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宿命?你信命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2收藏

什么才是宿命?你信命吗?,第1张

有时候相信,有时候不信。

我伤心的时候相信,因为这样可以让我觉得既然是命中注定,那就没什么好伤心的了,呵呵

我努力的时候不信,因为我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总是很矛盾的动物呵~

解结咒

Ong Chi Lin Jin Za Jin Za Sheng Jin Za

唵,齿令金匝金匝胜金匝,

Wo Jin Wei Ru Jie Jin Za

我今为汝(ru)解金匝(za),

Zhong Bu Wei Ru Jie Jin Za

终不为汝结金匝,

Ong Xiang Zhong Xiang

唵,祥中祥,

Ji Zhong Ji

吉中吉

Bo Luo Hui Shang You Zhu Li

波罗会上有珠琍(li),

Yi Qie Yuan Jia Hua Ji Xiang

一切冤家化吉祥,

Mo He Bo Luo Bo Luo Mi

摩诃(he)般(bo)若(ruo)般罗密。

扩展资料

解冤释结在科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冤结,主要指世间种种人际冤对,引起了阴讼牵连、人鬼牵连,阴鬼受难,阳世受报等,认为须用科仪和符文,解冤释结,以求阴鬼升仙,阳世平安。

《上清灵宝大法》释义

宋代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卷四十三称:

“凡人处世,多因躁心害物,或欠命负财,积诸冤结,以致阴讼牵连,无由托化, 既承天恩开度,得领荐修,但其间怨气切齿,因邂逅恐生紊乱,当依斋法用符文,随事 与之解释,使回心向道,解结和冤,庶可同登乐土矣。” 

①在道教科仪中有独立的解冤 释结斋仪,也有将解冤释结的内容包含在某些科仪中,前者如《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 经》《太上三生解冤妙经》和《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冤保命玄范诰咒妙经》等,后者 如炼度仪和施食仪。

②不论是独立的斋仪或是被包含在某些科仪中,解冤释结都属于黄 箓类的内容。

《太平经》释义

早期道教的《太平经》认为,以道德准则为指导思想的社会是无冤结社会,称“道 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人民悉养,无冤结”,认为“君为父,象天  臣为母,象地 民为子,象和。天之命法,凡扰扰之属,悉当三合相通,并力同心,乃 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体也,乃天使相须而行,不可无一也。一事有冤结,不 得其处,便三毁三凶矣”。

而神仙世界,也是“诸神相爱,有知相教。有奇文异策相与 见,空缺相荐相保,有小有异言相谏正,有珍奇相遗”。

③以这样一种无冤结的太平社 会理想作为追求的目标,反映了两汉社会绝大多数民众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冤对中寻求 出路的一种美好愿望。但是,据现存的史料,早期道教的科仪似乎尚未有解冤释结的内 容。

《云笈七签》释义

《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七至一百二十二有《道教灵验记》,记载了许多修道学道 获验的故事,其中《赫连宠修黄箓斋解父冤经》《李承嗣解妻儿冤修黄箓斋验》《公孙 璞修黄箓斋忏悔宿冤验》《徐翥为父修黄箓斋验》和《鲜于甫为解冤修黄箓道场验》等 大都与解冤释结的内容有关。

④这些故事大多发生于隋末唐初,皆称由于人世的杀戮冤 对,致使生人或后代灾疾不断,经过修建黄箓道场后,永解冤结,生人消灾平安,亡人 升登仙界。但在这些记载中,也未见单独的解冤释结科仪的内容。

《道藏》释义

《道藏》收有《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全文仅三百余字,说太上道君在玉京 山所见众鬼在地狱受苦,皆因生前不忠、不仁,不慈、不孝,杀害众生所致。只有专志 入静,持斋行道,诵念此经,才能解冤拔度,各获超升。

文字古朴,仪式简便,便于个 人诵念行持;再从其用“太上道君”神号这一点来看,估计此经出于六朝时期。《道藏》 另有《太上说通真高皇解冤经》

⑤经文与《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大致相同,当 系重出之误。但其中神号已改为“天尊”、“太上”,当指道德天尊与太上老君,疑为 唐代以后道教中人所改。

杜光庭编撰《无上黄箓立成仪》等释义

唐末五代杜光庭编撰的《无上黄箓立成仪》和《道门科范大全集》等收有大量道教 科仪经文范本,虽无独立的解冤释结科仪,但在科仪中多包含解冤释结的内容。如《忏 谢疾病仪》的《清旦行道》祈请众圣“为弟子某削除死籍,汪上生名,解厄祛灾,和冤 释对,宿瑕清荡,积过销平,星辰回临照之文,年运息刑冲之咎”。

《午朝行道》称 “沥恳披心,立斋祈福,按灵仙品格,开八景坛场,精备香灯,虔伸忏谢”,“伏冀玉 清万圣,金阙众真,鉴纳丹诚,降流玄佑”,“地无简对,水绝盟言,鬼断冤仇,人销 谋议。星辰行度,无临照之凶;本命行年,无刑妨之咎”。

《晚朝行道》则忏谢“前生 今世,宿罪深尤,或违天地覆载之仁,或亏日月照临之德,犯二气五行之性,伤三光六 纪之和,前冤未除,后罪重结,故杀误伤,肆意任心,不识因缘,罔知忌讳,六情所起, 于犯幽明,三业所犯,负越经训,成兹报对,构此灾危”。

⑥所有这些解冤释结的经文, 都是以道士表白祈奏,请求神灵宽恕,解除冤对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北宋末年形成而 在南宋时期起广泛流传的炼度、祭炼、施食仪中一般都有解冤释结的内容。

《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仪》释义

至今仍在香港地区演习不衰的《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仪》中,将人生的冤对概括为十 种,即“十伤”:杀伤、自缢、溺水、药死、产死、伏连、冢讼、狱死、邪妖、积生。 

⑦其中“积生”冤对是因为“纵幸免于人间,必萦缠于地下”的人际冤对的延续,只有 “邪妖”冤对是非人际的内容。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织, “累世仇雠,历推迁而不释”的人际关系,便成为科仪经文中有关“冤结”的主要内容。 

至于解除冤结的方法,除了祈请神灵宽恕以外,还采用符、咒、诀等方术化解冤结。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符简轨范品》释义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符简轨范品》有“解诸类冤结”的内容,除了同上述“十伤”相 对应的解杀伤冤符、解缢死冤符、解溺死冤符、解药死冤符、解产死冤符、解伏连冤符、 解冢讼冤符、解狱死冤符、解妖邪冤符、解三世冤符外,还有解冤释结符、和冤释对符、 解咒诅符以及拔罪解冤符等。

⑧在《灵宝玉鉴》中也有“解冤符”,全称灵宝解冤释结 升度真符,符文包含“解释冤结”和“升度朱陵”等八个字,称“神符告下,解冤释结, 永脱仇雠,执对分别,衅缘俱尽,不生恶业,出离寒庭,罪根消灭,一如告命”。

⑨近 代上海道教有独立的解冤结科仪,形式是两名道士坐于灵位前,边念白边唱赞,旁有乐 队伴奏,类似说唱。上海道教协会藏有光绪三年(1877)道士康友梅的该科仪抄本,据 抄本附记称“丁未生人海上闲鸥道作于听经山房之最华堂”,该科仪可能出于清末。

科 仪经文讲述了虞舜、汉文帝、曾参、丁兰等二十四孝故事,申述斋主以香钱忏之罪愆, “求解冤结,阳上报恩”之意,历数人生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 九十和百岁的追求目标和伦理规范,感慨“人生好似一张弓,终朝每日逞英雄,忽然一 日弓弦断,两头着地一场空。

生也空,死也空,生死如同一场梦。生如百花逢春景,死 如黄叶遇秋风。天也空,地也空,天长地久不相同。

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各西东。田也空,屋也空,几番换了主人翁。金也空, 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鬼门关上不相逢。佛教经中空自色,道教 经中色自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世人识得真解悟,到头终是一场空”。 以生死、财帛、妻儿皆空的思想来化解人生冤对。

-解冤释结

-解结咒

道教以天地规律起源,以黄老之术为宗,自天师道陵君创立天师教,将道教发扬光大,经过时光的洗礼,道门之人不断创新发扬,期间能人异士辈出,不乏有开宗立派之人。吸纳和融合以及继承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的分支。

信手拈来跟道门有关系的历史名人就有如姜尚、鬼谷子、黄石公、张良、水镜先生、诸葛亮、司马懿、李靖、丘处机、刘伯温等等。而道派就更多如楼观派、正一派、龙门派、上清派、神霄派等。在道教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阵法,接下来给大家接受几种道教里比较出名的阵法。

释艮阵:“艮”,是八卦之一,代表山,也有坚强或坚硬的意思。在《众阁真言》中,山是很特别的东西,即为纯阳,又纳至阴,虽说山中的阳气要远远大于平原地区,但山中的阴气亦要比平原地区要强上不少,《茅山术志》有一大章便专门介绍对付山中恶鬼的方法,这“释艮阵”便是其中之一。顾名思义,“释艮阵”便是稀释山中恶鬼力量的阵法,在山中恶鬼出没的地方,都是阴气聚集之所,这“释艮阵”要首先用纯阳的东西摆出一个“拔阴斗”,把地下蕴藏的阴气吸出来,把患者摆在阵眼上,地下的阴气便会在患者身体上逐渐聚集,即使身上的东西再厉害,这地下源源不断的阴气也有超过他的时候,一旦地下阴气超过了患者身上的东西,那东西便会认为有来头更大的同行要占据这个身子,识相的就得乖乖走人。

阳护阵:这是一种利用阳血结成的护法阵,发明于清朝,实际上这是一种蒙蔽冲身恶鬼的方法,“阳护阵”共有三十六枚铜钱组成,以三十六天罡星的位置排布(道教认为,北斗星的星群中包含三十六颗天罡星与七十二颗地煞星,天罡为阳,地煞为阴,肉眼观察不到,但某本失传的书上画出了三十六天罡的排布)。

怒阵:其原理是利用“阳魂法”的原理释放身体最大阳气,用小七关将这些阳气聚集起来形成气场,避免外散,然后利用宝刃的煞气破掉身体周围的阳气,在气场破裂的一瞬间,阳气强度不亚于借阳的强度,虽然只是一瞬间的爆发,但足以吸引周围所有恶鬼的注意,甚至能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八阳阵:八阳阵又称“金钟罩”,是一种防止恶鬼或畜牲冲体的阵法,有点类似于借阳,当八个活人站在阵眼上时,每个人都拥有整个“八阳阵”的力量,等于说是用八个人共同的阳气来守护这八个人。

锁鬼阵:俗名“雷池”,是专门用来禁锢恶鬼的方法。按《周易》的理论,日属阳,夜属阴,恶鬼是只能在夜间活动的,古人观星时将整个夜空分为二十八个星区,称之为“二十八宿”,其中每宿包含若干个恒星,而“雷池”的布法,便是在恶鬼周围布上28个铜钱,人为划定一个假的“二十八宿”,铜钱数阳,所以便给恶鬼造成了越“雷池”一步则入“阳境”的假象,这个阵法对恶鬼没有什么伤害,只能起到禁锢的作用,禁锢的时间视恶鬼力量的大小与智商的高低而定。

金刚墙:在地面上插一圈铜钱,和往常不同,铜钱要竖着插在地里,茅山术中称其为“金刚墙”,实际作用很简单,驱鬼要用属阳的材料,而子时以后地阴上行,阴阳相冲则会形成“黼气”,而“金刚墙”的作用就是避免四周的地阴因“黻气”而骤聚于中。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 编  著: 卷  数:三仪同卷 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 体字号 涵芬楼本第266册 新文丰本第15册 三家本第9册 道藏提要:编号482 中华道藏:道教科仪灵宝诸斋仪 第43册  

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属于金箓斋科仪的典籍。收于《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与《金箓大斋仪宿启仪》、《金箓大斋仪启盟仪》三仪同卷,不题撰人。从内容文辞看应出于宋代,疑即北宋杨杰、张商英等人改编删定金箓斋科仪之一。此仪用于设金箓大斋之先,分任行斋诸职官,并说上品十戒及违犯斋科威仪之处罚条例。内容为阐述金箓大斋之前的「补职说戒」仪式。按该书所述,补职说戒仪分「侍职立师宝前启白」、「高功说戒」和「众官平座宣禁戒科仪」三项:

「侍职立师宝前启白」部分主要说明所补高功、都讲、监斋、侍经、侍香、侍灯执事的职责和职守。其中高功、都讲和监斋合称「三法师」,共同主持斋醮仪礼。在道教醮坛执事中,高功居于首位,一般均由德高望重的高道担任,能使天人归向、鬼神俱服。监斋法师之位仅次于高功法师,其职守是总握 ,监督斋醮仪式按科进行,以使从事仪式的道士严遵职守。都讲法师需通晓科仪的程式和唱赞,辅助高功,成为全班道士之首;同时,能演教弘道,沟通人神。侍经的职责是陈列、布置和收藏经卷并为诵经作好定音、调音和表仪的准备工作。侍香的职责是清洁香炉和香案,并在仪式中保持焚香不致中断。侍灯的职责是整理和清洁点灯用的器具,并在仪式中保持灯烛辉照不致中断。侍经、侍香、侍灯由参加仪式的道士担当。

「高功说戒」部分主要阐说众官长跪静听高功讲说十戒。

「众官平座宣禁戒科仪」部分主要阐说违犯斋科威仪的处罚条例。该书所述「十戒」全部引自《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众官职守及违禁受罚仪则多依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而来。

道教三师分别, 度师、籍师、经师。 商代的军队组织分右、中、左三师。 太师、太傅、太保 古称三公,自北魏以后又称三师。

基本信息,道教三师,礼三师,官职,商代的军事建制,其他,职业,星名,道教, 基本信息 道教三师 道教三师分别, 度师、籍师、经师。 礼三师 在道教仪式中,安排礼三师的内容,是在南北朝至唐代时期出现并形成规制的。据 唐五代道士杜光庭《太上黄箓斋仪》,各种黄箓仪式均在上香后有“礼师存念如法”的 内容。 杜光庭自注曰:“法师临目存见,太上三尊乘空下降,左右龙虎,千乘万骑,三界 尊灵,群真侍卫,罗列在座,乃为弟子奏陈斋意。次思经师,侍太上之右,心拜三过, 愿师得仙道,我身升度。次思籍师,次思度师,愿念如初夜法。次思青云之气,布满斋 堂,青龙狮子,备守前后,仙童玉女,天仙、地仙、飞仙,日月星宿,五帝兵马,九亿 万骑,监斋直事,三界官属,罗列左右。次思青气从师肝中出,如云之升,青龙狮子在 青气中,天仙、地仙、飞仙,五方五帝,兵马匝覆斋主家大小之身。又思五脏五岳五帝, 如初夜法。” 据此,礼三师之法在仪式中主要是法师的存念和心拜而并无唱、念、做 的动作。在南宋道士编纂的一些科仪总集中,礼三师仍是科仪的重要内容,只是灵宝三 师已经进入神仙谱系,并已列入神位。王契真的《上清灵宝大法》卷十总录高真上圣, 称灵宝经师、灵宝籍师和灵宝度师,“共度三职,总掌于三十六部尊经,符图集成,中 盟宝诰,流演尘凡,载度天人”。AB在道教的传度类科仪中,另有三师,指传度师、监 度师和保举师。宋代贾善翔编纂的《太上传度出家仪》规定,道士出家需由传度师带领 和主持下,进行礼三师等仪序,由保举师为弟子脱去俗衣,披道服和系裙、顶簪冠等。 AC经过三师引举,才能成为道士。 官职 太师、太傅、太保 古称三公,周代开始设定。在周代,权力很大,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在周天子年幼或不能行使权力的时候可以总理政务。历代沿置,仅为虚衔,无实职。用于加授给年高望重的大臣。自以九品十八级区分官员等级以来,均为正一品官。 太师、太傅、太保自北魏以后又称三师。 商代的军事建制 商代的军事建制。商代的军队组织分右、中、左三师。《殷契粹编》五九七片:“丁酉贞,王作三师,右、中、左。” 其他 职业 会计师,律师,评估师。 星名 三师,英文Three Top Instructors,属紫微垣,共3星,位于大熊座内。《宋史·天文志二》:“在魁西者名三师,占与三公同,皆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步天歌》:“稀疏分明六个星,文昌之下曰三师。” 道教是将授道于己者称为“度师”;而老师(“度师”)之师则称“籍师”;而老师的老师的老师(“籍师”之师)称为“经师”。 “度师”、“籍师”“经师”是为“三师”。道教将三师比于祖宗。 道教 三师亦指三张。

《道藏》收有《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全文仅三百余字,说太上道君在玉京 山所见众鬼在地狱受苦,皆因生前不忠、不仁,不慈、不孝,杀害众生所致。只有专志 入静,持斋行道,诵念此经,才能解冤拔度,各获超升。文字古朴,仪式简便,便于个 人诵念行持;再从其用“太上道君”神号这一点来看,估计此经出于六朝时期。《道藏》 另有《太上说通真高皇解冤经》⑤,经文与《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大致相同,当 系重出之误。但其中神号已改为“天尊”、“太上”,当指道德天尊与太上老君,疑为 唐代以后道教中人所改。

杜光庭编撰《无上黄箓立成仪》等释义

唐末五代杜光庭编撰的《无上黄箓立成仪》和《道门科范大全集》等收有大量道教 科仪经文范本,虽无独立的解冤释结科仪,但在科仪中多包含解冤释结的内容。如《忏 谢疾病仪》的《清旦行道》祈请众圣“为弟子某削除死籍,汪上生名,解厄祛灾,和冤 释对,宿瑕清荡,积过销平,星辰回临照之文,年运息刑冲之咎”。《午朝行道》称 “沥恳披心,立斋祈福,按灵仙品格,开八景坛场,精备香灯,虔伸忏谢”,“伏冀玉 清万圣,金阙众真,鉴纳丹诚,降流玄佑”,“地无简对,水绝盟言,鬼断冤仇,人销 谋议。星辰行度,无临照之凶;本命行年,无刑妨之咎”。《晚朝行道》则忏谢“前生 今世,宿罪深尤,或违天地覆载之仁,或亏日月照临之德,犯二气五行之性,伤三光六 纪之和,前冤未除,后罪重结,故杀误伤,肆意任心,不识因缘,罔知忌讳,六情所起, 于犯幽明,三业所犯,负越经训,成兹报对,构此灾危”。⑥所有这些解冤释结的经文, 都是以道士表白祈奏,请求神灵宽恕,解除冤对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北宋末年形成而 在南宋时期起广泛流传的炼度、祭炼、施食仪中一般都有解冤释结的内容。

《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仪》释义

至今仍在香港地区演习不衰的《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仪》中,将人生的冤对概括为十 种,即“十伤”:杀伤、自缢、溺水、药死、产死、伏连、冢讼、狱死、邪妖、积生。 ⑦其中“积生”冤对是因为“纵幸免于人间,必萦缠于地下”的人际冤对的延续,只有 “邪妖”冤对是非人际的内容。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织, “累世仇雠,历推迁而不释”的人际关系,便成为科仪经文中有关“冤结”的主要内容。 至于解除冤结的方法,除了祈请神灵宽恕以外,还采用符、咒、诀等方术化解冤结。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符简轨范品》释义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符简轨范品》有“解诸类冤结”的内容,除了同上述“十伤”相 对应的解杀伤冤符、解缢死冤符、解溺死冤符、解药死冤符、解产死冤符、解伏连冤符、 解冢讼冤符、解狱死冤符、解妖邪冤符、解三世冤符外,还有解冤释结符、和冤释对符、 解咒诅符以及拔罪解冤符等。⑧在《灵宝玉鉴》中也有“解冤符”,全称灵宝解冤释结 升度真符,符文包含“解释冤结”和“升度朱陵”等八个字,称“神符告下,解冤释结, 永脱仇雠,执对分别,衅缘俱尽,不生恶业,出离寒庭,罪根消灭,一如告命”。⑨近 代上海道教有独立的解冤结科仪,形式是两名道士坐于灵位前,边念白边唱赞,旁有乐 队伴奏,类似说唱。上海道教协会藏有光绪三年(1877)道士康友梅的该科仪抄本,据 抄本附记称“丁未生人海上闲鸥道作于听经山房之最华堂”,该科仪可能出于清末。科 仪经文讲述了虞舜、汉文帝、曾参、丁兰等二十四孝故事,申述斋主以香钱忏之罪愆, “求解冤结,阳上报恩”之意,历数人生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 九十和百岁的追求目标和伦理规范,感慨“人生好似一张弓,终朝每日逞英雄,忽然一 日弓弦断,两头着地一场空。生也空,死也空,生死如同一场梦。生如百花逢春景,死 如黄叶遇秋风。天也空,地也空,天长地久不相同。

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各西东。田也空,屋也空,几番换了主人翁。金也空, 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鬼门关上不相逢。佛教经中空自色,道教 经中色自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世人识得真解悟,到头终是一场空”。 以生死、财帛、妻儿皆空的思想来化解人生冤对。

什么才是宿命?你信命吗?

有时候相信,有时候不信。我伤心的时候相信,因为这样可以让我觉得既然是命中注定,那就没什么好伤心的了,呵呵我努力的时候不信,因为我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