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人关于秦始皇的冕冠问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2收藏

请教高人关于秦始皇的冕冠问题。,第1张

那肯定是画错了,最多12个,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 你要是前后加起来24个。

你说的折断那个不叫冕,叫做“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那个不会折断的啦,冕旒很轻的,不过是很小的珠玉类穿的串子,做工好自然也不会散落的了

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的祭服,原因是他相信秦代属水德之故。他平时也不穿的,只在仪式用,秦始皇的常服是“通天冠”,身上也是穿常服,秦代年代太短,还没有完全确立自己的服饰,基本常服都是延续战国传统

通天冠也称高山冠,皇帝戴的一种帽子。《后汉书·舆服志下》:“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斜)却,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乘舆所常服。”楚庄王通梁组缨似通天冠,秦时采楚冠之制,为乘舆所常服。汉代百官于月正朝贺时,天子戴通天冠。按通天冠自秦至明(除元代外),历代皆有,清代废除,亦名“卷云冠”。参阅《东京梦华录·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

顺便多说一句,通天冠是仅低于冕旒的冠冕,他虽然没有那12根冕旒,但是他上边有12梁,据说是代表一年是二个月,呵呵

我国古代图书的分类名称中,四部指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类。

1、晋荀勖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历史记载和杂着为丙部;诗赋﹑图赞﹑《汲冢书》为丁部。

2、东晋李充加以调整,以五经为甲部,历史记载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

3、在唐初官修的《隋书·经籍志》中,首次以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分类,正式确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地位。

4、在清朝编辑我国古代最大一部丛书《四库全书》时,将编辑过程中撰写古籍提要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汇编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便是经史子集分类法的确立。

这种四部分类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为一种传统分类法,它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扩展资料:

一、四部确定时,隋志中的分类方法如下

1、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纬书、小学;

2、史: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

3、子: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

4、集:楚辞、别集、总集;(以上共四部四十类) 道经(附):经戒、饵服、房中、符箓;(均不列书目)佛经(附):大乘经、小乘经、杂经、杂疑经、大乘律、小乘律、杂律、大乘论、小乘论、杂论、记。 (道佛共十五类)

二、到了清代的四库全书中,四部分类法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1、“经部”指儒家的经典。经部之下又有小类。清代的《四库全书》经部之下又分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2、“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四库全书》史部之下又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官职、政书、目录、史评等十五类。

3、“子部”包括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共十四类。

4、“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四库全书》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类。

——四部

——四部书

——四部分类法

作者:史鉴

诗名:冠礼图

朝代:明

全文:

大宾初戾止,赞者相其仪。

主人迎入门,揖让共升阶。

铺筵在东序,栉纚为施笄。

降升授缁布,进客前致辞。

适房服玄端,爵韠亦从加。

幼志既云弃,成德斯慎之。

孝友其时格,多福由兹基。

努力永勿替,万寿以为期。

出房欲何之,南面示容体。

大宾降西阶,盥卒升正纚。

皮弁亲执之,乃申再加礼。

尔德苟能慎,威仪斯济济。

眉寿万斯年,受祉兹其始。

素积既阳阳,素韠还委委。

服之永无斁,夙夜斯敬止。

三加礼弥尊,欲使谕其志。

爵弁高峨峨,纯衣美而袲。

纁裳遵古法,韎韐非新制。

兄弟咸具来,孝友期无替。

厥德斯有成,礼仪兹既备。

甘醴受而祭,孔嘉昭尔字。

黄耇与台背,俾尔耆而艾。

天休永保之,克昌惟世世。

是五佛冠  代表五方五佛五智五部

五佛冠是佛教密宗上师、主持、方丈修法时,戴著像徵五智如来的宝冠,汉传密宗佛教叫“汉密”或“唐密”藏传密宗佛教叫“藏密”。

五佛冠又作五智冠、五智宝冠、五宝天冠、灌顶宝冠、宝冠。大日如来、金刚萨埵、虚空藏菩萨、诸佛顶尊等所戴之宝冠,皆为五佛冠。宝冠中央有五化佛,用以表示五智圆满之德。修法中,弟子入曼荼罗道场受灌顶时,阿阇梨为其结诵五佛灌顶印言,印行者之顶上、额、顶右、顶后、顶左、灌五智之瓶水,令戴五佛宝冠。既已受五佛灌顶,即表自成大日如来之意。又五佛之配列有二,一以大日位于中央,其四方安置四佛,一则横列五佛。

修法中,弟子入曼荼罗(曼荼罗,意思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曼荼罗”建筑中的每一细部都寓有一定的密宗含义。底部多为车轮形,象征圆满之意。)道场受灌顶时,由大德上师为其结诵五佛灌顶印言,印行者之顶上、额、顶右、顶后、顶左,灌五智之瓶水,令戴五佛宝冠。既已受五佛灌顶,即表自成大日如来之意。普通五佛冠五方佛的位置,中央毗卢遮那佛是佛部,东方佛是金刚部,南方佛是宝部,西方佛是莲花部,北方佛是羯摩部。至于比较特别的五佛冠,如果要修佛部为本尊,则中央为毗卢遮那佛,其余各佛之位置仍如普通五佛冠相同;如果要修金刚部为本尊,则中央为东方佛,东方佛之位置改为毗庐遮那佛,其余各佛的位置仍然不动;如果修莲花部为本尊,则中央为无量光佛,西方无量光佛位置改为毗卢遮那佛,其余各佛之位置仍不动,余照类推。还有一种方式是五佛横列。

五佛是佛教密宗最高级别的五尊神祗分别是:中央毗卢遮那佛即释迦牟尼法身大日如来佛祖,两旁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

供奉五佛的佛教寺庙都是官寺,官寺最早出现在南北朝一直延续到到唐朝武宗皇帝会昌五年(845年)。唐朝会昌以前每个县都有一座到两座官寺(和尚寺和尼姑寺),会昌年间中国佛教达到最鼎盛时期,全国寺院多达五千多座,僧侣七十多万,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和财产,僧侣并可免除兵役和劳役,严重影响唐朝经济,会昌五年武宗皇帝下旨拆毁全国所有佛像,寺院改成驿馆和酒楼,僧侣充当劳役,史称“会昌法难”或称“武宗毁佛”

官寺奉祀的五方五佛是佛教最高级别的五尊神祗 ,武宗毁佛后第二年就病死,宣宗登基后又提倡复兴佛教,但因政治和经济原因奉祀五方佛的官寺没有得到朝廷的复兴,民间复兴的佛教寺院都是奉祀“西天三佛”或“一佛二尊者”也称“一佛两菩萨”的民寺,后来僧侣就把代表至高无上的“五方五佛”雕刻在帽子上,俗称“五佛冠”,民间雅称“唐僧帽”,并只有方丈、主持或得道高僧才能佩戴。

制作材料

编辑

五佛冠一般用皮、纸、木,或者镂空的铜皮、银皮等制作,分为五叶连缀在一起,每叶上装饰五方佛,梵文字母或者法轮、金刚杵、莲花、宝剑、火焰等图案。五每一叶冠中间,一般都有一个莲瓣形的佛龛,佛龛中间各有一个代表五佛之一的梵文字母或图案,上下镶嵌珍珠、珊瑚、绿松石、蓝宝石等物,下缀长缨。

五佛冠又见于地藏王菩萨、唐玄奘等塑像头部。历代比丘也戴此冠,方法是先戴毗卢帽,再加戴五佛冠。老版《西游记》中唐僧的帽饰就是五佛冠加毗卢帽。凡有隆重法会仪轨(如放瑜伽焰口)其中央的主座和尚必戴此冠。

[1] 

  概述

  早期道教服饰,并无严整规范,自南朝陆修静之后,开始形成制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四说:“修静立道士衣服之号,月破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于此著矣,”说明道教服饰自陆修静起有了定制。《太平御览》卷六十五引《传授经》说:陆先生“对上下接,谓之俯仰之格,披、褐二服也。”披,即披肩,又作“帔”。褐,《玉篇》作“袍”解。此后,道教服饰便逐渐定型。

  《三洞法服科戒文》规定:“一者初入道门,平冠、黄帔。二者正一,芙蓉玄冠、黄裙、绛褐。三者道德,黄褐、玄巾。四者洞神,玄冠、青褐。五者洞玄,黄褐、玄冠,皆黄裙对之。冠象莲花,或四面两叶,褐用三丈六尺,身长三尺六寸,女子二丈四尺,身长二尺四寸,袖领带,就令取足,作三十二条,帔用二丈四尺,二十四条,男女同法。六者洞真,褐帔用紫纱三十六尺,长短如洞玄法,以青为里,袖领带,皆就取足,表二十五条,里一十四条,合三十九条,飞青华裙,莲花宝冠,或四面三叶,谓之元始冠,女子褐用二丈四尺,长二尺四寸身,二十三条,两袖十六条,合三十九条,作青纱之裙,戴飞云凤炁之冠。七者三洞讲法师,如上清衣服,上加九色,若五色云霞,山水袖帔,元始宝冠。皆环佩执板,师子文履,谓之法服。”将道士服饰分为初入道门、正一、道德、洞神、洞玄、洞真、三洞讲法师七种品第,并以不同的巾、冠、褐、裙、帔等加以区别。

  《初真戒·三衣格》对全真派受戒道士的服饰作有具体规定:“领受初真十戒、三戒、五戒、八戒、九真妙戒者,身著初真信衣,计二百四十条、三台十褶、云带二拽、净巾芒鞋,行千二百善,持《清静经》、《大通经》、《洞古经》,得真人戒果。行持具足,当受中极净戒,或持身戒、或智慧戒、或观身戒、或妙林戒,俱著轻尘净衣,或用浅蓝单布为之,或用纯帛为之,亦三台云带、净巾芒鞋,行二千四百善,持《玉帝大法》,得地仙戒果。行持具足,当受天仙大德妙戒,行一百八十细行密戒,或三百大戒,行三千六百善,参《道德真经》,身著天仙霞衣,领用直开,袖不合缝,霞带云边,戴五岳真形冠,著五云轻履,行持俱足,得天仙戒果。”

  道教对其服饰相当慎重,无论全真派和正一派都是如此。比如《三洞法服科戒文》就说了四十六条关于法服的规戒,《初真戒》亦有四十六条关于戒衣的戒律。 道士服饰,古无定制。大约从南朝宋陆修静起,始据古代衣冠之制,结合宗教需要,

  定为制度。《陆先生道门科略》曰:此前,道士也有法服,“旧法服单衣袷帻,箓生袴 

  褶,所以受治之信,男赉单衣墨帻,女则绀衣”。现在则改以巾褐裙帔为道士之法服, 

  “巾褐及帔,出自上道(盖指上清法——引者注),礼拜着褐,诵经着帔。……夫巾褐 

  裙帔,制作长短,条缝多少,各有准式,故谓之法服”。①此后,逐渐增修,至南北朝 

  末,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服饰制度。即按道士入道年限及学道之深浅,分为若干等级, 

  对每个等级道士的衣服、冠巾、靴履,应该使用什么布料、应采的颜色、应取的样式等, 

  作出具体的规定。每个等级的道士皆须按此着装,不得混淆。 

  据南北朝所出之《传授经戒仪注诀》载,道士服饰有: 

  “葛巾、单衣、被(帔)、履、手板。”②据时间大体相同之《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载,则有:“葛巾、葛单衣、布褐、布裙、葛帔、竹手板、草履。”③参照同时期的其 

  他道书,其服饰不外法服、冠巾、靴履三大项。此三项的形制、颜色及制作方法,略如 

  下述: 

  法服 南朝宋时所出之《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上《制法服品》曰:“内外法服, 

  须有条准。若始得出家,未渐内箓,上衣仙褐法帔,皆应著条数。……若受神咒五千文, 

  皆合着二十四条,通二十四气;若年二十五已上,受洞神灵宝大洞者,上衣仙褐合著三 

  十二条,以法三十二天天中之尊,法帔二十八条,以法二十八宿宿中之神。亦听二十四 

  条。随道学之身,过膝一尺。皆以中央**为正。若行上法,听著紫。年法小,为下座 

  者,勿著紫。若中衣法衫、筒袖、广袖,并以黄及余浅净九色为之。皆大领两向交下, 

  揜心已上覆内衣六寸。若内衣、法裙,听以余浅深色为之,……皆垂及踝。若女冠具上 

  法者,听以轻紫纱为褐,若裙必用深黄,不得辄用余浅色。其上、中、下之衣,不可计 

  缘之内外,皆大幅帖缘为之。”④《洞玄真一自然经诀》规定灵宝道士所穿之法服为: 

  “褐皆长三尺六寸,三十二条。若鹿皮巾褐至佳,皮褐无条数也,黄裳对之。”⑤ 

  《洞真四极明科》规定上清道士之法服为: 

  “帔令广四尺九寸,以应四时之数;长五尺五寸,以法天地之气。表里一法,表当 

  令二十四缝,里令一十五条,内外三十九条,以应三十九帝真之位。……凡女子学上清,…… 

  当冠元君之服,用紫纱作褐,令用二丈四尺,身袖长促(《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九引此 

  文‘促’作‘短’,是——引者注),就令取足,当使两袖作十六条,身二十二条(当 

  为二十三条—— 

  引者注)。又作青纱之裙,令用四十五尺,作八幅,幅长四尺九寸,余作攀腰,分 

  八幅(《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九作‘分幅’——引者注)作三十二条,此则飞青之裙元 

  君之服也。”⑥由上可见,道士法服的基本形制为:上著褐,下著裙(裳),外罩帔。 

  此实为沿袭古代上衣下裳之制。同时,在褐、帔等之制作上,又采取条块剪裁与缝制的 

  方法。上云“二十四条”、“三十二条”之“条数”,即指衣料被剪裁之条块(幅) 

  数,亦即将此条块加以缝合而成衣的“条缝”数。此法亦源于古制。《礼记·深衣》 

  即规定“深衣”须裁剪成十二幅后加以缝合,谓:“制十有二幅,以应十二月。”⑦另 

  外,“长裙大袖”是道教法服的一大特点,其道袍、戒衣等,袖口宽一尺八寸,或二尺 

  四寸,故旧时有民谣云:“二可怪,两只衣袖像口袋。”⑧冠巾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卷上《巾冠品》云:“若道士,若女冠,平常修道,戴二仪巾。巾有两角,以法二仪; 

  若行法事,升三箓众斋之坛者,戴元始、远游之冠。亦有轻葛巾之上法,元始所服,…… 

  亦谓玄冠。”⑨梁或隋代所出之《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 

  《科》书曰: 

  “道士、女冠,皆有冠、帻,名有多种,形制各殊,……并用谷皮笋箨或乌纱纯漆, 

  依其本制,皆不得鹿皮及珠玉采饰。”AB大体说来,平时戴巾、帻,作法事时戴冠,而 

  巾冠之名称、式样则有多种。 

  靴履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科》书曰:“道士、 

  女冠履制皆圆头,或二仪像,以皮、布、絁、绢装饰,黄黑其色,皆不得罗绮锦绣。…… 

  其袜并须纯素,絁、布、绢为之。其靴圆头阔底,鞋唯麻而已。自外皆不得著。”AC又 

  云:“《科》曰:凡道士、女冠,履、屦,或用草,或以木,或纯漆布、帛、絁、绢。” 

  AD《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洞玄太极隐注经》又规定灵宝道士著草履。AE以上布鞋、草 

  履盖为平时所穿,高功法师作法事时,则穿靴或舄(复底靴)。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五《法服图仪》,还将各阶道士之不同著装绘制 

  成图,并逐一作了解释:正一法师,玄冠、黄裙、绛褐、绛帔二十四条;高玄法师,玄 

  冠、黄裙、黄褐、黄帔二十八条;洞神法师,玄冠、黄裙、青褐、黄帔三十二条;洞玄 

  法师,芙蓉冠、黄褐、黄裙、紫帔三十二条; 

  洞真法师,元始冠、青裙、紫褐、紫帔青裹,表二十四条,里十五条;大洞法师, 

  元始冠、黄裙、紫褐加上清法,五色云霞帔;三洞讲法师,元始冠、黄褐、绛裙、九色 

  离罗帔。又云:“女冠法服、衣褐,并同道士,唯冠异制,法用玄纱,前后左右皆三叶。” 

  AF以上就是南北朝时期形成的道士服饰在用料、颜色、形制及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制度的 

  大概情形。 

  道教十分珍视自己的服饰,称其传自黄帝或老君,要道士依制穿著,以有别于普通 

  百姓。南北朝所出的一些道书中,还借服饰名称解释的机会,赋予以宗教道德意义,用 

  以勉励道士修道立德。《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四《法服诀第八》云: 

  “法服者何也?伏也,福也,伏以正理,致延福祥。济度身神,故谓为服。”AG 

  “夫冕者,勉也,勉励立德,免诸尘灾。冠者观也,德美可观,物所瞻睹。巾者洁也, 

  敛束洁净,通神明也。 

  帽者焘(通帱,意谓覆盖——引者注)也,覆焘身首如云雾也。……龙衣华服,明 

  德所堪,单衣通著,本是深衣。衣此深衣,学以正心,心得深理,终入道源。……褐者 

  遏也,遏恶扬善。帔者披也,披道化物。裙者归也,万福所归。一名曰裳,裳者常也, 

  虑迷夫道,常存得常。女子袿,道继真,以防诸恶,义与褐同。……履者何也?理 

  也,非礼不动,非礼不行,行则善理,唯礼是从,从礼得理,入道成真。舄者释也,解 

  除滞踪。准此而思,触长无惑矣。”AH为了使道士珍惜道服,道教还制定了一套道士入 

  道时授受道服的仪式。此制不知始于何时,现见载于北宋贾善翔所作《太上出家传度仪》 

  中。据该书载,仪式开始,由保举师引入道弟子先拜三清大道,次拜度师,礼皇帝,谢 

  先祖,辞父母,辞亲友,然后进入授衣正仪。略谓:“次保举师与脱俗衣,先着履。度 

  师赞云:汝先足蹑双履,永离六尘。……愿汝一心奉道,履践灵坛,凡所行游,不步凶 

  恶之地,常登法会,径陟仙阶……次系裙。度师赞云:裙者群也,以群统为意,群于道 

  友,统以清净。又谓之裳。盖在上为衣,在下为裳,以表守谦下为常行之法则。能如是 

  者,灾害不生,诸圣佑护。……次着云袖。度师赞云:轻剪黄云,裁成法服,上以衬霜 

  罗之帔,下以统飞霄之裙,为中道之衣,不可须臾离体。……次披道服。度师赞云:道 

  服者,乃天尊老君之法服也,真圣护持,人天赞仰。……行住坐卧,常须护持。…… 

  次顶簪冠。度师持于手中赞云:汝顶是冠,冠者冠也,一身之上,最处崇高,总括 

  众发,斗星灿烂,岳势巍峨,像列真之朝元。……AI道士入道,须举行仪式授以道服, 

  实为道教服饰制度之又一内容。 

  再次,南北朝时期还对法服的使用、存放等作出种种规定。《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卷上《敬法服品》曰:“若道士,若女冠,上衣褐帔,最当尊重。……一者,未著之前, 

  函箱盛之,安高净处;二者,既著之后,坐起常须护净;三者,暂解之时,勿与俗衣同 

  处;四者,虽同学同契之人,亦不许交换;五者,不得乞借俗人非法服用,直至破敝, 

  皆须护净焚弃。”AJ这也是道教服饰制度之又一内容。 

  道教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凡是已经形成的信仰、制度,总是长期坚守不渝。其服 

  饰制度就是如此。据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北宋刘若拙《三洞修道仪》等所载, 

  唐、宋的道教服饰,即据南北朝所定之制度。《三洞修道仪》所规定的各阶道士之法服、 

  冠、履,与《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所定者大同小异。今人周锡保《中国古代服 

  饰史》第九章“宋代服饰”中叙及宋代道士服饰,曰:“道士的服饰有法衣、褐、被和 

  常服的道袍、大衫。法衣是法师执行拜表、戒期、斋坛时穿的,指的如全真派中的霞衣、 

  净衣、信衣、鹤氅(又名羽衣)等,以及正一派中的行衣、罡衣、混元衣、班衣、忏衣 

  之类。其中法衣、鹤氅等,一般以直领对襟为多。常服即是道袍,所着的大小褂衣,或 

  名大小衫,这是平常穿的,大多是用交领斜襟的。这种外衣和内衣,大致同一般人相似。” 

  又云:“道家的服色有褐、青和绯,是指法服而言。自唐开始赐李泌紫色之后,宋 

  代也有赐林灵素以紫服的。”“道家著衣,是先穿道袍之类,然后在道袍之外束以环裙, 

  即下裳,再把鹤氅、罡衣等加罩在外面”。宋时道士所戴之冠,“同一般人戴者相似, 

  如黄冠、金冠、芙蓉冠、五岳灵形图冠、二仪冠等。……道家平时穿履,法事时穿舄, 

  舄、履用朱色”。“至于女道士的冠服,大体也同男者相似,也是束发戴冠巾而衣道服”。 

  AK该书作者经此考察后认为,道教冠服“不同于僧侣们源于天竺的佛教的服饰,而道服 

  是源出于本土的服饰。所以《学斋占毕》载:‘然冠、履两事,反使今之道流得窃其所 

  以,坚持不变。凡闲居则以巾覆冠,及谒见士大夫并行科开章,则簪冠而彻巾穿舄,是 

  三代之制,尚于羽士见之。’这就是说,我国早期的服式(饰)制度,在道家者流还保 

  持着遗制,也就是说,宋时道士还保持着古人上衣下裳的簪冠的形制。”LB元代后期, 

  道教诸派合并而为全真、正一两大派,此后,两派的着装大同小异,皆大体沿袭古制。 

  今人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一三○节,据永乐宫纯阳殿元代壁画择取五道童服 

  饰加以研究,认为:“五道童衣着近似一般宋、明道童式样,青绿绢衣,长才过膝,用 

  丝绦系腰,衣左衽交领加沿,和宋代‘道服’小有同异。”LC并称:“据元明间通俗读 

  物《碎金》记载,道服中即有星冠、交泰冠、三山帽、华阳帽、漉酒巾、接篱巾等等名 

  目,必然具备不同式样。又元明读书人戴的纯阳巾,也和道家传说吕洞宾有关系。”又 

  据《绿云亭杂言》称,明太祖初有天下,一夕至神乐观,见一道士于灯下结纲巾,后即 

  下旨将此纲巾推行天下,从而使道教服饰“影响到明代巾裹制度。”LD朱元璋第十六子 

  宁王朱权所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曾记明代道教冠服制度,其所记上清法服、女 

  真衣等,即南朝所出《洞真四极明科》所规定的上清道士服制;所记道袍、鹤氅及雷巾、 

  纲巾、靴、履之形制,亦与古制大同。LE可见至明代,道教服饰仍无多大变化。 

  至清代,全真龙门派道士闵一得在《清规玄妙》中,记载了清代全真派的服饰,曰: 

  “全真所戴之巾有九式:一曰唐巾,二曰冲和,三曰浩然,四曰逍遥,五曰紫阳,六曰 

  一字,七曰纶巾,八曰三教,九曰九阳。所谓唐巾者,唯唐朝吕纯阳祖师之派裔可戴。 

  其或老者戴冲和,少者戴逍遥,或冷时用幅巾,雪夜用浩然,平时用紫阳、一字,各从 

  其宜。上等有道之士,曾受初真戒者,方可戴纶巾、偃月冠;中极戒者,三教巾、三台 

  冠;天仙戒者,冲虚巾、五岳冠。巾皆用元色布缎所置。盖元为天,头圆象天;天一生 

  水,水色属元,元机于道,以元色顶于首,尊道也。”LF又称:“凡全真服式,唯青为 

  主。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是为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 

  之喻言,隐藏全真性命双修之义也。朝参公服,顶黄冠,戴玄巾,服青袍,系黄绦,外 

  穿鹤氅,足缠白袜,脚纳云霞朱履,取五行俱备之故耳。若宗、律两师,加中单礼足, 

  方谓合式。”LG现代道士之服饰,“约有六种:(1)大褂。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 

  (2)得罗(俗称道袍——引者注)。袖宽一尺八寸,长随身,大礼服。以上衣服均蓝色。 

  (3)戒衣。袖宽二尺四寸,袖长随身,受戒用,**。(4)法服。方丈大典用,紫色。 

  (5)花衣。出外念经用,杂色。(6)未受戒道士之大褂及得罗均应为**。”LH冠巾 

  大体与清代同,其名目如《清规玄妙》所载。平时,“道士一般著白布袜、云履或青鞋。”

  分类

  可以分为道巾、道冠、道袍、鞋袜、佩饰等五个部分。

  道巾

  道巾指道教徒戴的帽子。俗言“道有九巾”,但是九巾的名目并不固定。清代闵小艮《清规玄妙》记载的九巾,为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和九阳巾。清末至今,变化较大,现在流行的九巾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浩然巾、逍遥巾、荷叶巾、太阳巾、一字巾、包巾等九种。

  混元巾:又称“冠巾”。圆形,硬壳,帽顶有洞,可以露出发髻。后上部稍高起,以示超脱。混元巾是道教最正式的头巾,规定举行“冠巾”仪式拜师之后的道士方可戴用,现在这一限制逐渐打破,未经冠巾戴用此巾的道士不在少数。全真派高功在举行斋醮科仪时均用此巾,并在露出的发髻上面别以道冠。正一派道士今日已无蓄发传统,为了方便,就将混元巾和道冠缝在一起戴用,有的帽顶还折出方角,成为混元巾的一种变体,台湾道士称为“网巾”,又名“角冠”。

  庄子巾:又称“南华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正中饰有“帽正”(见后介绍)。多在秋冬天气戴用,道士不蓄发者或年老脱发者喜戴此巾。

  纯阳巾:亦称“乐天巾”、“华阳巾”、“紫阳巾”、“九阳巾”或“九梁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上方有九道梁垂下,“九”为纯阳之数,代表道教“九转还丹”之意。帽前正中镶有帽正。现在的正一派道士多戴此巾。

  浩然巾:即“风帽”。里面絮以棉花,以为御风挡寒之用。北方的道士(尤其老年道士),冬日风雪天气可用此巾。

  逍遥巾:乃是一块方形(亦有圆形)巾料,包于发髻之上,系上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称为逍遥巾。另有一种是用庄子巾或纯阳巾,饰以美观的云头图案,帽后缀上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亦称逍遥巾(古称“雷巾”)。年轻道士喜戴此巾,行动之间,飘带摇拽,显得潇洒自如。但有些道观的老道长认为戴用此巾有失庄重,而废止之。

  荷叶巾:外形类似庄子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正中镶有帽正。帽子有褶如同荷叶,故名。

  太阳巾:即草帽或棕笠。道士夏季在烈日下劳作,可戴此巾。有的道士为了和社会上有所区别,就在帽顶掏洞露出发髻,或在帽沿上绘以八卦、太极等道教图案,或者写上自己所住道观的名字。

  一字巾:即一根束发用的带子,两端各缀一片帽正,两片帽正相叠扣在一起,就能戴在头上。这是所有道巾之中,最为简便的一种。道教规定,不可光头进入殿堂,必须戴有道巾,若无其他道巾,扎上这根带子也可顶替。

  包巾:又称“扎巾”。乃是一块方形布料,四角缀有带子,可以勒在头上。帽前正中可饰帽正,但多数不用帽正。包巾是道教最不正式的一种头巾,初入道门尚未拜师者即戴此巾,也有人认为不应列于九巾之内。《三才图会》:“幅巾古贱者之服也,汉末始为士人之服。”不过现在有的正式道士也戴此巾。

  道教虽有“九巾”之名,但是一般道士只取少数几种日常戴用。现在全真派道士日常多用混元巾、庄子巾和一字巾,正一派道士多用纯阳巾和网巾。

  道冠

  道冠指道士所戴之冠。多为木制,近世也有塑料制品。按其不同用途,可以分为黄冠、五岳冠、星冠、莲花冠、五老冠等五种。

  黄冠:又称“月牙冠”或“堰月冠”,俗称“冠子”。月牙状,下沿有相对两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面。这是全真派道士常用的道冠,冠巾拜师之后即可戴此。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传说全真祖师丘处机掌教之时,元代皇帝曾赐给他一块金子和一块玉石,要他戴在头上,丘处机当即运用道家内功,调动体内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捏成月牙冠,又把玉石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着戴在头上,惊得皇帝目瞪口呆,丘处机从此成为掐金断玉的金玉两行的祖师爷。后来的全真弟子为了纪念丘处机,就在黄冠上留下这两道印痕。

  五岳冠:又称“五岳真形冠”或“五岳灵图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受过三坛大戒的道士,方可戴用。

  星冠:又称“五斗冠”。覆斗形,上刻东西南北中五方斗宿图案。道士拜斗时戴用此冠。

  莲花冠:又称“上清冠”。状似莲花式画顶插有如意头。做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五老冠:乃围戴头部之冠。无顶,莲瓣形,五片莲瓣上绘有“五方五老”的神像。两边垂有两条剑头长带,上有神像图案或“太乙救苦天尊”字样。一般在做施食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以上各种道冠,均在参加宗教活动时才可戴用,其他非正式场合,则须摘下。

  道袍

  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

  大褂: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长及于膝者,称为“中褂”。现在多为窄袖,以便日常作务。皆为蓝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会典》云:“道士常服青”。

  得罗:蓝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随身。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为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

  戒衣:**,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二尺四寸以上,袖长随身。**属土,土可化育万物,戒衣采用**,除了示以庄重之外,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惟有受戒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从前道教传戒制有“三衣”,以供领受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大戒的道士分别着用。现在传戒是一次授完,所以仅用此种戒衣。

  法衣:又称“天仙洞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举行隆重祀典时穿着此衣,则为紫色。传言道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来的皇帝,亦多赐给名道高真以紫色道服。

  花衣:又称“班衣”。亦属法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面亦有各种绣花图案,但较天仙洞衣显得简洁,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众经师着用此衣。也有红色或**不带图案者,为做一般道场的经师穿用,称为“经衣”。

  衲衣:亦称“衲头”。大襟,长及小腿。多层粗布缝制,显得笨拙厚重。过去云游的道士野外打坐时穿用,以御风寒。今日道士多已不用,少数道士还保存着过去代代相传的衲衣。

  以上服装,均取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尘凡之意。又取直领,以示潇散。

  鞋袜

  道教徒所穿的鞋袜,有常见的几种样式。

  圆口鞋:黑色,鞋口深,圆口。为一般道士日常穿用。

  双脸鞋:黑色,圆口,鞋脸中间有两条突起的梁子,将鞋脸一分为二,故名。有的还在鞋帮部位饰以云头图案,显得超脱出俗。这是较为正式的一种道士鞋。

  十方鞋:鞋口圆,鞋帮为黑白相间的条形图案。还有一种,是在鞋帮上面相间开洞,适宜夏天穿用。

  麻鞋:古云“履”或“麻履”。是用麻绳编制的鞋,适宜夏天或下雨天气穿用。现在穿此鞋者较为少见。

  以上几种鞋,在道教并无严格规定。现在道士,平时亦有穿用社会上出售的布鞋或运动鞋者。

  云履:也叫“朝鞋”。鞋底较厚,鞋帮上衬以云头图案。为斋醮法坛上高功所穿。

  高筒袜子:又称“高靿袜子”,俗称“白袜子”。白色,袜筒裹至膝下,用带子扎系。白色代表白云,象征遨游天界。道教规定,进入殿堂必须穿上此袜,如果没有,也必须把裤脚扎住才行。

  道靴:高功法师在举行大型斋醮法事所穿的鞋,其制黑色高筒,白漆高厚硬底;云鞋,大型斋醮法事中高功所穿,其制彩锦浅帮,绣制云纹,圆头厚白底,多在高功踏罡步斗时所用。

  另外,近年出现一种“筒子袜”,属于高筒袜子的一种变体,即把高筒袜子的袜脚部分去掉、只用其袜筒部分。外观上与高筒袜子差不多,尤为适合夏天穿用。

  佩饰

  佩饰指道教徒佩戴的各种饰物用品。

  道簪:俗称“簪子”。为道士盘别发髻之用。一般用黄杨木或玉石、金属制成。条状,略呈弯曲,亦有直形,有些后端还刻有太极、八卦图案或葫芦形状。

  帽正:多为玉制。方形,镶在帽前正中。除了作为装饰之外,还有检查道巾是否戴正的作用。

  慧剑:是道袍上的一种装饰。为两条剑形长带,缝于道袍的纽扣部位。唐末道人吕洞宾改剑术为“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慎”,慧剑的寓意即在于此。

  佩剑:即道士佩带的宝剑。中国古人即有佩剑之风,《道书援神契》说“古之士大夫皆佩剑”。

  道教多为雌雄双剑,相并背于身后。现在道士佩剑者并不多见,除了偶尔看到云游道士有佩剑者以外,一般是悬挂在住室之内,以为辟邪除魔之用。

  葫芦:八仙之中的李铁拐即带有葫芦,里面盛放仙丹。道士佩带葫芦,一般盛放道教丹药,以为舍药疗疾之用,在云游道士中较为多见。

  鱼鼓:又作“渔鼓”。打击乐器,在长竹筒的一头蒙上薄皮,用手敲打。从前道士演唱道教神仙故事的曲子 (即“道情”),以此伴奏。现在道教中已经绝迹。

  单瓢:又称“缘瓢”。是用硬木刻制的瓢状器皿。为过去云游道士必备之物,在外面化缘盛放饭食之用。今日道士已不用此物。

  拂尘:乃为木制或金属做成的柄,柄端扎有棕丝或马尾。可作拂扫尘埃或驱除蚊蝇之用。道士手持拂尘,意在扫除心灵的污垢,清静身心。

  阴阳环:乃为连在一起的两个圆环,可以拿在手中来回转动,代表“阴阳循环,周而复始”之意。一般为木制或玉制。亦有三环相套者,称为“三才环”或“三环套月”。老年道士尤喜玩此,以为活动指腕之用。

  

冠:男子在20岁时开始戴冠,同时举行戴冠礼,以表示成年。冠为中国古代帝王与官吏戴的礼帽

冠礼 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男子的成年礼。成年礼起源于原始社会,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华夏族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经书记载,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

另:冠礼,是汉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与其他民族的成年礼不是很一样只要是历史上的朝代都有,但是清朝就不一定清朝,对于汉人的文化进行毁灭不许戴方巾之类的,所以,清朝很可能没了冠礼

请教高人关于秦始皇的冕冠问题。

那肯定是画错了,最多12个,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 你要是前后加起来24个。你说的折断那个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