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基本口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5收藏

太极拳的基本口诀,第1张

  武术 教学,特别是 太极拳 教学,是非常艰难的一个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不断地 总结 教学 经验 ,提高 教学 方法 。口诀口令的运用,就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基本口诀。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基本口诀

 太极拳的基本口诀(一)、秘授歌

 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

 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秘授歌》是唐人李道子所传,反映了通过太极拳的修炼所能印证的八种功夫境界。

 修炼太极拳的关键就是锤炼平常人看不见、摸不着的太极阴面的东西,即神之虚灵、意之专一(专注一方)、气之内外(内气和外气)混化,积攒出功夫。“无形无象”就是这种功夫境界的一种描述。太极拳每招每式中的内功心法和专门的内功修炼法、太极松腰、太极球等松散之功、意气之功的修炼,其目的就是使周身内外上下、整个皮肉筋脉被意气滋润,练至似乎没有了形体存在的感觉,即无象无象了。

 “全身透空”指无形无象的内外之气沁润躯体内外,畅通无阻,进入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境界,形成“混元一体”的整体功夫之象。张三丰讲:“大修行人,将神气打成一片,于此之动,是太极之动,神与气两不相离也;于此而静,是太极之静,神与气自成一致也。”

 “应物自然”是对有功夫之人的一种描述。内功修炼有素的人,神意清净虚灵,无所挂碍,从不分辩,无私无欲,但又清澈明了,什么都知晓。如此之人,自己练太极-拳8,1-既能知晓自身之神意气和大自然之花草树的互动信息,又能感觉内外混元时自身所形成的鼓荡和裹携状态;推手时,对方神意刚刚萌生、形体还未及起动,则自身已随感而应、随机而动,不早不晚恰到好处。有此功夫的人对万事万物都能做到不贪、不执、不欲,只有这样才能应事接物不迷凡、不动心,情绪不起伏,自己的心性不仅能清静无为,而且能凝神聚气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滋养。

 “西山悬磬”者,西山比喻清静世界、神意发轫之所在;“悬磬”即空悬,要虚其心。虚到什么程度像庙里的磬,一碰即口向。太极拳身法中就要求含胸,即空胸实腹,上虚下实,胸部没有一点紧张,特别舒服;学习太极拳还要虚心,心中什么也不顾虑,不管别人说什么也不要有一点怀疑及杂念,一有杂念心里就紧张,因此必须恭而敬之。无论练拳或推手都要心平气和,没有杂念,不受外界干扰,这就是“西山悬磬’’的境界。

 “虎吼猿鸣”是静极生动、内气腾然景象的比喻。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卷四中说:“虎者,猛物也,坎中空阳之气。此气纯阳,阳则易动,有如虎之难防。此气最刚,刚则性烈,有如虎之难制。唯有龙之下降,可以伏虎也。”“猿”者,心也、神也、意也。《悟真篇》讲:“心猿方寸机,三千功夫与天齐,自然有鼎烹龙虎。”由此可见,心猿可以支配、统帅龙虎之气。“猿鸣”指心意灵动、活跃,使得生命之气息激荡流布。

 “泉清河静”则是“静中触动动犹静”之功夫状态的描述。“泉”指人的生命之泉水。《太乙北极真经》上说:“水乃有母”,水是人的生命之源泉。通过太极拳的修炼,人体生命之泉可以源源不断、无休无止地滋生。

 那么,生命之泉是什么呢它泛指津、唾、血、汗、涕、精等人体之水。《张三丰注吕祖百字碑》中说得清楚:“太极动而生阴,化成神水甘露,内有黍米之珠,落在黄庭之中……”如此经常锻炼阴精,生命之泉就会净寂、清澈、透明、中和,所以太极动而生静,静则虚灵,虚灵则神明,神明则无为,无为则流行,流行则生生不已,智慧无碍,生机无限。

 “翻江播海”,是人体内外已成为虚空混元气的特殊景象。此B,d-,动也是静,静也是动,动静一如,阴阳互孕,出神入化,隐显自在;动静之机,松散氤氲,宛如江水翻腾,海水激荡,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派气机流行、内外一如的风光,达成内外之气混元一体的状态。

 “尽性立命”是修炼太极拳的终极目的和根本归宿,是太极之象的智慧根源。《周易•说卦传》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理是追究、深研、体悟天地间万事外有之规律;尽性是完善自我、修真养性,使人性与天道相契。穷理是知其理,悟其真;尽性是行其德,传其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实现“天人合一”、“尽性立命”的太极之象,乃真正的大境界、大经典智慧、大自在,是由太极而超凡入圣的形象表述,是太极拳之真义所在。

 太极拳的基本口诀(二)、八字歌

 棚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

 若能轻灵并坚硬,黏连绵随俱无疑。

 采捌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

 果得黏连绵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此首歌诀是论述太极推手的,并强调指出其基本问题。据刘晚苍先生的解释,在这个歌诀里不少人认为“十个艺人十不知”这句可能是文字流传的错误,理由是如果真如此则搠捋挤按就不会流传下来。因此应改为“十个艺人九不知”。但是,若从强调掤、捋、挤、按的重要性,强调认识和实践的无限性来看,则原作者的提法似乎应是无可厚非的。

 这里提出了三组名词,并对他们在技击中的作用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它们是:拥、捋、挤、按,采、捌、肘、靠和黏、连、绵、随。

 掤、捋、挤、按是太极推手中的四个正向动作,也称四正;采、捌、肘、靠是推手中的四个斜角动作,也称四隅。四正四隅合成太极拳法中对敌打手的基本方法,具有很强的技击意义。黏、连、绵、随是太极拳中的对敌打手的基本原则,与之相反的是顶、扁、丢、抗,即太极拳法中的主要禁忌。

 太极拳的基本口诀(三)、周身大用论

 一要心性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 。

 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

 三要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

 如询大功因何得,表里精细无不到。

 此论明确地指出体用太极拳时,要求思想集中、呼吸顺遂和头顶中正有如悬空的重要。同时指出,获得太极拳术的造诣和获得健康,必须在意识的引导下,使动作与呼吸协调配合。呼吸要深、缓、细、长,而动作应轻灵无滞,保持顶头悬,并始终用意使身体内外和大小部位都得到锻炼。

 太极拳的基本口诀(四)、十六关要论

 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泼于腰灵通于背,神贯于顶,流行于气,运之于掌,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浑噩于身,全体发之于毛。

太极拳分解教学

 太极拳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具有防身作用。坚持练习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可以颐养天年,是现代人养身的最佳运动。下面是我整理的太极拳分解教学,欢迎来参考!

  第一式:预备式

 姿势:面南直立,自然中正,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头正直,项松竖,头顶虚灵,仿佛上顶有线悬梁之意;下颔微收,齿轻合,唇轻闭,内舌轻触上腭;两臂坠肘下垂,沉肩松胸,气含小腹,肘不贴肋,手心向里,中指肚轻贴腿侧(裤缝);松胯,两膝微弯,分脚,两脚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十趾随意动而抓地;呼吸顺遂平畅,意守丹田。

 要点:头顶悬意不可缺,长腰松胯,护肋,胸间不凹不凸背要圆,十趾抓地空涌泉穴。

 说明:

 1、此预备式乃无极式,其基本要领均体现太极拳贯串始终的各项要求,故在行拳过程中均应一贯持守这些法则;

 2、此无极式暂未分阴阳虚实,但重在呼吸自然,意守丹田,虽静犹动,势如张弓待发之动意,守我之静,待人之动;

 3、思想集中而虚静无物,神气抱一而达无形无象之感,然意存丹田而待动,保持一种平和静气,安祥随和,全神贯注而内敛一种神气之韵。

 动作:双手托天

 气沉丹田

 1双手捧天

 两臂分别从两侧,意动、手动、腕、肘整体一起向上缓慢抬起,沿斜前方起手(与身体成180度) 起手与肩平,沉肩坠肘,撘腕,此时是吸气和意念吸收地之灵气之势和灵气向上运行之中,手指领意,劳宫吸天之精华,捧天之精华之气,又转腕向内,手向上抬至头顶百会穴。此时是吸气和意念吸收地之灵气之势和灵气向上运行之中,手指领意,劳宫吸天之精华,手臂从裤缝侧上行时,捧天之精华之气,当到达头顶时,又转腕向内,掌心遂变朝下,十指相对,意念天地之精灵汇聚百会穴。

 2气沉丹田

 接上动作(在十指相对掌心朝下时),沿体前前臂以抱球状下行,做不明显呼气,意念百会真气下行人中穴,达鹊桥,沿任脉、经天突、璇玑、华盖、膻中、中脘、神阙,聚回丹田。双手亦同达下腹,后分别沿带脉斜下胯边,回至无极式。

 要点:

 1、这是一个深呼吸过程,意念周天循环,呼吸要彻底,手意牵引要协调,吸尽天地灵气,真气存聚丹田。

 2、这也是开始进入功态的一个起势,保持全身放松,心情平和舒畅动作慢,匀称一致,呼吸在自然之原则下,由师傅和自己的熟练程度而掌握方式。

 说明:掌经云:“先在心,后在身。”修道即修心,故首先要心无杂念,开始练此功也须遵循“有为”地存想内观之法。此运行大周天之功是,先扣脚十趾而提涌泉吸地之灵气,实质一是稳定脚根,二是活动经脉,沿阴跷上行提肛,过三关到达百会。此时两手劳宫及天门九宫打开吸收天之精华而聚汇百会,再由百会沿任脉下到丹田,此中真气保存,鼓腹蓄气,废秽之气随放松之体散发体外。

 这一过程意念可强可弱,不可过僵过执,动作要慢,意念、动作、呼吸三合一,要协调。所以预备式的气势就影响和决定整个行拳的效果,需下功夫练习。

  第二式:起式

 动作:1、提手上绷 2、虚步下切

 1提手上绷

 两臂分别内动,向上搠起,手心由相对变为向下,上棚同时胯膝下坐,成马步,气在丹田,慢慢屈膝成115℃屈膝度根据架式高、中、低而定,通常以中架为例,以下均同中架)。搠至臂与肩平,要意达指梢而微微坐腕,手变勾手,

 2虚步下切

 接上动做,重心在左脚,坐胯右脚变虚,脚尖着地,同时右勾手顺左手腕下切,在转移重心到右边,同时左手顺右手完下切至右边,45度角至膝下足三里侧,屈臂沉肘格架在与肩平。

 要点:

 1遵循拳经“一动无有不动”原则,全身首先在放松的前提下,用意不用力地开始柔和运转,轻灵与沉着俱在,变换虚实,注意上下,一动就开始体现阴阳。

 2行拳中腰身、手、腕、肘、胯、膝均活而不僵,活而不乱,松而不懈,刚而不僵,以意引动有规则转动,身体似屈非屈,似直非直,动作到位,意气也一定到位。

 3一般按呼吸自然原则,多以起时吸, 沉时呼,即上吸下呼,但均不明显用口鼻,行拳保持匀、细,因其动作缓慢而又深长,所以一般开始学拳架动作,不必过分注意呼吸方式。时时注意气沉丹田而意于腰腹,活于胯部。

 用法:

 因为太极拳因人而动,因敌而变,所以在一个招法中可因对方的用力和攻击方式而采取几种不同的攻防方式,故此,在介绍其用法时,一般只突出一例,其余稍加说明或省略。

 太极拳起势在用法上,须符合贵化不贵抗,后发先至的思想,化中有打,打中有化。

 “双搠撑掌”主要是应付对方“双风贯耳"或“双按推掌"。对方欲出双拳击打头部,我则坐身,使对方落空,同时出双掌对对方胸前的空处推掌。如果对方双按掌来,我搠撑相接,粘上而随力化走,根据对方变招而再出招还击。多数方式以脚下虚实变换,手法一防一攻而立判胜负。 “虚步下切"中含有几种变化方式,据敌而用,而用时之势,已不再像虚步下切之定势了。

  第三式:退步崩式

 动作:1、丁步抱球 2、转身架掌

 1抱球独立

 接上式。重心移至右脚,右手与左手由勾手变掌成包球式,脚成丁字步,右45度角。身体保持正中,背直不屈,两掌心相对,右腿微屈。

 2转身崩式

 接上动。由腰转带动左腿向后(东北),脚跟先着地,成左弓步;左手随身体由下朝上划弧崩起,掌心朝里,右掌由眼下经胸前向左腋下推出,横掌于丹田处,掌心向下定型时,手、脚、身、步一起到位。

 要点:

 1正如介绍武当三丰太极拳特点时说过:此拳步法灵活,仅从开始几动中可以看出步、腿的`灵活度,同时要求步、身、手,齐到合一。

 2动作连贯性不可分割、断劲,在定型时,微有内劲到达之意,非单操练时,不得用力或发力。

 3此拳架攻防意义很强,虽练时不专注攻防作用,但要明细其用法。此转身上步、上搠下打之法,动作显明,同时可变作左揽雀尾式的用法,惟方向相反,用法不另叙。

  第四式:揽雀尾式

 动作:1回身抽掌

 接上式。由腰身带动右手,由横掌前按变内旋成仰掌,往右回分,左手外旋变压掌和外切掌;左脚回扣(即以脚跟为轴,脚尖向内转30度),身体变成右靠弓进步。

 2虚步拧转

 上动不停。重心移至左腿,右肘下沉,右手外翻,带前臂滚旋,右脚变虚;左手由胯下翻掌向左前方到左侧上方,至左侧时,脚下左脚变实,承担重心;左右手掌心相对成抱球式。

 3上步靠掤 上动不停。左脚落地着实,右脚急上步于右侧,向斜前方45度出步,身、

 肩、膝同到;右手由胸前划内旋弧至裆前,左手随按劲沉肘,转回头前掌心朝面。

 4撩肘掤 右手由裆前朝外,由下至上,再由肩、肘、手节节贯穿,划弧上掤至右侧 前方。左手在后,掌心与右手相对。

 5马虚搬

 右手向右前方掤至与肩高,膝与肘相合,手尖与脚尖相对时不再往前。接着右手开始由内向外翻掌,左手由外向内翻掌,重心移至左脚,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向左边捋过,右脚变虚,右掌心向卞,左掌心向上。

 6上步挤

 上动不停。左手从左脚后收再向右肘处,掌心朝上捅出;同时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跟左手一起上步,先脚跟落地,承担重心;右手从左手至左肘下抽回,再沉左肘滑滚向左手,掌心向外。

 7落步按

 当左右两手交叉会于右膝时,两手随臂转翻掌,并搂过右膝,收回腰问后从腋下推按出去;同时当手搂过膝盖时,右脚提起,蹬脚后落地,肘到脚到手到,成马步双按掌式。

 要点:

 1、此式分解动作多,较为复杂,也是独特分别于其它拳架的标志。实际运用要注意手、身、脚、意、气、力齐至;

 2、此式劲力明显,靠、掤和落步双按是典型的力点(力点是实际用法上的技击发力处),要注意体会;

 3、式中连绵性强,不能脱节,要一环套一环,在推手和技击中配合得好,很具威力,但主要不能散、乱;

 4、此中步伐变化多而快,步幅大小可根据自己架式变换,虚实一定要分清,

 实腿承受重力要沉裆,敛臀,保持腰胯的灵活。

 说明:从上一式转身掤掌(有人称黑虎掏心)后,回身时若后手被人拿住,则左手从右手上削砍而出,击打对方腰肋。当对方右边拳击来,我用右前臂接粘,沉肘松肩而翻掌粘拿,同时坐胯转上左步右手。左手乃虚招,能实则打,不实则回护头脸,左手从外用掌砍对方胯,若对方招架,顺右脚上步对方裆中,左手护脸头,右侧身膝顶背靠;若不成出右手从下打上,再不成便掤住对方。

 掤住对方后,用前臂或手掌鱼际等感觉粘上后,顺对方之`捋化,左手封对方中节或另一手,同时进步,插裆和套步,顺力将对方按出或推出。

  第五式:顺拉单鞭

 动作:

 1 接上按式。左手朝上微翻掌,向左随身体带回,右手在距左手尺余,掌心向上,托时之意,随身向左移,重心在左脚,左脚以后跟为轴随手臂向外转,右脚后跟不动,前脚掌回扣,与手臂同向,成丁字步。

 当转至左侧丁字步后,右手由仰掌旋臂成向外、向下的抓掌,左掌变托掌,向右以右脚为重心拧带;脚法与前相反,即以右脚跟为轴向右侧随身、手臂移45度,左脚以同样方式回扣45度。

 2左脚收回,随身起立,左手护右肘,右手从斜前方突出;然后右手翻掌勾手,指尖向下,左手由护右腕;重心在右脚,左腿随机提起蹬出。

 3重心仍在右脚,右勾手不动,气下沉,左脚、左手由腰带动一起向左前方挥迈而出,变成左弓箭步。

 要点:

 在左右平带过程中,拧劲等暗劲是关键,要求也很严格。像两掌二方向相对,意为把持手和肘,时时可采撂制住对方,往返之变是根据对方力的变化而变化,折叠过程中的身、腰、脚均要一致变化,体现整体性,才能制敌。即为变化无方之意,根据对方空处、破绽处而击,上架十字手,下出进腿,落步而顺掌到,动作是圆而连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用法:单鞭之用,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每一个动作是一个技击用法的母式,这一母式本身可以发劲击人外,还可演化出多种招式。就是若对方朝我中上部一拳击来,我一手粘拳头、一手托臂肘,运用听劲掌握对方力向,既可采撂拿脉、反骨,也可把架肘靠而放出对方。

 2、若对方力大,肯定会反抗我之力,我则顺其力变成拧捋而击空胁。

 3、若对方中胁击不成,则上击咽喉,架肘击裆腿,乘机进步而放发。关键是手脚进肘,身腰要捅跟而上,有一种捅挤之势。

  第六式提手上式(或回身提手)

 动作:

 1接上式。重心右移,左脚尖回扣,右腿受重力,左脚和左手同动,左手向下、向怀内划弧同时右手带回与左手放至腰间;左脚经右脚边向正前迈定于正前方成丁字步。

 2身体重心移在左脚,右脚右手同动,右手由下向上与右脚一起侧身向正前方,随身屈膝坐身,在正前方右手经膝前插掌向右脚尖,随之由腰带胯、带腿随动右手变勾手,与右脚一起随身上提,上达与肩平,成勾提手式。左手立掌于右手肘关节处。

 3重心在左面,腰身带动右胯,腿与手、臂一起下落成高弓步,左手随身化收回腰间,右手随落而按切在裆前,掌心向下,形成弓步切按掌式。

 要点:

 1、经云: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单鞭之后的左手对来敌之变,就是粘化之法,粘后护面,侧身上法,护身打下,随化随进,其妙法也。

 2、提手之式,即右手勾与右脚尖,有一根线带着之意,连呼吸一起同动,落步按封时,呼气。

 3、身法要协调,稳固,沉肩松肘,意在腰际,带动全身。

 用法:左手对敌之攻势,先粘化,或格粘或化拿,随后护面进身,偷步旋转步法,委身击敌下部,若不中,可随之蹬裆,踢腿,落步按封。主要对付来势汹涌之拳脚,沉气按切。

  第七式 :白鹤亮翅

 动作:

 1上步搓掌

 接上式。右手和右脚同时由右向左再向身前划弧形上步,右脚跟先着地,掌心随动而滚翻向上,左手从胸前经右肘处往下搓推而出,掌心向下,左脚同时上步,脚尖着地,形成右实左虚步。

 2分掌抖翅

 重心后沉,气沉丹田,双掌随呼吸拉丝式分开,右手向右上扬至头右侧,与太阳穴同高,左手下至左大腿附近。

 要点:

 1、上步搓掌式先右手粘擦,左手臂有挤靠之势,然后有搓掌拉丝之意。

 2、分掌抖翅首先要有头手向上之气势,由腰意发动,略带抖意展翅,拉丝有展翅舒伸、身肢拔长的感觉。

 3、沉气落尘胯身,但上头要有精神提起朝上之意,下体稳重,两臂成弧形,松肩沉肘,身体中正。

 说明:

 1、如在上式中切掌之后,马上粘上对方手臂,趁对方收回之际,跟上对方缠臂或拿臂(这也是粘),或进裆击擦对方中下部随即左手身上进靠击。

 2、如果对方左手招架,则我左手向上分开,趁机再击。

 3、如果对方拿我右手,我则用左手搓拿拧劲之法解之。

;

太极拳的教学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并且熟练七十五式太极拳搂膝、坳步、掩手肱拳、金刚倒锥动作的名称、要点。了解太极拳的名称、运动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体能目标: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和各种素质锻炼,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灵敏、耐力、力量等素质。

 3、技能目标:通过老师整体示范、单个动作示范、分解示范等方法让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并且使学生领会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做到路线清楚,手形、步形、身形正确到位。

 4、情感目标:让每个学生都乐于进行太极拳练习,积极认真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应变意识,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严谨的态度,以及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培养崇尚武德、吃苦耐劳、挑战自我永不服输的精神。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针对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法:如讲解法,精讲多练,抓住重、难点;提问法,在练习过程中提问可增强学生对动作的记忆;讨论法,可加深学习的印象,是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示范法,动作规范、美观,具有模仿性和灵活性;演示法、帮助发、试听引导法等

 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法发:分解练习法、完整示范发、领会教学法、循环练习法等。

 4、以情境和竞赛为主的教学方法:游戏法、竞赛法、情境法,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实践分析运用技巧,提高学生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5、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法:自由练习教学,给学生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使学生自主的学练,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小群体分层次教学,把学生按照理解动作的程度,进行分组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得到锻炼。

  教学内容

 太极拳搂膝、坳步、掩手肱拳、金刚倒锥

 重点:太极拳动作路线、方位、手形、步形、身形正确到位。

 难点:精神集中贯穿整个练习过程,意义是引导动作;呼吸要深、匀、

 自然与动作紧密配合;身体疏松自然、中正安舒;动作自然流畅、舒展大方、连贯柔美、圆活不滞;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引导入课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师生相互问好。3宣布本次课任务、内容及要求。

 热身活动(4×8):

 1、队列练习

 2、做广播体操或者

 (1)肩部运动

 (2)腰部运动

 (3)大轮环练习

 (4)腿部柔韧练习

 (5)合抱手臂练习

 (6)步型练习

 (7)手、踝、膝关节练习活动

 (8)抱脚独立重心练习

 二、基本部分: 复习部分

 1、重温所学习过的七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师生互动增加学习效果,突出教师引导、学生的主体的地位。

 2、师生一起练习重温所学动作技术的重点、难点、路线、方位等。 要求:教师带领练习,同时讲解动作名称和要领,要求学生边观看、听讲解一同和老师复习所学动作。 新授课部分:

 1、教师将所学动作先做镜面、背向、侧向等不同示范,同时讲解动作名称和要领。

 2、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新动作名称、技术。先手臂动作、腿部动作、步型变化、再到手脚配合。

 3、学生原地自由体验动作,让学生自己在充裕的时间里进行练习,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

 4、分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个别问题、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在这期间多鼓励学生,增加其积极性。这个环节可多次重复。

 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区别做出适当要求,并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学生均衡发展。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谦虚好学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掘学生运动潜能,通过教师评价,学生间互评,促进学生改进动作;以完美的动作表演体现“我能行”。使学生能在表演过程中体验成功。

 5、反馈及评价(教练做好记录)

 6、全部所学(包括本次课新学的)技术动作,一起由全体学生自主在练习一遍。

 7、太极拳实战

 “怪蟒翻身”教师讲解,体育委员陪练,分组训练。

 要求:对练中要注意力度、分寸。

 三、游戏部分:

 以太极推手为例

 场地准备:空地和垫上均可。

 目的:调节学生身心,培养机智,发展腿部力量、重心稳定性、及攻防意识。

 方法:(1)把游戏参与者分成两人一组分散在场地内。(2)教师发出“预备”的口令后,面对面成弓步站好,每对两前脚并排紧挨,双手前手相搭,成弓步相对站立。(3)教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双方根据自己的战术(以双脚不移动为原则),运用捧、捋、挤、按四种手法,中心的前后移动,进行攻防练习。可用推、拉、拔、拧、闪等动作,迫使或诱使对方失去重心。

 规则:(1)对抗时,不许用拳击打。(2)任何一只脚移动,就算失败。(3)两人都移动情况,先移动脚者为失败。(4)对抗中,双方同时移动,判双方失败。

 四、结束部分:

 集合队伍。2放松练习学生微闭双眼,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缓慢地反复舒展刚刚掌握的武术动作。既可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3课上小结。 4布置课外作业。 5师生再见。

 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身体的到全面的锻炼;认识上有了自主性、自觉性的提高;掌握了八式太极拳的运动名称和知识、动作技术、动作路线和动作要点;了解了七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动作技术、动作路线和动作要点;得到了太极拳静、缓、连、美的熏陶,激发了

;

太极拳的基本口诀

  武术 教学,特别是 太极拳 教学,是非常艰难的一个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不断地 总结 教学 经验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