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难溃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3收藏

痈疽难溃是什么意思,第1张

问题一:“痈疽难溃”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痈和疽是疡症中的两种不同的病证,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治疗方法不同的阶段治法不同,初起宜消,成脓者宜托,溃后宜敛

问题二:生理疾病寻求帮助・・急!!! 去医院查查身体吧

问题三:中医师请进 活血行气解毒,壮腰补肾健膝,强筋疗骨。楼主:你可以放心服用,此方功效大,力量强。效果显著,且都吻合症状,对症下药。想必一定是经验丰富的老中医配置的良方。

问题四:中药红芪[10]g10g是什么意思 g是重量单位,即是“克”的意思。

红芪,中药名。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症状。一般用量为10-30g

问题五:白芪有什么作用 白芪也称为青阳参,为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植物。银圆柱状或圆锥状单生或下部分叉对生,灰黑色。叶对生,膜质,卵状披针形,基部深耳垂状心形。花紫色,后变淡红色或淡白色。�u果披针形或线形。种子卵圆形,顶端具淡白色。�u 果披针形或线形。种子卵圆形,顶端具白绢质种毛。 白芪又称白皮芪,青阳参。白芪与黄芪两种功用相同,但生长在不同的土壤中则根皮颜色不同。 可药用有: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问题六:黄芪的药用 药用价值

中药疗效

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

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 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6、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稀,常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7、脾气虚证,虚弱倦怠,泄泻,中气下陷,脏器脱垂,食少纳呆诸症。常与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等配伍治疗脾虚泄泻。与升麻柴胡人参等配伍治疗脏器脱垂,如补中益气汤。 原理:脾主湿,脾虚则不能输布津液于肺,所以湿困中焦,湿性趋下,所以下焦受湿而便溏。脾虚则难以助胃健运,所以食少纳呆,难思饮食。本药入手足太阴,所以肺气盛则可以通调水道,散精至肌表。脾气盛则可以运化 上输于肺。

8、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

9、多汗而浮肿。《金匮要略》中配伍最简单的黄芪方为防己黄芪汤,药味共6味,主治,可见也有出汗与浮肿。简单地说,黄芪主治汗出而肿。所谓汗出,以自汗为多见,即在未服用发汗药,也未剧烈运动,气温室温均属正常的情况下,出汗量较多,并可伴有气短乏力、恶风、头晕、容易感冒等症状,这个症状群,中医概括为“气虚自汗”。出汗的程度比较严重,常常衣被尽湿,有的可以见到汗渍发黄,出汗以上半身为显著。临床上有的患者不以汗出为主诉,但通过问诊,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时汗出比较多,稍有体力活动,就容易出汗,或者皮肤比较湿润。

10、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用于表虚不固的自汗。表虚自汗,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牡蛎等配伍;如表虚易感风寒者,可与防风、白术同用。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者。如用于疮疡内陷、或久溃不敛,可与党参、肉桂、当归等配伍;用于脓成不溃,可与当归、金银花、白芷、穿山甲、皂角刺等同用。用于水肿、脚气、面目浮肿。配白术、茯苓等。

性味归

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临床应用

1、高血压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防己黄芪汤是《金匮要略》方,经验用量为:黄芪30克、白术12克、防己12克、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克,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泽泻20克,胸痛头晕者,加川芎10克、丹参12克。

2、缺血性心脏病:黄芪每日50克,水煎分3次服。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

3、急性肾小球肾炎:北芪3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1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治疗27例,治愈19例,有效6例。

4、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黄芪50克,沸水冲泡30分钟当茶饮,1日l剂,30日为1个疗程。

5、银屑病:黄芪30克,当归、生地、白蒺藜各30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有人治疗94例,治愈63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936%。

6、糖尿病:消>>

问题七:黄芪怎么念,是什么?功效? 黄芪 qí ,又称北芪或北蓍,亦作黄耆或黄蓍,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出去须根几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黄芪可分为:内蒙黄芪、膜荚黄芪、绵黄芪、多序岩黄芪(又名“红芪”)、日本黄芪(又名“和黄芪”)。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日华子本草》记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

皂角刺其实就是皂角树上面的针刺,很多人并不知皂角刺有什么用途,其实这种针刺还是一种中药材,中医里面认为皂角刺入药味道辛散、药效温通,可以起到较好的“活血解毒、托毒排脓”等功效,在实际应用之中,可以用来缓解一些痈疽疔毒、顽癣疹痒等疾病。

比如《本草汇言》里面在记载皂角刺的时间就说到,皂角刺入药,可以“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痈疽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痈疽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可见皂角刺入药,在缓解一些痈疽热疔毒之症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1、皂角刺入药,可以缓解痈疽、疔毒

皂角刺入药,辛温而善于通散,而且它消痈疗疮的药效非常强,就像《本草汇言》之中说的那样,无论是痈疽处于何种状态,使用皂角刺入药都是有效的,所以在古代皂角刺还被人们誉为“疮疡之要药”。

对于轻微的痈疽疔毒之症,古人常直接使用皂角刺煎汤内服,即可起到消痈之效;而对于情况较为复杂的痈疽之症,中医里面常将其和连翘、夏枯草、金银花、当归、牛蒡子等同用,可以更添其清热解毒、消肿疗疮的效果。

2、皂角刺入药,可以疗顽癣、止疹痒

皂角刺入药,可以起到较好的杀虫止痒之功,比如《图经本草》里面就说到,将皂角刺同米醋熬制浓汁,外敷于疮癣之处,有奇效。可见古人对它的疗癣、止痒等功效也是相当认可的。

在古代,人们没有现在我们常用的各种止痒疗癣类药膏,出现顽癣疹痒等症的时间,完全需要依靠这些中草药来解决,而皂角刺就是常用的疗癣止痒之药。

像常见的足癣,医者就常用皂角刺、荆芥穗、地肤子、苦参、白矾等一同煮水泡脚,一周左右即可见效;而对于一些风疹痒痛等皮肤疾病,则还可以将皂角刺同蝉蜕、防风、荆芥、地肤子、白鲜皮等同用,可有效起到祛风止痒的效果。

不过由于皂角刺的药力过于峻烈,一般情况下用量不宜过大,10g以内即可奏效。

古代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1、黄帝内经

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2、难经

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原题秦越人撰。

3、伤寒杂病论

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4、本经

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扩展资料

中国古医书是古代医学的传承,极具医学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创造出了很多辉煌的医学成就,影响远播日本、欧洲,并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代医书原著跟现代翻印的古代医书内容有很多出入,由于年代久远,当代的翻印古医书缺失了很多内容,所以中国古医书原著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四妙勇安汤由金银花、元参、当归、甘草四味药物组成。

是治疗脱疽的著名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效。四妙勇安汤所治脱疽病,缘火毒内阻,血行不畅,瘀滞筋脉,热毒炽盛所致,症见患肢黯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

药理作用:

用本方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型和血瘀型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特性进行观察,认为本病患者血浆粘度比正常人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沉快,血液处于粘度高、易聚的状态。用本法治疗后,湿热型病人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变快。

血瘀型病人治疗前血粘度比正常人高,治疗后则下降,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变快。此结果与本病患者不正常之血液流变学特征相对应,提示了活血化瘀治疗可使血液粘聚状态好转或消除,临床症状得以改善。 

临床医案:

四妙勇安汤临床用于治疗急性感染造成的一些外科病,常收到良好效果。但须注意本方属于寒凉之重剂,临床辨证须以热毒炽盛为主,不可久服;证属虚寒,体虚便溏者为禁忌之证。

刘涓子鬼遗方的作者是龚庆宣。

中医外科学家龚庆宣生活于南北朝时期齐梁间,其生卒年已不得而知。相传,龚庆宣喜欢方术,跟一位远房亲戚比邻而居,两家往来频繁,关系非常要好。一日,这位邻居自觉临终之时将至,请来了龚庆宣,并告诉他家里有祖传的“神书”,书中不仅记载了如何诊治疾病,还说明如何辨识药性等,所载非虚,效验非常。

邻人因家中儿子年幼,也不知道长大后是不是此道中人,怕埋没了这部书,所以想把书传给龚庆宣。龚庆宣本来就喜欢医术,自然没有推辞。此书乃是刘涓子所著之《鬼遗方》,巧合的是龚庆宣正是刘涓子姐姐的重孙。

刘涓子鬼遗方:

原书共10卷。宋代以后存有两种残卷。其一为题《刘涓子鬼遗方》的5卷本,流传较广。其卷一论痈疽病因,各种痈疽的鉴别;卷二述金疮外治法;卷三为痈疽、发背及妇女护乳、乳结肿等病的治疗;卷四为黄父痈疽论及痈疽治方;卷五除痈疽方外,尚有疥解、面瘪、发阳、妇人乳肿、痈疽、小儿头疮、热毒,以及竹木刺伤,火伤等药方。

其二为题《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的1卷本,内容主要是痈疽证治。此外,1902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刘涓子方》残页二纸,是本书的一种早期传本内容。本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外科专书,较全面地总结了以前的外科学成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薛己

薛己(1487~1559),字新甫,号立斋。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父薛铠,字良武,府学诸生,弘治中以明医征为太医院医士,以子已故赠院使。治疾多奇中,以儿科及外科见长。薛氏得家传,原为疡医,后以内科擅名。

中文名:薛己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江苏

出生日期:1487年

逝世日期:1559年

职业:医生

代表作品:《外科枢要》

人物经历

薛己(1487~1559)中国明代医学家。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父薛铠曾为太医院医士。薛己自幼继承家训,精研医术,兼通内、外、妇、儿各科,名著一时。正德元年(1506)补为太医院院士,九年提为御医,十四年授南京太医院院判,嘉靖九年以奉政大夫南京太医院院使致仕归里。薛己治学极为刻苦,论著很多,除自著的《外科枢要》、《内科摘要》、《女科撮要》、《疠疡机要》、《正体类要》、《口齿类要》之外,还有许多校订书,薛己校订书的特点,选注名著,附以己见,如他校订有《妇人良方大全》、《小儿药证直诀》、《明医杂著》、《外科精要》等数十种。这些校本中不少附有医案,以临床验证来说理法方药依据。学术思想受张元素、李杲、钱乙等影响最大。薛己以外科见长。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公元1486~1558年。家为世医,其父薛铠亦为当时名医。薛己年幼时继承家学,从其父学医业,是一位临床大家。于内、外、妇、儿、口齿、骨伤诸科,无不擅长,且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可谓博学多才。在正德年间(1506~1521年),被选为御医,选拔南京院判。正德元年(1506年),补为太医院院士。正德十三年(1518年),兴王朱__进京朝拜,明武宗特派薛己至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入兴王府。正德十六年(1521年),随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_,朱__之子)入京。嘉靖(1522~1566)年,又任太医院使。嘉靖七年(1528年),皇太后蒋氏有消渴之状,薛己以凉瓜(苦瓜)、山药等配伍入药,辅以玉竹、葛根煎之,尽收奇效。帝大悦,为其母加尊号慈仁。感睿宗(兴王)知遇,其众多弟子至安陆州遍植苦瓜、葛根等物。

当时,丹溪之学盛行,医家多重视寒凉降火,克伐生气,产生流弊。针对这种情况,薛氏根据前人的经验及自己的潜心研究,自立一家之言,融东垣脾胃之说及王冰、钱乙肾命水火之说于一炉,重视先后二天的辨证,治疗用药倡导温补,对后世温补学派的产生与形成,颇有启发。著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外科经验方》、《疠疡机要》、《女科撮要》、《保婴金镜录》、《口齿类要》、《正体类要》、《本草约言》等,并对其父薛铠的著作《保婴摄要》、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王纶的《明医杂著》、陈文中的《小儿痘疹方论》等加以注评。

学术思想

《内经》中对脾胃十分重视,东垣之说即是受到了这一思想的影响。薛己论脾胃很重视《内经》这一认识,他说:“《内经》千言万语,旨在说明人有胃气则生,以及四时皆以胃气为本。”这与东垣之说是一脉相承的。薛氏接受李杲的学术观点,提出“人得土以养百骸,身失土以枯四肢。”“人以脾胃为本。”但是,薛氏又有不同于东垣之说的内容。东垣提出脾胃元气与阴火不两立,气虚则阴火亢盛,而薛氏则重视脾气下陷。如其举例脾气下陷,湿热下迫,可致血崩之理,与东垣“阴火上乘土位”之说则不尽相同。又如,其论治头面部疾患时,指出:“脾胃发生元气不能上升,邪害空窍,故不利而不闻香臭者,宜养脾胃,使阳气上升,则鼻通矣。”亦是强调脾气升阳的作用。至于脾胃虚损导致血虚者,薛氏又指出脾不仅可以统血,又是生血之源。因此,治疗时,主张滋其化源,用六君子汤加减。

薛氏不但重视后天脾胃,而且又十分重视先天肾命。薛氏接受王冰之说,并以钱乙的六味丸、崔氏的八味丸,作为补肾水、命火的代表方剂。他认为,“两尺各有阴阳,水火互相生化,当于二脏中分各阴阳虚实,求其属而平之。若左尺脉虚弱而细数者,是左肾之真阴不足也,用六味丸。右尺脉迟或沉细而数欲绝者,是命门之相火不足也,用八味丸。”认为肾中病证,不论热病寒病,总属肾虚所致,若是无水之病,以六味丸滋补肾水;若属无火之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而且,薛氏明确提出,不论补水补火,不可泥用沉寒之剂,与丹溪滋阴降火之说大相径庭。可见,薛氏补肾主张应以温补为主。

薛己论治虚损虽有气血、阴阳之辨,治疗用药亦崇尚温补,然他治虚必言阴虚,重视肝、脾、肾三脏。薛己所言之阴虚非单纯指津液、精血而言,而是泛指足三阴肝、脾、肾三经之虚。他说:“阴虚乃脾虚也,脾为至阴。”黄履素在《折肱漫录》中曾评述,“薛立斋之论阴虚,发前贤所未发,其谓阴虚乃足三阴虚也。足三阴者,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也。而脾属土,尤为至阴而生血,故阴虚者脾虚也。补阴宜自补脾。如大凡足三阴虚,多因饮食劳役,以致肾不能生肝,肝不能生火而害脾土,不能滋化,但补脾则土生金,金生水,木得平而自相生矣。”可见,薛氏以足三阴虚为阴虚,肝、脾、肾三脏中独重脾土,在理虚治疗中抓住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反映了薛氏治病求本,滋化源以及重视脾胃等学术特点。

薛氏温补脾胃、温补肾命的治疗特点,并非分别应用,而是认为二者之间有着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而且在临床上脾肾兼亏的病证更为多见。或因脾土久虚,后天不能养先天,而致肾虚;或因肾阳虚衰,火不生土,而致脾胃虚损。故在治疗时前者应当补脾而兼顾其肾;后者宜补其肾而兼顾脾胃。若脾肾虚寒,宜用四神丸;若脾肾虚脱,用六君子汤加姜、桂,如果不效,急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常用八味丸治之。薛氏的临床治疗病案中,在治疗气虚兼阴虚时,更是补脾与补肾药交叉使用,早服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之类,晚服六味丸、八味丸或四神丸之类,如他在论述劳瘵的治疗时说:“大抵此证属足三阴亏损,虚热无火之症,故昼发夜止,夜发昼止,不时而作,当用六味地黄丸为主,以补中益气汤调补脾胃。若脾胃先损者,当以补中益气汤为主,以六味地黄丸温存肝肾,多有得生者。”表现出薛氏先后二天并重的思想,这对后世李中梓的先后天论,有很大影响。

学术观点

薛己的学术观点,是在深入研究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并结合个人临证心得总结而成的。在当时元末明初,世医浪学丹溪之法,恣用知、柏,流弊日深的情况下,薛氏敢于提出新的观点,在理论上重视脾胃,注重脾胃与肾命的关系,在治疗上善于温补,对明代以后诸医家逐步对肾命的探索引向深化有着直接的关系,薛氏本人不失为一位对明代医学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医家。

1.治病求本

《内经》提出“治病必求于本”,薛己遵循《内经》的思想,亦十分重视这一点。他治病求本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其一、他强调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以求疾病之本,故在《明医杂著》注中,他说:“凡医生治病,治标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强调辨证求本、治病求本的重要性。他还说:“洁古张先生云:‘五脏子母虚实,鬼邪微正,君不达其旨意,不易得而人焉。徐用诚先生云:‘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肾者心之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必求于肝,清其源也。’五脏受病必传其所胜,水能胜火,则肾之受邪必传于心,故先治其肾,逐其邪也。”薛氏在这里借用张元素、徐用诚之语,表明在临床上,要把人体当成一个整体看待,五脏之中,任何一脏的病变,除与本身有关,还存在着他脏对其的影响,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子母相生的多种关系,再加上邪气与正气的交争,更应加以辨析,并举心病为例,提出了肝之疏泄对心气的通达旺盛十分有关,而肾之受邪由于心肾的所胜关系,亦容易影响及心,以说明辨证要求疾病产生的本源。

薛氏于腹痛病之辨证,见其面色黄中常青,左关脉弦长,右关脉弦紧。黄为土色,腹痛多属脾,然其面色青,青为肝色,弦为肝脉,故辨证属肝郁脾虚之证,用益气汤加半夏、木香而治愈,充分体现其辨证求本的思想。

其二、其强调人以胃气为本。《内经》一书中,提出“有胃则生,无胃则死”。金元医家李东垣著《脾胃论》一书,强调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薛氏在前人的学术思想基础上,加以继承发挥,他说:《内经》千言万语,旨在说明人有胃气则生,以及四时皆以胃气为本。他又进一步说明:“人以脾胃为本,纳五谷精液,其精者人营,浊者人胃,阴阳得此是谓橐龠,故阳则发于四肢,阴则行于五脏;土旺四时,善载乎万物,人得土以养百骸,身失土以枯四肢。”

盖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水谷之消磨运化全赖于此,精微气血之化生全在于此,五脏六腑之营养全依赖脾胃之气的强盛,所谓“中土以灌四傍”。以人身之正气而言,虽根于先天之肾命,然不断充养全在脾胃,而正气之盛衰于人体抗卫外邪,祛除疾病,维护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正气充盛,才能祛邪于外,维持人身之健康。以此言之,治病之根本即在于恢复正气,补养脾胃就成为治病之根本,所以薛己提出“胃为五脏本源,人身之根蒂”。

2.滋其化源

薛氏滋其化源,是指疾病的治疗要滋养人身气血精液化生之源。薛氏认为人体后天生化之源,当属脾胃元气,土为万物之母,故自然界非土不能长养万物,人体脾胃五行属土,中土以灌四傍,只有脾胃昌盛,人身之脏腑四肢百骸才能得到滋养,所以薛己说:“当补脾土,滋化源,使金水自能相生。”由于脾气充盛,肺金自然健旺,化源充足则阴精亦自充足,肺肾两脏健壮,既可养肝,又可降心火,四脏自平。故黄履素在解释薛氏滋化源之论时说;“化源者何盖补脾土以滋肺金,使金能生水,水足木自平而心火自降。”

正因如此,故薛氏用此法可治因脾胃亏损之咳嗽,即后世的“培土生金”之意。薛氏滋化源之治法,意在通过补脾胃以达到补四脏之目的,所以他说:“症属形气病气俱不足,脾胃虚弱,津血枯涸而大便难耳,法当滋化源。”

虽然,薛氏滋化源之论重在实脾胃,但他对滋化源的具体治疗方法并不局限于脾胃。他根据肾、命门与脾胃的关系;认为在直接治理脾胃之外,还当求之于肾命,故常用六味丸、八味丸加减出入。他在《明医杂著注·续医论》中云:“所以致病者,皆由气血方长而劳心亏损,或精血未满而纵情恣欲,根本不固,火不归经,致见症难各,虽常补其阴以制其火,然而二尺各有阴阳水火,互相生化,当于二脏中各分阴阳虚实,求其所属而平之。若左尺脉虚弱而细数者,是左肾之真阴不足也,用六味;右尺脉迟软或沉细而数欲绝者,是俞门之相火不足也,用八味。至于两尺微弱.,是阴阳俱虚,用十补丸,此皆资其化源也。”这段文字,从肾、命是人身阴精阳气之本立论,两手之脉,左尺属肾,右尺属命门,虚损之病,见左右尺脉不足者,当从肾、命人手,资其化源。

3、温补脾胃

薛氏认为脾胃之盛衰与人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其在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影响下,在论述疾病之病机时。十分强调从脾胃之虚分析。他曾说:“人之胃气受伤,则虚证蜂起。”又说:“设或六*外侵而见诸症,亦因其气内虚而外邪乘袭。”说明不论内伤外感引起的疾病,都与脾胃虚损有关。这一点,与李东垣“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的观点如出一辙,毫无二致。

在具体治疗上,薛氏主张“脾胃为气血之本,若阳气虚弱而不能生阴血者,宜用六君子汤;阳气虚寒而不能生阴血者,亦用前汤加炮姜;若胃燥热不能生阴血者,宜四物汤;若脾胃虚寒不能生阴血者,宜八味丸”。“内伤发热者,因饮食过量,劳伤过度而损耗元气,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翕翕然而发热,宜用补中益气汤以升其阳。若因劳力辛苦,人房不节,亏损精血,虚火妄动而发热者,宜用六味地黄丸以补其阴;不可以认作有余之火而用黄柏、知母之类也”。“阳虚发热者,宜补中益气汤以升补阳气;阴虚发热者,宜用六味地黄丸以培补阴血。总论二症,虽有阴阳气血之分,实则皆因脾胃阳气不足所致,其发热属形病俱虚,余故禁服黄柏、知母,恐复伤阳气耳”。以上可见,薛己不仅接受了李东垣脾胃病阴火上乘而致内伤发热,用补中益气的治法,而且对人体不论阳气不足,还是内有虚火燥热,均主张以温补之法升发脾胃之阳气,使阳生阴长,人体气血阴阳得以恢复,形成温补脾胃的治疗特点。当然,对于火衰土弱的虚寒证,又指出可以补火生土,强调了肾命对脾胃的温养作用,发东垣所未发。

4、温补肾命

薛氏对肾命的认识,较前人亦有较大的发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他对命门的认识,尚未能脱离《难经》左肾右命门之说,且其对肾命的认识,受到王冰“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启发。正如他说:“故无火者当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无水者用六味丸,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然其所以治病者,皆由气血方长,而劳心亏损,或精血未满,而纵情恣欲,根本不固,火不归经,以致见证难名。”薛氏将《金匮要略》的八味丸与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六味丸,用于治疗各种虚损病证,使补肾的治法广泛运用于治疗杂病,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如后来赵献可的命门学说及其治法,善以六味丸、八昧丸治百病是受其启发的。

治疗经验

1、隔蒜灸:适用于蝎、蛇、蜈蚣、狂犬咬伤的患者。用大蒜头去皮,切成三文钱厚,安放在疮口上,置艾炷灸之,三炷换蒜。如果疮大头多,将蒜捣烂摊患处,艾铺其上燃烧,蒜败再换。此法又可治一切疮毒,尤以剧痛或不痛而麻木者为宜。

2、隔豉饼灸:以豆豉为末,唾津调和作饼如钱大,厚如三文钱,置患处;放艾炷灸之.豉饼干即换。如果疮口大则以嗽口水作饼,上铺艾灸之,治疗疮疡肿硬不痛及溃而不敛等症。

3、隔附子饼灸:以附子末唾津调和作饼如三文钱厚,置疮上,用艾灸,饼干则换,治体虚而疮陷之症。

4、桑枝灸:以桑木点燃火焰,吹熄焰,以灸患处。该法可以拔毒止痛,接补阳气。李时珍曾说:“桑木能利关节,养津液,得火则拔引毒气而祛风寒,所以能祛腐生新。”

5、香附饼灸:以香附研末,酒调和作饼,上置艾炷作灸法。香附理气活血,酒调后又以艾灸熏之,可促使气血通达,用以治气血壅滞之痈肿热痛。

6、木香饼灸:以生地、木香为末,酒调为饼,上置艾火施灸。主治乳中结核,或因气滞,或因风寒、挫闪而致气血壅滞疼痛。

7、骑竹马灸:令患者骑于竹杆上,杆由二人抬起,使足离地,然后以患者肘横纹至中指端的长度,从尻部杆上贴脊向上量,尽处作一记号;再以患者中指横纹作一寸,于记号处向两旁各开一寸是穴,用艾灸各五七壮,主治一切疮疡,可使心火流通而毒邪得散。此衡量所取之穴在膀胱经膈俞穴附近,血会膈俞,心主血脉,故可泻心火,理血分、而“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可治一切疮疡。

8、明艾灸法:用于因隔物灸而无效者,用艾直置于皮肤之上灸之,适用于元气不足,积毒炽盛者。

治疗特点

1、伤科的治疗特点

薛氏的伤科治疗特点,突出表现在十分重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八纲辨证。

薛氏治疗伤科疾病,不同于其他医家,仅重视手法与外用药物,而是从人体的整体部位辨证,创立伤科内治法,并以气血立论。薛氏认为:“肢体伤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认为外伤疾病虽损伤于外,而实则影响于内,而人身以脏腑气血为本,故薛氏十分重视补气养血活血法的应用。

而于养血与活血之间,更注重养血,他认为养血则瘀血不致凝滞,肌肉不致遍溃,故四物汤之类是其常用之方。而补气之药更是常用,薛氏认为外伤之病,正气易虚,故补气,调补脾胃是其常用之法,甚者则从肾命用药,从脏腑分析,与其注重脾胃肾命的学术观点相一致。而在具体分析每一个病证时,薛氏又强调“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并应“极变析微”,“贯而通之”,注意从整体把握病情,形成自己的辨治风格。后世称其为整体派,其代表著作为《正体类要》。

2、齿科的治疗特点

齿科的治疗专著,为数甚少,薛己所著之《口齿类要》,最具代表性,直至今日,仍为医家所推崇。全书共12篇,包括茧唇、口疮、齿痛、舌症、喉痹诸症、喉痛、诸骨稻谷发鲠等病证,共载方69首。其中,尤以齿痛之经验更为系统,记载病案23例。归纳总结,其临床认识如下:

a、病因病机:

薛氏认为“齿者肾之标,口者肾之窍。诸经多有会于口者,齿牙也”。而诸经之中手足阳明经、足少阴肾经与之关系最大。其病位主要在于脾、胃、大肠与肾。其病因则或由外邪,或内生湿热,或情志内郁,或诸经有错杂之邪。

b、辨证治疗:

湿热甚者,承气汤下之;轻者用清胃散调之。大肠热而龈肿痛溃烂者,清胃散治之,重则清胃丸清之。六郁痛者,越鞠丸解之。中气虚者,补中益气汤补之。思虑伤脾者,归脾汤调之。肾经虚热,齿不固密,或疼痛者,六味丸补之。肾经虚寒,脾胃虚弱,牙痛或不固者,还少丹补之;重则八味丸补之。肾经风热风毒,牙痛或牙龈肿痛者,独活散。大寒犯脑者,白芷散。风寒入脑者,羌活附子汤。提出了牙齿肿痛的10种辨证分型。

贡献

薛己一生不仅以临证疗效卓著称世,且勤于著述,为后人留下了有实用价值的医学文献。薛氏著述涉及内、外、妇、儿、针灸、口齿、眼、正骨、本草等诸多方面。大体分为三类:

一类是论述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记述各科临证验案内容的薛氏自己的著述,有《内科摘要》2卷,该书是中国第一次以内科命名学科及书名者;《女科撮要》2卷;《过庭新录》(一名《保婴金镜录》)1卷;《外科发挥》8卷;《外科心法》7卷;《外科枢要》4卷;《正体类要》2卷,是正骨科专书;《口齿类要》1卷,是口腔和喉科专著;《疠疡机要》3卷,是麻风专著;《疠疡机要》1卷。在其所著《外科枢要》、《外科发挥》及《薛氏医案》三书中对皮外科痈疽、天疱疮、赤白游风、臁疮、时毒等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作了详细论述,并附有临床医案。宋以来对痈疽疮疖的治疗主张托里内消,薛氏则指出必须辨证治疗。治法上重视脾胃,偏于温补。

第二类是经他校注和增补的著作,有宋代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24卷、《外科精要》3卷;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3卷;宋代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1卷,王纶《明医杂著》6卷;倪维德《原机启微》3卷;薛铠《保婴撮要》20卷。薛氏校书,常附以己见和医案。如对《妇人大全良方》,增加候胎、疮疡两门,附有个人治验和方剂,对《原机启微》,也有增补。

第三类纯属校刊性质。有滑寿《十四经发挥》3卷,杜本《敖氏伤寒金镜录》1卷,徐用诚《本草发挥》4卷,陶华《痈疽神秘验方》

主要作品

1、《内科摘要》

2、《女科撮要》

3、《外科枢要》

4、《外科经验方》

5、《疠疡机要》

6、《正体类要》

7、《本草约言》

8、《口齿类要》

9、《痘疹方论》

10《薛氏医案》

11、《名医杂著注》

12、《校注陈氏小儿痘疹方论》

13、《校注妇人良方》

14、《校注外科精要》

15、《校注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16、《校补原机启微》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各家论述 5 肺痈的病因病机 51 感受风热 52 痰热素盛 53 内因 6 肺痈的发病机理 7 肺痈的症状 8 类证鉴别 81 风温 82 肺痿 9 肺萎的诊断 10 肺痈的辨证治疗 101 初期 1011 肺痈初期的症状 1012 证候分析 1013 治法 1014 治疗肺痈初期的方药 102 成痈期 1021 肺痈成痈期的症状 1022 证候分析 1023 治法 1024 治疗肺痈成痈期的方药 103 溃脓期 1031 肺痈溃脓期的症状 1032 证候分析 1033 治法 1034 治疗肺痈溃脓期的方药 104 恢复期 1041 肺痈恢复期的症状 1042 证候分析 1043 治法 1044 治疗肺痈恢复期的方药 11 肺萎的其他疗法 111 验方 12 预后 13 肺萎的预防 14 文献摘录 1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肺痈的穴位 2 治疗肺痈的方剂 3 治疗肺痈的中成药 4 肺痈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肺痈 1 拼音

fèi yōng

2 英文参考

abscess of lu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ung absc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肺痈(abscess of lung[1]、lung abscess[2])为病名[3],又名肺雍[3]。是指以骤起发热,咳嗽,胸痛,咯腥臭脓血痰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2]。即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症证[4]。属于内痈之一[4]。《金匮要略心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解释说:“痈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为热聚而肺㿉也。”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4]。

肺痈的特征为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病因风热犯肺,或痰热素盛,以致热伤肺气,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肉腐血败,成痈化脓[4]。

辨证为病位在肺,属于实热证候。根据病理演变过程,可分初期(表证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如邪恋正虚,则转成慢性。[4]

治疗应以清热散结,解毒排脓为主。针对不同病期,分别采取相应治法。在束成脓前应予大剂清肺消痈之品以力求消散,已成脓者当解毒排脓,按照“有脓必排”的要求,尤以排脓为首要措施。脓毒清除后,再予补虚养肺。[4]

在痈脓甫溃时,蓄结之脓毒尚盛,邪气仍实,决不能忽视脓毒的清除,脓毒去则正自易复,若早予补敛,反致助邪,延长病程,即使见有虚象,亦当分清主次,酌情兼顾。恢复期虽属邪衰正虚,阴气内伤,应以清养补肺为主,扶正以托邪,但仍需防其余毒不净,适当佐以解毒排脓之品。若溃后脓痰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或腥臭脓血迁延日久,反复不尽,时轻时重,此为邪恋正虚,脓毒未净,虚实错杂,提示复燃或转为慢性,更须重视解毒排脓之法。[4]

一般而言,溃脓期是病情顺与逆的转折点。溃脓阶段若发生大量咳血、咯血,应警惕出现血块阻塞气道;或气随血脱的危象,当按照“血证”治疗,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脓溃后流入胸腔,是为严重的恶候。此外如迁延转为慢性,有手术指征者,可请外科处理。[4]

4 各家论述

肺痈首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该篇有“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的记载。并提出“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的预后判断,以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同时还指出成脓者治以排脓,未成脓者治以泻肺,分别制订了相应的方药。后世各家又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如《备急千金方》创用苇茎汤以清热排脓;《张氏医通·肺痈》认为应“乘初起时极力攻之”;《杂病源流犀烛》力主“清热涤痰”为原则;《医门法律》倡议“以清肺热,救肺气”为要著;《外科正宗》根据病机演变及证候表现,提出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等治疗原则。当前在辨病施治方面,又进一步取得新的经验。[4]

5 肺痈的病因病机

肺痈多由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化热蕴肺,肺受热灼,热壅血瘀,郁久腐败化脓所致[3]。

肺痈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主要从外因立论,认为本病的形成,是因“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诸病源候论·肺痈候》强调正虚是外邪乘袭致病的重要内因,提出“肺主气,候皮毛,劳伤血气,腠理则开,而受风寒,其气虚者,寒乘虚伤肺,寒搏于血,蕴结成痈,热又加之,积热不散,血败为脓”的论说。后世又进一步认识到与内因有关,如《外科精要》认为“由食啖辛热炙煿,或酣饮热酒,燥热伤肺所致”,《张氏医通·肺痈》指出“或挟湿热痰涎垢腻蒸*肺窍,皆能致此”。[4]

《医门法律》卷六:“肺痈由五脏蕴祟之火,与胃中停蓄之热,上乘乎肺,肺受火热熏灼,即血为之凝,血凝即痰为之裹,遂成小痈。”

51 感受风热

多为风热上受,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或因风寒袭肺,未得及时表散,内蕴不解,郁而化热。《张氏医通·肺痈》曾说:“肺痈者由感受风寒,未经发越,停留胸中,蕴发为热。”肺脏受邪热薰灼,肺气失于清肃,血热壅聚所致。[4]

52 痰热素盛

[4]

平素嗜酒太过,恣食辛辣煎炸炙赙厚味,蕴湿蒸痰化热,或原有其他宿疾,肺经及他脏痰浊瘀热蕴结日久,薰蒸于肺而成。

如宿有痰热蕴肺,复加外感风热,内外合邪,则更易引发本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痈》即曾指出“此症系肺脏蓄热,复伤风邪,郁久成痈”。

53 内因

劳累过度,正气虚弱,则卫外不固,外邪容易乘袭,原有内伏之痰热郁蒸,是致病的重要内因[4]。

6 肺痈的发病机理

肺痈病变部位在肺,病理性质主要为邪盛的实热证候。因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络损伤,脓疡溃破外泄,其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热壅血瘀。《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即曾指出“肺痈属在有形之血”,《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欬喘门》也认为“肺痈之病,皆因邪瘀阻于肺络,久蕴生热,蒸化成脓”,明确地突出“瘀热”的病理概念。[4]

其病理演变过程,可以随着病情的发展,邪正的消长,表现为初(表证)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等不同阶段。初期,因风热之邪侵犯卫表,内郁于肺,肺卫同病,蓄热内蒸,热伤肺气,肺失清肃,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卫表证;成痈期为邪热壅肺,蒸液成痰,气分之热毒浸*及血,热伤血脉,血为之凝滞,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表现高热、振寒、咳嗽、气急、胸痛等痰瘀热毒蕴肺之候;溃脓期,为痰热与瘀血壅阻肺络,肉腐血败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排出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痰;恢复期,为脓疡内溃外泄之后,邪毒渐尽,病情趋向好转,但因肺体损伤,故可见邪去正虚,阴伤气耗的病理过程,继则正气逐渐恢复,痈疡渐告愈合。如溃后脓毒不尽,邪恋正虚,每致迁延反复,日久不愈,病势时轻时重而转为慢性。如《张氏医通·肺痈》即有“肺痈溃后,脓痰渐稀,气息渐减,忽然臭痰复盛,此余毒未净,内气复发……但虽屡发而势渐轻可,可许收功,若屡发而痰秽转甚,脉形转疾者终成不起也”的论述。[4]

7 肺痈的症状

肺痈症见发热振寒,咳嗽,胸痛,气急,甚则咳喘不得平卧,吐出腥臭脓性粘痰,或咳吐脓血等[3]。

8 类证鉴别 81 风温

由于肺痈初期与风温极为类似,故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风温起病多急,以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特征,与肺痈初期颇难鉴别,但肺痈之振寒,咯吐浊痰明显,喉中有腥味,特别是风温经正确及时治疗后,多在气分而解,如经一周身热不退,或退而复升,应进一步考虑肺痈之可能。[4]

82 肺痿

肺痿、肺痈两者同属肺部疾患,症状也有其相似之处,故在《金匮要略方论》中把这两种病证并列于一篇加以讨论,以资鉴别和了解其相互关系。具体言之,肺痿、肺痈虽然同为肺中有热,但肺痈为风热犯肺,热壅血瘀,肺叶生疮,病程短而发病急,形体多实,消瘦不甚,咳吐脓血腥臭,脉数实;肺痿为气阴亏损,虚热内灼,或肺气虚冷,以致肺叶痿弱不用,病程长而发病缓,形体多虚,肌肉消瘦,咳唾涎沫,脉数虚。两者一实一虚,显然有别。另一方面,若肺痈久延不愈,误治失治,痰热壅结上焦,薰灼肺阴,也可转成肺痿。如《外科正宗·肺痈论》云:“久嗽劳伤,咳吐痰血,寒热往来,形体消削,咯吐瘀脓,声哑咽痛,其候传为肺痿。”明确指出肺痈转为肺痿,标志着病情的由浅入深,由实转虚。[4]

9 肺萎的诊断

对于肺痈病的诊断,古代有倡用验痰法者,如《医学入门·痈疽总论》曾说:“咳唾脓血腥臭,置之水中即沉。”明·王绍隆《医灯续焰·肺痈脉证》记载“凡人觉胸中隐隐痛,咳嗽有臭痰,吐在水中,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4]

试验口味也可有助于诊断,《张氏医通·肺痈》说:“肺痈初起,疑似未真,以生大豆绞浆饮之,不觉腥味,便是真候。”《红炉点雪·肺痿肺痈》也有“口啖生豆不腥”的记载。[4]

此外,慢性病变还可见“爪甲紫而带弯”,指端呈鼓槌样[4]。

10 肺痈的辨证治疗

肺痈主要是风热火毒,壅滞于肺,热壅血瘀,蕴毒化脓而成痈,故治以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为法[4][3]。选用《备急千金要方》苇茎汤、清金饮、麦冬平肺饮、葶苈大枣泻肺汤、元参清肺饮等方[3]。

咳吐脓血者,用排脓散、《金匮要略方论》桔梗汤,酌加鱼腥草、野乔麦根等药[3]。

如日久伤及气阴,治宜养阴益气,清热化痰,可用桔梗杏仁煎、《严氏济生方》桔梗汤等[3]。本病与肺脓疡、肺坏疽等相似[3]。

肺痈发病多急,常突然出现恶寒或寒战,高热,午后热甚,咳嗽胸痛,咯吐粘浊痰,经过旬日左右,咳痰增多,咯痰如脓,有腥臭味,或脓血相兼,甚则咯血量多,随着脓血的大量排出,身热下降,症状减轻,病情有所好转,经数周逐渐恢复。如脓毒不净,持续咳嗽,咯吐脓血臭痰,低烧,出汗,形体消瘦者,则为转入慢性。

辨证总属实热证候,为热毒瘀结在肺,成痈酿脓,故发病急,病程短,邪盛证实。临床一般多按病程的先后各个阶段,分为初期(表证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以作为分证的依据。

治疗当以祛邪为原则,采用消热解毒,化瘀排脓的治法,脓未成应着重清肺消痈,脓已成需排脓解毒。具体处理可根据先后病机演变过程的各个病期,分别施治,有时还当有主次的配伍合用。初期治以清肺散邪;成痈期,清热解毒,化瘀消痈;溃脓期,应排脓解毒;恢复期,阴伤气耗者养阴益气,如久病邪恋正虚者,当扶正祛邪。

101 初期

肺痈·初期(initial stage of lung abscess[2])是指风热袭表犯肺,以恶寒,发热,咳嗽,胸痛,咳则痛甚,呼吸不利,咯白色黏痰,痰量日渐增多,苔薄黄,脉浮数而滑为主要表现的初期肺痈[5]。

1011 肺痈初期的症状

肺痈初期者,恶寒发热,咳嗽,咯白色粘沫痰,痰量由少渐多,胸痛,咳时尤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而滑。[4]

1012 证候分析

风热初客,卫表不和,故见寒热表证,风热犯肺,肺气失于宣肃,而见咳嗽、胸痛、咯痰粘白。风热上受,则口干鼻燥。风热在表,故苔薄黄,脉浮滑数。[4]

1013 治法

清肺解表[4]。

1014 治疗肺痈初期的方药

银翘散(《温病条辨》):金银花、连翘、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穗、桔梗、甘草、竹叶、鲜芦根

银翘散为辛凉解表之剂,功能疏散风热,轻宣肺气。药用银花连翘、芦根、竹叶疏风清热;桔梗、甘草、牛蒡子宣肺气、化痰止咳。荆芥、豆豉、薄荷解表,适宜表证轻者。内热转甚者,加生石膏、炒黄芩以清肺。咳甚痰多加杏仁、川贝母、前胡、桑皮、冬瓜子、枇杷叶。胸痛呼吸不利,加瓜蒌皮、广郁金。[4]

102 成痈期

肺痈·成痈期(abscess formation stage of lung abscess[2])是指邪热蕴肺,血脉瘀阻,以壮热不退,咳嗽气急,咳吐黄稠浓痰,气味腥臭,胸胁疼痛,转侧不利,烦躁不安,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洪数为主要表现的成痈期肺痈[5]。

1021 肺痈成痈期的症状

肺痈成痈期者,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苔黄腻,脉滑数[4]。

1022 证候分析

邪热从表入里,热毒内盛,正邪交争,故壮热、振寒、汗出、烦躁。热毒壅肺,肺气上逆,肺络不和,则咳嗽气急胸痛。痰浊瘀热郁蒸成痈,则咯吐黄浊痰,喉中有腥味。热入血分,耗津伤液,故口干咽燥而渴不多饮。痰热内盛,故苔黄腻,脉滑数。[4]

1023 治法

清肺化瘀消痈[4]。

1024 治疗肺痈成痈期的方药

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鲜芦根、薏苡仁、冬瓜仁、桃仁

如金解毒散(《景岳全书》):桔梗、甘草、黄芩、黄连、黄柏、山栀

苇茎汤重在化痰泄热,通瘀散结消痈,如金解毒散则以降火解毒,清肺消痈为长。药用苡仁、冬瓜仁、桃仁、桔梗化浊行瘀散结;甘草、芦根清肺解毒消痈;黄芩、黄连、山栀清火泻热。另可加入银花、红藤、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咯痰黄稠,酌配桑白皮、瓜蒌、射干等清化之品。如痰浊阻肺,咳而喘满,咯痰脓浊量多,不得卧者,当泻肺泄浊,加葶苈子。热毒瘀结,咯脓浊痰,腥臭味严重,可合犀黄丸[367]以解毒化瘀。[4]

103 溃脓期

肺痈·溃脓期(rupture stage of lung abscess[2])是指热壅血瘀,血败肉腐,以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身热,面赤,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主要表现的溃脓期肺痈[5]。

1031 肺痈溃脓期的症状

肺痈溃脓期者,咳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数实[4]。

1032 证候分析

血败肉腐,痈脓内溃外泄,故陡然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热毒瘀结,肺损络伤则咯血,脓毒蕴肺,肺气不利,则胸中烦满而痛,气喘,热毒内蒸,故身热,面赤,烦渴,苔黄腻,质红或降,脉滑数或数实。[4]

1033 治法

排脓解毒[4]。

1034 治疗肺痈溃脓期的方药

加味桔梗汤(《医学心悟》):桔梗、甘草、贝母、橘红、银花、苡仁、葶苈子、白及

加味桔梗汤功能清肺化痰,排脓去壅。桔梗为排脓之主药,用量宜大;苡仁、页母、橘红化痰散结排脓;银花、甘草清热解毒;白芨凉血止血。另可加鱼腥草、野养麦根、败酱草、黄芩清热解毒排脓。咯血酌配丹皮、山栀、藕节、白茅根、三七等加强凉血止血。烦渴可配天花粉,知母。津伤明显,口干舌红,可加沙参、麦冬。气虚不能托脓,加生黄芪补气托毒。胸部满胀,喘不得卧,大便秘结,脉滑数有力,可予桔梗白散[273]峻驱其脓,每服06克,药后其脓可吐下而出,如下不止,饮冷水一杯。因本方药性猛烈,峻下逐脓的作用甚强,一般不宜轻易使用,体弱者禁用。[4]

104 恢复期

肺痈·恢复期(recovery stage of lung abscess[2])是指正虚邪恋,阴伤气耗,以身热渐退,咳嗽减轻,脓痰日渐减少,或有胸胁隐痛,短气,自汗,盗汗,心烦,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细数为主要表现的恢复期肺痈[5]。

1041 肺痈恢复期的症状

肺痈恢复期者,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血渐少,臭味亦减,痰液转为清稀,精神渐振,食纳好转,或见胸胁隐痛,难以久卧,气短,自汗,盗汗,低烧,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面色不华,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或见咳嗽,咯吐脓血痰日久不净,或痰液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4]

1042 证候分析

脓溃之后,邪毒已去,故热降咳轻,脓痰日少,痰转清稀,神振纳佳,但因肺损络伤,溃处未敛,故胸胁隐痛,难以久卧。肺气亏虚则气短,自汗。肺阴耗伤,虚热内灼则盗汗,低烧,潮热,心烦,口干。正虚未复,故面色不华,形瘦神疲。气阴两伤故舌质红或淡红,脉细或细数无力。若邪恋正虚,脓毒不尽,则转为慢性病变。[4]

1043 治法

养阴补肺[4]。

1044 治疗肺痈恢复期的方药

沙参清肺汤(验方):北沙参、生黄芪、太子参、合欢皮、白及、生甘草、桔梗、苡仁、冬瓜子

桔梗杏仁煎(《景岳全书》):桔梗、杏仁、甘草、银花、贝母、枳壳、红藤、连翘、夏枯草、百合、麦冬、阿胶

沙参清肺汤功能益气养阴,清肺化痰,为恢复期调治之良方;桔梗杏仁煎养肺滋阴,兼清脓毒。药用沙参、麦冬、百合滋阴润肺;太子参、黄芪益气生肌;象贝母、冬瓜子清肺化痰;阿胶、白芨养阴止血;桔梗、甘草清热解毒排脓。如有低热,可酌配功劳叶、青蒿、白薇、地骨皮。如食纳不振、便溏,当培土生金,酌配白术、山药、茯苓;咳吐脓血不净,可酌配白蔹。若邪恋正虚,咯痰腥臭脓浊,反复迁延日久不净,当扶正祛邪,配合排脓解毒法,酌加鱼腥草、野荞麦根、败酱草。[4]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1 肺萎的其他疗法 111 验方

治疗肺萎的简验方亦甚多,兹选数则,以备参考应用:

陈芥菜卤每服半茶杯,一日2~3次,炫热服,亦可用沸豆浆冲服,脓尽为度。[4]

鲜薏苡根适量,捣汁,炖热服,日三次,或加红枣煨服,能下臭痰浊脓[4]。

鲜构树根皮(桑科植物构树)洗净,切碎,用量一斤,加水四斤,煎至二斤,一日三次分服,连服1~2周。愈后忌辛辣及臭卤百日[4]。

荷叶适量,煎浓汁,稍加白蜜服之[4]。

野养麦根茎:洗净晒干,去根须,切碎,以瓦罐盛干药半斤,加清水或黄酒1250毫升,罐口用竹箬密封,隔水文火蒸者三小时,最后得净汁约1000毫升(25%),加防腐剂备用。成人每服30~40毫升,一日三次,儿童酌减。一般病例用水剂,如发热,臭痰排不出或排不尽,经久不愈,采用酒剂,亦可用野荞麦根茎60克煎服,日一剂,但效果较差。[4]

12 预后

凡患本病如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在成痈期能得到部分消散,则病情较轻,疗程较短。老人、儿童和饮酒成癖者患之,因正气虚弱,或肺有郁热,须防其病情迁延生变。[4]

溃脓期是病情顺和逆的转折点:①顺证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释而渐少,臭味亦减,饮食知味,胸肋稍痛,身体不热,坐卧如常,脉缓滑。②逆证溃后音嗄无力,脓血如败卤,滃臭异常,气喘,鼻煽,胸痛,坐卧不安,饮食少进,身热不退,颧红,爪甲青紫带弯,脉短涩或弦急,为肺叶腐败之恶候。如《张氏医通·肺痈》即曾指出:“若喘鸣不休,唇反,咳吐脓血,色如败卤,滃臭异常,正气大败,而不知痛,坐不得卧,饮食难进,爪甲紫而带弯,手掌如枯树皮,面艳颧红,声哑鼻煽者不治。”“肺痈初起,脉不宜数大,溃后最忌短濇,脉缓滑面白者生,脉弦急面赤者死。”[4]

13 肺萎的预防

在预防方面,凡属肺虚或原有其它慢性疾患,肺卫不固,易感外邪者,当注意寒温适度,起居有节,以防受邪致病;并禁烟酒及辛辣炙煿食物,以免燥热伤肺。一旦发病,则当及早治疗,力求在成脓前得到消散,或减轻病情。[4]

对于肺痈患者的护理,应做到安静卧床休息,每天观察记录体温、脉象的变化,咳嗽情况,咯痰的色、质、量、味,注意室温的调节,做好防寒保暖,以防复感。在溃脓期可根据肺部病位,予以 引流,如见大量咯血,应警惕血块阻塞气道,按“咳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4]

饮食宜食清淡蔬菜,不宜过咸,忌油腻厚味。发热者,可予半流质,多吃水果,如橘子、梨、枇杷、萝卜等,均有润肺生津化痰的作用,每天可用薏米煨粥食之,并取鲜芦根煎汤代茶。禁食一切辛辣 物品,如大椒、葱、韭菜,忌海羶发物,如鲞鱼、黄鱼、虾子、螃蟹等。吸烟饮酒者,一律均须戒除。[4]

14 文献摘录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张氏医通·肺痈》:“肺痈危证。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庶可救疗……慎不可用温补保肺药,尤忌发汗伤其肺气……若溃后大热不止,时时恶寒,胸中隐痛,而喘汗面赤,坐卧不安,饮食无味,脓痰腥秽不已者难治,若喘鸣不休,唇反,咯吐脓血,色如败卤,瀚臭异常,正气大败,而不知痛,坐不得卧,饮食难进,爪甲紫而带弯,手掌如枯树皮,面艳颧红,声哑鼻煽者不治。”

《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凡治肺痈病,以清肺热,救肺气,俾其肺叶不致焦腐,其生乃全。故清一分肺热,即存一分肺气,而清热必须涤其壅塞,分杀其势于大肠,令秽浊脓血日渐下移为妙。”

《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流》:“肺痈,肺热极而成病也,其症痰中腥臭,或带脓也,皆缘土虚金弱,不能生水,阴火烁金之败症,故补脾亦是要著,而其治之法,如初起,咳嗽气急,胸中隐痛,吐脓痰,急平之,或咳吐脓痰,胸膈胀满,喘气,发热,急清之,或病重不能卧,急安之,或已吐脓血,必以去脓补气为要。无论已成未成,总当清热涤痰,使无留壅,自然易愈,凡患肺痈,手掌皮粗,气急脉数,颧红鼻煽,不能饮食者,皆不治。”

《类证治裁·肺痈》:“肺痈毒结有形之血,血结者排其毒。”“肺痈由热蒸肺窍,致咳吐臭痰,胸胁刺痛,呼吸不利,治在利气疏痰,降火排脓。”

《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欬喘门》:“肺痈之病,皆因邪瘀阻于肺络,久蕴生热,蒸化成脓……初用疏瘀散邪泻热,可冀其不成脓也,继用通络托脓,是不得散而托之,使速溃也,再用排脓泄热解毒,是既溃而用清泄,使毒热速化而外出也,终用清养补肺,是清化余热,而使其生肌收口也。”

15

痈疽难溃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痈疽难溃”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痈和疽是疡症中的两种不同的病证,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