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博物馆之旅800字作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3收藏

衢州市博物馆之旅800字作文,第1张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衢州市博物馆之旅800字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我在衢州修文物,哈哈,当然不是我们来修这个文物,但是我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对文物工作者的敬佩之情油然产生。这些文物可是国家至宝,而很多的文物需要技术人员来维护、修护,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很大的耐心、精力才能完成。下面就让我带你走进新华小记者“我在衢州修文物”的活动现场看看吧。

 我们来到博物馆,首先见到的'是又热情又有亲和力的程阿姨,她向我们小记者介绍博物馆的概况,并讲述了我们今天的活动的安排。首先带我们了解瓷器,程阿姨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瓷器的知识,这里的瓷器琳琅满目让我目不暇接。当然程阿姨给我们一个任务:观察这些瓷器有没有裂纹。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这些文物上都有很细小的裂纹,有些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程阿姨告诉我们这些都是经过修复师修复的样子。哇!这些修复师肯定很累,因为这需要很专注、很仔细呢。

 嗯!一股木头的香味迎面扑来,这是博物馆的三楼的古籍库房。程阿姨帮我们打开了第一个柜子,“哇!好多好多古籍呀!”我惊叹道。柜子里的古籍让我们数都数不清楚,这里面包括已经修复好的,还有一些没有修复好的书。通过程阿姨的讲解我了解了修护这些古籍是一件很漫长很枯燥的事情,他们甚至要花上整整一年才能修复好一册200页的古籍呢,我的内心已经不由自主的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体会古籍修复的困难,程阿姨带我们走进了实践空间——体验古籍装订。我们来到了工作台,里面的东西可真多啊,有放大镜、纸片、薄纸、印刷纸、浆糊……告诉你们我们还尝了浆糊呢,这可是用纯天然的大米调至而成呢。接着老师为我们细致的讲解每一个步骤,小记者们各个听得聚精会神,大家都跃跃欲试呢。首先要在书上面的黑点上打上四个洞,这个每张纸可一定要对齐哦。然后我们穿针引线,手要稳、眼要准,对准针孔一穿而过。“你们可不要把针和线穿错地方了,不能把针和线穿的第一个洞里,而是要穿在右边第二个洞里面,这样才能做好。”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说着注意事项。我们左缝右缝,上翻下翻,从一开始的笨拙到后面的灵巧,啊!一本书终于做好了!我们花费了将近一小时呢,可真是不容易啊,告诉你们这个打绳结也是有讲究的哦。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有感触,文物保护就是我们的身边事,当我们在观看、鉴赏它们时,一定要文明,文物的修复确实太不易了,让我们一起来爱护这些文物,做一个有礼的观赏者。

薄纸打印小技巧我们知道,打印机特别是激光打印机,支持的纸张类型是有限度的,克重太轻与太重的纸都不能支持。一般的打印机未提供薄纸的打印设置,通常来说激光打印机最薄只可以打印70g的A4幅面纸张,如果纸张太薄就容易卡纸。不过,想要打印薄纸还是有办法的。

  首先,取一张标准A4纸(以薄纸宽度一致即可),将其中进纸一边(一般为窄边)折起5至10毫米;然后,将欲打印之薄纸夹上,再折边朝内放进打印机纸盒即可进行正常打印。你也可以一次多做几份一起放进纸盒以便多份打印。此法不仅适用于喷墨、激光打印机,还适用于普通复印机。

路焕1韩健2 王晶晶3 马卓敏1 王蕊1

(1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2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摘要 对破损地质资料进行修正、恢复,去除档案中对耐久性不利的因素,使地质资料恢复原来的面貌,提高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修复是地质资料保护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破损 修复 技术

地质资料作为科技档案的一种,在保管利用过程中,由于理化因素及有害生物影响,使地质资料材料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地质资料沾有各种污垢;纸张腐朽,强度下降;纸张粘结在一起,形成“档案砖”。因此,为了延长地质资料的寿命,必须对破损地质资料进行修复。修裱是使用粘合剂和选定的纸张对破损地质资料进行“修补”或“托裱”,是地质资料修复常用的方法之一。

1 修裱用具及对用具的要求

11 修裱用具

111 粘合剂

凡能将两个物体表面紧密地连强起来,并能满足一定物理和化学性能要求的物质称为粘合剂。粘合剂一般是高分子化合物。

112 修裱用纸

分为宣纸、毛边纸、棉纸、皮纸(皮纸是一种以构树皮等原料经炒制而成的纸,此纸较轻、薄,抗湿强度大)等。

12 用具要求

修裱用纸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修裱的质量和档案寿命,因此修裱用纸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纸张中有害杂质少,有较好的耐久性;②纤维交织均匀,纸张薄而柔软,并具有较高的干湿机械强度;③纸张呈中性或弱碱性;④纸张色白,白度应在60%左右;⑤伸缩性小,吸收性低,使修裱后档案易干、平整、不易崩裂。根据以上要求,一般使用手工纸,不使用机制纸,尤其不能使用含木素较多的新闻纸。

2 资料修复技术简介

21 揭粘技术

211 资料粘结原因

资料保存多年后,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有部分档案的纸张发生粘连。严重的粘结成块,像砖头一样,很难分离,人们常称之为“档案砖”。

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极其复杂,主要是资料材料、环境、生物、人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①纸质资料的制成材料主要是纸张和记录材料。纸张是由许多植物纤维交织形成的片状物。植物纤维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这些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在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许多羟基,形成的无数毛细孔,能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因而,纸张具有吸湿性。当空气湿度较大时,纸张吸附更多水分,使纤维润胀。②为了改善纸张的抗水性,造纸过程中要进行施胶,因此纸张中含有少量胶料。主要有植物胶、动物胶和合成胶,如松香胶、淀粉、干酪素、变性淀粉、骨胶、皮胶等。在高温高湿、压力等条件下,它们能使纸张粘连。③资料上有些字迹含有少量粘性物质。如在字迹材料中含有少量的动物胶,其作用是使字迹干燥后能形成薄膜而固定在纸张上。但在热水作用下,它能熔化而使纸张粘连。目前,有些资料馆已发现一部分含胶量较大的墨字迹的资料已发生粘结。④在长期无人翻动的资料上,往往积存了大量灰尘。灰尘上附有无数孢子,在一定湿度下,它们生成菌丝,许多菌丝相互交织形成绒毛状、絮状的霉菌。主要有曲霉、根霉、木霉等。这些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一方面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使纸张的含水量升高,有时甚至出现水滴;另一方面,有些微生物,如纤维粘菌、蚀孢粘菌能水解纸张中的纤维素,使之不断分解,同时产生含有糠醛酸的**粘液;又如纤维孤菌也可使纤维素完全水解成碳酸,同时产生粘液。另外,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各种有粘性的分泌物,如蛋白质、果胶、果糖等。灰尘上除了附有孢子、细菌外,还有脂肪等物质,也能使纸张粘连。⑤资料纸张及其含有的淀粉浆糊等都是害虫、鼠类的喜食之物,加之它们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分泌物,也能使资料粘结。

在“档案砖”的众多成因中,粘结物起了重要作用。因而,揭开“档案砖”主要是设法降低或消除粘结物的粘性。此外,还应分析“档案砖”粘结状况。因为纸张纤维具有湿胀干缩现象,所以干燥后纸层间会产生缝隙。但由于各部分受压情况并不相同,因此,往往是上层纸层间缝隙较大,中下层因纸张粘结较牢,而缝隙较小。

212 干揭

对于粘结不太严重,纸层间有一定缝隙,并且字迹遇水易扩散的档案用干揭法。揭粘时用竹签的扁平一头伸进纸页空隙处,紧贴纸页向四周轻轻移动慢慢揭开。如果档案的纸张强度较好,还可用双手将粘连不太厉害的档案搓开。捻搓时,手劲要均匀,不能用力过猛。

213 湿揭

对于纸页粘结比较结实,并且字迹遇水又不扩散,而用于干揭又无法揭开的档案,可利用某些粘结物能溶于水或在高温下易熔化等性能,采用湿揭方法。根据“档案砖”粘结程度及资料纸张强度和破损情况,主要方法有水冲法、水泡法、蒸汽渗透法、酶解法等。

22 修补技术

对一些有孔洞、残缺或折叠处磨损的资料,需要采用修补技术。修补用纸的纤维方向要和资料纸张的纤维方向一致,纸的厚薄、颜色、质地也要尽量与资料纸张相似。

修补主要有补缺和托补。①补缺。补缺主要是对残缺或被害虫蛀孔的资料进行修补。修补时,将资料有字面朝下平展在葛板(用废纸的纸浆所做的纸浆板,上面再糊2~3层纸)上,用毛笔在资料背面孔洞边缘2~3mm处抹上稀糨糊,将一块与资料纸张厚薄、颜色大致相同的补纸贴上去,用手后掌压一下,把资料上所有需要补缺的地方都补完后,放在葛板上压起来。②托补。托补的方法有溜口、加边。溜口就是在资料纸张已磨损的折叠处补上一条棉纸的技术称为溜口。溜口的补纸宽度一般为1mm左右。溜口时将两个半页资料反铺在案子上,对齐,涂抹糨糊后上面溜口纸。加边是当资料字迹距纸边很近,在其四周加上补纸的技术。

23 托裱技术

在整页资料的一面或两面托上一张纸的技术称为托裱,它可以提高纸张强度,是加固纸张的一种方法。分为湿托和干托。

湿托是把糨糊刷在资料上,然后再上托纸。适用于字迹遇水不扩散的资料。干托是把糨糊刷在托纸上,然后再与资料粘合。

24 干燥和修整

干燥分为绷子干燥和吸水纸压两种方法。其中:绷子干燥用绷子晾干托裱后的资料,这是我国传统修裱技术中的主要干燥方法。绷子是用木框和多层高丽纸糊制而成。小者可以移动称绷子或壁子,大者固定在墙上称纸墙,如墙一样大的绷子称大墙。由于绷子是纸制的,与资料纸张收缩程度相同,托裱后的资料纸张平整、不皱、不断裂。上墙过程中修裱室内湿度过大,否则易使资料长霉,但也不能太小,湿度小易使资料干裂。湿度以60%为宜。

修整后的资料要除去多余部分的托纸、补纸,进行折页、平整等一系列工作,这个过程称修整。修整过程中,对尺寸小的资料可以托裱镶边;尺寸较大的资料可以把纸向里折叠;纸张太长,可以从天头向上折叠,但不要从地脚向上折叠,以免在取放时磨损折叠处。

3 山东省地质资料修复实践

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保存着山东省各个时期100余年来形成的9800多种15300套地质资料和10万余图件。2008年档案馆对破损地质资料进行清理,约有破损资料630余份。山东省把对地质资料抢救性保护、整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

31 馆藏破损资料修复概况

档案馆先对馆藏破损、模糊的地质资料进行了清点、登记。通过清理发现,馆藏资料中20世纪60~80年代前后油印、蓝晒资料较多,这部分资料因纸质报告质量差,成图工艺落后,加之长期大量翻阅,破损、模糊资料集中。通过清理填制了《馆藏破损、模糊地质资料登记表》。

根据《破损、模糊地质资料登记表》,对已损坏或有不利于保存因素的地质资料进行了修复,修复主要包括去污、去酸、加固、字迹的显示与恢复、修裱等项。同时,对破损的地质图件利用光盘存储技术和MapGIS软件,进行扫描矢量化,重新复制出图,以恢复其原来面貌,延长地质资料(档案)的保存寿命,方便今后利用。

32 修复方法

档案馆根据馆藏地质资料的价值以及破损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

1)轻度破损图件。采用熨烫展平、粘贴及裱糊等方法修复。熨烫温度保持200℃恒温,熨烫时垫1层七成干厚棉布,预防损坏图纸及色彩。粘贴时采用水溶性乳胶或裱画母胶及上等棉质宣纸,通风阴干,然后归档使用。

2)中度破损图件。首先去掉原有的修复粘贴层,熨烫展平,裱糊修复,再通过扫描图纸获取光栅文件,然后纠正光栅文件数学精度,修掉脏痕,用光栅喷绘图件作为常用查阅资料。

3)重度破损图件。首先去掉原有的修复粘贴层,熨烫整平图纸,进行简单拼贴修复,并对修复后图件扫描获取光栅文件,然后纠正光栅文件数学精度。最后采用MapGIS软件,以矢量化制图手段,获取彩色地质图件的电子文档,用该电子文档或彩喷图件作为常用查阅资料。

4)新中国成立前珍贵地质资料。对这部分资料我们采用先根据破损程度进行粘贴、裱糊等办法修复后,再用扫描修编的办法输入计算机系统,经过消蓝、修编、数据压缩后,按照一定的格式存入光盘,以利于长久保存。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档案馆馆藏的地质资料多以纸质保存,大量早期形成的资料中不少报告文字和图件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加之长期大量翻阅,许多资料破损严重,尤其是1980年以前形成的地质资料,纸张质量较差,图件多为蓝晒,且制图不规范,许多资料已近无法查阅和利用,有的已经到了难以保存的地步,急需进行抢救保护。

档案馆前期只是修复了馆藏破损资料的很少一部分,由于资料的不可再生性和破损资料的随时发生性,进行地质资料的修复和抢救性保护工作是资料档案馆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但是一直没有专项经费,促使此项工作不能长期开展。

42 建议

421 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修复工作

鉴于馆藏资料数量巨大,且每年都以汇交600~700种的速度增加着,近几年地质资料的翻阅量成倍增长,造成地质资料破损速度加快。2011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定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因此,建议地质资料主管部门组织人员,申请专项资金,组织地质资料的修复工作,分阶段完成馆藏破损资料修复。

422 加强对地质资料的保护工作

近几年,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化,地质资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强,频繁使用加速了地质资料的破损。因此,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应加强对馆藏地质资料的保护工作,全面树立地质资料的保护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善管理制度和保管措施,改善地质资料的保管和使用环境,减少各种因素对地质资料造危害的可能。此外,在地质资料服务中,一方面鼓励利用电子数据,避免对纸质地质资料的磨损,另一方面强化宣传,促使使用者自觉爱护、珍惜地质资料,避免纸质资料的人为破坏。

衢州市博物馆之旅800字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