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聊城段的文化意义
聊城古船闸、码头、古桥等是运河上的重要水利和交通设施,是研究运河开凿、营建、调度、营运的重要遗存,也是运河漕运发达的重要实物见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而河隈张庄所保存下的众多的砖窑遗址则表现出了当时高度发达手工业发展水平,而且通过运河为京城提供大量贡砖。此外,运河沿岸还散落着众多古建筑、古民居、古城镇、古街巷等,它们都是研究各时代建筑艺术、漕运历史、运河沿岸城市的形成发展、明清城市的经济文化尤其是市井文化、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社会形态等的重要实物资料。
从元代至清中期五百多年间,运河是沟通中国北方政治中心和南方经济中心的交通动脉。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运河的畅通,“船舶往来,商旅辐辏”,使运河沿线的德州、临清、东昌、张秋、济宁、台儿庄成为交通转输和贸易的重镇。德州因建造漕仓而选址运河东岸兴建的卫城,清代已成为商贾往来,帆樯云集,百货荟萃,是重要的商品交换集散地。临清“东控齐青,北临燕赵”,是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也是繁盛的商业中心。东昌府因运而兴,成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是运河九大商埠之一;济宁南达徐沛,北接汶泗,直通京畿,为南北运输要地,是大运河中段的交通枢纽、水旱码头,有“江北小苏州”之称,清代济宁已是“丰物聚处,客商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的全国著名的商业城市。因河兴商,因河兴市,运河的畅通使德州、聊城、泰安、济宁、枣庄等地达到了文化空前发达、市场繁荣的鼎盛时期,从而留给后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大运河文化又称“京杭大运河文化”,但不同于“运河文化”。因为运河文化,可泛指世界范围内的人工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大运河自开凿以来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囊括了中国若干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国家,又创造出大运河流域多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非国家因素。一言以蔽之:大运河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为核心,与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共同融合出的独特的江河文化,并紧密与中原文化相承。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它是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型人工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自京杭大运河的北京分界点通往江苏扬州,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的建设始于春秋时期,经过数百年的修建和完善,最终在隋唐时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通航体系。大运河的开通,不仅改变了中国南北交通的格局,也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大运河的建设过程
大运河的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曾下令开凿一条运河,以便将齐国的农产品运往南方。此后,历代统治者陆续进行了大运河的修建和完善。到了隋朝时期,隋炀帝下令将各地的运河连成一体,形成了从北京到扬州的大运河。在唐朝时期,大运河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完善,成为了一条通航便利、运输能力强大的水路。
大运河的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水闸、堤坝、桥梁等水利设施的建设。由于大运河的河道经过的地区地形复杂,水流湍急,因此需要修建大量的水利设施,以确保运河的通航安全。在建设过程中,人们采用了各种先进的工程技术,如水闸、堤坝、桥梁等,使得大运河的通航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大运河的作用和影响
大运河的开通,对中国南北交通的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大运河的通航之前,中国南北之间的交通主要依靠陆路交通,而陆路交通存在着诸多的不便,如路况不佳、运输费用高昂等。而大运河的通航,使得南北之间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而且降低了运输成本,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中国南北地区的文化交流。由于大运河贯通南北,使得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南方的文化也得以传播到北方,北方的文化也得以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为了保护和利用大运河,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政府加强了对大运河的保护和管理,加强了对大运河河道和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其次,政府积极推动大运河的旅游开发,将大运河打造成为一个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大运河的文化传承和科学研究,以保护和利用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古代运河联结长江和淮河。春秋时期吴 王 夫差于公元前486 ~前 484 年开凿。南起邗城(今扬州)以南的长江,北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
东汉时期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经津湖、白马湖,北入淮。东晋永和年间,南段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从今仪征引水。
隋大业元年( 605 ),炀帝开挖通济渠时,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江都入扬子江,沟通江、淮,成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代会通河和通惠河开通后,京杭运河完成,明代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运管理制度,600年间,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
扩展资料:
漕运始终是维系历代中央政权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后,出现了政治、军事重心与经济重心分离的状况。
漕运对于各王朝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加突出。朝廷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南粮北运,漕粮几乎供应京城所有居住人员的日常食粮,并极大地支撑着整个中央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
与此同时,漕粮成为支撑王朝军事体系的重要物质力量,历代分布各地的庞大地方驻军、漫长边境线上的防御与进攻、四方征讨的各种战事,许多都是以漕运作为强大物质后盾的。
大运河的开掘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并且方便南粮北运。
参考资料:
大运河申遗获成功是2014年。
北京时间2014年6月22日15点23分,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扩展资料:
大运河申遗范围包括横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在春秋战国、隋朝及元朝时期都曾经历过大规模兴建。依据历史分段和命名习惯,大运河共包括十大河段。
申报的系列遗产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遗产类型包括闸、堤、坝、桥、水城门、纤道、码头等运河水工遗存,以及仓窖、衙署、驿站、行宫、会馆、钞关等大运河的配套设施和管理设施,和一部分与大运河文化意义密切相关的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
参考资料: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的文化意义
本文2023-10-07 23:08:1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8916.html