宗(郄),三阳络,四渎,天井(合),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

[交会穴] 瞳子髎,上关,颔厌,悬厘,肩井(足少阳);秉风,颧髎,听宫(手太阳),大椎(督)。

语译

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液门),沿着手背(中渚、阳池),出于前臂伸侧两骨(尺骨、桡骨)之间(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向上通过肘尖(天井),沿上臂外侧(清冷渊、消泺),向上通过肩部(臑会、肩髎),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天髎,会秉风、肩井、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纵隔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上向颈旁,联系耳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直上出耳上方(角孙;会颔厌、悬厘、上关),弯下向面颊,至眼下(颧髎)。

耳后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和髎、耳门;会听会),经过上关前,交面颊,到外眼角(丝竹空;会瞳子髎),接足少阳胆经。

此外,三焦下合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穴。

(2)足阳明胃经部分:从手少阳三焦经之肩后天髎穴交出足少阳胆经后,入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散布入任脉之膻中穴(气会穴),再散络心包,下膈内而循行之,此皆属三焦经。(1)手少阳三焦经部分:起自小指、次指外侧端处关冲穴,从关冲上第四、五指之间液门穴、中渚穴,循手腕表上行至阳池穴,出臂外两骨之间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等穴,上贯肘入清冷渊穴,从清冷渊循臂臑外,上肩循消泺、豸臑会、肩髎、天髎穴,从天髎穴交出足少阳胆经。

(3)手少阳三焦经部分:其支者,从任脉膻中穴上,偏外斜出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上颈项本经之天牖穴。从天牖循系耳后翳风穴,瘈脉穴、颅息穴,从颅息直上耳角之角孙穴,经丝竹空穴绕耳以屈下至眼眶骨旁之和髎穴及耳门穴。

(4)足少阳胆经部分:其本支之别支者,从耳后出走耳前,过足少阳胆经客主人穴(上关穴)之前,交面脸颊至目锐眦之外,以交于足少阳胆经。

循行路线:

起于无名指之端

循手表上

贯肘

入缺盆

布膻中络心包络

下膈属三焦

其支出耳上角

手少阳三焦经经别循行路径图

8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臂少阴脉: 出中指,循臂上骨下廉,奏耳。

[阴阳本] 耳脉: 起于手背,出臂外两骨之间,上骨下廉,出肘中,入耳中。

83 《中医大辞典》

手少阳三焦经自无名指尺侧端(关冲)起始,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行至腕部(阳池),向上行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着上臂后边,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从足少阳胆经后面,前行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在膻中(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膻中部位分出,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经颈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到达面颊,直至眼眶下部。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翳风)进入耳中。出行至耳前,经过客主人前边,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丝竹空、瞳子髎)。脉气由此与足少阳胆经相接。[2]

84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少阳三焦经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开始,向上出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着手背出于前臂外侧尺、桡两骨之间,向上通贯肘尖部的天井,沿上臂外侧上肩部,走至足少阳胆经之后,前行进入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两乳之间的部位),联络心包,通过横膈,绕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膻中分出,上出缺盆,经项旁,连系耳后,上行出于耳尖上方的角孙,再弯曲向下,经面颊到目下;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行耳前,经过颧弓上缘,交面颊,当外眼角丝竹空后交于足少阳胆经。[1]

85 《中医药学名词(2004)》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尺骨、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属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并与督脉相会于大椎,上行到项,沿耳后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其另一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眦,经气于瞳子髎穴与足少阳胆经相接。[3]

9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91 本经腧穴

三焦经一侧有23穴。其中有13个穴分布在上肢背面,10个穴在颈部,耳翼后缘,眉毛外端。首穴关冲,末穴丝竹空。原穴为阳池穴,络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内关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1]。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总图

本经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开始,向上出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着手背出于前臂外侧尺、桡两骨之间,向上通贯肘尖部的天井,沿上臂外侧上肩部,走至足少阳胆经之后,前行进入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两乳之间的部位),联络心包,通过横膈,绕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膻中分出,上出缺盆,经项旁,连系耳后,上行出于耳尖上方的角孙,再弯曲向下,经面颊到目下;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行耳前,经过颧弓上缘,交面颊,当外眼角丝竹空后交于足少阳胆经[1]。

手少阳三焦经(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本经自无名指尺侧端(关冲)起始,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行至腕部(阳池),向上行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着上臂后边,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从足少阳胆经后面,前行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在膻中(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上、中、下三焦[2]。它的分支,从膻中部位分出,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经颈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到达面颊,直至眼眶下部[2]。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翳风)进入耳中[2]。出行至耳前,经过客主人前边,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丝竹空、瞳子髎)[2]。脉气由此与足少阳胆经相接[2]。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眼角痛,汗出,颊痛,耳后、肩、臑、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图33)[2]。

图33(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起自手无名指(第四指)外侧末端指甲旁之关冲穴(井穴),经第四、五指缝间之液门穴(疗穴),再上行一寸第四、五掌骨间之中渚穴(输穴),经手腕前表陷中之阳池穴(原穴),再沿腕后尺、桡骨间之外关(疗穴),腕背上尺、桡骨间三寸支沟穴(经穴),上行经会宗、三阳络、四渎等穴,行至肘尖(尺骨鹰嘴)后方凹陷中之天井穴(合穴),肘上骨罅中,井上一寸清冷渊穴,再上为消泺穴,再上为三角肌下方之臑会穴,行肘中即手臂外侧上行,至肩峰后下方臑上陷之肩髎穴(疗穴),再上肩胛骨上角处之天髎穴,行至下颔角后方,耳下一寸之天牖穴,经颈动脉后方耳后尖角陷之翳风穴(疗穴),上头颅耳后方之瘈脉穴,绕耳后上至颅息穴,至耳尖上方发际之角孙穴,并环行至耳前,开口时呈凹陷处之耳门穴(疗穴),从耳廓根上缘平行至颞浅动脉旁之和髎穴,前平行至眉尾之丝竹空穴(疗穴)。

手少阳三焦经经筋图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阳池

922 络穴

外关

923 郄穴

会宗

924 五输穴

井穴(金):关冲

荥穴(水):液门

输穴(木):中渚

经穴(火):支沟

合穴(土):天井

925 交会穴

交会穴表(●所属经 √交会经)

经名

穴名

手少阳三焦经

足阳明胃经

手太阳小肠经

任脉

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大肠经

阳维脉

中脘

秉风

颧髎

听宫

瞳子髎

上关

颔厌

悬厘

肩井

天髎

翳风

角孙

耳和髎

926 八脉交会穴

外关(通阳维脉)

93 本

部位:小指次指之间上2寸[5]

腧穴:中渚[5]

94 标

部位:目后上角、目外眦[5]

腧穴:丝竹空[5]

10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病

患手少阳三焦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头部、耳、喉、胸胁、发热病,有下列病候:耳鸣、听觉减退、咽喉肿痛闭塞、头痛、自盗汗、眼外角痛、颊痛、耳后痛、肩臑痛、肘臂外缘痛、无名指不能运转。

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眼角痛,汗出,颊痛,耳后、肩、臑、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

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肿,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语译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耳聋,耳鸣,咽颊肿,喉咙痛。

本经穴主治“气”方面所发生病症:自汗出,眼睛外眦痛,面颊肿,耳后,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侧均可发生病痛,小指侧的次指(无名指)不好使用。

10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其病: 病产(生)聋,囗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少阳之脉。

[阴阳本]是动则病:耳聋,浑浑朜朜,嗌肿。

是耳脉主治其所产病:目外眦痛,颊痛,耳聋,为三病。

103 《中医大辞典》

手少阳三焦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眼角痛,汗出,颊痛,耳后、肩、臑、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2]

104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少阳三焦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头面五官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及其他疾病。如:小腹硬满、气胀,小便不利或遗尿,水肿,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痛,颊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1]

11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主治病证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主治侧头、耳、胸胁、咽喉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6]。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证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病证。例如头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颊肿、水肿、小便不利、遗尿以及肩臂外侧疼痛等证。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它能治疗发热病,它的性质介于太阳阳明之间,与心包经相表里。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7]

穴名

部位

主治

关冲

指端

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热病

液门

指间

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疟疾

中渚

手背

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热病

阳池

腕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疟疾、消渴

外关

前臂

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胁肋痛、热病、上肢痹痛

支沟

前臂

暴喑、胁肋痛、便秘、热病

会宗

前臂

耳聋、癫痫

三阳络

前臂

耳聋、暴喑、上肢痹痛

四渎

前臂

耳聋、齿痛、暴喑、上肢痹痛

天井

偏头痛、瘰疬、癫痫

手肘部: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

清冷渊

上臂

上肢痹痛、目黄

清泺

上臂

颈项强急

臑会

上臂

上肢痹痛

肩髎

肩臂挛痛不遂

天髎

肩背痛、颈项强急

肩臂部:局部疾患为主

天牖

头痛、耳聋、瘰疬、项强

翳风

耳鸣、耳聋、口眼歪斜、颊肿

瘈脉

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风

颅息

头痛、耳鸣、耳聋

角孙

颊肿、齿痛、目翳

耳门

耳前

耳聋、耳鸣、齿痛

耳和髎

耳前

头痛、耳鸣、牙关紧闭

丝竹空

眉梢

头痛,目疾

颈、侧头部:侧头、耳、目疾患

111 主治对比

本表据《针灸甲乙经》而列。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经腧穴主治以“耳聋”症最为多见,其次则是肩、肘、臂等处的外经病症。

本经穴主治耳聋,可以上溯“阴阳十一脉”的关于“耳脉”的命名。表明此脉与耳具有主治上的联系,其主治即以“目外眦痛、颊痛、耳聋”三病为主。

“颊痛”在腧穴主治中只有“颔痛”,这是指颞侧的头面痛,证属少阳头痛,不能只看成下颔痛,颔厌穴所在是“颔”的上界。

“目外(锐)眦痛”在腧穴主治中只称“目痛”,未加细分。“嗌肿”作为“嗌外肿”,其范围也有所扩大。经脉病证与腧穴主治两者是相符合的。

12 经文互参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按:此篇分析精、气、津、液、血、脉。)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按:此篇论五脏六腑胀证。)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治主病者。(按:此篇分手足六经厥或厥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五行 5 表里经脉 6 手太阴肺经属络的脏腑 7 手太阴肺经联络的器官 8 手太阴肺经循行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82 《脉书·十一脉》 83 《针灸学》 84 《中医大辞典》 85 《中国针灸学词典》 86 《中医药学名词(2004)》 9 手太阴肺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922 络穴 923 郄穴 924 募穴 925 五输穴 926 八脉交会穴 927 交会穴 93 本 94 标 10 手太阴肺经经脉病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102 《脉书·十一脉》 103 《针灸学》 104 《中医大辞典》 105 《中国针灸学词典》 11 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病证 12 经文互参 1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手太阴肺经 1 拼音

shǒu tài yīn fèi jīng

2 英文参考

lung channel of hand tai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he Lung Channel of HandTai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ung channel of handTaiyi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Taiyin Lung Channel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aiyin Lung Meridian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2]。代号LU[2]。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1]。五行属金[1]。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于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3]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肺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懑,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厥冷、麻木酸痛等症[2]。

本经腧穴可主治呼吸系统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咳嗽,喘息,咳血,胸闷胸痛,咽喉肿痛,外感风寒及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

4 五行

手太阴肺经五行属金[1]。

5 表里经脉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1]。

6 手太阴肺经属络的脏腑

属肺,络大肠,环循胃口[4]

7 手太阴肺经联络的器官

喉咙[4]

8 手太阴肺经循行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5]。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5]。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 还循胃口, 上膈属肺。从肺系, 横出腋下, 下循臑内, 行少阴、心主之前, 下肘中, 循臂内上骨下廉, 入寸口, 上鱼, 循鱼际, 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 出其端。

[本经穴] 中府(肺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交会穴] 手三阴经无交于他经穴。

语译

手太阴肺经:①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②穿过膈肌,属于肺脏。③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④下循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 ⑤下过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⑥进入寸口 ──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其边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腕部支脉:⑦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8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臂泰阴脉:循筋上廉, 以奏臑内, 之心。

[阴阳本] 臂钜阴脉:在于手掌中, 出臂内阴两骨之间, 上骨下廉, 筋之上, 出臂内阴, 入心中。

手太阴肺经

83 《针灸学》

[5]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见下图)。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见下图)。

手太阴肺经循行路径:

1.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2.还循胃口

3.上膈

4.属肺

5.从肺系横出腋下

6.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7.下肘中

8.循臂内上骨下廉

9.入寸口

10.上鱼

11.循鱼际

12.出大指之端

13.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84 《中医大辞典》

手太阴肺经自中焦的胃脘部起始,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中府),走向腋下,沿上臂前边外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外面,下至肘中(尺泽),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沿大鱼际外缘出拇指之桡侧端(少商)。它的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列缺)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商阳)。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2]

85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太阴肺经从中焦胃脘部开始,下行联络大肠,回上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位横行至前胸外上方,出中府、过云门而至腋下,沿上臂内侧前缘下行,到肘中尺泽,再沿着前臂行到掌后寸口部的太渊,沿手掌大鱼际边缘的鱼际和拇指桡侧,到指端少商,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分出,走向食指桡侧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1]

86 《中医药学名词(2004)》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于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3]

9 手太阴肺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手太阴肺经共有11个穴位。其中9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2个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6]。

手太阴肺经腧穴

1.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2.还循胃口

3.上膈

4.属肺

5.从肺系横出腋下

6.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7.下肘中

8.循臂内上骨下廉

9.入寸口

10.上鱼

11.循鱼际

12.出大指之端

13.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太渊

922 络穴

列缺

923 郄穴

孔最

924 募穴

肺募穴:中府

925 五输穴

井穴(木):少商

荥穴(火):鱼际

输穴(土):太渊

经穴(金):经渠

合穴(水):尺泽

926 八脉交会穴

列缺,通于任脉

太渊(脉会)

927 交会穴

●所属经  √交会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中府

93 本

部位:寸口之中[7]

腧穴:太渊[7]

94 标

部位:腋内动脉[7]

腧穴:中府[7]

10 手太阴肺经经脉病

手太阴肺经的主要病候为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5]。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语译: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闷,膨膨气喘,咳嗽,“缺盆”中间(喉咙部)疼痛;严重的则交捧著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本经穴主治“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急,喘息,心烦,胸闷,上臂、前臂的内侧闪边(经脉所过处)酸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本经气盛有余的实证,多见肩背酸痛,感受风寒而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张口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部酸痛而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颜色异常。

10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其病:心痛,心烦而噫。诸病此物者,皆是臂泰阴脉。[阴阳本] 是动则病:心滂滂如痛, 缺盆痛, 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蹶(厥)。是臂钜阴脉主治其所产病:胸痛, 肩痛, 心痛,四末痛,瘕, 为五病。

103 《针灸学》

手太阴肺经主要病候为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5]。

104 《中医大辞典》

手太阴肺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懑,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厥冷、麻木酸痛等症。[2]

105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太阴肺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疾患、五官疾患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胸部胀满,咳嗽,气喘,呼吸短促,咽喉肿痛,心烦,小便颜色、次数发生改变,发热,汗出,肩背部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6]

11 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病证

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头面、喉、胸、肺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5]。

手太阴肺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位

主治

中府

咳嗽、气喘、胸痛

云门

咳嗽、气喘、胸痛

胸部:胸、肺疾患

天府

上臂

气喘、鼻衄

侠白

上臂

咳嗽

尺泽

咳嗽、咳血、气喘、胸满,潮热、小儿惊风

孔最

前臂

咳嗽、咳血、胸痛

列缺

前臂

咳嗽、咽喉肿痛、头痛、口㖞

经渠

前臂

咳嗽、咽喉肿痛

太渊

咳嗽.咽喉肿痛、无脉症

鱼际

咳血、咽喉肿痛、发热、失音

少商

拇指端

咽喉肿痛、咳嗽、发热、昏迷、癫狂

手臂部:喉、胸、肺疾患

:为常用腧穴

本经病候与腧穴主治的关系,据《针灸甲乙经》记载列表如下:

注:括号内字,主治症中或无。

本经病候(是动、所生病)与《针灸甲乙经》转载的《明堂孔穴》主治相比较,能找到对应关系,只是在文字上稍有出入。“肺胀”见于中府、少商;“膨膨”原形容喘咳,在尺泽下说“心膨膨痛”(《备急千金要方》作“心痛膨膨然”),则用以形容心痛;经渠下说“胸中膨膨然”,少商下又说“饮食不下膨膨然”,则形容胸膈、食道不利的症状。“缺盆痛”见于云门、太渊;“咳”“喘”在主治症中最为多见,是本经腧穴主治的重点。侠白、尺泽下有“烦满”,当与“烦心”“胸满”相似。原文“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气虚则肩背痛寒……”,在列缺等穴中也有类似记载。“汗出”指外感热证,见于中府、列缺、少商;“少气……”见于尺泽、太渊、列缺,指喘息气短证。本经各穴证治以肺为主,外应胸背,与经文相合。

12 经文互参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按:此篇分五脏虚实证。)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三节五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按:此篇分论邪在五脏及其治法。)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按:此篇分五脏六腑胀。)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论》: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按:此篇分六经五脏疟及所取经。)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按:此篇分五脏热及表里经取穴。)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然白,时咳,……短气,……暮则甚。(按:歹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按:此篇分十二经厥和厥逆。)

目录 1 拼音 2 疾病科属 3 疾病概述 4 诊断要点 5 辨证分析 6 辨证论治 61 风热邪毒外袭 62 邪热传里,脾胃热盛 63 其他疗法 附: 1 治疗咽喉痈的穴位 1 拼音

yān hóu yōng

2 疾病科属

咽喉科

3 疾病概述

咽喉痈是指发生于咽喉间及其邻近部位的痈疮的总称,又称猛疽、咽喉生疮,也即是咽喉及颈深部的脓肿。由于发病部位不同,因而名称各异。生于喉关的叫喉关肩,或骑关痈,相当于西医的扁桃体周围脓肿;生于喉底的叫里喉痈,相当于西医的咽后壁脓肿;生于颔下的叫颔下痈,相当于西医的咽旁脓肿;生于会厌者,称下喉痈,又称会厌痈,相当于会厌脓肿。临床上,以喉关痈为多见。本病发展迅速,每致咽喉肿塞,影响呼吸,是耳鼻喉科临床中较为常见而严重的疾病。

4 诊断要点

l、以咽部疼痛剧烈,张口困难,吞咽不利,言谈不爽,高热恶寒,精神疲乏,便秘溲赤,脉数,舌红,苔黄腻为主要症状,但因痈肿所在部位不同,临床症状有所差异。

(1)喉关痈:咽喉疼痛偏于一侧,吞咽困难,口涎外溢,语言含糊,张口困难,汤水易从鼻中流出,因局部疼痛,颈部不敢伸直而倾向于病侧。

(2)里喉痈:多发生于小儿,起病急,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呛咳或拒食,口涎外溢,言语不清,甚则呼吸困难,可发生窒息危证。若为痨瘵继发之里喉痈,属冷喉痈,发病较慢,患者常午后潮热,盗汗,干咳或咳唾痰血,消瘦,倦怠乏力,咽喉梗阻感,吞咽不便。

(3)颔下痈:咽部及颈部疼痛甚剧,吞咽困难,牙关紧闭。

(4)下喉痈:起病迅速,突然感到喉痛,并很快发展为喉部剧痛,吞咽障碍,纳食困难,自觉有硬物梗于喉中,痰涎增多而不易咽下,发声不扬,如口内含物,甚者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痰鸣气喘。

2、检查可见局部红肿高突。

(1)喉关痈:见一侧喉关、喉核红肿明显,蒂丁被挤向对侧,喉核也被挤向内前或内后方。患侧下额角有臖核,压痛。

(2)里喉痈:见喉底一侧红肿突起,患侧咽壁也红肿,颈部常有臖核。

(3)额下痈:见患侧下颔部肿胀压痛,喉核及该侧咽壁被推向咽腔中央,喉核无红肿,悬雍垂多呈水肿,颈项肿胀有臖核。

(4)下喉痈:咽部一般无异常,或仅有轻微潮红。间接喉镜检查可见会厌红肿,红肿高突如半球状,有痰涎潴积于会厌两侧。

3、各种喉痈要注意与风热乳蛾、急喉瘖相鉴别。各种喉痈在初起阶段往往与风热乳蛾相似,但风热乳蛾病变在喉核,初起即见喉核红肿,继则见黄白色腐物自喉核小窝处排出,覆盖于喉核表面,甚或形成假膜,且常双侧发病。此与喉痈发于喉核之外,于肌膜下局限肿起者不同,一般喉痈之表面并无假膜覆盖。若风热乳蛾并发喉关痈者,则可见单侧喉核周围肿胀明亮,喉核被推向喉关中线部位,病起叁四日后,于喉核之前上方隆肿高突,触之有波动感,以注射器穿刺可抽得脓液。颔下痈、下喉痈可令患者声音改变,此与急喉瘖易于混淆。但急喉瘖声嘶重而喉痛轻,咳声如犬吠,检查见喉部粘膜红肿,声带肿胀如圆柱状。而下喉痈者会厌红肿如半球状,颔下痈可见一侧咽壁肿胀,且患侧颔下肿胀压痛,并有臖核肿痛,此与急喉瘖大不相同。

5 辨证分析

本病多因肺胃素有积热,又被风热邪毒侵袭,外邪引动肺胃积热,内外热毒搏结,上蒸于咽喉,致气血凝滞,热毒壅聚作肿,热灼血肉,以致腐坏成痈。咽部肿塞,则张口困难,吞咽难下。喉关为饮食、呼吸之孔道,上通颃颡,汤食不能咽下,势必反逆于颃颡而从鼻孔流出。里喉痈位于喉底,下喉痈位于会厌,容易阻碍气机,兼之热伤津液,煎炼成痰,痰涎壅盛,则痰鸣气促,甚者发生窒息。喉痈咽喉疼痛剧烈,故病人言语、饮食均感困难。初起外邪犯肺卫,故可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风热表证;若邪热壅盛与胃腑之热互结,则高热,头痛,口焮热,口干口臭;热结于下,则大便秘结,小便黄,苔黄厚,脉数有力;喉痈肿胀甚者,气道受阻,兼之痰涎壅盛,故有痰鸣气急、呼吸因难等症状,汗出如油,烦躁不安,唇青面黑,脉微欲绝是阴阳离决之危象。喉痈辨证中要注意有脓无脓。若脓肿散漫,可用压舌板轻触患处,坚硬者,脓未成;如红肿光亮,高突,四周红晕紧束,按之软者,是为脓已成。脓未成之时痛觉散漫,脓已成则痛觉集中,且有跳痛之感。辨别脓之成与否,对指导治疗有很大的意义。总的治疗方法,初起邪在表,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里热壅盛,脓在蕴酿之中,宜清热解毒,利膈消肿;脓成者则宜清热解毒,活血排脓。脓成之后,应立即放脓,使邪毒尽快清除。

6 辨证论治 61 风热邪毒外袭

证见

咽喉疼痛逐渐加剧,张口困难,吞咽不利,言语含糊,患处红肿高突,全身症见头痛,发热,恶寒,体倦。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

l、主方:五味消毒饮(吴谦《医宗金鉴》)加减处方: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赤芍15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白芷10克,桔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牛黄上清丸,口服,每次 l—2丸,每日2次。

62 邪热传里,脾胃热盛

证见

咽喉疼痛剧烈,张口困难,吞咽困难,频频唾液,语声含糊,饮水反呛,患处红肿高突。全身症见高热,头痛剧烈,口气焮热,口臭,胸闷腹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洪数有力。

治法

清热解毒,利膈消肿。

方药

l、主方:清咽利膈汤(朱翔宇《经验喉科紫珍集》)加减处方:金银花15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山栀子15克,连翘15克,玄参1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生大黄10克(后下),桃仁10克。水煎服。若脓已成者,加皂角刺15克,白芷10克。痰涎壅盛者,加僵蚕12克、胆南星15克。若热入营血,扰乱心神,出现高热烦躁、神昏谓语者,宜加水牛角60克(先煎)、生地黄2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

2、中成药(1)黄连上清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l—2次。(2)牛黄解毒丸,口服,每次1—2丸,每日2—3次;片剂每次2—4片,每日2—3次。(3)六神丸,口服,每次l岁1粒,2岁2粒,3岁3—4粒,4—8岁5—6粒,9—15岁8—9粒,成人服10粒,每日3次。外治法l、吹药

2、含漱

3、含服用双料喉风散,西瓜霜等吹患部,每日6—7次。用内服中药渣再煎取药液含嗽。可含服清金开音丸、铁笛丸、草珊瑚含片等。可选用鱼腥草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清开灵

4、超声雾化喷喉

5、外敷

6、放脓注射液等喷喉,每次用药液4毫升,每日2次。颔下部红肿,可用双柏散、如意金黄散外敷,或用木芙蓉叶60克、红糖6克,捣烂外敷。(1)在脓肿最高处,消毒后用叁棱针刺破,轻压排出脓液,或用吸痰机将脓液抽吸干净。(2)可用空注射器和长穿刺针头,针头从痈肿顶端最高处刺入,抽吸脓液,务使脓液抽尽。若一次抽吸不尽,可根据情况第二天再行穿刺抽脓。(3)切开排脓,也为常用之法。

63 其他疗法

1、针灸治疗

(1)针刺少商、商阳穴出血,以泄热毒。

(2)痈肿未成脓时,用叁棱针于局部肌膜浅刺5—6次,使其出血,以泄热消肿止痛。

(3)咽喉肿痈甚者,针刺合谷、内庭、太冲穴,用泻法,每日1次。

2、饮食疗法

(1)冬瓜苡米汤:冬瓜200—400克,苡米30—50克,煎汤代茶,可加糖或盐调味,每日或隔日1次。

(2)咸鸭蛋蠔豉粥:每次用咸鸭蛋两只,蠔豉60—100克,大米适量,加水煮粥服食。

(3)豆腐石膏汤:每次用生石膏约50克,豆腐约200克,加清水适量煲汤,煲两小时以上,然后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

(4)白糖煮葛粉:每次用葛粉30—50克,白砂糖适量,加水煮成稠糊状服食。

3、擒拿法适用于咽喉痈,咽喉肿塞,汤水难入者。

(1)单侧擒拿法:操作时嘱病人正坐,手向侧平举,拇指在上,小指在下。若病人左手平举,术者则应立于病人举手之正侧面。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按患者鱼际背部(相当于合谷穴),小指扣住腕部,拇指与病人拇指罗纹相对,并用力向前压紧,另用右手拇指按住患者锁骨上缘肩关节处(相当于肩髃穴处),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握腋窝处,并用力向外拉。施术时,可嘱第叁者立于病人前面,将汤药或半流质等缓缓灌下。此时,咽喉疼痛明显减轻,能吞咽。此法可连续使用。

(2)双侧擒拿法:患者坐在没有靠背的椅上,医者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从患者腋下伸向胸前,并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任锁骨上缘,两肘臂压伎患者胁肋,同时医者胸部贴紧患者背部。位置固定好后,便开始用力。两手用力向左右两侧拉开(沿锁骨到肩胛),同时,两肘臂和胸部将患者胁助及背部压紧。要叁方面同时使用气力,这样可使患者咽喉部松劲,便于吞咽。助手即把预先制好的药汤或稀粥,喂给患者吞服。

4、预防调护

(1)宜选用易于进食和消化的食物。禁食燥热及干硬食物。

(2)内服药物宜待凉服用。

(3)小儿患者的检查及治疗要有充分的准备,预防痈肿溃破,脓液溢出,堵塞气道。

(4)注意口腔清洁,每日含漱5—7次,尤其吃东西后必须清洁口腔。

(5)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时机,袖脓或切开排脓。

(6)屡次发作的“喉关痈”,应择期进行扁桃体摘除术。

治疗咽喉痈的穴位 水天

膈膜痉挛。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咽喉痈肿,呼吸短气,喘息不通,水突主之。《备急千金要

水门

膈膜痉挛。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咽喉痈肿,呼吸短气,喘息不通,水突主之。《备急千金要

水突

润喉开音。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咽喉痈肿,呼吸短气,喘息不通,水突主之。《备急千金要

少吉

痛,臂麻,手颤,小指不用,项强,喉痹,扁桃体炎,咽炎,舌卷,昏迷急救,中风昏迷,鼻衄,癫疾,瘛疭,

小吉

天鼎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天鼎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